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幼儿园,一开始以为是法国片。
就觉得不对劲,法国人虽说浪漫,但是骨子里还是有点古板的里面有些行为开放的啊,比米国还劲爆。。。
虽然是老生常谈爱情,不得不提男主角的一句话:在爱情中,如果一开始就表现的像个傻瓜,那么强势的那一方必定会甩了那个傻瓜,因为他感到无聊,毫无挑战,尊严尽失;或者,傻瓜意识到自己很傻,他觉得自己屈尊了,毫无保留,于是就离开了。
是啊,在爱情中,人人本来就是平等的。
如果你表现的像个傻瓜,sorry,you are out。。。
米丽姆说:“床上的男人有三种,懒人型,发掘型,拨弄型。
“ 米丽姆说:“懒人型们希望对方下身清洁溜溜,而他们自己却不是,他们就盼着一次整夜的口交。
然后直接躺倒睡觉,这类人的优点是完全无害。
” 米丽姆说:“发掘型们就像清仓大甩卖活动中的家庭主妇,条件对方的亮点下手,这类人也没害处,但是很烦人,因为他们边做爱边盯着对方,......
温情 浪漫 性感 有型基础的感情要求,发展成混杂亲情友情的爱情如我一贯见到和认识的德国男人,Til Schweiger棱角分明,清洁,认真,重礼仪。
更吸引我的是他的幽默,浪漫和浓浓的情感。
ludo的哲学:恋爱中有一个傻子肯定不长久,不是那个不傻的烦了就是那个傻的郁闷了;你不高兴不要怪别人没让你高兴。
我为什么单身呢,因为我谈过恋爱。
然后anna就教育ludo她的理论,无论你如何划好游戏界限,都会被期望破坏,最后你就是个混蛋。
结果ludo就发现他的床伴毫无激情,然后跟anna的女朋友取经,(如此有经验的还要向女人学习,真让人得意),然后ludo想自己从此后无敌了。
这部片子里还有个很老套的方式,就是让男女主角被迫绑到一块。
ludo,要么在幼儿园呆够300小时,要么去坐牢。
唯有如此,才能让这个风流的男人跟一个XXX的女人凑合在一起。
片子的方向当然是朝着女主角的梦幻方向前进。
ludo开始另一种游戏,开始不让anna看到她认为不齿的东西。
为了她那份天真的世界??
开始去填补自己的空虚和迷惘,开始去接受点自己已经放弃的恋爱的心情??
然后当anna约会失败回来,跟ludo倾诉,这对ludo来说,就是绝对的诱惑了。
结果呢。
彼此还都挺满意。
好吧。
越来越有进一步了。
按照anna的理论在发展。
可是我希望看到ludo的观点最后给这场关系来个悲剧的收尾。
然后就是300小时用完。
然后就是ludo回到他原来的生活。
---而且真无敌了。
但是整个片子开始走anna的情绪主旋律。
自然是失落的。
anna是值得去爱的,但是我们都只是这么说而已。
导演是女的么??
居然在ludo失约后,让那个说只要享乐不要期待的女人打了ludo一巴掌,骂了混蛋。
ludo也如愿以偿了吧,继续享受继续当混蛋。
男人和女人真的是两种动物么?
可是编剧开始给出没有发生过的故事,ludo去找anna,而anna却离开,然后突然响起我很熟悉的音乐,原来是这片子里的??
然后就是anna出现在ludo的视线里。
ludo开始萎靡。
好吧,看见你过得这么不好,真是令观众们高兴,你得到应得的惩罚了吧。
---再次友好提醒,只在电视里才会有。
接下来进入幻想片段:当anna开始划清界限,ludo开始觉得失落。
也许他该觉得自己怎么能被判离开。
(描述下我现在的状态,坐在床边,侧身对着电脑和显示器,然后嚼着牛轧糖,披散着头发,穿着大大的睡袍。
一付凌乱的写手模样。
我只是不会颤抖着点烟而已了。
) 看到编剧臆想的最高潮,anna已经为王,然后ludo请求回到幼儿园工作。
什么嘛!
