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

리멤버,厄忆追凶(台),记忆。复仇(港),Remember

主演:李星民,南柱赫,朴根滢,郑满植,尹宰文,文昌吉,金弘波,Byeong-ho Park,宋永彰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日语年份:2022

《我记得》剧照

我记得 剧照 NO.1我记得 剧照 NO.2我记得 剧照 NO.3我记得 剧照 NO.4我记得 剧照 NO.5我记得 剧照 NO.6我记得 剧照 NO.13我记得 剧照 NO.14我记得 剧照 NO.15我记得 剧照 NO.16我记得 剧照 NO.17我记得 剧照 NO.18我记得 剧照 NO.19我记得 剧照 NO.20

《我记得》剧情介绍

我记得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韩弼洙(李星民 饰)是名罹患阿兹海默症的脑瘤末期患者。在日本占领韩国时期,因为亲日派的关系,让他失去所有家人。在弼洙的妻子过世后,他打算去执行自己耗费60多年的时间所构思的复仇计划。于是弼洙委托他的忘年之交——20多岁的仁奎(南柱赫 饰),担任他一周的司机。毫不知情的仁奎跟着弼洙来到第一个复仇现场,没想到却被监视器拍到,成为头号嫌犯。而在警方逐渐缩小搜查范围时,弼洙则和渐渐消失的记忆拉锯不休,继续实行他的复仇计划……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菩提树下古剑奇谭之悲歌咒末世肉体新樱花大战双影伊莉莎与玛瑟拉大人物第一季激荡漂浮在曼哈顿凶案现场米勒一家第一季交涉神秘工作主顾魔法战队魔术连者女子大乱斗克劳德夫人血观音天真派:武林外传雪天使天河之恋少年包青天Ⅲ之天芒传奇凡尔纳的伟大冒险寻梦历险记读心术淘气爷孙危险的传言犯罪现场:赛西尔酒店失踪事件海军陆战队员4完美母亲

《我记得》长篇影评

 1 ) 一人血书求国内的好导演翻拍!!

如此令人惊艳的剧本真的好久好久没见到了,以至于我激动到一定要来写个影评才能平复我的心情。

一个老兵用一辈子策划复仇的故事,动机既单纯又沉重,没有什么故弄玄虚,影片一开始就告诉了观众老头要干嘛,但还是不断出现反转,扣人心弦,让人忍不住想知道后面的剧情。

结尾不太喜欢,硬要一个重病缠身的老头去服刑,合理但不合情。

故事题材,人物背景都非常棒,相比之下显得导演水平不太行,这样精细的剧本明明可以拍的更震撼更有高度,也可以对主题探讨得更深刻,甚至拍成电视剧也不为过,但韩国版硬生生被拍成了动作片,台词流于表面,看完感觉胃口被吊起来了但略失望。

所以如题,跪求国内的好导演看看这个剧本,这样的故事背景太适合中国的角度来拍,会更震撼而且更有说服力。

可惜了这好剧本,真可惜!

 2 ) 这部电影我只推荐前117分钟

🎬电影的亮点在于随着复仇事件的发展,真相也一点点浮出水面,人物设定逐渐丰满起来,机智沉稳心思缜密的老年人和善良冲动不知所措的年轻人。

从头到尾现实和回忆的穿插,诚实面对历史的老兵与自欺欺人的谎言家对比,让这部电影将宏大的战争历史叙事和微小的时代个人命运融合得一点都不突兀。

🎬少打的一颗半🌟是因为最后的强行上价值,在“清原”自我审判又放下枪的那一刻,这部电影最大的bug就出现了,非要将法律审判加入到一个道德审判的电影中,人物人设就立不住了,一个经历了战争和仇恨的老兵如果相信法律就不会选择复仇,更不会因为晚辈一句两句话就改变自己的想法,导演和编剧给出了自己对于战争审判的答案,但是这个答案是对的吗?

