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推荐的绝对是冰岛的《公羊》,短小精悍的兄弟故事,最后一幕令人震撼。
其次是《沙尘暴》,虽然是以色列影片,不是伊朗的,但都有一种类似的中东电影的味道。
《男人与鸡》略有些失望,本来期待可以更重口更怪鸡一点的,结果还是没能放开手脚。
《德军占领的卢浮宫》作为一个半纪录片形式的电影,逼格实在太高,欣赏不能…隐约觉得有些无病呻吟。
「本国,羊的作用最大在冰与火的世界里存活下来无论发生何事,都坚韧不拔1000年来都是人类的救星与挚友一年到头,无论欣喜还是分歧羊都与农夫的工作和生活交织在一起羊群优良则前路坦荡羊群退减则前景黯淡」这是影片刚开始,兄弟二人都带着羊去参加比赛时主办方的「祝酒词」,讲得是羊对这群人来说的重要意义。
全片所有情节、冲突都在这里打下伏笔。
就像国内的《秋菊打官司》或《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片子里的主人公也做出了对自己来说天经地义但对他人来说难以理解的举动和选择。
世界和生活的荒诞性就诞生于此。
主人公有个电话里说,「生活就是这样」。
记得之前看过有描写冰岛人的书,这句话好像是冰岛人的口头禅。
但这句看似接受一切的口头禅之后,其实是对命运的反抗,哪怕代价巨大。
《公羊》,又名《两个兄弟和八只羊》,是一部刚看完没有感觉,再回味渐渐理解的影片。
难道看完这部冰岛电影,也获得了北欧式的缓慢深沉?
这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电影,说不上喜欢,但很独特。
许久之后,才渐渐明白这部电影为什么可以获得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大奖,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冰岛视角、冰岛语言拍摄的影片。
全片,没有明丽的色彩,最暖的色调大概就是晚上灯的光晕、烛的焰火。
人们的衣服是冷色调的,房子是白色的墙黑色的门,深秋的大地是冷色调的,甚至天空也不是明丽的蓝色。
全片除了山谷、一座连接牧场和市镇的桥和山谷中疏离的房舍,没有一座现代化建筑。
最冷的,大概就是人了,兄弟间、朋友间,都是冷冷的、远远的,陌生、疏离、懒得客套。
人们即便面对面,也是聊聊数语就陷入无边的沉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两个独居的男主人公所有最激荡的情感、最柔软的话语似乎都给了羊,先辈传下来的品种,他们赖以生存的羊。
全片只是叙事,从未解释兄弟间冰山一样的隔阂,唯一叙述过的就是他们四十年前就不说话了。
在探讨这个山谷如何处置羊群时,邻居一语带过这山谷女人都不来,似乎可以一猜兄弟二人那么深的怨仇。
兄弟情和羊,是电影的两条主线,这两条线紧密缠绕,羊的命运就是了兄弟二人的共同命运。
影片从一个山谷牧羊业的命运,折射了当下传统养殖业的命运,信息和基因时代,谁也逃不出大时代的手掌。
故事梗概: 一个在寒冷牧区牧羊的男人谷米在一次公羊选秀中败给了与自己素来疏远的哥哥,怀恨在心的他决定报复,他放出哥哥的羊患病的消息令全村轰动,调查组闻讯奉命带来将羊群全部消灭的消息,悲伤的谷米先有关人员一步自行消灭了自家的羊群,但在家里偷留了几只。
当全村只有哥哥的羊群还没被消灭时,出于个人利益谷米决定前去提醒,但收到的只有哥哥爆裂的愤怒,谷米隔日推开房门,发现冻僵的哥哥躺在雪地上时,他只愿意将他放在拖拉机的运斗里,待来到医院直接将它倾倒下便离开。
偶然的一次意外,谷米私藏羊只的消息泄漏,走投无路的他只好向哥哥寻求庇护,当调查组来到谷米家发现羊群消失的时候,把他带走调查。