你知道是因为失业才去还是因为想去才失业的?!
我必须说,ludo最后整那个司机的把戏,真的非常的绝!!!!
你一定要看看。
哇哈哈。
然后,不要相信生活就和电影演的一样。
这是忠告。
但是,你还是可以这么幻想。
因为,我们真的需要一点点幻想,继续生活。
我突然觉得,无论什么国界什么文化,都是一样相通的。
让人有同样的感受。
如果你也这么觉得,就说明我没有问题。
如果你们不能这么觉得,我就得反省我自己,是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了感谢提醒。
2011-01-28 22:52:42 Alix 这是第一集的剧情。
Scheiße! 德国脏话。
我看本片收获的第一个笑点。
男主角Ludo的小外甥Lollo在餐厅里被舅舅夸奖不久之后就在餐厅里大喊Scheiße! Scheiße! Scheiße! Scheiße!...餐厅顿时落入寂静,目光全都投向小Lollo。
有点荒谬也有点可笑。
我看完之后也想笑着说一句Scheiße!当初吸引我看这个片子的因素有三① Made in Germany 德国制造。
我传统意义上将其理解为高质量。
而且德语对我有较大的吸引力,事实确实如此,看完整部片子之后几个小时内脑子里面回响的都是我不理解的德语对白,不理解却觉得很好听。
② 德国喜剧。
以前接触过德国的同学,但是没有从来没有领教过他们的幽默感。
此片证明他们真的没有特殊的幽默感。
或者是我没有理解。
比如在最后男女主角戏耍那个自私的出租车司机,怎么想也没有想明白,那司机是如何被耍的。
而且男女主角和其他司机不知为什么笑的那么开心。
③ 片名很有趣。
这个片子没有什么特别可欣赏的地方。
说它还行是因为看的时候我确实笑了。
而且整个片子都是暖色调的,橙色和咖啡色很多,看起来很舒服不压抑。
但是整个剧情显得太过似曾相识,风-流(风流且有点流氓)的记者Ludo被法院判去幼儿园参加社区劳动。
偶遇儿时常被他欺负的“好姑娘”(可以理解为“有老处女嫌疑的女人”)Anna。
起初矛盾重重,相互拌嘴。
但经过几番周折,两人坠入爱河。
坠入爱河的过程中Ludo还依旧不改风流本性再出去沾花惹草几次。
接着再被Anna发现,之后心灰意冷。
但最后经历曲曲折折之后发现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然后再有情人终成眷属。
总之剧情...毫无剧情可言。
也许对于Til Schweiger来说,一人身兼导演编剧主演三职,确实也辛苦了一些。
作为喜剧,这部片子缺乏高智商的笑料。
最后认定这种片子也就是看着玩,碰到笑点就哈哈一笑就过去了。
笑点都是些粗口、略带“颜色”的玩笑和《猫和老鼠》级别的幼稚园级笑料。
Anna对Ludo搭建的设施大为恼火愤怒地踩向地上的木板,之后木板弹起来打在Anna的脸上之后Anna笔直的向后倒在地上。
这样的画面在美国制造的针对儿童的动画片如《猫和老鼠》中层出不穷。
而影片中多次出现的Sexaul reference镜头和大量Crucial language与那些幼稚笑料又格格不入。
相信这部片子一定让西方国家里做Classification工作的人很头疼,涉及性的画面和粗口足够让这部片子变成14+的,但是其余笑料全都只是适合于学龄前儿童的。
看完之后感觉轻松,仔细一想感觉上当了。
冲着德国制造去看的,却收获一部低智商喜剧。
其实失望大可归咎于自己对德国和德国制造刻板印象。
但是从这部喜剧的智商来看,永远打不垮的日耳曼民族还是欠缺那么些幽默感的。
这部电影看过好久了,大学的时候看过,存在了电脑里,那个时候我有好多德语电影啊,scheisse,后来电脑硬盘被水泡了,嘛嘛都没了。
我印象中几个比较深刻的细节,Lodo给那个可爱的小女孩穿鞋,说你的鞋真好看,小女孩回答“ich habe die schon fuenf Jahre”。
如果理解德语的语境的话,可以体会到小女孩的童言很可爱。
还有Ludo回忆小时候捉弄Anna的情景,小时候的Ludo长得好帅啊,Anna带着牙套,那个时候可能可乐还不那么流行,所以Ludo用可乐捉弄Anna, bla bla.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细节是Anna带着小朋友们做早操,可爱的孩子们一起喊“Guten Morgen, Himmel(早上好,天空)”,“Guten Morgen, Grass(早上好,小草)”,“Guten Morgen, Baeume(早上好,大树)”,那个情节让我觉得好美,好干净。
直到现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我也喜欢对着天空喊Guten Morgen, Himmel。
好羡慕德国的幼儿园,从孩子刚刚懂事起就引导他们对身边的美好的自然怀抱喜爱,如果国内的幼儿园也能重视培养孩子对身边事物的热爱有多好!!
