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的海军登船检查被砍光+蛙人炸掉军舰相当的游戏感。
人物出场介绍也是,难怪会被翻译成这个名字。
往后看发现不太对,破坏U艇后勤这事还蛮大的,各处行动细节也像那么回事,这里直接遍造一个英雄故事不太可能啊。
看到最后亮出了故事原型真人的照片和生平简介,才知道偷 Duchessa d'Aosta 号的事确实是真的。
第二场偷袭军营救人的事当然是戏说部分。
不过地图是对的上,从北边去西非的海岸路过加那利群岛确实是顺路的。
额咱就是说,那会西班牙是名义上中立状态,甚至没有答应德军从他本土借道通过(希特勒甚至威胁过弗朗哥信不信老子直接把你占了,结果大元帅说大哥你知道游击战这个词就是来自西语吗,你占了西班牙那帮人天天跟你打游击我也管不住啊),所以允许德军在加那利群岛,三毛老公的故乡,拉帕尔马岛驻军建营这事靠谱吗,这部分历史真是不熟,有了解的朋友请指正。
偷袭军营行动勉强还算靠谱吧,至少开始给了两镜头说主角团侦察了一番大致摸清楚了军营部署。
如今能给个行动前侦察镜头就算不错了
我喜欢这个俯瞰镜头,一下就交待清楚空间关系了靠弓箭跟小刀干掉放哨的,手榴弹炸掉碉堡里的人,夺了高射机枪干掉了大部队。
这四管高射机枪的威力表现的算到位了, 那几十号人真是会瞬间打飞 。
当然着弹效果还差点意思,感觉经费不够啊,之前炸军舰那的特效也是有点欠欠的。
上一部把重机威力表现的如此真事的还得是兰博4了吧。
弓箭那射程跟威力显然有点漫画,好吧大壮也确实是个漫画式夸张身材。
救人质那个夹奶头刑具算是本片不多的恶趣味,比导演以前的片少多了,能不能多搞点。
对了讲真这么大的消声器配上专用亚音速弹枪声可能也没有片中这么小吧。
这种超大消声器应该也是多年后的冷战时代才设计出来的专用特种武器。
道具组:没像隔壁COD一样二战武器配红点全息已经够意思了!
这效果真是一言难尽火车戏上吐槽食物有点意思哈,要是德国人赢了咱们都得吃白菜香肠黑面包, 要是英国人赢了只有炸鱼薯条呵呵呵,都挺惨。
奈何吃的比较好的三国法西意都没啥战斗力啊。
派对戏上意大利军官这意语相当地道,这是COS谁?
但丁神曲里的角色咩。
让德国军官COS凯撒有点意味啊。
西班牙军官COS成牛仔甚么鬼,而且这人最后在码头报告损失的时候那西语磕磕绊绊的,不是正常母语语速。
回想一下港口偷船的高潮戏因为是真实事件改编,所以反而显得有点束手束脚。
除了大壮斧子劈人一小段,其他的都略显平淡。
炸船改偷船是因为德国人加固了船壳炸不动这种借口有点勉强啊,有点强行加戏之嫌。
按照之前铺垫的这帮人的疯劲,怎么着也要排除万难放个大烟花才算是把情绪流顶满嘛,这里就真不如无耻混蛋那样改遍,直接改历史了冲进电影院把希特勒突突了爽啊。
港口出逃那段,还是略显凌乱,有点分不清谁在那条船上干啥之感,特别是船内战斗戏那些船仓甲板又有点雷同,又是黑夜戏。
最后岸上还是炸了几条船跟88炮,额就是中烟火效果嘛不太令人满意。
搞笑的德军要的是船上的物资,现在船被偷了,第一时间不去开船追,在岸上长枪短炮开火是甚么鬼,88炮几发把船打爆了物资也全没了啊,你咋跟小胡子交代。
德国军官应该第一时间叫停火啊。
一直打到出了射程才想到开船,这里真是有点瞎编了。
这些动作戏也不太符合史实,不如重点放到派对那部间谍怎么脱身有意思一些。
这里简直就纯放烟火了,甚么气浪啊飞溅啊是一概没有
制片人里有布鲁克海默,果然
我说最后出场接应的英国海军船怎么这么眼熟,这怕就是在停在伦敦的HMS BELFAST取的外景吧。
