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知道手机被黑客的第一步不是找运营商换卡再换个手机吗?
为什么还要带着病毒手机到处跑呢?
为什么第一步不联系爸爸,用别人的电话打整体剧情还不错,但是这个反社会人格是纯粹的恶,还长那么帅,要知道打理这么帅气需要大量钱和精力。
要买衣服剪头发护肤健身,但他天天盯电脑搞人…更应该找个宅型瘦弱的演员比较有信服力!
百无聊赖之际看了这部电影。
明明剧情简介是吸引人的,任时完也是不错的,电影一开始也是有意思并且氛围拉满的。
但看完才觉得,果然是不过如此。
几乎没有什么情节是想不到的,而凶手也并没什么特别的,无非就是捡到了手机,装了一个小程序,仅此而已。
而后期警察几乎要与凶手撞了个满怀又让他走掉是有些不可思议,而凶手非要当警察的便宜儿子从故事逻辑上来讲也有点勉强。
若说值得一提的还是关于手机和隐私。
不由得想到网络迷踪,在现代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是否真的再也没有隐私可言。
不由得又想到一个warning,你以为的天作之合默契暧昧,殊不知可能只是一个变态的套路而已。
由网飞出品的韩国网络电影《虽然只是弄丢了手机》(2月17日上映),从各方面来看都不足够好,但贵在有些小乐趣,它几乎是在犯罪片的外衣里揣着一颗惊悚的心,而这种惊悚的载体是你正在把玩的机器——手机,试想如果某天你遇到了与女主同样的遭遇,维系了数十年的现实世界因为一串字符而瓦解,你又当如何,请注意,这不是玩笑。
我是一个爱丢手机的人,每次丢了手机总是找不回来,更不会有好心人主动联系,现在来看,这竟是我的幸运,如果真还回来我还不一定敢用,电影中呈现的在手机里安装间 谍软件的技术早已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你足够有价值,就会有人盯上你,不过那都是曾经了,在当下这个“无差别”盛行的年代,有没有价值已经没有那么重要,唯有无差别才更能激起犯 罪的快乐,影片中的男主就是典型的代表,他就像是一个来自地狱的魔鬼,穿行在人群中,按照命运的指引捡拾手机,再清零一个人的所有,如果有指定的目标,这种快乐是要减半的。
影片引发的另外一个惊悚足以摧毁坚固的世界,一条被编排的朋友 圈竟瘫痪了女主维系多年的友情和工作关系,在男主说出“只要有人在规定时间内给你打电话,我就放了你”时,导演的表意再清楚不过了,他所指的正是我们认为坚不可摧的亲密关系,如果放在30年前,这是行不通的,但放在当下它就可以,为什么?
因为构建起亲密关系的核心已经从实体转移到网络之上,我们靠点赞的频率衡量友情的深浅,靠数据流完成一次次会面,我们在手机上写下心事,在网络上留下生活的痕迹,比起现实世界,我们越来越像网生动物,这张虚拟的网承载着爱情、友情、工作,记 录着悲喜忧伤,它被人类填塞的过于强大,但人类自己却变得虚幻起来,物理世界安放着的是疲惫的肉 体,网络世界又是那么易碎,人类究竟该如何平衡这种关系,这将是一个持久的课题。
也许此刻刷着手机的我们,正被投放于另一个屏幕之上,下一秒是天堂还是地狱,不由我们说了算 ,这世界终究不像看起来那么坚固。
一部悬疑惊悚片的外衣,包裹着对现代社会科技依赖与隐私安全的深刻反思。
影片以女主角娜美丢失手机为起点,展开了一场由信息泄露引发的恐怖追踪。
影片的情节紧凑,紧张氛围层层递进,尤其是娜美在家中灯光熄灭、脚步声渐近的场景,令人心跳加速。
影片通过出色的音效与画面风格,营造出一种压抑而惊悚的观影体验。
影片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悬疑设置,更在于它对现实问题的关照。
在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安全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高悬。
娜美的遭遇唤醒了观众对隐私泄露的恐惧,提醒着我们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要警惕潜在风险。
尽管影片在叙事和角色表演上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部分情节略显粗糙,角色演技参差不齐,但整体而言,它仍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
影片结尾,娜美成功摆脱威胁,重新审视科技与生活的关联,给观众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跟《门锁》的剧情有点像。
烧脑、悬疑、聪明、友情、亲情。
杀人犯很聪明,女主和闺蜜很聪明,爸爸很聪明。
刚开始我还以为杀人犯就是警察的儿子,结果反转了。
女主算聪明的了,一发现不对,就和警察合作了。
闺蜜从和男生见面开始,一说话便发现哪里不对。
虽然女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就是手机晚上睡觉这么亮竟然会无所察觉!!
