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The Heavenly Kings

主演:吴彦祖,尹子维,连凯,陈子聪,谷祖琳,张学友,黄贯中,恭硕良,杨千嬅,谢霆锋,莫文蔚,卢巧音,房祖名,冯德伦,成龙,何超仪,李尚义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英语年份:2006

《四大天王》剧照

四大天王 剧照 NO.1四大天王 剧照 NO.2四大天王 剧照 NO.3四大天王 剧照 NO.4四大天王 剧照 NO.5四大天王 剧照 NO.6四大天王 剧照 NO.13四大天王 剧照 NO.14四大天王 剧照 NO.15四大天王 剧照 NO.16四大天王 剧照 NO.17四大天王 剧照 NO.18四大天王 剧照 NO.19四大天王 剧照 NO.20

《四大天王》剧情介绍

四大天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吴彦祖、连凯、尹子维、陈子聪成立了一个名叫Alive的乐团,准备在乐坛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然而,他们在访谈中收获了前辈极为尖锐的真知灼见:张学友坦言,技术包装害了唱片业,很多资质差的歌手也在浑水摸鱼;黄贯中表示,踏实创作的人越来越少;谢霆锋直言,唱片公司并不尊重歌手的意见;卢巧音暗讽狗仔队总是无理取闹……总之,很多人都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乐坛的症结所在。事实也证明alive乐队的成长之路荆棘密布,先是主打歌曲被盗,在网上免费下载,其次是媒体总是挖空心思找他们的绯闻炒作,第三是公司对他们的包装越来越一厢情愿,第四是学舞不精,彩排偷懒,演唱会忘词等糗事,显然这支乐队距离他们的梦想越来越远…… 吴彦祖凭借此片拿下香港电影金像奖新晋导演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寄宿学校神魂颠倒蝎子王3:救赎之战逃离欲望岛密杀指令房屋整理专家第二季破冰船高考那年遇见你我是证人爱的多米诺法国制造龙探摇摆吉普赛你是世界的开始日夜男女生缝寸尺心最后看见的街女人河史酷比:神秘的开始踏破浮屠火星少女队灵书妙探第一季卢克的故事该死的歌德2嗨我的麻烦精火线警探第二季杀人才能你是我的姐妹起爆你好安妮~BeforeGreenGables~

《四大天王》长篇影评

 1 ) 【转载】又一个长毛—吴彦祖

【06年“四大天王”事件之后专访文,蛮有意思的,如果你也喜欢吴彦祖,不妨看一下】又一个长毛—吴彦祖 明星能「红」,涉及种种因缘际遇,其中一道板斧,是用最自然的方法顷刻消除与观众之间的陌生感。

吴彦祖成功了,并非单靠他的帅气。

他首次执导的电影《四大天王》以伪纪录片(Mockumentary)形式,把香港演艺界梦工场的迂腐赤裸裸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不过,原来并非每个人都爱看National Geographic,不甘被刺破娱乐圈美梦的人骂他恃才傲物,娱记甚至集体数落他的「经营」手法,更有人嗤笑他在「自毁长城」。

独独这位「乐坛卧底」丝毫无悔地抛出一句:「就算有媒体杯葛我,到死也不介意!

入行九年,我实在有好多问题要问!

」 明年香港将庆祝回归十周年,亦标志着吴彦祖在香港影坛打滚了十个年头。

他认为,香港回归后多了祖国这个大靠山,但影坛、乐坛,甚至香港市民却失去了一个身份(Identity),大家都显得失落,致令娱乐圈不但没有长进,还在不断倒退。

「其实电影也是一种study,外国人好钟意以前香港的Cult movies,《PTU》、《枪火》等等都反映香港独特的文化,回归后香港电影反而变得好General,我想香港人要寻回失去了的灵魂。

」吴彦祖边吃生果边说,那双剑眉像在舞动着。

Individualism 「香港只系不断地做紧明星工厂(Star Machine),唔理一个人是否能唱能跳,最紧要个样OK,电脑便会搞到佢好似唱到歌,又会迁就到佢唔驶跳舞,好有问题?

