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冯齐的忏悔》突然又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火了,打开抖音、小红书,几乎全是与之相关的视频和帖子。
有人大骂冯齐渣男,说他“既然做不到坚定的选择,就不该有当初的执着与纠缠”;有人对他功成名就后的忏悔嗤之以鼻,说他从头到尾都是自私的最爱的是他自己;但也有人对他无力反抗世俗偏见、权衡利弊放弃爱情表示理解……几年前我就看过这个片子,依稀记得那时看完感受最深的是冯齐和陈妍最终没有走到一起的遗憾。
如今再看,却已明白,无论怎么选都会有遗憾。
白月光和朱砂痣之所以刻骨铭心让人念念不忘,就是因为得不到,而得到的都变成了白饭粒和蚊子血。
人要是不知足,无论怎么选都会后悔。
冯齐功成名就后的忏悔确实一文不值,我们无法简单粗暴地用“渣男”将他概括,但也从他的自私懦弱、勇敢痴情中窥见了人性的复杂。
时隔19年,这个故事如此击中人心,大概是因为无数人从冯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但鲜少有人能将心底的忏悔说出口。
而那些像陈妍一样被辜负与被伤害的人,或许永远也等不到一句忏悔。
关于《冯齐的忏悔》《冯齐的忏悔》是2005年上映的一部电影,改编自作家安顿的系列丛书《绝对隐私——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一书,由曾念平执导,林申、朱俐颖、安顿等合作主演,是系列电视电影作品《绝对隐私》中的第九和第十集。
影片以纪实口吻讲述了一个军人深藏在内心的情感经历,真人真事改编,男主冯齐还是真名。
故事发生在1992年,当时刚满20岁的冯齐已经入伍当兵两年,一次在去北京出差的火车上,冯齐遇到了比自己大8岁的陈妍,并对她一见倾心。
之后,冯齐边出差开会,边在休息时和陈妍及其好友结伴游玩。
在北京的短短几天里,冯齐和陈妍相见甚欢。
他们去动物园看长颈鹿,一起逛街,还在天安门广场拍下了第一张合影。
分别之后,二人更是开启了书信往来,谈理想、谈家庭,成为了无话不谈的笔友。
信中,冯齐亲切地称呼陈妍为姐姐,姐姐向冯齐讲述了自己的经历,离过婚,有一个女儿,前夫赌博和家暴,让她对婚姻恐惧和失去信心。
第二年,冯齐考上了陆军学院,正式向陈妍提出当他女友的请求。
而陈妍,虽然也喜欢冯齐,但基于自己过去的经历以及两人的年龄差距还是坚决拒绝了他。
那年寒假,冯齐搭上绿皮火车,站了40多个小时,从山东赶到福建去看陈妍,不顾一切对她展开了追求。
最终,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并在陈妍老家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
冯齐向陈妍承诺自己一定会给她幸福,还计划一毕业就和她结婚,两人一起憧憬着婚后的生活。
三年后,冯齐从军校毕业将陈妍带回了山东老家,然而他们的关系却遭到了冯齐父母极力的反对,父母甚至找到领导来和他谈话。
面对世俗的压力和周围人的反对,最终冯齐在权衡利弊后放弃了陈妍,娶了领导介绍的一个女生,生下了一个儿子。
同时,他的事业也平步青云,但他始终忘不了陈妍,忘不了自己带给她的伤害。
2000年,冯齐已经结婚四年,儿子也已经三岁了。
他找到记者安顿,记录下了自己这段经历,还要求记者用真名发表,表示:“我要让她明白,我要用一辈子向她道歉。
”于是才有了我们后来看到的这个关于忏悔的故事。
承诺不攻自破,忏悔一文不值影片从记者安顿的旁白开篇,以冯齐的自述为主,回忆录式的语言,配上情景再现,让观众身临其中。
安顿说她尤其记得,访谈时,男人的眼泪,是一把一把从脸上抓下来的,那情景想来真是触目惊心。
林申在这里面的演技确实是很好,每一个看过影片的人,都会被冯齐那张写满破碎感的脸所惊到,他将内心压抑多年的愧疚感悉数展现,忏悔得是那样真诚。
然而,冯齐的忏悔与其说是为了弥补对姐姐的伤害,倒不如说只是为了让他自己心里好过。
多年以后,他什么都拥有了,却唯独失去了那份美好的爱情。
可是即使重来一遍,冯齐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人终将被年少不可得之物困其一生,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不仅如此,他的忏悔还伤害了他的妻子。
冯齐这么大张旗鼓地向全世界宣告自己对另一个女人的爱意和悔恨,他妻子该作何感想?
