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刚开始的时候姐姐问室友 吵那么厉害又怎么能和好了 室友说交往几个就知道谁最合适 可不可以理解 智书交往那么多人后最合适的是姐姐 所以最后还是去找姐姐了 智书说你给我生活费吗 说明 姐姐经济上的困窘不能达到智书的要求 她是没有准备长久相处的 来一次 作个纪念 暗示智书回家后准备的是结束这段感情的 智书的爸爸说上山时智书说太冷不去 电话响了 她没接说明她不要再和姐姐联系了 姐姐转车来了 说明她连路程都没告诉姐姐 姐姐打她电话她没接 爸爸不在家她也没有回复 真的没有准备让姐姐来家里找她 所以姐姐来了连她的房间都不让进 参加婚礼别人的爸爸被挽着胳膊走上 智书说她爸爸 你又不是不能上 说明智书心里是打算结婚嫁人的 所以和相亲对象交往 可是姐姐真的不再联系她 她内心的思念让她去找姐姐 为什么坐对面 不来我旁边坐 是说你怎么不来找我了 现在要分开坐了吗 要和我分手吗 那么我过去呗 那么我去找你 去对面坐吗 姐姐再次拒绝她 她说才不要 其实就像她们第一次一样 是智书要重新开始 我已经没有车坐耶 暗示智书已经和相亲对象说明并分手 所以不再坐他的车 还有车 说你可以再交往别的相亲对象 那就等到没有车咯 不再有相亲对象了 也像是姐姐找智书的过程的重复 今天不给我买烟了吗 她们交往的开始 像在说 我们重新开始吧 最后阳光照在智书的脸上 像开始姐姐第一次在旧货市场见到智书时一样阳光照在姐姐的脸上 她们会重新开始 智书已经准备好和姐姐一起生活了 可是 姐姐在屋外的抽烟 像是智书喝醉后的清晨一样心中放不下姐姐 但已经决定了回家后的分手 最后的结局 要看姐姐的决定!
我不是专业的电影评论家,我回答不出他到底好在哪里,但它的确是部好电影,因为它看着很真实。
它有我们所有人在爱情中的影子。
喜欢一个人是藏不住的,尤其是第一次,而恰好对方也喜欢你,那种喜悦感根本藏不住,迫不及待告诉自己的朋友,有些人认可,有些人反对,可我只管乐呵。
爱情中的不安、彷徨甚至影响了我的生活起居工作,那种爱而不得的痛苦来临的时候我几乎什么都不想做只想躲在床边或者窝在床上。
可以说,在整个观看过程中,我几乎变成了第一视角,也就是这个电影中的“姐姐”。
敏感又脆弱,是第一次感知爱情的模样,也会想发脾气却始终隐忍,不知道彼此出现问题是不是跟自己哪里做得不够有关,可还是想要对方的一个拥抱,我蹲在你身边,其实就是想要你的一个拥抱,你的一个服软,只是一句“我很想你”,所以在我看来这个剧是个Happy Ending。
爱情常常伴随疼痛,有时候身体对于疼痛的感知度要比喜悦来得真,这种疼痛感甚至可以与性高潮的感知划等号,简单地说就是,你的生理反应会告诉你你喜欢什么人,而你心灵的疼痛感会告诉你,你喜欢这个人有多深。
既有性欲又有疼痛,才是爱情真实的样子,所以这部电影才真实。
不得不说韩国的导演真的太会拍这种细腻的感情戏,以前有部《难为情》让我看了好几遍就为了里面一两个小动作,而这部电影,更加满足了我看现如今国产同性电影看不到的真实。
同性电影一般带有的社会现实写照,她也一个没落,长发妹子的父亲,短发姐姐的室友,一个催婚,一个避而恐之,才是现实中会遇到的问题,解释不清楚也不可能一下子解决,后者用了搬家避免矛盾,前者索性不讲了,导演很清楚,他想讲的是爱情也仅仅是爱情,和那些伦理社会批判无关。
小声感慨一下,当国内只能用《七月与安生》中的三角恋打打同性爱的擦边球的时候,韩国拍出了这么一部《恋爱谈》,在电影方面,就这么一部就比只能由同性交友软件拍出来一堆堆的MV宣传片们好太多了。
当然我相信他们肯定也有烂片。