谷米被带到调查的木屋,哥哥使计放倒了调查人员,二人自知在村里拯救羊只无望,只好选择把羊群赶往高山之上,不料突遇暴风雪,暴风雪之中,羊群走散,哥哥发现弟弟晕倒在了雪地之上,最后决定在雪地上挖出穴孔,将弟弟放入,并脱下二人衣服,哥哥紧紧依偎弟弟,渴望用体温去温暖对方...... 兄弟关系的弥合,二人从形同陌路、互不搭理到仇恨彻底爆发再到以一种貌似疏离的方式去帮助对方,而后以羊族为牵系寻求到对方可见的帮助再到最后的哥哥一方的温暖给予,形成了一个圆环式的结构。
在寒冷的高原牧区本就人烟稀少,男女比例失调,兄弟关系的脆弱使得彼此的生活都愈发显得孤独寂寥,甚至不愿提一个字,平日里的通信工具只是一只小狗。
当母亲的遗嘱说出口,一种隐秘的保护关系便悄然建立,弟弟以土地为依托,承载着哥哥的生活。
即使这层内里关系包裹的外壳是一触即破的暴戾敌对与妒恨在心的可笑伎俩。
看似脆弱的关系能在这片极寒的地区维护稳定,需要的温度可想而知,所以在弟弟意识到自己的做法导致了整个地区的羊群灭绝时,除去自保的意识,还有可视的无奈与歉疚,而即使是这种自保,也植根于这片父母馈赠的土地之上,来源于对母亲的承诺。
最后哥哥的爱之拥颇有《断背山》结尾的意味,既然能够相见时无法给予你渴求温暖,或许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我可以给予缺席的守护。
人与羊,乃至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极具特点。
在这里,简单的人与牲畜的关系并说不通,如果说只源于单纯的利益,弟弟也不会自甘充当刽子手。
弟弟谷米对羊群亲呢的吻、哥哥对本地羊群即将灭绝的恐慌,在敬重生灵之上也代入了兄弟之间的情感,微渺到行将就木,才更想用力抓住。
在空灵寂静的雪山冰河,一望无际的绝望的白里,任何生命都应当被崇高的珍视。
因羊之交配而生的喜悦,又是因羊之交配而起的纷争,当繁衍生息都成为了矛盾,希望的火苗还未燃起便被冰封,旁观的沉默人类该如何自处呢?
弟弟谷米貌似嫌弃地驾驶着拖拉机运载着昏迷的哥哥向医院行进,左侧的孤独驾驶,右侧单调的黑色汽车一辆接一辆疾驰路过。
有种虽千万人而吾往矣的孤绝之感,当原始文明立在漠然行进的工业化进程投射出的阴影之下,只有以一种无言的滑稽低头走过。
当一个个镜框进入了画面,一盏盏热烈的灯点燃了谷米的居室,温暖的颜色独独献给了家,窗口也唯独向着兄弟打开。
广博寂落的自然生息着自己的活力,内容中的人类也以自己的方式体察着自身与土地,个人与他人的微妙关系,即使相距遥远、看似疏离。
在这个国家,在这片冰与火的土地上,在所有灾难的抵抗和坚持面前,没有任何事物能超过羊的重要性,羊亦是人类上千年来的朋友和救星。
每一天,无论欢愉和受苦,羊的生命都与它的牧羊人以及它的辛勤坚忍紧紧相连,如果我们的羊高兴了,太阳也会温暖地祝福所有人;如果我们的羊不开心,则如同黑夜与诅咒般黑暗。
以上是影片里评羊比赛主持人的开篇语,毫无疑问在冰岛的这个小村庄里,对于这些牧羊人家庭而言羊几乎是信仰的载体了。
在圣经里,耶稣基督是降世的羔羊,要为所有人赎罪。
羊不但象征着耶稣,也象征着信众即上帝的子民。
主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必亲自寻找我的羊,将他们寻见。
牧人在羊群四散的日子怎样寻找他的羊,我必照样寻找我的羊。
这些羊在密云黑暗的日子散到各处,我必从那里救回他们来……通篇之下我的理解偏向于冰岛的地缘,农场中的羊因为疾病感染的风险而被悉数扑杀更像是这个刚经过一场巨大金融危机的30万人口国家的一个隐喻。
为羊颁奖仿佛灾难前的狂欢,性情奔放的Kiddi获得了头筹,而兄弟Gummi因获得第二而闷闷不乐,后来我们发现Gummi有着冷静理智的思维,而Kiddi是一个情绪化且酗酒的人他数次醉倒在冰天雪地里,他们冬天穿衣服都呈现两种颜色,红色的Kiddi和蓝色Gummi,两人亲为兄弟却不交谈,情感与理智仿若人性两面又似社会两极。
在村民讨论羊痒症的聚会上,Gummi提及本地的羊会被“外国的激素羊”所取代,冰岛人对外来事物的恐惧以羊的形式呈现出来。
而丹麦兽医和政府坚持的大规模扑杀行动,和金融危机之后欧盟对冰岛采取的一系列紧缩管制措施遥相呼应。
