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蔼可亲、幽默风趣的赵洪潇老师,推荐我们看《佐贺的超级阿嬷》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日本电影。
我还记得我看完这部影片时,我的心还是一股暖流在涌动。
不记得流下了多少感动的泪水。
看完了影片只感觉,世界很美好,生活处处是光明。
这些年看了很多电影,我发现很多导演都喜欢设置反转,然后来“虐”观众,在看《佐贺的超级阿嬷》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多次忍不住害怕,会不会昭广突然有了青春期、叛逆心理,然后做出一些伤害阿嬷感情的事情。
但是直到影片的最后,都没有出现这种反转,我甚是欣慰。
看完了影片我思考了许久,我认为阿嬷这么温柔、这么有爱,也根本“教育”不出我心里意象出的叛逆孩子。
实在是备受感动。
影片中的阿嬷家人的教育观,让我倍受启发,接下来,我要就教育观的视角,来仔细聊聊这部影片。
主角一家人是贫困的生活状态,但是他们却有着勤奋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昭广初次来到阿嬷家,阿嬷并没有热情地款待、嘘寒问暖。
她直接开始教昭广做饭,并告诉昭广她每天4点就出门工作了。
这使昭广更自由地融入这个家庭,阿嬷只是教他基本的生存手段。
阿嬷还在自家的河边教昭广打捞废品,并有趣地说,这样不仅保护了环境,还为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了许多粮食。
阿嬷还说到,每天都会有不同的食材。
种种幽默有趣的话语足以表现阿嬷乐观的生活态度,如此以至于昭广在一个快乐的家庭中健康成长。
阿嬷虽没有和昭广说太多,但是她对昭广的爱无处不在。
刚上学,班上同学笑昭广“母亲”老,阿嬷怕给昭广带来不好的影响,谎称自己有事,匆匆退出了课堂。
阿嬷独自抗下经济压力,但是从未透露给孩子。
有爱的阿嬷自然会教育出有爱的孩子。
昭光看阿嬷的眼镜坏了,努力地做兼职,给阿嬷买了新眼镜,买了也不张扬,面对阿嬷的问话,昭广只回答“不知道”。
豆腐,可能是昭广的唯一零食了,然而昭广还总是懂事地问老板,有没有破了角的豆腐,因为破了角的豆腐只需要一半的价钱就可以买到。
老板也深受这懂事的男孩感动,故意在一个完整的豆腐上戳个洞,然后卖给了昭广。
阿嬷虽不懂如何教育孩子,但是却给了孩子足够的自信。
没有要求昭广文化多么好分数多么高,而是想着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过得开心就好。
而昭广在没有学习压力的情况下,在体育方面的天赋和勤热情,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阿嬷节约成癖,但也有自己的原则。
阿嬷不轻易接受别人的帮助。
医生和老师都知道昭广家的情况,也很心疼昭广这个孩子。
医生不但免费为昭广包扎伤口,还给了他钱坐公交回家。
阿嬷知道后,激动地带着昭广去找医生送钱。
阿嬷也会在该花钱的时候,好好地花钱。
在知道昭广是棒球队长后,激动地拿出了一万日元深夜去鞋店买最贵的鞋。
种种淡然安静的祖孙情谊画面,在我心中荡漾,让我也想起了我的家人,我的阿嬷。
也让我明白,教育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用爱和乐观的心,每天开心有趣地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
在一个姐姐的影响下,看了佐贺的超级阿嬷。
姐姐说她是一边看一边笑一边落泪的,而我,一向对这些小温情没有抵抗力。
默默地流完泪以后,狠狠地记住了阿嬷的两句话。
虽然她的惊人之语远不止这两句,虽然里面让人想哭的小细节数不胜数。
阿嬷说,我们做开朗的穷人不好吗?
阿嬷说,晚上不要讲难过的事情。
不管多难过的事,到了白天都变得没什么大不了。
阿嬷是一个能很坦然面对磨难的人,所以她能泰然地捡拾废弃物来补贴家用,所以她不接受同情。
无论生活怎样的窘迫,至少她相信白天的力量,这是她自己创造的信仰。
某人一直说我无病呻吟,但我真的沮丧了很长一段时间。
谢谢这位老人家,她鼓励了昭广,也给了我力量。
题外:突然想知道,等我也成为老婆婆的时候,会不会像她一样,坚强而充满智慧呢?