这个答案难道不是导演和编剧的自以为是吗?

关于战争的影响和审判从来就没有过定论,没有定论的事情强行给出一个答案,抱歉,117分钟之后的内容真的无法接受。

如果法律审判让人满意,还会有这么多旷日持久的争论吗?

导演和编剧不该替每一个人做决定。

最后电影落脚到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我不懂也不想过度解读。

 3 ) 《记得》+《守法公民》+《绿皮车》+《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爱在记忆消逝前》

2022韩国犯罪片《我记得》,根据加拿大电影《记住》改编,豆瓣评分7.2,IMDb评分6.8。

《记得》+《守法公民》+《绿皮车》+《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爱在记忆消逝前》的混合体。

韩国版和加拿大版相差得太大了,几乎是两部影片,韩国版只是借鉴了阿尔茨海默症老人为了历史往事而复仇的故事,除此以外截然不同,就连加拿大版结尾惊艳的正邪反转也没有。

加拿大版有浓浓的阿尔茨海默失忆氛围,老人每次醒来都会失忆,味道有些像《记忆碎片》,失忆贯穿全片。

但韩国版的阿尔茨海默元素不多,韩国版的编剧原始的着眼点是《爱在记忆消逝前》的意思,在记忆之前完成复仇计划,但是实际呈现出来的失忆元素并不多,失忆和剧情关联并不大。

加拿大版是剧情片模式,结局采用的是悬疑片反转手法,谜底揭示后戛然而止。

而韩国版则是动作片模式,有搏斗,有开枪,有黑帮,和加拿大版的味道完全不同。

加拿大版讲述的是老人一路坎坷寻找仇人的故事(除了结尾反转),目标只有1人。

而韩国版讲述的则是老人寻找4个历史仇人、私刑处置的故事,并且增加了警察角色,故事非常类似于杰拉德·巴特勒的《守法公民》。

加拿大版的男主是真老人,演员已经85岁了,而韩国版是化妆为老人,演员李星民才53岁,虽然是在挑战演技,但是谁都知道李星民是中年而非老年,所以角色会让观众有距离感,有些出戏。

韩国版结尾男主的正邪反转,借鉴了加拿大的正邪反转,但是没有像加拿大版那样戛然而止,而是加入了忏悔和救赎的剧情。

最为狗血的是,贯穿全片的年轻男主竟然设定为老人的儿子,如此煽情,太过狗血。

影片中有中国元素,有个小女孩的台词中提到在学习中文,看到男主手指上的文字以为是汉字。

 4 ) 战争无情,但谁又能从历史里全身而退呢?

罹患脑癌记忆衰退的老兵”绑架”(物理)年轻人完成复仇大业的故事。

昔日倭政时代的亲日派战犯,如今却是业绩丰碑的救国英雄,家仇国恨交织,跨越半个世纪的复仇虽迟但到。

失去的记忆就像被遗忘的历史,刻在手指的名字正如战争留下阴影,到头来老兵的枪口对准自己,谁又能从历史中全身而退?

年轻人劝阻了他,如果自己才是最无法被原谅的那个人,就要接受比一死了之更严重的后果,审判和赎罪。

星叔的表演一如既往地出色,最近同时在追他和宋仲基的《财阀家的小儿子》着实有点割裂,演什么像什么,太可怕了,叔一把年纪了再不给个青龙真不合适。

 5 ) 翻拍?抄袭?应该算抄袭!给个2星吧。

《我记得》记得是2017年看的电影,电影你看不到最后绝对想不到结局的奇妙之处。

古稀患有失忆症的老人,为了复仇经历艰辛万苦。

片子处理的恰到好处,老者我看着都替他操心。

故事性呢给个2分吧,演员给4星,结局给5星!

