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6.3,imdb6.6。
作为一部小成本文艺气质很浓的科幻片能拿到这个评分还算可以,影片的立意非常深刻,涉及到很多哲学,宗教的玄奥概念,电影前半部分非常吸引人,可惜导演看来也不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的先哲大师,问题提出来了至于电影给出的答案则是乱七八糟一塌糊涂。
鲤鱼这部给7分,对于前世今生,时间线性,平行空间之类玄之又玄的概念鲤鱼是很着迷的,至于没有答案,释迦摩尼,默罕默德,老子也没有给出准确答案,导演做到这种地步,是可以接受的。
科学家哈柏博士用科学数据证实了来世的存在,人来在死亡之后灵魂会前往新层次的生命。
可这一发现却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很多对今生不满的人,选择自杀搭上前往来世的快车。
在电视台对博士的采访直播时,一位工作人员拔枪自尽,将采访变成自杀直播秀。
两年之后全球有近四百万人为了前往来世自杀,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哈柏博士隐居在偏僻的海岛,建立了对有自杀倾向群体的收容机构,同时继续着自己的研究,试图解决来世概念对社会带来的信仰危机。
哈柏的长子威尔在前往海岛的船上,偶遇单身女子艾拉,并被艾拉独特的气质所吸引。
艾拉来到海岛的真实目的正是想在此蹈海自杀,当艾拉怀揣巨石走向大海之时,威尔正好赶到将其救起,并将艾拉安顿到了父亲的收容机构。
威尔和艾拉一起参与到了哈柏博士对于来世的研究之中,当真相渐渐浮出水面,一切变得匪夷所思出人意料。
下面会涉及到电影的重要概念和主要剧情,讨厌剧透的直接跳到最后。
电影涉及到了来世,时间线性和平行空间三个主要概念。
要理解导演对来世的解释首先要注意电影对时间线性的否定,电影中时间是非线性的,时间的线性规律只跟每个人的生存时间有关,也就是一个出生于1950年死于2000年,这五十年是线性概念,从先到后不能逆转。
而在其死后时间线性和这个人毫无关系,对于他来说永远没有2001年,所谓的来世只是只是从1950年开始的另一个平行空间。
从头再来结局却可能因为新生中某个关键的选择发生逆转,可能他这次活到2020年也不一定。
这种设定是非常有新意的,区别于所有宗教关于来世的解释,和以往三生三世六道轮回有本质的区别,只是每次死后不断开始新的人生。
但是电影在世界观的设定上有着两个致命的漏洞,第一怎样跳出一生区间段的时间循环,没有了西方极乐,白日飞升,天堂和地狱。
每次死后灵魂再一次从头再来,无限循环无休无尽。
这绝对是令人绝望的设定,例如剧中威尔最初因为没有救回海边自尽的艾拉而遗憾终生,来世海边救回了,艾拉又死于枪下,最后威尔在海边救回了艾拉之子貌似结局圆满,可惜对于威尔来说这只是无数个来世中的一次,这次死后下次呢?
即使没有艾拉的死他还是可能对此生感到遗憾,人活一辈子毫无遗憾的可能只会是先天白痴不知什么是遗憾,那电影来世概念就变成了每次来世都是想完成前生的遗憾,而且是无休无尽的死循环,自杀没用还得从头再来,太可怕了。
第二所有宗教都要约束今生和死后的关系,也就是前世因果,无论转世轮回还是上天堂下地狱,都要跟每个人选择怎样的人生有关系。
电影漏掉了这点,这太致命了。
首先确定人死后是有来世的,而今生我怎么做都和来世没关系。
如果真有这种科学发现公布于世,绝对不是几百万人自杀那么简单。
不知道别人,鲤鱼肯定会铤而走险破釜沉舟拼一下,管他杀人放火,走私贩毒毫无顾忌,只要能每天纸醉金迷醉生梦死就行,输了一死了之从头再来,活着就舒服一天,一小时就行,这种来世的概念瞬间就会让人类社会彻底崩溃,死亡如果对于人类来说如果只不过是一次开机重启,生命本身变得毫无意义。
电影有着非常不错创意,可惜最终变成了漏洞百出无法自圆其说的作品,十分可惜。
这些只不过是鲤鱼的个人观点,还是那句话电影提出的假想全人类都没有正确答案,而这部电影的魅力正是每位观众都会思考一下,如果有来世自己会有怎样的人生。
关注微信公众号:lydysc2017
虽然,的确,也许,真的。
有那么一些瑕疵,可我还是决定在四颗星的基础上加一颗。
五星好评👍👍👍👍 有人把这部电影和《恐怖游轮》对比,诚然,我没看过这一部,可是我确实知道一些细节——最吸引观众的细节。
《The Discovery》和它都有反反复复“重复”主角自己生命的情节。
这一点,我认为只是相像而已,毕竟两部电影的立意不同。
有人说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虎头蛇尾的来世之旅,不然。
反而,这部电影的设定很好,那些亟待证明的理论,也许是现实,也许只是我们美好的幻想。
现实与幻想总是对立排斥的,不是吗?