我也想要安慰孩子们呐\(>o<)/
有时人生无法一帆风顺,有时人生跌宕起伏,有时日子真的很困难,连饭都要吃不上了,可是只要待在阿妈身边,我就学会了如何活下去昭广在佐贺的苦日子一定比好日子多,但阿妈教会了我,如何坚强的活下去,如何从心底里寻找快乐。
我从一个敏感小哭包,变成了勇于直面人生困难的人。
在阿妈的面前,根本没有任何困难,能打到我们在困苦面前,阿妈从是能在其中找到乐趣原来快乐不是从天而降,是要用心寻找的这本原著是90年代作者写给,在“失意的十年”,遇上经济困难的人们的。
经历过这种苦难的人,一定可以因为这部作品,重新快乐起来吧!
阿妈说:我饿了,阿妈说,你不饿,心里不想着饿,就能战胜它我想学剑道和柔道,阿妈说,要花钱的运动都不做,跑步就好了。
不不不,跑步也不要太过分,因为鞋子会磨破,肚子也会饿!
有一天,我心血来潮地对外婆说:“阿嬷,虽然我们家现在穷,以后有钱就好了。
”可是外婆这样回答我:“什么话?穷有两种:穷得消沉和穷得开朗。
我们家是穷得开朗。
而且啊,我们跟由富变穷的人不一样,你不用担心,要有自信。
因为我们家的祖先可世世代代都是穷人。
做有钱人很辛苦,要吃好东西,要去旅行,忙死了。
而且,穿着好衣服走在路上,还要担心摔一跤。
光从这一点来看,穷人习惯穿着脏衣服,淋了雨,坐在地上,摔跤也无所谓。
啊,贫穷真好!”我只能说:“阿嬷,晚安。
”我的眼睛意外受伤了,医生没要我的钱,还给我钱,让我乘巴士回去。
阿妈说,快点去还给别人,绝对不可以欠别人的钱阿妈说,晚上不要谈论悲伤的事,到了白天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了运动会我跑了第一名,不过没有妈妈和阿妈来看,中午一个人吃便当,老师说,我的肚子痛,梅子和红姜对肠胃好,我们交换吧。
阿妈说“真正的体贴是让人察觉不到的。
”买豆腐的大叔,故意把好豆腐戳了一个小小的手指洞,当成碎豆腐卖给了我我说,不知道爸爸的事。
老师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100分我说,我不会英文,阿妈说那就写我是日本人我也不会汉字,那就写我可以靠平假名,片假名活下去我不擅长历史,那就写,我不会拘泥于过去
我是先看的书再来看的电影。
外婆就是我想象中的那个外婆——个子很高、皮肤白皙、气质高雅的老太太。
外婆很会生活,充分表现了“节省是一门艺术”这句话,无论是出门拖在身后的磁铁,还是小河上的“超级市场”,外婆总能变着花样教给幼小的“我”生活的道理,让“我”在贫穷的环境下依旧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外婆是一个幽默的人。
年幼的“我”总是念叨什么时候才能去找妈妈,外婆就用“春假司机没空开车”、“冬天没有火车”这样的话来哄我。
就算有一次“我”亲眼看见火车在冬天从我面前开过,里面的人还冲“我”招手时,外婆依旧不松口,告诉“我”那是辆货车,招手不是人而是家畜的尾巴,是“我”看错了。
外婆是一个冷静的人。
在“我”国中即将毕业时,妈妈终于答应来参加“我”的运动会,可在运动会前一天还没有回来。
在我焦急万分时,外婆“淡定”地跟我说:“你妈妈一定会来的。
”运动会当天早晨,妈妈依旧不见身影,外婆依旧一脸平静地跟我说:“你妈妈一定会来的。
”果然,在“我”跑马拉松的半途上,“我”终于看见了“我”的妈妈。
外婆也是一个孩子气的人。
她会在“我”参加运动会的当天早上把家里的鸡关起来,守着笼子叫它赶紧下蛋,好给“我”的便当里加一个蛋;她会在我看到我在作文里写道“外婆就是我的第二个妈妈”时,一边骂我“笨蛋,瞎写些什么”一边赶紧起身不想我看见她眼中的泪水;她会在得知“我”即将担任棒球队“大将”时,兴奋地大晚上拉我出去,一定要花一万圆买一双两千多圆的钉鞋。
外婆在一天天老去,“我”在一天天长大。
终于有一天,我必须离开外婆去和妈妈一起生活了。
“外婆,我走了。
”“好,去吧。
”“八年来,谢谢您了。
”“好,去吧。
”“暑假时我会来玩的,您要保重啊!
