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夜的手抖看了这个片子,心想着都出到4了,肯定是低俗庸俗恶俗的纯血腥片,美国人营造恐怖气氛和变态心理肯定不如日本人。
这片子目前只看了1,可以算是不错的吓到我的片子了。
什么生命感悟死亡轮回的理论先不说,最让我害怕的理念是“必死”,一组人,如果不断地被死神追杀,且按顺序一个个的必死无疑,是多么的会勾起人的宿命感。
特别是每个人死前的预兆部分,以及聪明的死神设定的死亡计划。
中间数次静音(背景音会无中生有的吓人),暂停。
建议深夜观看,音响开大声。
没想到,一部恐怖片能让我想了那么多的事,原本觉得纯属娱乐,反而让我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
让我相信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早就安排好的,是上帝编好程序的,而我们是逃脱不了的,即使死神与我们擦肩而过,他还是会悄悄的回来找你的,让我真的很害怕。
因为有人在脑袋上一直盯着我...之后的两天,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后来也就想明白了,我们的命运只有上面的那位知道,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既然不知道,也就不用那么紧张了,按自己的想法过好每一天,过开开心心的每一天,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也是上天安排的,他让我生来乐观啊!
老早就听说了这个系列的大名,一直不敢下手点开看。
今天恰好有了空闲,鼓起勇气点开了。
我是一个不爱看恐怖片的人……好吧,不是不爱看,是怕看,虽然我看SPN津津有味,乐在其中,但它也只是提高了一些我对恐怖片的接受度,不足以让我对恐怖片游刃有余。
这部片子不同于我想象中的像日本恐怖片的那种,而是一种心理的压迫,和宿命论的恐惧。
是的,我认为导演和编剧正是利用了大家都有一种莫名的宿命论的先天想法,从而在一步步试压中达到自己的效果。
正如最后那个小帅哥,逃过了六个月,救了别人,但还是逃不过死神降临。
看完之后想多看点这种宿命论的电影了。
而且莫名想起了香港那个喜欢表达宿命论的杜琪峰导演。
^_^不过港真,这种电影真是拼心理素质的。
本来我都已经在买飞机票出去玩的,结果弄得郁闷了点,哈哈
一,人数问题。
去巴黎旅游的人数,应该是40个学生,四个老师(事故报道中有提到),学校举行纪念仪式的时候,提到39天前死了39个人,注意逃出来的人是7个哦。
这一点要么是bug,要么就是,死的人就只有44个,这个数字的中文意义倒是能说得过去。
二,死神存在。
人生一世,死亡应该是最随机的事,但其发生又似乎都有提前暗示。
一行人登机前,对神的观念是什么呢,发传单的人得到的是不耐烦,登机时对神的调侃,到最后艾力克斯一句,神不会死,人会死。
整体的转变,就是因为死神(或者更准确一点,掌控人类死亡的神秘力量,这个掌控也没有到想你死你就死,死的时间上更像是阎罗王的设定,你阳寿有限,应该在某一时刻死掉。
至于死的方式,应该是按所处环境来决定)的确存在。
三,存活的方法。
tod死后的法医说了这个问题,你可以选择,在你该死的时候就死掉(即使你预测到了,你还是可以选择让它发生,不去反抗)这样啥事没有。
要么就是你注意它来时的各种细节,然后去避免它,但是,永远不要试图激怒它,其实说白了就是,做为人你可以苟且偷生(你细心观察的奖励),但是你不能放肆,你的命是偷来的呀,所以要想活,就要知道这个规律,且时刻遵守规则。
四,其实电影内核很容易理解,很多人会大发感慨,觉得生命的掌控,靠对细节的把握云云,但其实个人感觉真正要思考的,是生命的脆弱与无助,每个人在将死之时都曾拼命的想要活着(除了第二个死去的女性角色),他们想寻求求助(tod),甚至只是渴望拿到一块餐巾来止血(女老师),但是他们却从没想过在活着的时候要体察身边的一切(有佛教意味,但可能基督教也有此意,全知全能),这才是最悲惨的事实,人应该意识到,生命是如此脆弱,所以需要我们去珍惜,去敬畏。
