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个给我尴尬住了,尴尬的都长犄角了……导演和编剧是同一个人,真的是对东北的冬天有误解。
一开始出现孩子失踪的时间的时候,我以为会是争分夺秒迫在眉睫的……结果12月21号的天气,演员哈气像是在闹着玩,掉水里连个冰碴子都没有……哎呦我天呐,真的是香港来的导演,也太不把东北的冬天当回事了……救孩子的这个节奏,根本不像是有冬天会冻死人的认知那种。
我尬住了呀……熊孩子,暴力教育,无良媒体,蹭流网红,到底要表达啥?
家庭教育不好,要受社会毒打?
尴不尴尬 ?
最尴尬的是,如果说想借「搜救」这个事,讽刺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我看新闻就好,何必跑电影院?
这也太不艺术了,太尴尬了。
救援的事也很尴尬,简直是无脑。
经验丰富的救援队,被一个丢了孩子的父亲,还没把实情讲明的情况下,用非常非常感性的头脑做判断下决定……遇到恶劣天气,不救了,我理解,因为东北那天气有时候离1米5都可能啥都看不见……表决就表决呗。
表决完咋还玩起道德绑架了呢?
小故事强制煽情也就算了,气氛烘托到这了咋还唱起歌了?
我原地裂开了……座椅跟长了钉子一样,我都坐立难安了……要赞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点赞,但绝对不是无脑牺牲。
这其实也是社会现实,但真的不艺术,真的尴尬死了……女主在愤怒的时候有个特写,真的抱歉眼神里我没看出来有啥东西。
特写愤怒,观众没接收到信号……尴尬不?
如果说「对不起」就好了,是要表达从小事做起?
绕了这么大圈就要说个这?
其实要讽刺的社会现实问题是很尖锐的,但导演的手法很圆润,反差感尖锐感什么的说起来就是个尴尬……最后,我真的是……要不是花了钱,我才不会看完……出现第二个时间节点的时候就想走了……不推荐
打不打都无所谓了,真的。
劳资好无语,这应该是甄子丹几十年来拍过最烂的戏了。
各种强行加戏,各种尬。
蛮好的一部搜救题材电影被拍得这么低智商,反人类,反气候,反地理,反逻辑。
其他垃圾部分就不说了!
强行雪崩,强行湖面的冰破裂,人才啊。
还有你儿子被锁在车里,埋在雪里,埋了好几天,零下几十度,最后还在湖里昏迷了几分钟,哎哟妈!
丹哥拍这部戏可能自己也很无语吧,或许导演和编剧上辈子救过丹哥的命,丹哥要还人情。
不然我无法理解。
电影名就能把全片故事主要讲述的内容讲清楚。
原本以为是一部有着大场面救援的电影,结果其中仅仅只有再普通不过的小型救援。
整体看下来真的是非常失望。
全片把主要的情节用在了刻画一家人人物关系上,似乎所谓的救援行动成为了陪衬,而且救援行动似乎少了很多紧迫感和危险感。
一个不听话的熊孩子和一个不会教育孩子的父亲之间究竟能产生怎样的火花?
父亲会因为一时的怄气把孩子扔在荒郊野外的雪地里属实是把这一父亲形象拉低到最低点。
在救援过程中,他突然就一心只想着找到儿子,丝毫不管不顾帮助救援的救援人员的性命。
由此可看出这位父亲根本就不会做人,更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
但影片完全没必要吧父亲形象描摹地这么差劲。
另外母亲的形象似乎也非常偏负面。
自己儿子丢了这位妈妈似乎一点都不着急,更多时候只会跟丈夫吵架。
影片结尾父亲的行为也非常匪夷所思,真的就不得不牺牲自己让孩子活下来吗?
这可一点都不会显得人物非常高尚。
这么做就能弥补自己之前的过失吗?
这么做就能挽回救援队队长的性命吗?
全片真的是满满的槽点!
就韩雪这演技,我不说了,我是奔着甄子丹去的,结果别说打10个了,一个都没打过。
去天池看水怪,遇上大雪,路封了,然后你不等天气好点再去,或者直接回深圳,你换条路是吧,你嫌命大是吧。
熊孩子肉身拦车,确实是该打,结果你当父亲的把儿子扔小木屋里自己开车走了?
那是冰天雪地的长白山,不是你家,怎么的这个号废了不要了呗?
大半夜找警察帮忙找,冰天雪地找了9个小时没找到,警察就想休息一下,你男主说警察是想要加班费?
这是不是侮辱人民警察?