他是真的不爱他的妻子啊,因为不爱所以一点也不在乎她的感受。
冯齐这碗夹生的饭,他的妻子终究是得吃一辈子了。
为了让自己心里好过,不惜伤害新的人,用豆瓣一句热评来说,“还以为耗尽一个女人的爱情就可以让一个男人长大,没想到他只是换了种方式,开始消耗另一个女人的一生。
”这个男人,最爱的还是他自己。
不得不说,整部影片,男女主的演绎都非常得真实细腻。
冯齐对陈妍,曾经的喜欢是真的,为看心爱的人千里奔波站40多个小时却一点也不觉得累,这种青春里特有的热烈与真挚让人动容。
可是,后来的退缩也是真的。
还记得陈妍一次又一次对他说自己的担忧、劝他考虑周围人考虑家里人的压力时,冯齐信誓旦旦说出的那句“我就喜欢你,这些算什么,我都不在乎”,那时少年天真地以为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的爱情。
但当冯齐从团长家谈话出来,表现、提干、前途……曾经的信誓旦旦在这些现实的东西面前一下就变得不堪一击。
冯齐从农村出来,家里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他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军校,作为家里唯一有出息的孩子,他没有勇气背叛与挑战那个生他养他的家,更没有勇气去堵上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前途。
可是,没有勇气去面对现实的阻力,当初又何必去招惹与纠缠。
做不到就不要轻易承诺,负不起责任就不要有最开始的执着。
冯齐早就知道自己家里的情况,早就觉察到父母不会允许他娶一个离异带娃且比自己大8岁的女人,就应该明白自己的婚姻没办法随心所欲。
基于他的现实情况,很多人对他权衡利弊放弃爱情的选择表示理解,大家都说这样的事情在今天也在频繁上演,这世上有千千万万个冯齐。
可不一样的是,现实中的冯齐们对于自己心底的愧疚大多都会选择隐藏、选择沉默吧。
最终他们会成为别人眼里的“好丈夫”“好父亲”,又有谁会记得他们曾经伤害过谁辜负过谁呢?
原来真诚和勇敢不是爱情的“通行证”影片中,听完冯齐的讲述后,一旁的安顿忍不住落了泪。
她说:“一个对别人没有任何要求的女人,太让人心疼了。
”我想,每一个看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会和安顿有同样的感受吧。
陈妍爱得勇敢,爱得包容。
从始至终,她没有要求过冯齐任何东西,没有给过他任何压力。
她是那样的懂人情、明事理。
小心翼翼地接受着冯齐的爱意,又毫无怨言地被冯齐抛弃。
陈妍从一开始就清楚自己和冯齐没有可能,所以即使心里也喜欢他,但还是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他。
直到冯齐站了40多个小时从遥远的山东赶来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不停向她表达着爱意,她再也没办法控制自己的心。
毕竟,人一生又能心动几回,怎么忍心错过?