」吴彦祖强调,他不是愤世嫉俗而是嬉笑怒骂,他的讽刺没有如钱塘怒潮般惊涛裂岸,他甚至不认为他是在讽刺社会,而是question。

「我唔系想鼓吹『非主流』,我只系想问问有无选择呢?

」他强调并非想搞事,他要让外界知道,只要对社会有启发,低成本、无爱情元素的都可以是好电影。

「点解一定要商业先行,推同一种味道的电影、同一种题材的音乐?

咁样好闷,会令创作人都不想创作了!

点解非主流便会被排斥,唔系物以类聚就能建立乌托邦!

」Individualism是《四大天王》及吴彦祖经常挂在口边的主张,可能是天秤座性格的驱使,他认为做自己想做的事并非一种奢想。

随着《四大天王》徐徐落幕,吴彦祖部署三年的Project亦将完结,但Alive解散了,Alive精神不灭。

日后他会以演员作为职业,拍商业片,导演则会沦为他的嗜好,他将以独立导演的角色,拍一些自己喜爱、没有压力、不受制於任何人、题材的作品。

传说中的吴彦祖拥有深情双眸及强壮体格,以不标准的广东话、亦正亦邪的气质迷倒本港七至七十岁的女性。

采访现场,笔者看到一身休闲服饰的他,却是个很有主见、有抱负、真情流露的热血青年,甚至有点「长毛」(当然是靓仔版)的气质,跟银幕上光芒四射的性感偶像完全沾不上边,更打破他几近供人膜拜的冰冻花瓶的形象。

谈起本港的救市行动,吴彦祖更有话说,质疑政府对推动本港艺术事业发展的心态:「投资者不要只顾赚钱,监制也要俾啲空间导演,不要为保票房侧重个别演员。

好似『西九』,极其量只系令外国表演人士一个靓啲嘅表演场地,但对香港本土艺术的帮助不大,最开心还是班地产商。

」拥有耿直个性的他,说时手舞足蹈,也没有计算他的言论会否影响他日后的影艺生涯,这种就是Individualism的最佳演绎。

三年Project 吴彦祖认为,荷里活的大制作都可以生产出烂片,史提芬史匹堡加汤告鲁斯的《War of the Worlds》便很「垃圾」,但美国市场给予观众很多选择,令独立制作人都有立足余地。

香港要开一部片,往往要说服八岁至八十岁的人,又要顾及卖埠市场,诸多掣肘下令香港制造变成毫无特色的作品,故他怀念八、九十年代百花齐放的本港艺坛。

「香港有好多好有talents嘅人,但因为佢哋唔够主流、唔肯妥协,所以无公司签。

大家应该支持社会有alternative,因为很多主流的艺术创作都是由非主流创作启发而衍生的。

Madonna很主流吧?

但她背后聘用了很多非主流的创作人,令每张唱片都有独特性。

」香港没几个人肯花时间反省的问题,吴彦祖出「招」抒发意见。

三年前,吴彦祖开始筹备这个Project(或者说是一个局),他与尹子维、连凯加上陈子聪成立「Alive」,由签唱片公司碰壁、学跳舞到度桥推销自己,巨细无遗地展现,还加插了张学友及黄贯中等乐坛老手的肺腑之言。

自编自导自演的,还有Alive新歌被盗、制造成员不和解散的假新闻,真相变成道具穿插於黑色幽默之中,塑造成这套意念大胆、很Cult的实验电影。

吴彦祖以《四大天王》作为的作品名称,也是反讽当年社会以「捆绑式标签法」制造了乐坛四人帮。

对於光怪陆离的梦工场,杨千嬅在戏中的自白发人深省:「这是一个game,但不是fair game!

明白这一点,在娱乐圈生存会开心好多。

」 佛陀度化众生,教众人懂得「放下」。

访问期间,吴彦祖说得最多的是「系咪有问题先?

」系,他确实点出了很多当今娱乐界存在良久、或制度或风气的症结,笔者实在欣赏他打滚了这麽多年头还有反思的冲动,以及挑战专制传统的用心良苦。

吴彦祖明知放下会开怀一点,但仍是坚持那点执着,我们是不是也就盲目妥协呢?