女主更逗,大儿子刚丢了,女主把小女儿扔屋里自己去大堂开始秀面瘫演技,我是真服了,你大儿子怎么丢的忘了?
那是酒店,不是你家。
就搜救那段,几十人站河里找人,我一直以为这是在捞螃蟹,后面搜救队没什么进展,想放弃,强行让白所长煽情一波,太尬了,在电影院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最有趣的是那个歌,你怎么听都是想把熊孩子送走了。
最后白所长死了,就贾冰那段演技,真的吊打在旁边假哭的韩雪。
咋地了,你别在那瞎说,到医院再找个大夫,带着颤音的这几句台词,那种老战友牺牲了,自己内心痛苦悲伤的表达,让你知道什么叫国家一级演员,真的吊打韩雪那硬憋的哭戏。
这部电影只有贾冰的演技可以吹一下,真的是吊打男女主,我给了贾冰2星,不能再多了。
影片开始,在出场的第一个镜头里,主角甄子丹吃力地拉着小演员往滑雪场上坡走,我就发现甄子丹老了。
生于1963年的他,今年正好60岁。
正式步入老年人的行列。
大明星就算保养得再好,岁月也不可逆转地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
当了一辈子的功夫巨星,在参演的绝大多数影视剧里都要打,打,打。
可俗话说得好,“老不以筋骨为能”。
如果甄子丹还想继续吃演员这碗饭,总要面对转型这件事。
所以,我愿意把《搜救》这部作品当成甄子丹的转型之作。
如果只看片名和男一号,相信所有人都会下意识地以为,《搜救》是一部以主人公打斗、耍酷为主的冒险动作片,或者末日灾难片。
主人公自带孤胆英雄光环。
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以一己之力拯救世界。
可事实上,在这部电影里“叶师傅”一招没出,连腹肌都没露一下。
其实《搜救》是一部家庭灾难片。
估计国内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这种商业片类型。
能拿来给《搜救》当模板的,就是今年拿了金棕榈大奖的瑞典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在2014年拍摄的影片《游客》(也叫《不可抗力》)。
家庭灾难片这种类型片,通常会让一家人卷入一场灾难,突如其来的绝境,将家庭潜藏的矛盾全部浮上水面,并更加激化。
主人公在灾难中自救的过程,也是自我赎罪,挽回家人,拯救家庭的过程。
搞懂了家庭灾难片这种类型片的主题,就能搞懂《搜救》的故事内核。
甄子丹饰演的深圳建筑师阿德和韩雪饰演的家庭主妇,共同养育了一双儿女。
新年里,他们千里迢迢从深圳来到长白山度假。
表面上,这是一个幸福的中产家庭。
事实上,丈夫阿德事业不顺,刚刚亏了很大一笔钱;妻子也在十年如一日的育儿泥沼里不能自拔;而大儿子又是个被宠坏的熊孩子。
因为忙于工作,父爱长期缺位,父子关系也不太融洽。
在长白山冰天雪地的深山老林里,父子爆发冲突,儿子突然失踪,到底是自己走失,还是故意……一个满是裂痕的家庭,在陌生的环境里,陷入分崩离析的边缘。
这是非常好的一个题材,《搜救》是合格的,更大的意义是它为华语电影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先吐槽一点,在东北开电动汽车,不知道咋想的。
而且就一部电影还能改变教育的大环境吗?
家长让老师负责,老师反之,游戏疯狂背锅,专家不停建议,学霸拼命卷,二代随便玩,学渣被放弃,天天喊着减负,分数越卷越高,而且不考学还没有任何出路。
这些问题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爱咋咋地吧,我一介平民有心无力。
开局捞金鱼时以为是慈父贤母,结果小男孩教育成那样,太TM离谱了。
儿子得有多脑残在雪地上去拦车,父亲把儿子救了,母亲吓得问女儿有没有事,我TM服了,你的车连蹭都没蹭上,能有什么事。
然后慈父紧接着赏了儿子一巴掌,牛逼。
然后当妈的也是白痴,一个劲拦着父亲也没有对儿子有任何教育,一个劲心疼儿子。
接着为了让女儿上厕所,父母开车带着女儿走了,留儿子在这里作为惩罚。
真是醉了,刚才母亲不还是护着儿子吗,现在放心他一个人在原地了?
再说这鸟不拉屎的地儿,还非得找厕所,你TM就不会随地大小便吗?
非得找个棚在里面蹲坑?
回来就发现儿子没了,找不到就去报案了,然而连地点都描述不清楚,真tm脑残,连地点都记不住你上完厕所咋回来接你儿子啊?
