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評分:★★★☆对林岭东这部新作一开始是抱着四星期待,而后今早看豆瓣评分不高则将期待值降至三星,如今看完刚好是个三星半的作品吧。
起码在完成度上,它比评分接近的同类《赤道》要高得多,好歹是把一个故事勉强圆了场。
当然了,评分不高的原因自然是这个故事并不足够精彩,情节不如观众所期待的曲折迷离。
其实《无间道》过后,影迷对港产犯罪题材的作品都多少寄予了更多悬疑、反转的期待。
通俗地讲,观众更乐意去被导演编剧们“耍”和“骗”,只这些反转不要太刻意、太显浅,对大众都是很受用的。
《谜城》显然在这方面有所欠缺,故事发展在开头十来二十分钟内把人物关系都交代清楚之后剧情便全无悬念。
虽然林岭东是个善于掌握讲故事节奏的导演,剧本上设置的角色势力也分了四派(两王一后三人组、差佬、香港飞仔、台湾帮),但由于故事并没对四方势力互相的牵连和矛盾进行更深度的挖掘,因此即使角色多,精彩的角色冲突戏份也并未如期而至。
故事虽然只是个“内地失足少女香港奇遇记”套路,情节也并不跌宕,但终归故事的过程讲得还算可以,古仔和余文乐这对组合一冷一热也能隔三差五地逗笑下观众,因此也算是能看一下的片子吧,不要抱过高期望就行。
另外电影的高潮部分的五毛钱电脑特效也是比较醉人,是不是豪车撞得多经费不足了?
再另外的另外,电影剧情上有个逻辑问题比较困扰我:导致台湾帮老大直接死亡的人是古天乐,为毛台湾帮们后面的报仇目标却一直死盯着佟丽娅呢?
还是说我走神看漏了什么关键剧情?
还有,这片这么低分的原因是不是还与很多人看的都是国语版配音的原因?
假如国语版里古天乐的角色是由古天乐自己来配音,我愿意无视电影质量二刷。
从《谜城》看如何拍一个典型的香港警匪片?
关于警匪片的人设:既然是警匪片,那么最基本的角色构成便是警察与黑道。
警察的角色在香港的警匪片中的设定,通常是这么几类;1、鞠躬型 2、卧底型 3、变节型 鞠躬尽瘁型必须得有,但永远不是戏里最出彩的类型。
那么出彩的类型是什么?
最讨喜的是卧底牺牲型,牺牲不牺牲倒不是最重要,卧底这个身份便增添了人物角色亦正亦邪的魅力,谁是典型?
langhing哥应该是创造了这样一个典型,但很不凑巧,在《谜城》里的谢天华并没有饰演这样一个角色。
通常呢,香港警匪片你看着他呢像坏人呢,其实呢他是好人,你看着他是个好人呢,其实就是坏人咯,结果这次谢天华饰演的律师看着像好人咯,当然就是坏人咯。
这次古天乐饰演的郭天民,立意点还比较新,他并不是一个完完全全的警察。
古天乐第一句台词便是“我,不是一个好警察”。
奉公守法,虽然当不了一个好警察,然而却想做一个好市民。
虽然看似奉公守法,文质彬彬,被人泼酒也不还手,可是片中最暴力的一场戏绝对不是大刀砍下,而是来自郭天民把李璨琛饰演的仁哥关在厕所里摔打的场面,残暴至及。
林岭东在采访的时候,确实有说过古天乐的角色里,有一部分他自己。
然而看过电影的很多人,对于古天乐的角色并不认可。
不认可的点大致为,为什么要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女人?
为什么一定要让黑头死?
而黑头死后,正义女神手上的秤被击落代表什么?
让我们逐渐来解谜。
黑社会的关键词1、帮会 2、老大 2、过江龙 3、车手香港的黑社会往往与商会联系紧密,所以无论你是看《谜城》,还是看《铁三角》,《夺命金》等等,故事都是围绕着钱!
因为帮会之间的利益,变回产生不同的帮会间的老大,所以会有浩少的角色诞生。
帮会老大,自然就要差人办事,买凶杀人。
于是便有过江龙的角色。
《谜城》中张孝全的饰演的黑头便是过江龙。
而所有的黑帮角色,香港警匪片里绝对不会把他们定义成绝对的“坏”,不然就不会有大家念念不忘的古惑仔了。
然而帮会老大都是用来牺牲的,所以我们的高捷大哥的角色也算死的壮烈了、此处大家的吐槽是,居然不是血肉模糊的脸虽然《谜城》在香港也是被评定为2B级别,但由于在内地公映,还是需要照顾到各个年龄段,所以给了台湾古惑仔老大一个全尸。
我们说回张孝全,说到他不是绝对的坏,虽然他的角色存在只是拿人钱财,替人杀人的意义,但是张孝全在戏中最重要的一句台词是“钱,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一个无家无亲人的冷血杀手,已经不看重钱了看中的是什么?