Wednesday, May 03, 2006

 2 ) 新颖的四大天王

Daniel是导演,他们用DV做了这个project,反映了娱乐圈的一些真实面。

故事是由部分真实生活和部分剧本表演组成,其中还有明星访谈片段,少许偷拍之处。

是很特别、很新颖的电影,绝对的低成本小制作,但让我更爱Daniel了。

 3 ) 吴彦祖不错,值得期待

四部分:形象-包装-内讧-复合每个段落有一个主角,有动画表现上述的每个段落的主题。

这点上看,导演是有清晰结构和想法的。

快速剪辑表现乐队的发展情况。

过度,请了不错的剪辑师。

手持拍摄、采访属纪录片的风格,这也是导演特地营造的,就这点上来看,前辈是美国人的《This Is Spinal Tap》,是真实暧昧的表达。

其实美国七十年代已经有导演刻意“戏弄”纪录片了,用记录的手法拍剧情片。

还可以追溯到《Lies》,导演请女孩扮演被强奸的人做采访。

最后大家信以为真,不过导演澄清,并非刻意作假。

想说的是,这样手持拍摄、访谈,看起来乱,实际上结构很明显,对歌手的演唱功力、媒体炒作、商业包装、中国式内讧以及导演的希望——团结,结合在一起,组成了各个段落。

所以剪辑上也很有心思,包括用了很多快速剪辑。

比较欣赏的是签约那段,用偷拍的手法,做成新闻记录片的样子,可以追溯到《公民凯恩》,也许导演不一定看过《公民凯恩》,但是可以看出导演的想象力。

当然,还用了广角拍摄,有的时候是不同的效果。

所以总观,导演是有控制力去做的这部片子,给八分是对构思的肯定。

我很好奇的就是他怎么调度那些很大的场面,比如媒体问答、大型的商业表演、签售会。

难到真的是组了这个组合,之后再偏下那些画面资料的吗?

如果不是,都请群众演员,还真的有点“贵”。

片子也有不足之处,就是吴彦祖的角色的转变,为什么他又回来了。

从剧作的角度看,比他更好些,其中也有兄弟内讧的事,后来又和好了,剧中给离队的成员归来设置了更合理的理由,就是乐队在最落魄的时候新歌在日本排行榜排名到了5名,原乐队经理希望能够重组乐队,他请离队的成员去做说客。

离队的乐手之所以重新等台,也是在表演中场时非常HIGH的时候,他的搭档请他上台。

这样处理就会变成是观众要求离队成员上台,而非编剧。

 4 ) 有意思。

的确挺有意思,应该看广东话版。

吴彦祖的确不是一个光有外表的帅哥而已,起码他还有理想。

 5 ) 2006-09-09

比较少见的影片,更加少见的拍摄形式:为了拍片,四个演员竟然组了乐队,然后将出道到走红这一过程完整的记录下来,大大满足了我对明星背后运作情况的好奇心。

自从上了新闻院的公选课之后就对新闻界很失望,原来新闻,特别是负面新闻,能过让大众所知道,是经历了很多过程的,其中的失真或知而不报恐怕是一般不了解的人难以想象的。

我也只是知道了一点皮毛而已,就几乎已经不相信所有的媒介了,娱乐界的新闻工作者就更不用说了,看看腾迅这样的大网站上也随处可见“黄色新闻”,就已经让我很失望了。

究竟新闻是给什么人看的?

每次上QQ,腾迅的公告窗口弹出来,我只用眼一瞟就觉得那些新闻似乎是给心理不正常的人看得,比如什么偷窥狂、色情狂一类的人。

说回影片,乐队出道的历程就不同寻常:自己谎称歌曲被盗,然后大开新闻发布会给自己造势。

我看了并不觉得这种手段很恶劣,本来那些狗仔队干出来的事早就有过之而无不及,明星和记者之间完全就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毫无一丝一毫的信任可言。

也许有些明星真的生活不检点,但我依然鄙视那些利用人家私生活爆料的记者,无奈的是,不做这件事的记者恐怕凤毛麟角。

想到自己还准备考传播学的研究生,以后也有可能在新闻界工作,我自己都不能接受。

娱乐界和新闻界,究竟哪个更黑暗?

无端端把人家的私生活当丑闻,在我看来,这本身就是一个丑闻,如此没有素质和道德的人怎么可以当记者呢?

