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孩
Chinas
导演:阿兰查·艾奇瓦莉亚
主演:杨诗曼,叶心怡,邱家悦,巴勃罗·莫利内罗,蕾欧诺·瓦特林,卡罗琳娜·尤斯特,季叶菊,瓦莱丽亚·费尔南德兹,胡陈臻,朱庆飞,加布里埃尔·马林·卡塔兰,娜塔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语言:西班牙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23
简介:故事围绕着一个中国移民家庭和两个不同背景的中国女孩展开。Lucia是出生在西班牙的中国移民二代,父母亲开杂货铺,他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不会说西班牙语,她最大的愿望是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在汉堡王过生日,和拥有一对“正常的父母”。Xiang是被西班牙父母收养的中国女孩,她因身世而感觉到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同时也..详细 >
刻板倒是还好,除了几个中国角色台词的问题没觉得很突兀。喜欢 Lucia 那条线,小女孩特别天真可爱,明明在这样一个有些贫穷的家庭但是一直都很快乐的咧着大嘴笑着。相较之下,姐姐的线和 xiang 的线都有些 dark,让人看着觉得不爽快。但是这可能就是生活本身的样子吧,有好人有坏人,有真诚也有伪善的,和肤色无关。况且, lucia 和她朋友比了手臂,明明都差不多嘛!
没法苛责中文台词的不严谨,因为所谓的刻板印象皆为真实,或曾经存在过,或现实进行中。感叹出走半生的老中人,仍褪不下吃苦耐劳的“作风”,整部戏不讲求如何融入,更不提供解决方案,而是将无形的枷锁具像化,还原一种代代相传的痛。
@ ifc,电影院里的欧洲人笑得有多欢乐,东亚人就哭得有多悲惨
5/5.来好好写写。应该是第一次看到认真刻画华人群体的本土电影,还得是我们女导演来。文化冲击下的尴尬是真实的,无恶意的纯真同样也是真实的。想要漂亮妈妈和汉堡王过生日的妹妹没有错,想要融入同龄人的姐姐没有错,囿于生活的妈妈也没有错,拒绝认同亚裔身份的Xiang没有错,逼着她上中文课和亲身父母相认的妈妈也没有错,九年前哺乳期被人从怀里夺去女儿的她也没有错。从饭桌吵架开始ptsd,到后面所有情绪都被抚平了,就只是流泪。姐姐裁剪百元店里的disfraz给妹妹做泳衣,粉色亮片在泳池里翻飞,可笑的装扮此时变成真的人鱼公主,再说一遍,还得是我们女导演。(另外说一句真的好烦青少年malote,愚蠢透顶又无比危险,不懂为什么会有女的喜欢。听男朋友解释了muelles是什么真的震撼我全家一整年….
如果看过这部电影后还会斥责所谓的对华人的刻板印象,那恐怕就是另一版本的 “一个来自一线城市的在多伦多留学的中国人斥责贾樟柯的天注定只拍穷乡僻壤和煤矿”。总结下来还是:这部电影里所演的中国人群体很大程度上不会去看这部电影;看过这部电影痛斥的中国人又没过过电影里的那种生活。
远在海外的华人家庭依旧逃不掉那5000年文明留下的可悲与可笑。
窒息,太会拍了,剧情一般般吧,就是以小见大了,但是口角那段还是看的有点超出我的印象拍了,没想到啊,真正做起来还是有点韵味的
三个小女孩演得太好了!想起亲自接触过的欧洲华人,非常感慨。电影整体感觉比比十几年前那部以巴塞罗那华人为背景的‘美错‘要好!多给一星鼓励欧洲导演关注华人移民题材,也鼓励女导演。希望未来看到更多类似的作品!
西班牙导演怎会拍得如此真实和典型,所以全程皱着眉头。饭桌争吵总是让我想到“哪吒自刎”:反映的都是中国特有的亲子关系即便被父母逼死过一次,也摆脱不了父母。儒家推崇的孝道,也是为了忠,本质是社会推卸养老责任,利于维护阶级统治。感情是需要培养的,不是血缘的赠品。人伦的大纲,其自私性完全超脱了所谓的血脉与亲情。传统的中式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好像很多时候都是:我没办法原谅你对我的伤害,那些伤害留下的痕迹永远都像刺一样扎在心里。但你们依然是我的父母,我们之间的关系中永远被这根刺摩擦着走下去。拔掉刺的时候发现,这根刺早已融进血肉,刺身上还长满倒刺,想要分离就如抽骨拔筋。影片展示的更多是生活的剖面,并没有给出几条故事线的后续:毕竟生活里没有答案。
Super Death:“Girl?”Death:“Girl”
电影似乎在传达:敏感不是天生,是被环境spoil出来的(也可能是我想多了),对于这点无法认同。Lucia的幸运在于忘性大所以很容易高兴,而这大概是香的困境吧。
真的好典啊,很多剧情幻视《物理化学》里的中国配角支线。这种不断地付出但是又不懂得教育和表达的父母真的很令小孩窒息,拍得太现实了,一开始还受不了角色的口音,看完感觉真的很生活化
这里正借着身份和政治正确搞歧视呢,人家已经拍起华人电影了
所有角色的故事都悬而未决没有答案,最后收在了一场热闹的舞狮结尾。Lucía和Susana的关系很舒服。
因为过于真实而非常压抑,熟悉的街景与阳光下的家庭对话。一代移民父母远渡重洋艰难度日,牺牲一切享乐挣扎着生存;二代移民孩子背负沉重期许长大,牺牲自我实现挣扎着寻找身份认同。白人试图让孩子寻根,却忘了孩子被抛弃的过往;华人试图让孩子不忘本,却忘了融入的代价就是部分遗忘。生活里的欢乐时刻总是如此转瞬即逝,像在打烊商超的货架间穿梭,而黎明总会来到;像潜入水底看见梦幻倒影,亮片飘洒波浪间,而人总要靠岸。东亚父母与孩子的隔阂大概是,世界发生这么多事,你为何只讲考试。
没想到拍这么好。那种不拿小孩当小孩,为了小孩但是蔑视小孩,一旦触及到他们内心的是非判断就固执死板地令人尴尬,可是自己确实又极其卑微非常辛苦的父母情节简直太trigger了
要“你怎样中国人就怎样”,而不是“中国人应该怎样”
非常不真实的人物和对话。除了孩子,为什么来自中国的家长和女企业家这么坏:办公室看到桌上摆了盆花就要把员工解雇,孩子拿了同学家的一张照片就要拉着孩子去对质,一家人吃晚饭只有抱怨和怒气。超市里放的二胡演奏音乐,电脑上循环放的是故宫介绍。都什么年代了,当地的华人二代还依靠相亲,而且可以接受一个长辈直来直去的背景审问。
三星半,万万没想到这是一个西班牙女导演完成的作品,背井离乡选择移民生活,非常不容易,在另外一个语言不通的环境里扎根,就相当于是在真空中着陆,完全无法真正有在地的状态,文化属性决定了人的归属。代际之间的无法沟通,错位、误解,让原本最亲密的关系变得最遥远,母亲的一味的讲原则,最后葬送的是孩子对她的爱。但中国人的价值取向永远都是那么“政治正确”,较真儿的紧绷感永远萦绕在周围。姐姐的成长线并不完整,十七岁正是应该极致展现自己女性魅力的时候,但为了融入二融入的状态,还是在于内心深处无法安置的身份状态。暗恋对象的互怼让彼此情愫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无疾而终。
值得纪念的一部影片,献给所有的移民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