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叔一如即往的做一个安静的杀手,看来他知道反派话多必败的道理,不BB就是干。
记者掏出面具时,整个精神病院都狂躁了起来,暗示这部电影本身隐约带点魔幻色彩,所以麦叔被车撞死还能复活,一脚踩人头,年过七旬依然力大无穷的事,也就正常了。
美国警察也是一如即往的没用,这似乎是美国电影的默认规则了。
送送人头,做个陪衬也挺好。
气氛渲染的也足够,各种熟悉的画面和死法,让观众感到,那个蓝人他又回来了!
所以做为看了一系列的老观众,我表示不算失望。
缺少惊喜的地方在于劳瑞最后的反杀。
劳瑞已经为此准备了40年,并在影片前期做了大量的铺垫,已经让观众有所期待。
而麦叔经过前面恶意送人头,也已经达到超神。
胃口已经被吊足的观众,这时需要的是一场痛快淋漓的大反杀来宣泄心情!
让老奶奶狂虐杀人狂魔,机关越牛逼越好,机械威力越大越好,老奶奶再练二招中国功夫,不行就让替身上。
至于麦叔自然不会轻易倒下,空手拆铁门也罢,被霰弹枪打断手,断肢重生都行,总之要燃起来,不用再去管合理不合理,传说级人物本身就带有魔幻色彩,观众要的就是一个字——爽!
怎么爽怎么来。
最后老奶奶再把麦叔困进地下室,来个绝境反杀,用火烧死了连枪都不怕的杀人魔,整个高潮就出来了。
但是呢,影片中是这样的。
老奶奶准备了四十年,院里除了四个大灯,啥机关都没有。
你好歹放二个捕兽夹吧?
这玩艺儿也算是恐怖片BOSS常用道具了,用来反杀BOSS是不是很爽?
然后门上全都有铁门,但窗户都开着。。。
而且你看见麦叔来了,就应该放下铁门了,干嘛要等麦叔都进来了,才跑出来关铁门呢?
然后自己趴在有玻璃窗的门上堵门。。。
没死只能说导演放水。
然后不止一次用枪管开门,这是怕麦叔抓不着吗?
而且家里这么多枪,一共也没开几发。
你都决心复仇了,M4还不弄一把?
而且身上只带一把长枪,手枪总带一把备用吧?
还把灯全关了,你是远程,麦叔是近战,关灯对谁有利?
地下室里没装监控,起码得在出口处装一个吧?
万一麦叔在旁边等着呢?
你们还要不要出来了?
然后老奶奶单身出来,一间屋一间屋的去找麦叔,得,主客颠倒了,麦叔反倒占了优势,请问这到底是谁家?
导演没办法,又强行保老奶奶,麦叔杀其他人有如砍瓜切菜,全是秒杀,但就是弄不死老奶奶。
女儿最后使了一计还不错,但麦叔摔下来,她就是不补枪。
所以说,最后本该有的高潮,并没有掀起来,颇有虎头蛇尾之感。
建议导演看看小鬼当家是怎么设计的。
私影二十分钟选片成果,两个半星比较合适,整部片看下来还是没有搞清杀人动机,暂时理解为精神病杀人狂,类似于德州活或电锯惊魂。
两个最大的疑点:1.外婆和迈克尔的关系,为什么迈克尔的目标是她,为什么外婆一定要亲手杀死迈克尔 2.一直以为迈克尔的医生是一个重要人物,确实是主线却没有起到任何实质作用后面被秒,所以他杀死警察时所体会到的感觉,也就是他毕生的研究方向,同时也是迈克尔的精神世界,这个最该被揭示的重要信息并没有告诉观者,对影片的推动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整部影片都在无脑见人即杀,令人费解,当然可能还有前传,但我不知道。
全程唯一战斗人员外婆武力值尚可,,其余花色送人头,妈妈女儿也没遇到什么微笑,尤其女儿只会全程尖叫,全靠房屋配置高级保命。
之前看知乎上推的,其他几部不知道怎么样,就这部观感来讲只能打这么多了。
早就听说《月光光心慌慌》系列非常经典,但一直没看。
今天突遇暴风暴雪,单位提前一个小时下班,晚饭比以前吃得早。
饭后,某人提议可以陪我看个电影。
于是,我无比兴奋地瘫在他怀抱里打开了这部电影。
事实证明,没有期望就不会失望,绝对是真理。
简直没有任何情节。
杀人毫无逻辑,没有选择性,没有特点。
见人就杀,杀人手法毫无创意,一个亮点都没有。
卖的所有关子最后都不了了之,一个也没解释清楚。
老爸在闺女面前出口成脏,是为了说明什么?
