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讲述抗日战争时期的电影,没有敌我双方在战场上的猛烈厮杀,而是将镜头瞄准了地下工作者,有一种“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感觉。
情报也是前线战士的生命线之一,没有地下党员随时用生命去发送情报,前线作战的战士们将会少了很多胜利的保障。
影片中所有的演员明星们都演技时刻在线。
郭富城那一身化妆服真的看了半天没认出来是他;赵丽颖也没有往日偶像剧里那种傻白甜的形象,变得刚毅果敢;另外张翰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值得称赞,相比之前的表现进步不少。
2017年11月2日,采访郭富城。
很珍贵的一段经历,毕竟又是一位既没架子又有热忱的天王,或者说,好演员加好歌手。
十几年前,大家还在惊叹郭富城演技竟然那么好。
但如今,他越来越是位好演员的事实,就如同春华秋实一般,揉成了自然而然的印记。
难怪谈及《密战》中的再下一城,他可以笑言一句“此刻,是最好的时候”。
化身林翔,深受感动■钟少雄导演说,你是他的第一人选。
郭富城:对啊,我记得在拍《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时候,他来探班说这个角色,对我来说就很吸引。
对演员来说,有趣的地方是,你拍一个作品,很多时候会是传承一个精神。
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可以得到中国观众的支持,这是我最希望的。
■拍戏前对林翔有什么了解?
郭富城:我有看他的书,从小开始,怎么成为烈士。
林翔的原型李白是真正的历史人物,是一个隐秘战线的情报员,负责打电报,被捉到后有很多酷刑,但都能坚守岗位。
大家知道他身份是什么,但他性格怎样呢?
内心的热情在哪里呢?
为什么要做这份这么危险的工作呢?
你要去了解他,呈现给观众看,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对林翔的塑造有什么改动?
郭富城:有他真实的一面,尤其是发电报。
电影前身叫“永不消逝的电波”,发电波的人物才是最主要的灵魂。
而在情节上,他变成裁缝,在真实的故事里,他是用另外一个身份去隐藏,影帝孙道临在《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中就是一个卖杂货的商人。
■改编是为了让现代观众更加接受?
郭富城:对。
电影由真人真事改编,灵魂上是没有改过的,为民族的牺牲是有传承的。
但当然,要塑造很多人物才成为一部电影,而且要更加丰富每个人物。
■塑造林翔时你怎样揣摩他的性情?
郭富城:他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人。
表面好像很酷,因为不可以表露身份,但当发布时,他的情怀就完全在电波里。
将一些很重要的信息传到总部,不可以有任何差错,那段时间他会把儿女私情全部放下,这也是电影挺深刻的情节。
■你对兰芳(赵丽颖饰)说,“要胜利,就要先成为一块砖头。
”砖头意味着什么?
郭富城:当然是去鼓励兰芳,因为她也是党员,肩负责任,让林翔可以成功地将一些很重要的信息传开去,而且不会泄露行踪。
但在这过程中,兰芳遇到很多挫折,看到很多战友牺牲了。
在那一刻,她要冲出去为牺牲的同胞正面冲击,林翔就跟她说这句话。
砖头表示,可以是很坚韧的一个人,遇到任何挫折,都不容易像玻璃一样碎了。
而砖头也是累积的,你要让整个民族能够继续生存下去,战胜日军侵略,就必须是一块砖头,跟每一个战友一起,合力变成一个很巩固的房屋。
■片中浪漫戏份是否比较少?
郭富城:其实浪漫都是在过程中。
被人追捕时,他们产生一种默契,一种承诺,而为了整个民族,他们要放下平常人的生活,所以林翔同兰芳的情感基于革命与牺牲。
电影写了很多关于这个的情感,当你看完就会细味,有经历的、比较成熟些的(观众)会有好多回忆,而年轻人就会知道,除了大家拿出来讲的英雄,还有很多为国捐躯的烈士,其中一位就是李白。
希望借助这部电影,让中国人能有团结的心,而且也向这帮为国家牺牲的烈士致敬。
作为演员,继续拼命■你“希望观众看到又一个不一样的郭富城”,这次最不一样的是什么?