是江湖情义。
所以其实警匪片是另一种形式的江湖片,而有江湖,便有了恩怨。
张孝全是重情义的,其实也是明是非的,对于差他办事的人,他并不在乎他们的人生安全,要的只是完成大哥的心愿,抓回小云。
最后我们来聊聊余文乐的郭少聪这个角色,一个典型的顽痞,爱美女,没什么坏心,还有一种没来由的英雄气概。
想当职业车手开赛车,最后却成了只能开出租的非法车手。
其实《谜城》里的余文乐的角色,和林岭东上一部《铁三角》里的古天乐的角色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上一次古天乐的角色也是这么一副小痞子开出租车的角色。
9年后,余文乐再次演了这么一个出租车司机,并且与古天乐成了兄弟。
那么这一对兄弟为什么要去解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女人呢?
这大概是《谜城》的第一个谜:其实余文乐的出发点很简单。
为了钱!
为了钱,答应去帮小云拖车,才发生小云被张孝全绑走的第一场戏。
再次联系上小云后,余文乐保护的并不只是小云,而是拼死也要守住的箱子,钱!
连落入水中,也差点为了钱舍命,是人为财死的典型。
而古天乐救小云是为什么,古天乐从头到尾救得都不是小云,最开始让他做不成好警察的就是因为要包庇余文乐的非法赛车,后来又是担心弟弟贪钱亡命,最后要救的是余文乐的亲生母亲。
不惜以小云当诱饵,所以一切都是因为钱!
并不是一个女人。
因为女人在警匪片里都是用来背叛和当炮灰的。
林岭东说过自己不太喜欢拍感情戏,连浩少强奸马浴柯的戏份都是请执行导演拍的,自己只负责催场。
在大多数的警匪里,女人总是故事线。
但实际上并不是红花,而只是绿叶。
且他们的身世大多数都是经历了亲人的离别,爱人的背叛等戏码便已经足够。
其实林岭东说《谜城》所表达的不是谜,而是迷失的迷,剧中所有的人物都是迷失的,包括导演自己。
人总是不能分辨完全的对错。
在立法会的那一场戏,在少数人看来有一些刻意,而其实导演大概寄予了太多想说的在这一场戏,必须需要代表邪恶势力的张孝全倒在了所谓的法律之下,而同时又在质疑法律之下的公义,是否就代表了真正的正义?
张孝全是不服自己的结局的。
因为毕竟他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如果硬要说治罪,在片中也只能是因为杀害了报社主编。
郭天民的正义情节足以让黑头死!?
我想在导演的真正世界观里,对待法律所谓的正义,是持怀疑的态度的,对待暴力的唯一方式,并不是法律,而是以暴制暴,就像古天乐饰演的郭天民,掉包小云,牺牲掉仁哥,激怒黑头,置他于死地。
昨天去看了林岭东导演的新作《迷城》。
看完之后还真是感慨,果然人活得久了什么都能看到了,林导居然也能拍出如此逗逼的片子!
感谢林导,让我意识到自己吐得一口好槽!
不得已退出警队的警察,这种TVB常用的梗就不要再用了。
然后还一定要配一个不明真相、自以为正义感的上级警官。
可怜的任达华打酱油打得如此令人反感。
离开南燕的林岭东,编剧水平咋沦落到TVB的水平了?
香港果然这么小,《迷城》里也出现那个TVB戏里常见的谈人生谈理想的码头天桥景。
余文乐饰演一个业余赛车手,而古天乐饰演的警察为了放走非法赛车的弟弟而被迫离职。
剧情这样设置也为了说明开头飚车戏时余文乐的技艺高超。
不过想一想很有《变形金刚4》的情节,里面男配角也是一个赛车手。
影片最后的飚车戏,汽车冲撞公交车,很像是变四里大黄蜂和毒刺打架装上公交车的情节。
爆炸戏里有一幕是火光吞没整个画面,很像是《勇闯夺命岛》里的情节。
林岭东导演是被迈克尔贝附体了吗?
要知道他拍《监狱风云》的时候,迈克尔贝还在给人拍商业广告呢。
我赌100包辣条,陈思成塞钱给林岭东了!
