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Che: Part One,切·格瓦拉传:阿根廷,切·格瓦拉传(上),切:28岁的革命(台),捷古华拉,切:阿根廷人,Che - 1ère partie - L'Argentin,Che - Argentineren,Che - El argentino

主演:本尼西奥·德尔·托罗,德米安·比齐尔,桑地亚哥·卡布瑞拉,维拉迪米尔·克鲁兹,朱莉娅·奥蒙德,埃尔薇拉·明戈斯,卡塔琳娜·桑地诺·莫雷诺,罗德里戈·桑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西班牙,美国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年份:2008

《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剧照

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1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2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3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4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5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6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13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14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15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16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17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18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19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剧照 NO.20

《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剧情介绍

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52年,古巴独裁者巴蒂斯塔上台,他所率领的政府在国内实行高压统治,对国外则推行亲美政策。切•格瓦拉(Benicio Del Toro本尼西奥•德尔•托罗 饰)于1955年和菲德尔•卡斯特罗(Rodrigo Santoro 罗德里格•桑托罗 饰)在墨西哥城相会,随后加入卡斯特罗组织的“七二六运动”。次年,格瓦拉与其他81名起义者一同踏上推翻巴蒂斯塔独裁政府的征程…… 为了详尽真实再现革命家切•格瓦拉的一生,美国好莱坞著名导演史蒂芬•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用了4个小时来描绘这位传奇英雄。最终按照院线的需要,影片被分作两部分上映。本片荣获2008年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并获得金棕榈奖提名。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30+单身贩售山田君与7个魔女OAD2惊恐超能力少年与水球菜鸟烘焙大赛第七季机械杀娃无影之镜家庭周末我的青春也灿烂浪迹天涯我是班主任空姐日记单身的好处和坏处狂赌之渊第一季复活的鲁路修大山之恋雪域天路假爸爸老千3:独眼杰克摇曳露营2甜蜜释放高粱红了许你一诺千金创世纪2:天地有情偷心艺术偶然的田园日记温州三家人特工科恩仅仅因为一骑定情缘

《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长篇影评

 1 ) 我一直知道自己为何而战。——切·格瓦拉

一早就知道切格瓦拉还是在艺术区,在大街上的T印着格瓦拉的头像。

后来是在电影课的讲述中。

记者问他,革命者最重要的是什么?

Che : 一种大爱,一种对于人性,对正义和真相的热爱,如果没有这种爱,他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

关于格瓦拉的传奇性的故事和事实数不胜数,也许索德伯格在电影中片段的描述都不足以展现一个真实的,鲜活的Che,在电影开始人们怒喊着,杀人狂,是的,他的确杀了人,那些本有罪的人,那些伪装的警察。

他在革命中,作为医生救死扶伤,作为首领为民族独立而战。

也许这段历史,只有少数人记起,因为大家对于历史的记忆有断层,也有刻意回避,因为有一种声音是: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提那些惨痛历史有什么用?

但正因为如此,过去的真实才应该再次被看到不是吗?

Che在这个世界上是无比存粹和有着远大理想的人。

可以一辈子为自己的信仰理想而战。

美好时代的我们还记得哪怕是为了自己生活的目标而战吗?

这部影片,包括(下)我也会继续看完,因为,我觉得有某些对于生活熄灭的火焰又重新燃起了。

我们需要时时自省。

记得任何时候社会都需要独立思考并用一生去实践的人是多么重要。

无祖国,毋宁死。

影片结尾,记者问他:被人当作标志的感觉如何?

Che:什么标志?