为什么提本片呢,因为最近韩国翻拍(抄袭)了本片。

虽然角色故事稍有改动,但是故事的框架还是一模一样。

韩国抄袭的给个2星。

故事性3为啥呢,因为加入了警察的角色还有辅助者。

就是啰嗦吵吵,演员给3星,导演把失忆症,健忘症没有太展现,全片感觉没毛病,故事线也能猜出来了。

结局并没有美国版本《我记得》的结局,韩国导演自己捏进了自己的主观主义,咋说呢。

一下拉低了好多分,给1分吧!

 6 ) 这段历史不能删!不能改!不能忘!

说起抗日神片,你能想到什么?

是裤裆藏雷,还是手撕鬼子?

有的时候,就事论事,咱不得不夸一下韩国,就比如在抗日神片这一领域。

2015年的《暗杀》,紧张刺激中充满着民族的悲情;2017年的《军舰岛》,通过朝鲜难民被迫采矿挣扎逃离的惨烈故事,揭露了日本人曾犯下的滔天罪行。

今年,又一部韩国抗日神片出现了,角度非常清奇,节奏酣畅淋漓,别的不说,看着是真的爽——《我记得》

影片由李星民,也就是《财阀家的小儿子》里那个爷爷主演,改编自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在2015年主演的《记住》,讲述的是老年人复仇的故事。

两者的内核是非常相似的。

区别在于,《记住》中主角的复仇对象是二战时的德国士兵,基调较为平缓而严肃。

而《我记得》中主角的复仇对象则与日本侵略的残酷历史有关,表现手法更为商业化,看起来也更加痛快。

李星民饰演的老人名叫韩弼洙,患有阿兹海默症,同时还是脑瘤末期。

他是一名退伍军人,在餐厅做服务员,为人和善,与同事们的关系非常不错,有个名叫仁奎的小伙,还成为了他的忘年交。

六十年前,由于日本的侵略殖民,韩弼洙的家人纷纷遭遇不幸。

父亲蒙冤被日本巡查抓住严刑拷打而死,母亲因此得了失心疯去世,哥哥被小鬼子强制征用去挖煤丧命,姐姐被拉去当慰安妇后来自杀。

这六十年来,韩弼洙的心里一直在构思着要如何复仇。

我们都知道,得了阿兹海默症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记忆衰退。

眼下,韩弼洙的妻子病逝,儿女成家,他认为自己已经没有什么放心不下的了,于是决定趁着还能记得当年的事,正式执行自己的复仇计划。

为此,他搜集了相关人员的信息,并把关键性的内容都纹在了自己的手上。

韩弼洙第一个去杀的人,是某集团的会长郑振。

此人曾投靠日本人,抢占了他父亲的财产,通过诬陷令他父亲入狱,最后还活活打死了他父亲。

为了杀掉郑振,韩弼洙带着一把老式手枪来到他所在的医院病房,用矿泉水瓶塞棉花当消音器,通过胶布缠住他的嘴,把枕头蒙在他的脑袋上。

几枪下去,血染枕头,郑振直接game over。

韩弼洙第二个去杀的人,是德高望重的历史教授杨成益。

杨成益一生擅长口吐莲花忽悠人,韩弼洙的哥哥就是受了他的鼓动和欺骗,才落入到了日本人手里成为采矿工人,而后不幸身亡,其尸体永远地埋在了地下煤矿。

韩弼洙通过跟踪来到杨成益家,尽管最后成功杀死杨成益,但当中发生了点小意外。

什么小意外呢?

在追杀的过程中,韩弼洙自制的消音器掉了,使得他开的那几枪声音极大。

当送他过来的忘年交小伙仁奎闻声赶到后,亲眼目睹了杨成益的死去。

一时之间,仁奎非常害怕,想要带着韩弼洙去警局自首。

好巧不巧,也就是这个时候,仁奎的追债人找上了门。

见状,韩弼洙决定替仁奎还钱,而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再给自己一些时间,等杀掉所有人的仇人再去自首。