郭富城:这次最大的特色是扮演了真正的历史人物。
里面还有个老妆,请了韩国特技化妆(团队)来做,也是我从来没试过的。
他要做乞丐去捡一些零件,然后组合成(电报机),再发布出来,这个情节挺吸引人的。
另外,我完全不知道电报是怎么打的,当时找了一个老师——真是一个情报员,一个老兵,为社会、为国家做过很大贡献——他讲了一些当时的故事,处境是怎样的,如何去发电报,以及发电报的速度。
■具体是怎样的?
郭富城:每一个字都由4个数字组成。
比如15951778,那就代表师徒。
一个字用五个手法打出来,所以发的频率是很快的。
很少有电影有机会,让我学到打电报的知识,我觉得很有趣,而且有别于我以前演过的角色,又看到一个更不一样的自己。
■你说,“拍戏不容易,要拍好这个角色更不容易”,扮演林翔什么最不容易?
郭富城:当你了解、进入角色之后并不是太难,可是很多时候会被情节感动,从郭富城来说,可能我拍到那场戏,已经忍不住泪崩了,因为我看到其他人牺牲。
但在角色里,你要做出坚韧的态度,这跟我本身的性格是相反的。
■片中你还挑战了一段8分钟没有对白的戏?
郭富城:是。
这8分钟里一边见到战友离去,另一边又被人抓,包含了很多民族意识、爱国情怀,什么都有,情绪非常复杂。
不过导演本身挺懂商业电影,所以拍的节奏很快,不是8分钟一个镜头。
■酷刑戏最难的是什么?
郭富城:大家在零下几度穿着羽绒服,而我是光着身子,然后给泼水,真的太冷了。
而且受刑时给他撒盐,当胶水溶到身上也会受伤,盐洒进来,真的地方比假的多。
■你还为《密战》受了很多伤。
郭富城:从演以来没试过受这么多的伤。
我的十字韧带弄断了,康复了九成。
剩下一成必须要做手术,而且休息6个月,但我的工作太忙太密了,就没办法去动手术。
但是当我进入这个角色,想到李白,我告诉自己,一个人能够牺牲他的生命,我的伤算什么?
希望你们看到的不是郭富城,而是烈士李白。
■你依然在接拍很多拼命的角色。
郭富城:此刻,是最好的时候。
我觉得现在的演技,或者对每个角色的分析,会更深入,因为人生的阅历厚了。
对生活的沉淀,或者对一个角色的了解,都与生活的过去有关系。
所以,拍电影的时候,你要很希望将一个角色赋予他,而不是把郭富城演出来。
我一直都说,想演一个不一样的郭富城,就是演一个不同的角色。
就是电影的角色在这十几年来很少重复,除非是续集。
我希望可以演活电影里的角色,我也很开心可以演林翔,这是一个很不一样的角色。
(原载于《看电影》)
不确定提到的算不算剧透,一点小想法而已因为里面有几个我喜欢的演员,所以看了电影,这部电影画面很有质感,拍摄手法也挺好,郭富城跟张翰那段追逐战印象深刻,但我们要看的不是那么多幸运。。。
女主一开始被抓到的时候就因为照片没有她就被放了??
不知道是不是小时候看过太多抗日片,总觉得不应该是这样的,剧情的逻辑不太行,看的时候会有一些片段是黑人问号的表情,就根本想不通怎么他们的警惕心能这么差??