记者:革命的标志。

切格瓦拉说:我可以告诉你一件事,我们清楚的意识到,我们代表的是:底层拉美人民的希望。

那些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一双双眼睛,都在看着我们。

 2 ) 《切·格瓦拉:阿根廷》《切·格瓦拉:游击》:切格瓦拉的拉美地图

用了三天时间把这两部传记电影看完了。

第一部看的很痛苦,看了两天,中间也瞌睡过。

第二部一次看完,没有任何睡意。

很明显,第一部没有第二部更吸引人。

第一部讲述切格瓦拉在古巴的革|命|。

用一个美国记者的采访,插入切格瓦拉的回忆。

回忆他如何从一个阿根廷人变成一个古巴革|命|者。

如何与卡斯特罗并肩战斗,并取得最后的胜利。

整部影片拍得非常沉闷。

简直是一部流水账。

也谈不上什么情节。

就是一群战士在丛林中战斗,然后如何牺牲,以及如何得到人们的支持,再进行战斗。

没有戏剧冲突的电影,看的很痛苦。

只有在片尾进行城市中的巷战时,才看出一点紧张气氛。

才感觉到这真的是在革命。

第二部讲述的他在南美带领游击队,与玻利维亚军队战斗,最后被害的故事。

这一部就与上一部有很大不同。

既然有战斗,那肯定有冲突,自然有看点,能吸引观众。

所以,第二部我是一气呵成,一口气看完的。

不能说很过瘾,但可以真切感受到游击队的生存状态。

真实反应游击队的电影,不多见。

战斗进行的不是很激烈,但拍摄的很真实,游击队确实是如此进行战斗的,他们进行的并不是正规军队的大规模战斗。

两部进行比较,第二部要比第一部好很多,个人感觉,这是两个导演拍摄的两部影片。

传记电影,主要塑造的是人物,一般来说,要塑造几个人物。

《切格瓦拉》两部电影,就塑造了一个人物——切格瓦拉,其他人都是龙套。

看完影片,我觉得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信仰共|产|主|义|,坚持武装斗争,懂得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其他的方面,编导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描述。

可是我们的男主角的表演,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于这样一个角色,演员只需要面无表情就可以了。

没有看出他对角色有更深入的塑造。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感受到很多东西。

拉美地区真实生存状态,他们的风土人情,他们的生活习俗。

还可以感受到更深层次的东西……切格瓦拉的失败有很多原因。

我个人认为,他犯了很多错误。

外国人到一个国家,要推|翻|该国家的政权,很难取得人民的支持。

他游击战的方法也不正确,他应该多看看毛泽东的书,跟我们伟大的游击战高手学习学习。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一部西方国家拍摄的切格瓦拉传记。

这是西方人对他的诠释,很难客观的去评价他。

我在电影里面看到了一个西班牙演员,可以猜出主要演员都是墨西哥、西班牙、美国或者阿根廷之类国家的吧。

所以,这部电影只是从一个方面进行了记录,要想多了解他,还应该去找别的资料,比如古巴的,苏联的。

2010-09-30[切·格瓦拉传上集:阿根廷].The.Argentine.2008.BDRip.X264-TLF [切·格瓦拉传下集:游击队].Guerrilla.2008.BDRip.X264-TLF

 3 ) 偏爱

杨絮飞舞的立夏。

切格瓦拉,死在电影里,群众的冷漠就像电影结束后希希拉拉的掌声。

笔调再冷竣也难掩切的力量与理想,南美风情的鼓点,怀念里又有幸福。

看的时候坐的越近越逼近真实,切的激情与拍摄的冷静形成强烈反差。

相比激烈,我更偏爱这种适当的距离感,所以我应该不用看摩托日记了。

 4 ) 《硬汉》

切·格瓦拉几乎是每一个热爱自由和摇滚乐的人的心中偶像和图腾,但是真的知道他一生的事迹的人就很少了。

格瓦拉那标志性的叼雪茄和大胡子,让人印象深刻。

电影说实话有点沉闷,除非你对格瓦拉有很浓厚的兴趣,否则的话你会觉得这部电影充满了沉闷的调子,黑白画面和彩色画面的不断交替也无法彻底叫醒观众的神经。

在古巴的城市战斗中,格瓦拉的身影让人觉得是力量和硬朗的象征。

他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显得很沉稳,另外这个扮演格瓦拉的演员真的长得很像布拉德·皮特……有时看侧脸会以为就是皮特在演。

end

 5 )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和摩托日记的浪漫不同,这部电影更真实。

黑白与彩色交织,采访与回忆交错,真实与传说交叉,在人们面前呈现了一幅真实的革命场面。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没有枪的别加入队伍;要穿越森林,躲避敌人,受伤,死亡随时到来,有围剿,有追捕,有叛变,有放弃。。。。。。

