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剧透,慎入!
分割线————————————————————————由于LZ只看过一遍电影并一口气写下来的,所以讲得颇啰嗦而且也不敢肯定记忆完全正确,有些东西是自己猜测的,所以欢迎大家指正1. 拍卖行工作的男主赌博成瘾,找到作为催眠医师的女主治疗。
2. 治疗期间,男主与女主渐渐相爱。
PS:相爱过程中女主发现男主喜欢白虎讨厌黑森林= =!
3. 相爱后女主发现男主有扭曲的控制欲,欲分手,男主不肯甚至开始对女主使暴力,后来有一次更差点掐死女主,女主决定想办法脱身。
4. 于是女主决定利用催眠让男主完全忘记女主,同时女主也利用催眠让男主继续赌博并为她偷画。
PS:女主有表明记忆只是被隐藏起来而没有消失,隐藏的记忆可在某种情况下想起,例如脑部受重击。
5. 男主忘记女主后照常生活照常赌博,并欠下巨债,此时拍卖行来了副价值连城的画,在之前女主的催眠加上欠债的压力下,男主萌生了偷画的念头。
6. 但男主凭一己之力无法偷画,于是通过一小混混配角找到了男二,男二答应帮男主还债并要男主帮忙偷画。
7. 偷画五人组开始按计划偷画,但在此过程中,由于男主之前被女主催眠了要把画偷给她,所以男主把画偷偷割了下来藏在自己身上,把只装有画框的包给了男二。
途中,男二曾欲打开包检查,男主为了不让他检查而用小电棍电了男二一下,男二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一拳把男主打到头撞墙上迷糊了过去,不过男二竟真的没继续检查就走了。
8. 男主只迷糊了一阵子又醒过来了并跑到街上,个人猜测跑到街上因为是潜意识中要把画拿给女主。
PS:此时男主恢复了以前与女主在一起的部分记忆。
9. 在7和8进行的同时,女主得知男主去偷画了,个人猜测是通过新闻之类的得知。
然后女主发了封邮件给男主,邮件内容是:bring it to me 拿来给我。
PS:此时女主虽然知道男主去偷画,但并不知道他是怎么偷的,也不知道男二及其他男配的存在。
10. 男主在街上晃荡时收到女主邮件,看邮件时碰巧被酱油女开车撞了一下下。
此时,由于男主脑中对于以前和女主一起的记忆恢复得不完整,再加上又撞墙又撞车的,故把酱油女当成了女主,同时控制欲爆发,把酱油女当成女主给杀掉了。
11. 杀死酱油女后,男主把车开到某停车场,把酱油女尸体和画作扔在车尾箱,把画也扔那的理由个人猜测是因为男主潜意识里要把画给女主,同时又把酱油女当成了女主。
12. 男主杀人弃尸弃画后继续晃荡,貌似还没晃出停车场就昏迷过去了,然后被人送去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又醒过来了,但此时男主已忘记了整个从割画到杀人弃尸的事了,同时把回忆起来的与女主的零星片段也给又一次忘了。
PS:对于第10到12,女主此时也是毫不知情的,所以估计她也一样疑惑怎么画没有给送到她那,但由于是偷东西再加上她不想再与男主有瓜葛所以女主也没有去调查画的事。
13. 男二及其他男配发现画不见了,便在男主昏迷时搜遍了他的房间,然后在男主醒过来后抓来严刑逼供,但由于男主确实失忆了所以一无所获。
14. 男二询问别人后决定使用催眠让男主恢复记忆,在让男主选催眠医师时,男主又阴差阳错(或潜意识、隐藏起来的记忆作祟)选择了女主。
15. 女主见到男主来找她治疗的时候内心就斯巴达了但依然表现镇定想查清楚出什么事了,而此时男主是完全不记得女主的。
由于画是偷回来不能跟别人说是画不见了,所以男主就说是车钥匙不见了,希望借此让女主来催眠他找回重要的东西(画)。
后来在女主的催眠下男主找到了酱油女的车的钥匙,但大家都不知道这已经暗示了画的所在。
PS:催眠途中女主发现了男主身上有窃听器。
16. 女主重遇男主那天晚上在自己家里谷歌了男主与偷画的事情,发现原来男主在偷画事件那天后昏迷过一段时间,再结合发现窃听器的事,女主大致推测出男人们合伙偷画、男主忘记了画放哪儿了的事实,于是女主决定把画找回来。
这里有女主哭的镜头,估计是想起和男主的往事所以哭了一下下。
17. 男主第二次去找女主催眠时,女主在确认猜测后直接戳穿了偷画五人组的小谎言,并与他们会晤,商量要一起帮男主恢复记忆找回画作,大家达成共识。