父亲先去找儿子,母亲带女儿回酒店了,离谱的事来了,母亲一回酒店啥都没干就赶紧把带有儿子气味的围巾洗了。
我tm就不理解了,你tm就算没想到上面的气味可以用来搜索儿子,那也不该这么勤快吧,这时候还tm要洗围巾,牛逼。
后来父亲执意要去天池搜救,搜救队判断不去天池,父亲强行渡河看到一块羽绒服碎片,怀疑是儿子的,搜救队竟然让他扔了,所以说就不能给搜救犬闻一下吗?
里面不管是贾冰扮演的police,还是个别搜救队员,脾气都离谱的大,强行制造戏剧冲突,police也就算了,基层人员可能脾气大,但专业的救援队员这暴脾气是真tm牛逼,还tm揍父亲。
然后揍完刚才还强硬的救援队长就突然改变了主意,同意分一部分队员上山搜索。
接着父母就回酒店了,女儿交给了一个陌生女人,可见这两口子是真的心大,儿子都tm丢了,还敢把女儿放心交给一个陌生人。
回到酒店还骗女儿,连真相都不说,假装无事发生,真tm恶心。
长期以来,文学和影视作品总要塑造这样一种形象,还自以为是多伟大的形象。
妈妈爱吃鱼头,爸爸父爱如山,总是把孩子不当人,孩子长大了也成不了人。
一家人本来就是同舟共济的,总tm想一个人扛下所有,真tm自私且傲慢,关键是你tm也不中用啊,就这种教育理念怪不得培养出这样的孩子,真tm是封建糟粕。
还有那个把信息传网上的女网红,虽然不知她的本意如何,但现在的社会环境很难不让人怀疑她是吃人血馒头的,靠这件事来提高自己的流量。
还有就是贾冰的police脾气是真大,竟然敢和群众推搡,真是不怕投诉和处分呗。
后来还跟所长说,父亲糊弄他们,白白浪费一天时间,excuse me?
你可以说这对父母脑残,但是人家自己找孩子还犯得着糊弄你?
白白浪费一天我也没看出来咋tm浪费了,第一天是你们一起去找的,第二天救援队才到,怎么就浪费时间了?
就贾冰队长那处事风格和口无遮拦的的态度,还tm能当上队长,在采访时还能抢所长的话,要么是关系户,要么是很硬的关系户。
然后就是一段在医院的煽情加回忆杀,内心丝毫没有波动,影片节奏也是稀碎。
然后父亲都tm上电视了,女儿还不知道他哥丢了,真tm悲哀,为什么不能告诉女儿,告诉了会怎样,甚至女儿还可能会提供一些线索呢,再说孩子都8岁了,再怎么也能猜出来哥哥丢了吧。
医院的那些人都tm吃饱了撑着似的,拿手机都拍父亲,这啥啊,讽刺全民吃人血馒头?
新闻也怀疑父亲这那,讽刺无良媒体过度渲染并引导舆论走向?
据我所知,这也就自媒体能干出的事了,电视上的新闻啥时候不是三缄其口,封锁消息,真tm脱离实际,干不动自媒体就用电视新闻代替,你以为这是美国的新闻啊?
然后police局长开始离谱的询问母亲,父亲在家是否打过儿子,怎么冷静下来的等等离谱的问题,就算局长没有开上帝视角,你tm做母亲的,一路上有疑点吗?
去天池是儿子要求的,车是儿子拦的,把儿子独自放在小屋的是你们两个人,要是父亲真tm想害孩子,直接让车撞死多好啊,还费力去就儿子?
然后又是一波回忆杀,从回忆里可以看出来这两口子都tm是二货,每一个好东西,这样的父母生俩孩子真是悲哀。
然而更悲哀的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父母并非少数,因为只要能生孩子就能当父母,当父母不需要考试。
一番回忆杀之后,母亲竟然开始怀疑父亲了,还tm摆弄了下手上的戒指,然后就tm开始跟父亲当面对质,说了一堆二货的话之后带着女儿就走了。
然后父亲收到匿名绑架信,让他带钱一个人去,然后他真的就带钱自己去了,真tm牛逼。
然后在后来的贾冰的帮助下,救了一个邻村的孩子,然后贾冰就被感动了,关系就修复了。。
回到搜救大本营,还有队员怀疑父亲是忽悠他们,真他们服了,理由是啥啊?
就因为父亲愚蠢?还是因为自己很累?
还是因为被网络忽悠瘸了了?
一个家长如果真想让孩子嗝屁,还天天费这么大劲求你们搜救干啥?
演戏吗?