为了令仁奎同意,韩弼洙甚至将枪口对准了自己,反正不复仇,也没有必要继续活下去。

就这样,仁奎答应了韩弼洙的请求,韩弼洙的复仇行动继续展开。

第三个被韩弼洙杀掉的人,是前日本宪兵队的队长东条尚志。

在日本殖民朝鲜时期,正是他选定了韩弼洙的姐姐去我国东北给日本人当慰安妇。

相比前两次的行动,这一次的难度系数更加高一些。

当时东条尚志在参加第60界日军庆典活动,不仅到处都是人,而且还有警察在现场负责安保。

然而,即便是这样,韩弼洙最终还是把事给办成了。

他先是带着原料临时在洗手间制作了燃烧弹于会场引爆,然后在混乱的人群中锁定逃跑的东条尚志,最后在电梯里和对方来了场激战。

第四个韩弼洙要杀的人,是一个名叫金治悳的将军,在外人看来,他是妥妥的民族英雄。

但实际上,日本侵略殖民时期,他是日本人的走狗,是他把朝鲜人送去战场,也是他把女人骗到日本工厂,令她们后来成了慰安妇。

当年,韩弼洙的姐姐喜欢金治悳,结果也被这人渣骗进了日本工厂。

和第三次行动一样,为了对付金治悳,韩弼洙也选择了一个公共场所。

当时正在举行金治悳铜像的揭幕仪式,作为退伍军人的韩弼洙,在金治悳发完言后被邀上台领取奖状。

结果,所有人都没想到,韩弼洙走上台后,立马掏出了枪先后对准金治悳和他的孙女。

危急之下,金治悳只能听从韩弼洙的要求,当着所有人的面承认自己当年的罪行。

可即便是这样,韩弼洙最后也还是没有放过金治悳,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对着金治悳的额头一枪崩了过去。

可想而知,在众目睽睽下杀人,韩弼洙自然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只不过,这个后果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

因为,在他的复仇计划里,只剩下一个人还没有杀,而那个人就是他自己。

原来,当年的他为了生存曾参加关东军,听从日本人的指挥到我们中国的东北来作恶。

他的姐姐,正是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才彻底绝望进而选择了上吊自杀。

韩弼洙的最终结局会怎样?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找来片子看看,我在这里就不剧透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情绪饱满,细节上不能细究,立意上又令人惊喜的影片。

你可以说一个风烛残年、身形佝偻的老人不可能有如此矫健的身手,但你却无法否认它所强调的一个必须反复强调的事实:历史不能忘记,更不能歪曲。

在片中,韩弼洙所杀的几个人都曾在当年犯下过滔天罪行。

可到了今天,他们要不就是没心没肺自我和解了,要不就是堂而皇之的扭曲历史,给自己的恶行找种种理由。

比如,历史教授杨成益。

借着教授的话语权,他在向人们宣传这样一种观念:正是因为日本的侵略和殖民,我们才成为现代化社会的一员,历史只是历史,困在过去的民族没有未来。

这是啥,这不就是妥妥的历史虚无主义吗?

按照这个逻辑,黑人得感谢盎撒把自己当做奴隶,印第安人得感恩美国人把先祖剥了头皮,没有这“人类之光”的照耀,他们还活在蛮荒时代呢?

可事实是什么?

事实上是殖民掠夺,是资本主义扩张的需要,期间犯下的反人类罪行罄竹难书,完全不具备历史的正义性。

对他们的杀戮、迫害视而不见,反而歌颂他们把你拉入了现代的行为,从根本上来说,是种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式的奴性,背后是逆向民族主义的价值观。

再比如,将军金治悳。

明明是为虎作伥,他却总是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在韩国建国后他有贡献不假,但在日本殖民时他助纣为虐也是真。

根据片中的内容显示,他曾经主动加入日本宪兵队,总共派了152名少女去做慰安妇,将300多名青年强制送入太平洋战争,甚至到现在还是个亲日派。

可耻的是,对于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他把原因归咎于当时朝鲜贫穷衰弱,生存才是第一目标,所谓的价值和信仰根本没有意义。

原话是,如果不是这样,整个国家早就从地图上消失了。

你可真会给自己找理由,几句话把自己撇的一干二净。

与之相比,身为男主的韩弼洙,同样曾经与虎谋皮,可态度则截然相反。

他做不到如此心安理得,打从韩国建国时就开始酝酿复仇。

分析起来,其背后的动机,远远不是所谓的私仇,他是在向自己的良心问责,也是在向历史负责,为自己赎罪。

为什么影片要把他设定为患有阿兹海默症?

