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端

Up in the Air,寡佬飞行日记(港),型男飞行日志(台),直上云霄,悬而未决,空中飞人,在空中,八字没一撇(豆友译名)

主演:乔治·克鲁尼,安娜·肯德里克,维拉·法米加,杰森·贝特曼,艾米·莫顿,梅兰妮·林斯基,J·K·西蒙斯,山姆·埃利奥特,丹尼·麦克布莱德,扎克·加利凡纳基斯,克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在云端》剧照

在云端 剧照 NO.1在云端 剧照 NO.2在云端 剧照 NO.3在云端 剧照 NO.4在云端 剧照 NO.5在云端 剧照 NO.6在云端 剧照 NO.13在云端 剧照 NO.14在云端 剧照 NO.15在云端 剧照 NO.16在云端 剧照 NO.17在云端 剧照 NO.18在云端 剧照 NO.19在云端 剧照 NO.20

《在云端》剧情介绍

在云端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改编自美国作家沃尔特•肯的同名小说。瑞恩•布林厄姆(乔治•克鲁尼 George Clooney 饰)供职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一家专为其他公司提供裁员服务的公司,一年有300多天辗转于全国各地解雇他人,几乎以机场为家。在一次例行裁员旅行中,瑞恩遇到了商务美女亚历克斯(维拉•法梅加 Vera Farmiga 饰),二人一见钟情,却都满足于维系随意的性伴侣关系。与此同时,瑞恩公司的大学生新人娜塔莉(安娜•肯德里克 Anna Kendrick 饰)得到了公司总裁的青睐,竭力推广通过网络视频会议远程裁员的改革。瑞恩反对变革,却不得不带娜塔莉四处实习熟悉业务…… 本片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乔治•克鲁尼)、最佳女配角(维拉•法梅加 和安娜•肯德里克)及最佳改编剧本六项提名,金球奖最佳导演、最佳影片等六项提名,并获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剧本...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兰根堡之旅女友的里世界倾世小狂医刀手松湖之吻芙蓉锦我的女神第二季缤纷之翼谎言与偷窃拉雷手蛋黄哥大冒险不抛弃遇上不放弃谜案寻凶新常态引以为戒2我的神使大人初遇在光年之外顽皮鬼4相伴永远关云长阴阳守山人你好,查理毛驴县令之一奶同胞一个鬼子都不留两只兔子夏洛克与女儿山形物语月夜闪灵夺命代码狭路相逢巨兽岛

《在云端》长篇影评

 1 ) 云端上的异乡人

最感伤的台词莫如结尾之处,男人在飞机上的独白:“今晚,很多人都会回家。

家里有蹦跳的小狗和尖叫的小孩,他们的配偶会问他们一天过得怎样,然后睡觉。

星星会从白天隐身的地方转出来,有些星光会比其他的稍微亮一些,那就是我飞过的痕迹。

”他在云端之上俯瞰世俗人间,万水千山飞快掠过,灯火满城但没有一盏是为他亮着。

其实,《在云端》并非一部感伤电影,毋宁说,这又是一个关于“十字路口的赫拉克勒斯”的故事,一个伦理困境:轻与重的两种价值观不断相互否定,相互消解,彼此质疑,并在越来越接近世俗幸福和光明尾巴的时候来了个大反转将答案彻底悬置。

一辈子轻装上阵的男人,背叛自己价值观后,再被爱人所背叛。

而那个看似亲密战友的女人,此时正站在一扇门后,有光,有腾腾热气,有小孩嬉笑着跑上楼梯,有男人呼唤她“亲爱的”。

她站在她的整个王国前面,面露尴尬和些微怜悯,低头看着这个敲开城门的试图闯入者。

两人看似同质的同盟关系瞬间土崩瓦解。

谁此时孤独,就将永远孤独。

而在此前,这个男人曾数次耸肩对身边人断言道:我们注定孤独终老。

孤独有问题吗?

孤独没有问题。

孤独也许会带来深重的伦理困扰,但它毕竟是个体生命所能选择的最高形式之身心自由。

然而,说起来,即使是孤独那样的东西,也须得有一根细线将其牵引着,朝向地心的方向拉扯着,才不至于让生命彻底失重,成为断线风筝。

那么男人的细线是什么?

飞行里程卡。

多少次,他像盼望心爱玩具的大男孩一样两眼发光的说起那个惊人的里程数目,正如同他跟旅途中的艳遇对象聊天内容不外乎租车公司、酒店服务和各种VIP卡。

他熟悉候机大厅超过熟悉自家客厅,热爱快餐式艳遇超过热爱家庭生活,这家伙且大言不惭的声称:这一年中,我有324天在出差,这意味着,我有41天不得不住在家里。

——看似是工作改变了他的生活,其实是他注定选择这份工作:解雇专员。

只有缺失痛感的人才能精准的下刀子;只有从未体验过稳定关系的人,才能无动于衷的面对那些悲痛欲绝的脸,毫不留情的把人们从固定的轨道上一脚踢出去。

他且兼职做职场讲演:“如果你将这些东西全塞进背包你会怎样?

你会寸步难行!

”男人用他的背包哲学信誓旦旦的恐吓着他的听众。

所以我们根本不需要那些,来吧把你的照片烧掉,把你的背包清空,让我们轻装上阵。

他正是一辈子轻装上阵。

所以,直到电影进行大半,这个男人依旧显得扁平,除了职业姓名我们无法知道得更多。

他跟他的生活都锋利冰凉得像把手术刀,利落切割掉自我与世界的粘着面,像一个人切除自己的影子。

然而人之所以为人,总还是逃不过重重关系网,总归还是有些意料之外的负担挤进他的行李箱,比如:妹妹和妹夫的纸板照片,初生牛犊一样的年轻同事,聪明性感的情人,一场家族婚礼……当他带着情人参加完妹妹的婚礼,还要偷入昔日学堂,找到学生时代的老照片并将自己指给她看时,我们便知道,这个男人完了。