”“好,去吧。
”“那,我走了!
”走到木桥上,我回过头。
“外婆,保重!
”我用力挥着手,外婆不抬头,用力地刷锅。
“好,去吧。
”“我要去妈妈身边了······”我笑着再次用力向外婆挥挥手后,转身迈步。
大概走了二三十步吧。
背后传来外婆的声音:“不要走·······”
因为书而点开了这部电影,因为电影带着两个女儿看书,后来搜罗了很多关于这部电影的书的讲评,都很喜欢!
再次回看,为阿嫫所感动!
那样的年代和社会背景,阿嫫有些行为不被我们所接纳,但从大的方向看,昭广却是留守儿童中幸福的一个!
有心有所向又有行有所为,每一次却都被阿嫫看在眼中!
每一次风筝🪁飞离航道总被阿嫫悄无声息的导航导正!
留守儿童是一个现象,这个背后更应该关注孩子内心的健康成长!
虽然生活非常的辛苦,甚至有时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但外婆依然用自己乐观和坚强去生活,而且把佐贺也照顾的很好。
虽然佐贺的学习成绩不怎么样,但却在运动上胜人一筹,佐贺学校的老师也给了他很多的关爱,特别是在运动会那次,要跟他换饭盒的情节,特别打动人。
而佐贺也是一个非常懂得感恩的孩子。
有时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就看我们如何看待它。
你对它笑,它就笑。
你对它哭,它就哭。
前言:刚踏入社会时,我们雄心壮志自命不凡,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心里憋着一股劲想要改变命运,只要奋斗再奋斗,终有一天会改变自己的人生。
一路上,不屑那些告诉我们是普通人的父母和朋友,直到有一天,理想一头撞死在南墙上,在现实里被挫折揍的鼻青脸肿时,才慢慢发现,噢,原来我们真的只是普通人呀。
原来大家都一样,都只具有普通的条件,却要面对极具挑战的现实。
原来做成一件事,不仅需要努力,还需符合要求的硬件、运气、机遇等,努力在有些事情上很重要,在有些事情上只是其中一个占比并没有那么大的因素。
尽管从出生时就已设定好每个人的玩家级别与硬件设备,游戏角色无法选择也很难改变,但我们却可以选择拥有怎样的软件,如心态、品行、思想等,帮助我们运用自身所拥有的条件(尽管它看起来可能普通或不尽人意),去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
《佐贺的超级阿嬷》这部影片讲述了普通人佐贺与阿嬷生活成长的故事,在自身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创造了属于自己最大的幸福。
影片温暖有趣处处都有智慧的生活哲理,墙裂推荐,是19年看过最喜欢的电影之一。
《佐贺的超级阿嬷》影片改编自日本作家岛田洋根据自已亲身经历撰写的同名书,讲述的是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后,主人公德永昭广的父亲前往广岛因受核辐射去世,留下母亲和昭广与哥哥,生活十分贫穷。
母亲一人无力抚养两个孩子,和自己姐姐想法将8岁的昭广骗去外婆家。
就这样,昭广被迫开始了在外婆家的寄养生活,与外婆一起度过了小学、初中、高中生活,尽管外婆家的生活更加贫苦,已经58岁的她靠做清洁工来赚钱养家,但乐观开朗有趣的外婆总有各种方法将日子快乐的过下去,她极具体智慧的创意与乐观深深的影响着昭广的成长,陪伴昭广自信开朗的长大。
阿嬷用她的智慧给他们原本贫穷的生活种下许多美好的种子,以下分享感触比较深的几个片段。
一、即使贫穷,也有各种方法。
阿嬷每次做工回家都自带出场音乐,她走路时会在腰间系上两端有磁铁的长绳,将它拖在地上,走路时发出嘎啦嘎啦的声音,磁铁会吸附着各种路边的废铁、铁钉等各种铁制品,然后把这些铁制品拿去卖钱。
她理直气壮的说“如果只是呆呆走路的话,那不是很可惜吗?