其实就是在强调一点,有些事情可以忘记,可以模糊,但历史不能。

以此类推,影片之所以要安排仁奎这个么年轻人的角色,除了在商业上、剧作上的考量,同时也是在暗示历史真相在代际之间应该进行的传承。

如果真相不被书写,那么历史就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所篡改。

就比如下面这张图中提到的事件:

可笑吗?

荒唐吗?

但类似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着,那些关于岁月史书的滑稽把戏,那些混淆视听的春秋笔法,在网络上简直不要太多。

在现在这个时代,几乎每个人,无论什么立场,都会把独立思考挂在嘴上当做一个招牌,可有些时候有些人,也正是扯着独立思考的大旗在对别人进行着煽动和洗脑。

在我看来,有问题可以讨论,可以分析,但唯独不能枉顾是非,造谣蛊惑。

尊重事实,尊重历史,实事求是……这些词本来应该是最基本的,可说起来容易,让所有人都做到还真的不太可能。

只希望,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我们,多些警惕和辨别,时时刻刻擦亮眼睛吧。

当有人扭曲真相的时候,不要忘了告诉他们:我记得。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不妨点赞关注分享给更多的人。

今天就到这里!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沼泽

 7 ) 我记得:最后一块拼图的冷眼旁观

一口气看了《记住》和韩版翻拍的《我记得》,先看的后者,因为豆瓣评价上后者作为商业片的改编并不算太成功,我担心看完原版后无法忍受韩版,但也没那么糟,最强烈的观后感是不由赞叹B站的剪辑比正片还精彩。

作为剧情片来说,两部片子的重心并不同。

韩版的融合了商战、财阀、爷孙搭配等更吸引观众眼球的本土影视特色,丰富主角故事线的同时也极大扩充了情节的容量,像是一块拼图,每一声枪响勾勒出愈完整的图景,助推着观众的情绪奔向高潮;但弊病也在于此,事实上主角的故事并没有丰满到足以支撑起四次复仇,仇恨的焦点分散后情节便疲软了,为了提高合理性不得不制造出更密集的冲突以及插曲,可惜的是冲突本身不具备合理性或递进关系。

因此全片最大的悬念唯有寄托在最后一块拼图上,相比较原版,其实我更喜欢韩版对主角真实身份的处理,即便某一种程度上身份的变动消解了战争的立意。

但对吃感情线的水龙头来说,对着摄像机的自白以及姐姐的故事一再刺激泪点,尤其是当老人跪倒在国旗下镜头拉远画面变灰时。

一个是明知自己罪孽深重的复仇,一个是活在编织的谎言中失去自我的枪手,毫无疑问后者的立意会更深远,而最后一声枪响也堪称神作,甚至来不及反应与思考。

但忏悔或许仍然有意义,对于法制国家来说,自杀是怯懦逃避的表现,接受法律的裁决才是阳光照得到的地方。

到底是文化的差异还是商业片也承担起普世的教育意义,我并不清楚,只是遗憾。

第二个较大的区别在阿尔兹海默身份的强调,韩版的病状只是作为必要时情节的推动工具,绝大部分时间主角是一个突破人体极限、持枪斗殴身手敏捷的九十岁高龄老人。

而原版极力呈现阿尔兹海默患者的真实状态,全片细致刻画着主角追凶路上的频繁失忆,声画模糊、被汽车惊吓倒在十字路口、生理失禁,阿尔兹海默患者的病症危险性一览无余,而生理上的极度虚弱与一波三折的复仇经历形成鲜明对比,“我答应过死去的妻子一定要杀掉杀了我们全家的人”的信念支撑着九十岁的老人,步履蹒跚地辗转巴士、穿过国境、赌上毕生积蓄,双手颤抖也要攥紧格洛克枪对准敌人的心脏。