不然怎么把他老婆拍的那么好看。
不过,他老婆美则美矣,就是跟影片格调不太符合,她的参演使整片看起来总像是一出国产狗血婆媳剧。
他老婆适合婆媳剧,就不要来动作片里找存在感了。
那个操一口京腔普通话的富二代也真是个逗逼人物,就那么点钱,紧张得火急火燎的,这是个县城少爷嘛。
你看看新闻,土豪打麻将都输了一亿的,就这么点毛毛雨,怎么跟刨了他家祖坟一样,没泡到女人不爽就直说嘛。
看此片的百科百科,还介绍“携带巨款的美貌少女……”真是一口可乐要喷出来了,就那么个皮箱,能装多少美金呢?
再加点金条,全世界都知道金价在狂跌,炒金大妈亏得不要不要的。
都没事吧,觉得人都没见过钱嘛。
那个皮箱的面积来看,就约莫按照28寸的箱子来计算,31cm 厚46cm宽 70cm长。
根据美金的面积来计算,铺满整个箱底大概是24叠,并且整个箱子装的并不满还混有不少金条,估计撑死价值在2000万人民币左右。
估计没有那么多,单从质量上分析,女主角或者男主角一个人应该不太可能托着七八十斤的现金+金条奔跑地轻松自如。
余文乐还说有了那些钱,下半辈子不愁吃穿了,估计也就是在香港买座大宅而已。
看惯了laughing哥演警察演大哥,演个窝窝囊囊的律师也真是无语,还伴随着一贯的猪一样的队友。
laughing哥被从床上揪起来的时候,看出来好像长小肚子了,萌萌哒。
发现laughing哥还是挺适合穿西装打领带的,结合他所饰演的角色,嗯,衣冠禽兽。
其实张孝全的演出还是可圈可点的,以前看张孝全的《醉后决定爱上你》,总觉得这男人有点说不出的gay气。
此次出演黑道杀手,嗯,还是挺男人味的。
不过他跟的大哥也挺奇怪,居然还在唱《爱拼才会赢》,是突出大佬的思乡情怯还是一条道要走到黑啊?
“不要让昨天的悲伤,浪费了今天的眼泪”这句台词真是恶俗至极,是从QQ签名里直接copy的吗?
好好的来这么一句莫名其妙台词,林导是看了郭敬明小说了吗?
吐槽一大堆,心里莫名地忧伤。
港片的黄金时代过去了,估计同期吴宇森的《太平轮》也要悲剧了。
七月接近尾声,好电影不多,良莠不齐,一大堆片子从导演到演员,影子都不认识一个。
《王朝的女人》期待值已经被微博上的“马震”事件给败光了;《太平轮》上部空有一副好皮囊,故事情节却被啃食一空,既不较好也不叫座,接连着对下部也兴致乏乏;于是,就剩了一部《谜城》。
林岭东是谁?
其实我并不认识,《监狱风云》只闻其声未见其人。
古天乐糙是糙了点儿,演技还是过关的;余文乐在当年的《无间道2》里的表演是多么让人赞叹,虽然去年的《闺蜜》里已经有了大叔气质;佟丽娅,对她无恶感,古装很漂亮。
既然是矮子里面挑高子,那就《谜城》好了。
这部电影我打两颗星。
一颗给古天乐仍旧修长健美的身材,一颗给导演几个一晃而过的惊艳镜头。
看完后,说实话心情有些复杂。
从去年的《窃听风云3》到今年的《暴疯语》再到这部《迷城》,很明显地看到港片的式微。
这个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呼风唤雨、红遍亚洲的片种已经日薄西山。
林岭东,似乎也是个令人怀念的名字,在这部由他编剧、监制、导演的电影里,呈现出来的已经是他创作力的衰退。
一、矛盾模糊的世界观是挟私报复还是法治公理?
古天乐本来是个警察,为了维护违法的弟弟丢掉工作。
电影一开始就是从他的视角开始观察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世界blablabla。
看到这里,觉得这应该是个很正直、善良还有些清高的角色。
而他后面做的事呢?
我只能说,蠢,怎么那么蠢?
为什么要白白把钱还给谢天华?
然后眼睁睁看着佟丽娅的护照被撕了。
为什么那么不相信警察?
接着老妈被人绑架了还插了一刀。
如果说其他犯罪片、警匪片里是因为警方很无能才选择不跟警察合作,这里,我真没看出来这兄弟俩比警察高明到哪儿去。
古天乐不是个被迫离职前警察么,他不是一直以做警察为荣,相信法治么?