尽管那个时候她已经经历过一段感情的伤害,尽管她早就看到了她和冯齐在一起后要面临的重重阻力。
但她还是勇敢地选择相信冯齐。
记得冯齐斩钉截铁地说:“我认准的事是不会变的。
”陈妍低头笑了笑说:“过两年你就不这么想了,到那时你会怪我的。
”从后面的故事来看,陈妍的话是对的。
如果冯齐最后和陈妍在一起了,面对一地鸡毛的生活,他肯定会怪她的。
只是,看得再清也还是感情战胜了理智。
印象特别深的是,影片中有一段,在福建老家,当时因为陈妍一直不接受冯齐的表白,冯齐万分不解甚至有些生气地问她为什么。
陈妍靠着门框将自己内心的顾虑与害怕和盘托出,她说:“我不是不同意,我是怕再受到伤害,承受不了。
我宁愿一个人孤独地生活,没有幸福,至少也不用有伤心。
”一边说一边不停地流泪。
冯齐的爱让陈妍重新看到了希望,所以尽管早已隐隐觉得两个人没可能,尽管内心那么害怕受伤害,但她还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真心交了出去。
当她从冯齐微妙的态度变化中感受到他的退缩时,她什么都明白,但她什么都没说。
到最后离开,明明自己难过得心都要碎了,还在为冯齐考虑,不想影响他的前程,不想让他和家人背叛亲离,更不想他生活在感情的内疚里……“你终会明白,前途比爱情重要,你还会明白爱情比前途更难得,但最后你会明白对的人会站在你的前途里。
”在与《冯齐的忏悔》相关的短视频下面,许多网友将这段话打在评论区。
可什么又算是对的人?
这段话的意思,难道不是“好的爱情是可以两个人一起创造前途”吗?
没有坚定选择本质就是不够爱,权衡利弊的人总是喜欢拿这段话当做借口。
陈妍曾经已经勇敢地站在了冯齐的前途里,没想到最终冯齐还是和其他很多人一样,把她当成了前途的“绊脚石”。
我们无从得知这段感情给陈妍带来的伤害究竟有多大,只记得影片中她和冯齐最后一次见面结束,在归程的火车上,她哭着拉着冯齐的手真诚地对他说:“冯齐,你千万不要为难……”影片结尾处,安顿的书出版了,新书签售会的海报就贴在陈妍生活的那个小镇上。
陈妍并不知晓这一切的存在,她漠不关心地走过那些海报,仿佛一切与她无关,但仔细想来,一切确实和她无关。
2024年,冯齐已经53岁,陈妍61岁,他们都已经步入了人生的后半程。
不知道年过半百的“冯局”在今天看到自己的故事突然爆火是什么感受。
不知道陈妍后来过得怎么样,她会刷抖音吗?
她的女儿应该会刷吧。
冯齐的忏悔出自电视剧绝对隐私第九集第十集。
三八妇女节,周五晚上和同学吃过饭后回家想找部片子看看。
刚开始采访过程节奏较慢。
随着冯齐的回忆深入,越来越吸引。
看到第九集后半部分的时候已经昏昏欲睡,挺着困意看完第十集后,早已不困,借着看完片子的劲,说着爱情观。
片中的冯齐,不是在忏悔,而是在诉说自己的遗憾。
遗憾自己年轻时的爱人没有走到最后,遗憾的是自己有一条路没有留下足迹。
遗憾自己没有经历过曾经梦想的日子。
她不是对姐姐忏悔,而是对曾经的自己没有珍惜自己想要的爱情而忏悔。
但是冯齐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你没了南北异地的痛苦,你不用再考虑是否辜负你的姐姐,你对得起父亲母亲的期盼,你更给自己一份光明的未来,你最后也娶了贤惠的妻子,生了白胖的儿子。
不知何时开始,自己的爱情观也发生了改变。
一边羡慕着他人,一边抱怨着自己。
抱怨着现在的女孩都怎么了,自己连交流明白的找不到,有的人却总能把握对于外人看来根本不配拥有的幸福。
总是遇不到合适的,想要的。
她太小了,还在上学;她太大了,哪有男生比女生小的;她太熟了,要处早就处了;她太好了,对她没啥爱情的感觉。
在一起只需要一个理由,不在一起可以找出千万个不合适的地方。