但演员们都挺好,起码不让我出戏,最后郭富城跟张蓝心在车上的时候的打戏挺精彩的。
嗯,就这样
文/梦里诗书一场本自跌宕起伏的谍战,绝然未曾料想到会变的如此糜烂,糟糕的叙事,臃肿的人设以及那抗日神剧的基因,都使《密战》所呈现的非但没有什么扣人心弦之处,相反幼稚尴尬的剧情,只是令革命与先烈变成了如同儿戏般的存在。
根据《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改编,时隔半个多世纪的《密战》,电影在原有基础上的加工,除了情报员林翔这条线索外,其又加入了张翰饰演的租界巡捕梁栋的辅线,但这非但没有能让电影在剧情上变的充沛起来,反而使原本清晰的主线故事变的主次不分,在此基础之上所建立的人物情感更是极为苍白,并不夸张的说,除了在电影制作水平上的进步外,全片没有任何一个能被称之为亮点的东西。
作为一部长达100分钟的电影,导演钟少雄直到最后也没能让人发现这部自诩谍战的电影有何般悬疑存在感,其就如同一个过早泄气的皮球,在开场不久便令人觉察到了那难掩的平庸,而极为突兀的剧情发展,将情报员变身酷跑运动员,以及无厘头的反派,且不谈什么革命的热血,那毫无逻辑的胡编乱造,甚至于让人从始至终都无从得知导演究竟想要做什么。
同样这部电影也并没有逃出抗日神剧的魔咒,飞檐走壁可能会发生在当时一个情报员身上吗?
日本军人也如很多此番神剧一样只是低幼无脑,顺带满足了导演自己的猎奇臆想,虽然郭富城的演技担当,撑起了谍战的残酷,严刑拷打的画面不由得让人揪心,可是其余一众所谓明星演员的演技着实让人无所适从,这样的电影且不谈什么反战深度,连英雄主义的突显都是蹩脚尴尬的。
不论是那熟悉的抗日神剧气息,还是叙事杂乱的套路构思,都令这部电影无从谈何秘密可言,没有密的“密战”,不仅烂俗,更是对历史的亵渎!
更多精彩内容或交流欢迎关注梦里君的微信公众号
作为经典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致敬电影,《密战》讲述了上海沦陷后,地下抗日战线惨遭敌人破坏,在战火纷飞中,地下工作者携手与日本侵略者及伪政府特务展开生死较量的故事。
《密战》用了一些“浪漫主义手法”,很多戏份都比较夸张。
因为涉及到严肃严酷的血泪史,我不太推崇用这样的拍摄手法拍抗日电影,所以对全剧不予置评。
影片中让我觉得亮眼且合理的人物,是出场不多却每次都恰到好处的角色岑子默。
岑子默这个角色虽小,但在整部电影中,他在贡献剧情进展关键点的同时,也完成了自己的成长:1.青涩期岑子默刚出场时,是掉队后正在寻找组织的状态。
他在街上大声喊出密语,希望刚才遇到的人能和自己接上头。
短短几个镜头,他的紧张、急迫、一点点莽撞和没有收到回应的迷茫都体现的很到位。
找寻2. 成长期岑子默以钢琴师的身份等到了组织上的接头,但在一场交战中眼看着“战友”倒下。
接头前他的眼中有希冀,孤身弹钢琴的镜头又有少许落寞。
接头成功后,他眼中有惊喜的光亮。
在“战友”出事时,他先有一个往前冲的关切表情和动作,被对方眼神制止后,又极速切换表情。
及至看到“战友”倒下,他眼中有隐忍的痛和泪光。
这一刻,他成长了。
等待
惊喜
成长
隐忍3. 蜕变期师父被抓,岑子默再次冲动,想孤身犯险去救人。
被极力制止后,冷静下来的岑子默完成了蜕变:他利用学到的知识,模拟师父的发报手法,成功完成对敌人的迷惑,为后续的成功解救创造了机会。
冲动
蜕变4. 绽放期突然想到“绽放”这个词,是看到后期岑子默的笑容。
任务遇到点情况,他轻描淡写一句带过,不再像初时惊慌失措。
这一刻,他已经是个成熟的地下工作者了。