而他做的事,恰恰与他的信仰背道而驰。
电影最后,明明知道张孝全已经被警察包围,落入法网,逃不掉法律的制裁,还要借警方之手杀掉他。
其实,这个情节跟吴宇森1986年的《英雄本色》有些类似,身为警察的张国荣知法犯法,把将给了大哥狄龙,手刃仇人。
然而,不同的是,在看《英雄本色》的时候,我是入戏的,能体谅似乎还会觉得大快人心。
而这里呢,我既没有感受到古天乐浓烈的爱也没有看到他极端的恨。
于是,这这番作法,就成了一种悖谬。
是古天乐对自我的无价值、无意义的背叛。
是滥杀无辜还是重情重义?
张孝全是个杀手,而且是个毫无原则的很不可爱的杀手。
他所在的这群台湾人一点不讲究“盗亦有道”,收钱办事。
简直到了逢人便砍、丧心病狂的地步!
他们根本就不是杀手,而是暴徒。
而可笑的是,在老大死后,竟然一个个哭得如丧考妣、感天动地,誓要为老大报仇。
你是个杀手你造吗?
你帮派也讲点帮派的规矩成吗?
一群亡命之徒而已,还这么讲感情。
你豁着一把大砍刀在大街上挥的时候,你有想过路人的感受吗?
有考虑过路人的家人吗?
还大哥带我出道,搞笑吧你,出的是什么道啊?
一点“道”都没有,出的阳关道还差不多。
二、扁平化的人物任达华从头到尾都在打酱油不就不讲他了。
首先,谈谈佟丽娅这个角色。
在香港讲一口标准普通话,而且交流无障碍的内地人。
还取了个很土的名字“小云”。
与《智取威虎山》相比,佟丽娅在这部电影里的表演要逊色很多。
演技有些造作不假,但有些问题也不能算到她头上。
内地演员在纯港片里水土不服的情况很多(如黄磊在《窃听风云3》里的表现),更何况这个内地人真地讲一口普通话。
女性角色在这类警匪片里一向都是花瓶角色,没有太大的发挥空间。
《谜城》也不例外,作为摆设而言,佟丽娅勉强合格吧,实在太瘦了。
弯腰找钥匙的时候,余文乐色眯眯地站在另一头想看她走光的时候我就笑了。
关键的是人设问题,既不生动也不迷人。
等待帮助、等待被拯救、被照顾,一个弱小无助、孤苦无依、漂泊至此、被坏男人骗的大陆妹。
一开始还不知好歹,妄图独自吞下赃款,受了主角兄弟俩的感动之后有了转变,这种角色能吸粉就奇了怪了!
谢天华,律师,知识分子,西装革履,衣冠禽兽。
是的,禽兽!
作为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
他利欲熏心,把女朋友送给富二代作交易,还派人追杀他们。
人前耀武扬威,劣迹败露之后摇尾乞怜,简直怂到家了。
要评价一下这个大反派,只能说,渣男,渣渣渣渣渣!
他渣得有道理吗?
没有。
渣得有魅力吗?
没有。
当年李子雄演反派还拿了金像奖最佳男配角,而谢天华这样的反派是绝无可能的。
因为这个角色实在是太简单、太平面了,没有一点深度可言。
而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必然是丰富的,有层次的,如《色戒》里的王佳芝,《笑傲江湖》里的林平之,绝对不会毫无惊喜,一眼望穿。
直到电影看完,我还是没弄清楚电影名字《谜城》跟内容的关系。
导演试图营造一个现代江湖,江湖里的人有母子亲情、有兄弟情,如元秋与古天乐、余文乐的温情互动,张孝全对大哥的尊敬和爱护,佟丽娅给家人打电话的关心和思念。
只是这个江湖在黑与白之中游离,反而失去了坚持,显得支离破碎。
八十年代警匪片里的那些梗、那些情放到现在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了。
导演想沿袭旧时的情,又被现在的法所束缚,始终在戴着镣铐跳舞。
他既不能酣畅淋漓地表现江湖道义,也不能果敢明确地表达法理正义。
于是,这个江湖里的故事,不那么刻骨;江湖里的情谊,也不那么动人了。
2015/7/31
前警官天民(古天乐 饰)在纸醉金迷的香港城开着一家小酒吧,这夜,大陆女孩小云(佟丽娅 饰)在酒吧里孤身一人,愁容满面地喝闷酒。
打烊之后,醉得不省人事的小云无法开车,无奈之下天民把她送往自己干妈家中休息。
翌日,小云在天民和他弟弟少聪(余文乐 饰)的陪伴下去取车——一辆价值不菲的玛莎拉蒂,她发现车钥匙不见了,却不敢回家取。
天民感觉到小云隐瞒着不少秘密,而少聪似乎被小云吸引,愿意帮忙。
但就在他们取车的时候,一群亡命之徒冲出把小云抓走。
兄弟俩和歹徒们激战,小云伺机逃跑。
事发之后,天民酒吧被黑帮骚扰,少聪的士也被恶意破坏,甚至还遭到台湾黑帮的疯狂砍杀。
两人渐渐地意识到自己已被卷入了涉及巨额黑金的斗争之中,只能奋力一战。
因为女人在警匪片里都是用来背叛和当炮灰的。
林岭东说过自己不太喜欢拍感情戏,连浩少强奸马浴柯的戏份都是请执行导演拍的,自己只负责催场。
在大多数的警匪里,女人总是故事线。
但实际上并不是红花,而只是绿叶。
且他们的身世大多数都是经历了亲人的离别,爱人的背叛等戏码便已经足够。
跟随男友来到香港的小云,惨遭男朋友的背叛,让她去陪一个受贿者,挣脱中把对方致成重伤,欲带着受贿重金开始亡命逃跑。
受惠者及其男朋友都派黑社会来找他。
这时候遇到了天明和少聪两兄弟,三个一起卷入这场受贿黑幕中。
天明曾经是一名警察,为了履行自己对父亲要好好照顾家人的承诺,放跑堵车的弟弟少聪,他是痛苦的,一方面是自己从小立志成为警察愿望,一方面是自己的亲人,该怎么选择呢?
