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我是后面看的那一拨。
刚开始看到众星云集的演员表,心里还是很有期待的。
看到后来我想我已经看不懂张一白导演是想表达什么了,是在给中国农村拍卡通片么?
看到佟大为出现,我想大概导演只是为了拗造型;还有那农民暴发户就一定要金链子大墨镜貂皮大衣恨不得十根手指头都用金子箍起来么?
能把郭富城恶搞成这样也算是很有水平了,可以秀身材,可是段子是不是可以不这么恶俗?
天王的舞姿是不是可以不停留在棒子的骑马舞阶段?
天王都去跟疯了,我们还要在哪里去寻找自我?
徐静蕾的太空服是想雷死谁么?
导演你怎么忍心把所谓的一代才女搞的那么弱智的?
试问哪一家的保姆可以打扮出那个气质的赝品富婆?
那根本不是变身,那就是变戏法儿。
国际章是有多亲和,明年和我一起过年否?
一直没有交代任何背景的老太太吴君如关在屋子里画画有生有色,这么有文艺细胞的老太太忽然又拗成很后现代的山寨造型去溜哈士奇了,虽说文艺工作者都是半个精分,可是有必要把一农村老太太拗的这么精分么?
老头老太太的乡村爱情故事中一场莫名其妙的私奔来得快去得也快,以老太太莫名其妙的出走,然后莫名其妙的回归而告终。
那么漂亮的村花景甜的爱情生活居然无人问津,无关戏份问题,只是人之常情。
还有一句,影帝梁家辉是来给王宝强打酱油的蛮?
最后那个把好好一座村子刷成798的镜头,还有村晚现场煞有介事的欢乐,张灯结彩张的没有一点农村气息。
越到后面越觉得,导演是在内陆山区农村的外衣下,上演了一出台湾偶像剧中村民要多团结有多团结,要多欢乐有多欢乐,要多悠闲有多悠闲,要什么人才立马就会冒出什么人才的繁荣景象。
我不明白是导演不懂农民,还是农民不懂导演。
反正这一定是史上农民最看不到自己生活轨迹的农村题材电影。
只有让农民生活在山寨798 里,才能表达文艺改变命运么?
1一直只觉得张一白这个名字很耳熟,但也想不起他都干了些什么。
《将爱》电视剧火遍大江南北的时候,我还在上幼儿园。
《将爱》电影上映的时候,在电影院里被散发浓浓山寨风味的特效动画恶心的吐了一阵,一度以为打开了自己在读小学的侄女的QQ空间。
矫情的剧情配上大段大段的音乐,如同任静付笛生那对璧人的《知心爱人》MV一般,总觉得下个镜头徐静蕾就会手拿相框站在风雨中,李亚鹏踩着树叶吹着长笛从远方飘来。
而在看完《越来越好》后,张一白在我心中终于有了明确的定位,就是一烂片导演。
2整个片子最让人恶心的地方就是硬塞的所谓“年度热点”,其实就是一堆过气的烂梗大杂烩。
就好像把已经馊了的米饭剩菜通通搅在一起,抬起泔水桶往大银幕上一泼,说,来看看你们今年都吃了些什么吧!
吴刚每说一句“元芳你怎么看”,我就好像喉咙堵住了一样难过,世界上有正常的人类会时不时冒出句“你怎么看”吗。
我还在恶心这个点的时候,他们又瞬间不知道怎么变成了古装,扮作太监的吴刚搂着带着旗头的吴君如说”你幸福吗”,吴君如操着不标准的普通话说“臣妾姓元”。
这都是什么和什么。
我实在不懂这些台词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和故事有关系吗?
好笑吗?
我也同样不懂为什么要放个石雕马在场景里,也不懂为什么吴君如会随身携带一只崭新的平底锅,我也不懂郭富城哪找来那么多群演骑跳骑马舞,也不懂吴莫愁的出现意义到底在什么,更不懂为什么大雪天还有那么多阿姨穿着薄衣在小区广场跳舞,她们是有多爱跳舞?