在电视播报羊搔症新闻时,gummi看向墙上的羊头,主持人补充道,羊瘙症时十九世纪末期由一只英国的羊带到冰岛的。
旁白无心听者有意,冰岛人对外来事物的恐惧从羊的历史看来原来也由来已久,更不用说那仅剩的八只波尔斯塔德羊了,说开了便是冰岛对欧洲大陆的一种又爱又怕的心态。
也许你会认为我是过度解读,这里还是要聊一聊结尾,冰天雪地的夜里,兄弟为了保住羊进入漆黑的山谷,Gummi救羊心切倒在雪里,Kiddi为救兄弟脱光了衣服在冰窟窿里为他取暖,那八只羊已不再重要,从未真心交流的兄弟两紧紧抱在了一起,在严寒之下危难面前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危机后的冰岛也需要人们相互取暖团结一致。
去年戛纳“一种注目”单元最佳影片,恰巧跟前年的获奖作品《白色上帝》如出一辙,都是跟动物有关,当然这部《公羊》好看得多。
这并不是从动物眼光去看待人类世界的那类环保题材,导演讲述的是一个简单质朴的亲情故事,羊是两位老死不相往来的兄弟之间的纽带。
没有叙事技巧和悬念,平铺直叙的故事也可以很吸引人,尤其影片贯穿着北欧人特有的幽默感,以及镜头下展示冰岛的自然景观。
没有呼天抢地的哭诉,也没有夸大其词的渲染,两兄弟之间的恩怨情仇统统在娓娓道来的情节里展现出亲和的感染力,即使在冰天雪地的生存环境里,亲情也能如炽热的火焰将相隔半个多世纪的心结融化掉,正如影片最后的感人一幕。
故事也许过于简单了。
像一个简短的短篇故事,读来让人有余味。
两兄弟间的龃龉,通过养羊赛揭露出来。
哥哥的羊以微弱的优势赢得头筹,弟弟屈居第二。
但在一开始,两人出门之时如同路人的小段落,已经为此埋下伏笔:两兄弟积怨已深。
直到弟弟怀疑哥哥“污蔑”自己养的羊患上传染病乃是出于不轨动机,矛盾背后的原因才被揭示出来。
原来当年,父亲去世留下遗嘱,要将家产留给小儿子,母亲病危之时嘱托哥哥将房产让与弟弟。
至于更深层的原因,电影未曾说明,留下空白。
影片具有北欧人的独特幽默。
兄弟俩的住宅虽然只隔数米,却要用狗来传递讯息。
当气急的哥哥将子弹射穿弟弟家宅的玻璃之后,弟弟煞有介事地将更换玻璃的费用写于纸上,让狗送达给哥哥。
看到这里,观众多会会心一笑,想想这种“仇恨”要是放在中国,铁定老死不想往来,动不动就是大打出手,哪来得这么温情有趣。
龃龉的解开,借助于一次灭羊行动。
为了不让瘟情扩散,整个山区的羊都将遭到屠杀。
两兄弟都是爱羊之人,舍不得羊被平白无故地屠杀。
哥哥偷偷地藏下八只,以保留珍惜羊种。
弟弟知道后,过往恩怨抛下,同心联手,反抗警察毒手。
最后在深山中,哥哥不幸受寒休克,弟弟以身体焐热弟弟。
“是羊让两兄弟走在了一起”,腐女们会心地笑了。
《公羊》尚可一看,但给个“一种关注大奖”就未免过于褒奖了。
就像之前一年的那部《白色上帝》,不知道是何人评出来的。
时间一定是要被耗费的。
这部电影就是人把时间用在永远的,漫长如人生的养羊和陪伴上。
它让我们感受到一种高浓度,非常单一的浓度。
单一的轴,始终上下搅动着两个老头儿的悲欢离合。
故事始终没有明说他们当年为何决裂,只通过一点点蛛丝马迹,带出那些脆弱又偏执的情感过往。
影片的设计者,不认为这种解释很重要,而是始终保持北欧系克制的叙事,将一切旁枝简至最低。
今天即是今天,此刻含着一切凝望,人与自然环境的孤寂与人的倔强,在高寒的风中奇妙地共振。
《公羊》又名《两个兄弟和八只羊》,导演西德格尔•西乌尔乔森(Grímur Hákonarson),这是一部冰岛的电影,剧情小品类型。
电影中出现的人物不多,讲述了一对老年兄弟,谷米和基蒂居住在同一个山谷里,两人是邻居,农场也相邻。
但由于某种原因,两兄弟四十年来都没有讲话,相互之间的交流靠一只牧羊犬索米来传递信息。
基蒂在家门口学着狗叫,索米就会奔跑到跟前,嘴巴衔着信送到古米手中,这一画面印象深刻,在片中出现了两次,让人感觉很暖心。
公羊是当地人们收入的唯一来源,公羊是家人,是渡过寒冬的好伙伴。
在一次公羊比赛中,古米以微弱的优势赢了基蒂得了冠军。
基蒂不服气,偶然发现古米的公羊得了羊瘙痒症,这对于羊来说是致命的,就这样举报了古米。