他沦陷了。

他开始变成一个拥有了老照片、旧时光和关系网并试图跟别人分享的家伙了。

像扯线团一样,他背后的记忆和线索,正在被慢慢拉扯出来。

所以,当他面对另一个跟他一样企图逃跑的男人——他的准妹夫时,诋毁完万恶的婚姻关系后,他深吸了一口气:“人人都需要一个副机长。

”说到底,归属感不外乎便是一个人身上所背负的这些重量:老相册,旧情书,爱人,姐妹,邻居,狗,小孩,你老母亲煮的面。

关于轻与重,昆德拉是这么解释的:“也许最沉重的负担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由此,生命中无法承受的其实不是背囊之重,而是轻。

绝对自由只有存在于彼岸才显得诱人,一旦降临生活,就会抽空自我存在感,把个体生命变做一场无目的游荡。

加缪写《异乡人》,自我放逐的刻骨凉薄背后是生之荒诞。

现代社会里的异乡人则连自我放逐都是虚妄的,无所依附的,他们从在路上进化到在云端,逃离掉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沉重之后,空剩下轻薄如纸的肉身漂浮于半空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正如电影最后,男人梦想实现:他终于累积够一千万英里的飞行里程,晋身白金会员。

老机长坐到这位尊贵乘客的身边,热情问候他:“你来自哪儿?

”他大大的怔了怔,面上说不清是怅惘还是茫然,他说:“这儿。

”一架飞机就是一个会移动的孤独星球。

上头运载的全是无处还乡的异乡客。

以上的话我跟L争吵时几乎都曾原样掷过给他。

这部电影也正是他让我去看的。

“我跟他很像。

”他略带疲倦感的告诉我。

——我见过他足足五本的旧护照(没有一本是私人护照),上头密密麻麻全敲满了出入境章。

看完电影的那晚,我问他:“你怕孤独终老吗?

”“不怕。

我连死都不怕。

”不不不,我想,并非死亡,岁月的最大敌手并非死亡,也非孤独,而是虚妄。

茫茫人生,好似荒野,发现爱,建立关系,确认目标,并在漫长岁月里像巩固堡垒深挖战壕一样不断的加固它,捍卫它,大抵便是对抗虚妄的唯一途径。

万水千山,也须得此中有人。

须得缚紧彼此间相互牵引的那根细线,扯着拽着,虽千万人吾与君同往矣。

 2 ) 斩断联系的虚荣你要吗?

本人在自己22岁的时候才实现了第一次飞行。

当我还很小的时候真的很羡慕那些忙来忙去的空中飞人,一个高档的旅行箱,一定不能装满,其中件件是让人咂舌的大牌。

耳朵上随时别着蓝牙耳机,踩着高跟鞋,露出漂亮小腿的套装,永远昂首挺胸的拖着旅行箱走在世界各地的机场里。

早上的时候在LA,中午在PARIS吃的午餐,晚上赶着去NY的酒会。

别人打电话给我,我会专业的说:“对不起,现在我不在国内,我查一下啊,后天下午我就回上海了,那时候再联系你行吧?

或者明天你可以在新加坡和我见面。

”高薪、成功、气质在那个时候都有了吧。

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幻想着自己这样的一天。

看完这部片我才发现这永远是一个关于自己的虚荣的梦,我们的家人从来没有出现过,我自己的家庭也没有安排他们出境的时段。

我完全是一个没人要的孩子,一个不需要和朋友联系的孤单体,我的生活中只有自己。

换句话说永远是自己羡慕自己,自己欣赏自己。

一直以来我觉得“优秀的人都是孤单的”这句话是正确的。

因为没有人情世故的牵绊,我们的目标更明确,我们的决定更不容易被影响,跟理性。

但如果用孤单一生来兑换这种忙碌的梦中虚荣,你愿意吗?

我们会在旅途中见缝插针的找到生活中的知己吗?

还是像埃里克斯那种确信你有逢场作戏、消除寂寞的心知肚明?

事业上我们追求效率,感情上我们也可以这么有效率吗?

记得看过韩寒讽刺中国对于早恋问题的文章:家长反对我们在初高中的时候早恋,甚至有的家长反对大学谈恋爱。

他们幻想着大学毕业后立马有一个各方面优秀,有车有房来和他们的儿子、女儿结婚。

想得太美了吧?!

我赞同他的话,感情的事是感觉的事,你能确定自己在某个年岁的时候一定有感觉吗?

就算你能控制你自己,你能控制别人吗?

这部片讨论的就是这样的事,虽然为了迎合金融危机的裁员风波企图加入一点励志的色彩。

但瑞恩劝别人去结婚时的那句话貌似才是点题:“你希望在一些特殊的时刻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吗?

没有伴侣?

就像没有副驾驶?

”看来再排斥结婚的人都有过寂寞的感觉。

在云端的日子再美好如果总是缺乏一个人讨论,缺乏一个人欣赏你在云端的日子,就像瑞恩终于完成自己1千万的里程记录时拿到第七张VIP卡的时候,落寞!

 3 ) 关于影片中的“背包理论”

影片中,关于背包理论的描述有两次: “你的生活到底有多重?

假设你在背着一个背包,感受勒在你肩上的背带,感受到了么?

我要你把生活中的一切都装入这个背包,从小的物件开始。

书架上的、抽屉里的、零食、一切乱七八糟的,试着感受重量的不断增加,现在开始往里装大点的物件,衣服、桌面上的东西、台灯、毛巾枕头、电视机,现在它应该不小了,再往里放更大的东西,你的沙发、床,还有餐桌、汽车装进去,你的家,不管是所公寓还是三室一厅,我要你把它们统统塞进去。

现在,试着走下路,是不是有点费劲?

这就是我们每天做的事情。

我们不断地给自己增重直到寸步难行,我们绝不容许一个失误,生活就是不断移动,现在我想把你的背包烧了,你决定从里面拿出些什么?

照片?

照片是给那些记不住事儿的人准备的,吃点脑白金就把它们烧了吧。

告诉你们,把所有东西都烧了吧,想象一下明天早上起来,孑然一身,轻松上阵吧,是不是轻松多了?

