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一个又矮又挫的自恋猪头三,全片他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正经事儿没有,只会喝酒吹牛。
他不是武侠小说里的潇洒男主,呈现给我的只有烂醉如泥臭屁连篇的恶臭男。
别说动画片审美意识与现实不掺,请问瘦成纸片人的九尾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美丽的女性角色就要服现实美役?
我承认九尾一袭红衣很帅气非常美,甚至是里面最武侠的角色。
但是希望对于她身材的描绘能更有力量感一些,还希望美女配猪头三的组合少一些。
反派高白瘦,如果不是反派肯定更帅(此处可见哪吒里的敖丙)四大长老和萝卜头承包了少得可怜的笑点。
嘲讽女人买东西疯狂和快递多的烂梗让我很不适。
没有不让说的意思,只是向来都是女人可供嘲讽,从没见过内涵嘲讽男人喝酒和脾气暴躁的。
故事结局强行正义拯救真的很牵强。
情节无聊,中间有段群魔广场舞让我尴尬得脚趾抠地。
山海经的味道太淡太淡了,只有几个山海经里怪的名字。
其实更像古代版的疯狂动物城。
古风古韵的画面还可以,但也仅限于还可以了。
只想对美工说一句辛苦了,其他人不知道有没有在用心,还是能力有限仅止于此了。
我在B站上前几年看过的PV是:小男孩和白泽对弈,一个时停后。
春去秋来,白泽苦寻破解之法。
铃声乍起,时停结束。
深夜,黑猫?
来见,标题《再见怪兽》。
如果说原版pv把神秘度拉满,那么正式上线版的主题就和原版八竿子打不着关系。
这让我想起另一部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原版pv和正式电影毫不相干。
即便如此,这部电影的口碑和票房的失利让我有些意外。
故事围绕看病行医,黑灵暗指抑郁症,众医束手无策,只能抽取,难以治愈。
还有一种说法是,治疗方法对应中医、西医之争。
以往人们治疗黑灵主要靠封印,黑灵来自于世间阴暗面,宜疏不宜堵。
剧情人设非常老套,自大的男主,反派师弟,寻医的麒麟小男孩。
原版pv明明是个人类小男孩。
我猜测原本剧情是人类小男孩落入山海经世界,历经磨难,逐渐成长,最后与山海经的怪兽们道别。
没料到的是这前后剧情变化,直到电影结束才打出《再见怪兽》的标题,与黑灵故事十分牵强。
这种感觉就如同命题作文写偏了题,只好在结局时费尽全力朝着电影名上靠。
如若不这样做,就浪费了前几年打下的口碑。
抛开主旨和偏题,这部电影中规中矩。
有笑点,也有泪点。
特效演出精致,但是剧本拉胯。
如果是前几年国漫火爆的时候出现的话,观众们包容心都很强的,也不至于票房失利。
精神错乱的白泽:白泽一会害怕黑灵,一会追着黑灵到处跑,一会要治黑灵,一会说治不了,一会武功超群,一会谁也打不过,一会疯疯癫癫,一会严肃端庄,一会说你偷我符,一会师弟快跑那符不好用。
不知道是导演精神病,还是编剧精神病。
快去精神病院查一查吧。
现在国内动画片导演只注重技术,剧本却烂的一塌糊涂。
电影不是给大家耍宝,是尊重观众的智商,不要以为把几个网络梗串在一起就是一部好片了。
技术做的好是制作的事,故事烂确实导演编剧负责。
不懂为什么现在很多剧都设置那种…主角前期很冲动、“热血”、无脑地执着于一件事情…明明也有很多人生来就能够思考,进行考虑,会理性啊!!
这个动漫真的!
异常!
顺滑!
每一个连招都很顺畅!
和之前看的一部相比真的很好很好!
还有九尾狐~只要有点脑子,我觉得没有弄不好、画不好看的九尾狐!
永远都是一个套路,莽莽壮壮、盲目自信的主角最终被亲情、兄弟情等各式各样的情感而感悟从而清醒,成长为一个大男主…以为动漫会有所不同,但是…唉…可惜了印象里,白泽不是火焰鸟嘛,形状像鹤,怎么变成猫头鹰了呀…这个白泽像虎又不像,主要是配色有点点…丑🥲啊,还有,四大神兽啊那可是!!
