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岳飞》越来越趋近鸡肋剧的状态,它不至于是一部烂剧,但是却也好不到哪去,既没像某些剧雷到能让全民吐槽的地步,本身却也没能把精益求精的态度放在创作上。
简而言之此剧便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了。
食无味是因为此剧本身不够优良,主创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把控绵长宏大的宋金战争,也缺乏有效的方式去塑造岳武穆这个旷古英雄;弃之可惜一是因为本剧的一些硬件素质尚可,本可善加利用打造出精品。
二是因为在抗日雷剧宫斗剧大行其道之时,能有部歌颂民族英雄的剧实属难得,而岳武穆这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本身也相当值得国内影视艺术去大书特书。
所以在这种不上不下的状态让此剧处于略为尴尬的地步。
其实从本质上而言,此剧是属于打着民族英雄大旗的伪历史正剧,看似正剧,但是骨子里却参杂了过多的商业私货,主创缺乏大的历史视野、小山头思维与对历史潦潦草草的态度也再次印证了港影人在历史剧上病入膏肓的“岛屿病”。
《精忠岳飞》的历史纰漏诸多,戏说归戏说,但是既然以历史作背景,就该足够去注重历史细节,这本该是行业一种精益求精的普遍服务态度,而如今却成为了一种奢求。
另外是《精忠岳飞》中的感情戏,本剧强烈的商业属性注定会让此剧会陷入大段儿女情长的套路,这并非此剧之罪,但是把握好戏说之度,确实是一个该去权衡取舍的问题。
按理来说本剧中的感情戏等戏说成分已足够多,这本该让岳飞这个角色更人性化,但是令人失望的是本剧的岳飞近神而不近人,角色塑造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大抵都是一副高大全面孔,而本剧中为造神而扁平化其他角色的现象也较为广的存在。
另外本剧略为失衡的节奏也让此剧不够精彩,69集的超长剧情估计是本片拖沓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羸弱死气沉沉的对白、夸张的打戏、多线注水情感戏的见缝插针也是此剧节奏失衡的重要因素,好的题材好的故事却因为商业的过分注水显得臃肿不堪,最终沦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说说角色,黄晓明扮演的岳飞虽高大帅气,但是却时常成为一副生硬的死面孔,为了耍酷而耍酷,虽说岳武穆是有名的千古完人,但也不至于如此自恋,黄版的岳飞和之前黄晓明扮演的所有历史角色本质上似乎没有较大的区别,而此剧中牛皋、韩世忠等重要角色也缺乏足够的血肉,人物扁平,符号化的存在。
总得来说除了靓丽的面孔之外,黄版的岳飞辨识度实在是不高,有形但是缺了灵魂,黄晓明这小生Hold不住这盖世的大将气度,晓明同学在《中国合伙人》的演技大进之后终究又退步回原来僵硬耍酷的老路了。
与其说这是黄晓明版的岳飞,还不如说黄晓明扮演的是岳飞版的黄晓明。
情感戏作为精忠岳飞的“注水”部分显得平白无味,人人都在恋爱的多线的情感戏既不好看又没必要,归结起来,精忠岳飞本应该是一部气壮河山的纯男人剧啊!
最终这如同白水一般的剧情大大加剧了本剧的拖沓和节奏紊乱,这种完全属于商业噱头属性的外挂是以牺牲剧情节奏为代价的。
岳飞身上饱含了国人言之不尽的爱国情怀,正史也好,戏说也罢,态度和视野决定了塑造岳飞的成败。
如果你想要看到一个真正传神达意的银幕岳飞,恐怕还是得寄希望于未来了。
岳飞,带领岳家军一直坚持抗金却被奸臣所害“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被杀害一个从小听到大的民族英雄。
因为一直对岳飞这个历史人物感兴趣所以以岳飞为主角完整讲述岳飞一生的电视剧一直相当期待,可惜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篇幅很长注水太多,偏重感情戏,一直觉得岳飞抗金部分少之又少,黄晓明饰演的岳飞很帅但不是我心中的岳飞,感觉没有那股子劲,心中的岳飞一直觉得应该像《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一样豪情大气,而这部人物太平。
看到宋朝士大夫那么容易被收买,宋朝士大夫年薪真不算低,一个部长级大官类似于包青天这种一年不包括各种名头的赏赐就有200万左右,一个丞相能被几块金子收买?