我们究竟陷入那loop多久了?
最后,男主/我们是否已经/能够找到那个loophole?
科学家库伯用科学证实有“来世”,结果引起长千上万的人自杀。
出于怕社会谴责,库伯博士隐居一岛,并建起一“实验救济所”救济那些想自杀的人。
库伯之子威尔史蒂文森,一直抗逆父亲的研究,觉得“实验救济所”简直就是邪教会所。
在一邮轮中,威尔史蒂文森邂逅女孩艾拉。
来到海岛父亲建起的救济所,威尔史蒂文森竟在海边看到艾拉欲自沉大海自杀。
救出艾拉后,为防止其再轻生,威尔史蒂文森将其送到父亲的救济所。
但不久,威尔史蒂文森发现自己一直处于濒死的状态,困在了重复遇见艾拉并拯救她的循环。
最后,随着艾拉被射杀,受父亲启发的威尔史蒂文森心急想去“来世”——艾拉安然无恙的世界,便效仿其父而自我实验休克死亡。
不料,威尔史蒂文森竟发现自己之前在游轮遇到艾拉时,并没跟随她下船,相见的第二天艾拉就跳海自尽了;由于懊悔艾拉的死,所以利用“濒死”状态下创造的空间循环一次次地去拯救她。
最终,威尔史蒂文森找到艾拉自杀的真正原因,在海滩上救下险些遇难的她的儿子,使艾拉彻底摆脱自杀念头……——情人圆满团员……
影片前面的部分超级无聊又无趣,导致我昨晚看了不到30分钟就睡着了,可是今天接着看下去,发现前面都是有伏笔的,看到最后,发现这真的是一部好片,而不是凑时间!
影片标记的是科幻,你以为会有各种酷炫的特技,新奇的设定,牛逼的场景,我告诉你,统统没有,这更像是一部温吞吞的文艺片!
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真的是一部好片,答应我,去认真看,好吗?
影片从一开始男主父亲接受访问开始,在这个未知的年代,来世的存在已经被他证实,而正因为有来世,已经越来越多人开始自杀,想去往来世。
直播采访的最后,女主问男主父亲,你是否觉得自己该为那些自杀的人负责,男主父亲说不负责!
而这时,一个采访的摄像在直播中吞枪自杀。
男主父亲看着眼前的一切,有一瞬间的迷茫,可能是在想,自己这么做到底值不值得,事实证明,他最后应该还是后悔了。
也许男主的父亲证明了来世的存在,的确是很多人自杀的诱因,可是他真的不必要背锅,毕竟生命是自己的,没有人让你自杀,我也觉得男主父亲的确不必负这个责任。
一个人自己的生命不自己负责,难道还要别人负责?
接下来是男主在一艘游艇上,一开始你会觉得这些都无关紧要,其实已经埋下了伏笔,为什么那么大一艘游艇,上面只有男主和女主两个人?
整艘游艇都被他们承包了?