来补一些维基百科的真实历史细节 Operation Postmaster,邮差行动该行动是由英国小规模突袭部队(small scale raiding force SSRF)和 特种作战执行局(special operations executive SOE)合作执行的,旨在“俘获”意大利货船公爵夫人达奥斯塔(Duchessa d'Aosta)为首的三只船只的计划。
SSRF,又称第62突击队(No. 62 commando)标志
行动目标:意大利公爵夫人达奥斯塔(Duchessa d'Aosta)号货船1941年8月9日,马奇-菲利普斯( Gustavus Henry March-Phillipps,是007的原型人物之一,值得一提片中还给了007创作者弗莱明一个角色,菲利普斯在片中由大超亨利卡维尔饰演,下文由大超简称 )指挥的载有五名船员的“荣誉女仆号”( Maid of Honour )拖船离开普尔港,前往西非。
1941年9月20日,经过六周的航行, 他们与杰弗里·阿普尔亚德 ( Geoffrey Appleyard,以下简称apple用了电影里的昵称hhh,由 亚历克斯·帕蒂弗 Alex Pettyfer 饰演)指挥的载有其他SSRF士兵的另一艘运兵船在塞拉利昂弗里敦汇合,apple的队伍八月底就到了塞拉利昂,侦查德国潜艇基地,但是他们没能找见任何潜艇基地的踪迹。
片中的营救桥段还有夹电极是虚构的hhh
几内亚湾
费尔南多波(Fernando Po),现在称为比奥科(Bioko),是离大陆最近的岛屿。
SOE特工早前便发现了意大利的8,500吨商船 Duchessa d'Aosta、德国大型拖船 Likomba 和柴油动力驳船 Bibundi 三艘船,其中公爵夫人号在申报货物时并未提交第一页清单,船长还拒绝提供任何细节,这导致人们猜测它还携带武器或弹药。
SOE特工对船只进行了观察,并于1941年8月提交了一份夺取拖船利孔巴号(Likomba)并废掉公爵夫人达奥斯塔号(Duchessa d'Aosta)的计划。
尼日利亚总督伯纳德·布尔迪隆爵士提供了两艘拖船 Vulcan 和 Nuneaton支援该行动。
突袭部队共32人,4名SOE特工,11名来自SSRF的突击队员和17名从当地居民中招募的男子组成,以驾驶两艘拖船。
但是如影片中所表现的,该行动在高层引起了一些争议,英国西非司令部司令乔治·吉法德爵士将军就拒绝支持该任务, 英国驻马德里大使馆也不赞成 ,这些反对声主要是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公爵夫人为德军服务,周围也没有任何港口或者基地。
这些反对的高层认为在中立国的港口内进行军事行动可能会导致外交纠纷,甚至将西班牙推向轴心国,直到1942年1月6日,最终得到外交部的支持,该行动才得到了了最后的批准。
不同于影片所示,海军主动派出了护卫舰“紫罗兰号”(HMS Violet)在海上拦截这些被俘获的船只,捏造一个“意大利商船和德国拖船在途径公海返回欧洲时被大英帝国海军英勇俘获”的故事。
护卫舰“紫罗兰号”(HMS Violet) SOE代理人理查德·利佩特(Richard Lippett, 片中由黑人小哥 巴布斯·奥卢桑莫昆 Babs Olusanmokun 饰演,下文简称黑人小哥 )在利物浦的航运公司John Holt&Co. 工作,该公司在岛上设有营业办事处。
上任后,他开始为突袭做准备。
他意识到奥斯塔公爵夫人号的船员喜爱接受岸上派对的邀请,并于 1942 年 1 月 6 日在船上举行了自己的派对。
在参加派对的幌子下,利佩特设法获得了有关船舶出海准备情况、船员人数和值班安排的信息。