而不是一味的加减乘除。
孩子们后来在剧院表演的时候有一个说唱歌曲,我觉得很好听,还有里边的英文插曲也很不错。
整部片子的色调都是比较温馨的,看了让人觉得心里暖融融的,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感觉。
如果我一可以做一名德国幼儿园教师,我会很幸福滴
先申明,2部片子俺都么看,光看了介绍这部是电影,台湾那部是电视剧,也不知道这俩片子谁先谁后了..光看介绍,剧情主线基本相同啊。
很搞笑娛樂的德國片子:《沒有耳朵的兔子》......((竟然在德國大賣28億台幣))真的很有娛樂效果,又不無聊=~~~******『交換意見』真的挺重要,那個男主角交代女主角說:妳不要一跟人家約會馬上就跟人家『交換意見』...((意思是說會嚇走約會對象))然後這個男主角跟女主角就一直不斷在『交換意見』,喜歡他們一直說話的樣子。。。
有一大塊灰色地帶。。。
《格林童话》开篇第一句话是“在愿望还可以成为现实的古代”,看完这部《甜蜜幼儿园》,我第一感觉是,还是电影神奇啊,这么烂的爱情故事都可以拍出来,问题是有人相信吗?
可是,反过来看看自己,整个过程中看得津津有味目不转睛还是不是大笑,说它“烂”,是不是有点对不住这部德语片子?
去豆瓣搜了一下,居然还出了续集。
可见,第一部还挺受欢迎吧。
这部电影的核心词是,灰姑娘,披着花花公子外衣的白马王子。
看此类商业爱情片最大的益处是,不管过程多坎坷曲折,你仍可以暗自安慰自己,不用担心,最后他们总会在一起的(果不其然!
)片子值得数落的地方还真多耶:女主角不够美!
男主角不够坏!
字幕翻译很烂!
露骨笑话太多!
情节太假!
结局毫无悬念!
可是,看到男女主角因误会暂别时,居然还是会被煽情到,傻傻流下眼泪。
这,到底怎么回事?
我们看多了“公主和王子最后在一起”的童话故事,现在衍生出的续集是,他们的确在一起了,可他们并不幸福。。
怎么会这样?
什么时候开始不相信童话了?
还要给他们硬按上一个不完美的续篇?
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吗?
不再相信童话?
不再相信奇迹?
要嘲弄地看这个世界?
从毫无心机毫无猜疑的童年被推推搡搡进入成人世界,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中进进退退,挨了很多梦想与现实不能妥协的耳光,我们都是在面具里,在谎言里,在苦闷里完成成年礼?