显然不是,这就是在说明,这一切不是真的。
而女主说的第一句话,我在听报道哎,也重复了两次,第一次似乎是在男主的意识里,有些恍惚的感觉,这也说明,其实男主是在来世的实验里。
还有男主的那句,我似乎在哪里见过你,其实他的确见过,说不定还上过(在一次次的轮回里),只是记忆暂时还没彻底恢复。
而那瓶晕船药,第一次看时,觉得的确是男主自备的啊,其实是男主去救女主,所以女主的一切不适,他都做好了对策!
一开始我还在担心,游艇上只有他们两个人,谁来开啊?
看到后来你会发现,这就是男主的意识,所以,不需要船长!
接下来两人下船,女主自己搭顺风车走了,男主被弟弟赶来接到父亲那里。
在父亲那里,男主发现,到处都是一些自杀过被救起的人,而父亲也一直在研究来世的存在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一开始父亲一直用自己做实验,实验一直不成功,他发觉有可能是自己没死,于是找到了一个死人来做实验。
男主觉得父亲的理论很扯,导致了很多人自杀,劝说他放弃,父亲不肯放弃,男主郁闷地走到海边,发现了要自杀的女主,把她救了回去。
父亲在给她做问卷时,男主到处游走,感觉他好像是一个魂魄一样,与其他人格格不入,当时我还以为这是我的错觉,其实不是,因为这真的是在男主的意识里!
女主通过问卷留在了这里,却因为她来了的关系,似乎是因为她把她跟女孩的的对告诉了男主父亲?
这里原先的一个女孩被抛弃了。
接下来父亲开始用死人做实验,男主无意间看到死人的画面,觉得可能是死者的记忆,便告诉了女主,两人一起去调查,发现根本不是。
死者的刺青都变样了,从真实的波浪,变成了灯塔。
死者父亲去世前,他打电话回去说是要去医院看他,其实他根本没去!
男主和女主得知了之后,正兴奋地准备为知道了真相而鼓掌(啪啪啪),没礼貌的弟弟不敲门把男主带走了,父亲又自杀了。
男主和弟弟赶过去,看到图像里显示,多年前父亲和母亲的画面。
男主一直不喜欢父亲,是因为当年父亲一心扑到工作上,没去看母亲,导致母亲自杀了很久,才被男主发现,而如果当时父亲去找母亲,母亲就不会死!
而事实上父亲也正是为了能再见到母亲,所以才一直研究来生,研究了40年。
而现在屏幕里,父亲没有继续工作,而是和妻子一起去吃晚餐!
看到这里的时候,男主和弟弟赶紧把父亲唤醒!
他们也因此断定,那些画面不是来生,而是心里存在的遗憾,没能见临死前父亲最后一面的死者,没有去和母亲吃晚餐而导致母亲去世的男主父亲,甚至还有很多其他人,可以通过死,来弥补当时的遗憾!
得知了这个以后,父亲和弟弟准备摧毁机器,告诉所有人,其实根本就没有来世,自己的理论从来不存在。
因为如果大家都知道真相了,都会去死!
毕竟死了之后,有那么一个地方,可以让你了结所有的遗憾,也就等于有了后悔药,你不用再为自己的过失而耿耿于怀一辈子了。
而这个时候,那个因为女主的原因被抛弃的女孩跑过来,开枪打死了女主!
男主十分痛苦,假装失落,偷偷跑进了实验室,把门反锁,自己带上机器,准备去死!
画面中就是一开始的那样,男主出现在一艘游轮上,上面只有女主和他!
女主这才告诉男主真相!
其实真实情况是,男主和女主并不认识,一次男主和女主同坐游轮,女主是去自杀的,而男主没去阻止,根本就没下船,第二天在报纸上看到女主死亡的消息,于是一直很内疚,走到哪里都很内疚,于是选择自杀,来弥补遗憾!
也就是说,整个影片从开始的男主父亲采访结束后,到现在,一直都是男主一次次自杀的意识!
就像他父亲那样。
而女主也在他的意识里一次次死去,或许是跳海自杀死了,或者是被女孩开枪打死了,或者是下船被车撞死,等等,无论怎样,结果都是死。
男主每次都会选择回到游轮上,试图拯救女主!
主!