世界上多的是可以捡的东西,要丢的东西是一样没有。
”阿嬷用这样的方法,让这个贫瘠的家庭又多了一笔可以支撑养家的费用,也给小小的昭平找到了参考,需要钱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靠自己的双手去挣取。
当他想念远在广岛的妈妈时,他会想着去捡废制品卖钱凑够路费,当他想给自己的阿嬷换取一双新眼镜时,选择了自己打零工的方式来赚够买眼镜的钱。
阿嬷还有自创专属的“超级市场”,阿嬷家住在河旁,将木棍横在河水中,利用木棍过滤河中漂浮的东西,然后将有用的东西捡回家。
可不要小看这个“超级市场”,有了“超级市场”的阿嬷从来不用去买菜。
河道上游的市场经常会将一些不美观卖不掉的菜和水果丢下河,所以“市场“供应很丰富,有青菜、萝卜、番茄、水果、小黄瓜等蔬菜,还有木屐等用品和断树枝(烧火用)。
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东西从上游顺流到阿嬷家,她打趣说“这送货上门还不收运费”,偶尔,木棒旁什么东西也没有,她就笑笑说”今天超市休息吗?
”阿嬷说,做人不能小气,不过,节约是天才。
这样的信念使阿嬷在收入微薄(佐贺妈妈有段时间因生病未能寄来生活费)的情况下,将佐贺抚养长大。
虽然佐贺眼睛受伤没有带钱,医生好心免去药费还给他车费,阿嬷知道后将费用还给医生,说不管是医药费还是车费,我们都要还,我们不能接受别人的施舍。
虽然平日里阿嬷生活里十分节俭,但当知道佐贺获得长跑第一名时,高兴的花掉自己存了很久的一大笔钱为他买一双最好的跑鞋。
阿嬷的智慧与乐观深深的感染了我,贫穷的生活,并不是坚不可摧也并不可怕,仔细探寻总有让它好一点再好一点的方法,同样,逆境并不是坚不可摧也不可怕,可以做些什么再做些什么,让它松动,慢慢向顺境一步步转变。
无论身处怎样的境地,我们都可以选择做一个怎样的人,可以是抱怨痛苦的人,也可以是阿嬷这样乐观智慧有趣的人。
二、如何看待贫穷。
一天昭广问阿嬷:“我们家为什么这么穷?
” 阿嬷说“做有钱人很辛苦,穿着好衣服走路,还要担心摔一跤。
穷人衣服旧,淋了雨坐在地上,摔跤也无所谓,所以贫穷真好!
而且我们不是最近才变穷的,我们是世世代代都很穷,所以要有自信。
昭广,现在要好好享受贫穷。
” 阿嬷的正面回答给小小的昭广很大的自信,他开始正视家里的贫穷,接受自己家境贫穷,自信大方的和周围的同学打成一片。
如何客观看待我们现在的境遇,阿嬷做了很好的示范。
坦然的接受自己的现状,客观的分析原因,对境遇不做任何评判(没说贫穷不好、会被看不起等),从优势视角乐观的看待境遇,发掘境遇的力量。
无论贫穷或富有都心安理得,无论现状如何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对它不客观的负面评价淹没了自己。
每个人在成长时最先感受到的是贫穷或富有,在幼儿园、小学、大学的求学经历中,同学之间一直暗藏各种各样的攀比,从玩具到名牌衣包,从家里的车到存款,从未停止过。
有无想过这些被比较的东西是否真的具有可比性,是否能客观的成为评判一个人因此值得自卑或自信的标准。
在未踏入社会前所拥有的东西,都是家庭给予的,并非是靠自己能力获得的,那又为什么将家庭给予的等同于这个人本身呢?