”“这就是我每天开始时候做的事情。

——你会有个新背包,这次需要你装进去的是人,从那些一般的熟人开始、朋友的朋友、办公室周围的伙计,之后是你最相信的那些人,那些你可以倾述秘密的人,你的表姐妹兄弟、你的叔叔阿姨、亲兄弟姐妹、你的父母,最后是你的妻子、丈夫、男女朋友,把他们都放进背包里面,不用紧张,我不会让你们把它点着。

此刻,感受一下背包的重量,你和周围人之间的关系是你生命中最重的负担,想象一下肩上的背带,嵌入你的肩膀之中,那些约定、争辩、秘密,还有诺言,你需要承担它们所有的重量。

试着放下背包,有些动物生来就要相互背负以求生存,共生共栖、匆匆一世,好像灾星下相爱的恋人,一夫一妻制的天鹅。

我们不是那些动物,移动的越慢,死亡来临的越快,我们不是天鹅,我们是鲨鱼。

”背包理论很有层次感:物质是我们生存的基础,第一部分是关于物质的,我们总是背负着生存所需要的各种物质的压力,而且往往还承受着超出于此所形成的物欲膨胀带来的压迫感;第二部分,是人际的,人总是受着各种社会关系的约束,于是有了妻子、丈夫、男女朋友,也有了约定、争辩、秘密,还有诺言。

我们总是背负着所有的一切,龃龉前行,所有的背负似乎成了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但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时间的相对论是“移动的越慢,死亡来临的越快”。

瑞恩主张“把所有的东西都烧掉,孑然一身,轻松上阵”“我们不是天鹅,我们是鲨鱼”,于是他成了艾里克斯眼中的“empty bag”先生。

关于“背包理论”的第一次辩论,是在一个聚会后。

艾里克斯问瑞恩“你是不喜欢你的行李,还是不喜欢人”,瑞恩说自己“不恨周围的人,自己又不是隐士”“自己只是想一个人”,于是艾里克斯又追问道“是不想被束缚,还是想逃避责任?

”,接下来,很明显的是,瑞恩避开了正面的回答,“自己并不这么认为,只是想一个人呆着”,艾里克斯沉默了,很严肃地看着他,其实她此时已经明白瑞恩自己并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与艾里克斯愉快的交往,使瑞恩起了“往背包里装东西”的冲动。

关于背包理论的第二次争论是娜塔莉提起的。

说起娜塔莉,首先需要回顾一下她的经历。

她为了男友,放弃了作为高才生在当地的好工作,来到了奥哈马做起了裁员的事儿。

很明显,这个工作她并不喜欢。

然而她却时刻在努力,始终坚守者作为一个职员的责任。

她用自己的创意,为公司节约开支;她不断努力学习如何成功地裁掉别人。

然而却在客户的一个女雇员跳河自杀后,近似彻底的崩溃了。

她辞职了,这次的经历给她带来了心灵上的阴影。

然而,从她最后坚定而深沉的眼神,我们可以看出娜塔莉已变得成熟。

在情感上,虽然她的想法近乎幼稚,然而这她却总是去尝试,去追求。

其实,我们都曾幼稚过,因为我们都曾经年轻过,经历过少年的少不经事的阶段。

即使在与男友分手后,她在酒吧与另一个男人喝酒,K歌,寻求解脱,然而在第二天清醒之后,她却仍然产生了负罪感,这可以理解为感情责任惯性的作用。

总之,娜塔莉是个重责任、重感情的人,这也注定了她与“背包理论”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

终于,一次在帮瑞恩拍照时,开始了他们之间的正面冲突。

娜塔莉问他和艾里克斯之间是什么关系,瑞恩一副不屑的态度,说是那种平平常常的关系,很随便的语调,甚至没有经过思考。

人做事情的时候,想到了结果,那就是理性的作用,才可能意识到责任的存在。

然而空背包先生的背包始终是空的。

当娜塔莉问瑞恩他们这种关系是否有结果,瑞恩却说自己并没有想过,此时的娜塔莉已经是相当的生气了!

当瑞恩表明自己现在只是对“互相望着对方的灵魂,全世界都因此而寂静下来”的感觉、那一瞬间的事情感兴趣时,娜塔莉骂瑞恩简直就是个混蛋,只有 twelve的年龄。

其实娜塔莉此时想表明的,就是没有责任的感情是幼稚的。

12岁的年龄,是个很有意思的年龄。

此时,没有成年,具备简单的理性但却不必为事事担负责任,可以与自己感兴趣的异性自由交往,不必顾虑相思相守的诺言,甚至可以直接告诉对方,那只是彼此荷尔蒙所造成的懵懂。

当然,此时的瑞恩已经间接表明了要把艾里克斯装进她的背包的想法,而且也在主动帮助她的姐姐拍照片了,他对自己“背包理论”的坚持已经有所放松,然而却并没有使他突破这道防线,心理的防御,似乎使他不敢接受这份感情的真实性。

第三次的冲突,是隐性的。

当瑞恩的妹夫即将举行婚礼时,他退却了,感慨生命的短暂,犹豫着就这样踏上自己的婚姻之路——后面接踵而至的就是房子、仪式、一个一个地生育、养孩子,孩子养大了,再让他们买房子、结婚、生孩子,如此的轮回,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瑞恩的妹夫开始质疑,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在瑞恩的妹夫眼里,婚姻就是一座围城,进去的想出来,出来的想进去。

瑞恩接下来的回答,真的是力不从心。

但他的孤独理论最终还是说服了他——“人都需要陪伴”。

这也是瑞恩的真实感受,而艾里克斯的出现,只是让他更有孤独的感觉了!

影片快结束时,背包理论现了高潮。

在一次演讲时,瑞恩又在重复他自己的背包理论。

突然,他若有所悟,中断了自己的演讲,冲出了会场,奔向他心目中的女王!

他抛弃了自己的背包理论,不愿做一个“空背包”先生!

他渴望把艾里克斯装进自己的背包,一直背负着她!