18. 刚开始催眠治疗并没有什么成果,女主表示是因为男主潜意识里害怕偷画组其他成员在找回画作后会杀了自己,而这缺乏安全感的状态使得男主很难恢复记忆(细节:这点在那次使用“开开心心收快递催眠法”时可以看出来,男主在脑海里嗨皮地拆快递时偷画组其他成员压力山大的冒出来了,使治疗功亏一篑;另外镜头也经常给男主那被蹂躏的手指特写,暗示了男主潜意识中不断重复男二他们之前虐待他的事情,使得男主越发恐惧)。
因此,女主进一步表示要恢复记忆就要让男主获得安全感,方法是让男主掌握偷画组其他成员所恐惧的事物,大家在争执一下下后达成共识。
PS:此过程中女主也有表示:获取安全感最最理想的方法是让男主杀了其他成员。
19. 在得知士多啤梨克黑壮男配的事实后,男主获得了一定level的安全感,于是女主又一次进行催眠治疗。
在这次治疗过程中,男主想起了自己当时被男二打了一拳迷糊过去后醒来到街上晃荡接着被酱油女撞并认为酱油女是女主的事。
由于想到这里男主已经要打人了所以治疗结束。
PS:此时男主仍是没完全想起来以前和女主的事,而女主根据男主恢复了的这段记忆推断出男主被男二打撞墙后想起了以前和女主在一起时的部分记忆。
20. 男二对于为什么男主的记忆中会出现女主而感到疑惑,女主装傻地表示那是因为男主爱上了自己(女主掩饰了男主是“又一次”爱上自己的事实),并进一步表示自己可以成为连接男主和忘却的记忆之间的桥梁,只要自己和男主爱爱一下就好了,于是开始了新计划——让男主和女主爱爱。
21. 可是在男主和女主的重新一次交往中,男主的控制欲强到变态的本性又显现了,男主嫉妒男二,猜测男二和女主有一腿并想联合起来找回画作干掉自己,因此男主一直不肯跟女主爱爱,于是状况一时间胶着住了。
22. 在这样的胶着状态下,狗血的事情发生了,女主竟然与男二干柴烈火爱爱起来了!
更狗血的是爱爱的时候被黑壮男配发现了并且告诉了男主。
PS:在爱爱完之后,女主发现了男二的枪(真的枪),但枪里面其实没有子弹。
23. 男主听到黑壮男配的告发后便去找女主算账,女主赖死不认账,并放大招——白虎出山= =!
最终成功与男主爱爱。
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女主在爱爱时(或爱爱后?
)对男主进行了一次催眠。
这次催眠中,女主让男主认为偷画组的人始终是要杀掉他,然后让男主在脑海里来到了男二家并用男二的枪把偷画组其他成员全杀光了,就是男二头剩下一半还在讲话的那一段。
此时参照第18条的PS,现实中不能杀,于是女主就催眠男主在脑海里杀,因此这次催眠使得男主的安全感爆表,终于把偷画当天的事情,包括杀人弃尸、画的所在,全想起来了,并告诉了女主。
PS:但此时男主还是没完全想起来以前和女主一起的事,所以男主自己也是疑惑中的,所以后来男主就在车里逼问女主事情的来龙去脉。
24. 女主得知当天发生的事情后便要去找画,可是却被偷画组的人逮住了,全员在女主家最后一次聚集,结局开始。
男二给男主看枪(真的枪)是没有子弹的,告诉他自己并没有要杀他,是女主在利用他找画。
众人威胁女主说出画的下落,男主挺身而出说自己知道让他们不要为难女主。
此时黑壮男配竟突然上位成偷画组老大威胁男二跟男主去找画,自己抓着女主做人质。
不黑不壮的男二唯有听命跟男主去取画,取画之前女主通过技能“吻别”把自己弄到的男二的枪型的子弹吻给了男主。
25. 不料黑又壮性欲太强,男二男主才刚进电梯就想强了女主,女主的呼叫声使男主爆发,打伤了男二,抢了男二的枪,射穿了黑又壮的丁日,并最终干掉了偷画组的三个龙套。
26. 手持枪的男主挟持着男二和女主去拿画。
在车上女主把绝大部分的真相说了出来(除了是自己催眠男主去偷画这一点)。
最后知道真相的男主眼泪掉下来,决定把画给女主带走、然后把上了自己马子又知道自己所犯下的罪行的男二给烧死。
女主虽然偷画但本来就不希望搞出人命(又或许真的喜欢男二?
),所以跑去开了辆大卡车来拯救世界,结果撞死了男主(男主本身也想寻死),救活了男二。
得知男二没事后女主果断跑路了。
27. 事情告一段落后,女主给男二寄了个ipad10,告诉男二其实偷画的起因是自己催眠男主去做的,并给男二提供了一个忘掉这段记忆的催眠治疗,最后故事在男二犹豫要不要忘记的过程中结束了。
欢迎各种指正!!!