原版有太多细节值得考究,为最终的反转埋下伏笔。

原版中还有一点我感到很好奇,前三次假想目标的生存场景分别在行将就木的医院、阴暗逼仄的家中(第一次忘了)。

而真正的纳粹狱卒却生活在一栋带着漂亮花园和后院、远离尘嚣的木结构大别墅中,膝下儿孙满堂善良和睦,画面呈现清新的马卡龙色调,处处洋溢着温馨美好。

身体康健的狱卒最后倒在春光明媚的午后,是否正如同韩版的台词所讲的那样“那些罪恶莫及的人披上假面摇身一变成了国民英雄”,阳光平等地落在每一个人身上。

 8 ) 战争的代价是无数家庭的破碎

一个退伍军人在妻子死后决定为过去的家庭悲剧复仇,在他还没因为老年痴呆忘记所有事之前。

他把仇人名字刻在手指上帮助自己记忆,找餐馆同事帮忙开车,花了所有退休金,调查身份,计划每一步,即使完成得艰难又理想化,也不惜一切代价要达成目的。

医院,教授家门口,宴会,揭幕仪式,用自己当兵的枪复仇所有相关人员,包括他自己。

当年为了生存,抛弃良知的人,应该受到惩罚,而不是成为民族英雄,受敬仰掌大权。

他没有立刻杀日本代表和被抓后反杀有点不合理,警察看到人不会全城通缉吗?

那么强的特种兵被黑社会打死了,佩服老人的意志,老人用力生活获得颁奖机会,是为了有机会让世人看看真实的过去,真实的世界。

为姐姐、爸妈、哥哥讨回公道,当年他为了生存苟延残喘当关东军,姐姐失望自杀,哥哥被朋友骗去做煤矿苦力死,爸爸因为卖人参被诬陷夺财。

如果他通过曝光舆论的方式能不能获得想要正义,大概会被掩盖,会被灭口,他等了很久,等到仇人都老了,他们的后代才是软肋,他们还舍不得荣华富贵,那些用别人生命苦难血肉换来的高位名誉,他们卖国求荣,装得道貌岸然。

总有人记得他们的恶行,总有人用生命来铭记历史。

 9 ) 结合朝鲜历史背景的再创作

韩弼株跟警察赛跑,跟时间赛跑,在记忆全部消失殆尽之前,在仇恨被迫消散之前,手刃六十年前的仇人。

【深层的含义】第一个是贪财之人,第二个是蛊惑之人,第三个是淫邪之人,第四个是背信之人,第五个是旁观之人。

【最大的震撼】韩弼株成了压垮姐姐的最后一根稻草,呼应影片末尾姐弟在树下的画,那是他的救赎。

【片名的含义】台湾译名“厄忆追凶”比香港译名“记忆。

复仇”更信达雅【回味的台词】“请你当善良的人。

” 【男二的意义】 真正的历史是否也会随之消弭?

仁奎没有亲历日本殖民,但亲历了韩弼株的复仇。

【小BUG】那么安保居然没法控制韩弼株, 金治悳之前的表现不像是那么容易认罪的人。

【自娱自乐】 同期正在播放《财阀家的小儿子》,仿佛陈养喆的计划被自己的大儿子横加阻拦。。。

 10 ) 一个关于血性的好故事

一个老兵在儿女成人、老伴去世、癌症和痴呆还没有危及行动能力时,决定复仇。

仇人是日据时期的一群韩奸,害死了老兵父母、哥哥妹妹,这是一个关于血性的好故事。

整体风格还是偏重写实,除了偶尔的一招制敌有些夸张,确实没有《赤焰战场》那种好莱坞式的英雄开挂,老兵的复仇也是一波三折,困难重重,最终完成复仇计划,非常解气。

个人觉得老头的血性令人动容。

在生活中我们都接受了无数洗脑和教育:现在是法治社会、正义不会缺席、纠结过去就没有未来、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其实很多人心中的那根刺始终存在,直到死去。