这些真实是平常新闻光辉形象报道中看不到,而且也容易忽视的,但同时这也是最重要的,因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我是个理想主义者,我也喜欢理想主义,但是我却很害怕浪漫的理想主义,因为这样的人非常容易把事情想得特别简单浪漫,这样的简单浪漫往往又很容易被现实轻易就击得粉碎,然后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从浪漫主义堕入虚无主义:觉得这个社会很现实,理想主义走不通,于是彻底向现实投降。

于是不再坚持以前的追求,不再认可以前的价值观,不再对社会充满信心,也不再对明天有希望。

一方面,理想鼓舞了很多人去投身于他们喜欢的事业;另一方面,对事业的不正确理解,却又让这些毫无准备的人被撞得头破血流,进而由沮丧的失望代替了亢奋的希望。

这个电影中,切更真实,被追捕,部下叛变,战友死亡,调任其他岗位,哮喘病,翘着腿抽烟,受伤,部下不听指挥等等。。。。。。

我喜欢这样的真实,因为我见过太多的媒体宣传英雄的报道,越来越不喜欢那种美化和神化。

我喜欢真实的,甚至是丑陋的人,也不喜欢高大全的英雄。

我宁愿接受革命中的清洗,内讧,冲突,也不愿一相情愿地去相信书中描绘的浪漫的革命主义情怀。

当然,我不否认这样的情怀,这样的浪漫,只是我不会认为这就是革命的全部。

写这些,其实也是和自己的工作有关,对于发展工作,因为社会的不了解,因为这个行业的特殊性,有意无意被粉上了一层层浪漫主义色彩,近乎切参加的古巴革命的浪漫。

人们只看到赞美,成就,温情,感动,友情,没有看到斗争,失败,冲突,谎言,虚伪。

只看到了这个工作所崭现出来的人性光辉,却没有看到为了名,利,权,所暴露的人性丑陋的一面。

我其实非常希望有人能这样去拍一部关于发展工作片子。

让社会,让发展人员,更好的了解一下这个行业,更真实地看待这个行业。

不要自欺,也不要欺人,革命真的不是请客吃饭。

 6 ) 为了永远的胜利!!

再次陷入是左还是右的矛盾中。。

间歇性浪漫主义综合症再次发作了。。

就让我们面对现实,忠于理想。

为了永恒的胜利不断上路!!

 7 ) 朴实的游击战争片

古巴革命和切格瓦拉的事迹太传奇了、太耀眼了,电影、书籍等等一般都突出那些传奇故事,以至于我虽然看了不少相关的东西,却一直不太了解到底是怎么打赢的呢?

看了这部电影终于清楚了,其实游击队的武力非常薄弱,没有完整的战线,每个方向上人数也不多,也没有预备队,武器也不行。

政府军有飞机、有坦克,人数也多,但所谓将熊熊一窝,指挥官没有亲临前线的勇气,一看情况不对就想溜;士兵也有少数勇猛的,尤其在自觉有优势的初期“剿匪”时,但当游击队立住脚步,开始主动进攻时,部队就开始动摇了,起义嘛是没有胆量的,但也没有积极进攻的精神,只有少数人参与防守,多数人坐观成败,挤在一起不知道干啥。