说明美国家庭氛围融洽?
还是单纯想证明此爹是个傻叉,暗示他的结局也是被自己的愚蠢给害死?
老妈一开始用各种谎言来证明自己和她妈妈关系不好,后来毫无转折突然来了个母女情深,连个过渡都没有。
闺女校园舞会纯属多余,为了把她引到杀人犯的面前,使用的那些手段也真是牵强。
外婆这么害怕被报复,多少年不出门,门上上了那么多锁,为什么不把每个房间可以用来藏身的衣柜什么的统统扔掉?
不给坏人留下任何可以隐蔽的地方,增加自己的寻找难度,为什么不这样?
为什么把自己的家弄得像个迷宫,而且连灯都不开!
你是你家的主人,边边角角应该闭着眼睛都能走到,奈何一个蹲了40年大狱的智障出入如此自由,行走如此顺畅,躲藏如此巧妙?
不合情理啊!
再者,你在你自己家,应该“守株待兔”,得而诛之。
你静,让敌人动!
奈何反了过来!
你成了移动的靶子,急吼吼投向敌人布下的圈套里!
我看着都捉急!
那个医生,研究傻子那么多年,傻子四十年不说话,把医生自己活活给逼成了神经病,没有金刚钻,也敢揽瓷器活。
就为了疏解那憋了四十年的不理解,结果傻子就是有骨气,就算死也不给你说一句话,憋死你,气死你,一脚踩爆你的塑料头!
两个记者也是完美演绎出了导演让你不行你就不行的配角形象。
一个正当壮年的大男人,在一个坐了40年监狱的死老头子面前,竟然毫无还手之力,像个沙袋被打来打去。
那个女记者,铁棍就在面前,厕所门又没关,一可以反击,二可以跑啊!
你竟然在男记者被揉面之际,只会趴在地上哭??
白白错失逃跑机会。
也对,导演不让你跑,错怪你了。
两个警察在执勤的时候,来了个无聊透顶的关于吃什么的对话,意义?
影响?
作用?
纯粹为了拖延时间?
一部无聊透顶的片子,一部毫无亮点的片子,全程看得无比烦躁,烂片!
珍爱生命,远离烂片!
豆瓣的逼王太多,没看过前几部的就不要妄加评论。
这部电影本来就走的低成本b级风格,评论一口一个说剧情弱智,一口一个不符合逻辑,有几个b级片剧情不弱智,有几个符合逻辑的。
还有那些个说不补枪的,滚吧,哪来的臭狗,给你补一枪?