曾经和女孩子说话,不会想你俩会不会最后在一起,随心所欲,畅所欲言,现在好像掌握了更多的套路,更华丽的辞藻,但却唯独少了说说话的真诚。
现在的爱情太过于试探,你发一句话你会想接下来的话他会怎么发,她发一个表情包,你会想这个表情包后边的意思。
做任何事说任何话,你都期待得到自己想要的反馈,得不到你就会怀疑是否这是一份不多不少的自我感动,于是,不管是交流上还是行动上,你都畏手畏脚,你担心自己不配拥有,你在意周围人的看法,你害怕增添沉没成本,你怀疑是否时机成熟。
对于冯齐的选择其实很理解,甚至大多数人,或是说自己也会如此。
最终,冯齐是对自己没经历过的那条路的遗憾,你也仅仅依恋对于别人好奇的那种感觉,究竟是想满足那份好奇,还是寻找一份真爱。
曾经彻夜长谈后,你会感觉遇到难以复制的人。
曾经海誓山盟后,你会认为会彼此托付终身。
曾经戛然而止后,你会无尽忏悔。
你会想不通,甚至恼羞成怒,为什么没有解决办法,没有两全之计。
也许真正的释怀不是忘却,不是被时间磨平,而是直面自己的遗憾,过好自己的现在,期待自己的未来。
今天我正在找电影看,发现了一部叫《冯齐的忏悔》的电影。
初听这个名字觉得有点好奇,于是又去看了下影评发现不错,今晚就看他了。
说实话这部电影没有天堂电影院那么精彩,总感觉缺少了一些什么,究竟是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
可能你会说压根都不一样,可在我看来还是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两部电影男主在追逐初恋时都那么奋不顾身,在爱情之初又都那么甜蜜。
认为这世上没有什么能分开他们,就像冯齐最前面追姐姐的时候所说:我不在乎!
在结尾亦是如此,记者问他:“我的书是公开发售的,用实名写你的故事,可能会对你的家庭、工作和朋友造成意料之外的问题,你认为有问题吗?
”冯齐回答得干脆:“我不在乎!
”他真的不在乎吗?
我看未必,毕竟他已经做了一次的懦夫了。
这个故事的开始是冯齐出差北京,在火车上第一眼看到陈颜时,冯齐就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她。
男人一见钟情的往往是从美貌开始的。
然后冯齐除了开会时间,有一大部分时间跟着陈颜他们去游玩北京城,他们俩彼此的关系迅速升温。
他们在北京天安门合照一张照片,冯齐脸上是开心的。
而第二次他们俩合照是在陈颜即将离开冯齐,他们也在北京天安门合照了一张。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拍照时,冯齐本来打算侧身搂着陈颜,但他的身体下意识地又慢慢移开了。
我估计他心里此时已经完全放弃了陈颜,也抛弃了那个不在乎的誓言。
第三张照片是冯齐现在的家庭照片,他妻子跟儿子都满脸笑容,只有他是板着一张严肃的脸。
他们在北京分开后,成为了笔友。
彼此通过书信往来,直至有一年过年,冯齐没有打招呼就坐了十几个小时直奔了陈颜的老家。
到达陈颜老家的时候已经算是深夜了,陈颜的父母什么也没有说,就让冯齐住下了。
冯齐的到来,让这个小镇的人都知道了。
大家都不看好这件事,包括陈颜自己父母。
白天冯齐跟着陈颜到处逛这座小城,包括陈颜工作的地方,在一个电影院里上班,这又跟天堂电影院有些相似吧?
但是她那个工作的地方没有贴巨星海报,算是符合我们的国情吧。
我认为陈颜从事的工作原因,为他们能相遇提供了可信度。
毕竟在那个年代,如果没有一点前沿的思想,不可能坐那么远的车去北京游玩。
直到冯齐距离回部队的时间越来越近,他开口向陈颜再次表白了,想要跟陈颜结婚。
这里有很多深刻的话语。
陈颜说:有时候光一个好的心是不够的。
你要考虑一下你的父母、朋友,你那么有前途。
冯齐这时候说:“那些算什么,我都不在乎!