这就像在老东家领着上百万的薪水,却因为几万块钱背叛?
你确定这是在演戏?
当然平心而论这部电视剧还是不错的,可是很多地方露出的历史性瑕疵却让我不得不吐槽一番,继续看吧,不知道还会不会给我惊喜看到后面我承认我错了,很多历史考据还不如一个写网络小说的,真是逗的不行
岳飞对所有中国人来说都不陌生,儿时《说岳全传》的连环画、《宋史.岳飞传》、真伪存疑的《满江红》、收音机里的评书,一直都不乏观众。
而在变形金刚和蜘蛛侠涌入国门前,相信岳王爷数百年来肯定是不少中华少年的心中偶像。
可惜啊,帝都的影视圈一直都是一帮后金遗老在把持话语权,几十年来辫子清宫戏出了不少,岳飞的片子这还是第一次,不管怎么说,对人口占绝对多数的汉族来说,可喜可贺啊!
就冲这一点,我毫不犹豫的给此片打了五颗星。
PS:当经社会翻案风盛行,也有不少质疑岳飞、洗白秦桧、理解大金的,尤其是美化后金另外,我就奇怪了,要知道,懒胖子万历三大征,日本乱世精英折戟朝鲜半岛,明末郑氏偏师也把海上马车夫打回老家,相反,历代清朝皇帝英明神武、勤政爱民,怎么就把天朝上国带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步呢?
岳飞有一个很厉害的孙子,把爷爷吹成了圣斗士,不靠谱的情结相信现代人可以自动过滤,况且流传甚广的《说岳全传》在古代也就是通俗小说的性质,博人一乐之余也能发挥一些正能量,不过《宋史岳飞传》因为是蒙古人编的,蒙古人先灭金后灭宋,发迹前常被金欺负,南下更吃了不少宋人的苦头,因此,谈不上偏袒哪一边,没必要美化岳飞,也可以避免后金无间道袁督师的嫌疑,我觉得编者的态度还是客观的,也许会受到岳珂吹牛的影响,但是史学家不是水军,元离宋也不远,就算蒙古人玩历史有些业余,但是,我相信大部分史实是靠得住的。
历史上的岳飞确实是一个常胜将军,治军打仗都很有一套,用现代的话讲早期是靠特种作战的战术才能起家,后期靠政治思想工作战略才能青史留名。
岳飞的文采很好,古人重文章,轻武力,尤其重视引进据典,光“栾枝曳柴以败荆,莫敖采樵以致绞”这两个典故,相信现代人借助谷歌百度一时也不一定能搜个明白,何况在古代信息是不发达的,藏书是奢侈品,要知道岳飞的出生还是很贫寒。
正史并未回避岳飞镇压农民起义的事情,相反极大的表现了岳飞在这方面的战绩和机智,要知道古代人和现代人在这方面看法差异很大,在古人看来那就是寇,而且古往今来大部分时候,官府还是比黑社会靠谱的。
论缺点,只能讲岳飞的脾气不太好,有些傲娇,缺乏政治智慧和手腕,而这部分又是古代君子标准所提倡的。
总之,无论是军功、人品、才学,岳飞在同时期将领中是很抢眼的,传统文化推崇的一些品德,在现代社会也许不合时宜,会吃亏,就算与时俱进,独善其身,至少不用苛求古人吧。
我觉得所有黑岳飞的人真的可以打住了,一些流行的小道消息其实深究出处无非是史料的一角或者是某个专家的质疑,不管从哪方面考虑,流传至今的正史总是比这些要可靠得多。
至于秦桧,很多人喜欢为他翻案,说什么代赵构受过,但是要注意到,宋朝的相权仍然是很大的,就算是个代理人,也是心甘情愿、乐意为之。
宋朝就有不少人指责秦桧,搞得后式几乎没有人用“桧”字取名的,岳飞的孙子岳珂再厉害,在古代社会也没这个舆论操控的本事吧。
另外,古人强调不扬家丑,若非不得已,赵氏皇族也不会为岳飞翻案的。
罗嘉良大叔的秦桧真的演的很好,很真实,相比史料中的模糊,小说的脸谱,诠释了一个汉奸是如何炼成的故事,堪称一绝!
