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由小说家落落所导演的电影作品。
并没有任何贬义的意味,仅仅是觉得这部作品与其说是电影,其实更有小说的味道在里边。
本作品比起电影更像是影像版的小说或是电视剧。
你当然能用十万个字写成一本厚厚的小说,拍一季二十五集然后连拍五季的电视剧;但这是电影,在短短的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你必须交代一个故事。
所以说故事节奏的控制很重要——不需要到紧凑不苟的程度,但至少不能太过松散——显然这点上本片失败了,整个观影过程中我出神又回神,来来去去不下十次。
接着是剧情表达的不合理性。
先声明,我并不是原作党,在观看本片前对剧情是完全不了解的。
举个例子就好:如熙的妈妈从煤气中毒痊愈后,突然就得了老年痴呆症。
在原作中,有可能老年痴呆症是痊愈后好几年才得的,或者就是因为老年痴呆症所以才忘了关掉煤气从而中毒——但我不可能知道,电影中也没有标明时间,所以我只能恍然大悟:啊,原来煤气中毒后会产生老年痴呆的后遗症。
要知道适合写成小说的剧情,并不一定就是适合拍成电影的剧情。
要说本片最大的败笔,绝对是于极其生硬的转场剪辑以及几乎为零的镜头语言。
剪辑真的太混太电视剧,别什么都来个淡进淡出就给我完事了啊!
摄影机也仅有些呆板僵直的运动,构图几乎全是中景,宏大的全景和细腻的近景在片中少得可怜。
那些海量且刻意的植入性广告所赚进的资金就不能请个更好的剪辑师和摄影师吗?
只有这点我真的是看不过眼!
还有这突兀的结局算啥啊?
是时间太紧还是资金不足啊?
根本坑爹好吗!
马赛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怎么见面就抱了吻了剧终了请原作党告诉我是咋回事!!
说好的剩者为王呢所以剩的是他妈的白医生吗!!!
×××××××××××××××××××我是怒气分割线×××××××××××××××××××××× 呼~~~~~接下来说说几个优点吧。
我喜欢片子中生活化的对白(除了如熙告白那一段肉麻死我了之外),一些小幽默和梗也用得十分自然,小说家的对白设计功力果然并不简单。
几位演员的表演也相当到位,我尤其喜欢金士杰所扮演的如熙爸,和白医生对话那段戏演得真心棒,将一个父亲对女儿爱得深切但却不露于形的形象完成了相当的诠释(虽然那一幕显得太过拖沓:不动的背景和镜头太蛋疼了。
)同一段戏也尝试了如熙和如熙爸跨时空对话的特殊叙事法。
虽然效果不太好,但至少做出了尝试,好评!
嘛~然后优点大概就没有了。
不管怎么样,这部作品都是导演影视作品上的处女作,且落落导演并没有系统学习过电影的拍摄,能够拍出这样的片子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
期待导演的下一部电影作品~也预祝本片票房大卖!
*本文章仅代表本人观点,若持异议随时欢迎提出讨论。
禁转。
1看这个片子之前,我想我的第1200个条目不该奉献给一个超级大烂片吧,然而刚完成一次分手的当下,实在只想看一点不动脑子的垃圾国片,给我的悲愤找个开骂的理由。
在三十岁的起始,和交往两年的男票分了手,还有八天就是1月20日,那时我家将迎来每年例行的“因为保姆回家过年,而需要将姥姥接来家住一个月”。
然后她会在我听着康熙炒菜时,或者嚼着芒果干看博格曼时,或者趴在地上给玩偶拍照片时,颤巍巍地走过来冒出一句:“你以后可怎么办呢?
” “你舅家的表妹都怀孕了……”“再不生就生不出来啦!