因指导《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而大放异彩的天才导演丹尼•鲍伊尔的作品。
这位导演先生非常之厉害,各种画面构图剪辑以及配乐都拿捏地非常好,很多时候我都觉得“我拍的不是电影是艺术”这句话对于他来说是最真实的写照。
一美在里面演了一位拍卖行的工作人员西蒙,有一次拍卖行遭遇了盗窃,他在保护画作的过程中被由文森特•卡索饰演的盗画者弗兰克敲昏,醒来之后失去了记忆。
但是没几天弗兰克找上门来说他们是串通好偷画的,但是现在他们只抢回去一个画框,所以来追问西蒙藏画的地点。
但是西蒙失忆了啊,于是他们找了一个催眠师来帮助西蒙回忆,西蒙下意识选了女主伊丽莎白,接下来就是各种现实、回忆与层层催眠场景交织,可以用于分辨的手段有光线、声音、小道具……(是不是觉得很眼熟)补充一点,有个设定很好玩,西蒙被预设为非常非常容易被催眠的体质,但是在他被催眠的过程中会有一个他自己敲击窗户玻璃的声音来提醒他醒来,不要在催眠过程中说出不该说的话。
我也不知道这有点自相矛盾的设定是怎么回事,不过还蛮有趣的。
在各种美丽精致的催眠回忆谈恋爱打架中,真相一点一点浮出水面,原来西蒙和伊丽莎白早就认识,他们是男女朋友的关系,但是西蒙是个人渣家暴男(所以这其实是一部反家暴电影么?
)忍无可忍的伊丽莎白让他忘记自己并且为了惩罚他在他潜意识里根植了要去为她偷画的概念,之后才有了一连串事情的发生,最后恢复记忆的西蒙大写的丧心病狂,各种杀人放火,伊丽莎白为了保护自己保护弗兰克,把他给撞飞了……当然整个过程非常之复杂而且枝枝丫丫的情节特别多,按时间线可以理上半天。
而且由于电影最后放完字幕还有代表清醒的敲玻璃的声音,所以还有一个理论是这一切都是假的,全是伊丽莎白催眠出来的事件。
好吧我晕了,所以说学心理的惹不起啊……但是就算这是2010年以后一美难得的不故意扮老扮丑的作品,就算导演神乎其技把电影拍得比MV还漂亮,但是我还是要吐槽这部电影被拍坏了,原因有二:1.女主。
女主极其,极其辣眼睛!
不是我颜控!
好吧就是我颜控!
好歹你有这么个“遇见她的男人都爱得要死要活”的万人迷设定,能不能稍微找漂亮点的女主啊,女主一哭全世界都笑了啊……and,我觉得这锅也不能全让女主的演员背,我看她的私照还是蛮有气质的,一定是得罪造型师了……据说本来是邀请寡姐斯嘉丽•约翰逊来出演女主的……这还差不多啊……2.剧本。
这个剧情让我有诺兰的《盗梦空间》和《记忆碎片》混合体的感觉,不过要说严谨有逻辑,《迷幻》简直不知道被甩了几条街……虽然我觉得把两个风格不同的导演的作品拿来比较也没什么太大的意思,但我还是深深地觉得这电影不仅仅是迷幻了,简直是迷失了……最后赞美一下这部电影的打光和配乐实在是我的心头好。
Over.
我很久不写影评,一是因为写了也没人看,二是因为自知水平不够不想深究,三是因为没遇到让我这么在意的作品。
然而今天我的脑子被一部片子烧了,我必须记录点什么。
起先是因为我的“一美补完计划”,反正早早晚晚我会看到它,需要注意我写它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美电影里最好的(迷妹觉得哪部都好),一切都是缘分。
在忽视掉一美本部电影里显得超级违和的高颜值和女主超级违和的负颜值的前提下【不然一美那么迷恋她这件事本身就让你觉得是扯】,只关注情节的推进,以我、这种正常人的智商还是不难理解的。
会觉得导演把这种悬疑剧情处理得干净、利索、明了,到最后都能明白是怎么回事,如果你跟上节奏,不能称之为烧脑。
只是恍然大悟。
仅仅这样作为一个悬疑片就已经很成功了,很精彩很漂亮。
而这部电影为什么叫做《迷幻》呢?
除了镜头、场景的运用以外,还有很多叫人摸不着头脑的意象存在,也就是说,导演在缝好了一个完整的垫子之中,又掺入了许多使人炫目的蕾丝边。
这就让看完了电影的你感到,真的就仅仅是这样?
那么这个又是什么意思?
那个又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男主最后没有尸体?
为什么男二落水之后在自家泳池醒来?
为什么女主最后的暗示显得别有深意?
女主为什么要那副画?
偷画的事件真的发生了吗?
男主是真实存在的还是男二的另一重人格?
事实证明百度需谨慎,一旦你产生了“就只是这样而已?
”的疑问,你就会得到许多脑洞大开的答案。
然后你发现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理解的和你不一样,双重人格论、也就是男主根本不存在的主张占了这部电影争论的半壁江山,一开始你觉得荒谬,紧接着你怀疑,这种可能性真的没有吗?