抛开历史,岳飞的形象真的很有正能量,忠孝节义,白手起家,不世功勋,情史留名,在这个高帅富和拼爹拜金的时代,太有积极意义了。
相比那些辫子戏的恶趣味和厚黑,真心希望这样的剧作越多越好。
南宋以来数百年来,无数爱国青年为朱仙镇十二道金牌扼腕叹息,其实想想,岳飞如果真的腹黑有所图,成,世间多了一个曹操,败,史上又一个桓温;如果岳飞厚道但顾全大局,世间又现赵匡胤,这也是北宋皇族最忌讳的,记忆太深刻了,所以猜忌特别重;如果岳飞聪明到自污德行,和韩世忠无异;可叹啊,岳飞终究是老实厚道,循规蹈矩,风波亭里精忠报了赵氏的国,但是成全了自己。
这样的人太少了,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珍惜吧。
受成本和商业性的限制,内地电视剧的质量通常都不会太高,指望几十集的电视剧派出120分钟电影的艺术性而成为存世的经典,显然不现实。
因此,在这个前提下,尽管《精忠岳飞》剧情拖沓、历史错误、部分情节雷人,但我觉得综合来看很不错了。
真是如一些仁兄所言,严格按照古代礼法称谓,因为宋白话和现代汉语还是有相当差异的,文言文和古礼更不用说了,估计相当一部分人看不懂,大部人觉得不好看。
电视剧看看就好,本剧总之比XX王朝、XX格格之流好太多了。
说实在的,自打看了这部片子的片花后就特别期待这部电视剧,实不相瞒,在下已经有好几年没看过电视剧了, 上一部电视剧应该是《亮剑》。
但这部片子给我的期待真不亚于任何一部电视剧。
原因很简单,岳飞。
岳飞这个在我们汉族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形象根深蒂固,甚至被成为岳王爷,这是宋朝唯一一个可以受人间香火的人了吧。
而且很多关于他的民间传说更是脍炙人口,比如岳母刺字、比如大败四太子金兀术等等。
然而,看了几级后,我非常失望。
失望于黄晓明扮演的岳飞、失望于狗血的剧情、失望于毫无生气的各种对白。
唯一让人欣慰的可能是部分服装和装束还是比较不错,不至于看起来很粗糙很劣质。
下面我就来说一说这部片子的嘈点:1、黄晓明演的岳飞英雄气是有的,但是更多是痞子气,从《神雕侠侣》的戏还没走出来。
哥,你能不能别那么淫荡的笑了?
我一直挺喜欢你的,你好好的行么?
2、过多的感情戏。
古人云,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这样的一部片子中,我不反对有感情戏。
但是我不希望儿女情长,因为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还有那个素素,一口一个岳大哥,叫的人蛋疼。
跟你很熟吗?
岳大哥已经有媳妇的人了,你有多远给我滚多远好么?
(忘记宋朝是可以一夫多妻制)3、岳飞很忙。
真的很忙,所有的历史事件中都有岳飞的身影,主角就是主角,就连一开始还是个敢战士队长的时候就不一样,就能左右大宋历史的发展了。
能低调一点么,能真实点么,能不要为了烘托英雄形象而做戏?
给人看的又假有生硬。
4、俗套的对白。
历史剧的对白用白话我不反对,但是你这对白措辞也太白话了吧。
“我大宋从今天气再也不是任宰的羔羊”,我草,你能再娘炮点么?
编剧你能在写台词的时候好好体会一下《满江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来的。
同样是向对敌人放话,你看看《汉武大帝》的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高下立判。
还有那句,你岳爷爷不跟你玩了,我擦,你再萌点,我就把电视砸了。
5、称谓。
在封建社会,一个人的称谓是非常重要的,要是叫错了,有的可是杀头之罪。
但是,我大宋九太子果断喊了自己的王妃为娘子而不是爱妃。
古代尊敬别人一般会叫对方的字,而不是名。
但是在整部电视剧中,我听到叫鹏举的次数真的是少之又少。
不管男女老少皆呼为岳飞。
我鹏举不好听么?
