这个故事从一个“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亚洲男人开始,金宗裴和宋静妍是一对普通的韩国夫妇,两个人打理一个汽车修理店,日子过得不算是富足,但也不算贫穷。
这个家庭经历变故之前,金宗裴像个大哥一样请两个小弟吃饭——据我们所知,韩国是亚洲这些国家里,对于前辈后辈最在意的国家了。
年长者被称为“哥哥、姐姐”,在金宗裴这样的普通韩国男人心中,“哥”一定是个有分量的称呼,它代表着某种责任和义务,也是他在这个社会中仅有被尊重位居高位的存在感。
一个兄弟自杀了,留下了巨额债务,而金因为为他担保借高利贷卷进这场纠纷中,金宋二人的生活完全被打破了,失去了修理店也就失去了两个人共同的事业。
下雨的夜晚两个人不得已处理掉家里的大部分东西搬到环境恶劣的出租房中。
宋静妍被设置成美好的亚洲女性,遭逢此变故,只因为丈夫那毫无理性的哥们义气,她没有抱怨,被追房租的时候,丈夫和女儿进了屋,她一个人在外面被房东数落。
其实看到这,我觉得在中国,这日子是肯定过不下去了,但是不是女人吃不起苦,而是男人会说“我受够了你的脸子。
”所以,在电影中,宋静妍也只是问了一句:到现在你都不承认你错了吗?
很典型的亚洲男人,要妻子风雨同舟,共度难关,但是却永远不会承认自己的家人更重要,那是一种晦涩难懂的心理,好像只有有这所谓的“兄弟”,他才会获得认同和存在感。
他不会承认他的面子和存在伤害了家人。
尽管哲学家告诉我们,人是不会踏进同一条河流两次,可是对于死不认错的人其实并不适用,他们犯过的错误不肯反省就一次又一次地犯。
被坑的家都没了的金先生不肯认错,于是又被另一个小弟坑。
一次原石搬运就给大价钱的回报,正常人大概都会思考一下其合理性吧,但是人一旦被穷逼疯了,就只看见钱了。
金先生要去铤而走险,竟然还问有没有违反法律,可是小弟会说实话吗?
看到这里,金先生交友不慎对自我认知不足已经明明白白了。
宋静妍阻止他去冒险,她明白,这种事八成都不是好事,虽然她不知道真相是什么,但是人都是有本能直觉的。
然而女人也是一种容易闭目塞听的动物,遮住她眼睛的是:母爱。
在《回家的路》里,这整个憋屈的氛围里唯一让我感动和坚持去看宋女士故事的是,母爱。
母爱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
明明心里是抗拒的,但是却无论如何也受不了自己的女儿连幼儿园也去不了,没有一个像样的玩具。
宋静妍丢下女儿去做这一单生意,没想到一去就是两年多。
在这两年里,她经历了她作为一个普通人毫不了解也无法想象的生活。
导演力图告诉我们,身居高位的国家公务员人浮于事,号称人民公仆却不为民办事,因为他们对普通人的人生缺乏基本的同情和尊重,才导致宋女士在异国他乡做了两年多的牢。
但是宋女士还是幸运的,尽管一次次地在鬼门关游荡,但是她还是闯过来了。
闯过来的唯一原因就是,她是一位妈妈。
一直想一直想,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是这个意思吧。
她想要见到自己的女儿,思念自己的女儿,想要补偿自己的女儿,所以,最后她跨越了大洋,回家了。
电影结束了,可是原型的人生还没有结束。
据说她回来之后用了十多年才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人就是这样的动物,只要经历了梦魇,就很难醒来。
吃过的安眠药改变了她身体的生物性,在监狱的所见所闻所感,改变了她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当她一个人在一哥根本无法交流的恶劣环境中,想要寻求一点帮助的时候,又没有人给予一点点的援助,改变了她对人的看法。
她回家了,但是伤口并没有弥合,没有弥合伤口的妈妈想要好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她已经变了,她真的知道用什么方式去爱自己的孩子吗?
金宗裴显然也没有那么渣,但是我却认为一个不是最爱自己家人的男人无法依靠。
在这两年里,他也没有去法国去那个小岛,最后在电视台的帮助下才去那里见到了自己受尽煎熬的妻子。
身边无人可以依靠,大概是最可悲的婚姻了。
然后想问金先生,弄到如斯田地,你还不肯承认自己错了吗?