老麦恶魔附体,补锤子枪。
结局都暗示了,老麦还会回来,害他妈补枪。
美式b级恐怖就是这种效果,看不惯别看,去看日本人恐怖片去,看韩国人恐怖片去,装逼还非得秀,一天天剧情 内涵 文艺的,傻狗都给老子滚。
卢米斯医生在新版《月光光心慌慌》的开头,片中研究“ 迈克尔·麦尔斯 ”多年的兰比尔·萨庭医生与前来访谈的记者提到了他的恩师卢米斯医生。
哪怕未曾看过原版电影,通过后续剧情我们也可以得知,卢米斯医生正是1978年的首部《月光光心慌慌》中负责研究“ 迈克尔·麦尔斯 ”病情的医生,定位类似于片中的兰比尔·萨庭医生,当劳丽第一次遇见兰比尔·萨庭医生时,就将其戏称为“卢米斯第二”。
卢米斯医生而当时被卢米斯医生研究的杀人犯“ 迈克尔·麦尔斯 ”也只不过是个21岁的青年,因在六岁时的万圣节杀死亲姐姐,而被关入精神病院长达15年之久。
可以说,这段被囚禁的日子,与他日后逐渐成熟的变态性格息息相关。
恶魔人在新版《月光光心慌慌》中,“ 迈克尔·麦尔斯 ”除了他的名字之外,还有另外的一个绰号,那就是“恶魔人”,“恶魔人”这个绰号起源自老版的《月光光心慌慌》中,劳丽看养的小孩汤米·道尔对于“ 迈克尔·麦尔斯 ”称呼。
艾莉森闺蜜看养的黑人小孩,称在房中看到的“ 迈克尔·麦尔斯 ”为“恶魔人”就致敬了这点。
劳里的“迈克尔”哥哥当艾莉森和她的朋友在街上散步时,戴夫声称听说过艾莉森的祖母劳丽·斯特罗德是杀人犯“ 迈克尔·麦尔斯 ”的妹妹的传闻,遭到艾莉森的一口否决,并说明这是其他人编造的故事,以便让自己感觉良好。
这很显然是对于1981年《月光光心慌慌2》的一个讽刺,因为在这部续集中,劳丽被明显的设定为“ 迈克尔·麦尔斯 ”的妹妹。
原版导演(同样也是后面几部《月光光心慌慌》系列电影的编剧)约翰·卡彭特后来承认,他写《月光光心慌慌2》的剧本主要是为了赚钱,所以他把劳丽和迈克尔的家庭关系仅仅当作一个过渡情节来安排,但是后来他后悔了。
由于这部新版《月光光心慌慌》忽略了第一部之后的所有续集电影的设定,所以这个败笔被当做彩蛋在电影中重新被提起。
被嫌弃的朗尼在影片的整个过程中,有好几个角色都在谈论艾莉森的男朋友卡梅隆(迪伦·阿诺德)的爸爸“朗尼”,以及他的儿子卡梅隆是多么的糟糕,并且向来都是如此。
这是因为在最初的《月光光心慌慌》(1978)电影中,朗尼·伊拉姆(布伦特·勒佩奇)是一个六年级的恶霸,经常骚扰汤米·道尔,这个男孩是上面提到的女主角劳丽在老版《月光光心慌慌》里负责照看的孩子,但“作恶多端”的他后来反而被游荡在“ 迈克尔·麦尔斯 ”家附近等待时机的卢米斯医生吓到。
两种结局新版《月光光心慌慌》的拍摄于2018年2月完成,在4月份对观众进行了试映。
但在一次或多次试映之后,摄制组决定重拍这部电影的一些部分,并且更改原有的结局,主要是由于观众对原结局的反响不佳。
新的结局是则是在六月拍摄的,即现如今上映的这个版本。
根据泄露的剧本和参加试映的观众透露,电影最初的结局与上映版本迈克尔和劳丽最后的小屋大战截然不同,而且短得多。
当劳丽在房子里用散弹枪打伤迈克尔的手指,从地下室出来之后,劳丽和迈克尔最终在劳丽的房子外面相遇了,但是劳丽意识到她没有多余的子弹,于是她便拿起刀子和迈克尔搏斗。
在搏斗中,劳丽割伤了迈克尔的胳膊,但迈克尔也设法用刀刺进了她的胸膛,当他举起刀子要再次刺伤劳丽的时候,劳丽的女儿凯伦从背后用弩箭射中了他的背部,重伤了他。
当凯伦和艾莉森想要把受伤的劳丽抱走时,劳丽恳求他们返回去彻底杀死他,然而此时受伤的迈克尔早已走入树林里,兜兜转转,最后来到劳丽家附近进行射击训练的空地上,靠着一棵树坐下,沉重地呼吸着,似乎要慢慢走向死亡。
一些前作致敬&照应的画面
恶魔未死倘若你看过首部《月光光心慌慌》的话,一定会对结尾预示着 “ 迈克尔·麦尔斯 ” 未死的厚重、压抑的喘息声而感到印象深刻。