非得叫岳大哥?
就不能叫鹏举兄?
还有竟然有人直呼完颜阿古打和赵构“太祖”“高宗”,这种重大的错误也能犯?
你不知道“高宗”“太祖”这些是庙号吗?
庙号:指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人家人还没死你就用庙号来称呼,这不是咒人家死吗?
6、最讨厌的是罔顾事实,为了抬高岳飞而把其它人弄的跟白痴一样。
7、说一个亮点吧,我觉得看了这么多集了,少年岳云那段还是不错的,这个小孩子演的很出彩,有那种将门之后少年时候的样子,胆大、有担当、调皮、会动脑子。
8、再更一下,到目前为止,我看这部片子已经开始用快进了。
实在快看不下去了。
昨晚看了38—41J,岳大哥又带了两个弟兄杀进健康城带走张大年。
留守王贵中金人诡计,死伤过百。
岳将军回营后见此状,心中忿恨,脚踢王贵。
我当时就在想,如果岳飞真就这种素养,岳家军就是空谈。
第一,作为军事主帅,擅自犯险这是对军队的不负责任。
这是个人英雄主义,这在任何部队都是不允许的。
结果你出去了,敌人用了个“围点打援”调虎离山计,王贵无奈出兵,吃了败仗。
作为统帅不体恤下情就算了,还动手打部下,这是对战斗力的打击。
总之这部戏基本上快排成武侠片了,已经没啥可以看的。
细看的话,真的一点营养都没有。
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实为鸡肋。
9、高宠终于出现了,还没勃起第一仗就萎了。
高宠枪挑铁滑车出现了,你们不觉得太假了么?
感情这铁滑车就是为高宠一人量身定做的。
而且一定要挑,而且一定是高宠死于滑车。
旁边占了一堆弓箭手,没一个放箭的。
然后一帮人跟煞笔一样在哪里围观高宠挑车,而且是一直在挑,我都搞不明白有什么好挑的。
只是为了这段经典作戏罢了。
作为岳飞手下第一的武将,还没怎么立过战功就挂了,实在看不出怎么就称得上第一武将了。
我觉得可能是片酬太高,剧组阉割篡改剧情了。
10、作为岳飞一生中最重要的功绩之一的收复健康,就被几十秒粗略带过。
作为救个张大年这种历史上都说不上号的事,竟然用了一集多来写。
我只能说,编剧的能力估计就初中水平吧。
估计初中生都知道一篇好文章需要详略得当。
11、我再也不想看见林心如跟那个素素出现了...我再也不想看见岳飞耍帅了.....12、60J后,朱仙镇那段,差点飙泪啊。
13、昨晚大结局,泪奔了。
至此再降一星...我会继续看,真的是因为岳飞的这个题材电视剧这也是很少的,只是导演真的是太不给力了。
今年暑期播出的《精忠岳飞》是一部令人无比期待,看了又让人无比失望的电视剧。
之所以令人期待,是因为其题材的选择及其创制阵容;而失望,则得这么说:它再次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专则精,杂则废。
导演鞠觉亮几年前执导了还不错的《新水浒传》,而男一号黄晓明更是近年来以一部部影视作品中的上佳表现稳步提高着自己的“江湖地位”,还有香港老牌女打星郑佩佩转型母亲专业户,她曾在《少年包青天》中饰演包母,喜剧和正剧都给内地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每当我打开电视机,看上这部剧的任意一集中的任意一段,就忍不住拿起遥控器换台,只因为它太不伦不类——说是历史,它没有历史剧该有的流畅叙事,层层铺垫,用历史事件的紧张复杂、风起云涌、你方唱罢我登场或是同台竞技逐鹿中原将人带回作者所创的历史真实之中;说是演义,它没有经典演义迷们想看到的东西,如武艺,江湖关系,恩怨情仇,乃至兄弟小义家国大义等,有的只是一笔带过,让人大呼“一匹”;说是戏说,整个戏笑料不够;说是狗血言情伦理,全剧确实加了不少这方面的元素进去,但是你觉得这一块的观众会来看这样一部名为“精忠岳飞”且有着诸多特定历史背景设定的电视剧吗?