怎么会刻画的那么…刻薄、无知且懦弱啊🤬最后站出来保护大众…emmm,反正和我想象中的四大神兽形象差的蛮大的,不过也可能是因为,这部主角是白泽,所以对四大神兽的刻画就没有那么细腻、正面🥲
整部电影看下来的感觉就是没有亮点,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吧:1.主角没有亮点。
作为一部动漫,主角人物造型没有特点,只是造型怪异,谈不上多丑,但肯定算不上好看,所以外形来说对观众并就没有有太大吸引力,形象类比到人类世界就是一个正义而略张扬的中年大叔形象。
从形象到人物设定,怎么看这个IP都不会火(个人感觉)2.情节叙事平平无奇。
如标题,只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动画商业片,整体下来让人感觉不到新意。
这几年我们的国产动漫电影都是在老祖宗留下的IP里找灵感,然后赋予一个现实主题(或者说是当代人面临的困惑),然后结尾给你一个答案升华一下,说直白一些就是给大家讲道理。
套路很成熟了,而且必须要着重吐槽的一点就是结尾模式,总是会给你设计一个异形大怪兽来作为故事高潮,像是《大圣归来》、《姜子牙》甚至是《白蛇 青蛇》系列,都是这样的模式,看多了就疲劳了。
这部电影仍然也没有跳出这个模式,所以很多网友评论,这部电影放在五年前还能说是国漫崛起,然而到了现在这个时间点,大家都疲劳了,并不会给出很高的评价。
然后细节上,也没有什么像样的亮点,比如加入了一些现代语言甚至是方言,这些在之前的哪吒魔童降世里面都有过了,谈不上什么新意。
至于搞笑的成分,都比较陈旧的段子了,放进去多少显生硬。
上面都是挑了些不足,但是总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画面场景的渲染,就有多我们中国传统的元素在里面。
这个还是需要大家自己到影院感受。
上面说的都比较直白,都是个人感受,仅供参考。
我也知道工作人员制作这么一部电影不容易,但是既然上了院线让大家欣赏,自然要接受大家的议论,总之呢,我是对国漫比较挑剔,希望国漫未来能有更好的突破吧。
差评 影片盲目追求3D效果,整个电影昏暗,很多时候都看不清楚画面 挂着医师的号,搞着法师的鬼,里面的治疗都是做法整个故事线俗不可耐,首先男主(白泽)是一个自大狂,狂傲无边,基本上是国漫的套路,傲慢的男主,因为过错,然后被贬,然后继续傲慢,经过一个感情戏,拯救苍生。
影片完全丑化了神兽的形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宗师各说方言,说方言整的好像自己很幽默似的,毫无笑点。
中间选馆长的时候一点主见都没有,还号称四大长老,任凭火烛(白泽的二师弟)摆布。
四大神兽在大战来临的时候第一个逃跑,跑得比任何贫民都快,路上不抵抗不护民,任凭怪兽狂轰乱炸,到小镇中心才拉法阵抵抗。
里面的小兵毫无智商可言,还用萌萌哒的语气说话,身高+语气+智商看起来还在上幼稚园,这就已经是小兵了,这还如何维护治安。
特别是原本白泽手下的2个娃娃兵,说话语气幼稚得让人难受。
毕方鸟,作为唯一的治安官,只会用恨意办事,唯一听命于火烛,火烛叫做什么就做什么,自己不思考就行动,一直对白泽的过错铭记于心,跟九尾(白泽的情人,战斗力爆表)打架的时候55开,跟白泽(战斗力为0的渣)打架也55开。
萝卜头(白泽的三师弟)也是个语气身高姿态看起来幼稚园还未毕业,思维未成年,已经是医师了,说话语气幼稚得让人难受。
这里面没有一个绝对的反派,没有坏人最差的结果,每个人应该面对的敌人是自己内心的心魔。
在这里面我最触动而流泪的是苦山神石化的时候,因为心死,自己变成了冷冰冰的石头,引申到现实意义,也就是心死而绝望,最后成为了悲剧象征的身死而泯灭。
整部影片最不会感染黑灵的就是白泽,因为它足够乐观,而黑灵恰恰就是人们心理的疾病,精神的悲观,所以它师父才会说它是唯一可以消灭黑灵的人,因为它可以把心底的光带给世人,从而驱散内心的阴霾。
影片的结尾真的另我很感动,近些年由于心理疾病而选择走上歧途的案例数不胜数,其实这并不是绝症,虽无法将其彻底消失于世界,但是只要心存一点微光,那么就可以治愈,就好像影片中那些被医馆宣称无法可医的病人们,在白泽没有到来之前,他们心死而麻木,而当白泽将乐观和希望带给他们的时候,他们心底的光被点亮,最终也战胜了自己的黑灵。
至此,请心存希望,将光亮照亮其他的人。
一一一一《山海经之再见怪兽》
彩蛋里孙悟空和山海经有毛关系啊,能不能不要搞一锅大杂烩!!