”陈颜回的话很有意思:现在不算,以后就算了,你现在可能觉得这些都无所谓,但总会有一天你因此怪我。
陈颜这个姐姐虽然在很早就已经预感到了这个结局,但她还是选择相信冯齐一次。
冯齐在火车站台时,陈颜过来了与冯齐热情的相拥。
后面冯齐再去陈颜老家时,陈颜父母对冯齐明显更好了。
而陈颜也决定把冯齐当作自己往后生活的一个希望。
陈颜跟随冯齐去了他的山东老家,在回村之初,村里男女老少都夸冯齐找了一个好女朋友。
冯齐的爸妈也都喜笑颜开,在家里大摆筵席。
晚饭后,冯齐的妈问陈颜多少岁了?
冯齐答 28。
他母亲的笑容顿时不见了,开始有些嫌弃陈颜。
在陈颜即将离开冯齐老家时,他父母则完全看不上陈颜了,因为他们得知了陈颜还有个孩子。
于是在第一次进男朋友家门后,他父母红包都没给陈颜,并以自己会遭同村笑话,没面子为由劝冯齐放弃陈颜。
陈颜哪能没有看出什么,我觉得她什么都知道,后面我回想陈颜的笑容原来都留给了冯齐,在冯齐面前她基本都是一张淡笑的面庞。
在火车站时,他说笑着她从冯齐姐姐那听来的笑话,而此时的冯齐对陈颜的感情我觉得有一丝裂缝了。
在部队上经过他父母去跟团长反应,团长也隐晦地介入了他的个人情感。
团长的一句:你是最让我看重的,不要让我失望。
就让冯齐对陈颜的感情裂痕越扯越大,虽然冯齐自己在言语上极力的否认这一个事实,行动上就是证明了自己的选择。
选择了他所在乎的父母、亲戚、朋友、同事甚至上司。
冯齐自己造就了一座大的坟墓,一个住着自己,又拉着妻子跟孩子一起。
毁掉一个女人的同时又在毁灭另外一个女的。
就如北京作家所言:冯齐把自己的梦都给了过去,但是他妻子又把今后一辈子的梦又交给了他。
在冯齐与陈颜分前,血红的夕阳跟陈颜穿着大红色的外套,看似喜庆的开始,却是悲剧的结束。
在耳边依旧回响起陈颜在火车上对冯齐的话语:冯齐如果不行的话,我们依旧是好姐弟,你千万别为难!
就是这样一个没有任何要求的女人,最是让人心疼。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人生有很多路口就像下棋一样,走错一步,步步错!
人在年轻不成熟的时候要做人生重要的选择,一但走错路了永远别想回头,只能走下去,当你心智成熟了才发现原来当初选择这一切都不是我想要的,为时已晚害人害己!
和相爱的人在一起干什么都有意义,感觉世界都是美好的幸福的,这种感觉不是物质金钱能买得到的,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不会理解!
我总是喜欢真实事件呈现在大荧幕上粗制滥造的背后去探求他们之中存在的那丝真情,这让我动容并且坚信世间仍然美好值得热爱。
有人说电影里冯齐稚嫩青涩的帅脸庞以及痞痞的坏让人着迷。
第一点我无比认同但打动我们的根本不是冯齐的那股痞。
如果让我来说,冯齐根本没有“坏坏的”这种味道,他是截然相反的是面对心上人手足无措的青涩与局促,偷偷瞥上一眼讲上了一句就会满脸涨红心花怒放的纯情。
打动我们的从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帅脸蛋,而是真情在影片里的流露与呈现。
没有人能够拒绝直勾勾盯着你的眼睛说:姐姐做我的女朋友吧。
他渣吗?
说不清。
只是当冯齐站在交叉路口时他选择了一条更为平坦稳妥没了一些所谓爱情的滋养自己也能同样茁壮成长的自信桀骜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自以为是的认定了自己必须担负起一些东西。
他自己往肩上放了太多,原以为卸下一些能更轻松却发现失去的是帮他一起扛起扁担的支撑。
每一个人都是冯齐。
谁能在漫长的一生之中不曾也不会做过错误的决定?
哪一个人的心头没有过日思夜想的人?