我们大致可以揣摩制作方的心理:他们想糅合时下流行的各种元素,在这样一个将近70集的长篇里都有展现,以获得更大观众面的关注,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然而,这样一种想法下,诞生的却是一部不伦不类的怪剧。
69集,每集40多分钟,每每观看,总觉不过瘾,然而想后面还长着呢,精彩在后面,不知不觉就等到了莫须有,风波亭,岳武穆都要死了,想要看到的东西终究没有出现。
如今,各大卫视的首轮播出已告段落,央视的播出也将过半,等这些首播过去,再假以时日的涤洗,不知这部大戏会给观众们留下什么。
其实,这样一个题材,有太多值得抓住的点了。
历史上,这是一个国破家亡民族颠沛的特殊时代,中原的汉族遭遇了来自北方前所未有的挑战;宋朝独特的军制,“中兴四将”各自的所想所为,全国各种势力的交互博弈,如果能在剧中着重表现,一定会让历史迷刮目相看。
文学上,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说岳的影响不必说了,小说评书里把每个人物刻画的有血有肉,那种江湖文化也令人神往;甚至各个武将的武功如何,都是很有意思的点,“四枪四锤”,高宠“高一枪”的惊鸿一瞥,杨再兴的传奇经历,张宪、岳云,由金投宋的陆文龙,金营里的金蝉子银蝉子,金蝉子误听“我侄儿”而疏忽死于岳云锤下,诸多凝结“劳动人民智慧”的经典段子,都为演义迷津津乐道。
可惜的是,在剧中高宠的武艺完全掩盖在他的儿女情长下,让人怀疑是不是《北京遇上西雅图》里的Frank来大宋穿越了一把又坐滑车回去了;杨再兴误走小商河等经典桥段,也都给人不够意思的感觉。
岳飞一代师表,其人不仅文武双全,他的家国情怀更是感染了一代代后世,后人将他与诸葛亮并称,均是汉人精神的寄托和楷模,连《射雕英雄传》《碧血剑》里的英雄大侠,也为这位豪杰人物折服,能表现的东西太多了;但剧里的表现很肤浅,倒是花了过多笔墨反映高宗的无能和秦桧的奸邪。
每当镜头切至这两人,细笔细画慢慢悠悠就让人不厌其烦。
更关键的是,秦桧本就已设定交代为金人的奸细,而高宗的性格也过于平面没能立起来,如此情况下还在这两人身上花这么多篇幅,乃是跟年初《楚汉传奇》里絮絮叨叨的项羽一样的败笔。
须知这部戏的名字叫“精忠岳飞”而非“奸臣秦桧”或“昏君赵构”,更兼如此乏味的秦桧赵构,又怎能衬托岳武穆的“精忠”!
鞠觉亮是一位擅于感情渲染的导演,但在这部戏中,他的感情戏总给人不到地方的感觉。
感情戏应该在整个情节推动的基础上,在适当的节点恰到好处地爆发,并与人物的性格吻合,最大程度地引起观众的共鸣。
然而这部戏里,感情戏总数量偏多,却缺乏铺垫,就显得拖沓而矫情,构成了另一件换台利器。
反派戏份过多表现平平,感情戏拖沓并且泛滥,可以说,导演在这部戏的叙事节奏把控上,存在不小的问题。
该着重的地方没有着重,不该着重的地方笔墨过多,整个戏就在这样缺乏重点的情况下走到了终结。
现今是一个全民知识、多元化的时代,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也有不同的观看品味,想通过一个作品吸引所有的观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能够找准定位,有重点地拍摄一部面向特定收视群体的影视作品,让他们过把瘾,以至些许个年头之后仍能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那么这件作品,也算不枉来人世间走一遭了。
何必追求面面俱到,终落个面面俱不到,不伦不类里外不待见,除了阵很快就散的热闹啥也没留下呢?
看了十几集,总的来说是部用心制作的剧。
除了某些地方为了剧情需要不得不改,其他大致走向都是符合历史的,甚至有些台词都与史书记载一致啊,在今天这种雷剧横行的时代,真是让我激动的泪奔了要。。。
目前觉得 宗帅和高宗演的相当棒啊,只是 罗嘉良怎么从帅大叔变猥琐大叔了,TAT。。。。
虽然觉得晓明有耍帅的嫌疑,但是颜确实赞!