他的悔恨的就是没能救女主,所以他要回到这里阻止。
但是其实他们只有一面之缘,他根本不认识她,更没和她相爱!
而这一次,男主快要死了,父亲和弟弟的画外音才是真实的,但是男主最后还是死了,之后的一长段空白镜头,伴随着一阵耳鸣的声音,我相信那是医院那个心电图静止的声音,说明这次男主真的死了!
看到这里的时候,一阵毛骨悚然,有种恐怖游轮的既视感!
男主试图留下来挽救女主,而女主却揭示了结局,告诉男主,其实这一次,男主会和之前的无数次一样,救不了女主。
但是在另一个空间,男主已经把死去的女主带到了过去,在那里,女主已经得救了,女主的儿子也得救,女主和儿子在那里活得很好!
而男主之后也即将过去,只是在另外那个空间,不一定还有记忆!
之后就是结局的一幕,男主救了女主儿子,女主离开,女主根本不认识男主。
事实上女主的确不认识男主,男主也是通过报纸,甚至后来查资料才认识的女主!
而在那一个空间,男主和女主的故事,才刚开始!
貌似这个设定,有点像黑镜第三季第四集《圣朱尼佩罗》。
都是肉体死去之后,在另一个空间,获取精神上的幸福。
但是似乎这个片子,是多个维度空间,在不同的空间里,你还是你,只不过携带的记忆可能不一样。
影片反转再反转,很棒,男主先是1、不相信来世→2、觉得所谓的来世是过去的记忆片段→3、发觉只是弥补过去的遗憾→4、真的存在所谓的来世,不过是死后在另一个空间!
这正验证了我们经常说的那句,你又没死过,你怎么知道死后是什么样子!
而现在,我们的男主死了,他告诉我们,死后的世界,就是在海边和女主重新开始!
这个结局其实也很有争议,有几种可能。
1、死后真的存在另一个空间,而不是弥补遗憾的场景。
毕竟男主遗憾的地方是在船里,不是在海边啊!
而在另一个空间,男主想怎么活怎么活,救了女主的儿子,和女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2、其实还是弥补遗憾的场景,就像父亲留下来和母亲吃饭,死人去医院看父亲最后一面,而男主的遗憾是没能救女主,女主之所以自杀是因为儿子死了,海边是女主遗憾的地方,所以男主遗憾的根源,就是海边救女主的儿子!
3、其实根本就没有来世,也没有其他空间,一切都只是人死前忏悔这一生的画面,也就是说,不管是男主,还是父亲和尸体,他们呈现的画面,只是脑子在死之前为这一生最后悔的事忏悔而已,觉得如果当时我要是这样做就好了,所以那些弥补遗憾的场景,其实是脑子里想象的!
而男主最后在海边的场景,也只是死前短暂的幻想。
(好吧,这个其实并不成立,毕竟男主和父亲还好说,没死,那个尸体可是死人啊!
)相信很多人如果不仔细看的话,会看不懂这个片子,甚至会被它带偏,事实上或许这就是这部片子不太好的地方,但是如果你看懂了,就会觉得,哇哦,好厉害,竟然挺好看的!
但还有很多瑕疵,毕竟有些节奏什么的,还是有点缺憾的。
而结尾,我觉得其实有很多种解读,比如上面的三种,但是应该还有其他更多种,哪一种才是真实的?
我觉得没有正确答案,只要有足够的理论支持,你坚持的那一个结局,就是正确答案!
原本这个世界上,任何问题的答案,都不是单一的!
其实我觉得,无论是来生,还是诗和远方,从来都不存在,只是我们当下的生活太无趣,看不到希望,所以我们才想要逃避!
我目前暂时还不相信有来世,等到科学真的证实有来世的那天,我再相信吧。
但是现在来说,如果你连当下都过不好,就算到了来生,就算去了诗和远方,你依然不会幸福。
所以最重要的是,过好当下,不管贫穷还是富有,不管顺境还是逆境,你自己心里看开了,也就幸福了,不要逃避,要正面面对。
只要你过得幸福,不管是在原地,还是诗和远方,或者是来世,似乎都不重要了吧,毕竟人活着不就是为了幸福?