这点假。
自己家里没装监控,有人闯进家里,给旧手机安装都不知道。
在咖啡店给杀人犯第一次端西柚果汁时和他有女生正在找的卡片,还有买二手的买家,一切都好巧,爸爸提醒她了。
呃…我不会说女生不孝顺,这个定义不是这样的。
至少她听劝,一直随身带着刀都不离身,这把刀🔪到了最后帮了她。
人,真的很容易被蒙骗。
但当证据摆在你面前,你说,你们怎么选?
其实,这部剧还跟《大力女都奉顺》的剧情有点像。
虽然只是弄丢了手机 (2023)6.42023 / 韩国 / 剧情 悬疑 惊悚 / 金泰俊 / 任时完 千玗嬉
🌝🌝我觉得男主的塑造还是挺成功的,并没有什么纯粹变态这一说,因为变态心理学来说,变态大部分都是天生或者基因遗传的,如果一个变态有犯罪动机的话那才奇怪(如果有的话早都被抓了)。
电影并么有翻拍,而是改编,个人认为改编的挺成功的,通过丢失的手机折射出现代社交的很多问题,就像男主说的“你平时怎么不关心你爸爸呢”,“谁也没联系你爸爸”“所以我要遵守诺言”(放水😶)
电影也真实的折射出现代普遍存在的问题,所有的朋友同事亲人都存在于手机之中,看似零距离实则比没有通讯的年代更加疏远,甚至于定义一个人都不需要面对面交流了(通讯软件打几个文字就被定义了😂真实可悲)
在你存在的这些人中,24小时内只要有人联系你我就放过你。
前面的受害者都是被相同的套路所杀害。
先是利用手机让所有人疏远,然后看这些人是否还会联系你。
(这不纯纯的现代文化吗?
)以前通讯不容易,朋友亲人之间只能靠电话联系(费用很高,并不能经常联系),反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而现在联系一个人都成本极低,但同时产生间隙的成本也很低。
这也是我几年前就思考过的问题:所谓的社交媒体真的有促进人跟人之间的距离吗?
😂😂🤔最后想说说女主,真的好适合悬疑惊悚片哦,有点魔女那味儿,如果最后那段女主刀子抽出来 来场打戏的话我觉得更有看头🌝
韩国惊悚电影《虽然只是丢了智能手机》首先说,题材还是相当可以的,在当今这个时代,手机真的是每个人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的东西吧,不管在哪里,你都会看到忙碌的人们,在聚精会神的把弄着自己的智能手机…此片就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当你不小心丢失手机后发生的可怕故事!
怎么说了,故事本身的剧情bug还是挺多的,叙事用了两条线,最后也有个小反转,但…真的还是预告片更加精彩啊!
只能说,此片的题材教育意义,比此片本身更加重要啊!
男主的表演不错,文质彬彬的高科技犯罪手段啊!
好吧,题材虽好,但剧情上还是不太行…我只能说,有点失望,不是很精彩,可能是我期待过高了吧!
但…如果你片荒的话,还是可以一看的!
(自己的手机,一定看管好,别随便给别人,更不要…丢失啊!
)个人主观评分6分!