嗯?
😊这俩个东西都不是一个体系的,西游记的神话体系和现实生活中又不是一样的。
剧情不好好写,搞这种,你直接说这是小孩子看的呗,国漫真的站不起来,这么好得素材,这么烂的剧情,气的我捶胸顿足…真的搞不懂搞什么飞机啊?
我真的生气了
《山海经》,成书年代不详,凡十八卷,三万一千字,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上古三大奇书”。
书中记载的异兽怪神、蛮荒古国,曾被先民当作真实的存在,又成为现代人想象力的宝库。
《山海经之再见怪兽》,就是从《山海经》这个想象力之源汲取素材,并赋予现代意识内核的一部动画作品。
《山海经之再见怪兽》的故事并不复杂:医生想要攻克一种痼疾,却不被世人理解,经过努力,终于达成心愿。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很好哭。
当坐在电影院里一直抹眼泪,我自己都纳闷,我这是怎么了,是天太热了容易激动吗?
一个动画片,就算它是全年龄向吧,难道值得我这么泪流满面?
当看完电影出来,回想起那个失去生之希望、独自走进沙漠、变成石头的苦山神,想起他变成石像之后脸上那一抹凄然的笑容;想起小麒麟给苦山神的稀薄却珍贵的友谊;想起小麒麟因为长不出正常的角受到的歧视和嘲笑;想到他一直追父亲的背影却追不上,最终承认父亲死了,被白泽一把抱进怀里……我还是很想哭……这部电影,是真的有许多动人的地方。
它并不是完美的,节奏快,有些过渡的地方难免粗糙,战胜黑灵的情节太过仓促。
但是它有一个好的故事内核,有一种活泼泼的精气神,有一些特别的、值得注意的地方。
记得有人和我说过,所有的故事都是关于复仇:向生活复仇,向仇人复仇,让读者/观众跟着主角一起经历磨难并扬眉吐气。
有些故事会复仇得更彻底一些,把仇人从肉体上消灭(这类故事在我们这儿尤为常见)。
而像《山海经之怪兽再见》这种以宽恕和治愈作为内核的故事,是我们较少见到的。
《山海经之怪兽再见》当然也有“向生活复仇”——医生白泽想要攻克医学难题却引起祸端,被所有人不理解、不信任,但最后他成功了,扬眉吐气了。
但是电影里面没有“向仇人复仇”:没有坏人死去,没有谁被正义之剑毁灭。
最大的反派也只是挂了彩,就被主角宽恕,并且他的黑灵病也治愈了。
“黑灵”是什么病?
在这个山海经世界里,黑灵是一种不治之症,医生能做的只是从病人体内吸走黑灵,将之储存于安全之处(类似于现实世界对核废料的处理方法),而患者从此会失去他原先的颜色,变成灰白,一看知道他得过病了。
从此他被打上病耻的标记,只能远离人群,避开歧视的目光。
——世人对疾病的过度放大和污名化形成了偏见,偏见就成了病本身之外更需要患者去对抗的,这一点在动画片中得到了具象的表现。
只有白泽苦心研究出用符箓和咒语吸走黑灵的方法,能让病人保持他原先的色泽。
但他的方法还不够完善,当黑灵大规模来袭,他反使得大家损失惨重,以至于被逐出医馆。
但他还是在坚持研究;与其说是他医者仁心,倒不如说他是一心沉浸在研究的乐趣之中。
显然,这是科学研究者的态度,但不是医生对待病人的正确方式。
后来白泽和小麒麟“羿”相遇后,白泽对羿表现得很不耐烦又很霸道,羿就指责他没有心,不是一个好医生。
而黑灵这种病,有其特殊之处,光进行科研还不够,还需要了解人心。
在羿的帮助之下,白泽才渐渐了解到黑灵的成因,并掌握了战胜黑灵的方法……你肯定会思考:黑灵究竟隐喻的是什么病?