个人觉得这是这部电影中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死神来了》系列目前的五部我都看过了,回来写第一部的影评。
不得不说第一部是非常优秀的恐怖片。
死神充分享受着他的游戏。
(剧透预警)(希望我没有把几部的死法记混)浴室中一重重巧合般的设计无比精妙,富有神秘感,而且这种“神”带来的神秘感贯穿始终;当我还沉浸在人物因为必定死亡的命运流露出的崩溃中时,突如其来的车祸真是让我措手不及;最终主角逃过一劫又留下一丝人定胜天的希望。
和后面几部相比,第一部并没有犯一个恐怖片常有的错误:用画面的恶心来代替恐怖。
死的人虽然多,但是每个人的死法都够特别,并没有直接用血肉横飞来简单粗暴地达到并不一定好的恐怖效果。
而且除去对于这些死法的本能恐惧,命运不可逃脱这一点又在精神上给人压力。
神秘,惊吓,死亡,痛苦,命运,种种令人恐惧的元素面面俱到。
第一部是值四星的。
我本来还挺喜欢这个并未现身的死神,我想象中他应该是个高智商,优雅而病态的神。
他享受着索人性命的工作,但他的一举一动都传递出一个信息:他只杀该死之人。
就像是生死簿上主角们的生命已经到了尽头,男主突然觉醒的本不该存在的超自然预言力量救了他们,但是生死簿并没有因此作出改变,黑白无常就只好亲自来索命。
而顽皮的死神让这个过程多了些趣味。
我并不觉得他是残忍的,他只是奉天行事,虽然他可能就是那个残忍的老天。
而且几乎固定的死亡顺序和后面某一部中某人逆顺序自杀无果充分证明了死神只按规则办事的特点。
然而后面死神来了几场爆炸和地震,莫名其妙杀了一堆无辜的人,导致我对他好感全无。
像是本来优雅帅气的吸血鬼在血液的香味前变得歇斯底里,露出獠牙青筋暴露毫无美感。
这让我想起另一个我本来喜欢的系列《电锯惊魂》,Jigsaw只让不珍惜生命的人付出代价,可他又的确让人绑架那个医生无辜的妻女,违背了自己的原则。
他和死神都不过在享受肮脏但有趣的杀人游戏而已,却非要找些冠冕堂皇又根本站不住脚的理由。
Jigsaw是个垂危老人也就罢了,死神也这么虚伪甚而失信,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在中国没有所谓的死神,人们把地狱里最大的鬼魂叫做阎罗王。
在外国电影里,死神作为最恐怖的角色出现,也是被导演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
死神来了系列超越以往的同类影片之处,便在于其独到的剧本世界观设计,奇妙的宿命论解读。
死神来了1和死神来了3是导演黄毅瑜的作品。
黄毅瑜是华裔导演,电影里除了有好莱坞式的经典惊恐场景,也有东方惊恐片的惊恐元素。
以前看的惊恐片,如心中有鬼,深海寻人等有各自的特点,但电影的质量不是最上乘的。
死神来了是经典中的经典,我不喜欢看惊恐片,我始终觉得惊恐片是商业作品,纯粹的追求视觉效果,影片的质量大家都会忽视。
反正观众只要抱着欣赏娱乐的态度观看就好,没想过学习一些知识,得到一些启发。
而死神系列的上映改变了人们的这个观点,由第一部创下收视冠军到叫好又叫座,被人称为经典,开创了惊恐片的历史新河。
影片的编剧惊为天人,影片的导演大胆创新,影片的演员困难重重,只有这样才能拍出一部好的作品,死神在上映时,就决定了它是一部好的作品,这就像影片里的某些暗示。
死神系列最大的看点也是有很多诡秘而精彩的暗示。
在死神来了1和死神来了3中,充分显示了导演卓越的才华,一部作品,就将他推入了大师的行列。
两部作品,就稳固了他大师的位置。
这就像一个道理,你拍几十部烂片的价值也没有拍一部好片的价值高。
人们会记得后者,而遗忘前者。
死神来了1是一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却在美国上映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恐怖巨片。