1942 年 1 月 11 日上午,突袭者乘坐两艘拖船离开拉各斯,在途中,他们在格雷厄姆·海耶斯上尉( Graham Hayes,片中由赫洛·费因斯-提芬 Hero Fiennes Tiffin饰演,这哥们早年演了哈利波特里面年轻的伏地魔,下文用伏地魔小哥代称hhh )的指挥下练习放下小艇并在海上登船。
黑人小哥在岸上,安排了公爵夫人的军官参加晚宴。
两艘拖船载着偷袭小队大摇大摆进了港口,大超和apple带队上了公爵夫人,伏地魔小哥指挥小艇靠近拖船,骗哨兵说小艇上是船长,顺利登上两艘并排停靠的拖船,然后就是往船锚上装炸药,拖船就绪后炸开船锚,拖船开始将公爵夫人拖出港口,爆炸引起了岸上居民和岸上德军的注意,居民没有试图阻止船只离港,德军就有点离谱了,跟喝大了一样,几个防空炮台向假想的目标开火,认为爆炸是由空袭引起的,但保护港口免受海上攻击的六英寸火炮却没开火。
从进入港口到拖着船只离开,行动花了30分钟,小队没有任何损失。
太逆天了。
1942 年 1 月 16 日,公爵夫人在海上被紫罗兰号“俘虏”。
后续: 负责soe的政府部长休·道尔顿(Hugh Dalton)向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通报了突袭的结果,他还相信“邮差行动”给其他中立国政府展露了英国不惜一切代价,不惜使用一切手段抗战到底的决心。
西班牙政府对这次突袭感到愤怒,外交部长塞拉诺·苏纳(Serrano Suner)将这次行动描述为“对我国主权的不可容忍的攻击,任何西班牙人都会被这种海盗行为所激怒。
”在德国,广播电台报道说“ 英国驱逐舰进入港口并投下深水炸弹炸毁锚索,船员被枪杀 ”。
而英国海军部则声明在该海域没有任何英军船只,他们只是“收到一份报告”,关于“一艘身份不明的大型船只”,并且“前往现场进行了调查”。
这次行动的细节甚至对英国参谋长联席会议( British Chiefs of Staff ,不知道这个官职官方翻译是什么,就只好自己翻译了)保密,他们直到1月18号才被告知英军俘虏了这么艘船。
1942年1月17号,公爵夫人被俘获后一天,留在岛上的黑人小哥被抓去问话,但是小哥撇清了责任,于十天后获释,在1942年3月1日偷偷润回了英国本土。
公爵夫人号被俘后被拉到加拿大,为战争运输部服务。
荣誉女仆号被留在塞拉利昂并且卖给了当地政府。
人员:突袭后,大超被授予杰出服务勋章( Distinguished Service Order (DSO)),伏地魔小哥和apple被授予军事十字勋章 (Military Cross (MC)),黑人小哥和提出计划的SOE特工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OBE ), 另一名突击队员,也是突袭中唯一的职业水手,二等兵安德斯·拉森 (Anders Lassen,片中由壮汉 阿兰·里奇森 Alan Ritchson 饰演) , 也被授予军事十字勋章 。
玛乔丽·斯图尔特(Marjorie Stewart)在行动后不久 嫁给了马奇-菲利普斯 。
她在战后仍然从事影视行业,以《Liitle Big Shot》(1952 年)、《Young and Willing》(1954 年)和《The Lost King 》(1958 年)而闻名。
她于1988年11月9日在英国英国伦敦肯辛顿去世。
玛乔丽·斯图尔特(Marjorie Stewart)黑人小哥理查德利佩特( Richard Lippett )我没找到更多资料,可能是还没解密,也可能是他一直比较低调吧
理查德利佩特( Richard Lippett )的?