【以下包含剧透】 既然已经这么多人已经看了,其实看完之后想说的很多,接下来想说些跟剧情有关的内容。
允珠是一个敏感的人,但她有着自己的主意,在她拒绝为教授制作展出的时候她是充满自信的,这从学长以及学妹的对话可以看出,她一直以来都在被认可。
可在感情方面,遇见她如同处子一般敏感且羞涩,她跟室友讨论性的时候会有羞耻感,也许她也有过男朋友,可她没有心动过包括在性方面,她无法为之悸动,也就无法理解恋人间的调情,可在她和智秀在一起后,她对智秀和自己之间的调情却非常甘之若饴。
她是真的爱上了这个人,毋庸置疑,第一次身心都感受到了爱情。
如同所有第一次恋爱的人一样,她笨拙的付出着,敏感于恋人的每个细节,她把全身心都投入在恋人身上,无论是工作还是与朋友聊天,她想到的想讨论的都是她的恋人,受了委屈也只是问对方我做错了什么,她想要独有恋人的一切,得不到就会不安,在恋人面前小心翼翼的就怕惹对方不开心,久而久之她觉得自己一定是哪个地方做错了,她开始不自信,无论是工作还是朋友,她都觉得自己做得不好。
这像极了所有第一次恋爱的人,没人从一开始就是会恋爱的呢。
如果允珠是让人会有代入感的人,那么智秀,则是很多同性恋们的缩影,看讨论的时候,很多人都说智秀渣,可不是我们无法要求每个人都能做到绝对的洒脱。
简单的来说就来问大家一个问题,对朋友出柜容易还是对家人出柜容易?
我们可以很随性的给朋友说出自己的性取向,可对父母,我们即使再做好准备,也不见得可以说出口。
智秀便是如此。
智秀这个角色,从一出现就是很强势很洒脱自由奔放的感觉,可我们从一开始就被告知,她过段时间会回家去陪自己丧偶的父亲,也许那也是她对自己潇洒的一个期限。
我们中无论异性恋或者同性恋也一定会有人说过这样的话,“等到XX岁,我就要去XXX”,一样的道理,她看似潇洒,可她在内心深处仍然无法相信自己可以用现在的生活方式度过余生,无论是她的工作她的房子或者她的性取向,所以她问允珠姐姐要养我吗?
所以她说住了五年的房子看起来很陌生。
她爱着允珠,她也爱自己的父亲,三个人吃饭的时候,她忐忑不安,允珠跟父亲寒暄的时候,她心烦意乱,她怕父亲知道了自己的性取向,她又怕让允珠不开心。
她一直在撒谎,对父亲,对允珠,更是对自己。
细细想来,这两个角色还挺有趣的,一个看起来是老司机却无法完全坦然自己的性取向,一个虽然是才上车但是已经很坦然接受自己内心。
(也许可能是我想得太多了) 今天看了一句话,觉得也许就是她们的结局:你要懂得适可而止,尤其是在伤心之后。
晚安。
Ps:我发誓,以后绝不让谈恋爱影响我的工作了,否则就饿死我。
三天前开始反复刷恋爱谈,一方面情节确实很真实,原以为遗忘在脑后的初恋,借着这部电影,又鲜活地展示在我的眼前,泪奔,另一方面,长发女主很像我女神刘瑞琦,有木有,好喜欢好,正题,短发女主很软很萌,会脸红会害羞,给人一种很安心的感觉,长发妹子主动热情,调皮可爱,一直呆呆的 允珠,看到智书以后,整个人都亮了起来。
而高冷的智书,在允珠面前,可爱主动,管着管那,这才是爱情的样子吧,为什么好多人说性格不合呢??
我认为结局是美好的。
允珠单身32年,正如室友所说,学艺术的谈恋爱都是很随便啊,然而她并没有,而是一直在等待那个人。
那个人会让她变得主动,会让她去忍不住去去见一面,当智书出现时,她就知道那个人来了。
于是借着喝酒的理由去见她,即使被吵醒还是乐呵呵地去见她,即使很害怕还是把自己给了她,这是爱情,一眼万年。
对于智书来说,允珠温暖的眼神,淡然坚定的神情,在首尔寒冷的冬天里,给了她莫大的安慰。
然而前女友找上门,是情节朝虐发展方向的转折点,我不知道她们说了什么,但对于智书来说,要开始去考虑当下的现实,母亲刚去世,还要再给父亲一个打击么??