那这也太tm真实了吧,遇上这种天气还让你们去搜救干啥,直接放弃多好,多自然的理由,这都想不明白,被网络忽悠两句就tm二货了,就这还tm当搜救队员呢。
不过搜救指挥讲的那个故事还算恰到好处,也很自然,算是电影里为数不多正常的剧情。
后面搜救时雪崩的镜头还可以,有点灾难电影的味道了,一出雪崩,就有点 拯救大兵瑞恩 的意思了。
雪崩后,白所长死了,其他很多队员拉医院去了,然后母亲此时tm的开始担心父亲了,还声嘶力竭地哭喊,刚在还tm怀疑呢,也不知道是良心发现了还是触景生情了,就挺二货的。
然后又是一波回忆杀,母亲在家带娃,父亲在外工作,典型的中国式家庭,父亲工作不顺,又不让母亲工作,只让她做全职主妇,这种家庭一般都是又问题的,很现实的社会问题,但就是点到为止,根本不会深入谈论,因为除非社会改革,否则这问题就是无解,孩子和工作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只能选择一样,硬要选两样对于普通人来讲还是太难了。
然后父亲被送进医院后醒来,看到医院里七零八落的搜救队员,一个个眼神里透露着怨恨和愤怒,我tm就不理解了,这tm是你们自愿去的,没人强迫你,你们专业知识丰富,难道不知道可能会发生的危险吗,这点觉悟都没有吗?
雪崩又tm不是父亲召唤来的,你tm怨他有屁用啊,照这样说那些见义勇为而死的人和他们的家人都及其怨恨被救者,那tm的救他干啥啊?
直接退出不就好了,出事了就开始怨恨了,真几把恶心,就算你是英雄,你也是个毫无逻辑的二货。
police就更不用说了,职责所在,还能怨被害者吗,这就是police吗,不清楚自己的责任吗,是丑化还是美化?
电工可能被电死,police可能牺牲,化工厂的可能被毒气伤害身体,医生可能被病患感染,等等。
这些职业既然选择了,就必须要做好这种觉悟,如果大家都怕这种事发生,那都别干这些职业得了,干了还怕,出事了还怨别人,真tm无能。
有本事让社会改革了,像发达国家一样把高污染的,危险的活让别人干去。
大家都tm是普通人,何必为难同类呢?
有出息吗?
有本事让某云,某化腾,某公子去救援啊,估计连他们的面都见不上呢。
接着讲,所长的儿子见了男主,上去就是嘴炮输出加一顿拳头,真几把牛逼。
虽然这么说很无情,但这就是迁怒,又tm不是男主杀了你爹,你爹也是出于职责和责任去救孩子的,整件事没有任何毛病,你上去就揍男主,就不怕police把你抓进去?
哦,对你,你是所长儿子,你牛逼。
然后所长儿子开始泄愤,说大家都认为是男主杀了自己儿子,所以他儿子已经死了。
然后两人开始互掐,最神奇的是母亲竟然又又又坐下了,抱头沉思,好像又开始怀疑父亲了,真牛逼。
连别人打她老公都不拉个架,这样的媳妇要她何用。
从一开始tm的信任,怀疑,又信任,又怀疑,不断反复横跳,连自己老公是啥样都不清楚,亏她还和老公一起过了10年,真几把二货。
最后,当男主拿着手术刀打算了结自己的时候,你猜他媳妇说了啥,她说:你要是死了,我下辈子都不想见到你。
而且说的时候面无表情,一脸麻木,眼中带泪,看到这我真是醉了,这种女人趁早离了,纯二货。
然后男主看到了病床上躺着的那个差点撞了儿子的男人和旁边的鱼缸,他似乎明白了什么,走到局长那说,儿子是他自己杀的,要带他们去找。
此时,他媳妇眼里竟然没有任何惊讶的表情或情绪波动,也就是说她早就怀疑是丈夫杀了儿子了。
然后,当police带着男主找孩子去时,他媳妇竟然又跑过来了,开始拥抱他还给他带了个围巾。。
我只能说,我看不懂这是什么操作,上一秒你老公要自杀,你说出那种狠话,眼皮都不带眨一下的,宣布丈夫是凶手时,你面无表情,没有丝毫反应,现在,你突然又跑出来送温暖,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在冰面上的时候说冰要裂开了,你看看镜头里那冰的厚度,少说十厘米,再说还是东北的冰,真的没那么容易裂的,松花江冬天上面都能开车,更何况这种偏远地区的冰了,但是为了剧情需要,也就凑合凑合看吧。
最后一段冰下救援还是挺可以的,很有紧张感,但是刚才一踩就会破的冰现在却无比难凿开,也是神奇,甚至最后用电锯才打开的,算了算了,这些bug忽略也行,因为也就前面的雪崩和现在的冰上救援有点看头了。