档案但是这只突击队的其他成员最终都殒命与二战的硝烟之中1942 年 9 月,大超马奇-菲利普斯在法国德占区进行的一次登陆行动 Aquatint 行动中丧生,他们登陆到了错误的地点,遭遇了德军巡逻队,8人被俘,3人牺牲。
马奇-菲利普斯少校Major Gus March-Phillipps 1908-1942
菲利普斯少校的墓碑 在和菲利普斯进行的的同一次任务中,伏地魔小哥海耶斯逃脱了抓捕并越过了西班牙边境,却被移交给德国人,德国人将他单独监禁了九个月,然后于1943年7月13日被行刑队处决。
他到死都没给德国人吐露一个字的情报。
格拉汉姆 海耶斯上尉Captain Graham Hayes 1914-1943apple 阿普尔亚德后来加入了特种空勤团SAS,在海耶斯被处决的同一天,阿普尔亚德被报告失踪,因为他的飞机未能从任务中返回。
杰弗里 阿普尔亚德少校Major Geoffrey “Apple” Appleyard 1916-1943拉森也加入了SAS,他的military cross被(在这里不会翻译了,原文是 he was awarded two bars to his MC,我的理解是又被授予了两次) 并晋升为少校。
他于1945年4月8日至9日的夜晚在意大利牺牲,倒在了二战胜利的前夜。
他在一次科马基奥湖北岸的佯攻作战中遭遇了德军阵地,在面临数倍于己的敌人下,拉森少校歼灭了三个阵地共六挺德军机枪,打死八人,俘虏两人。
随后拉森少校被击中,受到了致命伤,但他拒绝撤退,拉森少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掩护了队友撤退。
拉森少校因英勇作战而被追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Victoria cross,英国最高一级的荣誉勋章)。
拉森少校牺牲后21天,希特勒在地堡中对自己的头颅扣动了扳机。
拉森少校牺牲后整一个月,德国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安德斯 拉森少校 Major Anders Lassen 1920-1945向所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反法西斯事业做出贡献与牺牲的英雄们致敬
不管是剧情设计还是精彩程度,我感觉完美剧情很厉害。
😄😄😄😄😄😄😄😄😄😄😄😄😄😄😄😄😄😄😄😄😄😄😄😄😄😄😄😄😄😄😄😄😄😄😄😄😄😄😄😄😄😄😄😄😄😄😄😄😄😄😄😄😄😄😄😄😄😄😄😄😄😄😄😄😄😄😄😄😄😄😄😄😄😄😄😄😄😄😄😄😄😄😄😄😄😄😄😄😄😄😄😄😄😄😄😄😄😄😄😄😄😄😄😄😄😄😄😄😄
盟军敢死队 (2024)6.62024 / 美国 英国 / 剧情 喜剧 动作 战争 / 盖·里奇 / 亨利·卡维尔 艾莎·冈萨雷斯
《盟军敢死队》,Guy Ritchie导演的二战背景的电影。
一支盟军小分队,被丘吉尔派遣,前往非洲执行任务,干掉一支U型潜艇基地,从而为大西洋运输线贡献6个月的安全期间。
在我看来,这支盟军小分队还有一位隐藏的队员,应该是“燕双鹰”,他的特技是“赌你的枪里没有子弹”。
影片里多次出现了2对10,1对3等等局面,而人数占优的纳粹方连一颗子弹都没打出来,实在是令人费解。
影片属于枪战动作片,除了枪战动作戏,还算蛮好看的。
总体上就是英式的抗德神剧。
开篇第一场戏不觉让人感觉有些《无耻混蛋》的既视感,随后盖里奇就通过他极具风格的快速剪辑强势申明电影的归属,而电影主角也回到了盖里奇所熟悉的小混混性格,短碎化的剪辑配合上爵士鼓清脆的鼓点,突显得小队行动的快准狠,在第一场拯救行动时就快速树立了小队人物性格和行动特点。
但这同时也是电影的缺点之一,快速的剪辑使得主角团执行任务的难度直线下降,从观感来看主角团似乎并没有什么障碍一般,摧枯拉朽的就解决了问题,而反派的弱智更加加剧了这种感受,显得整个过程过于儿戏,使得最后的人物列表的真实事件改编都变得那么不可信。