更值得一提的是,死神来了是出于华裔导演之手,所以片中的亚洲恐怖风味十足,足以令人不寒而栗。
在电影中不同以往最大的创新是主人公有了预知危险的能力,各种危险到来前的预知,暗示,也成了影片最大的亮点。
后来的系列继承了这条线索,主人公都有感知危险的能力,各种场景暗示,紧张的音乐和不断出现的黑影、阴风把人们带入了危险的恐怖之中。
比如1。
窗户中映出的像机翼的图像,在雨中似乎摇曳不稳,预示之后的飞机事故;机场的神秘推销员告诉艾利克斯“Deathisnottheend。
”(死亡不是终点);。
艾利克斯回头,时刻表上显示TERMINAL(终点);歌词中唱到“我看到火雨从天而降”等。
之后,便是飞机失控,开始的飞机爆炸。
后来幸存的7个人都离奇死亡,有在浴缸里滑到,被晾衣服的铁丝勾住脖子勒死的,有突然被车撞死,在众人面前没有防备,有显示器的碎片刺中脖子,最后被掉下来的刀子刺死的。。。
以后的影片有更加大胆的创新,制造了更多的事故。
千奇百怪的死法给人以来自心底的恐惧。
死亡模式这种设计,把生命的无常和无奈加诸于每一个人身上,观众很容易产生代入感;而主角们自我救赎的失败也传达给观众以深刻的绝望,恐惧感油然而生。
死神来了1是讲述空难后幸存者七个人面对死亡的场景,由开始的飞机爆炸,到后来的每一个死亡场景,导演都尽善尽美。
每个人的死都是一个疑团,每个人的死都把故事推入高潮,环环相扣的死亡设计,精益求精的死亡瞬间,血淋淋的死亡方式,让人们身临其境,感觉惊恐,又耳目一新。
我喜欢死神1,2部的艾丽·拉特。
第一部她是绝对的主演,她贯穿始终,用她敏感深邃的眼睛,敏感深邃的大脑,来感知危险。
她成熟的气质能很快带领我们进入剧情,我想这也是导演选择她的缘故。
我好喜欢她的气质。
第三部是最成功的一部,讲述的是由过山车引起的死亡故事。
它完美的继承了死神来了第一部的亚洲式恐怖风格,情节连贯性也堪称系列之最,并且注重细节、暗示和气氛上的营造,还添加了许多的创新部分,人物死亡方式是全体观众公认为最有创意的,同时暗示也非常隐秘,而且各种恐怖镜头都非常贴近现实生活,同时也是在观众的预料之外。
我看了死神来了3后,再也不敢晒日光浴了。
原来细节决定生死。
一些不经意的生活习惯就可能毁了我们的一生。
其实比死亡更可怕的是习惯。
死亡是一件未完待续的事情,拍摄死亡电影是一件未完待续的事情,如果生命还在,你会珍惜爱情,友情,亲情还是正义。。。
在死神来了2的剧情设计下,具有预见能力的主人公一度使观众对其所具有的超能力充满信心和希望,但同时影片又会在相反的一面营造出近乎绝对的宿命气氛,让人深信命中注定的死亡必定会降临。
更吸引人的是,影片在影射人与宿命搏斗的过程中,尽管没有将假想中的死神庸俗的实体化,但却又从侧面将之塑造成一位充满愤怒性格的幕后冷血连环杀手的阴谋家形象。
这种神话降格使得影片中被超能力升格的主人公和假想敌,“死亡”之间的抗争行为活化。
以至于影片几乎不需要对血腥镜头进行过多的夸张描写,就已经能深深抓住人们对未知死亡世界的畏惧,令观众对死神的无限制追杀产生念念不忘的恐怖情绪。
该片为死神来了第二部,剧情方面完全照搬第一集,但是情节紧张而有节奏。
而且死亡设计是最创新的。
死神决定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只要我们注意一些暗示,我们可以挽救自己和别人的命运。
死神决定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只要互相帮忙,我们可以决定我们的命运。
“Death is all around”,观看“死神来了1/2”(Final Destination)时,我的脑中反反复复地出现这句由歌词改装而来的话。
而“Death is all around”完全揭去了“Love is all around”的温情面纱,掷地有声,令人警醒。
在我眼里,这部针对teenage的惊悚片别具特色。