最后,父亲在水下把孩子往上一推,孩子竟然能漂上去了,也是神奇,他自己则是逐渐沉入水中,然后又是煽情,幻想中,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所有人都活着,大家一起看到了水怪。
当然,现实中,父亲死了,儿子活了。
影片又是以回忆杀结束,回忆以前的婚礼,夫妻二人跳着舞结束了。
总体来说,剧情弘扬的主题比较模糊,最主要能看出的主题是:父母不管怎么样,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虽然可能方式不太对,但出发点总是好的。
但是整部电影的剧情真是很烂,看完电影并不会觉得亲情的伟大,只会感到这一家子全tm是奇葩,甚至让人很难去同情他们。
里面的媒体也是无良的,police和救援队也是不专业的,母亲像个路人,妹妹从头到尾都不知道她哥丢了,父亲还tm工程师呢,做事行为都幼稚无比,全员没有一个让人喜欢的角色,剧情很单薄,节奏很跳脱,人物很扁平,电影很扯淡。
综上,此片吐槽专用,低血压的福音,珍爱生命,远离烂片。
(不得不说,现在豆瓣限制真多,评论修改好几次才让发表)
这电影大概甄子丹多年以后回想还是会悔青肠子的吧,实在想不通,甄子丹为什么会接这部电影,难道是看到了“讴歌”的红利?
整个剧情完全和甄子丹的普通话一样,光看到表情,但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
作为一个良心设计师,不满公司现状,决定自己单干。
然而,发现单干也不得不面对一样的狗血,于是有点癫狂。
抓金鱼时说好的要耐心呢?
转眼间就把儿子一个人丢在冰天雪地的陌生地方,这是个“好爸爸”能干出来的事儿?
再说说熊孩子,这家伙不是一般的闹腾,而且是毫无理由的闹腾,为了闹腾而闹腾,看得隔着屏幕的观众都觉得闹腾。
而身为母亲的花瓶,不,身为花瓶的母亲,大概对自己的角色都没把握住吧,完全游离在千里之外。
这样一对奇葩夫妻,有这么一个奇葩的熊孩子,还真是般配。
出么旅行,安全攻略得提前做好,这大概是必修课。
孩子可以不管,但大人难道不要带脑子的?
一个南方家庭,到北方看雪的心情可以理解,旅途中出现点状况也可以理解,然而,这大冬天的,出门开个电车,实在不能理解。
贾冰这个角色,在故事里头是不是担纲搞笑,实在是不能判断。
按照故事发展,这个角色应该是定位在破嘴干实事的位置上的,但纵观整个故事,贾冰基本光顾着破嘴了。
难道在导演的概念里头,喜剧人就是耍嘴皮子的角色?
所长的角色,大概是负责煽情的。
甄子丹耍横时,由所长在旁边兜着。
在大家都决定放弃搜救时,甄子丹不答应啊。
可是同志们也非常辛苦,于是所长开始讲故事,讲完故事把搜救队长感动得稀里哗啦,然后唱歌。
最后,专业的搜救队选择在一个“易发”雪崩的地方扎营,差点团灭。
所长不幸遇难,大概异常的死不瞑目。
故事里头还插播了一段“群众的力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开始迷信“热搜”,啥事儿只要能上热搜,这事儿基本就有人关注了。
这个逻辑背后,貌似是无尽悲哀,小事儿,大都化无了吧。
在这个故事里头,对“热搜”的态度还有点小小的暧昧,因为这场热搜,最终演变的,是一场滑稽的闹剧。
大概,是为了给甄子丹“救别人的孩子”埋下伏笔吧。
不好意思,着实是败笔。
最后的一场大戏,也是相当的无语了。
稍微有点物理知识的人,大概都知道冰面开裂时最好趴在冰面吧。
可是故事里头,无论是建筑专业的甄子丹,还是搜救经验丰富的搜救队员,都在冰面开裂时,站着摆pose,就是可劲的折腾,让甄子丹下水。
命题作文没那么好写,甄子丹哭也没用。
至于资源……其实公众号只是专注于影评,所谓的资源,均来自于网络。
可是接到侵权投诉,实在是诚惶诚恐。
再次声明,本公众号只是提供网络已有的分享,如果喜欢,请支持正版。
通关密码见封面,你懂的。
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这里我不想再去回忆描述剧情,演员啥的,我只想表达一下我真的好后悔昨天晚上去看这个电影,这是我三十年以来看过最烂,最无语,最乏味的电影,这个电影的编剧和导演真的是个人才啊,什么样的人才能拍出这鬼玩意儿啊,三张票一百块钱我换成钢镚去玩打水漂都比看这个划算啊,看的我只想骂街!