绽放我相信,真实历史上那些伟大的英雄们,也都有自己的成长,也都经过许多艰难困苦的历练。
演员朱一龙把这种成长诠释出来了,也让我对英雄有了更多新角度的认识,更多敬佩和感激。
片尾一句话很让我感动。
感谢英雄。
致敬
可惜了郭富城,可惜了任达华。
片名挺好,但是全片经不起推敲,女主角的演技就别提了。
以前觉得*幂演技差,现在看*颖的演技也无法直视。
与神剧《潜伏》相比,差距太大了。
刚开头还能凑合看,后半段不忍直视。
小鬼子都像弱智一样。
如果小鬼子都这么弱不禁风,抗战又哪能需要八年。
结尾模仿《虎口脱险》,但是完全走样了。
是一部与评分标准不相符的电影作品,在电影频道看的,节奏非常紧凑,画面质感非常的棒,我很喜欢,就是结局有一些的仓促,偏低了一些,有一些遗憾没有去电影院观看,每位演员的演技很好,感觉张翰的进步很大,脱去了霸道总裁的范儿感觉他的演员戏路会越来越宽,最为印象深刻的是朱一龙的子墨很帅气,刻画出了人物性格,很鲜明的子墨。
,耳目一新,可圈可点
赵本以为没有文化,靠作台就可以在电视剧上走位,没想到在大屏幕上行不通。
1米5 的身高垫凳子也还是小气。
没文化怎能理解抗在是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下次演大屏幕,先读读书,长点文化和气质。
了解一下历史和人物。
你的片子没人看呀!
赵本以为没有文化,靠作台就可以在电视剧上走位,没想到在大屏幕上行不通。
1米5 的身高垫凳子也还是小气。
没文化怎能理解抗在是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下次演大屏幕,先读读书,长点文化和气质。
了解一下历史和人物。
你的片子没人看呀!
该影片以抗日题材为背景,讲述了我党林翔同志和兰芳同志在党的领导下,结成“假夫妇”与日本侵略者和伪政府特务展开殊死搏斗的故事。
在影片中,虽然有所谓的“识时务者”为侵略者卖命,然而也更不缺乏那些为了民族和国家大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
这些英雄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感动颇深。
最令我感动的是岑子默,他的不忘初心。
他是一个在战争中和组织失去联系的流浪儿,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要回家去,回到自己温暖的党组织中去。
在失去联系以后,他没有依靠自身掌握的党的秘密去投靠侵略者以谋求荣华富贵,而是时刻关注上海的动向以寻找自己的家——党组织。
当找到组织的踪迹之后,他冒着暴露的风险,去营救地下党员,去寻找自己的组织,这是难得可贵的。
电影是首映日去看的,拉了朋友一起,她们平时也不会专门看这类电影,抵不过我的诱惑。
整部电影的主题立住了,所有演员的表演都很有感染力,不管主角还是配角。
电影看完后对那段历史中奋起反抗、斗争、牺牲的先辈们心生感激和敬佩。
这不是空话,像这类电影看完后如果内心毫无波动只能说明电影拍得确实不好。
以下内容含剧透。
电影开头几分钟就是上海电台被毁,在这几分钟里没有侥幸逃脱可言,只要出现了的我方人员全部牺牲。
这不仅交代了剧情也是在为电影奠定一个基调,在那个时候的前辈们是如何艰难地努力又是怎样视死如归。
郭富城演我党人员一点都不违和,贴合度不错。
为了找零件去被炸毁的报社那里差点没认出来,不过那个造型很显眼啊,也怪不得被监视的人怀疑了。
郭富城的表演完成度很好,以前没看过他演的电影,情绪把控很到位,受刑那段周围伙伴都不敢看,不过我没怂。