没有变态连环杀人魔,没有吸血鬼,没有邪恶的外星生物,没有超自然力量的鬼怪……让你“惊声尖叫”的统统不是以上这些,也没人因为“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而暗中加以报复,这部影片让我们直面的是死亡本身,而死亡本身比任何能够造成死亡后果的外界力量更让人惊悚。
如同影片中连续两集出现的那个神秘的验尸管所言,“生来源于死,死来源于生”,死亡名单是相对的,平衡的,无法避免消减任何一条生命,你若有幸逃脱,那别人就要顶死。
我不由自主地想到,“Everything that has a beginning has an end.”啊,错了,顺着这部影片的逻辑,我似乎该修正一下这句句子——“Everyting that has an end has a beginning.”因为这部影片是由结果推导向开始和过程的,死亡这个结局早就被预知,我们只能顺着从这个无可避免的结局追溯所有导致这个结局的原因。
前面我已经说过,在这部影片中没有任何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使生命显得苍白渺小不堪一击,让死神的魔爪不断靠近并捏住喉管的全是身边小事:漏水使插座导电、没有站在人行道上等车、一些家饰的疏忽保养、乱扔烟蒂引起火灾……其中也有因旁人的疏忽导致飞来横祸,但更多的是自己的心不在焉、注意力分散留下了每个微小疏忽,关联在一起,便滚成了雪崩似的灾难。
家人在观看这部片的时候惊叹从不曾发现看似安全平凡的生活中居然有那么多足以毙命的危险因素潜伏。
是的,我们不能控制旁人的举动,但我们至少可以谨慎自己的行为。
若是任何时候都对生命心存敬畏之心,而非漫不经心,死神的魔爪不会轻易招呼上来。
刚看完影片时,我神经高度紧张,冷汗一身,彻夜难免。
怎么办?
没有人能够逃脱死亡名单。
我第一次感到如此绝望。
若是来自其他破坏性的力量,至少我还可以力求抗争——遇到魔鬼,我可以做交易;碰上冤魂,我可以开发我的“第六感”;对上外星人,我可以狠狠踩蟑螂或者唱乡村歌曲。
可Final Destination告诉我,无论如何,我抗争不过自然法则。
于是我被天花板上竖条纹的暗影折磨得神经衰弱,似乎看到无数鬼眼。
过了几天,我平静下来。
我想我的恐惧不是件坏事,我借助影片也小小体味了一把对死亡的心存畏惧和对生命的心存感激。
重新调整生活态度甚至生存态度,从中得到的意味将会更将深长久远。
我们本是善于遗忘和麻木的动物,生时是盏绿灯,我们得知不易所以哭着而来;死时是盏红灯,他人知晓终结所以哭着送,不可预测戛然而止的死亡正是上天给予的黄灯。
可惜大多时候,当上天把方向盘车行道交给我们自由驾驶时,我们却浑浑噩噩地高速撞向终点,所以他才会在我们开小差的时候把我们早已忘记珍惜的生命收回去。
想明白了,便觉得生命无常本就是种微妙的规律,只是很多时候明白了却不一定去实践,人性的弱点既在此,所以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在那里偷笑,可能他也晓得在破坏杀戮方面,人类的思考力和执行力表现出惊人的和谐,而在珍惜生命方面,人类的思考力是一回事情,人类的执行力是另一回事情。
再说回影片,毕竟是teenage影片,因此血腥刺激的镜头随处可见,在第二集中由于故事大纲和第一集如出一辙,再无新意,更是借助感官刺激展示不同的血肉纷飞、横尸当场,令人颇有些不快。
好在涉及生死,影片的细节部分颇下了一番功夫,在第一集中表现尤甚。
从闹钟、高速公路、音乐调频频道、航班……等,无不可以找到预示着死亡的“180”这个神秘数字(结果害得我家附近的农工商第180号超市开门横幅挂出时,我和母亲哭笑不得)。
我认为最可爱的细节是男主角Alex在机场候机时不小心撞翻了女主角Clare正在看的书,而那本书讲述的黛安娜王妃的车祸事件,并且正好翻在车祸照片那一页,暗示了即将发生的“180航班”失事事件。
此外,主角的预示部分处理为黑白画面,真实发生的部分处理为彩色画面的设置随无新意,但也很贴剧情。
现在,我已经不再害怕,可我却开始害怕我的不再害怕。
就到这里吧——也请你,小心珍爱你的生命!