有没有能力不是最重要的是,最重要的是,比起保护自己的兄弟,一个男人任何时候都应该把保护自己的妻女放在最前面。
只有她们才是最柔弱需要你去守护的。
其实别人的人生都好着呢,你不出手谁也死不了,就算死了,那也只是他作为人的不负责任。
所以,不要嫁给那个把其他一切都看得比你重要的男人。
如果他没有能力赚钱养家,请把在外面被人奚落的机会留给他。
守土有责,是这个意思吧,大家都做好自己的职责。
你要做自己,相信自己,做母亲做妻子就好,男人去做丈夫和父亲。
显然,金先生和宋女士都对自己认知不足,想要承担什么的时候,请想一想你的主要责任,和真正的角色。
抖音刷到片段,被马赛克骗来看了完整的影片,无耻的我没有看到女神以为的画面,反而看到了温情,气愤,的一部电影,韩国也是发达国家,很难想象这一切会发生,虽然有影视化的加工,但不可思议的就是发生了,不是说弱国无外交吗,题外话,被关的这两年,是不是强行学会了英语,一开始还不错的生活状态,怎么就一下破产了,帮别人担保要全部自己赔吗,5000变两万,这明显不合法,连房租都交不上被人赶出来,韩国人也生活的很艰难吗
最近恶补电影,各种类型、多国,甚至于略为厌恶的韩国电影。
好吧,公平的讲这个厌恶并不是来自于“韩国”这个标签,而是某类的表演特质。
总觉得韩国某些演员在喜怒哀类的表演上很小气,表达范畴不够宽域,表情上非常地一如既往,而且大多数演员均如此,颇有几分早年以马江涛为代表的“哭爹喊娘、大声吆喝剧”的范。
其实对于韩国电影本身,我个人还是有几分肯定的,这也是我偶尔还是会有选择性的观看之原因,而不是完全将韩国电影拒之千里。
比如近期刚看过的《恐怖直播》,名字虽听起来非常美式和俗套,但剧情和表演绝对是可以送上一个“赞”的。
这部亦是如此。
首先是全度妍的表演。
表演由浅入深,拿捏精准,即没有太过,也不会太板,看来作为韩国的高阶女演员之一,还是实至名归的。
然后就是本片的题材和改编的水平。
这个题材如果让国人导演来拍,我想要么就完全是表现大苦大悲,要么就是处处暗喻,想说却又不敢说,反而轻视掉主题。
前者就不说了,国内这种题材已不少,连咱“贺岁娱乐之王”的冯导都拍过;而后者类似又比较有嚼劲的我看应该就是《子弹飞》了吧。
嚼劲是好,但没味道的口香糖即便再经嚼那也就是根橡皮筋吧,在我看来真也没多大意思。
人金老《侠客行》里一首诗都内藏绝世武功呢,都是胡编乱造,金老的还更有娱乐气质吧。
之所以说本片题材好水平高,主要是因为选料来自真实事件,真实事件因为“真实”让剧情的感染大大的上升;其次,真实也导致结局固定,可揉捏的空间较少,改变的难度较大;最后,本片主要还是让关注聚焦这个普通家庭,有牵挂主角的发展来穿插抨击和控诉某些现象,甚至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
抨击过程即大胆也有礼有节。
即不“愤青”,也不“五毛”,果然是恰到好处。
所以说,我对该片高度认同。
反观我们自己,也许是因为机体制不同,我们的导演也许也想拍,可能水平也很高,但却有“地球人都知道”的“难言之隐”。
就好像前段时间的一部《天注定》,可能也有几分意思在里面,但不得不说最后也变成完全迎合商业行为的一个大杂烩,一部事不关己围观看热闹的娱乐片,从这个角度来说“天注定”这个名字还真是贴切,毕竟导演想要告诉大家,在神奇的国度悲剧往往都是自找的,no zuo no die嘛。
最后我想说,电影并不是新闻,不需要导演您站在第三方中立的立场去围观和调侃,如果只是关注事件的发生和结果,那我拜托国内的某些导演,请您还是秉持“娱乐至死,钞票至上”的精神吧,比起你们的电影,我还是看新闻好了。
#全度妍# 看完《回家的路》又一次爱上全度妍,她是一个让我可以反反复复爱上的女人啊。
电影中女主和丈夫都是安分守己的小人物,勤勤恳恳的生活,工作。
直到他们信赖的朋友们先是让他们背上巨额欠款,接着又让他们卷入走私海洛因的漩涡。
在无法沟通的异国他乡,女主独自接受审判,坐监狱,遭到欺凌。
撑着她活下去的理由只有家庭,那里有可爱的女儿和不放弃的丈夫。
全度妍饰演过的角色事实上大多数都是很有人物特点的,不仅仅是普通人,更不具有代表性。
但她每一个角色都让我在观看影片的时候有强烈的代入感,我会去想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会怎么样。
这部影片也一样,我想了,我觉得我会活不下去。
监狱中非人的肉体折磨会令我失去做人的尊严,遥遥无期的审判会令我忘记战斗的所有动力,不作为的国家政府会令我丧失一切活下去的信念……每一条我都无法接受,却又那么真实而深刻的烙在女主身上。