新版《月光光心慌慌》自然也不例外,在整部电影字幕后的最后十几秒钟内,电影又渐渐地响起了“迈克尔”的喘息声。
尽管约翰·卡彭特曾宣称这是《月光光心慌慌》系列电影的最后一部,但依照现在的爆炸的票房表现(制作成本仅1500万美元左右,但全球票房累计已经达到惊人的2.53亿美元),编剧们已经在考虑下一部了。
“ 迈克尔·麦尔斯 ”老而不死,死而不僵,将再次回归。
(完)
B级片通过盗版光盘传播的年代,《十三号星期五》中的杰森、《猛鬼街》中的弗莱迪与《月光光心慌慌》中的“麦叔”麦克尔·麦尔斯并称为“影史三大杀人狂魔”,是无数观众少年梦魇中的恶魔。
这其中,尤以麦叔最为可怖,专挑万圣节面具狂欢之夜,手持白刃随机杀人,见血封喉,恐怖残忍,绝不失手。
新世纪后,观众对于恐怖片的口味日渐挑剔,简单的剧情与低级的血腥难获观众芳心,虽然不时还能传出三部经典翻拍的消息,却早已无法重塑当年的辉煌。
2018年,《月光光心慌慌》上映四十周年之际,环球影业重启尘封的麦叔,力邀该系列创始人导演约翰·卡朋特加盟,重金打造了《月光光心慌慌2018》。
时光似箭,转眼间“1978年的小镇屠杀”已经过去了四十年。
杀人重犯麦叔深陷囹圄、无处遁形,江湖再也听不到他的传说,连小镇居民也慢慢地淡忘了它。
但,女主角劳丽却始终没有忘掉麦叔,他就像一把高悬头顶的尖刀,时刻提醒着劳丽不能忘记那可怕的逃亡,要随时准备好迎战恶魔。
此时,蛰伏十年的麦叔终于等到了转院机会,趁乱逃出牢笼,重回人间。
万圣节如期而至,麦叔重新戴上面具,又一次回到了小镇。
仅就故事而言,这并不是一部出色的电影。
用的还是该系列的一贯套路,还是麦克尔·麦尔斯逃出监牢血洗小镇,还是简单血腥地杀戮,找不到丝毫新意与亮点。
但也正是这份简单让影片多了一丝复古感,让它的气质上更接近与1978年上映的《月光光心慌慌1》,更接近老派血浆恐怖片。
约翰·卡朋特的帮助下,这份难得的复古感被运用得恰到好处,无论是配乐、人设,还是杀人手法都是那经典的口味,熟悉的感觉。
在密室、鬼怪恐怖片大行其道的今日,影片气质宛如另类,绝对给你非同凡响的观影体验。
虽然影片是该系列的第十一部,但这全然不会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
导演放弃了中间冗长、复杂而无趣的九部续集,直接连接了首部剧情,将电影带回熟悉的套路,熟悉的气质之中。
除了营造复古气质外,导演也为影片赋予了新的内容。
劳丽女儿凯伦、孙女艾莉森的出现,让原本一对一的随机屠杀,成了一家人齐心协力抵抗恶魔的战争。
最终,一家三口战胜了麦叔。
但,艾莉森紧握尖刀却预示了故事不会随着麦叔死亡而结束,毕竟麦叔已经不止一次地死而复生。
说不定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麦叔又会走过你的窗台。
比如说今晚。
故事简单直接,动作干脆利落,自带七十年代血浆片气质的恐怖电影。
《月光光心慌慌2018》,恐怖片迷必看。
码字民工:小配角免费编辑:威震天关注小配角,邂逅好电影。
首先讓我們探視一下爺爺級的殺人魔 邁克爾先生,問他如何不運動的保養的情況下,力氣還能如此之大。
不出門的情況下,鼻子如獵犬般,知道親戚住哪邊。
難道吃了 新蓋中蓋高鈣片 和 腦白金?
邁克爾 邁爾斯:看到沒有,老子殺了幾十年了啊,血漿不知道噴多少,但平凡如老子,就是死不了。
咬我啊,笨蛋!
別拿老子和 十三號星期五 的 傑森 相比,一樣戴面具的,但老子就不戴曲棍球造型的,太娘了。
還有最後結束時關門放狗...呃...關門放火是啥意思,是想把老子整得和 猛鬼街 的 佛萊迪 一樣嗎?
白白淨淨的才是我的風格啊。
等等,這樣說來,老子燒傷兼戴面具,那可以一起拍 «佛萊迪大戰傑森 2 之 邁克爾的亂入»,于仁泰 你說好嗎?