然后你就会回想,就开始转动你的脑子,又发现许多地方对不上,却又不能完全推翻。
你也许会看第二遍第三遍,企图寻找蛛丝马迹,你也许会安利你的朋友看,之后询问他的不同意见,总之,你被绕迷糊了。
好了,导演达到了他的目的,这才是真正烧脑之处,这才是真正的迷幻。
掌控全局的不是女主而是导演,迷幻的不是男主而是观众。
如果你想翻身,那么就不要再在里面绕了,那是个死循环,最好就是赶快去舔另一部一美的片子[笑],分散你的注意力,因为你要知道,这是一道开放题,没有标准答案。
就连导演也不知道,他只是企图在催眠你,如果你接受了既有的设定,看完爽完之后拍屁股走人,那么你是幸福的,是只知道不完整真相的傻的幸福。
如果你像我一样脑子被烧了,那么聪明的是你,幸福的是他。
就像片子最后,女主给男二发了一个叫“trance”(迷幻)的文件,保持清醒还是难得糊涂,你选、或不选,由你自己决定。
我没有看过《盗梦空间》,对这一类型的片子也不了解,所以无从比较,不敢妄断它的好坏。
最后吐一个槽,听说男二的最初选角是法鲨,而女主则考虑过斯嘉丽约翰逊出演,如果是这个阵容的话,那么此片的颜值就飞升了,小一美在里面就没那么违和,逻辑也通一些,大概也会更火一点吧[笑]。
以上。
这片子刚看第一遍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这片子再说什么,看了很多豆友的影评后仍然一头雾水,于是乎重新又看了一遍,觉得我还是倾向于多重人格说。
整个一部电影就是一个女催眠师对一个对自己有病态依恋的男友进行过度催眠,最后导致人格男主人格分裂,女主再用催眠拯救他的故事。
首先要先提几个设定,欢迎大家拍砖。
1. 影片建立于心理师建造的多重催眠境界,类似盗梦空间的梦中梦,从电影一开始就是在第一重催眠梦境中,整个影片处于真实世界的基本只有女主在片尾回忆那段,后边会提出一些证据;2. 所谓的“空中的女巫”这幅画不是一幅画,而是是一种象征物,可以是男主的本我,或者说拥有它就拥有了对其精神世界的掌控力(故事一开头就提出了,伦勃朗就在画里边,“right in there”);3. 多重人格,片中出现的偷画帮都是simon的不同人格,他们彼此间互相牵制又联系,很可能是女主当初为了摆脱男主过度催眠时植入的,贪婪、欺骗、偷窃等等。
下面就根据剧情一一讲解。
影片一开始就是女主给simon建造的第一层催眠,大段的旁白其实是simon的自控潜意识,是可以脱离催眠控制的自我意识。
在后边也有类似的情节,在第二次女主想催眠simon的时候(就是抱着ipad开启回忆那次),回忆里simon的潜意识观察、提醒着二层催眠的simon“frank要打开它了”,从而男主用电击棒击倒了frank。
接下来是偷画情节了,情节看似流畅、万无一失,但是细细看来却有一些漏洞。
我们可以推测这是催眠师给simon构建的第一层幻想世界,但是不可能如真实世界完美。
比如一个头破血流的人在路上走竟然没有人注意,并且安全的把画藏到别的地方,难道警方就不会怀疑监守自盗么,而且我们在后面的情节可以看到在停车场是有监控录像的,而simon晕倒在从停车场出来的地方,警察是不可能忽略这部分的;此外既然画已经丢了为什么还没有人追查到这帮偷画的贼,他们在偷画的时候有功夫在地下室里准备风衣,连个面罩都不准备么?
现场有多少人都可以看到他们,认出他们。
事后他们依然可以自由自在的到处跑。
如果这还不够明显,导演在后边还有一些暗示。
继续,simon住进了医院,开始了一段只有自己人格的旅程,这是因为他把“画”藏了起来,接着出院前医生问了他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你能走么?
第二个问题是你知道你是谁么?
这就有些奇怪了,因为我们知道脑外科的医生在判断病人是否能出院的时候是不会以你知道你是谁为判断依据的,这一般是在手术结束的时候才会问的问题。
而男主的回答也比较怪异,他有些迟疑,一个人什么时候会对自己是谁产生迟疑呢?
只能是自我认定出现障碍的时候。
这里的医生很可能也是催眠师植入的人物,预示着男主这种躲避的状态是不行的,必须从这里出去,去面对其他人格。
而男主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见埋在一堆碎屑中的一本书,就是后来男主和女主在现实世界讨论过的书,这应该不是巧合,可能是女主为男主编造第一层催眠境界特意让男主看到的,为后边的进一步催眠铺陈;也可能是男主对于过去世界不全遗忘所留下的记忆碎片。
接下来,偷画帮开始对simon严刑逼供,但是一无所获。
因为男主为了保护自己,选择把这段记忆遗忘。
接下来女主介入了,首先她要欺骗男主的第一层意识,让他完全对自己放松,才能成功的把男主带入第二层催眠。
这里对于女主工作的地方有一个特写“Harley street 245”,这是英国有名的一条街道,住着很多名医,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医学组织的名字,姑且不讨论这个245号是否存在,这个街名就有很强的暗示意味。
接下来在诊室里他出现了多次过去记忆对于现有意识的影响,比如挂衣服的时候,女主问他是否曾经被催眠过,等等。
而女主发现了窃听器,证明着女主同时还要和他的多重人格周旋。
女主帮助simon找回回忆,也是为了将“画”找出来,从而恢复他本我意识对于自我人格的控制。
这个时候男主的过去回忆第一次清晰的跳了出来,就是敲玻璃提醒在打电话的女主,因为这一情节是后来引发男主爆发的主要情节。
这时其他人格出来干预了,因为其他人格也不想女主获得“画”。
女主为了能进一步进入男主的精神世界,第二次诊室催眠的时候为了他几个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他们有几个?