尤其是当父亲和允珠见面时,她的慌张更让她确定,她不敢跟父亲说出柜这件事。
可是,对于自己深爱的允珠,她也开不了口说分手,这里我认为智书最不成熟的地方,就是没有跟允珠好好谈一谈她的处境和顾虑,我认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事,就是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在智书再三的冷漠下,允珠终于知道要离开了,面对无疾而终的爱情,面对惨淡的事业,她选择大醉一场后振作起来,而故作冷漠的智书终于绷不住了,思念决堤般汹涌,真正爱的人怎么可能轻易放弃!!
她回来了,当她认识到自己做的最大坏事就是说谎以后,我想,她就开始要直视自己的内心了,而允珠,当然也是爱的啊,最后当智书说我好想你时 ,允珠开始用手抚摸智书的头,镜头再到智书安然的睡颜时,就应该知道,和好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最后允珠抽烟的样子很帅气,很爷们,这是暗示她开始面对生活,承担责任的态度。
谢谢智书你回来了,也给我无疾而终的的爱情再添未完待续,生活当中,无论同性异性恋,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
愿意回来一起面对,就够了吧,再说两人一起时间并不是很长,出柜这种事,应该要从长计议,像允珠那样有才华的艺术家,以后的生活应该不成问题。
看够了评论才开始写自己的感受,大家普遍不看好这一对让我很是难过,或许都在现实社会里伤过,但我依旧持积极的态度,会好的,因为当我抱住你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离不开你了
女主说她做过很坏的事是撒谎。
谁没撒过谎呢?
这不算什么。
相亲男回道。
沉默后她仿佛想明白了,这个谎言骗的其实是她自己。
回到首尔后,还是那个小店。
她像只猫一样寻求爱人的原谅,说着那些让人又气又发不出脾气的话,最后抱着爱人说了句我好想你。
大概这就是放不下的眷恋吧!
电影真实的让我觉得害怕,好像是自己的谎言被人发现了一样。
非常喜欢,喜欢到无以复加。
连续两天不断回放,很久没有感受到心的疼痛了。
看到智书最后去找允珠时说出的我很想你,心就一刀刀的被撕裂。
慢节奏,小场景,细节到位。
每一句话,每个表情,每个场景都有浓浓的感情。
没有大风大浪,但却在我心里长驱直入,很好,真的很好。
开放式结尾虽然意犹未尽,但却是最合适的结局。
希望还能出续集,希望还能有下一部。
导演是否也与女生谈过恋爱,否则情节不会如此真实逼真。
喜欢女二号,喜欢这样的性格,但也十分同情她,整部戏中她应该是压力最大折磨最多的角色。
伪装的躯壳是永远的枷锁,真实的自己无处安放。
其实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但却迫于现实的压力,无法做真实的自己。
折磨自己,伤害爱人。
这里没有谁对谁错,爱情里也从来没有对错,更别说这同性之爱了。
爱了就是值得。
我写完这个影评我再去写我的作业。
连刷了三遍,因为我想要重温允珠心碎的声音。
其实我看这种抒情文艺片我常常跳着看。
影片一开始,都是智书明里暗里的撩着允珠吧。
我觉得智书不过是想要在离开首尔之前在狠狠的爱一把,或者来个ONS。
有什么大不了呢,既然她都决定回到老家去过世俗的所谓中规中矩的生活。
可是她没有想到,撩到了第一次恋爱的允珠,第一次爱上女生,愿意把自己的第一次给智书的允珠。
看了很多关于这部电影的评论,大家都说这部电影非常的真实,所以才打动人。
不可否认,每个人都在允珠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为什么上一秒还那么甜蜜的爱人下一秒就变了样子。
影片的前半段和后半段的场景还是事件我觉得都在相互辉映,一样的事情场景,只不过允珠和智书的位置变了。
可是即便如此,还是爱的比较多的人温柔。
