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没学过电影,没有阅片无数,更没有写过几篇影评,最后就是没有任何触景生情或者丰富如电影的人生阅历,最后就是我自认为自己的逻辑和思维还算是一个比较常规的人尤其是在观影这个事情上。
综上所述,我给这部电影两星。
一星给剧本一星给范爷是的我勉强算是半个范爷的粉丝,但是不脑残。
事实上于我而言在影院的106分钟里,我过了大约二十分钟就在不停的自问这部电影什么时候能结束能结束。
闲暇之余我开始刷豆瓣看影评看剧透直接把我看惊了。
我不算是一个国产电影的重视支持者,原因在于国产电影烂片的频率实在是太tm高了。。
这几年以来,院线上评价最好的电影并且我看过的就是让子弹飞,其后有些朋友提过的比如飞越老人院 我11,刚才我做的一件事就是去这些电影页面看了看他们的影评。
得出的结论是,虽然豆瓣现在愈发地演变成一个只能凭借不同声音来标新立异树招牌(有人不喜欢让子弹飞,有确实不喜欢的但绝逼有装逼贩子。
)的地方,但是在观影方面,我斗胆代表一小下广大豆友:我们还是一个倾向比较鲜明或者说一致的群体的。
但是在二次曝光这部电影上爆炸一样的不一致让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夏天穿毛衣觉得周围全是疯子的人,在我点开所有短评和所有长评和论坛之后我欣慰的发现我还是个马马虎虎的老实人。
这部片子给五星的人,我实话一句,给你们跪下了,你们牛逼。
按往常的经验,爆炸性的不一致往往就意味着那两个字,但是大家一想观音山,一想范爷,连说出那俩字的勇气似乎都变少了,所以我也不打算说什么,只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了。
但是我在此很郑重的说明,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类似于第一段的我,那么个人建议你不要看这部电影,因为你不是范爷粉不是李玉粉等等,所以这106分钟对你而言会近似于折磨。
说说剧本,在此我郑重推荐豆瓣影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594868/如果不是这篇影评,我这个凡人就把这片子化作烂片行列了。
但是有了这篇影评,终于让我对它本来意犹未尽 故弄玄虚 没有搞定的剧情设定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得出的结论就是:这就像我小时候想写美伊战争的小说一样,想法脑子里有,一下笔发现自己的功力完全搞不定,这个电影的核心思想一小时足矣,有那么四十多分钟全是一种拖沓和范爷个人秀,做出来真心觉得多余,如果时长再精悍一下,或者剧本再丰满一下,或者演员再再再出彩一下,我或许会选择推荐。
但是上述都没有。
第一,整部片子故弄玄虚的气息很重,这种故弄玄虚甚至连文艺都算不上。
第二,剧本设想不错,但是导演的功力没有拍出一个丰满的106分钟。
第三,小地方的硬伤作为一个比较正能量丰富的人我是一向忽略的,所以不给你们剧透了。。。
好了我实在写不下去了。。。
总之,无论你要去看,还是要评论这篇影评,请参考第一段,我不想和人吵架,只是想让那些凑巧和我有点像的人不要花这冤枉钱进院线而已。
以下是剧透版本影评地址,欢迎去看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601257/
《二次曝光》讲述了一个奇案迭生、充满爱恨情仇的故事:宋其(范冰冰 饰)在10岁时目睹了其生母(孔维 饰)被人杀死,后与其生母关系不一般的一位律师刘建(方励 饰)收养了她。
在宋其成长的过程中,她与刘建的亲生儿子刘东(冯绍峰 饰)产生感情。
之后,她的养父在调查宋其母死因的路上因一起车祸意外死亡。
这起意外事件,令宋其发现她的生父原来没有死……N年后,宋其与刘东供职一家美容院,偶然间她发现,刘东与其闺蜜小西(霍思燕 饰)偷情的事实。
盛怒下,宋其杀死了小西,开始逃亡之旅,并在路上撞死了一位负责此案调查的警官刘建。
精神崩溃的宋其最后选择了自首,警方介入调查后才发现,小西并没有死,而警官刘建也根本不存在……童年的创伤,令宋其产生了幻觉,并在其幻觉世界里,以自己为主角,又重演了一遍母亲被杀、养父死亡的悲剧人生…… 单从故事就可以看出,《二次曝光》完全走的是《盗梦空间》《死亡幻觉》《美丽心灵》这类好莱坞高智商大片的路子。
李玉一共为影片设计了三个“四维空间”,即:现实、梦境与幻觉。
而这三个“四维空间”又与宋其的童年时光、大学时光(含毕业后一年)及工作后这三大时空段犬牙交错在了一起。
观众在观影时,一会儿看到的是真实的现实,有时看到的是现实中的幻觉,更有现实中的梦境有所展现。
——所以,看《二次曝光》,千万别轻易相信你的眼睛!