”那么俗套的每一个催婚情节里都会走一遍的对白,它就是会那么没创意地真实发生,可这还是太俗套,俗套得我们实在没耐心在现实或电影里再听一次。
我估计我的悲愤主要是来源于这个,虽然在那个当下,我总是会被这个意料之中的喜感逗得哈哈大笑。
“就知道你会这样说呀”2我曾经真的很喜欢这个叫做落落的女生,那时她还不是导演或编剧,也不是四娘那个最啥文化的一姐,甚至连个作家都不是,就只是一本漫画杂志里的一个小小的编辑。
我甚至不知道她是上海人,曾经离家出走,身高一米七几,日后会养一只叫做巴顿的萨摩耶。
嘛,这些都很不重要,反正谁的童年都看过美少女战士,喜欢夜礼服假面又没有罪。
青少年时期的喜欢,并不能妨碍我长大以后把那一摞漫友卖给家对面收废品的大叔,我对我那点喜欢最后的敬意,也仅剩下在<夏洛特烦恼>和<翻滚吧肿瘤君>之中摆荡时,选择了这部<剩者为王>作为第1200个条目。
虽然那本小说我一眼都没瞧过。
3“剩”这个字直男与否,从来都不是评价电影好坏的标准。
当然彭于晏的颜和金士杰的演技也不是。
一位老师曾讲,“故事可以虚假,而情感必须真挚”。
我们连火星都没有登上过,可是当长大了的的墨菲对马修麦康纳说“今天我到了你离开时的年纪,所以你该回来了”,所有终其一生都不可能踏上宇宙的渺小人类,都为这个终其一生也不可能会发生的故事哗哗哗地哭得涕泪纵横了。
这说明,在卢米埃尔兄弟之后,电影就再也不是为了把观众的平庸人生再现一遍而存在的东西。
那些好莱坞商业流水线上生产的“一早上班被炒鱿鱼,出门又被强盗抢了包,回家开门发现老公在偷情”的倒霉女主角,是为了让我们忘记我们自己的不幸而存在的,如果我早上像她一样苦逼,晚上被闺蜜拉去电影院散心,看到电影院里的人都在为这刚刚发生的一切捧腹大笑,那恐怕才是可以被写进故事里的梗。
用一个“我妈得了老年痴呆所以我现在立刻马上就得结婚”来做困境,委实是太搞笑了一点,你结婚她病又不会好。
4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郭敬明和落落都是极擅长使用文字作为武器的人。
他们可以把明明不合逻辑的人物描述得好像有一点任性的可爱,把其实并不真诚的故事描述得好像很情感饱满。
可惜这个武器在电影里没用。
电影的组成单位是镜头,不是文字。
所以她无法解释舒淇怎么就认定她和彭于晏发生了爱情,怎么就认定她和白医生会为了一部电影的女配角讨不讨人喜欢而在日后的婚姻里争吵,最离谱的是那个捐了一颗肾去挽救不知音讯的初恋的女闺蜜,她倒是很好的诠释了一个东西——有来有往的才叫爱情,单方面的付出不是爱情,那是意淫。
这些失去逻辑的自以为是,使盛如曦整个看起来像个矫情的中二病少女,即使作为一个大龄未婚女青年,在她身上看到多少与自己相似的处境,甚而曾经或正在说着和她同样的话,对那个未曾出现,也许永远都不会出现的幻想中的恋情挥手呐喊——都只是自怜罢了。
从始至终躲在自怜的被窝里没有成长的盛如曦,除了给自尊心爆棚又眼高手低的大龄未婚女青年们造了一个继续逃避现实的美梦,不知道还有什么值得被推崇的价值。
5元旦假期的最后一天,我的一位男闺蜜和我谈到天亮,他说,“人生并不是只有爱情”。
如果我是盛如曦,我会说啊啊啊你放屁人生为什么不可以只有爱情。
可惜我不是,其他的大龄未婚女青年也不是。
大多适龄而未嫁的女生,不过是因为并没有遇到那一个事业有成,沉稳可靠,大度包容而颜值也没有多么糟糕的白医生——把他换成洪金宝或曾志伟,我可能还会觉得这个故事合理一点。
因为活得认真,而不忍自己草率嫁掉的坚持,被离谱的情节曲解成贪慕一张彭于晏般的颜,这实在苍白得令人啼笑皆非。
冠以追求爱情的名义,最后不过是被荷尔蒙和多巴胺糊住了眼睛。
而被这个仅仅是说过几句相似言谈的盛如曦感动了的姑娘们,往往只是忘了一句正反都很真谛的名言,不幸的人生总是相似的,幸福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同。
你,或者我,震惊于被盛如曦说出了曾经或当下的心声,那不过是因为这个心声俗套得不值一提,盛如曦说过,我说过,我那些现在已经走入婚姻,看起来很幸福的女朋友们,也纷纷说过——虽然并没有谁嫁给了马赛或者白医生。
6不结婚并没有什么可不幸,不过这个事实,即使看了一部叫做<剩者为王>的电影,也不会改变的。
那个以为主角达成了愿望,和她一样的我自己就会等来幸福的妄想,是电影提供给人类最虚妄的谎言。
“婚姻怎么选都是错的,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想起这句话的同时,又想起舒淇曾经出演过价值观完全相反的<非诚勿扰>,虽然该片也把我搞得非常恶心,但王朔这句话讲得很聪明。
你高兴就是幸福,你不高兴他是彭于晏还是邢佳栋都没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嘛这当然不算什么影评,反正<剩者为王>也不是合格的电影。
我还是很喜欢落落,并永远不会忘记她在我青春中留下过许多美好的描写。
只是不可能就这样说一句:片子或许拍得一坨屎,好在情感真挚balabala,情感真挚也充其量只能是情感真挚的一坨屎啊= =做人还是要诚实的。
还没看过原著就跑去看电影,起先完全是冲着女神去的,看完以后我发现,这是一部好片(至少在我看来)。
故事还不如三十秒广告来的跌宕起伏。
一个三十五岁的大龄剩女依旧每日在忙绿工作之余静静等待着她的王子会在某一天乘着飞船来见她(不应该是白马么阿喂。。
)必然的,会有急得不行各处来介绍的爸妈以及大姑大婶儿隔壁的王阿姨小区的赵阿姨。
女神舒淇完美诠释盛如曦(我也不知道算不算是本色出演,这就让我想起我另一个每天都在祈祷“我要幸福的”女神,不然女神你们合体吧。。
)彭于晏演的小鲜肉就是盛如曦的THEONE,当他们第一次见面,女神回眸,我想,她就喜欢上他了吧。
最后小鲜肉的回来让我觉得太虚幻,或许这种事只会发生在女神或是电影中吧。
虽然彭于晏有够可爱有够young,但是我却没有感受到他与舒淇之间的火花,即便是换一枚鲜肉也能胜任,火花这件事绝对与颜值无关,要知道当年的非诚勿扰里可是觉得舒淇葛优可配儿可配儿的。
盛如曦的父母演的太有地气了!