我想如果问导演为什么会出现骑马舞,他应该会回答这是和剧情设计:郭富城曾经是个骑兵。
这种为了迎合热点去生搬硬套真的是最傻逼的事。
如果火起来的是刘欢的《喂鸡》,导演应该会设计郭富城曾经在养鸡场工作,常常模仿公鸡为母鸡催情。
3我真不知道硬塞这堆过时烂梗是要讨谁喜欢,年轻人不稀罕,年长的听不懂,顶多增加了一个老少沟通的机会。
但我估计也没多少人能讲清楚那些热点火起来的来龙去脉,基本就是解释一句“总之微博上火过一段时间”,然后长辈继续盘问你的成绩月薪婚姻生育。
如果我真的带着我爸妈去看了这部所谓合家欢电影,他们应该会觉得这几年没进电影院是正确的选择。
很多人说,贺岁嘛,笑一笑就好了,但是这部真的有人笑的出来吗。
央视春晚组委会真的应该去电影院搜寻那些看这部电影笑出来的观众,作为来年央视春晚的现场观众——他们肯定是流落民间的全国笑点低排行榜前五十。
在电影院里真觉得正在看前一天央视春晚的重播,还没有微博吐槽可以搭配着看。
基本就是几个努力想赶上潮流的小品一直在说着过时的微博段子,由几句晚会串词般的台词连在一起,中间还插了吴莫愁的歌舞节目。
4不论电影是俗是雅,有意思最重要。
这部电影真的俗都配不上,它根本是和生活完全没关系的异想天开想当然的童话,导演也和不经事的小学生一样,以为自己想的东西就是现实。
自己是傻逼也把观众当傻逼。
而且《越来越好》不但烂,还毫无诚意。
刨开那些乱七八糟的过气热点来说,故事本身也是无趣的可以。
剧本粗糙又无趣。
张译演的暴富农村土大款应该已经在各省春晚和自制农村爱情剧里出现了无数次,黄觉张译死对头阻止父母在一起的故事央视一套应该已经重播了二十遍,爱赌博的包工头郭富城追回前妻小保姆徐静蕾的故事应该作为《知音》封面故事,岳父梁家辉嫌弃穷光蛋王宝强就该直接去请柏万青阿姨调解,章子怡打电话给黄觉这种屌丝追上女神的故事也完全似曾相识。
故事平淡成这样,演员也完全不尽心力。
完全不懂景甜和王珞丹当初是怎么开始演戏的,王宝强所有电影演的都是同一个角色,吴刚在喜剧片里也还在演他的《白鹿原》,吴君如在乡土味的《越来越好》里,还在演她的香港贺岁,根本就不在一个世界里。
吴莫愁和剧情毫无关系也就连演员都算不上,徐静蕾年老色衰成那个样子也就不忍心说什么了。
郭富城还是很帅,就原谅他.....章子怡2013上映的电影已经参演了两部,一部是《一代宗师》演宫二,一部是《越来越好》演她自己.....也就张译梁家辉还算在戏里,佟大为倪大红根本过目即忘。
也不知道服装美术是在干什么,所有演员都过新年般穿着崭新的衣服,场景里也是各种穿帮。
整个就是电视剧的制作水准,演员直接对镜头说心理活动根本就是《武林外传》会用的手法吧?
徐静蕾掏出钱往郭富城脸上甩是当自己在演CCTV八套吗。
这种烂片可不可以就不要拍出来了,就算要拍也不要请这么多演员来可以吗。
把好料搅进了他的泔水桶里,是比把泔水桶端上来给大家做年夜饭更傻逼的事。
5虽然不得不承认片尾曲《稳稳的幸福》不赖,但能给电影加分多少?
顶多也就是给这桶泔水加了个好看的盖子,揭开来依旧臭味扑鼻。
真想把张一白塞到这个泔水桶里——“傻逼!
这鸡巴玩意你自己吃”。
6但他太胖了,塞不下。
虽然该影片充斥着广告,2012年流行的主要元素,但是它不失为一个不错的电影,里面有一些启迪大家的东西。
虽然剧情老套,但是却事事突显现实,大家都是脚踏实地的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没有人一步登天。
农村人的质朴和包容在多处显现。
还有一个比较引人深思的是剧中一位作家在城市没能取得什么成绩,但当众乡亲和自己父亲劝说他留下写作,感受乡村,贴近生活,写他自己所熟悉的东西,大家都夸他写的真好,这也暗示了接地气的写作更能打动人。
躺在VIP厅的躺椅上看电影是我第一次的经历,本来应该是效果加倍的!
可是,只有无尽的失望吧!
全片充斥着2012年的流行词汇和事件,无论雷不雷人都收入其中,恶搞式的嵌入那些内容,让习惯了这些网络上疯传的东西的我们,完全笑不起来,可能剩下的只有议论和叹息吧!
看完电影没有任何感觉,我发现全场甚至都没有一次笑声!
贺岁喜剧的标签,颜色鲜艳的预告片,吸引了大部分像我这样的只是想在过年的时候笑一笑的观众,可电影带给我的只有失望!
“再也不信中国内地全明星的贺岁了!
”这是我离场的第一句话。
我相信也有很多的观众和我的想法一样!
不是那么容易失望的人,其实我的抗击打能力还蛮强的说,只是真的被伤透了!
即使是黄百鸣式的贺岁喜剧都再也找不回90年代的《家有喜事》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喜悦了!