(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
)“明明只是弄丢了智能手机,却成为连环杀手的目标······”Netflix原创电影《虽然只是弄丢了手机》(又译《只是掉了智能手机》),由金泰俊执导,任时完、千玗嬉、金熙元主演,改编自日本同名畅销小说,而非翻拍日本同名电影。
故事讲述平凡的上班族李娜美(千瑀嬉饰)不小心弄丢了手机。
一个可疑的男人(任时完饰)捡到了手机,偷偷安装了间谍软件,他通过摄像头监控她的日常生活,了解她的行踪、爱好、工作和社交,并以吴俊荣的身份接近她,虽然只是丢了手机,李娜美的人生却变得岌岌可危······
另一边,禹刑警(金熙元饰)在凶案犯罪现场发现了离家出走多年的儿子禹俊荣的痕迹,他怀疑儿子就是犯下连环杀人案的嫌疑人。
接近李娜美的吴俊荣,就是禹刑警的儿子俊荣吗?
这桩由弄丢手机引出的案件又会如何反转?
本篇影评包含剧透,介意的话可以看完电影再来作为新人导演作品,这部电影的镜头语言可圈可点,有几个有趣的意象贯穿全片——首先是李子(자두是李子,有一版翻译误翻成西柚···)腐烂的李子上爬了虫。
原本我以为这颗腐烂的李子隐喻男主,但真相是(剧透预警)没有身份的男主杀了禹俊荣,冒充他的身份留下痕迹。
而这颗李子树原本是禹俊荣的树,上面挂着俊荣的名牌,所以喜欢李子的是俊荣,并不是取代他的男主。
也就是说,李子腐烂,隐喻俊荣死亡,而男主只是那只虫。
男主住的地方也有李子,还有吃李子的画面,也是因为他要活成俊荣,他偷走了俊荣的有关的一切,他的身份、喜好······后来他故意点李子汽水则是偷窥到李娜美在喝,不料在娜美爸爸面前露出了破绽,李子汽水根本就不是什么隐藏菜单,是爸爸只做给娜美喝的,男主自以为周密但还是引起了怀疑。
视觉上鲜红色的李子汽水在灰调的画面中格外显眼,在这里红色是一个暗藏危险的信号,符合这场戏平和之下暗涌的紧张气氛——此时李娜美已经知道了有人黑进她的手机,而男主装作来帮她的人,甚至成功挑拨娜美和朋友的信任。
手机屏幕映出男主的脸,友善的面具下阴暗的真实面目。
看到最后很可怕的一点是,我们对真实的男主还是一无所知——他没有出生申告,就没有身份,那他究竟是谁?
真实姓名是什么?
杀人动机又是什么?
只能从碎片信息中找到属于他的东西,比如,对水的迷恋。
水是男主杀人、销毁证据的工具,他有拍下别人水中濒死的脸设成手机屏保当做“战利品”的习惯,最后一场关键的戏也选择在娜美家浴室。
一定是有特别原因才会这么执着于溺杀,但很可惜片中完全没有交代,为了反转推翻了原本能自洽的逻辑。
如果就写成警察离家出走的儿子成了杀人犯,虽然没反转,但是人物逻辑有说服力。
而男主不是禹俊荣的话,除了反转,就没有别的了,最可惜的是让人物动机落空,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变态,那么这个角色的意义,除了“任时完演技大赏”,还剩下什么呢?