白泽为什么不得黑灵?
为什么羿这么一个小孩会被黑灵缠身?
火烛这么一个玉树临风的大帅哥,为什么会变成黑灵怪物?
……这部动画片在“正派大战反派”的套路之外开拓,重点关注了心理健康问题,可以说是一部动画化的《疾病的隐喻》。
电影里的黑灵,显然指的是以抑郁症为代表的各种精神疾病。
在这个山海经世界里,精神疾病具化为黑灵,医生无法用技术手段消灭它,只能暂时从病人身上抽出来处理掉。
而病人变得灰白,被人歧视,自己也有病耻感,只能躲在大岛上一处远离人们视线的奇怪大屋里。
火烛已经罹患黑灵,但因为他自己就是治疗黑灵的权威,又要当众表演消灭黑灵,不容有失,再加上他的治疗方法是从白泽那里剽窃来的,所以他的病耻感就格外强烈。
他拼命压制病情,在法术失败后,就遭到强烈的反噬,成为黑灵怪物。
战胜黑灵的方法,在动画片中被高度概括为“用心中的光”,这当然是不现实的——在现实中,要战胜疾病可不是向病魔动武这么简单——但是,把“黑灵”和“病人”分开看待,让人知道自己依然是自己,而“病”是侵犯的外来之物,这对治疗心理疾病是尤为重要的。
对于尚未明白这一点的人,这部电影应该会颇有启发。
选择宽恕和治愈而不是报复,以心理健康作为主题,除了这两点之外,《山海经之再见怪兽》还有一个很特别之处,就是居然完美避开国产电影最爱聚焦的两大情感——爱情和亲情。
九尾狐义救白泽,固然有一点爱情的影子(电影末尾她酒馆的客人刑天还开她和白泽的玩笑,说空气里都是八卦的味道),但更因为白泽是她的救命恩人,而她是个仗义的侠女;小麒麟羿怀念父亲,但那是对亲情的追思而非亲情的双向表达。
你可能会想,不谈爱情和亲情,电影还怎么拍啊。
人与人之间有如此多感情连接,如此复杂多变,只要是真诚的,就会打动人。
白泽和小麒麟“羿”之间,本来是互相看不爽,但经过生死与共、互相了解,终于形成一种类似朋友+父子的感情。
羿在大岛遇到苦山神,他们俩虽然只有短短一段对话,而且苦山神最终也走进沙漠死去了,但是他们俩这稀薄而短暂的友谊却很感人。
火烛对白泽的嫉妒,也是非常真切的。
虽然在世人眼里,火烛地位又高,又是翩翩佳公子,而白泽只是一个被逐出山门的失败者,但火烛才是这世上最了解白泽的科研价值的人,又是唯一一个永远嫉妒白泽的才华、嫉妒他受到的师父的宠爱的人。
了解越深,就越嫉妒,最后火烛的爆发也是惊人……白泽这个主角其实挺讨厌的,长得又不好看,又爱吹牛,又穷,欠了酒钱也还不出。
但他在电影中有很多成长,他的感情、他的灵魂,都是在慢慢变得更丰富,直到最后挺身而出救了大家。
所以你看他就会越来越顺眼。
(这种对主角先抑后扬的处理方式蛮不错的。
)其实,在看预告片的时候,你会吃惊于这个山海经世界里头全是怪兽,长得基本没人样。
白泽这样的低颜值动画片主角还真不多——也许《功夫熊猫》算一个?
但熊猫是走萌呆路线的,白泽并不是。
那么出品方哪来的底气让大家喜欢这部动画呢?
反过来,你又会想,敢于让主角长这样,这动画片的底气大概也比一般的足吧?
