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柴塔尼亚·塔姆哈尼
主演:阿迪亚·莫达克,阿伦·德拉维德,苏米特拉·贝夫,迪皮卡·比德·巴格瓦,基兰·亚德诺普维特,阿比舍克·卡拉,内拉·赫德卡,马卡兰德·穆孔德,克里斯蒂·班纳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马拉地语,印地语年份:2020
简介:沙拉德·内拉尔卡毕生致力于成为一名印度古典音乐歌手,并努力遵循前辈们、大师和父亲的传统理念和教导。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沙拉德开始怀疑他所追求的卓越是否真的现实。详细 >
长达两个小时的冥想教程
7.3 去年威尼斯的最佳剧本,一部关于印度古典音乐的电影。我听起来咿咿呀呀的印度古典音乐有可能和京剧在外国人耳中听起来的感觉差不多
未出现的女人才是主角吧,男主角还是比较认同和尊重她所留下的音乐遗产。可在影片结尾处,那个大腹便便的老男人抖落出自己的八卦,一边说自己曾经在她家听过她的演出, 一边又说她并没有留下什么音频、视频资料,不好判断她的水平,另外她好像是妓女啊,后被一个男人收为情妇,被资助去读音乐等等,看惯了男权社会抹杀女性才华的路数,还好年轻男子当即破了一杯水到他脸上。为什么多处出现男主看黄片打飞机段落?有必要吗?
既说个人理想的磨灭,也说传统艺术的消亡,既是一种反励志,却也讲了个真道理,作为一部节奏很慢又被拉格抻的更慢的电影居然还挺吸引人,而且置于印度爽片宇宙中能有这么一部作品本身也很难得
哦,大型沉默。但有一种事先张扬的好,可能是叫做质感吧。
后半部分稍微好点,主题我也get到了……但是我看着真的很无聊啊
TIFF2020 day1: 漫长的时间线里交织了童年,青年和中年的男主角,利用音乐的传承,讲述了从父子到师徒的关系,贯穿了男主角的一生。从未问世的大师录音,是漫长夜路和孤独人生道路上的精神导师,最终他也走向了传道授业的转身,但是依然注定在音乐的道路上孤独前行。
【印度】西塔琴的深重,北印度古典音乐的悠扬婉转,还有一个不愿意忘却的人始终在和社会、和世界、和周遭、和信念进行着孤苦漫长的守护与斗争。主人公矛盾却又坚持的旅程和这种古韵互相交织,很好地打开了一扇不曾为人了解的窗,不过在某些时候,电影更像是专门服务于艺术音乐频道的人物纪录片,余音绕梁绕啊绕….另一种形式的《百鸟朝凤》。
印度古典乐作为载体表达纯艺注定消亡于大众文化(选秀 重组经典 商业化)的态度 镜头什么的都算是标准之内 最后结尾还蛮喜欢 一代代学徒寻觅循环
与充满自怨自哀的父亲不同,主角最终接受了平庸的自我,很了不起
重复的单调段落制造延沓感,一定程度上在寻找远离开口阐释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但冗余无可避免。
少有的拍得非常安静的印度影片,故事并未有紧张冲突,只是关于印度古代音乐传承之事,时间跨度达二十年,且讲述得不徐不疾。
非常隐晦又幽怨的表达 同样是大量固定镜头下对时间的凝视 到最后半小时有趣了起来
音乐无需听懂,只要听就会后背发凉。 人物饱满而又平淡,原来哪个国家都爱造(人)神,我天朝尤其钟爱。
8/10
3.5,导演完全可控的方面已经很优秀了,观看中最大的障碍在于:一些叙事情境中,演员们完全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以至于出现了若干个“王小帅情境”。
B / 那一段不断复现的配乐试图包蕴的不仅是无数“声音”的即时变化,更是情绪与记忆的杂多。因而是重复且外释的。向前的推镜则反过来向内收聚,试图将舞台从平面上采掘出来,也将人物的状态精确锚定。令人宽慰的是,不论主要人物及其立场还是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瓦解,这些喟叹中隐含着的讥诮回音,都没有让叙述的距离过分波动,从而阻止了固化立场的形成。回头一看,《百鸟朝凤》拍得可以说是惨不忍睹了。
沉闷的80分钟后,才有点意思,片尾曲好听。
过于范式
导演自嗨作品,5星给美术,可怕的节奏,拉着进度条选择性飘过,属于院线票房不可能有的影片。(2021·5·15 6.9/522 5星12.1% 4星35% 3星42.3% 2星9.2%)【IMDb7.2/2K 】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长达两个小时的冥想教程
7.3 去年威尼斯的最佳剧本,一部关于印度古典音乐的电影。我听起来咿咿呀呀的印度古典音乐有可能和京剧在外国人耳中听起来的感觉差不多
未出现的女人才是主角吧,男主角还是比较认同和尊重她所留下的音乐遗产。可在影片结尾处,那个大腹便便的老男人抖落出自己的八卦,一边说自己曾经在她家听过她的演出, 一边又说她并没有留下什么音频、视频资料,不好判断她的水平,另外她好像是妓女啊,后被一个男人收为情妇,被资助去读音乐等等,看惯了男权社会抹杀女性才华的路数,还好年轻男子当即破了一杯水到他脸上。为什么多处出现男主看黄片打飞机段落?有必要吗?