影片的后半部就是真相的揭露,她的父亲躲到了远方,不过也已经时日不多,她原谅了所有人,更原谅了自己,释放了自己。
后她在大家的帮助下,在水中重获了新生,摘掉了自己的假发,但是过度的烦恼已经让她的头发变白,不过幸运的是她变回了自己,最终见到了刘东,真正的刘东。
在影片结尾处,宋其与刘东站在海边却看到了海市蜃楼,还有宋其有恍惚的看到了小时的自己,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这就表示,她即将开始一段新生活,告别那些混沌的生活,重新开始新的人生。
其实最后的这个场景有很多人质疑,有人认为影片的最后宋其也没能走出幻觉,但其实不然,影片最后的这个安排恰好有其用意,明确的昭示我们,这是真实的。
结局很圆满,走出阴霾,迈向新的生活,了结了很多心愿。
当一切真相和心理的弱点显示在自己的面前时,又有什么是虚幻的呢?
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这部电影,很有深度,不过没有耐心的人就不要尝试了,因为你一定会吵着看不懂的
只有我一个人看了2遍才看懂吧!
原来精神分裂都是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把幻想当现实的。
冯绍峰一人分饰两角,把男人的两面表演得很真实。
范冰冰那迷茫崩溃的眼神和表情,让人觉得跟病人毫无违合感。
本片有两种不同的解读方式,普通观众有普通观众的打开方式,非普通观众有很多种解读空间,这在中国显得十分难得。
并且,它没有廉价感,包括范冰冰都美的令人惊叹。
人类到底是不是甲壳类动物啊你说,极致受伤后的逃避便是躲进幻象世界,用伤痕累累去添砖加瓦,仿佛眼前世界一片灿烂就是真实了。
只是用残毁的地基构筑的世界里必然痛苦依旧吧,才会在幻象里再受一次伤,再一次再一次。
感情似乎从不存在对错,情不自禁的出轨还是为性所引诱都已不可知,斯人已逝后的被原谅不过是心理安慰罢了吧。
哪存在什么原谅不原谅!
难道一句原谅就能卸下所有重担么?
那个静谧的水洞里不过是两撮没有生命的无机质罢了。
最终,大梦初醒后是希望还是绝望,便是在海边导演给出的不可预知的未来。
较之观音山,二次在剧情上用“类惊悚”包装推广,更商业更完整好看,信息量也够大,像是编辫子似的把三条时间线逐渐编入剧情,但是有些标志性的东西很好看懂。
如同片名二次曝光,现实和幻觉的双重曝光让片子有些迷幻。
这件商业外衣,看起来比观音山更合身了。
而且!
更令我感动的是,虽然还是大量的手持镜头(这是李玉的风格化视觉吧TOT、真心有点练胃…),但入眼观感顺滑很多,以至于我再影片结尾才出现头晕想吐的症状= =。
片中有多处航拍夜景镜头,感觉和“幻象”主题很搭,大俯拍总是给人以may god bless me的超客观感觉,人是无处不在的渺小,灵魂升腾到大气上空向下注视着真实世界,幻象不就是这样的么?
还有那些让人头晕的、呼啸而过的空景,和所有几乎可用旖旎来形容的转场,从来都是憋屈得那么美丽的水下镜头,不知道它和范冰冰谁更美丽的逆光,能让我在沉浸剧情的时候仍然分神注意到的精致,真是超爱!
所以上述让我感动的镜头总结起来,抛去宣传口号和剧情表层,这仍然是一部没有脱离独立片内核的电影。
说实话剧情乍一看很像《禁闭岛》呢,但是类似的剧情,一部刚硬,一部柔美,展现的更是完全不同物种的世界。
宋其是个神经质的女人,迷离、古怪、痛苦、压抑,主观上她也厌恶这样的自己,所以潜意识里的男友会因为她的“阴郁”而转向闺蜜大胸的怀抱(真的很讨厌看起来很假的大胸!