配角角色塑造也很脸谱化,禹刑警和搭档完全没有对嫌疑人做任何犯罪侧写,靠一些间接证据就认定犯人是自己儿子俊荣······倒是男主对禹刑警的侧写非常准确——让禹俊荣认为妈妈的死是因为自己,强势、老古董、自我中心。
这程度的话,男主不仅是高智商犯罪,可能有点心理学背景,反侦察也做得很好。
对比之下,两个刑警很不聪明的样子,也难免被吐糟降智(不过韩影的警察,除非是主人公,不然基本都是这样子的,反映现实罢了)虽然没有交代清男主的犯罪心理,不过从他的模式有点像美剧《犯罪心理》S1E20的犯人:青少年时期有偷窥癖,擅于伪装,用不同身份接近受害者,溺杀是标志。
水象征情绪,不仅在电影语言里通用,在犯罪心理学中也是一样。
片中有一幕很巧妙,刚好把两者结合在一起了,虽然犯罪配下雨也算是惊悚片标配了,但是这里是因为男主对水有特别的迷恋,当男主袭击娜美爸爸时,窗外开始下起了雨,暗示男主情绪正在释放中。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部电影的重点是透过智能手机偷窥他人生活的新型数码犯罪,但是到最后会发现通过智能手机偷窥只是男主“狩猎”的过程,结果还是落在传统惊悚片的连环杀人案,那就必须要交代清楚身份、犯罪心理,结果看了半天也不知道男主的身份,杀人动机······结尾只是为了惊悚、反转,可惜了这么有趣的题材。
除了李子、水的意象贯穿全片,影子\倒影的运用也很有意思,导演审美在线禹俊荣的这张照片有种怪诞的美感,半张脸隐于水中的样子,不同于后面其他受害者正面朝上的姿态,似乎隐喻着禹俊荣的一半被男主偷走。
这一幕天花板上映着男主的影子,有制造惊悚效果的作用,有点以前希区柯克式惊悚老电影的感觉电影里的影子,还可以用来表达真实与虚幻的交织、混乱。
例如男主与警察对峙的场面,禹刑警以为男主是儿子,转过身来却是完全不认识的人。
结尾处人群的影子,则是展现了离不开手机、活在手机虚幻世界里的当代人的群像——依赖虚幻的、看似热络却很容易崩坏的人际关系。
另一个角度看,手机也变成了影子本身。
在鸟瞰镜头下,我们能看清的是影子的姿态,而非那个人本身的样子。
正如我们平常通过手机看到的,是他人在网上展现出的样子,而其中有多少真实,又有多少伪装呢?
这也让我联想到前阵子看的韩国音乐剧《CHAME》,讨论真实的自我与社交网络虚拟人设之间的平衡,是部很有趣的小众音乐剧回到这部电影,整体来说惊悚氛围感不错,以新鲜猎奇的题材切入,偷窥镜头代入感非常强,尤其是镜头以手机前置视角展现时,观众也成了偷窥者,和男主一起了解了娜美的日常。
然而这视角本身就隐藏了一层惊悚的效果,因为我们也可能随时成为“李娜美”!
电影的镜头语言也在水准之上——李子(构图和颜色—血的鲜红)、水(杀人标志和情绪表达)、影子(光影、隐喻的多层作用)这几个意象运用得当,审美在线!
新人导演的话完成度已经算很高!
只是剧本后半段很可惜,为了追求反转把男主变成了单纯的变态。
更不要说仔细推敲人物的轨迹,男主一开始就没有出生申告的话,没有身份是怎么生存到现在的?
但是不细究剧本的话,这部电影还是可以一看!
特别推荐的还是任时完的亮眼表现,继《他人即地狱》、《非常宣言》后,任时完终于贡献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变态演技!
我看得很满足也许是因为任时完没有杀伤力、人畜无害的外表,演起反派更有反差感,加上不断挑战高难度角色,用努力刷新大众认知的实力演技,今年的百想大赏电影部门,看来可以预定上了最后一句话推荐——大家都去看任时完演变态吧!