那么多部《新家有喜事》,《新花田喜事》,都再也找不回当年的感觉,即使吴君如还在,黄百鸣还在,古天乐,杜汶泽.。。。。
大牌加盟都还是欠缺了点什么!
哥哥不在了,毛舜筠不在。。。。。
感觉就是不对!
无论电视上播多少遍以前的版,我都不厌其烦的看着,笑着。。。。
也许这就是经典的意义吧!
致敬经典!
张一白的名字从未如今天这般让我厌烦。
如果以往他给我的印象,还是个三流导演的话,现在他的形象在我这里则完全变成了臭水沟中那浮起的灰色泡沫。
这样一部假大空的乡村吹牛逼喜剧,让我观看中途频频唉声叹气,对中国当今的电影创作水平心如死灰。
太多像张一白这样拿观众当傻子的导演了,他们拿着钱和演员资源,大肆浪费,以为自己才华爆棚,随便搞一出戏都能调动别人胃口。
“村晚”这个恶心人的玩意儿,在张一白抱着和谐社会大腿的蠕动中,越发恶臭扑鼻。
如果一个中国的山村,能够真的存在于电影假想的世界里,那么现实也算可喜。
可惜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每一个参演这部电影的人,都脸上洋溢着假兮兮的喜庆。
假笑、作揖和皆大欢喜根本没一点儿趣,张一白如此水平,能在中国电影市场翻转腾挪,真是应了同事那句话:谁在纵容《小时代》,谁便在摧毁大时代。
本片集结了来自大江南北无数的为观众们熟知的演员明星们,一起给观众们献上了非常普通和平庸的合家欢作品。
所谓的村晚就在影片最后两三分钟才有进行时,其他时候村晚都是将来时。
表面上看全村人都在为村晚精心准备着,都在忙这忙那,实际上各角色之间发生的事都是各自家中的普通生活小事,彼此之间的关系不够紧密,跟全片的主题也没有太大的关联。
虽然能感受到在乡村生活的老百姓们特别地淳朴热情,大家在过年时每家每户团圆时都特别快乐和幸福,但部分情节还是表现得非常平淡。
电影从头到尾就讲了一个故事,村里要半个春晚,大家一个乐乐呵呵地过个大年,由此展开的一系列故事,融入了2012年最流行的文化到其中,就成了一锅大杂烩。
虽想做成舌尖上的中国,但味道究竟如何还是见仁见智了。
有点计划经济时代的意味,村民异常的团结和友爱,而这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比较难见到。
现在的我们,都忙着在外赚钱,忙得我们都已经不能认全村里的人,忙得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几天……哪里还能见到那么多人如此无私排练节目,为图大家一乐而付出那么多,习惯了快节奏的我们,估计早就已经忘了什么是真正的生活。
候鸟归来,回家过年。
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年轻人的真实写照吧。
小的时候,努力读书,只是父母告诉我们这样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不用再像他们那样吃苦受累。
但是真的到城市,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越发觉得农村的生活是多么惬意,那段时光是多么美好!
有时候甚至觉得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甚至是封建社会也挺好。
想起小时候,跟着奶奶屁股后面到处串门的场景,听着他们讲旧年的故事……我真的想回家了……
今天刚看这个电影,开始抱有很大的期望...结果看完觉得不知所云,确切的说看的过程中我就一直很不敢相信...全都是有经验的明星大碗实力派,他们当初就没有发现自己拍了一部很挫很山寨的电影吗?浪费了这么多明星啊..那个建党伟业虽然很也是群星荟萃的且不是很讨人喜爱的,但是起码那部电影有个故事有个内容有个脑子..这部村晚一切都是在一种"WTF"的氛围中...如果除了这些明星,换做路人,那就是个网络牛人自拍电影之类的水平.整个电影跳来跳去,一个接一个看似有联系其实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每个客串演员都出来的很生硬...还有不是谁都可以去演农村人的,那个美女村长,吴君如,还有佟大为,村里还统一眼镜款式吗?还有那个生硬的江南style PK 最炫民族风...不是把所有三俗拴在一起加几个无聊的无厘头的生硬的笑话就能变成一个电影好吧...总之总之,我觉得整个电影太惊讶了.我真的被吓着了...噩梦一样的电影..虽然它只是另一部烂片,众多烂片中的其中一部..但是里面有这么多我期待的演员和有我觉得会有头脑的人..我觉得他们应该不差钱吧,怎么就能隐忍着被这个电影耍了呢..我只能说,我很失望...真的..我就只能当做看CCTV的什么中华情之类的群星荟萃的节目了..因为我实在不能用电影的角度看这个"节目"
这是我自己的看法,不能代表什么,勿喷 我是一个农村人,这里面写的是农村的故事,整部电影的画面和背景音乐都是十分温馨和朴实,我觉得很好。
里面的各个人物的经历都是我们农村出身的孩子经常经历的,在外面努力拼搏,受苦受累,但是乡亲们都认为我们在城市里过着快乐幸福的日子,有时候甚至会碰到像二蛋一样令人十分尴尬的经历,而且现实中一般很难像电影中让乡亲们谅解。
但是每一个农村孩子也都像电影中一样,希望能为家乡父老做些什么,以报答乡亲们的照顾。
这是一部乡村喜剧电影,并不是科幻大片,也不是什么有思想内涵的文艺片,它没有顶级的特效,没有所谓的思想深度。
它的制作也许并不完美,但是它能让我还有其他的人感同身受,让我们笑和感动。
另外——电影中的场景是理想化的,也是我们向往的,如果我的家乡有一天能像电影里这样多好哇,我觉得这样是大部分人的感受吧!