果然老牌演员对于这种小角色信手拈来。
以至于到现在印象最深的两场戏:一个是如曦跟母亲吵架,另一个就是父亲的直白。
如果允许我再加两场的话:那就是入住机场酒店的那一晚如曦说的话,以及,如曦妈妈给女儿背后拍拍灰唠叨她穿衣服这个小动作,因为这让我想起来我妈。
所以说,这部电影最棒的就是在台词吧。
---(盛如曦母女吵架)不结婚会死吗?
不结婚会被判刑吗?
也只有你这种人,不歧视会死是吧?
我让你觉得难堪是吧?
我让你浑身不自在是吧?
那你放心好了,我会保证你将来一定断子绝孙的!
你放心啊,交给我好了!
---(机场酒店)“爱情”这种东西,原本也不应当通过努力的途径来获得,它应该早就在那儿了,它也势必会在那儿。
在我出生到这个世界上时的第一秒,或者更早在月亮仍然没有被抛出地球身体,宇宙还在安排各种内部的运行轨迹时,便已经等在那里了,只看我什么时候遇见、什么时候领它走。
它是唯一被“命中注定”的东西。
我可以努力晋升,赚钱,出国深造,买房买车。
这些我都可以努力做到。
但我要怎么努力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人呢?
这个不是我独自靠努力就能实现的呀。
父母的这份希望,我要怎么靠努力来实现呢?
他们想要送我出门,给我穿上婚鞋,端两碗汤圆出来表示和和美美,在小区门前放鞭炮,想改变我户口簿上的内容,想为了春节我无法回来过年而伤心——他们居然向往这种伤心。
这些是我努力就可以实现的么?
我能怎么努力呢?
去普陀山烧香时往贡箱里多扔些铜板?
看星座运程决定自己今天穿黑色还是白色?
---(盛如曦父亲直白)她是个从小就不太把自己的欲求摆在第一位的人,不喜欢追逐什么,只要周围的人觉得好,那么对她而言,就是最安心的好。
所以,几十年下来,我看过她吃很多亏,摔很多跤。
只要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她是能做出损人利己,偶尔甚至是有些损人也不利己的傻事来的,尽管她没有恶意,像这次,她不过一门心思想着先哄着她妈妈开心了,至于她自己如何,还有你如何,她考虑不过来。
而这个习惯,她一直改不掉,我也没有办法帮她改正掉。
能做的只有在这种时候,先对你坦言。
以父亲的立场,我可能不应当将这些对你和盘托出,但她是我的女儿,哪怕一直以来,我和她妈妈都挺担心,有时候,连我们也会走偏,觉得不管怎样,她成家了就行了。
但到头来,也不过是随便说说的。
我希望她幸福,真真正正地幸福。
她能结一场不会有任何遗憾的婚。
我想把她无怨无悔地送到另一个男人的手里,不会在将来懊悔我当初怎么就把她送出去了呢。
如此一来,就好像是,隔了很远的距离,和一定的时间,但我和老爸在空中击了一个无声的掌。
当然不是那么快乐的,激动的。
而是,我们中的一个把手举在空中,然后另一个上来,从掌根开始接触,最后是半空地扣了下手指。
老爸的手掌很干燥,有发硬的老茧。
“女儿,要幸福啊。
” “好啊,听你的。
” 这样的一次击掌。
今天西安下雨,巨冷,大姨妈竟然还到访简直各种出门不利。
到影院以后,诺大一个厅,还没有十个人,不知道是因为是小众电影没有骚到大众的痒处,还是电影宣传力度不够内容确实不行,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看电影。
前几天康熙来了彻底结束,有人说是因为高科技运用在镜头上导致演员们的皮肤状态完全遮盖不住,小s亦然,于是这节目倒闭了。
说到这是因为,舒淇一出现在别人家孩子的婚礼上,虽然盛装打扮,烟熏妆抹着,也有点不胜憔悴,老了,果然时间是把杀猪刀啊。
之后虽然舒淇各种装扮,只要化浓妆总有种熬了一宿没睡的感觉。
其实电影讲的很简单,白领盛如曦在35岁还没有结婚,也没有对象,家人主要是母亲各种催逼,以各种形式来让其相亲,电影中出现的相亲对象白医生算是母亲眼中最佳人选,奈何盛喜欢不起来。
此时,公司来了小鲜肉马赛,在工作中的接触两人互生好感但都没有揭开那层纱。
直到盛的好友章聿为了初恋情人小狄悄悄捐献了一个肾并质问盛,在过去的岁月中从没有奋不顾身,总之那么在意自己的自尊,有何意义。
于是,盛主动向马赛告白,两人在一起了。
之后因为年龄差,盛面对着母亲老年痴呆的情况,认清自己想要的是婚姻和孩子,而非仅仅是爱情,而这恰恰是年轻的马赛所不能给予的。