”。
如果是真实世界,女主一开始就决定参加这个组织的话,外边有几个人并不重要,而女主问这个问题的唯一原因是想知道,到底男主分裂了几个人格。
于是在获得男主信任后(I can help you)主动加入这个组织,开始找画行动。
接下来,女主成功进入了男主的第一层催眠世界的找画组织,这时候在中国茶馆,我们听到了一段旁白,要注意,听声音这是simon的旁白,但是这时候simon没有出场,他和女主在讨论fear的问题,其中有一句话“我们有四个人,可我们都害怕你”。
我们知道除了simon偷画帮有四个人,那这里我们四个人只能是指simon的其他四个人格,这段对话说着说着转脸就变成了女主对着frank说你不必害怕,接下来是女主和frank的对话了,这段对话暗示frank和simon是一个人。
女主说simon很独特,容易从trance中进进出出,同时内心世界很丰富,有“fear、resentment、anger”,你为什么认为是他做的?
这话听起来逻辑有些问题,如果女主说simon很胆小,所以不可能是他做的还比较合理,那后两个特性并不能增加她的论证强度,接着女主又问你觉得他是为自己偷的么,你非常确定么?
这部分是女主对于男主其他人格的探究,而frank这个人格是自我保护意识很强的,他迅速拒绝了女主的进一步介入。
这时候女主提出了合作,并且要求地位同等,这不是因为贪婪,如果这是真实世界的话,女主没必要争取这百分之几的利益,她反正最后都是要独吞的。
所以这里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平等,才能施加足够的影响力。
这时女主说了一句话,“你如果想有所进步就必须超越其他人”,这句话完全可以理解成如果你想要最终成为主要人格,你必须超越其他人格。
这时女主已经逐渐开始利用frank这个人格来帮助自己做事。
再进一步,女主打入内部组织,打算进一步催眠男主。
这是我们可以注意到一个细节,在这个屋子里,还有屋子的楼顶上,导演都给了一个红色荧光的牌子的多次特写,牌子写的是“analog”这个词的意思我们都知道是模拟、虚拟的意思,导演暗示我们,这一层并非真实世界。
接着出现了男主的二层催眠,而在二层催眠里我们的女主和他多重人格都进入了他的催眠,由此证实女主具有将自己和多重人格带入男主催眠世界的能力。
但是这次催眠失败了,因为男主还惧怕着其他人格,并不想把主动权交出。
后边出现了男主对于自己赌博的回忆,他说自己越赌越大,以致向frank借钱,注意这里跟女主后来的回忆是相悖的,女主的回忆是simon说自己还能养活自己,而simon印象中赌博的情节和女主回忆里的情节是一模一样的,就推翻了simon治疗后赌博瘾越来越重最终导致负债累累的推断。
接下来是女主对于偷画四人帮的解析,这时候黑人那个角色最先崩溃,而仍是frank体现了最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接下来女主着眼于frank这个人格,开始对他的暗示利用,后边frank自己说了她利用了我利用我们所有人。
然后是乡间旅行,这还是simon的二重催眠,而在二重催眠里,越来越多的记忆碎片掉落回了二层催眠,此时出现了伦勃朗的那幅画,预示着simon进一步审视了自己的内心,于是开始回忆第一层催眠梦境中的藏画经过(ipad广告第一部)。
自我意识在旁观,解释了simon电击frank的原因,并且叫醒了simon自己。
因为这个回忆是第一层梦境的回忆,而真实世界的回忆开始复原了。
我怀疑酱油法国女是女主植入男主梦境中的另一个身份。
接下来是两段交织的情节,女主和simon,女主和frank。
这些都是第一层梦境的情节。
先说simon那条支线,女主妄图通过和simon建立亲密关系来获得线索,而这时simon的自我意识开始复苏了,于是出现了旅馆是真实世界曾经去过的,而服务生是在真实世界让男主多疑误会而大打出手的服务生。
敲玻璃的景象也再次出现,男主已经开始不信任女主了,于是女主的催眠也开始无力。
Frank那条线,女主成功勾引了frank,而frank这个人格也表现了自己的多疑和自我保护意识,于是有窃听器情节。
这里女主和frank的对话很有意思,就是在他们进frank家门前,frank说他不想碰你(这个情节之前并未交待,frank如何得知),而当问到为什么的时候,女主说ask yourself。
说明这是frank应该知道原因,这只能是说明frank是男主内心世界的另一人格,他才会知道。
这时黑人人格出现了,发现了女主和frank的情况,去打了报告。
同时,女主醒来,开始翻男主的抽屉,发现了枪,说我永不能忘你是个罪犯。