这时候,如果政府军敢打敢冲,游击队马上就完了,但政府军任由游击队一个个的拔钉子,最终上层领导先胆怯逃跑了,下面自然一溃千里。

所以,古巴的革命迅速成功,有点瞎猫碰上死老鼠的偶然性。

切格瓦拉就是个傻大胆,本来任务是骚扰辅助性质的,真正的手下没多少,都是整合的一些杂牌军,竟然就敢向九倍的敌人进攻,而敌人也真被吓住了,于是原来的扰袭就成了进军哈瓦那。

人会被过去的成功所困,切格瓦拉也是如此,古巴革命的传奇成功,让他想在其他地方复制同一模式,却最终走上绝路,但就像被钉上十字架一样,这也成就了切格瓦拉的封圣之路。

 8 ) 现代最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切 格瓦拉——评《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 Che: Part One》

一支纯洁队伍的重要性

1、看很多电影我会哭泣,但是《 切·格瓦拉传》我是最动情零涕的2、理想主义者是天然发光的,纯洁的精神火炬3、坚持为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正确路线4、坚持道路坚持作为,捍卫尊严,做正确的事5、学习,不能丢6、有责任,讲责任,天下兴亡,不怕担责7、用一生的时间去坚持,不闭眼不放弃

 9 ) 玩脱的非线性叙事,玩命的游击队队员

索德伯格的非线性叙事我们都见识过,不过这次感觉玩脱了,碎片化过于严重。

如果你对古巴革命和切格瓦拉不了解的话很可能看得云里雾里。

好像格瓦拉一拍脑袋就上格拉玛号了,几十人的游击队莫名其妙就发展壮大了,有美帝撑腰的巴蒂斯塔政权谈笑间就灰飞烟灭了,网红格瓦拉转眼又跑到联合国大会上舌战群儒了。

下集更狠,格瓦拉从1959年七二六运动胜利到1965年刚果游击战失败的诸多经历都直接无视,改名换姓再婚生子的他突然就空降玻利维亚的山区丛林中了。

虽然时间线没有再跳来跳去(代价是让上下集感觉像是不同人拍的,缺乏艺术上的连贯性),但导演仍然拒绝做任何背景介绍,宁愿花大篇幅表现游击队日常生活的艰辛也不愿交代前因后果。

诚然,以格瓦拉的丰富履历4个半小时的片长是远远不够说清楚的,可是这样剥离上下文的人生片段图景实在很难让观众走进人物内心。

格瓦拉被(萨特)称为完人,被与玻利瓦尔并论(在南美乃至世界各处闹革命),被比作耶稣基督(放弃高官厚禄去“拯救”黎民苍生),甚至被很多玻利维亚人供为神明(尤其是其死亡地附近居民);但他也有暴力冷血的一面(古巴建国后主持清算),被指医术不精战术拙劣(除了跟卡米洛等一起攻占圣克拉拉外,其实鲜有胜仗,所以本片的选材就有问题),周恩来评价说格瓦拉主义实为冒险主义和拼命主义。

我不期望一部影片能让我们认识真正的格瓦拉,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还是另有隐情,是坚定地共产战士还是热衷战争,但好歹能给出可供思考的线索和依据。

可惜就像本片纪实风格的镜头一样,我看完只感觉头晕眼花,捉摸不定。

 10 ) 怎样成为一个厉害的演讲者?

切·格瓦拉是古巴共产党、古巴共和国和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我主要就是看切在1964年的联合国演讲的。

潇洒,自信,精彩绝伦的演讲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在B站能够找到现场的视频。

)切格瓦拉的霸气凌厉的工装当时他身着深色工装服,硬派霸气风格,与西装笔挺的世界格格不入。

这不仅凸显出鲜明的个性,也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气场顿时就增加了。

切格瓦拉的硬派工装切的抬头挺胸的走路姿势在走上讲台的路上,昂首挺胸的姿势,轻快有力的步伐能够增加一个人的自信,也会给听演讲的人留下好印象。

要有藐视敌人的态度,自己千万不能怂。

一怂整个人都不好了。

(常运动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气质)