好好好,我没看懂,你们都牛逼,你们都看懂了,我看电影从来都是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看,那句台词没看完还会特意往回拉,一幕一幕地看完才写的,当然写的时候可能会有疏漏,但这就是我的理解,你们如果觉得你们解读的会比我的更有意思,自己开贴去好了,不用在这里一直刷我没看懂,来衬托你们的高大。
我的解读的确很局限,但是你们的呢?
就比我高明吗?
如果能让我接受,那我甘愿接受,也乐得能以另一种观点解释这部电影,可是如果只是下品乱凑一点乱七八糟的东西,那我拒绝承认。
好了,谢谢大家。
欢迎关注纯原创图文:鱼纹
这是一部以一篇短篇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一部以一盏茶凉的时间尽诉前世今生的电影。
这是一部很干净的片子,画面和情节都质朴真实,是女性导演擅长的细腻柔和,将一段简单的爱恨纠葛娓娓道来,缠绵悱恻。
然而,仅此而已。
这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影片,却真实的让我感受到了影片中平凡的惊艳。
《爱有来生》围绕着一棵银杏树,讲述了一段人鬼情未了的故事。
段奕宏扮演的男主角在片中变身为一个痴情之鬼,前世深刻爱上了俞飞鸿扮演的孤女阿九,但因为两个家族的火并,二人生死离别。
段奕宏死后,成孤魂一缕,在一棵银杏树下,深情等待已经投胎转世的前世爱人50年。
此鬼情到深处无怨尤,在银杏树下倏忽而来,倏忽而去,银杏树叶纷纷抖动坠落,带出一股惊悚之气,鬼气满满的充盈在整座小院子中。
每天做鬼的阿明都会与今生的阿九在银杏树下展开一番对话,所有的前世记忆,都在阿明的讲述中重现,直至夜半茶凉。
然而今生,她的幸福已有人陪行,轮回路近,茶凉续杯,却再也续不上他们前世的约定。
随着片头清新的钢琴独奏,盈盈的春色渐渐铺满了古旧的宅院,女子目光清澈流转,被尘封在古树下的悲歌恋曲,也缓缓拉开了序幕。
生长千年不倒的古树下,有一个灰袍男子,静静注视着她。
娇颜触手可及,那盈盈目光,语欲还休,却为另一个人绽放。
另 故事由茶而起,也因茶而结束。
是夜,女子一人独坐在古树下,倒上两杯茶。
一杯是给自己的,另一杯,却不知谁来饮下。
茶缓缓流入口中,味道清新而苦涩。
忽的,起风了,女子就在古树下,看见了那个灰袍男子,他说他是一个和尚,在很久以前是,起码有五十多年了吧,男子目光深邃,问道,“你有兴趣听一个故事吗?
”女子压下惊慌,略带迟疑的点了点头。
男子眼里忽明忽暗,最后幻灭成一片寂静。
男子用一盏茶凉的时间,讲述了一段在爱恨里的挣扎隐忍的故事,家族灭门的世仇纠葛硬生生的把初萌的情丝斩断,纵使,拒绝这样的感情很让人感到哀伤,刻骨铭心的哀伤。
故事的最后,那女子一袭红裳,永久的闭上了那双清澈的眼眸,倒在了男子的怀里。
而那男子在古树下,拔刀自刎。
他们约定好,下一世,平凡的相见,平凡的相爱,平凡的过一生。
故事很感人,女子听得不禁有些感伤,慌忙起身,丢下一句“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便落荒而逃。
半晌,待转世的女子终于忆起那一场乱世殇恋,灰衣僧袍的他却再也无迹可寻。
在树下固执的驻守了五十年辰光,终是得见她欢悦的容颜,就算那份静美的笑靥不是为他而生,又有何妨,心心念念不过是看她过得好不好,一缕游魂也该散了罢。
磅礴凄婉的交响乐交叠而起,伴随着女子滚滚而下的热泪,撕心裂肺的哭喊,此刻压抑了许久满满的悲伤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和着一重重拔高的乐曲,泪落如雨。
“阿明,你等等,阿明——”——叫男子如何再等?