然而开玩笑的是,他面前的女王竟是一个已婚的女人,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这一点他之前毫无所知!

他不相信自己,接下来,便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正如艾里克斯所说,瑞恩开始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之前所做的不过是把生活的种种从背包里跑了出来,漂浮在云端。

艾里克斯本来以为彼此的关系都已心知肚明——我是你偶尔的慰藉,你是我些许的依靠,我是你人生的过客,你是我生活的插曲。

但艾里克斯没有料到,瑞恩的观念已经变化,关于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已经懵懂地意识到了!

然而当艾里克斯追问他“到底想要的是什么”,瑞恩无语了,沉默了。

女人对安全感的渴望与生俱来,就算艾里克斯没有家庭,他们的关系依然不会改变!

因为艾里克斯不可能在瑞恩身上找到安全感!

“我是成年人”,而你呢,只有十二岁!

影片开始时,瑞恩非常讨厌家庭关系的束缚,他和姐姐之间非常的客气,和自己的妹妹简直就是陌生人。

但在实习生娜塔莉的影响下,他逐渐和自己的姐姐和妹妹亲近了起来,并逐渐接受了他对艾里克斯真实感情的想法。

但当他真正的抛弃自己的空背包理论时,导演却给他来了个晴天霹雳——你只是个另类,你是个逃兵,你在流浪,当你突然到了一个迷人的小镇,你想安定下来,却不可能被人接受、接纳!

自此,导演想告诉我们什么,已经很明白了。

 4 ) 对不起,你拨打的用户已结婚

于千万人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你会和他说什么?

是,“哦,你也在这里么?

”不,不。

要记得问:你结婚了吗?

男主角是个整天飞来飞去帮别人炒鱿鱼的人,间中开开讲座,出出书,在别人眼里也是个事业有成者。

他一年超过300天的时间不在“家”,但他乐此不疲,家庭里的那些事才让他觉得琐碎无聊。

“你逃离了我们正常人的生活”,成熟性感的她说。

他与她一见如故,各方面都富有默契,而当遇到事业的低谷的时候他发现自己需要一个长久的伴侣。

他带她回家乡,参加妹妹的婚礼,与她分享自己小时候的回忆,分享亲人的生活的喜悦。

她跟随,陪伴,帮助,微笑……所有人都认为他们是完美的一对——他也这样认为了。

最后他产生了莫大的勇气敲响她的家门,也许打算求婚。

不过我猜到了:她已婚,并且不需要重组一个家庭,她只是爱他的游离,他要停留,她反而无措。

曾经他们在电话里甜言蜜语,结果也在电话中结束一切。

对不起,你拨打的用户已结婚。

这样的例子在当今社会里可算泛滥。

许多已婚者在婚姻中日久生厌,有了想“放假”的念头。

他们并不打算改变现状,也不一定会主动“觅食”,只是贪图一些暂时逃离原有生活所产生的新鲜与轻松感。

他与她本是均衡的组合:一个不想要稳定的感情生活,不想要束缚,另一个需要的是暂时的自由关系,只想享受婚姻中的“假期”。

他爱上了她,于是他输了。

一败涂地。

我简直要为这个可怜的家伙感到心痛。

他决意推翻自己以往的生活理论要与爱的人共同生活,却受到这样的打击,而且还在不惑之龄。

很可能,从此这个老男人对爱情、婚姻真正绝望了。

其实,可以这样辨认哪些人是不打算真正进入你的生活的:1、他不提或极少提自己的成长经历2、不谈自己现在的家庭情况3、不会带你介绍给他的家人和好朋友4、对你的示爱总是模棱两可地应对5、几乎不谈自己对事物的深层感受真正要和你在一起的人,他会与你分享——不仅分享快乐,也分享痛苦、困惑。

所谓伴侣就是如此,无论阴晴,都携手走过。

所以如果有这样的一个人,他懂得欣赏你的优点,包容你的缺点,并且对你敞开了内心;而你也能感受真切的温暖和甜蜜,那么即使他会犯一些愚蠢的错误,也请原谅他,因为这个人,是真的想和你一起生活。

 5 ) 1000万英里的飞行里程也不会成为人生的里程碑

还好,《在云端》没有沦为一部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俗套正剧。

Alex对Ryan说:我是成年人,而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Ryan的眼神有一点无措。

他成了输家。

并不是说谁先走或者谁付出的感情多,谁就是输家。

而是在一段关系里,弄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那个人,一定是失败者。

Ryan可以一直扮演浪子的角色,把人生当做一场没有终点的旅行,不必在乎那些短暂的露水情缘的对象,而是把她们像收集邮票一样一张张地贴进自己的性伴侣清单。

可是,他也动心了。

他以为自己可以操控生活,对生活颐指气使,但不是,他的感情来得有点突然。

那些中点转换时的短暂体温,让他猛然间有了想要安定的冲动。

所以他拿着地址立即飞赴ALex的城市,于是便出现了Alex拒绝他的一幕。

说起来好笑,Ryan在Alex家门口遭到拒绝的一幕,让我觉得就像是一个小男孩,一开始并不喜欢一个玩具,便把它扔在一旁,有一天,他猛然觉得自己好像又喜欢它了,于是回头去找,他满心肯定,这玩具本来就是他的,只要他想要了,它一定还在那个角落等他。

所以Alex拒绝他的时候,他很无措,这不是我的玩具吗?

它怎么不在了?