造了什么孽,看个电影看的我都要烦死了!
这个电影槽点之多,超乎想象!能想象每隔五分钟我就内心大声呼喊一次“我艹,真烂”吗?
这里面每一个角色都拍的让人讨厌,一般导演能做到吗?
天池封了不让进,小孩耍赖非要去看,正常家长肯定要说服小孩是吧,人家甄子丹可倒好,找人问了一条小路。
开始就教小孩不遵守规则作弊,为后面一步步作死奠定了基调。
然后就是韩雪在车里看二胎,甄子丹跟一胎儿子在外面耍,这小孩也是招人讨厌的熊孩子,拿雪团打动物,怼老爹,站路上害人家司机差点撞人,正常家长肯定要管管小孩是吧,甄子丹给孩子一顿臭骂就立刻打算给他自己扔这山上,所谓的惩罚一下他,然后韩雪居然也答应了,这是亲生父母能干出来的事么?
还就真这么干了。
结果十分钟以后回去发现孩子没了,就说是不是活该?
然后俩人报案居然能跟民警吵吵起来了,你自己瞎弄把孩子丢了,求人家帮你找孩子,牛逼的跟什么一样,好像人家欠你一百万。
然后韩雪带二胎回酒店,你说是不是闲的,别的正经事一个没干,就专门把儿子围脖给洗了,导致后来寻找没办法根据气味追踪,你看着来不来气。
警察二十个小时没休息的找,中间暂时休息一会,甄子丹见了半句辛苦了谢谢不说,上来就是一顿屌,你看着来气不。
一点专业技能没有,非要自己找,然后掉河里差点没淹死,让警察救上来了,能不能让警察休息一会,不够忙活你的了。
志愿者大部队来了,然后分几队搜索,甄子丹就不知道哪儿来的感觉,就非要过河找,谁劝也拦不住,就往河里走,三四个人还得去救他。
先不说让家属参与救援合理不合理,就能让一个脑子有毛病的家属在这连作带闹,让救援无法正常进行,这总指挥就应该挨抽二十个大嘴巴。
然后找了几天没找到,大家都累的不行,甄子丹进屋了连句感谢都没有,就开始放屁说,你们不能停,好像大家都欠他一百万一样。
更搞笑的是,屋里官最大的那个,居然不做专业决策,生怕自己担责任说让举手表决,好几十个人人命关天,就这么随意,跟过家家一样。
更更搞笑的是,本来表决完了,大半是不去的,那就撤了就行了,结果这所长开始唱一首啊朋友再见的歌,强行煽情,结果表决白表,所有人被道德绑架,继续不睡觉找小孩。
中间韩雪演的妈开始没心没肺不知道干啥,让一个小崽子忽悠了,搞了一堆自媒体过来,给找人的警察网暴了,搞不搞笑,强行加梗,韩雪开始作了。
中间甄子丹收到信息说小孩被绑架了,要赎金。
正常是不是应该告诉警察,甄子丹想都没想过,人家拿着十万现金就自己去了,绑匪也不蒙面,就在一个破房子里就直接把钱抢了,人打了,警察那边不知道费了多大劲才找到他,才把事摆平,你说他给大家添了多少乱。
搞笑的又来了,公安局长居然怀疑甄子丹害了孩子,单独审问韩雪,韩雪居然完事就跟甄子丹发飙,可以说夫妻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公安局长离间成功。
大家被道德绑架继续搜索,结果雪崩,死的死伤的伤,昨晚唱歌那老头肯定是活不了了,起高调的第一个完。
然后医院里,老头儿子跟甄子丹对打,甄子丹感觉活不下去了,想一死了之。
这时候一般当老婆的是不是应该用感情暖一下老公,你看你老公都自责到绝望了,都想死了,杀人不过头点地嘛,韩雪正相反,恶狠狠的说现在你要死了,我下辈子都不原谅你。
换句话说,孩子还没找到,你现在没资格死。
这眼神和话都刺骨一样的冰冷,没有一点温度,我要是甄子丹直接就嘎了,活着还有啥意思。
然后就突然想起来个线索,之前也提过有个车祸,有个小孩也昏迷了,咱也不知道为啥就没人跟这个线索了,这小孩也没人问在哪儿,反正突然就激发了甄子丹,然后就不死了。
然后几个人就来到了车祸附近,冰面薄的只能过一个人,咱也不知道为啥几个专业救援队的,就开始相信一个四五十的非专业人士能把这活干了,就开始支持甄子丹自己去干,结果如愿以偿开始乱砸车玻璃,把自己砸冰窟窿里去了,抱着孩子往冰面游,开始随便踩冰就裂,到了救人时候玩命砸硬的跟钢化玻璃一样,最后孩子活了,咱也不知道咋活的,甄子丹死了,因为人设烘托到那了,确实不太好活了。
然后就是韩雪高兴了,一点没看出来老公没了多伤心,继续跟两个熊孩子快乐的生活下去了。
总得来说这是近年来我看过最烂的片子,没有之一,每个角色都让人讨厌,所有逻辑都站不住脚,一帮人视生命为草芥,对生命没有最基本的尊重,想干嘛就干嘛,说死就死,说没就没,就跟闹着玩一样。
男女主角自己作死,拉一堆人陪葬,就是这么一个垃圾故事。
导演和编剧脑残,浪费我钱和时间,千万不要去看!