女主也在纠结着最后应该留下男主哪个人格,女主也不能完全信赖这个人格,女主动摇了一下是不是要向frank这个人格揭露真相,但是frank拒绝了,这时放的背景音乐变成了女主的浅唱低吟,又一次印证了并非真实世界。
这时给了女主包包多次特写,这时女主已经把frank的枪拿走了。
这里插入了一段女主对于某一个被家暴的女人的催眠,这很可能是女主对自己的催眠暗示。
接下来女主回家了,注意这时女主的衣服换了,这已经是simon的梦境了。
女主又开始了对simon人格的俘虏,男主又再一次对女主信任了。
从女主说close your eyes开始,男主又进入了二层催眠梦境(赤身坐在床边),梦见自己从楼里出来,然后开始和偷画四人帮的对峙,电视画面上重复着simon第一次见frank时的球赛情节,暗示着并非真实。
接着桌子上摆着四份早餐,simon听见其他人的密谋,这不过是simon的自我保护意识开始膨胀,开始怀疑其他人格,而女主在稳定他,一步步引导他找到枪以杀掉其他人格(如前所述,女主说只有他把其他人杀掉才能说出秘密) ,我们应该记得其实在第一层梦境里女主已经把枪拿走了,男主在二层梦境里是被女主引导的,所以女主隔着电话也知道男主打开的是第一层抽屉,而枪被女主放到了第二层抽屉。
接着男主在一通枪杀之前告诉了女主“画”的位置。
后边就是著名的半脑说话人,而simon的二层梦境醒了,女主也走出门去找画,同时给他留下了没有子弹的枪,为了能让他保护自己又不会让人格之间互相残杀。
其他人格发现了女主,情况开始变得紧张,其他人格开始变得强势,frank的地位开始受到动摇。
女主把子弹留给了男主,男主开始灭掉其他人格,这时他对女主说“你早就知道”,simon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了,女主拼命留下了frank这个人格,是因为她开始觉得simon这个人格的危险性。
随着simon的自我意识觉醒, “这一切都是在我脑子里的是不是?
(意思说这些都是我脑中虚构的);有一些东西隐藏在我的大脑里是不是?
”女主觉得不能再隐瞒了,于是把真实世界发生的事情开始透露给simon。
Simon威胁frank,不停地在强调我有free will,意思是自己可以不受催眠师操控,也就是这个意识就要觉醒了。
女主开始讲述,而simon的自我意识和回忆渐渐觉醒,注意这里的hair不是头发的意思,指的是特殊部位的毛发,这里提到了空中女巫的情节,所以用这幅画作为了象征物。
讲到偷画情节女主将现实和一层梦境开始接轨了。
女主为什么会知道simon杀了一个人,这只可能是这是在一层梦境中,女主植入的人物,所以女主知道这个人物死了。
simon把画给女主后说,我不想要他了,我都不知道我到底真的做过什么,也许(你拿着它)能告诉我。
这时simon这个人格已经彻底绝望了,觉得自己永远无法掌控自己。
最后决定毁掉frank这个人格。
女主所以拦住他说你不需要这样(玉石俱焚),男主说我想忘掉你对我做的一切。
代表着这次女主的催眠将要完全失败。
这时女主冲出来,给了“画”一个特写,说明女主拥有了掌控男主人格的能力,所以他最后决定留下了frank这个人格。
Frank醒过来还是处于第一层催眠(见同样的邮递员),女主跟他解释了原委(ipad第二个广告),我将永远掌握着你的本我世界,因为我为它付出了太多。。。
我认为最后的话不过是为了留个悬念的结尾并且扣题,“记得还是忘记,是你的选择”。
其实这样通篇解释下来还是有些不太顺的地方,比如一开始女主上网搜simon的情节,并且哭泣。
如果解释为真实世界,也不合理,因为女主显然知道偷画的事情,不需要上网搜索,我觉得只能解释为这是在第一层梦境里为了simon觉得合理而植入的情节,女主哭泣可能也是为了让simon更信任他吧。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让人看得云山雾罩的片子,以我这种菜鸟水平只能说是镜头感很好,还有就是有两大男神的出演还是相当出色的。
整部电影。
色彩,基调,感受,迷幻。
我觉得。
挺好玩。
尤其那段看着视频,虚与实不断变换,不得不说,看着这样子的一美,确实是种享受。
带感。
至于电影的天马行空,的转变,其实,有感觉到提示。
在揭示答案之前。
整个电影很强烈的,真真假假中变换,的色彩。
确实需要专注和认真。
只是。
不得不说。
一美,为啥几乎每部电影。
我都看到,你不是被打,就是动刑。
女主真的不喜欢。
觉得。
男二也挺惨的。
其实。
都是棋子罢了。
从这部电影可以看出,导演在拍摄前,对剧情的心理部分做了很充足的调查和研究。
其中,很多观众会想为什么关于催眠的部分只有几句对话,这几句话真的能把人催眠吗?