比如允珠去智书老家找她,她们往上山走的时候或者那一整段,智书的态度都非常的疏离。
总是很快的走在前面。
完全忽略掉了允珠的感受。
还有允珠等到最后一班车也不愿意回去,反而去智书家楼下等她说她实在太想要见智书了。
智书的反应,我没有看到心疼,没有看到无措,没有看到她的进退两难。
我只看到了她的不耐烦一直怕被发现的窘迫。
然后冷冷的说了一句走吧,就带允珠去了30000won的廉价酒店。
到这里,我一直在想,如果我的女朋友这么对我,我可能就真的走了,搭最晚的车也要回去。
因为我不想我的存在让我的对象觉得添堵难堪。
可即便如此,即便智书的态度再差,再冷淡,所有没理由的冷落,不解释疏离,在允珠眼里她都愿意在试一次。
所以她在义无反顾的再一次,在冬夜跑去智书楼下说她想见她。
可能允珠是第一次爱一个人吧,所以才这么勇敢,这么果断的回去,试图用那包用体温一直暖着的食物再从智书心里为自己加一点分。
心疼允珠,所有心疼允珠人难道不是心疼曾经的自己吗。
因为每一个我们都曾经为爱借酒消愁,以为只要我在不顾一切义无反顾一点。
她就会愿意,哪怕在现实的缝隙中,寄出一点点爱人该有的样子。
影片最后十分钟,是智书, 我本来想打想通了。
其实我觉得不是,我觉得智书只是忽然觉得。
她怎么不来找我了。
她只是想念允珠的横冲直撞和饱含深意的爱。
爱的比较多的人总是温柔。
一样是回家路上,走上坡走楼梯。
允珠会停下来拉智书的手。
允珠舍不得让还等不到车回家的智书自己坐车回家,所以允珠还是领智书回家啦。
倒水,脱衣服,让她睡床上。
我不想被你吻,不想被你撩以及不想你再回来。
都是因为你没有看到被你拒绝后的我有多狼狈。
最打动我的两个场景。
从廉价酒店出来后,允珠做坐高铁回首尔,很想哭却不敢哭,不敢用手擦眼泪只好扭头用大衣上的领子把眼泪撇掉。
最后一幕,当智书试图强吻允珠两次没有成功,最后紧紧搂住允珠说我好想你。
允珠手足无措。
眼泪一点一点的盈眶。
我觉得这些眼泪是委屈,是心酸,是许多想说没有说出口的话以及想问没有问出而没有问出的为什么。
允珠本来已经做好准备朝着你飞奔而去,你转身就说不要了。
把爱情拍得稀松平常才难能可贵啊。
在心智尚未成熟的时候看了太多简单粗暴的刻板恋爱,动不动就是半世纪、一辈子、几代人的恩怨情仇,英雄救了美人就立即获赠美人的心,年轻的恋人一吻一黑屏就白发苍苍,久别的眷侣凭心电感应就能再次相见,欢喜冤家不知怎么就嬉笑怒骂但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彼时小小年纪,感情观因此而受到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倒不是说那些不美,现在只希求看到某种真实的喜欢,既不是生活的全部也不是动辄以死相逼的歇斯底里,用暧昧不明的试探和退让取代仪式感,才让人又哭又笑,觉得果真是尝了能够切身追忆的苦饮,又因回味悠长舍不得放下。
也不知是我们旁观的爱情塑造了属于真实自我的恋爱形态,还是真实的爱情体验投射在观看者所见的表象之上,才形成我们所感知的他人的爱情。
允珠见过发小之后在家门口等智书,微醉地跟她讲:我跟朋友说了呢,说我有女朋友了。
智书迟疑了一下:姐姐,你要是这么谁都告诉的话,会没朋友的……有点偏激地想,如果听到的人真的避而远之的话,也就没必要再做朋友吧。
碰到喜欢的人恰好喜欢自己,是生命中最好的事了。
想到对方会忍不住笑出声,也想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再不是一个人。
吃饭的时候偷看对方先夹什么菜,并排坐时突然的吻,半睡半醒时翻身环抱,买好吃的揣在衣服里想让她开心,把脸埋进被子里用力闻对方的气味,如果还有回程的公共汽车就再坐一会儿等到没有为止。
可危险的是除相爱之外的一切琐碎。
一段关系中的所有事由都可以拿因果逻辑梳理明白么,对绝对信任的人绝对坦诚就像听起来那样美好简单么,误会解释清楚就可以破镜重圆么,承认了过失就可以求得原谅和好如初么。
啊,天真。
渐渐开始迟疑和退却。
还喜欢吗?
要一起生活吗?