要不,別人都有 復仇者聯盟 和 正義聯盟,我們也來個 殺人魔聯盟,温子仁 你說好嗎?
再不然還有....等等我還沒講完,別把我拖走啊....精神病院警衛:別廢話,會客的時間結束了。
========================================都2018年了,還在拍這種不緊張刺激的恐怖殺人片。
如果放在40年前,那應該是佳作,但用今時今日的眼光來看,就顯得普普通通了。
老邁的殺人魔邁克爾,想殺已經當奶奶的Jamie Lee Curtis,兩人都一把年紀了,哎....Jamie Lee Curtis 在家想了40年的手段就這樣?
地下室下面,一堆槍,一堆用品,根本沒用到啊。
家中明顯就有監視器,但也沒用到啊。
直接往外送人頭幹嘛呢?
能吐槽的地方太多,不一一贅述了。
唯一的亮點就是醫生反殺警官的橋段了,把殺人魔當成國家資產,當成侏儸紀恐龍一樣的保護,居然還戴上面具,親自體會殺人的快感,我也是醉了。
在这么多年的垃圾续集和重启之后,这部真正意义上的“续作”终于给我们影迷带来了1978年原作的那种难以复制的魔力。
最要赞的,是这部电影的拍摄。
镜头的运用和视角真的是一绝。
没有任何超能力的加持(除了特别抗打以外),想要把一个身材高大行动起来却又慢条斯理的杀人魔拍出紧张感是非常难的,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如何取景和视角便是创造气氛的重要元素。
本片和原作的导演卡朋特采用了源自于希区柯克的悬念塑造,不如同其它恐怖片那样将反派遮遮掩掩,而是上来就将戏剧包袱甩给观众,通过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同时刻画不知情的受害者和正在逼近的杀人魔,用这种“桌下炸弹”的悬念塑造来将Michael Myers给观众带来的那种压迫感最大化。
本片两场印象非常深的戏:第一场发生在加油站的杀人戏,主视角镜头跟随着拿着Michael面具的两位记者,但在焦点之外Michael为了夺回面具却早已经开始行动起来,慢慢地从记者身后走过。
一旁车上的老妇人不断给男记者眼神暗示背后的危险,但对方却并未领会,女记者走进厕所时,一旁的窗户则勾勒了远处Michael在修车间大开杀戒的背影。
待到Michael准备完毕,而男记者发现早已被虐杀的便利店老板和修车工时,一切为时已晚。
第二场在小镇杀戮的戏里,一个长镜头一直跟随着Michael,从他的视角去观察如何挑选被害者,选取凶器,到最后执行,Michael那种如同机械般精确服从着杀戮本能的同时,又心思缜密地思考着如何进入到受害者家中而不被发现,一个没有人格的冷血杀手通过镜头语言表现的淋漓尽致。
可以说这场戏的冲击力真的是能够让影院中的观众汗毛倒立,而这也是Michael作为电影史上经典反派的魅力:像他这样的人是真的可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情感,只有如电影所说“纯粹而简单的邪恶”,隐藏于阴影中以杀戮为乐。。。
这种和真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恐惧感是其他多少带有科幻亦或魔幻色彩的反派所不能比拟的,鬼神可能普通人一辈子都见不到,但某天冷不丁地就有这样的人间恶魔从你的衣橱中走出来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好的镜头运用,更是凸显了Michael那种真实的恐怖和压迫感。