)其实这所有的神经质,都来源于童年的创伤。
作为心理悬疑片,童年阴影推动剧情的发展好像是满常见的最终,当真相大白,当大梦初醒,过去出现的以前是不是都会变成海市蜃楼,导演只给了一个靓女俊男的背影。
然后,我要来写没深度的演员观感了。
范爷是重中之重啊近年来一直有“翻身农奴把歌唱,翻身花瓶把戏演”的霸气,范黑都被“范爷”的尊称取代了啊有木有!
刷的白花花的小脸全部都是惊惧,不知是卧蚕还是黑眼圈还是眼袋的部分涂成了红色,像是歇斯底里的绝望和泪水冲刷出来的,特别病态美。
快加油好好学习英语冲出国门把国际章换回来好么比扑克脸国际章强多了!
唯一让我有点梗到的是一开始纯真和爸爸撒娇的笑容,非常非常的不太自然…瞬间还让我对这片子有点怀疑了呢。
不过后来证明,范冰冰还是有戏的。
如果说本片质量不高,那唯一原因只能是大胸霍是个败笔!
作为宋其臆想出来的被杀闺蜜,这个人物的存在没有重要到要上海报吧我觉得= =、更别提那上部的台面小家子气的表情和台词…哼哼。
再来说八阿哥,说出口的台词总是那么酸,记忆犹新的是“你走了之后我才发现,我很爱你”!!!!!!!酸死了好么一点都不符合本片惊悚风格,一下就小清新起来了啊,镜头一转到范冰冰满头银的短发造型,我瞬间就在三种风格里凌乱了= =。
很多老师教过我,当故事进行不下去的时候,不是加入新的人物,就是换场景,这点在二次里应用的好成功哇。
不过刚看了篇影评,这种用两个演员来交代剧情的手法仿佛是专业人士眼中的大忌,说明李玉处理故事节点水平的薄弱?
不过我个人的感觉是宋其父亲那一段的故事交代是旁白说明,让剧情有点拖沓,坐在观众席上的我有点不耐烦了。
外国大片看多了,有时脑袋会缺氧。
很久没试过这样静静坐下来看一部认真说故事的电影了,上一次有这样的平静还是在看《芳香之旅》。
虽然那天影院里座无虚席,大概是和范冰冰本人来现场有关,但我更加关注的是这个片子,会给我带来一种怎样的内心冲击。
首先,这不是一部虐心的电影,就是一个特别简单的故事,题材还是蛮新颖的。
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开会看觉得有点瞎扯,很多事情是经不起推敲的,但是到了第二部分真相的揭开,你才恍然大悟!
原来第一部分的太多不合理其实都是为第二部分做铺垫,而且相互之间呼应得太完美,没有任何的漏洞!
第三部分主要是女主角宋其内心的情感戏,一种自我的情感追求。
整部电影的节奏张弛有度,最前面的画面是标准的李玉式文艺风格,还好,不会感觉乏味,到了真相崭露头角时,又看到了李玉的拍摄手法有了新突破。
而且,值得一说的是范冰冰的演技真是让我吃惊,在场的观众都纷纷感叹,范冰冰真的不是花瓶!
再来说说最后一点的感觉,这个片子看一次的话,还有很多细节没有想明白,打算正式上映那天再看一次吧,然后再仔细留意下范冰冰的各种眼神
看完《二次曝光》,笔者第一直觉是,这片的软文太好写了。
题材上,本片显然从《禁闭岛》,《盗梦空间》,《穆霍兰道》等偷师不少,以多种电影技法混淆真实和幻觉以制造悬念,穿插一段段梦境充当两者间的桥梁,目的都是让观众先是云里雾里,最后恍然大悟。
且不论执行的是否成功,要夸几句绝对没难度,只要按照多重空间的时间线和对应的视角、道具做一番阐释,顺顺当当就能往“高智商”上靠——当年情节简单的《记忆碎片》不就被这么搞成经典的嘛——根本不用特意堆砌溢美之词,读者自然觉得,哇,这片好牛逼。
要是顺便再往精神隐喻、人性救赎之类的命题上延伸一下,说它能达到《八部半》的影史地位都有人信啊。
此外,作为文艺片,《二次曝光》比武打、科幻、喜剧大片的优势在于,观众知道看不到激烈的动作和炫目的特效,自然会将关注重点落回到角色身上,格外留心演员的表现。