ALex知道生活是生活,露水体温是露水体温。

这当然不是一两句道德可以说清的东西。

作为三十多岁的两位成年人,Alex以为Ryan在这一点上和她有着共识。

而Ryan显然没有做好准备。

很多人在探讨这部剧里的孤独主题。

也许每个人都注定了孤独。

Alex有家庭有爱人有孩子,但如果她不孤独她不会和Ryan勾搭;Ryan看起来洒脱,来去无牵挂,但如果他不孤独他不会想要和Alex安定下来。

只是生活这碗汤的况味,总要每个人都亲自品尝过才能有所体悟还不一定能言表。

所以他们对各自的结局都无能为力。

也许,Ryan该知道,1000万英里的飞行里程,不会成为他人生的里程碑。

如果你一开始选择了浪荡,那么如果有一天你想回归安稳,你需要做好最好和最坏的打算:最好的是你在想安稳的时候,碰上了能满足你安稳目标的对象;最坏的是你想安稳的对象和你并没有同样的共识,比如《在云端》里的男女主角。

但也许这还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是,当你想安稳的时候,你连这样的对象都找不到碰不上。

于是你只能被孤独终老。

这个时候,你一定不是生活的主宰者,而是向生活渴求运气的乞讨者。

在男女主角间,我偏爱女主角,并不是因为觉得她的生活圆满,有家庭有艳遇,而是因为她对生活的透彻与完整的自我。

成熟并不是我们安上紧箍咒,从那只狡黠的灵猴,变成了模样含糊的路人甲,成熟是有着不容颠覆的相对完整的世界观,是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世界观。

Alex有,Ryan没有,所以他才想要从一种生活切换到另一种生活。

而老天爷并没有从了他,这便是命运给的一课。

但是《在云端》之所以没有沦为俗套,就在于Ryan最后还是回归到了他空中飞人的生活。

从成熟这个角度来讲,这可能也算是Ryan的一次中年成长吧。

吃了命运的闭门羹,他重新回归一开始为自己设定的人生角色。

这样,也算是相对完整和不容侵犯了。

而成年人的好就好在,你可以为自己设定一种想要的生活模式,然后按照它去生活;但别忘了成年人的责任: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6 ) 顺序——你离什么比较近?

一直在想京城的人为什么不给乞丐钱。

每当一个乞丐拖家带口从身边经过,京城里的人很少有给乞丐钱的。

以前一直想不明白,主要是不明白什么时候可以给,因为总有给钱的冲动,但是见到别人都不给,总在想其中肯定有道理,多次以后,就这样了,也就拼命装着见不到这些情景。

不过事情没有完,因为一直在思考什么时候可以给,为什么现在不能给呢?

Up in the Air的男主角就拥有以上形容的性格,这部电影在探讨一个顺序问题。

细心的观众一定好奇男主角的一个奇特镜头,就是站在演讲台上,演讲着什么,有人奇怪那个是职业吗?

是可以得到工资的吗?

男主角很有名吗?

怎么会有许多听课的人群到场?

如果以上答案都是“是”,那么整个影片男主角的“职业”又有什么必要性再去干?

有什么意义?

很有名、不缺钱、也有轻松的工作,在许许多多中国人眼里这已经是登峰造极的满足了,还缺什么呢?

顺序是这样的。

George Clooney拥有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从电影开始保证任何观众都在羡慕,可以无尽的坐飞机、从空中俯视世界景色奇妙而美丽,落地就可痛快地裁员,享受那炒掉别人饭碗的开心体验,相信即使不给钱中国人也愿意去干这个活,工资+无限飞行,全国各地旅游般的快感。

随着影片的继续,观众开始担心George Clooney的工作能不能继续保持了,这样好的优差,失去岂不可惜?

再次回到乞丐问题,你问问自己为什么要给乞丐钱呢?

你是人,就这么简单。

你不可能知道乞丐们有多痛苦,就像被裁掉的员工,失去工作对其生活的影响,那样的痛苦是不可能了解到的,George Clooney只是希望自己能给这些“乞丐”一点“钱”,而不是述说他有多么了解其痛苦之处,痛苦是绝对不可能知道的。

George Clooney站到演讲台,“解释”为什么要给乞丐“钱”,那是他的哲学,是他生活的依赖,是性格的唯一追求。

如果不给乞丐钱,George Clooney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继续工作,作为单身汉,George Clooney给自己找了一个坚持单独生活下去的哲学。

一旦有了哲学,人就变得非常强壮,所以George Clooney一次又一次站到了演讲台上。

在别人看来应该是“副业”,在男主角来说那只是把内心想说的话说出去的平台,只是繁衍自己正确哲学的场所,绝非“为赚钱的工作”,因为George Clooney坚信它是唯一正确的。

影片放完,观众终于懂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哲学,在怀着不同哲学的人那里看来,另一个人就是个不折不扣地“谎言”,你的性格让你不去拆穿这个“谎言”,你还会去附和对方,因为你根本不信它或者它们,根本不在乎它,你有你的哲学。

开篇说有人好奇George Clooney不是已经有了很好的演讲工作了么?

还在干什么鬼东西?

又或者解雇别人的工作不是挺酷么?

爽死!

要能也拥有那样的工作该多好!

你瞧,每个人面对生活的哲学都是不一样的。

顺序问题。

George Clooney和影片里的一个女人出了问题(不透露剧情,也许你还未看影片呢),你是支持George Clooney还是对方,观众这里怎样想都无所谓了,不同生活哲学的人终于了解到对方的目标是很认真的,不是自己误以为的“谎言”。

George Clooney有着和别人完全不一样的顺序,机长对George Clooney说:你是见过的最年轻达到目标的,你还有时间不是么?

男主角站在机场,一直站着,终于松开了行李箱,其实是很幸运的人,那个年纪,他的顺序至少不是相反的,世间有那么多的婚姻问题不就是这个顺序的问题么?

大家就理解了George Clooney给另一个女孩写推荐信时那份十足的信心!