娱乐记者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乌合之众?

 6 ) We're Entertaining You

吴彦祖凭这部电影获得了金像奖。

我想,这家伙最近几年真是太顺了,金像金马一个个都拿到了,而且还从演员奖拿到了导演奖。

所以,金像奖的得奖感言,也让我觉得他开始有点拽了。

想不到这部电影会在广州上映,又因为太久没去电影院结果一去就看了令我无语的《明明》,决定碰碰运气,看这部戏能不能补偿一下我的精神落差。

事实是,我只能说,吴彦祖这个奖颁得好,他就算有点拽,他也拽得起。

电影播放过程中有些人离场,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如果对娱乐圈不关心也没有一定的了解,是不能明白这部片子的幽默和意义的。

然而相比起它出色的黑色幽默和背后甚或沉重的意义,最令我惊叹的是整个电影的设想和策划。

为了一部电影去组建一个组合,真真假假地,讲述娱乐圈的真真假假,这是多么妙的事。

从来都不知道,吴彦祖可以这么邪气,又这么有灵气。

我用“娱乐圈”这个词,而不用“乐坛”这个词,虽然电影里讲的是乐坛。

因为吴彦祖并不算一个乐坛中人,他是个电影人,更确切一点说,是娱乐圈中人。

什么东西套住了现在大部分的乐坛和电影?

娱乐圈。

金像奖上Alive几乎没有演唱,而是举起一个个手牌来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想这足以表明他们的态度了。

健康的娱乐,可以拯救我们的乐坛和电影。

 7 ) 《四大天王》:金像奖里期盼的花絮电影

《四大天王》:金像奖里期盼的花絮电影               □文/火神纪   寻找;尝试;挣扎;前行。

  可是往往到了最后,我们才发现;  自己并不知道我们所要的以及所追寻的,  到底是什么。

           ——火神纪。

题记。

  这是一部比较适合在电视上播放的电影,而不是大屏幕。

或者说,这应该是某个电视台上的八卦节目而不应该是一部电影。

至少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就是这么固执地认为。

  是不是任何的影像经过了剪辑处理之后,都可以被称之为电影呢。

在看这部《四大天王》的时候,我突然有了这样的一个疑问。

这也许是我所看过的电影里最不像电影的一种电影形式,整部电影都用那种跟踪访谈的形式剪辑而成,有的镜头甚至用了一种针眼镜头的那种偷拍的拍摄方法。

于是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总有这样的一种错觉,我并不是在看一部电影,而仅仅只是在看某场show的制作花絮或者某个DV爱好者和朋友间的游戏。

  在整体上来说,把这部时长83分钟的电影当成一个整体的时候,我们应该是感觉到惊喜的。

并不是因为我们不曾见过这样的电影方式,而是没有见过一部从头到尾都在不停地用跟踪访谈和动画这两种方式相互切换而剪辑成的电影,跟踪访谈代表了现实里所发生的一切,而几段动画代表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这两种简单的方式是合成了这部电影最基础的两种电影方式。

说起来似乎很简单,可是要在这样的方式里讲述一个有构架的故事,也许就显得有些困难了。

  因为有着若隐若现的故事构架,因为有发展着的情节,因为有些地方是作者自己杜撰出来的,所以,加入了代表人物内心的动画进入了后期的剪接制作之后,这部作品被堂而皇之地定义为电影。

  也许吧;这就是电影了。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方式,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它本身有着很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最终合成了电影艺术。

所以我不该去质疑这部作品的定义,就算我看的时候很是郁闷。

加上前阵子吴彦祖也因为这部电影而被香港金像奖授予了最佳新晋导演的奖项,为这部作品定性,似乎已经是被公认了的。

看过吴彦祖主演的很多电影,其实我很想知道当吴彦祖转换了角色当了导演之后,将给我们奉献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出来。

可以说,这部电影给我的期待值是很高的。

  这部电影在望穿了秋水之后终于在今年的3月底抵达了大陆并且公映。

然而,如此泛滥的跟踪访谈镜头,实在让我犯困并且大打呵欠。

  用一种如此直白的叙述方式来告知我们剧情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吴彦祖也许仅仅只是在尝试用一种相对比较特殊的电影方式来给我们描绘出他所想表达的一切,如果仅仅只是如此的话,那么也许应该说,这是一部成功的电影。