霧風誌
虽然只是弄丢了手机 (2023)6.42023 / 韩国 / 剧情 悬疑 惊悚 / 金泰俊 / 任时完 千玗嬉《虽然只是弄丢了手机》是个很合格的商业电影。
剧情一般,但是演员的演技加上题材跟生活息息相关也不至于很无聊。
导演想传递的信息才是这个电影比较有价值的东西。
导演很直接很强烈的控诉恨死手机了。
我想从手机是影子、是控制、是毒害,这三个方面解读这个“恨”。
一,人们举着手机走来走去时的影子倒映很形象的表述了现代社会人与手机的关系,人们沉迷于手机,好像一分钟都离不开手机,这种如影随形也让我们对外界的信息不敏感放松了警惕,就像女主根本察觉不到杀人犯故意接近她时的异样,哪怕他爸爸提醒她,她都不以为然。
二,我们的人生好像被手机绑定了一样,衣食住行,人际交往,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手机,看似我们在使用手机,实际上被手机控制住了,没了手机人的正常生活都没法继续。
我们不得不每天举着手机。
三,毒害 毒害不仅包括信息泄漏被手机监视的部分,还有手机让人变得麻木、行尸走肉。
人—手机倒影的镜头第二次出现,是人们拿着手机在观看《连环杀手杀害了八个丢了手机的人》的新闻的时候,在大街上,在地铁里,人们面无表情的看着新闻。
好像这件事跟自己毫无关系。
最有意思的设定就是杀人犯的角色了。
我会理解为“杀人犯”是手机的拟人化表达,把手机背后的隐形危害具像化。
他杀人没有动机,随机挑选,丢了手机的人被他捡到就会被杀掉。
丢手机只是表面的原因,实际上,手机才是真正的杀人工具,是手机可以监视人的一举一动给作案提供了最实在的便利。
手机承载着人的行动轨迹,亲属关系,社会关系,只要利用手机里的信息就能轻易地靠近并摧毁人生活里的一切,甚至会波及到家人。
丢手机是很普遍且随机的事件,意味着我们都有概率成为受害人,不是说丢手机好可怕,谁丢了手机谁倒霉的问题。
是科技的边界没有规范到位让我们处在高风险的环境里。
最讽刺的是杀人犯是黑户,没有登记出生的人,这就给追查并防止犯罪带来困难,《杀人犯》可以是任何一个人,可以伪装,躲在暗处,甚至“不存在”,但依然可以监视着我们的一切。
就像结尾杀人犯被抓了多的是躲在暗处里的人支持他、崇拜他、模仿他,最后的定格是一个手机依然在拍着女主。
监视没有停止,犯罪没有停止。
杀人犯就是我们手里的那部手机,轻蔑的眼神凝视着我们,好像看透了我们的孤独,好像嘲笑着我们的无知、愚蠢——被控制了还不自知,以为有了手机就跟世界有了联系,殊不知喧闹的世界跟我们的联系是很容易被切断的。
杀人犯笃定的跟女主承诺,“只要24h有人联系你我就让你活命,可惜前八个都失败了。
你看,你爸都没人联系”。
杀人犯笑的那么嚣张,因为他已经让女主丢了工作,没了朋友,躲过了警察追查,换了一部手机依然控制着她的手机。
这样猖狂的背后,是手机无形中主宰的人生。
是无助的孤独。
手机的隐患是我们都注意到的现实,只是我们不知道怎么去防范这些隐患,减少带来的损失。
各个社交软件,短视频,电商平台都在精准推送,我们享受便利的同时,也感觉被冒犯了。
久而久之,便利不再便利,掉进信息茧房,被推销骚扰电话困扰,怕被诈骗提心吊胆,担心父母被利用,怕地址暴露,怕被追踪……一切我们所担心的,用连环杀人这样极端的情节,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才是这个商业电影价值所在,哪怕我们现在没有办法解决手机带来的所有社会问题,起码被看见被拿出来讨论就已经很好了。
起码,有意识的放下手机,接触真实的世界,关心在乎的人,别等到有一天手机质问我们:“这么孝顺?
早干嘛去了。
”或者“这么关心孩子,早干嘛去了?