只不过冯齐的更深厚浓烈伴随了他别离之后的余生。
追求爱好像在这个世上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想起老舍说“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
谈爱好像总会不可得。
冯齐很爱陈颜会跨越千里站在绿皮火车四十小时不坐下去找她;陈颜在小镇很怕能压死人的闲言碎语冯齐就故意在她工作的地方帮忙。
但是陈颜打开心扉的时候在他家被非议的时候他要升职的时候他动摇了如果这时候领证过几年有个孩子什么流言蜚语自动没有。
后来听父母安排结婚娶了不爱的时候妻子经常忽略,果然得不到的就更加爱。
最让我遗憾的是两人性格非常互补可是那个年代小地方很出息的长子很难总是先考虑大家在顾忌自己小家,两人要是同龄遇到时机对就好了。
罗翔曾说:“你终会明白前途比爱情重要,你还会明白爱情比前途更难得,但最后你会明白,对的人,会站在你的前途里。
”
我有时候觉得,我像一个外来的生物,也不过是来地球走一走的,所以看生活,总是隔着一层电视屏幕。
家人说我不现实。
我也问过别人现实是什么,答曰“弱肉强食”。
但我还是不解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放下一段感情。
与其思考弱肉强食,思考生存,不如思考“生活”是什么,那是关于“感受”。
所以我总是羡慕那些女孩子,喜欢购物逛街,喜欢很多东西,饮食与娱乐,都好像是很实实在在,像“人”一样活着,是享受活着人有欲望的当下。
我一个人去旅行,也走过一些地方,也总是一个人吃饭,却还是到别人的片场走了一走的一般,不曾融入在那个地方,不曾享用过那里的吃食,只因为我的身体饥饿,需要饮食。
大概因为如此,所以我觉得情感能代表生活,就是真实吧。
好些年了,早已忘记旅行时路途的美景,却会记得那时坐了十几个小时的夜车,有人比划吃饭的手势叫我下车去吃饭;车到了,有人从背后轻轻拍我肩膀提醒我到了;还有车进村,黄沙太大,只能半路下客,再兜回来载客的虚惊,那时人与人情感的短暂交汇。
我想以后,我会多表露一些。
他忏悔?
忏悔什么呢?
用真实姓名出版,不也是一场无尽的伤害和自我感动吗?
那个很小的镇子,小到他上午来……中午全镇人就知道有一个当兵的来找她。
继续生活的姐姐会因为这些书籍,再次带来困扰吗?
他还是那个执着孩子气的冯齐,他的梦那么珍贵无法忘记。
结婚三年的妻子,两岁的儿子以后会面对什么样的人生呢?
——初见火车上炽热赤诚的眼神是真的,千里迢迢表达心意是真的,被拥抱转圈开心的小玲笑成铃铛一样也是真的,带回家的决定也是真的,火车站的一直呢喃的姐姐也是真的……什么都是真的,最后的决绝也是真的。
少年人爱意真诚孤勇是会灼伤人的,钻心的痛会留疤会变成一直长不好的肉。
可那爱抵挡不住任何东西——整个影片太真实了,真实到冯齐陈妍好像就是我身边的人。
同山东潍坊人对影片里口音、村庄的景象、习俗、思想、社会风气了解的很透彻……的确那一些永远不会改变打不破的枷锁。
冯齐的家庭也如我见识的普通家庭一样……陈妍的处境也如我身为女性能了解的一样。
所以我大概不会怪任何人……冯齐背信弃义了,可他会忏悔比起。
那些抛之脑后快意人生的人,好多了不是吗?
他的现任妻子很像我老家的那些姐姐小姨或者同村的其他姑娘……贤惠持家识大体,可终究得不到爱。
这个世界上遗憾事太多了,错过的人太多了。
如果都要分对错,会分到什么时候呢?