两人遂分手,盛犹豫和白医生是否要在一起,但相处后最终还是决定两人不适合,在分手谈话中,白医生把盛的父亲告诉他的话转述给盛,话说这里简直各种感动,眼泪哗啦啦的,差点哽咽到不能呼吸了囧。
于是,盛如曦还是一个人生活,家庭的矛盾当然还是会有,但是生活是自己的,父母无论是逼迫相亲还是催着嫁人,都不过是为了儿女能够在未来过得好。
当然,电影中最后马赛还是出现了,两个人还是在一起了,但其实说起来,也没什么大意思。
整个电影最喜欢的是两个情节,一个是舒淇试婚纱的那一段,一个是父亲与白医生的谈话那一段。
当舒淇身穿vera wang 经典款婚纱,如电影封面那样背立观众而战,忽然能感受到那一刻她的惆怅与无可奈何,她与现实的妥协,她对自己的不甘心。
看电影的时候,我在想,也许我也会终其一生都没办法遇到合适的那个人,但我还是会很努力的生活,很努力的工作,也许有的人就很幸运,一下子就能遇见对的人。
而有的人大概真的是把信号发错了,就像深海里那只与族群频率不同的鲸,大概一辈子都没办法相遇了吧?
也许我真不是个幸运的人呢?
那又怎样,我还是可以像舒淇那样披着婚纱,照样可以选择美丽,不仅仅为了悦人,也是要悦己。
父母对儿女的关心,也许有时候会像电影中盛的母亲那样过于紧逼,让人喘不过气,但也有像盛的父亲那样无条件包容的。
无论怎样作为儿女,虽然不能完全满足父母的所有要求,但是尽全力生活的好,让他们放心,这样,也才对得起他们的爱吧。
这个电影很多时候充满了舒淇一个人的碎碎念,的确是落落的风格。
有些台词非常深入人心,虽然故事感并不强,当然这一直是落落的弊端,但电影还是非常引人入胜的。
也许这是小女生的电影,无论女人是十五岁,二十五岁,还是三十五岁,也许都永远少不了少女心。
我会把电影强烈推荐给我周围所有跟我一样没恋爱,没对象,没婚姻的妹子的!
桀桀桀 发出可怕的得瑟笑声走鸟
母女车上吵架那一段,男女同住一个房间那一段,表白没等回答落荒而逃那一段,一个人去试婚纱当生日礼物那一段,我的天,没经历过的人根本不会知道这拍的有多好。
女主爸爸那段话,我就当那是我爸妈的心里话了,不然我得疯。
扣两星是因为女主闺蜜是个大傻逼,为一个男人耽误了这么多年,还默默地给他捐肾,关键是他都有老婆了!
而且结局也太逗了,为什么要让男主回来找女主,我还以为结局是女主和闺蜜会更坦然地单身下去,毕竟现实生活中就是有很多人碰不到真爱结不了婚。
前面的剧情那么真实,甚至可以说是惨烈,最后来这么一出,那剩者为什么为王?
因为等到了真爱结婚了所以赢了,还是因为没等到真爱也能自己过得好?
我觉得应该是后者。
不得不说这部剧台词是最大的亮点,各种精妙的搞笑段子,那些比喻那些讽刺,真是让人惊呼TM是怎么想出来的,你也就不得不每句话都仔细回想,生怕漏掉了哪一个搞笑的段子。
超级喜欢如熙爸,和白医生对话那段戏演得真心棒,那种对女儿的默默爱简直内流满面啊啊啊啊·····金士杰的演技简直了······决定电影上映了一定要拖我爸去看看····(>_<) 其他几位演员的表演也相当到位,我舒淇女神还是那么那么美啊·····觉得彭于晏在片子里有点呆萌呆萌的O(∩_∩)O哈哈··················咳咳咳·····我是吐槽的分割线······························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个作家拍的电影,我们也看出来是作家拍的。
导演根本就不懂得脱离文字讲述故事,场面调度和构图简直·······根本就不懂的如何用画面和情节的转换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长镜头的重复和长达一分钟的、固定机位的人物心理独白,千篇一律的用镜,剪辑的混乱·······让很多情节的衔接都显得特别生硬·····还有背景音乐真的有点让人·······不过最后我倒想说也不是所有的电影都要情节跌宕起伏嘛,毕竟是第一次拍电影,这些精美的幽默的黑色小句子,还不够你宛然一笑,拍手叫好么·····
在大家的印象中,落落应该是写青春校园成名的吧。
记得从初中同学口中第一次听到落落的名字,是听她们谈论落落在《story 100》里写的故事。
我还一惊,落落不是《漫友-动画100》的编辑吗?