所以在这里也想对真实故事的主人公说,辛苦了。
其实仔细想,电影抨击的怕不单单是那些驻法韩国大使馆的衣冠禽兽们啊,还有整个政府体系的公务员们,还有所有吃着百姓的纳税却不作为的人。
电影很有意思的一点在于,我们到影片最后看到丈夫接到可笑的大使馆电话的时候,发现事实的残酷也许并没有得到解决,恶劣的事件甚至还在继续。
但这不能说国家没有希望。
因为女主早在审判的时候对法官说过一席话,她想要对自己的女儿道歉,对爱他的丈夫道歉,在这翻话中我看到了电影最闪光的地方,就是来自普通人的爱。
这似乎是对冰冷残忍政府的疯狂打击,让他们的暴政曝光在阳光下。
从而,也让整部电影有了更多的探讨空间。
韩国电影真敢黑政府,从头到尾,从上到下,警察局,检察院,大使馆黑得一塌糊涂。
就连黑帮老板都是有人情味的,都能给男主一些钱。
而相比之下的冷漠的警察让男主在可视范围内的办公室当着女儿接尿,这种对人尊严的蔑视,真是令人发指,细节处理得比较好。
整部影片不是很饱满,情节有些碎,连贯得不是很好。
但女主的演技没得说,给三星。
判断力真是个好东西,辨人识物也是一种能力。
尤其是在交朋友这件事上。
男主和女主都缺乏这种能力。
在压力下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判断力。
遇到事情,一定不要用情绪宣泄来替代对事情的分析解决。
可怜哀求不一定有用。
片尾女主没有去看看同在监狱的唯一的朋友么?
在绿皮火车上与邻座的女孩一起看的 那年大学 早已忘记返校还是回家但是你却依稀记得 我们俩个素不相识的人看着这部电影哭的像个泪人母爱 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不仅仅就是如此 是他想要抨击的 希望展现的 还有那些看似故意出现的巧合 差错 恰恰衬托了我们最熟悉的爱 也突出了 女性的坚韧 这一路 是回家的路 也感谢她坚持了一路 因为她所想要放弃的也是因为爱 父亲 丈夫 社会开头很现实 很实际 也很男人 讲义气换来的却是这一系列的后果 可能在开头 他没有尽到 也可以说没有完全考虑到家人的感受 而后的反差 在这一路他的坚持 他最后的挣扎 也不会让我们觉得他类似在赎罪 而是让我们觉得这个男人用他不同的身份去诠释 这一路政府不想多说了 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政府
四星女演员演的太好了,那种可怕又无助的感觉🥲完全不像演的。
居然是现实中的事件,唉,国家机关不干实事的后果可想而知,希望我国能实践得像我国电影里那么伟大而美好吧关于这个男的咋说呢,要说这男的好吧,他还是这事儿的根源,交友不慎,要说这男的坏吧,他倒还交了个会用网络的兄弟改变了局面,他是个好人,但是个很笨且固执的好人嗯,因为最后力量是其实主要也是靠大家,靠那个朋友的编导朋友,他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无用功啊(虽然很无情,但早点用网络寻求帮助就不会让女主待那么久了,你可是经常待在网吧诶!
一开头就想说就那么信朋友吗?
瞒着家庭给别人做高利贷担保本事就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电影过半也想说,就那么信大使馆吗?
老是盲目相信别人,还莫名自信固执是可以的吗?
一开始说什么护照都没有的大嫂,emmm可以说这个电影确实把男主那种想包揽一切但能力不行的形象立住了,但最后也是他朋友擅自去网上寻求的帮助,人不坏但看起来很气人就和女主一样,不知情这种东西,小了没事,大了是罪啊(即使运毒不知情也判了一年我认为是合理的,因为逃海关成功之后带来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以及,呜呜呜,监狱同寝和最后同为韩国人的翻译留学生的女性友谊真的是在那里很安心的存在,虽然她们可能这辈子也不会再见了,萍水相逢的友情通过电影记录了,也不算无疾而终吧扣一星是最后法庭自白,感觉emm说的有点怪,有种失去个人身份的感觉
2014.10.6这种戏也就全度妍能演了!
她的演技真的是没挑的!
然后就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啊,要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啊!