相比较于经典电影《两杆大烟枪》来说的黑色幽默的氛围又不够,讽刺意味也不足,格局大了却限制了导演的发挥,人物刻画也远不如之前电影那般鲜明。
电影风格特点明显,作为一部喜剧电影观看尚可,但整体的喜剧元素过多,反而使得人们有些戏说二战感觉,幽默尚可,内容不足就是对该片最简单的评价。
总体评分6.25能够及格,但远达不到优秀的水准。
eflysky整体而言,故事感觉也不太精彩。
各种紧张的气氛,基本都完全跑偏了。
但故事配乐相当加分,而且美女也非常养眼,在加上,《盟军敢死队》这个非常有回忆的游戏加持,还是值得一看的。
话说,当年玩《盟军敢死队》的时候,已经过去很多年,玩过的,大概都暴露了年龄了。
故事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的,也就是个组团打怪的结构。
一个战队里头,有人负责打野,有人负责肉盾,有人负责指挥,有人负责调度,各自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光彩。
故事里头另一段逸闻,大概是007的起源了。
话说,这M,绝对是老字号了。
当时的队长这顺手牵羊的毛病,历代007都没落下,大概成了选角标准。
故事里头的最大反派,其实是当时游弋在大西洋底的潜艇,但“真人”不太好出镜。
于是,安排的代言人这位“凯撒”,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
此处必须安排美人。
一帮大老爷们的戏,玩玩游戏还行,看电影必须有美女。
别说,故事里头的美女,相当的吸引眼球。
不仅颜值在线,演技在线,甚至,战斗指数也在线。
顺个皮箱,射个靶子,统统不在话下。
有颜值的人也这么拼,让我等没有颜值的咋活啊。
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没辙,卷死你。
角色扮演,也是拿捏的相当到位,直接把大反派迷糊得凯撒附体。
而且,在年会上拉气氛,也绝对是一流高手。
但是,也是太得意了,搞得像《年会不能停》一样,一刀一刀往老板心窝子上捅,结果坏菜了。
接下来事情败露的逃亡,一点紧张气氛也没有。
美女连逃亡都是气质拉满的。
感谢神一样的字幕组,没有旅居香港十年以上的经历,不会出这样的“金句”,绝对“过分”。
最后,一帮人在前线玩命,回来就得到一盆小龙虾,说实话,这点量,都不够大块儿一个人塞牙。
老外就是小气。
很久没看小盖的电影了,什么《金爆行动》《萌约》都没看。
这部片子看完一个字,爽。
也不要你提心吊胆为主角们担心他们的生死。
从他们第一个行动救队友,炸岛上部队开始大家悬着的心就可以放下了,因为没有悬念。
到了非洲某岛,利用美色去麻痹可怜的德军军官,最后做了安东尼连美女的身子都没馋到,先是军库油库士兵被杀了,然后船也被偷了,最后自己想施展暴力去侵犯女特工时去被人家用掌心雷给直接毙命了。
看着安东尼德军倒下的眼神,我只能说你命苦。
全片杀敌真的爽。
小分队最后安全撤离收到丘吉尔接见。
我觉得这片子挺好的,平时辛苦了一天,看看这样的娱乐片不是挺好吗。
不要吹毛求疵,这是一部娱乐战争电影,全家欢。
2024年6月17于南京
背景:1942年, 尽管美国已经参战,但在德军“狼群战术”的打击下, 在从纽芬兰到加勒比海的漫长海岸线上数以百万吨计的盟国和中立国船只被德军潜艇击沉,大西洋依旧被死亡笼罩。
现在,一艘满载补给的货船出现在西属几内亚湾。
如果邓尼茨和他的U型潜艇部队如愿获得这批补给,欧洲大陆将再也无法得到来自大西洋对岸的任何支援。
战争的天平或将向轴心国倾斜。
任务简介:你好指挥官,欢迎来到西非。
在本次任务中,你需要盗走德军的补给船。
为了阻止德军的追击,你还必须摧毁军港内的燃料库和巡逻艇。
当地的海盗早已对纳粹心怀不满,你最好和他们取得联系并获得拖船和炸药,以便将补给船带离港口。
我们得知今天晚间港口将举行军官舞会,我认为这是行动的好时机。
请小心行动,祝您好运!