因为整部电影都像这样采用这种电影形式来表达的并不多见,金像奖在最佳新晋导演上的选择意味着对新的电影形式的鼓励和支持,而无可否认的是,这部电影在形式上的推陈出新让我吃惊,而我所吃惊的并不是这部电影,而是吴彦祖对于尝试的勇气。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这就是一部成功的电影。

这种用跟踪访谈和动画做出来的电影形式其实在很久以前就曾经看过了,只是似乎没有一部电影像《四大天王》这样占了如此大的比例,基本上可以用泛滥来形容了。

  印象最深刻的以及对这种方式用得最恰到好处的是1994年昆汀·塔伦蒂诺和奥利弗·斯通合作的那部《天生杀人狂》。

跟踪访谈、动画、黑白镜头、舞台剧等等多种电影形式的交错,以及大量快速的而且次数惊人的剪接让我看到了一场最华丽的电影艺术表演。

我在看这部作品的时候,我总会不时地想起《天生杀人狂》,就算在题材上、基调上都相差甚远无甚关联。

可是这种电影手法上的靠近,总会让我无来由地迷乱。

  金像奖对这部电影的肯定以及对吴彦祖的期待给了我对这部电影过高的期待。

然而,总体看下来,这部电影在那种高期待值下带给我的,是另一种更可怕的失望。

  漫漫长的制作花絮。

这也许是我看完这部电影的第一感觉。

可以是一场演唱会或者一部电影的制作花絮,于是看完这部电影,我开始对这花絮背后那场演唱会或者那部电影产生浓厚的期待。

然而看完的时候我被告知这并不是花絮而就是一部电影的时候,我严重失望。

  创意有余,可是出来的效果实在是差强人意。

用跟踪访谈和纪实的形式记录了一个叫Alive的乐队从组队到找唱片公司,再到自我炒作以及接拍广告到MV再到接演大型演出到最后解散的全过程。

中间加入了比如张学友、黄贯中、莫文蔚的采访让这部电影看起来亦真亦假难以辨别。

这是电影的功效,或者是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以经录片之名杜撰一个不真不假的娱乐圈。

也许,因为金像奖对最佳新晋导演所寻找的是一个更好的创意以及一部更容易引起共鸣的电影,于是,这部电影的电影手法以及其描绘的圈乐圈也就更容易得到青睐了。

  用琐碎的谈话和纪实的跟踪拍摄的方式来支撑起一整个故事,这样的做法实在有些冒险。

金像奖所津津乐道的,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部DV作品或者是一个乐队成长的记录花絮,而不能被称之为电影。

只是因为有很多的明星在片子中露了脸,因为得到了金像奖的肯定以及用一个比较正规的电影途径来传播,也就成就了这部也许谈不上是电影的电影。

  我佩服吴彦祖对尝试新概念的勇气,可是也许是因为过高的期待值,等到我终于看到了这部电影并且硬着头皮把这部电影看完了之后,我很失望。

  金像奖对吴彦祖的肯定是一种对电影形式尝试的鼓励,这也许也是近年来香港电影总是固守在原有的种种电影形式里,业内人士对于前景的担忧以及一种导向性的期盼。

然而在一般影迷看来,这部电影似乎更像是一部花絮电影,或者说,是电视的一个跟踪访谈节目,扯不上电影。

  我一开始从看到的海报上去猜测,我曾以为这会是一部无厘头的搞笑电影,从这点来说,这部电影依旧让我惊喜;电影里的造型也应该值得惊艳。

男色时代里的一部男色电影,好吧,就且宽容些吧。

2007-04-30;丁亥年甲辰月甲午日。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四大天王》  ■译名:《The Heavenly Kings》  ■导演:吴彦祖(Daniel Wu)  ■主演:吴彦祖(Daniel Wu)、陈子聪(Convoy Chan)、连凯(Hoi Lin)、尹子维(Terence Yin)  ■类型:喜剧、音乐  ■片长:83分钟  ■地区:香港  ■语言:粤语、英语  ■发行:Golden Scene  ■上映:2007年3月29日