范冰冰精神恍惚时的一记眨眼,撕心裂肺的一声吼叫,雨过天晴的一抹笑靥,都能为软文作者提供无穷多赞不绝口的切入点。
不过话说回来,范爷在本片中的表现确实上佳,笔者认为她是华语女星中极少能一人撑起一部商业片的女星之一。
她的演出让我想到《小岛惊魂》的妮可•基德曼,都是她们对原有演技的一次突破。
但李玉比《小》的导演亚历桑德罗•阿曼巴更懂得照顾演员,譬如将范空洞漠然的表情和抓狂的举止交叉剪辑,制造出一种收放自如的情绪转换。
只是结尾的白发亮相令我很想吐槽,看的时候满脑袋都是流行歌手后弦“一夜花甲”的造型,太像了。
影片初期宣传中包含“悬疑片”字眼,笔者是带着这个印象走进影院的,并不断寻找对应。
一开始的意外凶杀和掩饰罪案,我想到的是《天才雷普利》,一度以为范爷会利用整容上演一出《变脸》,然后玩转假身份,但细想太不靠谱,影片也没往这个方向暗示,转到了记忆与现实的落差上,顿时有点《失踪的贵妇》那味道,坑挖的一个比一个大,搞得我十分期待它怎么填,没想到啊没想到,用的竟是《第六感》的思路。
当然,再往详细里说,就剧透了。
仔细一想,其实本片更适合用侦探片的结构来理解,而且还是很本格很古典的那一种。
侦探片前半部展示犯人行凶,后半部侦探推理揭凶,分割点往往是侦探“我已经知道了真相”一类台词。
本片前半部营造幻觉,后半部刺破幻觉,对应的临界情节是“警察尸体不存在”,幻觉的真实性得到认知,由此踏上追寻真相的道路。
但如果以侦探片的标准来衡量,这真相真叫人大失所望,顶多相当于网络写手的二流侦探小说水准。
影片解释现实和虚拟难辨的心理状态,全部照搬佛洛依德精神分析法,把一切记忆缺失和精神扭曲,都归结为童年阴影和重大刺激的后遗症,放在半个世纪前还有点说服力,如今这套陈腔滥调被老外“誉”为“心理瞎掰”,还炒这碗冷饭就太不合时宜了。
故事支点的孱弱还不是本片的致命败笔,故事本身薄如一张纸才最令人发指,尤其是相对于影片片长来说。
那点误会,那点意外,那点迷惘,那点调查,充其量也就一集《犯罪心理》的素材含量,要是BAU小组出马,十分钟就能理清前因后果,还能顺便卖两个萌。
而本片的解谜过程磨磨唧唧了半天,叙事部分的比例跟国产牛奶的蛋白质含量有一拼。
当然,有人会反驳说那些无叙事部分都是有“内涵”的。
但他们眼里汽车行驶在蜿蜒的山道上,是心理状态的反映,而在我眼里不过是汽车广告而已,他们认为范爷没完没了跳水潜水的画面是打开记忆匣子的仪式,而在我看来只是李玉对女性体态美的走火入魔罢了。
咱是俗人,看不出那么多隐含,抱歉。
影片的后半段,基本沦为了风景明信片和范爷的户外运动写真集,抽干了观众所有的耐性,影院里一片躁动不安的窃窃私语,夹杂着鼾声。
悬疑片要想制造惊奇效果,起码得有个一波三折后一锤定音的爽快劲儿,别给人慢慢琢磨的时机。
本片越来越缓慢的节奏,不但让观众有时间理清所有故弄玄虚的头绪,眼看范爷还没游完,他们的大脑CPU空了下来,脑细胞不断加入盼望散场、心疼票钱的行列中去了。
你若说这是文艺片,不能按悬疑商业片的标准来评判,那么笔者也只能说,这种文艺片的好我是无福消受了。
文/方聿南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594868/本人强烈建议脑子不够用或者好奇心过剩的亲们把这位仁兄的影评看一遍或者打印出来带着,以免到时候看完了一头雾水或者想射没出之类的。
好了以下是简短版剧透欢迎吐槽。
++++++++++++++++++++++++++++++++++++++++++范爷是整形医院的医生谈了个男盆友是冯绍峰有个好闺蜜是霍思燕。
然后的剧情就是男盆友和闺蜜在一起了(在一起半年了!
一点不喜欢范爷因为范爷太阴郁!
闺蜜阳光爱笑有没有!