因为他自己就是恰好相反的顺序,但都在未来添加拥有了新的哲学,经过顺序魔法,女孩开始绝对不可能错的工作之路,George Clooney开始绝对不可能错的生活之路,两个幼稚的人离幸福很近了。

 7 ) 领导,请您尊重每一个面瓜。

2007年,我刚毕业,领导说:“小赵儿啊,去黑龙江分公司吧。

”我就去了。

虽然我很想去北京,或者离家近点的分公司。

2008年,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气里,我一个人走遍了漠河、塔河、黑河、齐齐哈尔、大庆、绥化、鹤岗、佳木斯、阿荣旗、扎兰屯、根河、牙克石、海拉尔、拉布达林、加格达奇、满洲里大大小小的县城。

看到克鲁尼孤独的走在路上,我想起了那段日子。

不同的是,我出差从没坐过飞机,只有中国特色的火车、大小巴、公交车;没住过像样的宾馆,只住10块或者20块的招待所小旅店;他做的是炒人的活儿,我做的是低三下四推销忽悠人的活儿;更没有碰上能进行身体和精神交流的美女。

2008年圣诞节前,内蒙下了那年的第N场雪,我接到总部的调令,限三日内回总部报道。

当晚,我去赶晚点火车,第二天赶到千里之外的分公司所在地,第三天回到万里之外的总部。

那天晚上,我喝的大醉,和同事抱头痛哭,说不想离开这里,也不想离开照顾我的兄弟们。

分公司的经理没有给我送行。

我知道我的业绩不好,但我还是很想要一个交待,一个说法,哪怕只有一句话,而不是一张他妈的调动通知书。

2009年,领导说:“小赵儿啊,去A部门吧。

”好吧,我就去了。

几个月以后,领导说:“小赵儿,你去B部门吧,那里缺人。

”我说:“领导,是不是我干的不好?

不称职?

我刚熟悉起这个部门的业务,再调动,对公司对个人都不好吧。

”领导说:“不是。

因为B部门缺人。

”又是新的环境,又是一个从头再来的过程,想想我就恐惧。

更恐惧的是:面对这个庞大的机构,会感觉自己的存在连个屁都不是。

就像克鲁尼说的:每个被炒的员工都会怀疑自我。

领导总是这么酷,从来不给你磨叽解释,连“每个成功者都曾经坐在你的位置上”这样的套话都不讲。

几个月后,领导又说:“小赵儿,你回A部门吧。

”几个月后,领导又说:“小赵儿,B部门又缺人了,你再去帮忙吧!

”我很爽快的答应了。

因为已经麻木了。

以前飘来飘去的时候,整天喝的迷迷糊糊,不知道明天在哪里,也自觉没有资格爱上谁。

当安定下来的时候,却发现喜欢的姑娘已经变成了拉拉。

看到克鲁尼屁颠屁颠跑去给人家姑娘一个惊喜的时候,我笑了。

哈哈哈哈。

 8 ) 我从未感觉孤独过

我边看着电影边跟女友说快去看这个电影那个跟乔治克鲁尼搞ONSs 的女人完全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对象:她说我们二十多岁的时候通常都会想着要有个伴要想同人结婚,想有孩子,同孩子一起玩,希望对方挣的比自己多,但是,相信我,以后会有那么一天,其实也是后患无穷而当我还以这个30多岁的女飞人为榜样目标暗暗用力给自己打气的时候,克鲁尼找到她家却发现她原来早就是别人的honey 及两个娃的妈妈。

我的梦想顿时像玻璃碎了花朵蔫了一样。

当我以为乔治克鲁尼永远会be himself 这样在云端飞来飞去不厌倦的时候,他却厌倦了,他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架上耳机耳麦接受新人开发的原地裁人的视频程序。

电影画面里他的家开始给人感觉寂寥空荡,他的冰箱开始越来越满,这一切预示着他渐渐远离他原来的生活方向。

这一切的原因,只是因为他恋爱了……而30多岁的女飞人电话给他还责怪他怎么可以一声不响就跑到她的家她的私人领地她的“正常生活”中去,注意,“正常生活”。

原来克鲁尼一直都是他的调剂,用他们的话讲,是“插曲”。

原来要玩的时候,女人有时候可以比男人更强势。

我觉得难过不仅因为好好的飞人克鲁尼被人插曲了一回,而是因为我再一次证实了某个事实。

我又想起那个男人曾经同我的一段对话。

我问他:你不孤单吗?

他说:不孤单。

我从来不知道孤单是什么。

就算把我关到棺材里,抬到深山里扔我一个人在那里,我也不觉孤单。

为什么?

克鲁尼在没有遇到亚历克斯之前也是这样的吧,当娜塔莉给他上人生教育课想要改变他的那些奇怪逻辑时候,面对那些你有没有想过婚姻想过孩子的问题,他一口一个准的“no no no ”。

而他在妹妹结婚后的那段日子确实觉得孤单了吧,以至于他终于完成他的终极目标实现那些飞行里程数,终于有机会同机长坐在一起的时候,他的激动全没了,他就像人老了一样,“忘记很多东西”。

所以,我想,我的那个他,之前对我说过那些话,于我而言,只是在对我说明他的一个态度,说明一个问题。

He's just not that into me .

 9 ) 爱上你,所以难耐寂寞

我一直觉得人生如果没有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才是最大的遗憾;性?

好像属于锦上添花的东西(当然前提是你有一定的哲学修养——比如至少知道斯多葛学派或者色即是空之类——坚定意志和高尚情操,这也决定了你对爱情的质量的预期和判断),有当然不错,没有也只是遗憾一点点;至于婚姻,如果你能把性、爱、婚姻三者区分对待并且恰当安排好前两者,婚姻还重要吗?

这并非强调独身主义的姿态,而是说它是最不需要刻意去考虑的东西,顺其自然就好。

我实在想不通爱情和婚姻是如何跳跃了好几个理论环节还显得如此自然地联系在一起的,如果福柯写完了《性经验史》或许可以给我们答案——多可惜!

而我特别欣赏Ryan,不是因为他的背包哲学,而是他的爱情。

他把三种东西分得明明白白,并且懂得爱。

或许这种理解有过度阐释和拔高之嫌,也许我太喜欢这个角色了吧。

一般说来,这部电影是典型的瑞特曼式的叨逼叨反讽(不好意思讲粗口,但这是<看电影>说的):一个完全不相信爱情并且毫无责任感的浪荡子,喋喋不休地卖弄着自己的人生哲学,直到“爱情”戳破了他长久以来苦心经营的自我欺骗亦是自我保护的伪装,到头来却发现天外有天,自己被另一位此中高手耍了。

按照这样的理解,你可以说这种反讽留下了一个没有明显肯定或否定哪种价值观的开放空间;或者可以批评它是彻头彻尾的虚无主义——连主流价值和浪荡子不彻底的“虚无主义”都一并否定掉了;甚至,有人觉得它还是回到了主流价值的立场。

难道这是一部劝说单身贵族们结婚的教育片么?