 8 ) 保持愉悦,放轻松。

这果真是部很有趣的电影。

尽管它打着纪录片的旗号,可它记录的却是一手安排好的情节。

一切突发事件和危机处理都按照既定的剧本处理。

因此它又不能算是一部正统的纪录片。

而这正是它的有趣之处——我们在这部电影里可以看到的是刻意揭露的关于娱乐圈灯光下的一些我们所不了解的事情。

兴致勃勃。

这是我现在的状态。

无论是等待下载等待观看正在观看乃至到观看完毕,我的兴致都十分地高昂。

事实上这种关于娱乐圈报料的不费脑的片子谁都乐意在闲暇时候打发功夫。

它既不像韩剧那样冗长沉闷也不像侦探片那样惊悚紧凑。

它适合你在任何时候观看。

你可以很沉重地思索这电影之后反映的那些颠覆常理的情况,比如五音不全的“歌手”一样可以录制出完美的唱片,比如歌手登台要花钱请专业的歌迷到现场造势,比如娘娘腔的舞蹈师和造型师那些令人发笑的舞步和简直莫名其妙的服装设定但事实上却能制造出不少的关注等等。

你同样也可以看完之后一笑了之,比如嘲笑那些不专业的歌手的要录音录制上百次才能出一首不太悦耳的歌,比如那些即将登台才最后出现的让经纪人和伙伴捏一把冷汗的歌手,又比如那些被daniel们玩弄了一把的香港娱乐圈。

影片带给观众的是发生在大家身边不多不少沾上一些边的事情。

我们可以置身事外假设事不关己。

可事实上我们(至少我这个年代)还是经历过以买唱片买海报的形式追星的时期。

我们大概也会很像到现场为我们的偶像的演出打气加油。

然而这些都已经是过去。

我们也经历过感叹这个歌手唱歌很好,然而发现他现场唱得巨难听无比,到现在宁愿他们假唱会比较舒服的地步。

而这些过往和现在的观众的变化和需求,赤裸裸地在电影里得到了反映。

这些就是游戏规则,你接受它你就活得好。

杨千嬅这话说得再对不过。

我们就是观众,娱乐圈只是一场游戏。

尽管旁观者心态看这部片子,可我依然为尹子维和陈子聪不负责任的迟到而愤怒,为尹子维指责连凯自私而骂了句脏话,为他们讲出限制级台词而喜悦。

用这样的心态看电影,至少听着的是粤语原版,可以保持愉悦。

 9 ) 纪录片,半纪录片,假纪录片

一直都很喜欢吴彦祖,不论他演王子或恶人,他有一种奇特的气质,坏人都可以让他演的那么彻底,看着他从一个新演员->男配角->男主角->新晋导演,所以很期待这部四大天王。

开始看的时候,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他是不是喜欢捧着DV,然后把这几年ALIVE的一举一动都记录下来,看上去就像是以前的一部《买凶拍人》,完全的家庭手提式DV,偷拍、自拍、访谈、媒体记录全数加在一起,看的我下巴都快掉下来...比如Daniel为了炒作,欺骗媒体;比如Terence说连凯:连凯是最自私的一个,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找Daniel是因为他红,你找我是因为我会唱,你找Baba是想找个垫底的。

比如他们找唱片公司,揭露娱乐圈明星与公司的种种黑暗。

直到看到最后,他们四人戏剧性的结局,我糊涂了,然后在网上看到一句话:ALIVE仅仅为了四大天王而存在...所以这部电影出来,ALIVE也将解散,为了这部电影中的种种,他们确实无法继续面对歌迷和媒体了。

我只想说一句:吴彦祖真棒,ALIVE真棒。

 10 ) 阿祖野心与实力。

喜欢阿祖的一定要看哦!

不得不说,阿祖休闲打扮也非常好看非常好看!

电影整体的氛围也很好,阿祖剪辑得不错哦。

大家的本色表演也很好,而且看完了,不禁想,那里面关于大家感情的部分几分真几分假?

连凯组这个boy band是不是真是有私心,找阿祖为了他的名气,找尹子维为了他会唱歌,找陈子聪为了垫底?

阿祖又是不是恃名自傲?