因为Death is all around!
儿时对死亡最早的恐惧源于某晚在电视上观看死神来了4的经历,看罢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尽管现在想来那是部十足的烂片,但它引起了我内心深处的恐慌,这种恐慌在我最近观看这部系列首作时也影影绰绰地生发出来。
作为美国恐怖片IP的常青树(第六部正在筹拍),死神来了的名头在国内也可谓家喻户晓。
究其原因首当其冲的可能就是这个简单粗暴的片名——比英文原名更直截了当,并且可以说完美概括了电影的内容。
此外,血腥且脑洞大开的花式死法也为其积累了一批稳定的B级片受众。
但对于一部没有悬念的恐怖片来说,如何吓到观众就成了问题。
由于续集几乎沿用相同的理念,所以只能在死法上逐渐剑走偏锋。
如今观看这部00年的首作,反而觉得非常新颖。
首先,自然是故事的创意本身。
美国电影乃至西方电影中的恐怖形象数不胜数,但往往是具象化的怪物。
即便是在心理惊悚片中也不例外,无论是一百多年前表现派的卡里加里博士,还是后来好莱坞电影里的异形、怪形等。
死神来了里仅有一幕似乎显示了死神的“面目”,但仍是抽象的。
死神是麦格芬,是纯粹的理念,是我们每个人经验里的东西。
也正因此我们无法将它隔离在银幕中。
电影里发生的事情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在生活中,机难、火灾、车祸,各种安全隐患,只不过电影借“死神”之手把它们排列组合在了一起。
有一种说法是,当你认识到死亡的那一刻,你就已经死了。
对这句话我认为有两种理解方式。
一是由于对死亡过于忧惧,导致无法正常生活,就像片中的女教师,越是害怕越是慌乱,结果只能加速覆灭;二是意识到死亡的不可避免,便使自己屈从于命运的掌控,从而忽视了主体的能动性,活着等同于死了。
后者有点像宿命论的观点,比较成熟的思想或许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在古代,人对自然灾害等没有科学的认知,所以很容易盲信命运。
尤其在东方,类似的思想更是根深蒂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时至今日,“意外”仍不可避免,这真的是——按片中的话说——“上帝的玩笑”吗?
用东方的话来说,“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
身为华裔导演的黄毅瑜想必也深谙这一俗语,而将这种观念移入美式青少年电影中,的确是一次有趣的融合。
影片的开场是一段房间内部构造的蒙太奇,房内的物品在黑暗中看起来阴森诡异,制造出标准的恐怖片语气。
这也强调了本片是一部重视氛围营造的恐怖片,在之后的某些段落中我们能体会到这一点。
例如,女教师孤身一人待在家中,这是恐怖片惯用的桥段,让漆黑的夜色包围家宅,此时门窗都显得极为危险,恐惧感的蔓延类似卡朋特的月光光心慌慌等片。
只不过“死神”没有形体,而是潜藏在拂动窗帘的微风、马桶底部渗出的怪异液体(此处联想到霍珀的停尸间)中,作为一种更加超自然的力量存在。
影片另外绝大部分时间着力表现的便是青少年对这种力量的反应,男女主角因为被赋予了通灵的能力而较为冷静,实际上他们担任了理想化的旁观者的角色——预测、解谜、分析,而另外那些角色才更像是恐怖片中的角色:男主角的好基友,校霸男和他的女朋友,还有一个反应迟钝的倒霉蛋。
临近结尾处四人在公路上逆向狂飙的桥段也几乎让人回到霍珀式恐怖片的纯粹语气中,这也是为什么惊世巨鳄在我看来是最好的恐怖电影之一。
首先吐槽一句,以前我玩过一款名为《死神来了》的steam游戏,英文名为death coming。
这次补《无限恐怖》片单,才发现原来《死神来了》电影并不是如此这般的直译,英文原名其实是Final Destination.原本计划,凡是滥杀无辜的恐怖片一律以四星为上限,但这部《死神来了》让我有所改观。
男主角人设完美,有勇有谋,重情重义,不以救世主自居,也不因被视作怪胎而动摇。
编剧没有选择“死神杀人诛心,让违抗他的主角被舆论逼死,或因为警方的纠缠而没能救下同伴”这种看似高级实则膈应人的路线。
好感度+1。
全片对视觉效果营造的恐怖使用得较为收敛,基本没有重口味镜头。
编剧甚至还给每一位死者尽量安排了可以凹出安全警示的死法,譬如注意浴室防滑、马路上不可分心、电器冒烟应立即远离、不要为了达到其他目的而假自杀、危险情形下不要为财物涉险等等。
综合看来这可能是最合我口味的恐怖片了,或者说如果有更甚于它的,大概只能是那种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恐怖片的电影了。
所以我给出五星。
在最后的5分钟之前,我觉得这部影片的剧情略显单薄,难道死神就因为一个普通高中生的插手而导致自己的死亡设计失败嘛?