尘世的羁绊也只够他驻留五十载,得见女子终身得托,心系良人,却是无憾。
其实轮回固守,等待的,不过是女子亲手为他再续一杯清茶。
转眼天已大亮,生长千年的古树一夜枯萎。
枯萎的古树旁,徒留两杯冒着热气的茶。
这不是爱情片,不是惊悚恐怖片,而是一部让我们思考死亡这个哲学命题的剧情片。
如果真的有来世,并且一定比今世更美好,那么是否会像片子一开头那样,不论社会精英还是小人物,都宁可选择“到那里去”,去到更美好的地方?
William 的父亲坚信自己的理论,执着于对新实验的研究,看上去是个走火入魔的科学狂人,但这样极端的方式更可能是一种自我救赎(关于妻子的死)。
不太相信自己父亲的William 发现了实验是成功的。
虽然结论跟预期不太一样:来世并非更美好,而是在弥补今世的遗憾。
当Isla死后,William 为了与心爱的人再次相见,躺在了实验机器里。
当他再次与Isla相见时,才知道「真正的」关于来世的真相:死后的来世并非如活着一样,过一个完整的一生,而是会在一个循环里,不断重复。
片尾男主父亲说要把儿子救回来,倒数完123后,画面并没有回到实验室,而是男主站在海边,所以男主应该是没有“活过来”的。
他在“轮回”里救了Isla的儿子。
注意这里的用词:轮回。
这时的男主究竟是活着的,还是死了的?
不得而知。
关于今世、来世、轮回,他们的形态各是怎样的?
是否根本没有活着或死亡,而只是物质形态的变化?
不得而知。
我们今世的相遇,也许都肩负着前世的使命。
这部电影真的是很马克吐温,铺垫真的是好长好长。
我最先看这部片是因为海报和电影的定位-科幻片,本来以为是那种很炫酷的视觉党,类似逆世界吧。
然后看了10分钟左右就发现是部伪科幻片。。。
纯粹提供科幻背景(确定有来世的说法,且已经有很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了,但是什么证明完全不提,也印证了导演希望观众别用太理性的科学逻辑思维去看待这部片子)10分钟之后开始快进着看,大概到电影的一半,也就是拿死尸做实验并让男主看到闪回开始,这才吊起了我的一点兴趣。
不过至此也只是略有兴趣而已,但令人没想到的是精彩的结局来得这么突然,最后10分钟才是整部片子的精华!
这不我还没来得及让我消化呢,电影却结束了。。。
如果10分满分,要打分的话电影45分钟前我给1分;45分钟开始到女主死我给5分;剧终我给8分!
这电影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坏人一辈子都在做坏事,临死前突然做了一件好事,然后就完全洗白,他一生做的那么多坏事都可以被谅解,并且活着的人还为他做的唯一一件好事铭记在心。。。
可能就是这部片子前面实在太苍白,所以显得结局那么惊艳吧!
就好像我一直以为我在看罗密欧与朱丽叶,可看到最后TM居然看的是迷失!
你敢信?!
回到电影本身,导演还是在阐述生命和轮回,这题材不少见,后悔药人人想要,但人都不是完美的,就算给你一次重来的机会,该犯的错误还是会犯,不可能得到一个完美的人生。
可能最终只会越来越糟,就像蝴蝶效应和死神来了。
还是活在当下,毕竟就算是遗憾,也是你人生的一部分,好的坏的,都是你的,这才组成了真正的你。
《爱有来世》,一个关于来世的传说被科学证实,然后引发大规模嫌弃本世的人自杀去迎接来世。
平行宇宙概念的科幻片,有点类似《彗星来临的夜晚》那种文艺软科幻,细思极恐的那种,通过这种方式来追寻属于自己的已经失去的爱情,还是孤独捣的鬼,很多时候失去的未必只有爱情,蛮不错的电影,只是叙事的琐碎拖延化降低了观影乐趣,导演的后期控制力有些松散。
有意思,但是这片定义的来世似乎更像是带记忆带身体的穿越。
真正讲的来世应该完整经历从出生到死亡吧?