但是缺点也不得不说,牵强附会一些网络流行语,让人哭笑不得。
我觉得这部电影定位应该是中年人,这个流行语实在没有必要,只会成为大家批评的理由。
如果这部电影你看了,笑了,感动了,就不要一味的否定它。
第一次写影评,谢谢,水平有限,不要批评。
话说我是被海报忽悠着看的这个电影横竖四个人头闪亮亮的十六个人头纵横排列在电影院的大墙上我是为了吴莫愁去看的我看了一流十三刀我看了一个多小时就看那姑娘出来走个秀唱个歌出来仔细一看,头像下面有个友情客串的字样我了个去海报上头的演员半数都是客串的加起来台词能超过十几句就不错了剩下我看到的就是老年黄昏恋一个苦逼的文艺青年自我救赎还有农村小保姆和小洋房装修工凄美的塑胶爱情故事西瓜头工地杂工跟四星级大酒店主厨姑娘恋爱的故事我的人生观一下子就彻底崩塌了然后把12年的各种老梗都拿出来说了一遍什么元方你怎么看世界末日,什么非诚勿扰什么巴拉巴拉的就像是一个集2B于一身的超2B电影白瞎那些演员了最白瞎的就是我的钱我感觉我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2B的行为不是看了这个电影而是我现在上网突然发现网上已经有高清下载了我被八一电影厂坑了我谢谢你了
我知道电影的节奏感很差,前半段像是娱乐节目,后半段又改做菜了。。。不过我仍然被片尾陈奕迅的歌声,和那一幅幅真实鲜活的全家福打动了。没错,我就是这么容易被感动。另外,整个看下来给我印象最深的竟然是吴莫愁。小妮子挺能折腾,整得真心不错~
就是喜欢看一大堆明星在一起的戏,不管多烂
觉得没有大家评的那么差吧。还是可以一看的。不就是图个乐呵么。也不用想太多的电影。里面也是有几个小亮点的。神曲PK也挺搞。明星全都扮成了农民形象。最后的结尾曲真是不错啊。
不错
片尾曲+1
这不是喜剧。这是个水果拼盘。。。
不是电影是小品,就是来看卡司的。实话实说,那叫一个乐。推荐。以上。
其实还可以的…
片尾曲就值两颗星。看到评论那么苛刻真是不懂,有时候需要的只是一些微小平凡的感动。
越来越好之村晚,年初5,和美姐看贺岁片,除夕的春晚,没有初5的村晚有意思喔。
这电影太尼玛SB了。。。。。都不知道怎么看完的
虽然剧情比较单薄 好像是模仿香港钟澍佳导演每年的喜剧贺岁片 但是就凭这些明星阵容就可见导演的号召力和影片的说服力 其实剧本的创意还是很丰富了 结合了网络的一些热门事件 还有对现今社会上假丑恶一些讽刺 再一个就是反映了广大农民多才多艺 文化生活的丰富 他们也可以和城里人的距离拉的越来越近了
那篇文章写的真是不错!!!
多颗星给郭天王的骑马舞
透着一股子傻气。明星还蛮多的。
年度热点的大杂烩,众多明星奉献了自己最差的演出,编剧徐正超的剧本甚至远不及自己的《乡村爱情》系列,张一白更是二到了极点。一星半。
村晚和春晚也差不多,就是把众多明星请来闹腾一下。eason的歌很好
这种片存在的意义就是证明电影的下限是无穷的。
就意思意思得了,吴君如的梗和章子怡的梗都还行,可为啥每年贺岁都要拍成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呢
作为一部贺岁电影,这片子其实并不烂,最喜欢大伙儿张罗着给耿直庆祝得奖那段,乡里间浓郁的人情味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