直到最后的5分钟,才晓得神来之笔!
死亡模式只是死神的一步闲棋,命运逻辑已经固定,影片中结果的不可逆,亚历克斯的插手是不断努力的结果。
片名《死神来了》,死神只会告诉你他来了,你只能接受,命运无常,死亡是最终的归宿,你的一切挣扎都显得尤为可笑,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命运中做的一切努力是有意义的,比如亚历克斯的帮助,卡特的生命也得以延长。
所以尽管终点一定,旅途的精彩总要自己把握!
也许下一刻死神便找到你,无处不在的危险,无处不在的恐怖,经典啊
想法不错的电影了,但是宿命的观点还是不能接受。
……理发店看了……我一直在担心理发师看进切了突然吓一跳就把头发给我整遭了……
安全教育片,讲的用水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
今天才开始看这个传说很多年的系列。剧情比较简单,若说灵异的恐怖实在是没有太多。到是第一个tod死的场景,当他刮胡子、剪鼻毛、被铁丝勒住等各种让我无比代入,最怕就是这种利刃尖锐的东西了!在他死之前的那几分钟里,我整个身体都紧张死了,果然YY能力太强太容易代入是件坑爹事情啊!
无脑神棍片,宿命论太重,剧情很勉强,各种非正常死亡。6
今日再看死神来了,反而觉得最初那场空难还不如都死了。人最恐惧的根本不是死亡,是恐惧本身。不知什么时候会降临的那种惴惴不安,足以摧毁一个人所有的意志。这样看来,死神来了反而是一部具有教科意义的电影。如若恐惧本身是最可怕的,怀揣无惧风浪的信念才能走出开阔的人生。毕竟我们有没有上死神名单,并不像主角团一样,获得了先知。
我当年的第一部觉得不恐怖的惊悚片啊~马克
为什么活下来的不是我喜欢的那个小哥TAT !
第一部真的太好看了,刀架的戏,到现在都让我害怕,每次动刀的时候都会想起来,都会非常小心
这一系列电影的意义在哪...?
和后几部不同,是中国导演拍的,很浓的寓言意味,后面明显走血腥路线,反而没了这种让人窒息的宿命感~~
因为是跟特殊的人一起看的所以给一颗星,真不怎么样
飞机 浴缸 老师厨房飞刀20070422,春节和妹二刷20180217
【2006.01.05-DVD】逃不掉的宿命感,急人,后怕,疑神疑鬼,好创意。
尼玛是谁想出来在盘山公路上的大巴上放这个傻逼片子的,赶紧站出来领死,而且是中文配音!没有比这个更屎的搭配方式了!
这个主题创意很棒 逃过这次死亡 激怒了死神 死神就不会放过你,千方百计让你死。但是我觉得真的没必要放那么多恐怖的玩具东西来营造氛围 严格来说并不是恐怖片 是有种惊悚成分的剧情片 家里一切都那么平常但死亡来得突然 这样的反差可能更精彩。
刚好看到女主快被电死的时候灯坏了。。。晚上十一二点吓死了好吗。。最大的感触就是以后用马桶和喝水的时候要小心= =
dumb ways to die
跨年片,2020年第一标,在我南和我拿此起彼伏的捂脸和惊叫声中微笑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