这些都没有问。
允珠收拾好一切杂乱,蜷缩回植物般的安全之中。
想起布罗茨基有句话说:我不敢说没有你就活不下去,毕竟我还活着。
智书历经挣扎,也不见得真的有勇气抛下一切戳破自己在亲友面前维系的谎言。
但她终究回到了首尔,抱住允珠说:我想你了。
在仍有无限变数的未来面前,这结局已经再好不过。
我很想你平时这句台词也听了不少,也有更沉甸甸的表达,别离开我;也有更轻盈的说法,真对不起;还有更贵重的对白,我好爱你。
我想每一句话,我们都互相说过吧。
无论是沉重的还是轻薄的,都不如这句克制更惹人眼泪。
分手时是撕心裂肺的吗,分手时是歇斯底里的吗,所有的呼喊早已变成内心戏千百次上演,最后我们互相安慰认真拥抱但却假装没有眼泪,近乎偏执的捍卫自尊保留虚无的体面。
明明曾经一丝不挂,却在最后害怕赤裸。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真的很开心,允珠和智书的拥抱与接吻也一定发自真心。
为了爱情我们终有牺牲,学业友谊是其他。
我惋惜遗憾却只是恼火自己,但不负你我想爱不是克制。
智书的父亲催促她去找男朋友,唯一一句外界的催促,就让我们觉得压力大到无法呼吸。
不禁让我重新审视,外界的压力究竟是不是一个借口,也许并不是爱情的死亡原因,只是自己的懦弱我不愿承认。
你说黎明前才是最冷的,而我却缴械在子时的恐惧。
允珠去酒吧赴智书最后的约,收起狼狈相顾无言。
想起我曾面无表情直面的赤诚,曾假作无心忽略的渴望,甚至最后慌不择言撒过的谎。
也许,爱是克制。
你知道吗,再平淡无奇的台词只要放到合适的场景里就会有杀伤。
智书问姐姐你要给我买烟吗,智书说这是第一次来姐姐家呢,允珠问智书你喝水吗,最后的最后,阳台又一次飘起了烟圈但这次是允珠,不是智书。
每一场恋爱都要先表白才能接吻吗,每一个结局都要仪式感的说完再见才分手吗,每一点冷淡都要戳破后横加指责吗,每一段感情有因果就一定要分出对错吗,每一次久别重逢都要去解释无辜吗。
不需要的。
以及,允珠笑起来真的很好看。
关于电影的一些疑问 内容都是导演和演员们在访谈里回答的基本解决了大众热议的几个疑问
【翻译所属权属于新浪微博ID:@今天恋爱谈上映了吗】这电影真的一点也不拖沓,觉得拖沓的都是没看进去的。
真的是目前为止看过的最棒的百合电影真实到无法复制 经历过的人真的感同身受不说了我再去看一遍了
影评有剧透,献给我最爱的人。
电影不长,细究起来,每一个片段都可圈点。
逻辑性不强,只是感受很深,从三处对比说开来。
1. 起床困难电影一开始就是女大主起床困难,上课迟到。
但是不管多困难,还是起得来,而且看得出,她功课不错,灵感与责任心爆棚的一个人。
后来遇到了女小主,再次起床困难,这次起床困难就压根不起了,课也不上了,会展也不参加了,在女大主的心里女小主就是全世界,其他事儿爱咋滴咋滴,解释一下就行了。
女大主从来没有把自己遇到的不顺心的事情说给女小主听,一方面,出于她对女小主的疼惜,没必要拿自己的不顺心来困扰自己心爱的人。
另一方面,只要见到女小主,女大主整个世界立刻就能阴转晴,所有的不开心也都瞬间烟消云散。
女小主的不顺心,细数起来也就只有喝醉酒那次。
另外还有回家以后所经历过得一切,她从来不将这些事情说给爱人听。
女小主的隐瞒与女大主的出发点不尽相同,她应该是受困于环境压力(反对同性恋)心里纠结,不愿意也不可以将自己的事情说给女大主听。
女小主为什么喝醉酒,跟谁喝得酒,电影没有直接交代。
来吧台找女小主的那个女人应该是前女友身份,女小主烦弃的言语表情以及前女友的卑微态度,能感觉出来是前女友对不起她。
代入式想一下,如果你的前任来找你,是怎样的交谈内容会让你心情不好?
除了对感情的放不下可能会难过,是不是还有一种情绪是对环境压力的内心挣扎?
比如这个人真好啊,但就是没钱,不能在一起啊。
但对于弯着的感情,最大的压力就是世俗看法。
看得出来女小主的前女友已经结婚了,很可能当晚她们的交谈内容是这样的,“对不起啊,我伤害了你。
”“哼。
”“我没有办法,我不得不结婚。
”“哦。
”“你怎么办?
你难道不怕世俗的压力?