感觉后期粘胡子之后会更好!
一星给两宋这段历史,一星给岳飞大大,一星给制作方的态度,一星给一众美女帅哥们,最后一星给帅到爆的晓明!
虽然说书人的出现让我觉得很突兀,不过忍了!
以46集为例:46集,夺六郡10分钟(岳飞出现3分钟),庆功5分钟(岳飞出现2分钟),赵构秦桧等朝堂戏5分钟,秦桧王氏吃饭7分钟,赵构吴氏“床戏”8分钟,金兀术5分钟。
秦桧13分钟戏,赵构12分钟,岳飞5分钟、金兀术5分钟,一集不到40分钟就这样完了。
秦桧成了主角了,活生生的《奸臣是怎样炼成的!
》
杜充要掘黄河御敌,岳飞说你敢掘黄河我就杀了你,结果杜充还是在岳飞眼看就要打赢的情况下为阻挡金兵开了黄河,据说还是用火炮炸的。。
而岳飞只朝他吼了几句也没真杀他。
所以很多人都开始埋怨岳飞怂包,光说不练了。
但是实际上这个确实很怂包的表现,是这剧的SB编剧or其他相关主创给岳飞生造出来的。
真实历史中的岳飞,其实根本就没什么机会去阻止杜充掘开黄河御敌的行为。
——为什么呢?
很简单,因为建炎二年(1128年)七月宗泽去世后,杜充接替宗泽任东京留守,坐镇开封;而同个时段内,岳飞则去了西京洛阳守护北宋皇陵,并不在杜充左右。
然后杜充决定掘开黄河御敌,是在建炎二年的十一月,这个时候岳飞仍旧在洛阳,根本无从参与杜充的决策过程,更谈不上和他吵吵放狠话了。
岳飞最后还归东京留守司,已经是建炎三年正月的事情,距离杜充掘黄河已经过了将近两个月。
所以历史上的岳飞根本就不会有阻止杜充的机会。
但是在《精忠岳飞》这个剧里,由于之前的时间线索和人物基本关系、基本经历已经乱成一团,所以导致宗泽去世后的人事交割、杜充的经历还有岳飞的经历,都完全错了,最后居然还编出了岳飞和杜充因为掘黄河起冲突这种奇葩剧情。。。
这不是什么加强人物塑造的好办法,相反倒是又给岳飞添了一重黑点。
一个nc粉顶十个黑这句话,在这里真是体现的再经典不过。
还有不信的,请自己去看一眼满屏喷岳飞愚忠、怂包的帖子吧另外针对一些帖子再补一点杜充的情况: 杜充掘黄河御敌这个行为,历史上实有其事。
但这个决策基本是他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并不是出于南宋朝廷的授意——他当时是东京留守,有这个措置权力。
当然掘开黄河并不能起到什么御敌的作用,相反倒是开了黄河夺淮之始。
而黄河夺淮又造成了河道淤积和河流改道,淮河流域从此开始水患频仍,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下大力气治理才有所好转。
所以到现在讲淮河水文变迁的地理或者水利工程的书,一般讲到淮河水道变迁都是要提杜充这茬的。
没记错的话中学地理课本上应该也有提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黄河夺淮造成的水灾频发,再加上宋金南北对峙后淮河流域成为御敌前沿,使得原本很发达的淮河流域经济一落千丈。
所谓“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洙水、泗水都是山东、淮东地区汇入淮河的重要支流),还有姜夔那首咏扬州的词,都是描述这种状况的。
——因为防御不利和不能收复失地,原本是漕运命脉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淮东成了灾害频发地区和前沿防线,根本没法再发展经济;同时金人占领淮河以北地区以后,也没什么能力和精力兴修水利,于是每况愈下恶性循环。
——所以那些成天嚷嚷北伐费钱危害民生的货们,光看看淮东这一片儿,也足够知道自己嚷嚷的论点有多么SB了。
打仗要费钱,但是不打仗、不打胜仗可能更费钱,甚至费人命。
最后顺带说一下杜充这个人和岳飞跟他的关系。