我始终坚信一个人、一个民族如果多一点血性,欺负你的人都会顾忌很多。

毕竟现实中很多时候,正义都会缺席。

影片展示了几个韩奸的现状,当年的韩奸,有成为亲日历史学者的,有成为军方将军的,有成为与日本企业关系密切的企业大佬的。

恶人很难说有恶报,这也是现实。

老兵凭一己之力,报了自己的血海深仇,这只是一个疯老头的个案,不会影响韩日关系,不会影响一些韩奸继续过着人上人的生活。

但是只要有血性老兵这样的人存在,社会只会更好。

《我记得》短评

拍的不错,演的不错,挺热血的,但是韩国政府部门应该没那么傻吧,让亲日分子在韩国大行其道?李星民这位大叔演技是真不错。

8分钟前
  • 韦恩斯坦_李
  • 还行

虽然有些时间线上的bug,但依然掩盖不了剧本的出色,李星民演技大赏之作,这种老少配剧本,真的很值得那些希望自家爱豆进电影圈的工作室们,前提是爱豆们多少得有点演技。

13分钟前
  • eva
  • 推荐

每个韩国小鲜肉能跟李星民搭一次戏都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了

18分钟前
  • 李大米
  • 推荐

可惜了李星民的演技。

21分钟前
  • JAW.Ang
  • 较差

故事背景很好

25分钟前
  • Zorro
  • 力荐

因病特赦 就更讲究了

28分钟前
  • 徐友惟
  • 推荐

着实一般

30分钟前
  • 付突突
  • 还行

整半天二鬼子复仇二鬼子

34分钟前
  • 单的很彻底
  • 较差

第3814-所以不要结仇,万一仇人他要走时候也想带走几个不就倒霉了。

35分钟前
  • 黄岛
  • 较差

善恶终有报,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38分钟前
  • 风凌羽
  • 推荐

一丁点逻辑基点和常识都没建起来的一个破剧

43分钟前
  • 乌突突
  • 很差

一个关东军的自戳,韩国电影的全面进展是从认识自己反省自己开始的,这是一种比外力更强的作用力。只有在自省的前提下,人才能脱离兽性。

46分钟前
  • 王坏水
  • 推荐

比较想说,南柱赫骂西八太帅了啊啊啊。。。。。。。我们东亚战争电影叙事果然是伤痕满满。

47分钟前
  • saulus
  • 力荐

李星民封神之作

52分钟前
  • nana橙
  • 力荐

如果朝自己开枪了那么就是神作

54分钟前
  • 哔哔哔叭叭叭
  • 推荐

能和星民叔搭戏是柱子的福气

59分钟前
  • 超酷的小七
  • 推荐

“爷要鲨光他们”

1小时前
  • 大根仁
  • 推荐

是一部不喊打喊杀的抗日片。看韩剧韩影这么久,也略微知道些在韩国尤其既得利益阶层中亲日的传统,但看到片中的某些振振有词以及所处的场合、所承担的社会角色,还是让人不寒而栗,奴性一旦养成真是戒不掉啊。导演是借助自我救赎的主题,敲响不能忘却历史的警钟,也是民族精神的印记。

1小时前
  • 莎翁笔下的精灵
  • 还行

很普通

1小时前
  • 斯缪
  • 较差

只能说李星民的演技太行了,明年青龙百想大钟不给个影帝,真就辜负了。沉重的题材,悲惨的几代人。

1小时前
  • hangain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