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玻璃的人
Die Glasbläserin
导演:Christiane Balthasar
主演:Luise Heyer,玛丽亚·艾维克,弗兰茨·丁达,Dirk Borchardt,罗伯特·格维斯戴克,Max Hopp,Ute Willing,乔安娜·比顿宾德,Jesse D'Lane,Karel Hermánek Jr.,托马斯·齐林斯基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6
简介:The young Marie, daughter of a Thuringian glassblower, violates all traditions after the death of mother and father. To feed herself and her sisters, she bec..详细 >
不知道故事属于德国哪个时期,其实是冲着外国女性地位也那么低去看的,没有想看的点,有点平淡。但我确实没想到,不允许女性吹玻璃就跟玩笑话一样,她们都没有做什么,只是被砸了一次玻璃,就允许她们做了;在那个本身就不和平的年代,她们的幸福来的好快,感觉跟小说一样。看完确实没想到托马斯父亲是一个讲道理的人。
这个结尾感觉导演赶着下班
赞美自立自强的姐妹俩。看时就猜到短评里除了关注个人的平权,一定会有拳师你来我往。看完一看果然。。。人性之恶压根就不是针对特定性别,是针对弱者。有成天嘴炮的功夫努努力把自己经营牛逼点不香吗?
前面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相当写实了,后面的励志鸡汤来得有点陡,不过要不是这样生活就太难了,电影也需要给人一点希望,两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享受到的有限的平等不也是一代代女性斗争的结果。皮特这样的暖男简直就是一道光,至于美国小哥就是创造童话的王子。
可以可以
“活成什么样都有人说三道四,不妨大胆点”
看到了很多坚强和感动。
虽然有点仓促,但是近期看过质感最好的电影了,拍成剧就好了
平权之路,道阻且长。昨天就说了一句:“在买房这件事上,相比男生,女生几乎得不到家里人的帮助,压力更大点。”我姐说她认为这是正常的,所以我这句话她是不好意思说出口的——女性的枷锁如此之重,连自己所受的不公平对待都可以视为理所应当!可堪慰籍的是,觉醒的女性会越来越多,即使只是星星之火,但总算有了一些光亮!今天早起看到湖南有个女孩子,在高考结束的采访中说,自己要学教育学或社会科学,再读研深造,以后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教育署工作,为人类的教育公平和性别平权事业付出努力——太让人感动了!不论小妹妹在这条路上可以走多远,但评论区里很多人说第一次听到“性别平权”这个词,就说明她已经为人类平权做出了贡献!
遇到不公平就大胆讲出来——不屈服。遇到不合适的爱情就及时止损——不将就。遇到喜欢的人就大胆表白——不自卑。不断充实主动发展自己的事业——不认命。这些都是女人应该活成的样子,但切忌,永远不要相信只想得到你身体,和一直要求你的男人。
妇女节好朋友推荐看的
细腻的片子
看到1小时25分时,她坐在桌前那一幕,美得让我醒了……
2020-3-8,非常适合妇女节看,毕竟到现在女性能合法工作还不到100年。对男性的刻画非常符合那个时代,以及本质上和国内当下没有什么分别。暴力换成了天花板与男性优先。——结尾那个美国商人不来就好了,全面平稳,就这一个点不太老实。
姐妹俩太励志了😭 两个强奸犯恶心死了,该死的东西
看过
标准的八点档电视剧的剧情,故事简单又俗套,适合阖家观看。整个电影都拍得比较赶,人物的处境和性格变化太快,节奏放缓一些会更好。导演选取的行业比较冷门,观众通过电影也能对吹玻璃这个行当有一个粗浅的认识
打女人的男人都给我死
姐妹俩实在是太惨了 中间一度看得人血压飚上去
“你和那些纽约的女人不一样”这样的话其实本身也是一种物化和异化。被强暴的苦难,工作的艰辛,是那个时代的必然,强行扭转的甜蜜结局太唐突了。希望文明一直在进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