奖励关:欢迎来到拉帕玛岛指挥官。
我们的情报人员不幸被德军俘获,正在受到残酷的审问。
你需要迅速营救他,并且乘坐海岸边的小艇离开。
另外,请小心岛上的盖世太保。
如果你需要,你可以使用岛上的防空机枪。
祝您好运!
训练关:你好指挥官,欢迎来到训练关1,在这里你将熟悉如何操纵敢死队员。
一艘德军巡逻艇发现了你们。
一名队员在船舱中尚未暴露,使用他消灭所有敌人。
别忘了水手可以在水下布置炸药。
就说这么多,完毕!
第一眼看官方海报和中文译名,可以说期待值拉满。
“超人”+“侠探杰克”组成的敢死队,绝对算是“偶像实力派”了。
再加上童年痴迷的游戏《盟军敢死队》系列至今难忘,不禁对斗智斗勇、扑朔迷离的剧情产生无限遐想。
可能正因如此,让我忽视了本片很重要的一点:它是改编于二战期间的真人真事,对英国人而言,这就是一部回忆二战英雄的主旋律电影。
当看完全片,我记忆中更贴近的银幕形象,是当年红极一时的“加里森敢死队”,再加点英式幽默的佐料,场景基本贴近真实情境,没有走夸张的抗战神剧的歧路。
若以此期待,这部电影还是精彩的。
相比剧情,亨利·卡维尔更引起我的兴趣。
这位最具魅力的“超人”偶像正在努力探索着自己的转型之路,只怪他身着超人战袍的银幕形象太过深入人心,看他近期新片时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脑补他肌肉健硕、神力无边的模样。
《盟军敢死队》同样如是,无论身着的是外套还是军服,一身倒三角的完美身形依然隐约可见,含蓄着散发着他的浓浓魅力。
我猜,亨利是刻意在这部电影里不露肉的,甚至连近身打斗的动作戏都基本交给了“侠探杰克”阿兰·里奇森和其他成员。
他主要负责静静地在那里运筹帷幄,不时地展示一下他迷倒众人的经典微笑,俨然成了智勇双全的军师。
客观讲,他表演挺用心的,无论是大胡子的装造、还是绅士般的言行表达,都能感受到他是多希望尽快抹去“超人”的脸谱印象,在观众心目中塑造更多的银幕形象。
只是个人觉得在这部讲述二战敢死队的影片里,他的文戏多于武戏,风度有余,血性不足,若能再多释放点“敢死”情绪的话,更有利于“007原型”的形象塑造。
超人脱下紧身战袍后,要找到一款贴身舒适、赏心悦目的华丽礼服,并非易事,但我相信这只是时间问题,毕竟超人的底子在那里,期待他实现转型蝶变的一天。
德军领导全程梦游,最后一脸早已看穿的样子我还以为有啥雷霆手段,居然让女间谍轻易翻盘。
这么绅士?
抓到了还不搜身?
前面立的变态人设呢?
拍点sm场面至少比无脑图图好看吧。
最搞笑的是港口都快被炸平了,他还镇定自若,一脸关我屁事的神情,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就是幕后大佬,拜托演得投入点ok?