有一个镜头是三个人在逃亡的过程中,在天明父亲的墓碑前,小云说,只想找一个人好好的爱她,照顾他,少聪说,为什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那么大呢?
天明说:忘我。
面对生命的种种遭遇,我们如何在选择?
如何安身立命呢?
天明和少聪为了救花姐,决定挺身而出,同时他们三个也配合了协助检查破获了一起重大的贪污,行贿案件。
虽然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但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就要努力去抗争。
第一次写影评,其实应该算是观后感,有意见可以提,不喜勿喷。
单看片名,以为又是悬疑推理烧脑片,谜一般的城市嘛。
看了电影才发现,主旨是在城市中迷失自我的一群人的故事。
百度百科显示电影时长是122分钟,但影院实际放映时加上片尾也才100分钟左右,那20分钟是被谁剪掉了吗?
我很怀疑是因为剪得太多,所以没法清楚明白地看懂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还是导演本来就是想呈现一个“谜”给观众,因为迷失的群体包括导演自己。
很多人说电影里台湾杀手在治安良好的香港街头杀人,很不现实,大清早在城市的某个角落,这也是有可能发生的。
其实镜头也有拍到主编被杀时周围有路人看见这种场面表现出惊慌失措的样子,这不是很写实吗?
观影时,坐我旁边的观众老说,张孝全演的黑帮杀手为什么收到停止行动的指令,还要去找男女主角报仇。
为什么?
因为电影此时要体现的就是他们讲信用讲义气,答应的事就要做到,任务在此时已经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他们要完成他们的承诺。
虽然在当前的所有电影来看,这里表现的稍微用力了;但是九十年代的警匪片似乎都是这样表达黑帮义气的。
古天乐在最后一刻将枪踢到张孝全手边,与其说是故意让张孝全捡枪就范,被警察射杀;倒不如说是成全杀手在落败之时选择自杀。
因为在此刻,张孝全作为一个闯荡江湖很久的杀手肯定知道,捡枪绝对不可能射杀古天乐,捡枪意味着自杀。
所以这个场景绝对是导演成全杀手的自杀,成全了他的英雄主义。
总觉得电影里有个细节,不知是不是导演故意让观众误解的。
就是那个所谓的富二代,他的台词里有一句:我爸说做生意要贪,做官才要清廉嘛!
这是富二代or官二代呢?
或许这个二代负责贪,他老爸负责那啥呢?
有一个地方不明白,就是张孝全等黑帮杀手在超市地下停车场追杀古天乐等人的时候,为什么镜头要将打斗过程重复一遍回放,这是表达什么呢?
作为普通观众看不懂,希望有看懂的,能指教一二。
其实,观影时很多人评论说这部电影是烂片,我就是想说,这真不是烂片。
人家导演有铺垫,有主线,为了照顾大多观众,这部电影很多细节都是表现得很直白的。
例如在那个什么二代家搜到大量现金时候发现的追踪器,就是导演担心观众看不懂,给了个大特写,有木有?
居然有观众问这是什么东西?
这个和剧情有什么关系?
麻烦你们看电影时不要一味的吃爆米花,喝饮料;看个电影大脑和胃都在运动,供血不足,直接影响你们理解剧情,好吗?
电影的褒贬不一,众口难调嘛!