喜欢这部片子的人一定是天真的傻人,但做个傻人是多么快活啊,可以肆意地哭,尽情地笑,不用说违心的话,相信善,相信美,相信童话可以成真。
相信世界真的是个万花筒。
让我也做这样的一个傻妞吧,相信美好,相信纯净,相信话语就是用来当真的,相信爱人就是用来托付的,相信梦想就是用来实现的,相信朋友就是用来托付的,相信你就是我所能依靠的,永不背叛,永不转身。
看甜蜜幼儿园,最开始是因为它的名字。
不知道那段时间就都是特别喜欢有小孩子的电影,于是阴差阳错的就看到了这部电影。
电影节奏很轻松愉快,一气呵成的感觉,在看多了美国所谓的大片之后,看到如此温馨的电影,真的算是一种享受。
在已经很久没有很久用一下午的时间看一部电影了。
电影的男主角是一个记者,就是那种无所不用其极的那种记者,初看男主角,觉得他真丑,但是渐渐的,就觉得,越看越帅了。
电影其实是那种很老套的故事,不过我就是喜欢这样子的情节,男女主角从互看对方不顺眼,到相爱,最后幸福的在一起。
就是我喜欢的很多电影一样。
算是一种诟病了,对我来说。
我已经不想说电影的内容了,应该小小的心思,希望你们也去看。
既然是幼儿园,免不了那些可爱的小孩子。
最喜欢的就是一个叫“蓝精灵”的小女孩。
绝对是电影中最可爱的孩子了。
那种纯纯粹粹的感觉。
还是里面一点点稍显做作的幽默,恰到好处,又显得生活化。
所以,以后,我们不要只看老美的片子了,又是也应该看看别国的电影,像很久以前的,《放牛班的春天》。
前面很搞笑,后面转温情。故事先后让我想起周星驰的《百变星君》、周润发的《暴雨骄阳》,说实话,我觉得也是和意外担任老师的情节有关的《暴雨骄阳》被低估了~
太拖沓了一点,不过总的来说还不错
一直说不看不看提叔我们不约 结果还是... Matthias😍
两部相比觉得第二部更好 第一部有点俗套 除了最后几分钟整蛊出租车司机那里有点意思之外 其余部分实在是没有太多意思 另外就是这种爱情轻喜剧 个人认为时长不能超过100分钟 这两部幼儿园每部都是2个小时 加在一起4个小时 实在是太长了 如果不是因为喜欢这些演员根本坚持不下去 这部电影也让我想起了为什么我早些年很少看德国电影 这种暗黄色调看了实在不舒服 早些年接触到的德国电影刚好都是这种色调 留下了坏印象就不敢看了 最近听到个说法是有些影片色调比较暗是因为他们观众的眼睛颜色浅 怕光所以这种暗的在他们看来反而是刚刚好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最近看的这些无论新的老的又不会这么暗了
太神奇了,披着个直男癌的外衣讲了个直女癌的故事……
这就已经是德国最出色的love comedy了吗?
电影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看完《红酒烩鸡》后冲着小萝莉看的,大叔不英俊但是又味道!人难免犯错,爱情中也不可避免,当你爱一个人就会原谅对方的!
德国木有小清新。。。德语听上去真是。。。。。。。。。。。。
本来冲着你家小loli看的,没想到全家孩子都在,叔你家的孩子都好屌,不是帅哥就是美女
最后和出租车司机的玩笑在看了修正版字幕后终于有了正解。
本学期的最后一次课,和学生们一起看了这片子。
德国一哥蒂尔施威格出手不凡啊。结尾处的设计是个亮点。影片配乐真不错,德国音乐们啊!
你当导演编剧演员 真的很差劲
德语真他娘难听,老套爱情。
我是从《红酒烩鸡》这部影片中认识到导演、编剧、演员全能的蒂尔·施威格,从这部片子可以看到德国人对爱情和性的态度。依旧的德国式幽默。
Anna破天荒给Ludo打电话,拿着手稿颤生生地发表对他的看法那段挺有意思。当一个女人开始正视自己感情的时候,是无畏又可爱的,但女屌丝和高富帅的爱情只会在荧幕上修成正果,花痴女们切忌勿在生活中迷失方向。
3分情节+0.5分顺眼男女+0.5分德国情结
俗套的桥段 不过加上幼儿园这个因素 倒是有些新意。。。
一般。Til蜀黍家那几个娃倒是很可爱。
2008-09-15,美国化的德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