我觉得背包哲学一点都没有错,上帝都填不满的孤独,可以靠爱人来拯救吗?

拉一个人来陪伴,真的解决了孤独?

还是拉他下水,看两个人一起受难,心理也就平衡了?

孤独是每个人的宿命,die alone是注定了的结局。

就算有人可以陪在你身边,也没有人可以陪到你心里。

Ryan看到了孤独的无解,所以他的爱情不仅不是琐碎的家庭,不是刺激的性爱,甚至不需要片刻的身体与情感的温暖。

对于这样的人你不能问他是否相信爱情。

说不信似乎不准确,他只是过于苛刻地排除了一切物质与精神上不纯粹的相互需要;说相信,然而他站定了孤独者立场,显然又不会去饥不择食地寻求什么。

相信与否是无法回答的问题,只能等待爱情是否出现,在此之前一切假设都没有意义,爱情,是他所不知道的东西。

只不过他所认定的这份真爱出现得有点晚了,以至于他不得不以单身贵族的姿态晃荡了许多年。

在否定了性爱,否定了家庭,否定了幼稚的情感需要,否定了主流意识形态对爱情婚姻的种种美好虚构之后,这样得来的爱情不是显得更加纯粹一点点么(尽管不可能是绝对纯粹的)?

何况Ryan并不是一个彻底的玩世不恭的虚无主义者,因为他还有爱的意愿和能力。

相比之下,Ryan的对立面不是他的姐妹们,不是Natalie,不是那些婚姻家庭等主流价值观的拥护者和践行者,而是Alex。

她的生活方式是对主流价值和背包哲学的双重嘲讽,尤其是对Ryan。

他终于意识到有人比他还洒脱,人家才真是道不离伦常日用,出乎其外,入乎其内,应物而不累;相比之下他的飘逸都成了一种刻意。

然而,Ryan姐妹们和Alex的生活,难道不就是Ryan结婚后极有可能进入的两种状态么?

要么循规蹈矩,鸡毛蒜皮;要么分身有术,各自精彩。

所以,我简直佩服死Alex这一角色的设置以及由此导致的结局:不仅这个角色本身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而且这种态度戏剧性地导致了全剧最重要的突转和发现,最后以这一反讽暂时了结了钻石王老五的短命爱情,也打开了一个开放空间让我们对Ryan的未来充满想象和期待。

至于Ryan如果真的用心经营这段关系会发生什么,是走向婚姻、走向那两种结局,还是像他与众不同的人生哲学一样,创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情生活方式,没有人能够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电影停在这里,刚刚好。

问世间情为何物,我从这部电影里得到的答案是:爱情是本质上孤独无助的个人想要打破这种状态的最认真而又最绝望的尝试,结果则是更加确认这份不可抹去的孤独,并且越发看清主体间相互理解和交流的能力和界限。

不能忍受孤独、并且在孤独的驱动下去爱的人是值得怀疑的;反之,从来没有爱过的人谈论孤独,或许也不可能切身体验到沟通之失败的最后底线在哪里。

爱的对象是富有神秘主义色彩的、注定的“这一个”,并且正因为对象的难得,正因为这种尝试的认真和绝望,所以次数不唯一却也不可能太多。

(这算是我对史铁生在《务虚笔记》和《我的丁一之旅》中的爱情观的简单回应,从他的“爱愿”出发是无法解决“这一个”和“多P何以不可能”之类的问题的。

)或许有一种方法可以测试爱情的纯粹性。

对于有的人来说,就像李宗盛歌里唱的:爱上你,只是因为寂寞。

而对于Ryan,一个从来不怕寂寞并且享受寂寞的人来说,当他的爱情到来时,他会说:爱上你,所以难耐寂寞。

PS:我觉得乔治克鲁尼收拾行李上飞机的一段视频应该剪辑出来,作为登机示范在各个机场循环放映,有助于提高机场值机和安检效率

 10 ) 你是浪子别泊岸

在《UP IN THE AIR》接近结尾的部分,故事讲到Geogle Clooney饰演的男主人公Ryan坐在飞机上,刚刚达到了飞行里程1000万英里,胡子花白的机长坐到他的旁边向他祝贺。

那一幕我一直意淫着这么一个对话。

Captain: Congratulation,man! You just hit 10 million miles!Ryan: Yeah,that's true.Captain: You know what,the most cheerful part is,you didn't die in an accident.我的印象中,影片一直有着以航程来喻指人生的倾向,那么,达到1000万里程时,讨论是孤身一人还是有伴侣,未免过于奢侈。

讨论人生意义的人,从来都得先解决了你的生死和温饱问题。

因而,主人公飞行了1000万英里,应该借着在飞机上这离上帝更近一点的地方虔诚地感谢上帝,没让他遇上重大空难。

作为一名“专业裁员工作者”,中年男子Ryan飞往全国各地,在各种公司进行解雇之后的安抚工作,以电影里面的语言来说,就是在被解雇者遭遇巨大转变、经历人生中最低谷的一天,用言语让他们不那么难过,并且能够从新走下去。

从这里开始,影片探讨“转变”的主题便初见端倪。

从影片开始不久,便来回展现这么一个场景:Ryan穿上一丝不苟的西装,快速而有条理地收拾行李,拉着小行李箱快步走在机场,刷会员卡快捷取票,熟练地通过安检,从那时起,主人公便是一幅风流倜傥,闯荡江湖却不染尘世的架势,中年男人头发渐白但愈发有魅力,未曾结婚没有伴侣还为他的“孤独气质”增色不少。