头像是黑无常那个人气编辑。
怎么跑去写小说了?
后来好奇心驱使,我把她们讨论的那本《story 100》借过来看,想看看落落的功底,结果整本《story 100》看完,最喜欢的故事不是落落的。
好好的漫评不写,跑去编故事了,而且写得不痛不痒的,不对我胃口,还暗暗替她可惜。
这么多年后,再次看落落的文字,就是《剩者为王》。
不是关心“剩女”这个社会话题,而是因为我男神--彭于晏是主演。
我彭多烂的电影我都会去电影院捧场貌似成了习惯,这部当然不例外。
然后搜原著,发现作者竟然是落落,导演也是她。
惊讶她现在不简单地写些校园小故事了,而是野心大大的,成了小说家,现在还当了导演,真是挺佩服这小妮子的。
小说抽时间匆匆看完,很喜欢里面逗趣的语言,但是框架和结构我就真的不敢恭维了。
然后在电影上映前就开始暗自神伤,Eddie又接了一部烂片,小说都写得这么混乱,让一个门外汉新人导演拍自己的故事,这岂不是又是一个《小时代》。
算了,明知会烂也要看,今天下暴雨没人陪我也要自己一下班撑着伞,小心翼翼地蹬着高跟鞋去看。
下暴雨的关系,同样是周五的晚上6点钟,相比上次看《蚁人》的座无虚席,这次电影院里坐得零零落落,我数了一下,情侣一共四对,剩下的都是女生搭女生,再不就是像我这样自己一个人跑来看的,看来大家不是单身女就是彭于晏脑残粉啊。
电影一开始,是2015年的情人节,舒淇饰演的女主盛如曦被喜欢逼婚的妈妈潘虹拉来参加婚礼感受结婚新人幸福的氛围,舒淇婚礼过程中偷跑,回到公司孤单的加班,回想起8年前的情人节到今天,从有爱人到单身,无限唏嘘,年纪大了,想找个两情相悦的爱人好难。
后来潘虹拉着女儿陪她去医院体检,其实是为了介绍相亲对象白医生给女儿,相比小说里的相亲对象是高薪注会,我觉得改成医生更加妥当,可能我觉得医生比会计有趣,hoho。
对了,白医生是士兵突击的伍六一!
之后就跳戏到舒淇开车送母亲回去,两人在车里大吵这场戏我觉得很精彩,我一直都很喜欢老戏骨潘虹,觉得她除了演技超赞,她本人气质也特别好,母女之间这个要不要将就一个可以过日子的人结婚这个话题,我觉得真的身边很多朋友和家长会触碰的,算是接地气吧。
舒淇这个演员也找得合适,舒淇也是近40岁还没结婚的女星,本人可以直接带入角色。
舒淇性感漂亮,演技又好,拿过影后,可是像她啊,林心如啊,总是被媒体频频逼婚,我觉得人家有钱有貌有事业,结不结婚你们干嘛来操心啊。。。
所以舒淇跟妈妈发飙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舒淇也应该想跟公众发泄一下老娘嫁不嫁不用你们费心的心声。
之后呢,彭于晏出现了,hohohoho。
作为郝蕾(汪经理比《亲爱的》里面的鲁晓娟还胖,不过我还是喜欢郝蕾,比V)的助理出场,一上来就英雄救美,救了因为掉卡而被卡住的舒淇,舒淇回眸看Eddie的那个镜头,是Eddie这部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实在是太帅了!!!!!!
(请让我这个终极花痴打6个叹号表达一下我对他颜值的肯定,没看电影的去搜预告片)当时电影院里的女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花痴“啊”的声音,我为什么没发出呢,我当时只是张着大嘴,还没来得急跟其他妹子一样用“啊”的声音来赞叹他的帅,我真是干什么都比别人慢半拍,拍自己的头一下!
我彭出场之后我脑子有点儿不跟着剧情走了,只跟着他的脸走了。
只知道舒淇对这个小自己很多的弟弟一见钟情。
后来他俩一起加班、吃宵夜、出差。
不知道为什么,舒淇和我彭私下是那么熟的朋友,为什么拍俩人暧昧啊,调情啊这些戏看着无比尴尬别扭。
我彭演得真的很一般,他讲台词很刻意,这点舒淇也是,我觉得后期配音,舒淇自己用很飘的声音在配,我觉得有些做作。
反正这对cp没火花,我知道舒淇暗恋我彭已经很明显了,拜托,因为电影是舒淇的视角,可是我看不出我彭演的马赛是不是真的喜欢舒淇演的如曦,好像就是对友情之上、恋人未满的状态。
然后舒淇和闺蜜熊黛林演的章聿参加同学会,熊黛林那身高真是秒了同学会所有男同胞啊,好奇郭天王当初真的没压力吗?