难道说,要比投胎技术么?
你会投胎所以投到到富有的家里,你不会投胎所以投到贫穷的家里。
投胎本身就只是个概率事件,概率也能比呀。
可为什么要比呢?
贫穷从来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富有也不是什么可炫耀的事情,只是一种物质拥有的状态,没有好与坏,如果你想富有那就靠自己努力赚钱喽。
我们每个人无论贫富都值得尊重也都值得过好的生活,只要能接纳既成事实客观的看待自己的现状,就可以通过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三、分数与人生,扬长避短。
昭广学习成绩一直都不太理想,但特别擅长体育运动,临期末考试前一晚,昭广努力复习功课到深夜,外婆劝她早点睡觉说“人生不只有分数,是全部实力的总和。
往后,你就用你这副好身板,和别人的脑子活下去吧。!
” 成功是综合实力,读书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学习经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考高分不等于获得人生的成功,人各有所长,清楚客观的了解自己的优劣,优势发挥,短势借力,才会走得更快更长久。
有些短板是再怎么努力提升也无法取得很大进步,如昭广的文化课成绩,有些长板用一般程度的努力就可以取得很高的成绩,如昭广跑步成绩。
在有限的生命里,有限的时间里,发挥自身最大潜能,创造最大价值,或许是每个人的最佳选择。
看完《佐贺的超级阿嬷》这部电影,内心十分温暖,阿嬷的智慧是昭广人生路上的光,让贫苦的生活充满温暖与乐趣,也照亮了我们心中的某个角落。
我们或许无法选择出生,但可以选择如何走完人生,做一个美好的普通人。
即使身处困境,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与艰辛,我们仍可以用智慧和乐观将它拆解,将它化为有趣和美好,收纳在生命中,成为向上生长的力量。
这是近期看的又一正能量爆棚的片子。
生活的变迁,一个八岁的孩子要面临生活环境的变迁。
一趟列车就将他带离了生活了八年的广岛。
影片起初的基调有点淡淡的忧伤,如果不看片名的话,还真的担心生活变迁之后昭广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即使是自己的阿嬤那也是寄人篱下啊。
但表示这真是一个超级阿嬤,可以把很拮据的生活过得如鱼得水,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可以正确引导自己的孙子从事健康的项目。
有点抠门又有点可爱。
虽说日本女性在日本社会中没什么地位,但是这部作品所塑造出的女性形象充满韧性又充满人性,不过那会不会是因为家中已经没有了主力,没了阿公,所以阿嬤才必须这么努力。
就是学习成绩不突出阿嬤也是不勉强鼓励孙子往特长方向发展,所以参加中学时期的最后一次跑步比赛并且拿了名次真是温情爆棚。
另外还有他们的简陋小居屋,是很简陋但是很整洁,影片真的能够很好地反映一个时期一个社会的某一个面相。
就是那样认真地对待生活才能生产出那么多高水准的产品供人类使用。
首先得承认,我只看了电影,所以以下的分析都只是根据电影蛛丝马迹的情节来的。
原著可能关于故事的背景和细节更为丰富,但此时我只谈电影。
一、关于被隐去的战争阿嬷骄傲自豪的说过,我曾经养过7个孩子,但至始至终出现在影片里的只提到一对姐妹,且不说剩下的五个孩子全部上了战场,肯定阿嬷家与战争的关联息息相关。
包括阿公,阿嬷说他18年前死的,故事的背景是1961年,那么阿公死时是1943年的二战时期。
其实故事其中一个地点是广岛,实际上便脱离不了战争的干系。
但是,我们看不到日本人对于失败战争的沮丧态度,相反,却是以阿嬷为代表的“快乐穷人”的生活,不抱怨,从不停止工作,一心一意抚养后代,隐去了关于“复仇”的思想,只教给他们生活的道理。