他从来推崇一直“无责任”的价值观,建立起此价值理论后,他还四处开讲座宣讲他这样的“背包理论”——砍掉物质和感情的羁绊,轻装上阵。

讲座更像是他平时真实生活习惯的一个延伸,因而他在演讲时谈吐自如,随便抖一个笑话便能引起满堂笑声。

谁都未曾想过,这么一个自信满满的男人,会在一次讲座上因情绪压抑而不能把演讲完成。

他匆忙地在跑出演讲会场,紧接着买票登机,下意识去寻找他飞行途中遇到过的一个与他一样飞往全国各地的女人Alex。

这个女人曾经和他喝酒,跳舞,交谈,说笑,约定时间在各地见面,在各地的客房翻云覆雨,Ryan甚至把她作为女伴带到自己妹妹的婚礼上。

转变便是这样发生——从前在讲座上胸有成竹的Ryan敌不过内心的困窘;从前一个曾经无拘无束,了无牵挂,乐于在飞机上往返各地的男人,竟然动了真情。

若是一部以青少年为主角的电影,男主人公如此浪漫,如此义无反顾,总得收获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然而对中年男人Ryan来说,找到Alex的住址之后等待他的是残酷真相——Alex早已成家,连孩子都已有几个。

共赴Ryan妹妹的婚礼,Ryan把Alex带到他从前的学校,甚至和Alex在他以前念书时跟女朋友亲热的老地方亲吻,Ryan可谓掏心掏肺付出真心。

接下来婚礼即将开始,妹妹的丈夫Jim却突然在结婚前临时怯场,Ryan被他姐姐Kara找来说服Jim重新面对即将到来的婚礼。

原本就没有结婚打算的Ryan百般不情愿,Kara对他说,你不就是靠嘴巴吃饭的吗,如果你不讲,这个家庭不承认你的存在。

人们常说,说服别人容易,说服自己最难。

Ryan在说服Jim接受婚姻的时候,却在说服自己寻找一种情感寄托。

之后便出现了在演讲会场中途离场直接去找Alex的情节。

可惜一片真心没有好结果,Ryan只能落寞地坐在返回机场的汽车上。

Alex来电,说Ryan一直都搞不清楚双方感情的关系,她从来只把他当做婚姻里的一段插曲。

Ryan接不上话,只能黯然挂线。

之前的好几场裁员的戏都直接烘托Ryan的善于言辞,而姐姐Kara更是直言他是靠嘴巴吃饭,而此刻,Ryan面对电话那头的Alex,口中竟吐不出半个单词,此间内心里强烈的孤独和悲伤也只能留给他默默承受。

Ryan便是在这样的心情下迎接1000万英里的里程。

从前他把这个里程数当做他的远大目标,甚至不轻易告诉别人,如今目标达到他却怅然若失,本该兴奋的心情遇上心头一直未解的郁结,想来也确实煎熬。

回到公司之后,他致电航空公司,有意向把里程数换作妹妹和他新婚丈夫环游世界的机票。

此时,Ryan的心态可谓转变甚大,经历过失去随手可及的心上人的痛楚,所谓里程数再多也只是空洞的数字。

在影片的最后,Ryan面对花花绿绿的满屏航班序列心生茫然。

飞行无论多自由,也总是有目的地的航班,在各条线路来回辗转,其实是对生活的一种麻木,对自己内心的一种逃避。

Ryan将再次开始他驰骋云端的职务旅途,像是被庞大而不可预知的人生裹挟在半空。

《在云端》短评

“早上醒来转过身看见……”

5分钟前
  • Cherry
  • 还行

乔治被说是教科书般的表演

7分钟前
  • The Story
  • 较差

Clooney 老了,两个女人也都不养眼。除了情节让人猜想Clooney的单身危机,其余乏善可陈。

8分钟前
  • BearSnap
  • 较差

导演想在这一部电影里塞进太多的东西,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不知道它想说什么。

11分钟前
  • yicha
  • 较差

他飞了一千万里才到达了目的地,你呢?王家卫说婚姻就像暖水瓶,你需要一个温暖的伙伴……

14分钟前
  • iceman
  • 力荐

不用说,男主角就是个杯具,一旦固定了某种生活模式,就请不要轻易为谁而改变,这是为你好同时也是为别人好。剧情乱得要死,看得出想要表达很多东西,但就是说来说去说不到一块儿,结尾草率无聊,美国人这么喜欢多半是因为切合金融危机和得到了点心理安慰吧。

17分钟前
  • 神迦乐小舞
  • 还行

克鲁尼拿男主角我以后就不看奥斯卡

20分钟前
  • illyxf
  • 较差

现在的理想状态就是ryan所说的!

21分钟前
  • Don
  • 力荐

节奏太慢,适合中老年

23分钟前
  • 轻灵真实
  • 较差

哪是电影啊 简直就是个心灵鸡汤 导演是怎么做到把一个不到十分钟的故事硬撑到一百多分钟的 不过克鲁尼还是帅的 唯一的慰藉

27分钟前
  • 陶陶四
  • 很差

The men who laid off my dad flew all the way from London to HK. Now I wonder how their lives have been.

28分钟前
  • Ck
  • 推荐

现在看这片子阅历不够

31分钟前
  • michelle
  • 较差

从前是一直在云上,待终有一天想要落下来的时候发现,与其说没有适合自己的枝干,不如说是自己没有脚,于是明天继续在云端。

32分钟前
  • shu
  • 推荐

选得起就要玩得起

36分钟前
  • serenity never
  • 力荐

在豆瓣,我干的是跟追求里程一样的东西

41分钟前
  • Edward
  • 力荐

没一点感觉…不止被一个人推荐过 有些失望

45分钟前
  • 较差

结婚的意义在于对抗孤独,最后男主显然不再喜欢他的工作,感受到了无尽的孤独。

48分钟前
  • 随便看看
  • 推荐

如果家在空中!~

53分钟前
  • Yes张嘉乐,三月是春光明媚的
  • 推荐

为啥我觉得很没意思

54分钟前
  • 固力果guriko
  • 较差

婚姻什么的全都是围城

59分钟前
  • 今生、唯爱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