虽然舒淇是方脸,熊黛林是尖脸,但是我觉得舒淇自然大气比熊黛林整容脸美百倍。
章聿为了见ex而盛装出席,结果得知ex得了尿毒症。
于是在知道ex有家有口的情况下,还是毅然决然地决定匿名把自己的肾捐给她此生难以忘怀的挚爱ex--小狄。
然后舒淇作为闺蜜就劝她不值得啊。
结果熊黛林就说舒淇这一生都活得小心翼翼,从来没见过她为爱情勇敢过,每次都是被动等着别人来主动爱她,想看到她为了爱不计后果、奋不顾身一次。
结果引发了在舒淇看到彭于晏的可爱学妹当街向彭于晏表白的场面后,她当着公司同事的面也第一次付出了真心,对着小自己10岁的小鲜肉说出了那句她私下练习了很久的“我喜欢你,你喜欢我吗?
你喜不喜欢我?
”看到这一幕我心里咯噔一下,觉得她真的好勇敢,我长这么大也没当众表白过,何况表白对象是马赛这么受欢迎,从小一直都是被倒追,从未主动追过女生的优质帅哥。
然后舒淇仓皇失措地从安全出口逃出,马赛追出来我就知道他俩有戏,结果她还一边道歉自己最近没休息好所以胡说八道,你别放在心上,就当我刚什么没说,一边快速下楼梯。
然后我彭一句:“你先听我说啊,我也喜欢你啊。
”然后我就跟吃了定心丸一样,看过小说知道剧情走向的我当时还是紧张地身体伸直前倾,听完这句,我又放松下来,靠回了椅背上。
后来俩人就像普通情侣一样恩恩爱爱的。
舒淇也没再联络白医生。
不幸的是潘虹得了老年痴呆症,记忆混乱了。
自责的舒淇觉得是因为自己一直不结婚把母亲害病了。
所以想要结婚让父母放心。
于是她约了马赛在码头见面,我彭从后面抱住舒淇,两人朝着海(我不确定是不是上海的黄浦江,小学去过上海之后n多年没有再去了),这一幕真是电影里最美的一幕,我当时就想截图当桌面(还想把舒淇的脸ps成我的,不知羞啊!!!
)。
跟马赛说自己年纪大了,不能这么漫无目的地谈恋爱,想要稳定的婚姻,问他愿不愿娶自己。
我当时就在想,你这根本就是来谈分手的嘛。
男方25岁,在拼事业的时期,你还是男方的上司,这个时候怎么可能跟你结婚嘛。
果然马赛说需要更多的时间。
然后舒淇抱着马赛那个如释重负的表情,说了一声bye。
我心想这不是你要的结果吗?
然后舒淇一个人在风中形单影只地离开。
话说舒淇真的好瘦、好美、身材好好。
电影里面好几套舒淇的衣服我都好喜欢,可惜我这身高、我这肚子、我这象腿、我这气场hold不住啊。
之后舒淇就开始重新联系白医生了。
短暂交往之后,舒淇还是决定跟白医生开诚布公,虽然白医生条件很优秀,但是俩人并不适合。
然后白医生说如曦爸爸(金士杰扮演)前几日来找过他,以父亲的角度表明了如曦是为了母亲的病而把白医生当成可以快速结婚的救命稻草,他不希望女儿为了别人开心牺牲自己的幸福,他要女儿幸福,希望白医生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这场戏是全电影最精彩的一幕,金士杰不愧是舞台剧老演员,长镜头一气呵成,父爱如山,电影院里开始有了啜泣的声音,而我当时眼睛也起雾了。
我想起了前阵子,我刷好友圈跟我爸随口一句,“今年好友圈里好多人结婚啊,” 我爸当时赶紧补了一句:“你不要着急,是你的就是你的,我相信我女儿的好缘分一定就在不远处。
”我突然想起那些被父母逼婚的朋友同学,觉得自己有这么棒的爸爸好幸福。
虽然我爸不像电影里面的金士杰能讲那么动听感人的台词,但是一样打动我。
电影的最后,一年后,舒淇下班路过之前和彭于晏当初想玩却没玩的影子版前面回忆的时候,彭于晏从影子版后笑着走了出来,然后舒淇笑着飞奔到大彭的怀里,舒淇那一瞬间的笑容,真的超美,像一朵盛开的向日葵,暖到我的心里。
虽然这个结局有点儿烂俗,我彭在电影消失了那么久之后重新突兀地为了圆女主的he而硬冒出来,但是我还是很开心,好姑娘值得得到幸福,戏里戏外都一样!