就都怪他们倒霉罢了少年赤诚的爱最能打动人,哪怕你有一颗千疮百孔的心。
少年的孤勇最能蛊惑人,哪怕你早知结局。
少年的爱会灼伤人,变成永远好不了的肉。
少年的爱珍贵又稀有,可它不牢固抵挡不住任何东西。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
”如果你遇见了一位你很爱的人,但你知道你俩注定没有结果,你要过程,还是结果,还是选择转身就走。
男人的一见钟情总是建立在女生漂亮的基础上的。
荷尔蒙的分泌只在一瞬间,世间从不缺少心动,缺少的是愿意为心动而付出一切的勇气。
可悲的是作为男人我觉得男主的做法已经超越了大部分男人,冯齐敢于追求一位比自己大8岁的离异的姐姐,愿意将她的女儿视为己出,愿意带姐姐见自己的父母。
可当面对家人的反对意见和部队长官的旁敲侧击,在内心摇晃不定的时候爱就已经破碎了一地,前途与爱情此刻发生冲突,罗翔老师曾经说过,“前途比爱情重要,爱情比前途更难得,但最后你会明白,对的人会站在你的前途里。
”因为在爱情里从不是选择题,理智与欲望之间遵从的不应该是择优选择。
姐姐已经被婚姻伤害过一次,理智让她知道现实会多么残酷,可少年的热烈让姐姐的理智最终也没有抵挡住。
本以为一束温暖光照亮了自己的生活,可随之离去后是无尽的黑暗与消沉。
姐姐对冯齐的爱是热烈且包容的,可能至今都在怪自己的条件与其不配,抛弃世俗的一切,冯齐的爱在和姐姐相比下是那么的懦弱无力。
承诺又算得了什么,男人总以为轻轻的一句话多么有分量,随风飘去矣。
冯齐和作者讲述后,作者说这件事情牵连的受害者不止姐姐一人,最可怜的是冯齐现在的老婆孩子,白月光的杀伤力?
一件破洞的毛衣穿六年(内心吐槽一句真贱啊)和电影《断背山》里恩尼斯留着杰克的外套如出一辙,和男同骗婚有何不同。
男主说“我忘不了曾经给过姐姐的伤害”,难道穿着姐姐织的毛衣会让你内心更好过一些吗。
那留给姐姐的有什么,那些当做念想的信,回忆起这段往事时的心痛,幸好思念无声否则震耳欲聋。
《断背山》电影片段 这段故事不存在男女对立,站在上帝视角在我心里有正解,如果选择了爱一个人,不光有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有时候更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故事背景冯齐的家庭思想落后复合时代特征,男主的懦弱导致没有提前告知家人说姐姐的条件状况,对于父母不给见面红包这一做法也是敢怒不敢言。
在部队里,他对自己“高贵的”军人身份也是看的比一切都重要。
一步一步的让姐姐失望,让姐姐惶恐从而选择主动退出,这一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变成了不自量力。
这段故事不开始才是最好的,便不会留下这无尽的忏悔与悲伤。
故事的结尾仍旧发生在那个湿漉漉的小镇,女人提着菜篮子从街道走过,旁边是贴在作者安顿新书的海报,女人从眼前走过似乎不曾发觉。
也许冯齐的忏悔永远也忏悔不完,姐姐也永远收不到那忏悔,旧事早已归于尽。
青少年的情愫总是飘渺不定的,有过零星的几次朦胧的心动,心跳加快,贪恋和某个人一起的时光。
回过头来,再看,不过是一种感觉。
没有想过结婚,没有想和对方相伴一生,这不是爱,这是计较得失权衡利弊后的自私。
爱是一种责任,爱的最终境界是把对方变成家人。
“遥祝幸福,真真的....”。
最无力的祝福,最无力的忏悔,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于2005年上映的《冯齐的忏悔》是由中视传媒和北京荣信达合作拍摄的一部电视电影。
影片细腻地描绘了军人冯齐的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遭遇,深刻展示了现实中激情与理性、爱情与婚姻之间的冲突。
冯齐,一个对爱充满激情的年轻军人,在火车上邂逅了离异母亲陈颜并一见钟情。
然而大他8岁的陈颜不敢接受冯齐的追求,冯齐千里迢迢来到南方,向陈颜表白心迹,终于打动了她,两人坠入幸福的爱河。
然而,这段姐弟恋却面临着来自家庭与世俗的重重压力,也让冯齐在激情与责任之间陷入了挣扎,最终选择放弃爱情,回归传统婚姻。
这种激情与理性的矛盾,也让观众深感纠结。
影片中,冯齐与陈颜的爱情纯真而美好,却因婚姻的现实压力而破碎。
冯齐的选择是对爱情的背叛,但也是对现实责任的承担。
而这样的选择,无疑给他带来了深深的忏悔和内心的痛苦。
人们也不禁思考,如果冯齐坚持到底,是否真的会幸福,还是会陷入另一种后悔?