就是怀着这样的好奇心,我走进了电影院……看完以后我的评价是:如果你对国漫抱有宽容鼓励的心,而且愿意放松自己,沉浸其中,你会发现这是一部相当有特点的好看的动漫电影。
高温的日子不知何时才能完,现在又不方便出门度假,就去看个山海经故事吧。
---PS:查了查电影里的怪兽都分别是谁,和《山海经》原作比有什么异同。
主角白泽:一种瑞兽,“东望山有兽,名曰白泽,能言语,王者有德,明照远则至。
”白泽究竟长啥样,《山海经》没有详述,后人自由发挥,《元史》说他“虎首朱发龙身”,《明集礼》说他“龙首绿发戴角“,又有人说他就是狮子,又有人称他是文殊菩萨的坐骑。
电影里取了”绿发戴角“这两个元素,而他的脸,很像是一只有京剧丑角脸谱的大白猿。
火烛:白泽的师弟,拥有动画里最帅的一张脸,头上有两个不明显的角,参考的应该是《山海经》里的烛龙。
真是一个风度翩翩的龙族佳公子。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电影里的四大长老,在古代叫“天之四灵”“四象”,源于先民对星宿的崇拜。
四大长老真是笑点满满。
谁听到青龙长老那一口“天津伯伯”的地道天津话,能不被他说服?
谁能想到,逃命的时候跑得最快的是玄武这个老乌龟?
九尾狐:常常被现代人拿出来说的神兽之一。
大约是因为狐狸那魅惑的形象结合九尾的高超法力,给人特别大的想象空间。
这部片里的九尾狐造型超赞的!
形象窈窕美好又带有京剧风格,而且她管理酒馆那泼辣能干又风情万种的劲儿,让人想起张曼玉在1992年徐克武侠片《新龙门客栈》里塑造的经典角色——老板娘金镶玉!
待到毕方杀来,为了营救白泽,九尾狐戴上斗笠、蒙上面纱、拿起长剑,九条尾巴唰地一展开,那让人目不暇给的身形和招式,那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型格,就更有金镶玉那味儿了!
美术设计一定是念念不忘张曼玉,长大后终于可以把自己心爱的九尾狐设计成她这样。
一代一代经典之作对观众的影响,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文化传承啊。
麒麟:大家都很熟悉的神兽,龙头、狮眼、虎背、身体像麝鹿,尾巴像龙,有龙鳞,圆圆的头顶长着一对角。
注意啊,《山海经》里面的麒麟是有一对角的。
所以电影里的小麒麟“羿”,也可以算是西方瑞兽独角兽?
神鸟毕方:形状像鹤,仅一足。
电影中的毕方比鹤矮胖不少。
在黑灵之灾中它失去一条手臂,以机械臂代之,这和传说中的毕方“仅一足”显然有联系。
刑天:酒馆常客之一,大脑袋连着手和腿,没有身子,估计应该是刑天。
据《山海经》记载,刑天和黄帝争位,被斩去头颅后,以自身双乳作眼、以肚脐为嘴,手持利斧和盾牌继续作战。
这是一个很酷的战神。
我们的祖先脑子里都在想什么!
如果立意停在告诉小朋友们,不能歧视霸凌他人,就还行。
但是看了好多,都说是讲抑郁症的。
就很无语。
我看的时候以为是讲人要积极应对负面情绪和影响。。。
首先,抑郁症不是简简单单的有“黑灵”,其次抑郁症也不是心中有光就能治愈的,要是这么简单,就不会那么多人得抑郁症了。
角色。
一个狂妄自大,自私自利的男主,跟九尾狐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说她印堂发黑,一定是太想他了(他没事吧)。
要是之前就有感情线还能接受,当不当正不正整了这一句。
白泽还一直夸耀自己有多好,有多厉害,吹自己是神医。
心中有光≠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OK?
然后那个很漂亮的九尾狐(我觉得她超级超级好看)。
就是不懂,他拼命保护白泽,就因为酒钱?
有感情线就大大方方交代好不好?
(就算是给孩子看,孩子也不是傻子,他们也能明白,也能看懂。
)四个啥也不会的神兽。
中国神兽都是有来源有故事有象征意义的,不是啥也不会,还不能明辨是非,遇到危险只会跑的胆小鬼。
还有两个墙头草小弟,就因为能加入医馆就叛变,又不知道什么原因又去救白泽。
还有小麒麟,他抑郁不止是因为角小。
还有角小带来的同学对他的霸凌,以及父亲去世对他的冲击。
不是角好了就能直接治好他的抑郁症的。
山海经中每个神兽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别把他们做的像一群傻子好吗?