片里还借着女主的口来问,动物有没有来世?
有灵魂当然就有来世,老话不是说嘛,人死后可能投胎成动物。
这样算的话,说不定人还能投胎成宇宙种族、外星人、超人、怪兽之类(如果真有的话)的,反之,它们也可能死后转世成人。
它们要是活着时以超凡力量瞎折腾人类的世界,它们转世后就得在下一次轮回,作为人类,去品尝那种超凡力量造成的折腾。
咳,说多了,这电影选材不错,能让人思考点不一样的东西。
昨晚很耐心的看了《发现/爱有来世》这部电影觉得挺不错,体会如下:班轮片段或许是在“来世”的现实中或许是在“实验”的来世中,从船上到船下采用了切换镜头,配合结尾部分值得仔细深思。
影片的重心在于人性与道德部分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生命与人生的思考。
科学证实人死亡后会有一部分潜意识进入另一个次元空间,即证实了“来世”的存在。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重大的“发现”要不要公诸于世呢?
哈勃博士煎熬了半年还是选择告知世人,当然哈勃博士这么做是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本着给痛失所爱的人们一份心灵抚慰,本着让选择自杀去往“来世”的人们冷静下来的责任感,自有其积极成分在里面。
然而由此带来的却是一股空前高涨的自杀狂潮,并且愈演愈烈。
既然死亡不是终点,人们便会在侥幸心理的作祟下,普遍认为来世的景象是空前美好的,或许即使算不上美好也总比在目前的泥沼里举步维艰要好很多。
人们找到了撇下这个“烂摊子”的终极理由:我有来生我怕谁,老子大不了去往“来世”生活。
对于苦难者和伤病患来说,这的确是一曲来自“天堂”的重生福音。
人们也会出于“好意”杀死别人以送其去往“来世”。
从此,生命将不再有“无法承受之重”。
那么,问题又来了:“来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虽然哈勃在采访中一口否认了自己是否应该对“自杀狂潮”负责,但是采访组工作人员的当场自杀让哈勃震撼茫然无措的同时,也显示出哈勃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使哈勃意识到自己难辞其咎。
于是哈勃决定“封闭式”进一步深层次研究“来世”的景象。
哈勃,男主威尔的父亲,因终日沉迷工作而疏于对妻子的关怀并导致妻子自杀,自此深陷愧疚与自责,决心全身心投入“来世”的研究之中,来留住那一丝温暖也给自己内心些许释怀。
而男主威尔因母亲自杀,内心对父亲有着痛恨、谴责与归罪感,于是选择离家。
多年后,对于父亲公布的“来世说”并由此引发的自杀狂潮也是深深抵触,认定引发这一切罪孽的魁首正是自己的父亲。
于是又选择归来并试图阻止这一切的继续。
威尔抵触“来世说”,通过死尸实验所获得的影像,他认为是死者生前的记忆片段,随后威尔和女主的走访证实了影像绝非记忆残留,而是另一个版本的人生——“来世景象”。
“……为什么会觉得换个地方就会有所不同”。
是的,人们所向往的来世或许只是另一场不相上下的逃避。
然而,接踵而至的是父亲亲临死亡的亲身实验。
实验取得了成功并且证实:在强大的意愿和意志下,在来世中是可以弥补并修改今生的不足与缺憾的,人们将不必要再面对今生最深的悔恨,即来世具有人为可塑性。
试问如此“惊人的发现”能否公布于世?