其实是这样的,早在有关于催眠的电影刚出现之前,就发现观看全过程催眠的观众很容易把自己催眠了,所以自此以后所有的关于催眠的电影只能播放部分催眠的情节。
其次,关于男主角的心里描述也是相当的精准,当一个人害怕失去一个心爱的人的时候,心理往往出现极端的想法,与之而来的是无名的愤怒和内疚,这在剧情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这也就是说明了为什么,男主角会杀掉那辆红色的车主。
(整部戏从侧面突出的心理戏相当精彩)对于热爱心理学的朋友们,很推荐你们观看。
故事的吸引人之处在于可以从几个版本去解释一。
男二是男一的分裂人格,片尾活下来的是男二在被催眠,男一消失没有尸体特写,证明男一并不真实存在,之前的故事是男二的心理治疗过程中想象出来的; 男一是男二意识中的另一个自己和假想敌。
如果女主是正常的心理师,又是男一的前女友,对男一有感情基础,虽然想逃离男一的暴力,但并没有杀死男一的动机,即使为了救男二,也不一定需要撞死男一,毕竟和男二的一夜情才刚开始,不可能短时间就超越之前的感情,或者在生死关头故彼舍此。
她毫不迟疑地为了救男二撞死男一,只能证明男一是男二分裂人格中恶的那一面,她实施了最后的救赎。
这种推理就推翻了整个故事,盗画并不存在,只是借用了一幅著名黑画的主题,表达男主处于的痛苦状态,迷幻中臆想出的故事。
和《禁闭岛》中精神分裂的莱昂纳多所臆想的若干情节一样。
二。
女主是大BOSS,为了得到空中的女巫这幅画利用了前男友男一,用她的心理学特长再次利用了男二。
画的题材关于宗教神学,催眠术也是源自神学,女主是现实版的女巫,男一是画中三个女巫所托起的男人。
片头男一喜欢另一幅航海的画,作者把自己画在画上,是故事的第一个心理暗示。
男一由于治疗赌瘾寻求女主的帮助,结果爱上女主陷入痛苦中,与空中女巫的主题相符,女巫托起的男人也是寻求女巫的庇护,结果却痛苦挣扎。
女主得到画,继续利用男二,男二已被女巫催眠。
在传说中,女巫具有超自然能力,善于诱惑和利用男人,掌控欲望强,符合女主的心理辅导师身份。
三。
第三个版本,男二是男一的分裂人格,黑帮的三个喽啰也是男一的分裂人格,这个推理不太成立,毕竟活下来的是男二,男一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很喜欢心理学题材的片子, 很多时候没有标准答案,以为看懂了,其实没有。
男一,男二是同一个人。
首先是男一通过治疗赌博认识女主,恋爱,但其有家暴倾向,女主通过催眠使其忘记自己。
但男一内心却仍旧有一点模糊记忆,再一次鬼使神差的走进女主的生活要求治疗,这一次女主还是爱上了他,并和他上了床,外在表现为男二。
所以男二在床上问女主为何没有男友,女主说以前有过,但是家暴。
男二就说要去帮她讨个说法,这是人权公道,女主被说动。
这时,在男二进泳池时,催眠开始。
男二被催眠后,同时潜意识里原先被休眠的男一也被激活,化身为拍卖师,于是电影开始了。
所以整部片子里男一始终固执的认为就算他把画拿出来男二还是要杀他。
当男二了解了全部事实,从泳池中惊醒(此时可以看到影片显示的是一个络腮男,这才是男一男二的真正本原形象),开门收到邮差送来的Ipad,如果他愿意接收这一切事实,那么就可以点击开始按钮,女主可以让他忘掉这一切回到现实,但是看到男二在那很纠结。
本片用太多的人格分裂和妄想交错堆叠出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
而且到最后使得每个人的动机都被弱化了。
来自于编剧本身的思想混乱缺乏组织。
本来这个催眠题材的故事可以发展出多种故事结尾,可以是弗兰克和西蒙是同一个人,也可以是整个故事都是由催眠女主角导演出来的。
但是,横空加入的爱情故事,仿佛是从整部电影后半段重新开始讲一个不相干的故事。
造成观众已经接受的故事被搁置成为一个主体故事的副产品。
类似的电影都有一个可怕的陷阱,就是故事一旦讲到后面,就不顾开头,认为观众不可能记得开头的故事。
本故事有太多缺乏解释的刻意安排的情节:1、黑人的故事,他对女催眠师的无限迷恋。
2、弗兰克为什么突然从团伙的头目变成了被挟持的人质,都无法保护自己的女人。
3、为什么女催眠师要一个自己急于摆脱同时对其充满恐惧的危险人物西蒙去帮自己偷一幅画。
根据她给弗兰克的数字,可以让对方唯命是从的可能性只有5%。
这所冒的风险比收益大得多,何况她最后还说这不是为了钱。
4、为什么女催眠师会突然爱上弗兰克这个犯罪团伙老大?