电影里有个地方我蛮喜欢的,Eddie演的马赛说自己有个超能力,能永远插对u盘的方向。
然后舒淇演的如曦说自己方向感奇差,每次都插反。
结果那次对话之后,俩人有一次一起开会,舒淇意外地插对了u盘的方向,而有超能力的彭于晏竟然插反了方向。
然后俩人小眼神一交流会心一笑,那场我特别喜欢。
全场笑声最大的一个小高潮是马赛和如曦因为航班取消被迫一起住进宾馆最后一间房,如曦睡觉滚到地上,正好撞到了因为床太软睡不着而睡地板的马赛身上,把马赛鼻子撞出血了。
然后如曦把自己的姨妈巾拆了取出棉花给马赛塞鼻孔,当时马赛问:你那儿弄得棉花啊?
我就猜到是拆姨妈巾了。
但是当时俩人的对话很有“性”趣,我又反应慢了半天才知道大家为什么笑,我真是。。。
忘了说,舒淇穿婚纱超美的!
电影看完往外走,突然想起来奶茶那首歌没听到。
题外话,我觉得最配白羊座舒淇的男人是射手座的黎明,我到现在还希望他们两个在一起。
巧得是电影开放前放的唯一一个预告片就是黎明圣诞节要上的《消失的爱人》,这是影院故意安排的,还是他俩命里的缘分啊。
最后,我想说我还蛮喜欢这部电影的。
比我想象的要好许多。
至少比《小时代1》强,不会跳得那么突兀。
而且落落很会在光棍节前夕抓我们的心理,如曦这样的B型血女孩子,知道在学业、工作上努力,但是偏偏在爱情上很被动,不够勇敢积极,我觉得不光是我,电影院里其他孤身前来的妹子也觉得自己身上有如曦的影子吧,在看到如曦最后等到了马赛之后,也对未来的感情生活燃起了希望,对吧?
《剩者为王》电影好坏先放一边 能不能别这么多!
赤裸裸!
赤裸裸的广告啊!!!
现在拍电影的投资还真是廉价啊~崩溃了。
这是一个关于大龄都市剩女遇到小鲜肉的故事。
彭于晏是个很奇怪的人 他在现在小鲜肉盛行的时代里他!
有代表作!
他!
永远不老!
为毛现在看到他还是像《听说》里一样嫩!
舒淇~舒淇~我真超喜欢她的声音。
可是其实说起来这个故事舒淇演起来还真是我如果说“驾轻就熟”会不会有点残忍。
超级喜欢潘虹饰演的母亲和舒淇的对手戏 超级有感觉!
那种碰撞!
一个曾经会爱也努力去爱的姑娘在受挫后成为一个剩女,遇到小鲜肉又不敢再次出手 你到底是要继续坚持爱情还是选择婚姻,好像年龄在女人这边特别敏感 你没有选择权 不断有人给你说差不多就嫁了吧还想找什么样的啊,可是自己又不想这样草草一生。
啊~好怕我到三十多岁的时候还没嫁出去 我妈天天拿刀砍我。
话说回来这个故事不真实的就是如果真是三十好几了!
有白医生这样没啥毛病的!
我也就嫁了!
而不是在这在白医生和马赛之前徘徊!
这种问题的就好像我今晚是和梁朝伟吃晚餐还是和张震去健身一样,明明都不可能嘛 是好电影 但少看这种电影 不要抱着这种不切实际的期望。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由小说作者本人导演的作品,可能拍摄角度长短镜头的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场景的打光等等很多地方确实需要改善,可是作为一个并不那么懂电影的我来说,这部电影是合格的。
这是一部需要用心去看的电影,没有跌宕起伏的情绪,没有夸张的矛盾冲突,甚至连台词都那么不像“电影台词”,可是一旦融入进去了,这就是一部直击心灵的电影。
“剩女”这个词好像越来越流行,身边的“剩女”现象也越来越多,可是我本人是反对“剩女”这个词的。
“剩”是什么意思?
别人不要的东西就是剩下的东西?
不不不,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大家都在号召一个口号“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那么当女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之后,女性的地位也随之提升,教育程度也不亚于男性,那么越来越多的女性可以在工作上跟男性抗衡,成为所谓的“女强人”。
就像本片舒淇所扮演的盛如曦一样,寄情于工作,各方面都优秀,那为什么会“剩”下来?
别人不要她吗?
不是吧。
更多的是因为“不将就”,对工作对生活对另一半的不将就。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生活态度,这样来生活也并没有不对,那社会为什么要将她们称之为“剩女”?
其实我所理解的《剩者为王》中的“王”这个字就是对这一部分女性的最好的诠释。
她们在工作中就是女王,她们也是主导自己生活的女王,就像盛如曦一样,遇上自己喜欢的人依旧会努力追求,虽然也会有迷茫坎坷。
越来越多的人为了生活的压力或者长辈的压力,勉强自己去跟另外一个人组成家庭,这样幸福吗?
不见得就是幸福吧。
剩女并不是没人追求没人要,就是因为“不将就”,而什么时候,人们不再是为了结婚而结婚,社会也不再用各种含有贬义的词来形容这群”不将就“的人,才是真正的进步吧!