01 丢掉孩子的父亲不得不说,电影选择阿德这样招人烦的男主真的有些冒险。
他不仅因为自己的暴躁和独断专行弄丢了儿子,还在孩子刚失踪的黄金救援48小时中继续犯浑,与派出所民警随意冲突、在专业搜救队面前自作主张。
所以当搜救队员一拳打在他脸上大喊:“神经病啊!
你在耽误你儿子的救援时间知道吗?!
”时,我相信那一刻他是所有观众的嘴替。
虽然在剧情里他的孩子丢了,但观众对不可理喻屡屡犯蠢的主角不仅难以共情,还会看得生气。
但随着剧情的推进,这家人的生活轨迹开始慢慢展现:男女主如何相爱相许,如何规划未来生活,有了二孩后阿德的负担陡增,身处建筑工程行业如何艰难繁杂。
现实的生存压力长久侵蚀着这位父亲的精神状态和家庭氛围。
熊孩子看得人生气,但孩子大多不会无缘无故这么熊。
所以在影片一开始,一家人虽然是出游,但男主其实已经深陷抑郁躁狂的情绪疾病,夫妻间、亲子间的语言和沟通已经彻底失效,且龃龉不和已经被孩子感知吸纳。
孩子犯熊后在冰天雪地里丢失,其实是爸爸整体状态处于崩溃失控、以及家庭矛盾积压到爆发临界点的一个灾难性必然结果。
但他又具备极强的责任感,且骨子里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比如明明知道被绑架的不是自己的儿子,还义无反顾地要救下他,只因同情与他有一样境遇的父母。
理解了阿德的人物性格,就能理解表面上看起来夫妻关系如此紧张僵硬,但妻子却在决定孩子搜救方向的关键时刻仍然脱口而出:你们一定要相信我老公。
这其实是一位非常典型的中国式父亲,他只是个浑身毛病的普通人,与家人在内心深处明明彼此关心和相爱,但就是无法靠近相处。
在电影的最后,儿子说:“爸爸对不起”,于是一家人齐齐整整去了天池,还看到了那个猴犀利的水怪。
这似乎是许多家庭关系的隐喻,原本一句彼此体谅的言话就能扭转乾坤,但就这个“对不起”无论如何也遥不可得,是只能存在于想象中的结局。
02 只差三十米救援任务,完全违背生物趋利避害本能,可以看做是人类最崇高极致的利他行为,对于搜救队员,人们也总是给予过高的期待和过度的神化。
然而在这部电影里,总是出现,“我们已经连续工作两天了”“已经很疲惫了”的台词,把这个职业又拉回到现实逻辑和日常里,虽然他们唱着“疲惫的身躯,无畏的向前,勇敢地闯进那危险”,但这些情节揭示了警察和搜救队也是人,也有极限和人力不可达之处。
爸爸(家属)与搜救人员的矛盾、意见的分歧,包括媒体和舆论对阿德的揣测谴责,正表明了这不是工整的商业片,反而把真实人性的层次,以及在一场真实的营救过程中会遇到的伦理问题尽量展现出来了。
白所,是备受爱戴的好人和称职的指挥者,由于对往事的内疚和自责,让他成为这次搜救行动中最坚定最理性的力量,他的牺牲让搜救队和公众、舆论对男主的厌恶指责达到顶峰,也让这个父亲陷入无可挽回的绝境。
整部片的高潮戏,每个人都处于无法排遣的巨大痛苦中,失去父亲的小白把怒火全部喷向阿德,直言:“是你杀了你儿子!