”……之后自己就痛苦地喝酒去了,借酒消愁。
能够看出女小主从小长大的居住环境不属于大富大贵型,但条件也不差,算得上是吃穿不愁的普通小康家庭。
这个背景设置得很好,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人,不像万贯家财的人敢闯敢干,见多识广,包容性强。
也不像底层穷人那样本来就什么都没有,更能活得洒脱。
大体来讲,普通家庭的价值观折射整个社会的道德标准,正常上学,正常上班,正常结婚生孩子,同性恋这种身份很难被这种家庭所理解。
在这种家庭里,气氛大多和谐,家庭成员之间也都心疼心爱着彼此,逆反情况很少,也没有那种能为了什么与父母决裂的基因。
女小主回家不抽烟了,不化妆了,这都是长辈们所期望的乖乖女形象。
看看女小主跟她爸爸的日常,平平淡淡的,健健康康的。
她爸参加了个婚礼,回来就唠叨羡慕别的老爸能把女儿送到女婿手里,催着闺女找男朋友。
这就是社会与家庭带给女小主的压力。
当女小主从首尔搬回了家,从一个人穷兮兮地自由自在的生活回归到了温暖的父母家庭,周边环境变了,自己也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卸下或者穿戴上伪装。
女小主说住了五年的环境不认识了,实际上已经揭示了女小主开始向现实妥协了,心中的天平已经倾向了没那么多困难要面对的父母家庭,是啊,那样的日子多简单,不用拼命生活,不用面临指指点点,唯一需要放弃的就是自己的内心。
临近结尾处,女小主提到的“撒谎”,在我看来是在说她自己对自己说了谎,自己用谎言来麻痹自己,告诉自己在这种“直女生活”里可以开心快乐,但最终自己还是骗不了自己,回到了首尔,去拥抱自己的内心。
还有一个细节,女小主是基督徒。
基督徒耶,这是多大的禁锢。
但是应该是不是特别虔诚的,吃饭的时候仅仅是“康桑阿米达”,不虔诚也为后来态度的转变提供了可能性。
2.女大主男闺蜜态度的转变男闺蜜刚登场在工作室里与女大主聊天的场景能够看出他对女大主有意思,眼神为证。
另外,如果不喜欢一个人,是不会直接间接打探这个人的目前感情状况的。
后来,女大主在及其失落的时候亲了男闺蜜。
男闺蜜的那种拒绝,流露给我的是赤裸裸地嫌弃。
他之前对女大主的那种喜欢因为女大主的同性恋身份消失殆尽,他的这一下推开,并不是出于理性责任感,就是赤裸裸的嫌弃。
内心独白大概是,“我擦,一个同性恋在亲我,太特么恶心了,推开推开!
”事情往往都是这样的,包括自己最亲密的朋友都在嫌弃这种事情,虽然表面上这样说想一起喝酒,那样说支持你,但是掩藏在内心里的那种无法接受,可能连他们自己都没有察觉。
插一句,我特别喜欢这个拍摄手法,没有过多的废话,单单是通过在窗外对于表情变化的拍摄就把女大主告诉了男闺蜜她的事情和男闺蜜内心的变化讲述了出来。
女大主也会顾虑到周围人的接受程度不是逮谁就跟谁说,“我恋爱啦,是个女人!
”但她从来没有把自己的这份感情当成是一个负担,你要是能理解,我就说给你听,你要是接受不了,那我就不说,但我也不在乎你的想法。
所以女小主那句“你到处说会没有朋友”女大主根本就没当回事儿。
起初我也没当回事,以为这只是女小主心疼女大主,跟女大主撒娇的表现。
但后来我当回事了,这是女小主内心真实的想法,她不会随便说,她是在保护自己。
3.典型的室友这个对比就太明显了,之前的几次出场我还以为俩人是闺蜜,哎哟我去那个和谐。
这说翻脸就翻脸,为了戏剧张力,稍微有点夸张,但这也算是将社会大多数人内心深处对同性恋嫌弃的一种外化吧。
女大主在整个电影里面能看出来不是那种强硬性格的人,但是对于舍友的爱搭不理,她强硬的推开门,“我做错什么了吗!
”
是啊,我就是碰到了一个人,然后相爱了,我做错什么了吗?