熊黛林的角色其实也代表了很多女性,陷入爱情就不管不顾,可以为对方付出一切,女人总是感性大于理性。
男人喜新,女人念旧。
还有一点特别让人惊喜,就是找来了”奶茶“刘若英唱了主题曲。
其实刘若英就是”剩者为王“的最好代表吧。
最后,我想对顶着父母亲戚和社会压力急于找另一半的姑娘们说:不要着急,爱情和幸福都会来到身边,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爱情到来之前将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跟着心走,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生活,“不将就”的心态,没错。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电影《剩者为王》讲述了女主大胆追求爱情得故事,女主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有过迷茫,与母亲有过争吵,最终因为父亲的一段话,勇敢的放下负担,勇敢的追求爱情。
最终的结局也是Happy Ending。
看完这部电影,感觉特别好的地方有两点。
一是女主与母亲堵车时争吵的那一段,特别真实。
在结婚这一点上,母女俩有着不同的看法。
两个人都没有错,只是站的立场不同。
母亲担心的是害怕没有人照顾自己的女儿。
女儿希望是可以得到爱情。
二是最后女主父亲对医生所说的那段话,真的哭死。
这一段中,父亲通过这段话把对女儿的爱全部表现出来了,站在了女儿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父亲所说的这段话以及演员这段的演绎,我感觉是这部电影最出彩的部分。
女主与其两个朋友都是没有结婚。
面对未婚夫不可饶恕的错误,汪总选择的是取消婚礼,果断的结束这段关系,我能理解也很佩服她的勇气。
但是女主另一个朋友章聿为了自己一直喜欢的男人而捐出自己的一个肾脏,我真的不能理解。
虽然是自己一直喜欢的男人,毕竟好多年都没有联系了,而且对方已经结婚生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可以选择结婚也可以选择不结婚,只要别委屈自己,别心有不甘就好。
最后父亲的独白真的太好了,很感人。
最后一点,这部电影的植入广告有点让人无语。
目标受众被完全击中,终于开始喜欢放下一切女性武器的舒淇。金老那一段看得我后悔没带纸巾进场,我相信我爸爸也是那么想的,一定是的。爸,干杯。
二流的作家去拍三流的题材得到一部九流的烂片
两颗星给金士杰,那段独白太棒了,碾压其他所有人,combined。
胆小鬼逃避狂的爱情!说得就是我…
前面就看过
节奏演员我通通喜欢!金老师依旧是亮点!真的是落落导演的嘛?感觉挺有味道的啊,不像新手作品呐。结尾圆满,但是像自欺欺人,像如曦的幻象,更加觉得惨痛。
看哭了
这么强的卡斯,咋能拍出这么一部打着爱情的旗号来歧视未婚独立女性的电影呢?对于以上这句话,我错怪这部电影了。我以为是歧视,其实是保护。金士杰的独白催人泪下,才明白父母对子女的逼婚,竟真的可能只是希望他们幸福。因为对父母来说,子女的一生只能幸福!愿天下姑娘们都能嫁给感情与幸福!
开头的母女冲突其实挺写实,但冲突的原因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家庭。结尾的金士杰一人长对白非常典型,如果放在舞台剧里再适合不过可全剧除了那一处,再没有一场可与之匹敌的戏,反而显得非常突兀,别扭,脱节。抛去剩女的皮,演员演技撑起的肉,骨子里不过是又讲了一个陈词滥调的爱情童话。
金士杰独白:把结婚这点事搞得那么悲壮也是醉了。
别人常在背后说我是剩斗士,我就觉得自己一直都是好少年~
给舒淇的两套衣服吧……
太烂了 剧情也烂梗也烂 一星给爸爸的话
看的首映场。这一类型的都市爱情故事对舒淇来说早已驾轻就熟。故事有笑有泪,有点意思。爱情,其实就是必需品。最后舒淇出来访谈,说单身也挺好的。有点心疼。
终于等到了一部不是小妞电影的爱情片,把爱情和婚姻沉重的一面说了出来,没有什么喜剧元素,也不打任何嘴炮,现实主义得很彻底,但真的非常有诚意,还好没有错过。
还蛮轻松娱乐的。“剩”这个主题其实抓得挺好,更多的是一种家庭焦虑,而非个人焦虑。然而感情线太滥,人物描述得太浅薄。白医生和马赛的区别,单纯是“无趣大叔”和“阳光美少年”的对比?不要责怪作者轻浮,把“追求爱”和“追求一场有趣的恋爱”划等号,简直是这个浅薄时代的通病。
看在两位主角颜值的份上给两颗星
有时候就想,老为这点破事思前想后的有意思吗,可是看到金老师讲的几句话,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
只喜欢三段:舒淇和潘虹吵架说这个世界已经歧视我了你还站在他们那一边;郝蕾和舒淇聊天说这世上有人不喝牛奶有人不需要恋爱,这些不是必需品;金士杰说都一直能想像女儿带一个男生回家说我就要跟定他了。金宝说那番话是真正的演技。剩下也就看看彭于晏吧。
我觉得不难看 没想到彭于晏是演技很自然这一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