和《精忠岳飞》这个电视剧里刻画的不一样,杜充并不是一开始就和金人有瓜葛,也不是一直致力于在宗泽麾下给岳飞找茬。
历史上的杜充,直到建炎三年冬投敌之前,都是中原前沿防线的最高长官,而且深得赵构信任,从东京南撤后甚至还被封为了宰相,负责组织长江防线的前沿防务。
当然他确实也不是什么好人,相反,他一方面残暴嗜杀一方面又懦弱胆怯,愚蠢颟顸而毫无战略眼光。。
但不管他人再渣,投敌之前他都是受朝廷信任的重臣。
所以岳飞作为东京留守司的一员将领,只能服从他的指挥而没法直接和他叫板和他对着干。
特别是在经历了和王彦的冲突之后,这个时候的岳飞已经非常理解要领兵抗金就得在体制内一级级往上混直到混到自己独立领军、不能再拉人单干的道理了。
所以他这个时候对杜充基本都是忍耐服从,——他已经吃过一次不服从上级指挥(哪怕是错误指挥)的教训,不会再在同一个地方跌第二次。
但是即便如此岳飞也没有一味的服从,而是利用自己后来因为战功卓著而深受杜充信任这一点,多次向杜充劝谏。
一次是杜充决定放弃中原的时候,还有一次是杜充南撤后金人即将大举渡江的时候。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行为本身还是有风险的,因为杜充本人是个喜怒无常又嗜杀成性的人,岳飞虽然当时是他的爱将,但毕竟是他部下又是和他唱反调,仍然是有危险不讨好的,需要相当的勇气、见识和责任感才会去做。
岳飞正式和杜充决裂则是在南京失守失守之后,当时杜充已经弃城逃跑,这个时候岳飞再跟着杜充混就是渎职甚至变节了,所以岳飞果断没有再追随杜充而是整军上了钟山,随后又南下寻找南逃的朝廷,从此开始了独立领军的历程。
而杜充则在不久之后投降了金人,历任伪职,一直到1141年病故。
两个人的人生就此分道扬镳。
总之杜充本人的人生轨迹经历了一个由庸人浑人到叛徒卖国贼的转变,而岳飞和他的关系也经历了由忍耐中阴差阳错的成为爱将到最终分道扬镳的转变。
——这个过程本来有很多戏可以写可以做,比如杜充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警示教材;而他的发迹和堕落的过程,则可以侧面反映出赵构的向来无识人之明和当时朝政的荒唐;同时更重要的,岳飞这个人物由意气飞扬血气方刚,到开始懂得收敛锋芒隐忍克制,很大程度上也要靠在杜充麾下的经历才能展现出来。
还有他独立成军的艰难和重大意义,也要靠杜充的反衬才能刻画的具体可感。
再一个,从屈沉小人麾下到终于摆脱了人渣开始名正言顺的独立领军,这本身是个比较扬眉吐气的情节走势,可以保证剧情有个高潮而不至于一直压抑。
——你总的让观众有个看着比较爽的时候吧?
一路苦情受虐吃瘪的戏谁会爱看?
但是剧里现在搞成这样,除了抹杀了本来可以有的塑造人物的空间,还平白给岳飞又造了一重罪过。。。
真心搞不明白怎么想的。
说实在的,自打看了这部片子的片花后就特别期待这部电视剧,实不相瞒,在下已经有好几年没看过电视剧了, 上一部电视剧应该是《亮剑》。
但这部片子给我的期待真不亚于任何一部电视剧。
原因很简单,岳飞。
岳飞这个在我们汉族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形象根深蒂固,甚至被成为岳王爷,这是宋朝唯一一个可以受人间香火的人了吧。
而且很多关于他的民间传说更是脍炙人口,比如岳母刺字、比如大败四太子金兀术等等。
然而,看了几级后,我非常失望。
失望于黄晓明扮演的岳飞、失望于狗血的剧情、失望于毫无生气的各种对白。
唯一让人欣慰的可能是部分服装和装束还是比较不错,不至于看起来很粗糙很劣质。
下面我就来说一说这部片子的嘈点: 1、黄晓明演的岳飞英雄气是有的,但是更多是痞子气,从《神雕侠侣》的戏还没走出来。
哥,你能不能别那么淫荡的笑了?