”甄子丹在内心极度崩溃持刀准备自杀那段的表演太出彩,简直令人怀疑演员本人也真的走进过那种情绪。
医院病床边,那条缺氧金鱼的设计更是神来之笔,不仅推动关键剧情,让阿德联想起司机有可能捡走孩子的线索,那条鱼艰难地呼吸也象征了孩子的处境,以及此时此刻命悬一线的阿德。
看到最后,会明白标题《搜救》拥有多重涵义。
是白所说的,只差三十米,我们就能救出所有人。
是作为曾经陷入绝望的被救者、如今施救主力的冬子说的,坚持住,要活着。
而阿德也终于用生命的托举,完成了一场对于自我和父亲身份的“搜救”。
电影公众号:东门捷径小V有点不一样的影剧深度长评,没事儿的话,可以关注一下鸭(づ ̄3 ̄)づ╭❤~
甄子丹轉型之作?不靠武力救兒子!重點突出家庭教育和社會壓力,但是總感覺有點邏輯不對!冰天雪地即使要懲罰孩子,也不會真的離開自己的視線,更何況是氣頭上,真的開車走人了;然後孩子困在車中已經幾天了,別說吃喝問題,確定沒有被悶死;最後總感覺甄子丹是可以不用死的,但為了一種贖罪感,所以看起來要死的樣子!然後父子倆在水下的樣子,可能因為實際憋不了那麼久的,又或者真的不能在水裡拍,就假一點,總體來說,幸虧沒有去電影院看!
强行悲剧 ,强行雪崩,把甄子丹写死了 ,只能让观众痛恨小演员乐乐
作为一名有两个娃的父亲,看完之后真的是反思了家庭教育的误区,将灾难消除在荫芽之中,或许是我个人来说观看影片《搜救》的重要收获。
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是搜救队员救孩子的部分,太伟大太无私了。
在我看来,这个家长情绪不稳定,也导致了这个问题的出现
恕我直言,若不是电视放我正好看到了,这辈子谁也不会去看的。
这父子俩真的是作啊……
至少说了熊孩子是怎么来的了,有其子必有其父。
熊孩子够憨了 他爸更蠢更莽 从头气到尾 另外韩雪演的真好
咱就是说,为什么要突然唱歌?好尬啊,正常情况下这种时候会唱歌?我的天呐,尬死了,尬的我汗毛都立起来了。最近很多片子都唱歌,怎么像印度看齐?不唱歌没法过度?其他剧情是否严谨都不想说了血崩大队长说了八百遍往两边跑,镜头难道不应该表现一下吗?全都直着跑,好歹也是专业搜救队吧开篇都答应孩子去了,并且已经在向天池开了,在去的路上了都,孩子还强行这样?孩子嘛,理解,但是不是过于强行了?网上随便说点啥,老婆就怀疑老公故意弄丢孩子?我笑了优点就是对警察搜救队刻画比较贴近现实,有不满,有颓废,有激进,有高昂,并不都是脸谱化“极度正义”
家里有小孩子的大部分都经历过崩溃时刻,对待孩子一定要控制好情绪,不要冲动。
中段警方盘问阿德是否杀了孩子再贼喊捉贼那段还挺惊悚的,毕竟电影里警方通过问询父子关系再结合父亲莫名的执念,很难不心生怀疑。让我想到亲生父亲为了情人把亲生女儿丢下高楼再报警的案子,导演在写剧本的时候有心了。
对警察的丑化很真实,态度一模一样
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可能就会改变很多人的家庭和命运。往往说正确的话容易,坚持用正确的方式去说却很难。教育的意义不只小孩,还有成人。
很少有灾难片会拍的如此难看,全员弱智,强行煽情,恶心至极。我看晦涩的文艺片都没这么难受。不知道全片想表达什么,灾难片也没什么大的场面,剧情枯燥乏味可笑,演技做作,全员作死,真的,以前觉得很做作的贾冰居然在里面最自然。浪费一个多小时,可恶,甄子丹你糊涂啊,拍这个干嘛,我宁愿你突然在里面喊一句:我要救十个!
这熊爹熊儿子非得一个把另一个坑死才罢休电影院看的
…橘生淮北。
贾冰塑造的警察相当的成功,跟他本身的身份有冲突,算是个亮点。
霸道到不要任何情理、程序和逻辑的超低配版大兵雷恩
不论在看多少遍,总是会对那些搜救人员感到钦佩和敬仰,他们只为一个信仰,为人民服务,哪怕付出生命代价。真的会被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