),然后范爷越想越不忿去闺蜜家把闺蜜掐死了毁尸灭迹了。
然后作为一般人范爷自然有点惶惶不可终日嘛,这时候有个jc来调查她了,她更害怕了然后一个不小心撞死他了。
啊对了有个小插曲,有个女病人整形失败,范爷作梗让她整成了霍思燕的样子去找jc蒙混过关,因为死去的闺蜜报案版本是失踪。
++++++++++++++++++++++++++++++++++++++++++ok,上面这些,除了范爷是个医生之外,其他的全是范爷臆!
想!
的!
因为范爷有精神疾病。。。。。。。。。
++++++++++++++++++++++++++++++++++++++++++接下来的版本是,范爷的爸爸海难幸存但是除了麻麻没人知道,麻麻让爸爸不出现先把保险金搞来,结果帮麻麻争取保险金的律师搞了麻麻,范爷就和律师的儿子也就是冯绍峰恋爱了。
然后爸爸思念太盛回来找麻麻,撞破奸情杀了麻麻,这一幕范爷目睹,算是病根子了。
范爷去新疆找到了在逃的爸爸,爸爸挖矿目测得了尘肺,见了范爷含笑死去。
+++++++++++++++++++++++++++++++++++++++++++至此,上面那段就是引起第一段范爷的病根子。
范爷病好了,去了现实世界秦皇岛找到了冯绍峰两人相拥,整部剧情在李代沫和吉克严重走音的歌声下结束了。
++++++++++++++好了以下是几点吐槽。
1,范爷和霍思燕对质的时候两人的台词让我不停毁三观,本来只以为是一次闺蜜男友偷情结果霍思燕说我们已经半年了。。。。。。。。
2,有人失踪,找人整成失踪人的样子去销案底,这算是本片对广大犯罪事业的一个很好的启发,但问题是,身份证什么的亲人什么的肿么办??
3,影片末尾范爷把父母的骨灰罐放一起,暮然回首两个罐子成了两个人看着她,卧槽吓死爹了好么!!!!
4,有谁和我一样觉得李代沫和吉克隽逸唱的这歌把这两人的好印象全毁了?
有同感的说说不同意的别和我争了谢谢。。。
李玉导演你是有多爱范同学啊,脸部大特写,大特写,大特写……,可怜的冯叔好不容易逮到机会跟小范同学要一起来个大特写,也一定是掩映在阴影里面,高光中永远是粉嫩水灵的范同学!
说到水,沐浴、浴缸、淋雨、鱼跃入湖,各种湿身,范同学露了背,露了脚,露了小腿、大腿,露了二分之一的PP,露了一丝丝球,各种能露的都露了。
那么瘦的冯叔,跟范同学在一个画面里的时候,竟然拍出了双下巴!
从来都号称美艳性感的霍思燕,跟范同学一个画面的时候,竟然也拍出了双下巴!
李玉导演,你就跟范同学一起吧!
一定要幸福哦!
这是我第一个看这个导演的作品,因为听说《苹果》和《观音山》的口碑挺不错,所以决定去看看,结果看完后憋了一口恶气非常的想来吐槽一下。
我觉得这个片子挺烂的。
从商业的角度上来看,虽然片长不长但是非常的拖沓,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这个情节实在是比较空洞,通篇找不到一个高潮点,虽然时不时出来吓吓人,但是故事没有一个推进的效果,当“分裂”这个大包袱抖出来的时候,全片才进行了一半多一点儿,后面就都是balabala一堆只用靠几个vcr片段就能告诉观众的东西。
和我同去的朋友事后说她一直想睡觉,而边上一对小情侣,女方早早的依偎在男方怀里,嚷嚷说“这是什么啊,我怎么看不懂”。
二是过多的废镜头,这个片子我给了两颗星,一星给在创意,剧本提出的概念虽然被玩的比较多了,但是国产片中还没有什么玩的特别溜的。
还有一星给在镜头,镜头很美,接的也挺好,涵义也挺饱满的,但就是特别废,一大堆一大堆的特写,各种碎切,把整个完整的片子分割成一小片一小片,这样很容易觉得时间过得特慢,没有节奏感,这对于一部情节不是很吸引人的电影来说,是悲剧。
从艺术片的角度来看,片中对于人物的塑造。。
呵呵只能说重心都在范冰冰上面了,其他人物显得很单薄。
霍思燕和枚枚,换皮的概念本来可以大书特书,不过编剧显然没想让片子变得复杂。
而冯绍峰虽然演技不错,但是人物变成了一个必要的花瓶。
对于范冰冰的亲生父母。。
最后那段真是又矫情又无聊,一定要两个人在树边上傻兮兮的笑一下才能显得高明吗。。
片中用大量的意向外化了范冰冰的内心世界,但是太多了,显得纵情,而且拙劣的特效真的有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那一堆画,想法我觉得挺好,挺震撼的,但是前文没有提到,后文没有着落,就这么突兀的来了一招,刻意了。
最后的片尾让人憋了半个小时的恶气一点都没有吐出来,兄妹俩搁石头上一站然后一堆酱油在那儿对着拙劣的海市蜃楼指指点点的你想说明个啥啊。
我看到最热的一篇评论把此片和《美丽心灵》相比了,可是最重要的地方在于《美丽心灵》虽然包袱抖得也靠前,但它的着重点在于抗争和改变,《二次曝光》呢?