既说个人理想的磨灭,也说传统艺术的消亡,既是一种反励志,却也讲了个真道理,作为一部节奏很慢又被拉格抻的更慢的电影居然还挺吸引人,而且置于印度爽片宇宙中能有这么一部作品本身也很难得
哦,大型沉默。但有一种事先张扬的好,可能是叫做质感吧。
后半部分稍微好点,主题我也get到了……但是我看着真的很无聊啊
TIFF2020 day1: 漫长的时间线里交织了童年,青年和中年的男主角,利用音乐的传承,讲述了从父子到师徒的关系,贯穿了男主角的一生。从未问世的大师录音,是漫长夜路和孤独人生道路上的精神导师,最终他也走向了传道授业的转身,但是依然注定在音乐的道路上孤独前行。
【印度】西塔琴的深重,北印度古典音乐的悠扬婉转,还有一个不愿意忘却的人始终在和社会、和世界、和周遭、和信念进行着孤苦漫长的守护与斗争。主人公矛盾却又坚持的旅程和这种古韵互相交织,很好地打开了一扇不曾为人了解的窗,不过在某些时候,电影更像是专门服务于艺术音乐频道的人物纪录片,余音绕梁绕啊绕….另一种形式的《百鸟朝凤》。
印度古典乐作为载体表达纯艺注定消亡于大众文化(选秀 重组经典 商业化)的态度 镜头什么的都算是标准之内 最后结尾还蛮喜欢 一代代学徒寻觅循环
与充满自怨自哀的父亲不同,主角最终接受了平庸的自我,很了不起
重复的单调段落制造延沓感,一定程度上在寻找远离开口阐释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但冗余无可避免。
少有的拍得非常安静的印度影片,故事并未有紧张冲突,只是关于印度古代音乐传承之事,时间跨度达二十年,且讲述得不徐不疾。
非常隐晦又幽怨的表达 同样是大量固定镜头下对时间的凝视 到最后半小时有趣了起来
音乐无需听懂,只要听就会后背发凉。 人物饱满而又平淡,原来哪个国家都爱造(人)神,我天朝尤其钟爱。
8/10
3.5,导演完全可控的方面已经很优秀了,观看中最大的障碍在于:一些叙事情境中,演员们完全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以至于出现了若干个“王小帅情境”。
B / 那一段不断复现的配乐试图包蕴的不仅是无数“声音”的即时变化,更是情绪与记忆的杂多。因而是重复且外释的。向前的推镜则反过来向内收聚,试图将舞台从平面上采掘出来,也将人物的状态精确锚定。令人宽慰的是,不论主要人物及其立场还是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瓦解,这些喟叹中隐含着的讥诮回音,都没有让叙述的距离过分波动,从而阻止了固化立场的形成。回头一看,《百鸟朝凤》拍得可以说是惨不忍睹了。
沉闷的80分钟后,才有点意思,片尾曲好听。
过于范式
导演自嗨作品,5星给美术,可怕的节奏,拉着进度条选择性飘过,属于院线票房不可能有的影片。(2021·5·15 6.9/522 5星12.1% 4星35% 3星42.3% 2星9.2%)【IMDb7.2/2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