答案是不能。
因为“来世可塑”要比“来世存在”更具核爆性,也会证明选择自杀的正确性,人们将无休止地/永无止境地陷入“自杀→来世→自杀”的无限死循环之中,今生将彻底失去可贵性甚至意义(就目前认知范畴而言)。
因为有限,方能可贵,才能珍惜。
或许千百年后随着人们认知的改变与提高会有不同的答案。
当然也可以简单设想下:在这样无限的死循环里,每个人的人生都几近完美,每个人都满足非零和博弈,或许每个人都是时空旅行者可以穿梭于自己无限可能的“人生”之中,那时的人生显然有着更广的范畴并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当然这些需要更高层次的认知保驾护航。
面对这一次的“重大发现”,一向不和与分歧的父子达成了共识——所有仪器必须毁掉。
父亲哈勃决定隐瞒真相并遣散“收容院”,想要重新夺回地位的蕾西却枪杀了女主艾拉并美其名曰:送她去往别处。
对今生重拾爱与信念的艾拉命运仿佛开了一个意外的玩笑。
男主又一次失去了生命中第二个最重要的女人。
男主在听到弟弟和父亲关于“这一切背后的意义脱口欲出却又仍然未知,‘来世’仍待研究”的一番思考与对话后领悟到自己可以去往“来生”来阻止女主的死亡。
男主毅然亲赴实验,在“渡轮”的死亡停留里,与记忆中残留的艾拉进行了一次“解决式”的交流,本质是男主潜意识的自我对话——我将其视为“潜意识探索解决方式的一次自我觉醒”。
结局,父亲未能拉回实验中的儿子。
男主死亡去往来世,在那片宿命的沙滩上看到了“似曾相识”的画面并与女主“重逢”,最后的画面:男主几经思索后仿佛记起了所有,幡然醒悟……另附:生命可贵,来世未知,坚守此生。
确实可以本来是非常宏大的世界观,但是没有铺陈好,结果弄成了狗血爱情剧。不过讲真,这片子反应出了现代人心底的虚无,我都不知道我此刻的生死,因为都是相对的。
这么说来,如果死而无憾是不是就没有来生了。
讲的啥子玩意儿……记忆穿越?算了吧……
非常非常非常无聊的关于来世或平行时空的探讨,穿着科幻的外衣但风格更具迷信色彩。我纳闷儒尼为什么会接这样的剧本?原来导演兼编剧是她男票啊!好气呀!果断再减一星。(我就是要狠狠利用我手中巨大的权力狠狠地吃醋!)
有点墨迹,我好像经历过前世记忆闪回……
Real pity.
打开这种题材就在期待能够看到一个格局巨大的故事,好像科幻和未知在我脑子里的定义已经不允许再被用小小的爱来画上句号,可没办法,活着死去兜兜转转也就这么些事情。在这里做不好的事情,在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做好啊。
结尾也太水了~
非常无聊且无稽
102分钟,科幻 , 一科学家发现并证明有”来世“,一对男女展示了面对来世的丑态心理。
如果“来生”只是“今生”的另一层次或版本,你会不会按下重设键?有没有想要挽回的遗憾、改正的错误、尽早去见的人。好吧,其实我觉得自杀假如只是一个重启按钮,那么所有关于自杀的道德争论和焦虑都可以不存在。每个人作为一个生命主体,有权决定自身前往哪个层次,就像有权决定阅读哪个人生脚本。
关于来世的概念无疑让人好奇,然而在无数阐述生命与轮回的科幻片里本片显得并不亮眼。前半段以近乎哲学大讲堂的形式靠男女主角冷冷的嘴炮来回解构着各种形而上的概念,后半段的剧情突然急转直下,结局更是直接朝着精分与平行宇宙的套路上刹不住车的驶去。人生后悔药听起来还是很迷人的,那也是可怕的。
最后变成爱情版Triangle,唉,生气。 #清明#
和之前的netflix电影不一样,这部电影气质太文艺了。我特别希望节奏能快一点,太慢了对我来讲就有太多思考的余地,让我不断地想拆穿不合理处。其实内核很美,也很人性,只不过来生机器对我来讲有点太远太离奇。
看不下去系列
来世,是我们想要弥补或改正现在生活的 另一个生活空间
老一套的套路
人的一生是在各种各样的选择中度过的 有一种说法是当你做出一个选择就会产生平行宇宙 平行宇宙的你会做出另一种选择 产生另一种的结果
真特么沉闷,要肉戏没肉戏,要悬疑也不够吸引人,要爱情也不太感动到我,好尴尬。
题材吸引人,但是最后变成爱情版的恐怖游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