山海经和抑郁症不应该是流量密码,用心才是。
故事讲的一塌糊涂,强行插入现代梗看了真是尴尬,抄袭,刻意追求的3D效果看着更发糟糕。山海经多么好的ip拍成这样,能力如果就这样就别拍了,至少别祸害现在孩子们心里的中国文化。太烂了,吾辈当自强啊
整体设定感觉映射新冠和社会压力…
去你的心中有光
我已经把心理预期降到最低了,怎么还这么拉垮啊……算了不说了……
本片表达了学临床不如学心理,学心理不如学跳操,学什么都不如找个好导师,导师找不好就会让你在毕业答辩上用爱发电。
老瓶老酒啊,但都是仿品啊,不是商周的也就是上周的,埋地里一個星期就敢說自己是古董了,幾個人物都有拼湊的感覺,碎片化的堆砌而已,也就是九尾狐和畢方的打鬥算是一個亮點,還有人參的關門弟子是蘿蔔,呃……用怪獸講述心理問題真的是沒誰了,自我懷疑與他人質疑都有,好像一點自我反抗都沒有,這是心理醫生宣傳片吧?唉,嘛也沒說清楚,還是說抑郁癥?精神分裂癥?躁郁癥?反正就感覺什麽都沒挨著。最後的彩蛋也是,有點兒職業病的意思?白澤知曉萬物就該當心理醫生?我真的是笑了。😃
整体四平八稳,没有太出格的地方,借鉴肯定是有的,也确实影响到了观众对它的评分上线。可能是怕风险吧,有点小家子气,格局打开的话,应该还可以更上一层楼。
由于我本身就是志怪小说的作家,所以看之前,我真的非常俗套地误解为“黑灵”是一个什么邪恶怪兽,全片只是主角的打怪升级。结果看过电影之后,我真香了!“黑灵”的立意太棒了!它是怨气、是不甘、是本可以不出现但控制不住的人的负面情绪。这个概念的设定下,创作者将现实生活中的情况用动漫的形式一一呈现,让当今社会内卷环境下青少年所承受的压力、以及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等更直观的展现给了观影者。好作品需要有好内核支撑,而《山海经之再见怪兽》的内核完美的撑起了这部影片。推荐大家观看
美术被剧本拖累的典型,可惜了
导演能不能不要揶揄TXL群体搞什么“猛男形象萝莉音”、“稳臭脚”、“毛熊攻与白弱受”的烂梗?一点都不好笑反而很恶心,好吗!
就套了个山海经的皮,好像也没啥关系,就人物是山海经里的奇兽而已。故事嘛,还算完整,但就是好套路,老套的师兄弟反派。光打败黑灵也不算什么新奇设定。就还凑合,不好不坏。
想到哪是哪,有点乱
相信光?
除了有一点鸡汤式的喊口号,其他都挺好的。
过年在家看了一大半,小朋友看得很投入,时不时哈哈大笑,羡慕。片子有些亮点,但槽点还是很密集的。。。补完。
可能這幾年的國產動畫不帶個小孩上演公路親情救贖就不能獨立行走了吧,看完覺得姜子牙都沒那麼空洞了
被山海经三个字诓进来后发现其实只是讲了个俗套得不能再俗的好莱坞类型故事,就连动作场面和运镜手法都在刻意模仿真人冒险电影那种偏写实的路线风格,与动画自身本应最擅长的奇思妙想天马行空背道而驰相去甚远!……失望。两星半。
和小朋友在老家看的准包场(准包场的标准就是前面没有人)。我觉得很有趣,小朋友也很喜欢。
啊哈?片尾彩蛋,成佛后的猴子去找白泽看病,感觉还戴着金箍呢?电影还行吧,没有先入为主,所以也没有网上说的什么白泽太丑了啥的感觉。闹了半天,治不了的黑灵病,还是心理疾病呀。所谓最后还得心病还得心药医了。不知道山海经里的怪兽有没有个排名,不过这四神兽可是挺拉稀,大号的跑龙套而已。
3.5吧,家长对二孩一碗水端平点,分苹果也最好看看有没有虫子在里边,只一个心里有光和赢过师兄的对立未免假大空了一些,场景和人物也都差点意思,但是有关山海经的本子赶紧出新的,大有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