不是我不想争取权利,是比我能争取的人太多了,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就会陷入那个漩涡。
然后就是社会舆论的影响力确实大!
要想受到关注,就需要媒体的力量!
再然后就是没想到生平第一次以这种形式来到了巴黎,再到了加勒比海……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每次想到这几个字的时候都会一下子像被揪住一样疼得说不出话,就像看完熔炉时一样,没办法言表的难受。
只是幸好这件事的结局远好过熔炉,才能觉得不是那么昏天黑地。
欢迎回家。
韩国影视业远超于我们的很大原因不光是他们有着好演技好手法好导演好镜头,这些都是我们也可以做到的事,可是只有他们这种亮晃晃的曝光我们没有而已。
韩国影视业做到的是超越电影本身给社会的贡献,超越给人们娱乐和放松,这类电影而更多了给领导者重要的一耳光。
而我们虽然也有心想要拍出这样的片子,但放送与否就是另一件事。
我泪点低于常人所以对于我来说大概是从二人几万里相隔后第一次打电话被掐断就开始哭之后一直断断续续哭到结束。
最戳泪点的是贯穿全片全度妍表现的孤独感,在被假释后跑回监狱和室友遥遥互喊【你好吗】【我很好】的时候简直哭到不能自已。
所有难以想象的孤独痛苦愤慨委屈都集中在一起,如果没有家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撑下去。
所以从头到尾都强调着【家】的重要,包括【回家的路】这样的片名,看完整部片子后听到【家】的字眼心头还会涌出暖流眼角泛湿。
每次写信妻子对丈夫的称呼和对话用的都是平语,只有一次用了敬语。
【亲爱的金宗裴先生,我是你的妻子】后说着两人的回忆。
后半部分的煽情连得很流畅没有什么一下子全是泪点的突兀感,信的告白时绝望感几乎包围了整部片子。
其实我还挺享受这种把人论起来反复扔来扔去的快感的,不过前提是必须要有个好的交代。
再来就是两人在小岛上见面抱在一起和牵手走海边逛街的场景,就像强哲里面宗秀九死一生吃爸爸做的饭时候的样子,【在经历磨难后只要平凡就是幸福】这样的感动。
哭得最上气不接下气的倒是从网友评论开始一直到法庭上的那段话,无论如何还是感恩社会,感恩组成这个虽然养着错误的官员但还是有正确国民的国家。
高修的选片一直都是我心尖上的那种好,从圣雪喜欢上开始后接连追了创可贴和黄金帝国,不过这次这部更要赞叹一些。
虽然比不上我对白夜行的喜爱,但这次角色的演绎依然可以惊艳。
真是朝着未来老戏骨发展的男人,每次看完一部后就感叹庆幸没有爱错人。
而全度妍这种岁月沉淀素颜的美和气质也完美配合这这部片子,还有神演技...很喜欢。
在韩国电影最出色的几大类型中,除了带有黑帮元素的犯罪电影外,另一个吸引我的当属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
这些电影多属商业与艺术俱佳的中低成本作品,往往与大多数韩国民众的生命体验或当下生活息息相关。
《熔炉》、《素媛》、《辩护人》等都是其中的经典代表,它们以开放的姿态直击民族的现实困境、历史创伤、政治迫害、司法不公等社会严肃命题,在撩拨民族文化神经之余,对作为邻国的我们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与《素媛》和《辩护人》同在2013年上映的《回家的路》亦属于这类电影。
影片取材于真实事件:2004年10月,一位韩国妇女被丈夫的朋友利用运送毒品,并在没有受审的情况下,被囚禁在位于加勒比地区的法属马提尼克岛长达两年多的时间。
改编真实事件,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讨巧处在于省去了编剧对于故事逻辑性的推敲和再创造,而挑战处在于,如何在保持事件基本框架不变的基础上引人入胜,如何在触及大众心理底线和公共良知的基础上与观众产生共鸣。
显然,同样是处理真实事件,《素媛》或者《回家的路》的改编及演绎方式,走的是与《杀人回忆》之类的影片完全不同的另一条路子,少了点悬疑惊悚,多了些人性关怀。
和大多数弱势群体抗争的影片一样,《回家的路》的人物设置也是对立的,矛盾的一方是普通家庭妇女宋静妍,可以引申为底层平民的代表,另一方是韩国驻法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可以引申为掌握国家权力的公务员。
作为一个女性导演,方恩珍把视角更多地对准了前者,或者说用对小人物强大内心和自我救赎的更多着墨来批判国家公职人员的尸位素餐。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编导力求还原事件的客观原貌,辗转法国、多米尼加、马提尼克等地进行实景拍摄,包括花了将近一年时间获准在法国机场进行拍摄,甚至耗时两年才拿到马提尼克监狱的拍摄权。
正是如此,才使得观众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代入到角色所处的环境之中,感受到角色所受到的不公待遇以及各种煎熬。