毕竟大家对导演之前的作品都是高度肯定,导演已经有七年没导戏了,这个作品在大家高度的期待中出现,但是没有充分满足大家的渴望,没有满足众多港剧迷对香港电影重新崛起的渴望。
个人认为,电影还是相当可看的,至少比花痴剧情好太多,只是觉得很多场景和剧情设计有很浓厚的九十年代的味道,导演大人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与时俱进呢?
文/梦见乌鸦《谜城》是林岭东时隔七年之后再执导筒的作品,但在我的印象中林岭东已经离开我们太久了,印象中他上世纪90年代末从好莱坞归来后拍得三部电影《极度重犯》、《目露凶光》、《高度戒备》是他最后的辉煌,因为在他新世纪之后,无论是《棋逢敌手》还是《铁三角》,当年“现实暴力大师”的风范早已不见,要说新世纪能够寻找到林岭东当年风范的还是与尚格云顿合作《地狱醒龙》(2003),是《监狱风云》的美国版,可惜受众面不太广,在北美的票房也只有1700万,内地很多观众估计也没看过,推荐看一下,是林岭东在《谜城》之前个人风格最后一次宣泄。
暴力导演的鲜明风格在《谜城》的开场字幕,看到了故事、编剧、导演都是林岭东,看到结尾之后,就会发现这是一部非常典型的林氏电影。
林岭东是一位暴力导演,与吴宇森的以歌颂的形式而产生的暴力美学不同,林岭东的暴力是现实的,对暴力的态度是控诉。
因为林岭东的特点不仅仅是其“写实暴力”的风格,还有非常鲜明的叙事结构。
林岭东的电影大多沿用了同一种叙事结构,即“不可掉头”式的叙事,同类电影不少,比如韩国的《走到尽头》,奥利弗·斯通的《不准掉头》都是类似的结构(这些电影都是建立在角色自己犯错误的基础上,一步错,步步错,与《谜城》还不大一样),甚至如《疯狂赛车》也是一样。
不过林岭东的故事并不完全是“错中错步步紧逼”结构,而是独特的累积式叙事方法。
林岭东电影多为突发事件型电影,主人公开始会因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而牵扯到一定的事件当中,随着故事的发展,出现来自各方面的势力被拖入其中,矛盾和冲突呈台阶式递进,一级更比一级高,事件越来越大,牵扯的人物也越来越多,最后将主人公逼向悬崖之巅。
这种进阶累积的矛盾冲突,造就了林岭东电影具有异常张力的剧情,在累积的效应下,林岭东沉稳叙事,一步一步地构置矛盾冲突,直至营造到箭在弦上、不得不抄起武器,奋起反抗的生死一战。
诸位可以回顾一下林岭东的“风云三部曲”、上述从好莱坞归来之后的三部电影等导演赖以成名的作品,几乎完全是这种叙事和风格。
《谜城》同样如此。
PS,林岭东之后,香港很多电影也效仿采用如此结构,尤其是一些B级片,比如《乌鼠之机密档案》、《吸血贵利王》等等,尤其是郑保瑞早期非常喜欢这种叙事模式,《爱作战》、《热血青年》,还有林超贤的《线人》。
虽说这类叙事很早就有,林岭东追溯好莱坞三四十年代‘黑色电影’的传统,把它处理成一出残酷社会现实逼迫下的人性悲剧,但是因为林岭东的发扬光大,才使得这类步步紧逼到被逼到死路奋起反抗的叙事模式在香港电影中走红。
多线叙事,不俗调度电影的起因很简单,古天乐出于好心帮助了落魄女子佟丽娅,因一箱钱的是非随后便进入一个无底洞。
该片同样也是采用了林岭东常见的多方势力设定,而且印象中,《谜城》是势力设定最多的一次。
谢天华与富二代马浴柯是一方势力,与之同伙的还有李灿森与林子善的香港黑帮,古天乐与兄弟余文乐的“双乐”组合是一方;佟丽娅最初单独一方,最后与古天乐他们合并拧成了一股势力;张孝全、高捷的台湾马仔又代表另一方,这个团队与其余几方势力谁也不挨着,最后都成了敌对关系;当然不能忽视香港警方有代表着一方势力。
这总共四个半势力在前期两两互通有无,到了最后各自都成了林岭东电影里最终被逼上绝路的那个狂躁的角色。
因此《谜城》的故事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内部线索颇多,而且环环相扣,明线暗线一块走。
个人认为,林岭东对故事的调度能力是香港同期导演中最强的一个,《目露凶光》那5分钟的“凶宅”探秘场面至今让人毛骨悚然,都显示出了一个导演对于镜头、气氛以及节奏拿捏的超凡功力。
这个看似混乱的线索和故事在林岭东的调教之下叙事张弛有度,该舒缓的地方放慢节奏,该迅猛之处一气呵成。
这就是一个大导演的功力,观众也基本不会因为前期过多的线索而摸不透故事脉络。
好吧,我承认,最初香港黑帮与余文乐和台湾马仔之间的关系我也有些凌乱,我一开始以为余文乐是反骨仔呢!