联合国演讲的现场视频 播音员朗读的技巧1,因为现在都有话筒,所以声音不用太大。

2,《国王的演讲中》提到可以有语气的的停顿,长时间的停顿显得十分庄重。

3,控制好呼吸,让气息均匀稳定,承载着我们的声音。

4,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积极向上,热情饱满。

5,用更多的气说更少的话,让声音增加虚声的成分。

(就是用自己的假声。

最好听的气声歌手是邓丽君。

他的演讲赢得了长时间的掌声 资料来自:1,百度百科切·格瓦拉2,喜马拉雅《美文朗读的速成技巧》3,气声唱法 邓丽君

《切·格瓦拉传:阿根廷人》短评

已是超级文化偶像的切,在天上的切是否叼着雪茄无奈呢?

9分钟前
  • 蓝色的30道阴影
  • 推荐

6.0。以探險電影的類型元素重新解構左翼革命敘事,但依舊無法抑制貪大求全的傳記電影創作慣性。

12分钟前
  • Orpheus+
  • 还行

对我来说太枯燥了。

15分钟前
  • 枫海
  • 还行

明显的去传奇化的努力。优点在于展现出古巴革命冷静、平实的那一面,比如有组织有计划的攻城战,毕竟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容易低估革命的智商,缺点在于对革命理念等主观信息的交代几近苍白,怎么可能完全没有情感动员。最后,跟切相比,男主实在长得太抱歉了。

17分钟前
  • 57
  • 还行

革命,流血。

22分钟前
  • 西宇
  • 推荐

怎么在我看来这闹革命就像小打小闹似的!

24分钟前
  • generally
  • 较差

★★★☆ 作為全世界文青的偶像,Che Guevara和某些小清新放在一起實在是有辱他的威名,他一生對於自由的追求,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值得人崇拜。影片太專注于塑造Che Guevara,以至於其餘角色的形象變得甚是模糊,不過主人公的形象豐滿立體至少做到了傳記片最起碼的一點。

29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还行

8.0 近乎直白的传记片,不够出彩

32分钟前
  • 皮陀
  • 推荐

优秀的传记影片。切·格瓦拉是个世界性的人物,其代表了忠实、纯粹的革命理想主义,他在没有认识到共产极权的危害前牺牲也算是一种莫大的幸福,留给世人的是永远正面的勇敢、毅力与对信仰的坚持。Del Toro的演绎堪称完美。

34分钟前
  • anitya
  • 力荐

2009-09-10,公司影院,似乎没有期待中的好

35分钟前
  • Mophister
  • 推荐

20090404 @ Cultural Centre

36分钟前
  • 章魚嘴
  • 推荐

革命的历史总会让我觉得分外激动,如果要我穿越到过去,无论是拉斯维瓦还是武昌,无论是波士顿还是巴黎,我都愿意,愿意战斗,愿意流血,更愿意牺牲!

39分钟前
  • Dennislego
  • 推荐

次年,格瓦拉与其他81名起义者一同踏上推翻巴蒂斯塔独裁政府的征程……

43分钟前
  • (๑⁼̴̀д⁼̴́๑)
  • 还行

我不知道有多少用过格瓦拉logo的人能沉下心来看这部严肃的电影。

44分钟前
  • Caselnes
  • 推荐

很工整的作品 很喜欢黑白的段落

47分钟前
  • MissXtotheO
  • 推荐

政治传记~~

51分钟前
  • chickensoup
  • 还行

我觉得看这部片子之前最好能读一遍《切,格瓦拉传》不然片子太缺乏代入感了。那些黑白镜头拍的真美。

52分钟前
  • kindsos
  • 还行

萌叔叔Benicio

55分钟前
  • jj73浅之
  • 推荐

评分:B- 传记片和纪录片之间的迷局 @电影资料馆&2011/05/05/

56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仅仅2个小时尚不足以塑造一个立体的充满争议的Che,或许是期待太高了。坐等下部。DeToro的演技日渐精进。

60分钟前
  • Oscarfan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