5、如果没有这个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完全可以迸发出更强大的活力。
但是不知道是对自身还是对观众的讽刺,编剧不负责任的胡乱编入了一个刻意安排的故事。
刻意到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需要不断的用闪烁的镜头来掩盖这种不自信。
所有的人物都变成了行尸走肉任凭故事向前推演。
这是一部令人扼腕叹息的电影,好的开头、精彩的表演和拖沓刻意安排的残破真相。
当你看过整部电影,你也许会觉得还不错,但请忘掉前30分钟那个故事吧。
之前读过几篇有关《迷幻》的专题报道和先导评论,关于这部丹尼博伊尔在筹划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期间忙里偷闲拍摄的作品,大多数的文章都用了“复杂、虚实难辨”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其对心理学的涉足之深,剧本依然由医师出身、闲来无事喜欢给博伊尔写写剧本的约翰霍奇撰写,似乎也加深了立足于心理分析的《恍惚》的高端,看似几乎是又一部《记忆碎片》降临。
但是,如今看完电影,我私自的认为,《恍惚》中所谓的心理推敲仅仅是个噱头,到头来还是一部黑色惊悚片,NOIR味道更重一些,但是,这也不是在否定《恍惚》的价值,它依然做到了一部优秀电影所应该做的。
在传记奇迹和正能量中周游了一圈后,博伊尔终于回归到了早期那种英伦摇滚范儿十足的黑色题材,《恍惚》好似成年版的《浅坟》,依然是纠结的三角男女情感,依然是有关贪婪的人性,但是《恍惚》没有了《浅坟》的轻狂,它稳稳重重的讲完了故事,十分自信,也确实有理由自信。
电影的开头通过麦卡沃伊极具胡闹口吻的独白在营造强烈喜感的同时引出了文森特卡索这关键的一条线,虽然偷盗的桥段可谓毫无新意可言,但是绅士大盗看的是气场,卡索这样的表演大拿往那儿一站已经足够。
随着故事不紧不慢的推进,黑色电影中所必须存在的“蛇蝎美人”正式出现,在痞子昆的电影中演了一堆悍妞的罗莎里奥道森扮起了心理医师文静出场,殊不知这其中深埋的暗流。
博伊尔在展现心理治疗所带来的幻境与现实之间的穿插时并没有采用交替而有节奏的此起彼伏,而是采用了大段大段的轮番演绎,如此做法容易使观众忘却有关虚实的判断,沉浸在段落中,当下一个或实或虚的长段落出现时,因为落差和叙事断裂而出现的冲击力又让其追忆之前情节的可推敲性,如此以来,便成了观影的乐趣,除此之外,博伊尔还在细节上下了功夫,形如道森开头和麦卡沃伊对话时有关自己前男友的描述与中段道森生殖器的无体毛皆在最后呼应了关键性的线索,《恍惚》作为一部玩票性质的电影,提供的信息量可谓惊人。
毕竟是包裹着心理外衣的FILM NOIR,所以《恍惚》中有关心理治疗的描写略显夸张和符号化,但这也是为了照应全片颇具颓废之美的黑色基调,从《上海小姐》的千面镜子到《亡命驾驶》的霓虹灯暗景,NOIR同心理分析结合的较为成功,在风格上取胜之外还营造了虽然牵强但很充沛的精英氛围。
博伊尔玩票拍摄的作品都如此有嚼头,现在全身心回归电影的他正经起来就更不必多言,只希望不要再出现《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样的电影,太显得刻意和去作者化了。
拍得很迷幻,看完像被灌了药。詹一美的蓝眼睛把我电得魂飞魄散,上一次有这种感觉大概还是在大屏幕看了一次《赎罪》的时候(怎么又是你)。但剧情还是很鬼扯的,并且是那种“扯到后来都觉得怎么扯都无所谓了”的扯。。。
装神弄鬼仍然被<记忆碎片>甩十条街.
看不下去
越看越没意思
太酷了。丹尼·鲍尔一顿炫技。
猜火车的导演现在就这种水平了?无语……
Danny Boyle近年来最好的作品, 值得看两次的佳片.
每个细节都做到了有着落,剧本很有想法。另:文森特.卡索也太他妈命大了吧!
我有点没看懂
为了你这个真真假假神神叨叨故弄玄虚的极品前任多线剧情,就不能找个有魅力有气质又赏心悦目的女主角吗?!导演!!ps:有一幕场景在蓝莓之夜里也出现过~
女猪脚除了身材其他全是硬伤 McAvoy你怎么就没变老啊!! 斜视角最高!
导演你选女主长点心吧……挺好的创意最后有点烂尾啊喂,白瞎了我男神和一美……
Danny Boyle的新作品. 对催眠术感兴趣的人一定要看。
不懂
配乐很赞,女主角很丑,而且裸体完全没有必要 剧情不错,就是有点慢
把这个其实不怎么复杂的故事讲的如此虚幻,因为被催眠,所以可以游走于现实与想象之间,几次剧情的反转都挺有趣,然后就越扯越远..没边了都!ps,真想糊女主一脸
Danny Boyle史上最差 盗梦空间+记忆碎片低幼版
好没节操
不知所云,女主太丑
电影在叙事方式上打乱了本来的顺序,建立了较为严密的逻辑,加上迷幻般的外表也会令人思维紊乱,使得电影需要一定的脑力,但是缺少足够的震撼,吸引力逐渐下降,娱乐性大大折扣。这应该算是丹尼·鲍尔版的更为现实的《盗梦空间》,塑造了令人信服的梦境,很可惜没有能够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