二、关于战后的日本女人虽然全片是以昭广的回忆为线索,但影片主要刻画了阿嬷和妈妈两个女性角色。
关于她们乐观、隐忍、勤劳、诚实等等美德不再赘述。
最关键的是她们身上有一种使命感,她们都将孩子看作丈夫生命的延续,并且毫无怨言地独自挑起生活的重任,我无意要给她们戴高帽子,但能维系这种乐观的情感,只能出自于对家庭的忠诚,甚至是对国家的忠诚。
三、关于结尾最出乎我意料的是结局,在桥上,青年时的昭广和中年的昭广最后一次相遇,相视一笑以后,青年的昭广奔向了他的未来,本以为中年的昭广会回去看看阿嬷,这也比较符合观众的思维习惯,因为这是一部回忆,回忆往往与感恩相联系。
按照中国导演的思路,此时中年的昭广应该回到家里,与年迈的阿嬷来次赚人热泪的重逢,七尺男儿一定要留下滚滚热泪,将整个气氛搞得抒情温馨,让观众觉得如果此时不哭简直就“不是正常人”(冯小刚语)。
然而中年的昭广转过身,大步迈向青年昭广奔走的方向。
这样,立刻从一部温情脉脉的回忆片上升了好几个高度:感恩是必要的,但未来在继续。
纵使有万分的不舍,成人仍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完成,就像阿嬷在昭广要走的时候,装作漠不关心,她可能之前不止一次的面临着这样的诀别,但她知道我有我的使命,但他们有更重要的使命,于是她不停的说:“快走吧,快走吧。
”正如我之前说的,我觉得这部电影里面包含着很多关于日本人骨子里的使命感,这也是这个民族在遭到二战惨败之后,迅速崛起的原因。
家境贫穷与否,学识阅历高低,这些东西压根没有什么可比较的意义,更不应该成为你自卑或者自信的标准,贫穷从来不是可耻的事情,物质优渥知识丰富也不是什么可炫耀的事情,追求物质和汲取知识都是在完善自我,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满足感,而不是去攀比什么,我们鼓励乐观,相信自信的力量,是因为自信开朗让我们更容易过得幸福感,仅此而已。
阿德勒说,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换句话说,影响我们的不是贫穷和苦难本身,而是我们对待贫穷的态度,我们无法选择出身,但可以选择如何走完人生,我们无法选择避开苦难,但可以选择用什么态度面对苦难,当我们拾起自信与乐观,还应该积极努力地做出改变,乐观和努力应该是紧密相连的两件事,把这两件事结合,既能着色现在也能灌溉未来。
星星应该哈哈大笑,反正宇宙是个偏僻的地方,人也应该乐观开朗,反正人生的尽头不早也不晚。
超感人
她说 这世上要捡的东西多的是 却没有一样是可以丢的 她说 晚上不能伤心 到了白天 一切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她说 真正的体贴是不让人难堪的
佐贺的阿嬷像我外婆~
学会面对贫穷是一门痛苦的必修课 阿嬷也许没上过很多学却能答好任何的考卷
对自己节俭,对别人要慷慨。
跟期待还是有差距
随便看了看,一般
简简单单的剧情,点点滴滴的感动。勤俭正直的阿嬤永远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大道理,但越是朴素的话里就越是蕴含了极大的智慧。乡村里总是有很多这样的好人呢,亲切的豆腐大叔和善良的老师们,各自用自己善意的谎言爱护昭广成长。阿嬤说,真正的体贴是不让人难堪的。
总觉得没有书写得有意思。
還行啦...
剧本:★★★★★导演/演员:★★★★视觉/音乐:★★★☆让人察觉不到的体贴才是真正的体贴、真正的关切
相比之下,还是书更好看一些
无言的感动,感动的力量。
书籍的容量更大吧,毕竟一个多小时也讲不完这么多故事,好厉害的阿嬷
看过
超感人TAT
喂!(#`O′) 后半部分那些是什么啊!!!!
温馨小片
滚蛋
在同类题材影片中并不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