它的重点在于说明我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为什么。。
将精神分裂的好片子不少,比如《搏击会》《机械师》,这些片子抖包袱抖的晚,故事讲的清楚,而且总有点主题,但是《二次曝光》怎么看怎么像广告+MV。
影片中前半段各种莫名其妙的打来打去都是因为莫名其妙的爱上你爱上她的,后半段则详细阐明为什么范冰冰是个爱无能的女人,而且丝毫没有上升到一种统一观念的迹象。
对于导演编剧而言,太把爱情当做电影中的万能元素了吧。
最后谢绝人身攻击。。
作为第一批到深圳看片的观众,兴奋自不必说。
影片会在30分钟就把你通过预告片猜测的剧情推翻,即便是终极预告的线索也能在观影后明白。
故事玄幻但是对于情感的刻画真实富有感染力,对于迷局杀局的表现手法夸张前卫使片子在美学造诣上高于同类型的许多电影。
李玉再次让范冰冰在她的镜头下呈现出最极致的演技,复杂的角色对于新科影后来说依旧充满挑战,但是范冰冰绝不会让人失望。
影片场景兼顾细腻和壮美,加上出色的配乐让代入感更强大。
影片的故事和情节表示是华语电影少有的,导演显然对国外优秀的类型电影颇有研究,并将之巧妙的运用。
耐人寻味的结局在观影后对电影有更深层次的思索,智商不高看起来会比较费劲,仔细琢磨或者多看几次是不错额选择!
差
李玉在嚼李少紅十年前戀愛中的寶貝兒裏玩剩下的東西再拿出來改改讓冰冰照著周迅重新演一遍什麽的…加上整部電影不像观音山有張艾嘉幫忙全程靠著冰冰撐,死撐也只能夠三顆星了…
除了有点装逼......(不喜欢“有点”装逼的,喜欢“非常”装逼的,既然要装逼就不能装一点,一定要装到极致。)
在故事情节的完整度方面比《听风者》强,跟《青魇》类似,主角都是童年目击了凶案现场,然后就幻觉了。PS:范冰冰某些镜头怎么那么像徐帆。。。。。。
标准李玉的电影 偏爱精神分裂的题材~
前半部分是怪戾的文艺腔,后半部分完全混乱到失控。导演真是太爱范BB了,她的每一个镜头都拍的那么美。只喜欢本片的结尾~
1.我向来是喜欢这样小意思的电影的。2.范冰冰和霍思燕撕逼那场戏简直演技太棒了。
。。
多次走光嘛。
第一次看到一半有人陆续退场啊,是有多无聊a !
范爷痴了线~~
一个烂字了得
范冰冰什么时候那么会演戏了啊!或者说,那么会演神经病了啊
本来想给3星,既然叫2次曝光,那就给2星好啦。
镜头晃得我旁边的人去吐了仨次。本来想借这个片子改观一下对范冰冰的看法的,结果还是失败了。。。
迷幻风我喜欢,一分鼓励华语电影多出这类电影
伴随着好几个观众的提前退场,我也差不多快要睡着了。怎么说呢,编剧和表演都太着痕迹,文艺得也太过刻意,以至于好好的故事被讲得支离破碎七零八落。当然,范爷的颜是真美,美得让人觉得,其他演员的存在都没有意义。
其实悬念那部分能把整个片子提起来,可是后面的解读有太意识流的嫌疑。但作为国产片的一次尝试,值得鼓励。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对国产片变的这么刻薄,但如果是认真的观影,这部片子难道不是一次进步吗。
够悬疑
一个文艺女青年的YY | 范爷真美 | 女人长得高就是有优势啊,可以勒死长得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