论摄影,确实足够和《遗传厄运》在今年的恐怖片市场上一同拔得头筹。
故事的话,主线祖孙三代四十年磨一剑复仇大魔王, 本身没什么好说的,值得称赞的一点是主线人物并没有做出什么恐怖片里俗套的愚蠢决定去推动剧情,人物大部分的行为都还算非常符合逻辑。
而四十年为准备Michael逃脱对家庭做出的牺牲,影片前半段也有一些家庭成员间矛盾和感情的描写,但随着Michael的归来也就点到为止。
但正是很多东西都没有深入发展,让我对剧情很不满意,最突出的便是这部片子里的其他人物刻画,很多出现的角色并未对剧情的发展有任何作用,而更像是一个传话的工具甚至是为了存在而存在的NPC,黑人警长,孙女的男友,很多角色在之后的片段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
个人感觉这很可能是一些创作上的分歧引发的剧本不协调,毕竟合作编剧中有丹尼.麦克布莱德,作为烂仔帮的一员还是很想让影片的风格和原版的青春恐怖片保持一致(再加点大麻),但再怎样这还是一部R级的电影,那些青春期的儿女情长不光和本片的气氛不一致,在剧情上也没有对主线产生任何影响,个人而言还是适当的删减更好一些。
除此以外,一些非常重要的配角,尤其是会对剧情走向产生重大影响的角色死的非常突兀,总让人感觉有些可惜(Michael的主治医师本来有一段看似非常重要的转折,但并没有被完全发展就被匆匆省略了)剧本很多的潜力,都被白白浪费了。
在如今恐怖片愈发趋于同质化,俗套话化的今天,这确实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续作佳片,对于老系列影迷来说,这部片子更是个惊喜,其中很多细节都在不经意间致敬着原作,比如杀人的手法(原作和续集Michael都有把受害者在车内扭脖子,拿刀把受害者钉在墙上的桥段)还有场景道具(圣诞装扮的鬼魂袍,窗外晾晒的白色被单)甚至角色之间的设定和行动都有所呼应(在万圣节当保姆,第一部Michael受伤后从窗户摔下去但一转头就消失不见,本片中也有一个致敬的场景)让老粉丝倍感亲切。
总体来说,对于恐怖片迷来说非常推荐,对于老粉丝这更是一场新鲜而又复古的怀旧之旅,不得不看
故事稀碎,前面以为两位记者是主角,中间以为孙女是主角,最后发现奶奶是主角……乱七八糟摸不着头脑的无关人员戏份太多了,为了迎合原版而迎合,死法都是一样,完全不伦不类,老粉丝追求个回忆,也就罢了,头一回看的绝对会想骂人。
还是忍不住吐槽一下。
1.快70岁的老人,带着手铐脚镣,不靠外援能劫囚车……2.快70岁的老人,徒手打败一个拿撬棍的年前小伙,这还是在头部挨了一撬棍的前提下……3.快70岁的老人,中枪,没事。
4.快70岁的老人,被汽车撞飞,没事。
6.快70岁的老人,身中数刀,没事。
7.女孩轻易翻过的栅栏门,被追杀的男生翻不过去。
8.女主奶奶在看到杀手在门外的情况下,把脸贴在玻璃门上让杀手抓脸……9.女主奶奶在知道杀手已经进屋的情况下,独自从地下室出来找杀手……10.女主奶奶和她的女儿及孙女,在把杀手用枪用刀打倒的情况下,第一时间不是用手里的枪再给予致命一击,而是迈过他逃跑…………n.小镇出了这么大的事,短短几个小时,就又造成数起命案,难道不应该调集所有周边警力封锁街区吗?