赵丽颖眼神戏很好,虽然戏份不算多但是好几场戏的情绪很饱满,她的哭戏一直都很走心,不表面。
但是角色深度不够,层次感不够强,配合男主假扮太太从抵触到认同的成长过程太短,只用了一段吵架的戏来表现。
可能因为电影时长不够不能展开。
张翰的角色很有亮点,前后转变切换的细节演的不错。
一开始的出场有点装酷,后来见到日本人马上点头哈腰,去日本人的晚会被批还得舔着脸笑嘻嘻拍马屁,一副小人无奈样。
从一开始的只为乱世中保全自己和家人到后来看到有人不怕牺牲被震撼,在合理的情况下完成了蜕变。
电影的节奏很快,有些地方衔接不够好,结局很仓促,不知道是不是审查再剪辑的原因。
整个故事的连贯性不够好,导演功力一般。
如果是无奈有些镜头需要被剪那也没办法了。
天王的演技都很棒啊,细节处理的很好(✪▽✪)其它几位青年演员也不错。
张翰和赵丽颖转形之作吧。 表现可圈可点。郭天王的每部电影都必看。大家可以去看看。
这个电影还行吧 挺好的 张翰比着以前那部电影演技增长了不少 赵丽颖也很棒啊
怎么呢?这电影挺好看的啊。尤其任达华酷刑天王的那段。看着疼死了。不敢睁眼瞧。那年代革命前辈都很不容易。
说实话 挺烂的 不过张蓝心实在太适合演女军官了吧😍😍😍身材 身高都合适😍
颖宝与郭天王组成的“地下党夫妇”着实很令人好奇。而张翰也在影片中再度突破自我,为大家展现亦正亦邪的双面人生。枪已上膛,一触即发!1103攻陷电影院!
张蓝心的大长腿印象深刻,影帝不愧是影帝,动作利索,我一直到结束才知道那个戴面具的老头是林翔,赵丽颖的服饰很美,哭戏比较能带动人,但赵丽颖和郭富城人设发挥的空间不是很大,任达华真是气的人痒痒的,这部电影很可取的一点是,电影里商业元素不错,不是很传统的谍战,爆破戏枪战都不含糊,很不错
郭富城这些年磨得真好,至少在大多数电影里,都能以演技独自撑起一种可看的可能。加上始终喜爱的任达华,这两个人的戏份,尤其是酷刑,很好。前半部分的快节奏动作加一丢谍战,甚至能让一些无感的演员也有了回转的色彩,但是最后横生截断,把那种神化、偏题、编不下去的弊端陡然放大,可惜了。
看在赵丽颖的面子上看的,结果最没看点就是她了。剧情太狗血了,不能忍受
可能这种主旋律片就是很容易触动我吧。
烂大街的抗日剧。郭富城也过气了,要不然怎么会来演这种东西。
奔着赵丽颖看的,塑造得还算不错,女工时期造型有点出戏像假小子,电影整体还是偏男主一点,后面那段飞机太不可思议了。还有电影里的张蓝心和张翰也挺不错的。
抗日神片而已,手撕鬼子,如果没有赵丽颖的大眼睛养眼,三星都不如
密战在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没看出什么东西来,可第二次看的时候,慢慢的。。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意思就开始体会得到。演员的演技也非常到位,挺好看的!!
主角加入恋爱线真的很失败。
背景虽是老故事,但还是有新意的。无奈的是,剪辑和配音让整片效果打了折扣,还好郭富城等一众演员都竭尽全力地奉献了自己的演技,可圈可点,亦不足惜。
郭富城第一次在电影里戴红军帽
看的龙哥CUT。只是CUT就已经满满的神剧既视感。除了发现一直面瘫的张翰竟然哭戏感人,别的演员真的好别扭啊。包括龙哥,造型不好看,演技没的发挥。结尾一个人干翻一车日本鬼子毫发无损,这样瞎编你觉得好吗?
居然看了两遍,时隔几个月,果然是个连名字都记不住的烂片
亮点就是片尾曲金志文《永不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