我开始还以为是同名游戏的改编,但看了后发现完全没有游戏里的紧张刺激感,取名字的人要承担主要责任,要不就是他想打擦边球。
我想说的是这样利用别人情怀的烂事最终会反弹到自己的身上。
适合爱看动作片但不关心为什么要打的年轻化观影群体。角色比较卡通化,动作和桥段设计都是为了一个“爽”字而去的。如果你把它和同题材的《无耻混蛋》比,至少在文化韵味上,早已输了一程。
盖里奇封神之作再+1,毫不夸张。这无疑是当下市场上最需要的电影,兼具商业感和艺术价值,你不得不承认bgm/选角甚至剧情背景的故事平衡上都恰到好处,能把一场战争故事描述得如此充满吸引力,心服口服的五星奉上。
盖·里奇导演现在拍这种类型的作品已是信手拈来了。影片情节流畅,色彩鲜艳,俊男靓女,火花四溅,养眼又舒心,非常合格的假期好伴。
盖老师教你什么是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无聊的抗德神剧,如坐针毡,浪费时间。
第一个拍无耻混蛋的是天才,其他后面跟风的人最多只能得到一句“还不错哦”,即使他是盖·里奇。
无脑爽片
【35】三星半,主要是事件本身够离奇,人物也各有特点,女主实在太太太好看了,掏枪毙了纳粹男的一幕爽爆了
Um..最多三星半吧。小队成员们还是挺讨喜,特别是大块头用刀&弓箭高手,以及nipples被上了刑的军师,leader也不错。突突突还是挺爽的,但不是太多,突突突以外的戏份就都有点乏善可陈了。最后的高潮好像也过于砍瓜切菜,太“简单”就差了好几口气。。ps.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周工作有点累,周五晚上的电影时间就好困🥱
简洁粗暴,男的能打女的性感
巨难看,装腔作势的典范,2/3话唠,剩下1/3疲软的枪战戏,对方全员靶子,毫无对峙能力,主角集体开挂,几人之力动不动端掉整团,即便如此也没有热血气势,有种夜市打气球的无聊低格模式,一丁点激战的氛围都没有,死气沉沉的场面和动指,仅有的一点点卯足全力的收尾还用暗夜模式规避成本和细节,几个荷尔蒙爆棚的男性角色也完全没有表演上的亮点,一类模仿《无耻之徒》主角团的精神面貌,但全然没得到精髓,乏善可陈的论调,寡淡苍白的台词,白开水拖沓的剧情,零塑造化的群像,俗套脸谱式的反派,不合时宜的西部音乐,连穿插的黑色幽默都那么突兀尴尬,观感很碎片低廉的片子,完全感受不到这是出自大导演的手笔和质素,盖·里奇近几年能力退化的不是一丁半点。★
盖里奇终于拍出了一部可能是他拍《两杆大烟枪》时最讨厌的那一类电影:一部所有的人物都毫无特点、全部的情节都在意料之中、全程都是毫无压力的顺风局的陈词滥调。
冈萨雷斯背后的金主牛逼。
“坏消息:他们没有击沉它; 好消息:他们把它偷了回来。”
中规中矩,无明显大问题,也没有亮点
盖里奇是不是天天刷AO3啊?要不然无法解释他为什么每部电影都能如此精确搔到同人女痒处。(二战小眼镜版Reacher好辣好辣
难看到这种地步,不讲人物叙事(根本没有),动作场面观赏性为零!八十年代老港片枪战戏都比这个强。
原来讲的是007原著作者伊恩•弗莱明年轻时经历过的事,但这改编力度比任何一部007小说、电影都离谱多了。120分钟里有将近70%的时间都是废话,正派装腔作势、反派智商堪忧、台词寡淡如水,连难得的大场面都用夜戏遮蔽大量细节,时不时伴随高亮度爆炸闪得眼睛疼,既没有谍战片的博弈也没有好看的动作戏,比烂都比不过《阿盖尔:神秘特工》。不知道是哪个平行宇宙的二战英国特种部队会集齐黑人、亚裔、白人、墨西哥裔同时出战呢?
什么抗德奇侠
这应该是最早的特种作战了,行动太轻松,单方面屠杀。超人带着正义联盟来也不会比他们更优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