结果警察当儿戏,翻来覆去就那几个警察……PS:除了女主一家和杀手,其他人都是干嘛的……
真是太搞笑了🐸🐸🐸🐸🐸🐸🐸🐸🐸🐸🐸🐸🐸🐸🐸🐸🐸🐸🐸🐸🐸🐸🐸🐸🐸🐸🐸🐸🐸🐸🐸🐸🐸🐸🐸🐸🐸🐸🐸🐸🐸🐸🐸🐸🐸🐸🐸🐸🐸👶🏻👶🏻👶🏻👶🏻👶🏻👶🏻👶🏻👶🏻👶🏻👶🏻😹😹😹😹😹😹😹😹😹😹😹😹😹😹😹😹😬😬😬😬😬😬😬😬😬😬😬😬😬😬😬😬😬😬😬🐔🐔🐔🐔🐔🐔🐔🐔🐔🐔🐔🐔🐔🌵🌵🌵🌵🌵🌵🌵🌵🌵🌵🌵🌵🌵🌵🌵🌵🌵🌵🌵🌵🌵🌵🌵🌵🌵🌵🌵🌵🌵🌵🌵🌵🌵🌵🌵🌵🌵🌵🌵🌵🌵🌵🌵🌵🌵🌵🌵🌵🌵🌵🌵🌵🌵🌵🌵🌵🌵🌵🌵🌵🌵🌵🌵🌵🌵🌵🌵🌵🌵🌵🌵🌵🌵🌵🌵🌵🌵🌵🌵🌵🌵🌵🌵🌵🌵🌵🌵🌵🌵🌵🌵🌵🌵🌵🌵🌵🌵🌵🌵🌵🌵🌵🌵🌵🌵🌵🌵🌵🌵🌵🌵🌵🌵🌵🌵🌵
9.7/10 把时间线尽可能压到最短,同时不削弱主角们的战斗力,以一种极好的方式将紧张刺激感一直持续到了最后。血浆和屠杀一个不少,故事和场面一个不落;人物塑造方面略有缺失,部分情节没能很好的延续,虽然遗憾; 但结尾的高潮戏分量足节奏好,氛围佳视觉强。再考虑一下整体,今年恐怖电影中至少进前三没问题。
3.5星,结尾很畅快,不过迈克尔的尸体也没有出现,再加上这大爆的票房,妥妥的还要杀回来
杀不死的迈克尔
比起1978年原始文本正宗續集,更像是對四十年來本片各家文本解讀的翻掘:萬聖節這個時間點的獨特性、凝視女性的延伸、女性反抗的主義與主體,通通融入為主旨,儘管也因而風格大變。Jamie Lee在這片的表現帥到足以擠身最酷老人之列,完全讓《超危險特工》那幫布爾喬亞顯得如此業餘又餘興。
新三部曲开始
老太太的打戏不错
3.5 先不说前面各种华彩之处,就最后的定格,配乐一起,头皮麻了(如果在大银幕看,估计会很爽!
-1
太赞了!不仅完美致敬了卡朋特的原版,主治医生的角色设定更隔代致敬了卡朋特偶像霍克斯原版怪型的李聪科学家,高潮阶段狩猎者与猎物的身份反转更是神来之笔
血量不足,故事蒼白,零分重作。
真的烂,这都拍的啥玩意儿。戏还嫩着,你就转场?除了经典配乐还能让我澎湃点,从节奏、结构、主旨,剪辑……无一不令我心焦。没有叙事逻辑,也没有艺术逻辑,看到最后连娱乐性都少的可怜。可笑的是,劳瑞苦苦备战四十年,结果连小鬼当家的水平都没有。最后借用暴雪嘉年华的名言问问:你们没有手机吗?
所以,Michael到底什么时候死?
极具美式特色的恐怖片,毕竟10多部,类似《电锯惊魂》,估计离出个“XX宇宙”也不远了...或许每年万圣节出一部?也因没看过之前作品,单独审视,只能说中规中矩。很多观众和片中的理医生一样,自始至终好奇高冷杀人狂的动机,加上结局的套路,估计又给杀人狂复活留下伏笔。真·“我是一个没有情感的杀手”...
这剧情也太沙雕了。。。除了一惊一乍啥都木有
面罩召唤Captain Kirk,夜路狂人车拧脑,虚焦背景屠公厕,郊区别墅逐家杀,衣橱妖怪尸壁画,感应光束喉穿刺,折叠女婿断头灯,祖孙三代战MM!迷你冷兵器小白脸和老妹的各种对位处理足以让原版粉丝尖叫欢呼!卡朋特真爱续前缘!太感动!
全片除了迈尔斯的新形象之外没有任何惊喜,包括杰米李柯蒂斯的回归,编剧是没剧本写了,又加了二比teenager毫无意义的水剧情
致敬前作,持刀长镜头,Laurie从楼上摔下转眼不见,还有卡朋特的配乐
硬核老太太👵🏻带女儿孙女👩👧打cosplay怪,还有个送人头的女婿
啥啊。
啊啊啊啊啊竟然辣么好看啊啊啊啊啊尼玛一个明摆着要被杀的龙套都有想学跳舞的梦想啊卧槽!!!!!然后Michael随便杀了个妇人获得一把菜刀然后走到热闹街上那个长镜头!!!!!还有卡朋特的配乐从头到尾一身鸡皮疙瘩啊啊啊啊!!!! ←此人已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