不得不以而为的妥协按照以往来说,林岭东的作品基本上是没有机会在内地公映的,因为早期林岭东基本上一腔怒火的对社会进行控诉,后期稍稍平和下来,但骨子里面仍有一股反叛的味道,比较《高度戒备》中的吴镇宇。
因此这部《谜城》在内地公映,林岭东也是做了一定的妥协,比如电影中很给面子的将古天乐安排了一个曾经犯错误被革职的警察身份,让最后古天乐的街头暴力宣泄有了不忘本职工作和一丝救赎的味道,而不是像《学校风云》里袁洁莹那样单纯的对社会的反击。
而且警察在片中的职能也被淡化了,只是最初作为一方势力给主角施加压力,古天乐与余文乐等人中段亡命天涯的时候要同时躲避台湾马仔、香港黑帮和警察三方势力的追捕。
到了最后警察这一方的职能被极大的弱化,结尾甚至成了主角一方的帮手,这就是林岭东妥协的地方,要是放在《极度重犯》《学校风云》里,警察与匪徒都会有意无意地结成“同盟”关系,不约而同地共同向孱弱的个体施暴,正邪的道德模糊设计,是这个残暴社会的写实。
《谜城》中对警察群体的弱化,对正邪双方的刻意突出,也是无奈之举,毕竟这是一部要公映的作品。
你行走的都市,我的迷失城池而且电影中,林岭东也为正义一方注入了很多的能量,古天乐除了是个前警察之外,还是一个隐忍版的“侠盗高飞”,并非如梁家辉(《监狱风云》)、袁洁莹(《学校风云》)那样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这个设定秉承了林岭东中后期的角色设置,他后来的电影对不良社会的控诉明显减轻了许多,主角一方作为正义的代表拥有一定的力量,才有了结尾之处古天乐“赠枪”给张孝全的一幕。
而后者代表着一定的“江湖道义”,乃是香港电影中常见的设定,林岭东对他们的塑造花费了一定的笔墨,用来弥补主角一方的逐渐高涨的势力。
乃至于到了最后阶段,张孝全等人几乎成了被共同被多方势力逼迫的角色,正反双方角色随着古天乐的暴走而来了一个本末倒置,这个设定时亮点,也是林岭东电影中一个常见的设定,如《侠盗高飞》和《龙虎风云》,偏重男性角色为冲破不良社会、权利的压迫,为尊严而付出沉痛代价。
《谜城》让人看到了一个久违的“写实暴力导演”林岭东。
尽管电影的故事已经不算新鲜,但依然具有浓浓的港味儿,也有人说林岭东在“食老本”,拍得都是以前的东西,但现在纵观与之同期的导演,吴宇森早已失去了双枪的准星,而林岭东一度离开大众太久的导演,如今的回归,尽管还没有“满血”,但还是昔日那个暴力导演,其赖以成名的把式还没有丢。
古天乐刀砍李灿森,张孝全一刀扎向元秋、古天乐最后的大爆发,这些直观场面没有一丝遮盖。
不过电影并没有在控诉社会,而是将矛头指向了金钱,“现在什么都变贵了,只有钱便宜了”这句台词令人印象深刻。
一座城池就是一座牢笼,《谜城》,英文名“Wild City”(野性城市),一部剑走偏锋的商业电影。
故事内容讲的是大陆女孩(佟丽娅)被男友欺骗作为性贿赂对象,失手伤了权贵公子,并携贿金逃亡。
两兄弟(古天乐和余文乐)协助她躲过黑帮追杀并将坏人制裁。
关键的大陆女孩这个人物,在故事的逻辑上非常离奇。
喝醉酒了被酒吧老板捡拾。
律师送贿金之外,还要将女友送人,这女友得多么被嫌弃!。
两兄弟舍身忘死救她性命,她竟然不肯分钱,这得颜值有多高?
才上映的怎么就有高清版呢?
难道又是香港先上,大陆后上?
这么一个关于钱的故事,是有那些点意思,但多数情节还是像黑社会打打杀杀的那种。
古天乐、余文乐、任达华,现在香港电影貌似都少不了他们这几个,还有那些配角,基本上香港电影里也都有那些配角,香港没人了吗?
香港的演员都到哪去了?
都去大陆了吗?