影片中有过几处对于女大主为什么还不找男朋友的讨论,我觉得在女大主遇到女小主之前,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喜欢女孩子,她也在等待自己爱情的到来,只不过一直没有碰到合适的人。
她是比较典型的没有把自己定位到是直女还是弯女的一类人,她寻找的只是纯粹的爱情,我碰到你,爱上你,珍惜你,无论你跟我性别是否相同。
相比之下,女小主应该是比较明确自己是弯女,但是缺少了一些面对自己的勇气。
我相信女小主也是爱着女大主的,开头处,女大主从来不去酒吧,但是为了去碰女小主,带着朋友走了很远的路去了女小主打工的地方去碰女小主。
这个地方有个细节,女小主一进门马上就认出了女大主并且打了招呼。
试想一下,如果是你在一个地方碰到了熟人,是不是要先确认一下才能肯定是他然后再拍肩膀呢?
女小主能那么快认出了女大主,况且还是在背面,这说明这段日子以来女小主也一直在期待女大主的到来。
虽然有些地方我觉得讲得不够满,但这真的是个细腻的好片子。
尤其觉得女大主演得好,看到心爱人时候的开心,小鹿乱撞,见不到时候的想念,傻乐,感情不顺利时候的难过,愤怒,痛苦,每一个细小情绪的把控都很到位,演尽了在一段感情中的酸甜苦辣。
两个人的进展其实说快也并不快,当爱情到了来,抓住爱情的速度就是那样的,无关于性,只关于爱。
季节背景也恰到好处,“有你在,的冬天,总下雪,我不知道,冷。
”早晨起床那种对伴侣的腻歪拉扯,“再睡一会嘛,不让走!
”买小礼物“讨好”对方,在对方心中加分。
吃饭要坐在一起才肯吃,吃着吃着还想要亲亲。
最后那个结局挺好的,开放式结局,原谅还是不原谅,都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吧,导演没有给千万个哈姆雷特下定义,也无法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真正的爱情无论弯直都是一样的,当你面对着这个人,不在乎车子房子,无所谓有没有孩子,只是想跟她在一起,看着她就看到了多姿多彩的未来生活,这样的你才是找到了真正爱情的你。
望相爱的人再勇敢一点,望社会再宽容一些,尊重每一个人平等相爱的权利。
同性什么的
仿佛就是身边朋友的故事,仿佛就是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事,开心的时候谁又能料到以后有可能会伤心呢?伤心的时候还真以为自己挺不过去了呢,也不好好的嘛~
好難看啊什麼玩意兒 倆主角沒有感覺🙄
簡單又動人的日常愛情故事 溫暖與冷淡 所謂愛情的瞬間 “你不是因為好奇什麼的吧” “是真的喜歡她” 所以才會一見就愛傻笑 才會擔心上夜班的安全 淡淡的劇情卻有著悸動的感情 導演處女作完成度相當不錯 兩女主也很讚!
衔接上不是特别流畅,但故事挺朴实的。
老白兔遇上小司机挺你情我愿的
搞拉拉真是好 一吵架俩人都可以互相撒娇 比异性恋稳妥数倍
看得我好尴尬啊
2024.11.3,目前7.8分。99:10,百度。百合爱情。感情变了就别见面了算了,很遗憾,但没办法,回不去了。
美丽羞涩的允珠
其实爱情从来都稀松平常,波澜不惊。能从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就是好的故事。做错事情的人,就是始终都显得无辜的那个,任性地开始潦草的结束然后悔不当初的回头,都是。所有的感情难逃一劫。不过,无论结局如何,这么结束也是好的吧。
没有勇气,就别开始。再去挽回,已来不及。我想把分离的原因全部归结于性格不合、规划不同,可惜并不是…你个大怂包
一集韩剧, 没头没尾的
韩国的烧酒,夜里的最后一班公车,你转身离去的背影,烂醉后的释怀,直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的硬道理,不管百不百合,都能从电影两人每次邂逅中拼凑出爱的味道,只是这爱经不起世俗,更像是一场感情游戏。
于无声处温柔,泪目……
两人各自坐在宾馆床上沉默以及智书最后说想你的那两段看哭了。爱情都是一个样子的。
抱歉……我…是……颜控……
无聊的片子,我真的受不了韩国人。不过我朋友说我似乎和女一有点像,想了想可能还真是一个风格类型吧,不过性格相似点不多
两个完全没有chemistry的人~
这就是传说中的人物从开始到结束没有变化的那种电影吧。的确捕捉到了一些有共鸣的点,but不足以撑起一个故事,平淡、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