同时,导演也用了大量的内心戏和角色之间的情感互动来渲染宋静妍一家的喜怒哀乐。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影片的最大亮点——全度妍。
这位模特出身的演员之所以被韩国观众称为「千面鬼才」,是因为她的适应面很广,从专情保守的寡妇到放荡的卖淫女,从山村女孩到凄苦母亲,全度妍的表演既有多面性又始终保持着亲民现实的风格。
在《回家的路》中亦是如此,特别是宋静妍被囚禁在语言不通的加勒比海岛上,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审判又一拖再拖,心灵与身体遭到了双重打击乃至想要走上绝路,其情其景着实令人动容。
另外,影片还展现了当「宋静妍事件」被媒体及网络曝光后,社会大众对受害者及其家庭的声援与帮助,为该事件的持续发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见民众力量的团结强大是此类事件产生转机甚至转折的决定性因素。
与此相对的是,虽然影片也揭露了公务员们的丑恶嘴脸,但与主角相比,他们就显得扁平化、脸谱化。
当然,这些角色形象的模糊是可以理解的,编导意不在个别人等,而是针对整个政府的「不作为」现象。
宋静妍经过756天的海外漂泊回到朝思暮想的祖国,她的坚忍和毅力让人肃然起敬,然而我们却无从知晓当她再度踏上国土时对这个国家的态度。
有家难奔、有国难回、在自己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祖国居然也遗弃了自己,任何人遇到这种情况都很难不对自己的国家产生怨忿。
《回家的路》在关注弱者的同时,也没忘对于社会的责任担当,传达了社会疗救的声音。
「请求各国有关部门对持照人予以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协助。
」几乎每个国家的护照上都有类似的这么一句话。
这句话绝不应是一句空话,不仅需要一个国家的国力来进行客观保障,也需要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驻外公职人员)自身主观上竭尽全力为本国的公民提供一切帮助和保护。
「以人民的民义保护国民」,这是各国政府和官员的职责所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试问我们的驻外公务员们,你们做到了吗?
男主新面孔,没有让人失望。
苦情大片
无聊
作作更健康系列
煽情过头 孩子不敢认母亲让人心酸
好看!就是哭哭哭的一部电影!
emmmm
韩国大使馆吃屎的吧,多简单的一个案子,拉她入局的都承认她是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骗去偷运毒品的,重要的审判文件当垃圾扔到碎纸机里面,害人家在异国他乡白白蹲那么久监狱
剧情设置负五分。全度妍高修加三分题材加三分最后一场雪景加一分。最后两分。
虽然并不算是出类拔萃,但仍可算是韩国现实题材电影的又一次成功。电影的平淡段落仍然能够吸引人的注意,而全度妍用她能够诉说隐忍的演技征服了观众。虽然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都比较舒缓,但是其本身带着强烈的愤懑情绪,将矛头狠狠地戳向了韩国的政府部门,有时候甚至显得过于刻意。
演技没话说,全姐的演技一直在线,但想要把一个底层女子受难受苦的大半年生活通过两个小时表现出来,感觉还是有点困难。3.5给予这个不大可能出现在近期我国电影史上的题材
“美国有核弹,我们有网民”
离开小孩的两年再也补不回来,我能深切体会到那种和至亲骨肉分离的疼痛。经验总结:1.信用社会不要乱担保,亲兄弟也不行;2.不要做不懂的生意;3.加倍努力些,让自己更强才会活得更有尊严
無論怎樣,這男的為什麼不早點飛過去........再借高利貸也要去啊
韩国电影最佩服的就是他的写实,一个相当自大的民族却敢于把它阴暗和不堪的一面破开来展现给世界
煽情滥情失真
一开始总觉得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是后来又被韩国电影这个自揭伤疤短处的特点所折服,看得很不开心,太残酷了啊。
太惨了,人穷太惨了。不光是没钱,而是因为没钱所以完全没有现代社会常识——老公不知道替人担保可能倾家荡产,老婆不知道替人托运行李可能终生监禁,全家人都不知道如何利用媒体影响力倒逼公务员,最后也没有勇气索要合理的赔偿。完全不是 Happy Ending,而是憋屈至死,仍是韭菜。真实事件改编,太真实了。有书读的时候,要多读书。
前後左右全部哭倒一片。你的國家不愛你怎麼辦?
电影一般 节奏拖沓 90分钟的电影剪了两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