我一直挺喜欢你的,你好好的行么?
2、过多的感情戏。
古人云,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这样的一部片子中,我不反对有感情戏。
但是我不希望儿女情长,因为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还有那个素素,一口一个岳大哥,叫的人蛋疼。
跟你很熟吗?
岳大哥已经有媳妇的人了,你有多远给我滚多远好么?
(忘记宋朝是可以一夫多妻制) 3、岳飞很忙。
真的很忙,所有的历史事件中都有岳飞的身影,主角就是主角,就连一开始还是个敢战士队长的时候就不一样,就能左右大宋历史的发展了。
能低调一点么,能真实点么,能不要为了烘托英雄形象而做戏?
给人看的又假有生硬。
4、俗套的对白。
历史剧的对白用白话我不反对,但是你这对白措辞也太白话了吧。
“我大宋从今天气再也不是任宰的羔羊”,我草,你能再娘炮点么?
编剧你能在写台词的时候好好体会一下《满江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来的。
同样是向对敌人放话,你看看《大汉天子》的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高下立判。
5、称谓。
在封建社会,一个人的称谓是非常重要的,要是叫错了,有的可是杀头之罪。
但是,我大宋九太子果断喊了自己的王妃为娘子而不是爱妃。
古代尊敬别人一般会叫对方的字,而不是名。
但是在整部电视剧中,我听到叫鹏举的次数真的是少之又少。
不管男女老少皆呼为岳飞。
我鹏举不好听么?
非得叫岳大哥?
就不能叫鹏举兄?
FUCK!!!
6、最讨厌的是罔顾事实,为了抬高岳飞而把其它人弄的跟白痴一样。
林心如的脸比黄晓明大一大圈,受不了
剧还算不错,听说有新水浒工作人员,着实吸引了我。我的画室老师当时也看得津津有味,但感叹到注定是个悲剧
我是黄晓明的粉,不过我忍受不了2B的导演和编剧造就的破烂剧情和设定。
我觉得挺好看的
高大全似乎是中古历史类题材的通病,而主演黄晓明就是另外一个陆毅,看看他的鹿鼎记,简直无力吐槽。当然,再烂也挡不住傻缺粉们被戳中G点的高声呻吟
比较喜欢这个历史人物,小明哥扮相还可以,但硬气还是像是演出来的,还是他的上司演的好有武将的气魄,其他演员阵容还不错,可以一看!
很久没人提岳飞了。加了这些浪漫元素。嗯,这个电视剧的制作定位可能跟预期不太一样。。
一般般,不太雷,但也没有好到哪去PS:罗嘉良演技秒杀黄晓明啊
emmm勉强还行吧
Nathan告诉我是他的配乐,惊为天人。看到预告片时就已经开始期待了
岳飞这个历史人物应该是第一次在影视剧作品中出现,演员本身的表现也值得肯定。
在国内脑残抗日剧大行其道之时,一部质量中庸的大型历史剧也算矮个子里拔高个。演员阵容比较豪华,鞠觉亮跟《新水浒传》里犯了一样的毛病,儿女情长戏太多,历史经典情节过度戏剧化加工处理,整体节奏拖沓,确实有看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
当年播的时候没看,现在来补,但是一路看得很憋屈啊,说到底还是剧本不行啊,好好地拍一个片子歌颂民族英雄有那么难?现在看到还剩十五集左右,已经到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程度。我会看完的,看完了再来吐槽。——16年到20年,四年了,终于还是没看完弃了。
一般
卢麒元: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2012年3月30日)http://www.ziyexing.com/files-7/history/articles/article_07.htm
.
为了岳武穆给的四星 ,总比辫子戏强
就挺好,没有那么油腻
本剧编导试图表现岳飞的“精忠”。但是由于对剧本细节过于不注意,导致无时无刻不在对岳飞进行抹黑。不注意细节导致大问题频出的典范
除了吴大叔和诗诗带来一些温情外,这个超二的岳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还有一众的美女加戏。乱糟糟。三十五集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