不过有一点绝对是真的,即使阿祖歌唱得很烂,也会是乐队中最受欢迎的那一个,毕竟歌唱得好得很多,脸长得像阿祖的可不多。

《四大天王》短评

香港娱乐圈的生存启示

2分钟前
  • Aspire
  • 力荐

真的是又有皮相又有才华的男生

3分钟前
  • 马甲
  • 力荐

连凯那么帅,保养的又好为啥不红啊,37的连凯看着也就二十多,比32的吴彦祖都帅,还有一脸羞涩的气质,难以想象一直演反派为主。吴彦祖拿了导演奖一定是因为长得帅加分了吧,拍的好一般

8分钟前
  • 菠萝
  • 较差

幾好睇D窩...唔知點解睇完更fancy daniel lor..

13分钟前
  • 黯然销魂饭
  • 力荐

我喜欢这个计划,更佩服他们有这个魄力去做成这件事.

15分钟前
  • 花小会
  • 还行

吴彦祖野心很大,连凯却依旧唱衰。

18分钟前
  • Δεερ
  • 推荐

比想象中有趣很多,特别是造型师David Lee那段,笑得都快从椅子上掉下来了。吵架那段也好看,凡事较真的丹尼尔,为所欲为的达伦斯,心软好说话的安德鲁,而其实我最喜欢的是圆滚滚的陈子聪

20分钟前
  • Yee
  • 还行

連個字幕都沒有,看個毛

25分钟前
  • 炘少
  • 很差

吴彦祖怎么是个菊花嘴?

29分钟前
  • 娜嘉
  • 较差

我爱吴彦祖!

30分钟前
  • Chromosome
  • 推荐

這部電影還是有點小意思的。但,第一,原來吳彥祖是煙槍,常喝胃藥。第二,尹子維給我的好印象全無,我真的相信“相由心生”這句話。看吧,他總是扯著半邊臉壞壞地笑著,如此地奸,就跟『美少年之戀』裡的JC一樣。放屁這些可以接受,畢竟是人嘛(話說屁是可以憋的吧?),但沒責任心就完全完全不行,難怪他到現在都紅不起來(雖然我一直都很支持他)。第三,連凱是個好男人。我相信電影裡有很多真實的地方,但末尾尹子維在酒吧罵連凱的片段我覺得假,最末吳彥祖回來那段N假。那個stylist超搞笑,那個跳舞老師拽得那個死樣,編的舞卻不怎樣

35分钟前
  • 半點
  • 还行

没想到阿祖还搞过乐队,为此还专门拍了部片子。整体来说还是很好玩的,虽然真假难辨,但没想到导演对整体的掌握度还蛮高的,细节很多,爆粗尺度也很广,很喜欢他们“利用”记者作宣传的那段,非常好玩。片中安插的几段动画也是超酷,且找了很多圈内的歌星浅显地谈及这个行业,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成龙的客串,以及那个能修正错音的软件——它让我明白,在这娱乐至上的时代里,音乐也只不过是商业的辅助工具而已

36分钟前
  • 回忆与否之
  • 推荐

有很多意外的人出现,尹子维真是帅啊。

40分钟前
  • sonic monk
  • 推荐

那个。。歌啊~

41分钟前
  • 十一
  • 推荐

剪辑比较混乱,但是创意相当棒。一个光怪陆离的娱乐圈就这么活生生摆在了我们面前。

46分钟前
  • 吃主儿
  • 还行

导演吴彦祖

51分钟前
  • 小美人鱼
  • 较差

戏里戏外分不清

56分钟前
  • KQ9527
  • 推荐

有点意思,但比同类型的《情非得已生存之道》弱些,结局太shi了

58分钟前
  • 我做导演不为艺术只为潜规则
  • 还行

吴彦祖 完美男人

60分钟前
  • 川岛由纪夫
  • 力荐

这片子的创意真的是无敌,吴彦祖让我刮目相看。娱乐圈的复杂众所皆知,但是敢于将它玩弄于股掌的吴彦祖其勇气与聪明可嘉。片中的动画太过冗长,结尾太过无厘头。除此以外,我真的只是觉得,行为艺术的去拍一部电影,这种创作方式太有突破性了。

1小时前
  • 思阳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