至于情节嘛,我对后期主角们为了追杀台港帮,一路对市区及市民的安全做了多少破坏啊,特别是最后撞上公车那下,如果公车上有人,那不是得死很多人了吗?
难道只因为是电影就这么不在意吗?
另外,对于香港警察不捉台湾帮只捉主角两表示不解!?
这么演是想表示香港警察无能吗?
精彩刺激度可上八九分,情节也就五六分。
林岭东久疏战阵,不清楚现在的行情了。血腥暴力延续了一贯的路数,但过于说教,结尾调度失当。
带妹子选这片子看的非常无趣…………虽然看到一些老港片的影子,可总是让人觉得差那么一截,还不如逆战或人证这种直接拼命的片子呢。演的最好的居然是反派人士,不得不说是最大败笔
动作场面依旧生猛暴力,杀破狼之类的在林岭东面前完全不够看。其实把佟丽娅换成偷渡来的大陆妹,把高捷他们换成大圈,把那个阔少换成为富不仁的HK老版,就还是八十年代老港片那一套,区别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林岭东的技巧生疏了,多了太多矫情的多余的感慨,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过审。
林岭东还是林岭东,影像上其实没必要追求这么时尚放心我们会一直爱你的,什么昨天伤悲明天眼泪都可以不要,结尾的忘我也可以不那么矫情,冷峻直给拳拳到肉才是你,港片的良心和希望
我琢磨了半天,从剧情丰富度上来说已经具备一个靠谱电影的基底,可是为什么还是那么的难看?主要是人物情绪和行为动机的合理性欠缺。人物不深,故事转不起来。/李灿琛啊。/做文化产品如果从业者本身没有站在对文化社会理解的高度上,光靠经验其实是走不了几步。
林岭东是我最喜欢的香港导演之一,与吴宇森并列,吴宇森有浪漫情怀,林岭东有人性深度,相比吴宇森的双枪白鸽,林岭东在拍摄手法上是比较写实的。时隔八年,林岭东还是林岭东,动作戏还是那么硬气,但故事少了邪气,多了正气,也就多了暮气了。
到圣母像被打掉手都觉得导演在抖个梗,最后才发现他们只是真是水土不服啊
一座城池就是一座牢笼,写实暴力导演林岭东的一次宣泄式的回归。林氏鲜明的叙事风格,递进式矛盾冲突,弱小群体被逼上绝路的嗜血反击,电影畅快淋漓,将罪恶的矛头指向金钱,但紧凑之余线索过多却有堆砌之感,缺点在于结尾是明显妥协市场,且为了安排这样的结局无故多出了一些bug
暮气沉沉的香港电影,只有林岭东是真少年!
收藏武功是会贬值的,与其说是本人拍的,不如说是有人拙劣仿照了林岭东那套残酷暴力美学
3分。林岭东导演继《铁三角》多年后的复出之作,剧本感觉像是从九十年代的旧纸堆里抽出来的,都已经是2015年了,香港都回归近二十年了。何况还是一场场有些out掉的追车、打斗、追逐等动作戏的堆砌,没有多少新意,还远远不如当年《高度戒备》的闹市街头的紧张度(更别说深度)。另外,本片的港名“迷城”更为符合影片的“迷失之城”的含义,内地名“谜城”感觉是谜一般的操作而改的。
电视里在放 实在难看 好想给零颗星星!
剧情没有那么出彩了,演员演的都还不错,古天乐很让人眼前一亮。
还是不错的,剧情紧凑。爱情并非主线,留下的是对于事件过程中留下的情愫。别让昨天的感情,浪费今天的眼泪。锰嘠+香港警匪片+大陆妹南下又回归。
林岭东的荣光在八〇年代,他的电影观念也仍在那个年代。
这部片及格总要有的,把分数拉回一点。
為什麼現在港片的故事一點合理邏輯都沒有。身為前警務人員看到這麼可疑的女性不能因為她漂亮就去犯法啊應該交給你前同事處理啊。還有什麼物質金錢價值的說教是要幹嘛。有沒有人給林嶺東普及一下與時俱進的意思,台詞橋段太定番太老土。張考全以後千萬別接港片了,角色乾癟到只能突出他胳膊的壯碩。
非常中规中矩的故事,各种元素该有的都有了,但总觉得少点什么,不够深入,没有触动到内心,反而几个台湾人让我很感触,特别是唱歌那段。
这么多大腕也扭转不过来的烂片
这真的是林岭东的片子吗?!我真不敢相信!李灿森的出现是好事,张孝全戏份不够,看不出来。花瓶佟丽娅简直莫名其妙…古仔,你虽然青春不在,但是依然有大好年华啊!接点好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