”另外,演员的演技,颜值都很棒,剧情一般的情况下撑起了整部戏。
用手机摄像头监视的画面拍摄镜头也很有代入感,女主好美,男主是长得好乖的杀人犯。
晚安
千玗嬉X任时完主演Netflix全新韩国电影「原本以为只是手机掉了」最近上线,翻拍自日本同名电影,原版豆瓣评分5.6。
📱翻拍也没有回天之力。
依然讲述了一名女子弄丢了手机却被一个危险的男人捡到,用来掌握她的每一步行踪。
她的生活就此天翻地覆,还被弄得众叛亲离。
📱最主要问题还是剧本太差,bug多到作为爆米花电影都嫌多。
只有男女主角又养眼又会演,尤其是任时完,在罪犯和无辜之间变换。
超出预期,好过日版,任时完真有你的!看之前被豆瓣影评泄露了很关键的两个剧情点,但不妨碍最后的大反转依然令我愕然,以我有限的阅片经历来说,是合格的商业片,值得一看。任时完如此英俊依然能把一个变态演得如此可气,甚至凝望镜头的时候直让人有不寒而栗的感觉,演技可圈可点,三个主演对戏也很有张力。很喜欢接近结尾全片高潮时的镜头语言,色彩、构图、演技都美得令我难以忘怀。男主就算半张脸都看不分明血忽淋拉还是像地狱修罗,血腥暴力却艳丽。女主意识恍惚地从平躺变成起身,面色苍白头发又湿淋淋的,好凄厉但是好美,随后的复仇也很解气,好像跟着她终于吐出了长长一口浊气,爽了!看完主要就是感觉真的应该少用用手机了,谢谢帅哥专门拍了来提醒我(不是)。另外确实也需要好好保护自己的隐私,好难,但是要多注意,sigh。
侮辱智商
报看,情节推动靠降智
杀人犯的背景故事没有展开太遗憾了。
虽有些恐怖但不够真实,最起码没让我产生远离手机的想法。其实想一想,大家天天上网隐私该泄露的早就泄露光了,与其担心人家利用手机监控,不如祈祷别把我微信支付宝的钱给盗了。最后女主开枪那里很爽,韩国人就是这么喜欢拍以暴制暴啊,不跟你闲扯淡!
就…水平忽上忽下
1.5。选点很好,开场开的也不错。但后续(30分钟后)每个关键点都为了塑造反派强行降女主降警察的智,一点对抗感都无。警察放弃关键线索,女孩一定要那么强烈的不相信闺蜜,一定第一时间想不到手机掉过,警察一定在车里坐不住提前打草,等他上楼了怎么了?看得烦躁。
哪家好人家换手机屏幕会问顾客开机密码?这不得赶紧跑路🤷♀️警察因为是自己儿子呃 实在是太讨厌了👎喜欢女主最后开枪的眼神
杀死八个人,用其中一个人到身份继续玩杀人游戏,最后被找到、被枪杀,逻辑严谨,剧情跌宕起伏,还蛮好看的。现代人的生活都写在手机里面了,想要隐藏什么信息太难了…所以,从众多公开信息中找到隐私信息,会让人觉得很难受。如果用隐私信息杀人,就更难以接受了。保护个人隐私信息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多方协调和同步,只有警觉才能警醒!
总体还是很不错
无机不生存
手机的隐私已经变得非常重要,要想要预防被别人盗取钱财或是考虑安全性以防偷窥,那就应该加强手机的隐私管理,电影逻辑性较差,主要是展现变态,但是影片最后意味深长的镜头表示她依旧活在人们的监视之下…小爽片,又很垃,贤于
主要是过来看千禹熙的
6.8/10
比日本的好多了!!!悬疑片还是要看韩国呀 2023/3/18大森家
很典型的商业电影,前期把恐怖氛围营造到位,但是冲向高潮的部分又不尽如人意,而且这种情节也不具有与标题相匹配的普适性,在这个题材下应该只算单纯的恐怖题材。父子的这条线太零散了,根本也没有突出因父子分离太久,父亲破案中的那种恐惧和犹疑,不知道是剧本的问题还是演员的问题,这部分的剧情莫名其妙。比较集中的一条线就是男主一直致力于将女主从她原本的社会关系中脱离,从这一点上我觉得编剧比较想表现的一个立意是现代人与手机的关系,和我们作为独立个体、群居动物,无法真正脱离周边的人生存。与其说观众站在上帝视角批判人物,不如说编剧站在上帝视角表现剧情,谋杀现场的剧情,如果不是这部电影线索单一,观众可以猜得到,完全就是“我觉得你肯定知道”,这部分线索链太苍白。独居父亲说今天不开店,女主也不打个电话,太让人意外了……
片子很有警示意义,底下长评也很有料(mark时所见)。
和《非常宣言》一样,精彩之处全因任时完。
啊挺吸引人的一个故事能拍得这么不吸引人呢
手机绑定的人生啊,开片的快剪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