男主冯齐的忏悔之所以触动人心,是因为他代表了那些在爱情与责任之间挣扎的普通人。
他的忏悔不仅是对过去的愧疚,更是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影片揭示了残酷的爱情真谛:爱情并非生活的全部,当它与家庭、社会责任相冲突时,人们往往需要做出艰难的选择。
《冯齐的忏悔》不仅是一部讲述爱情悲剧的电影,更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
它让我们重新审视爱情与婚姻、激情与理性的关系,也让我们更加珍惜那些能够勇敢承担选择的人。
很像零几年的叙事风格
最狠的地方就是在剧中冯齐和他老婆一句交流都没有,这招,这情节,真狠啊!
男人总是来的如此热恋和短暂善变,成熟的女人总是如此清醒而珍惜眼前的幸福。冯齐早就知道了一切。
现在才慢慢体会到,比“一次只爱一个人”更重要的品质是“一次只伤一个人”。我欣赏陈升很多年,但从这一点来看,陈升不如李宗盛。
别在年轻的时候许下承诺,姐姐一直在拒绝,是你冯齐说家人不能左右你们的爱情,结果呢?别和不爱的人结婚,接了也得悲剧
冯齐像个普通人一样脆弱,像个普通人一样自私,他今天向姐姐忏悔,明天也要向妻子忏悔,他的忏悔只是希求自我原谅。站40个小时找姐姐的那天一定是很快乐很快乐的吧,因为姐姐那么漂亮,因为他们还未在别人注视下生活。
滞后的勇敢只会令当事人更受伤,滞后的绝不能称之为勇敢。若果不能放下念想就不应勉强自己去伤害更多人。(46min)
姐弟恋通用剧本
最近看了短视频的爆炸输出,特意去找来看了这两集,真实,网友们捅的不是冯齐的窝,而是人性的漩涡,网友们站在旁观者视角的争论无数,终究是旁观者,真实存在的两位当事人已经做出了他们自己最好的选择,纵然选择有千万种,每个人都只有一次。
冯奇一个人的忏悔
月亮与六便士
很完整的小故事 姐姐好美
"他会求你,他甚至会下跪,他还会打自己的耳光,你都不要心软,他会一次次地发誓,男人最喜欢发誓,他们的誓言和狗叫没有什么两样,你不要相信。"
三星半
男人最不成熟的表现就是在幻想的恋爱中先把自己感动的鼻涕眼泪一大把,这在老舍和鲁迅沈从文的作品中见的最多
为什么要忏悔呢?如果当初选择了陈彦,就会永远都在犹豫不决中徘徊,这样亏欠更多。但凡是失去,但凡未得到,总是最登对。
要姐姐就没星星了with雯雯
差8岁不是问题,离异有娃不是问题,问题是你在前程和爱情里选择了前程,又在功成名就后为了自己心安,深度忏悔,拉着无辜的妻子为一段逝去的爱情殉葬。从始至终,你只爱自己,你的深情和愧疚都一样做作。喜欢结尾处,姐姐并不知晓这一切的存在,她漠不关心的走过那些海报。仿佛一切与她无关,但仔细想来,一切确实和她无关。
是军人的训练教会了他只会服从吗?那样的年代,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追寻真爱,然而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阻碍,现如今拦在真心相爱的恋人面前的是房子车子票子。 ps: 林雨申这个形象是真帅啊。
爱无根无据 无非是见色起意+找妈妈 这男的颌面好丑 整整牙吧 说那大矫情台词看着就想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