这一举动引来了检疫人员,最终为了彻底消除瘟疫,使得整个农场和山谷的样都要清理掉,包括基蒂的羊。
古米是固执的,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反抗,不配合这一行动。
晚上拿着枪去找基蒂,咒骂,打碎了基蒂房子玻璃。
更有因买醉,一次掉入水沟,一个晕倒在基蒂门口。
基蒂没有视而不见,第一次把古米脱光放到自己家的浴缸,让古米恢复过来。
第二次,基蒂则用铲雪机挖起雪地里的古米,一路送到医院门口而后离去。
节奏缓慢,这一举动让人觉得温情。
而基蒂则积极配合行动,自己亲手打死了147只羊。
但私自在自己地窖里存留了八只羊,他小心翼翼地守护羊,在羊身边阅读。
当然最后还是因为羊动静太大被前来消毒的检疫人员发现。
这时候基蒂求助于古米,古米也不计前嫌地给予了帮助。
40年的不言不语终于因了这8只羊化解,重归于好。
为了守护羊,不得已,在暴风雪的天气中将羊赶往高原,这一过程中,雪地车陷进雪里出不来,羊走失,基蒂去追,最终晕倒在雪地里。
古米发现时,第一时间挖了雪洞,将基蒂和自己脱光,在雪洞里紧紧抱在一起。
全篇背景还是非常干净的,没有女人,因为没有女人愿意到当地,当地环境恶劣,全靠祖辈传下来的纯种羊赖以生存。
可以说,兄弟俩把最柔软的情感都给了羊,这冰岛里温暖的精灵。
而两兄弟的情感像极了两个小男生,相互之间的攀比,相互之间在恶劣环境的相互守望,这样的情感深沉且细腻。
两兄弟长得好像,都留着络腮胡,胖胖的身材,我都分不清楚,感觉挺小众的电影,喜欢这样的电影。
适合闲下来打发时间,或者一家人坐在客厅喝茶吃水果时,一个风景不同的文艺片。
为亲戚们找个话题,同时也能减少尴尬时间。
和自己另一半聊聊天,看个爆米花电影,躺在床上幻想以后的人生,也蛮暖的。
若是非要我写140个小正方就很没有必要了,真的很服这个条件好吧,说起孤寂,公羊小日子过得还挺好,后宫佳丽三千人,并没有三千宠爱在一身,一视同仁,该见谁见谁。
影片最后怎么还发出了对资本家的不满与不理解。
他们有低保的丫,不是还蛮多的么。
家里用的也不是很好,可能都是朴实勤劳的牧羊人吧。
因【某物】决裂又因【某物】和解,表面讲述的是【某事】,其实是以【某事】为媒介叙述背后的人物关系的发展与变化,这几乎已经成为某种烂大街的模式。置人物于极限的情境(也没做到),用刻意的克制去描绘的手法,也沦为一种可以瞬间让影片升格为冷门高端艺术电影的套路。从这个层面而言本片真是无趣。
冷淡中的温情
7.1。有些黑色幽默不错,小细节也ok。不过情感厚度不够啊,差很多
味同嚼蜡。
关于老兄弟的恩恩怨怨与和解。
可惜是打着瞌睡看完的,也许无法理解羊如人命的心情。一开始老头跟羊群亲密的画面,总让我想起woody allen的性爱宝典……
跟我想象的有差异,还以为没有语言交流的故事会是个奇葩片儿,结果弹幕上出现冰释前嫌四个字感觉很好的总结了影片哈哈哈~第四颗星是给画面的
北欧片对我有持之以恒的魅力,清清冷冷不急不缓,冰火岛的故事也有异域情趣。这部讲两个40年没说话的倔老头兄弟因为要共同面对一场羊瘟而打破了坚冰。公羊选美,牧羊犬信使,把醉酒的兄弟拿大铲车铲到急诊部,最后两兄弟联手藏羊,在冰窟里赤身相拥...运镜构图平整干净,故事幽默温暖。一种关注最佳!
电影太孤寒,不只是画面冷,而且冰天雪地里又人迹罕至,以至于有种浸入骨髓的孤独感,忍不住边看边裹了好几层的被子。故事也和观感一样冷,不过却是逐步升温的过程,抽掉了多余的装饰,音效、配乐、摄影都极简到了和画面一样干净的程度,更凸出了人在这个环境里的孤独感,而兄弟俩从心怀龃龉到最后赤身取暖,开放的结局我们不知道他们是死是活,但至少破解了几十年的隔阂,起码心是热的。
两兄弟的爱恨情仇
温情小品
是我想错了里面并没有太多风光。整体还行。
6/10。北欧温情小品。没有触动到我,公羊只是个抒情道具。
无法想象平日里赖以生存和陪伴的羊,突然间离开的感觉,或者是亲手了解生命时的痛苦,原本只是输的不甘心,没想到给整个山谷羊群带来灭顶之灾,最后两兄弟的关系由于农场筑起的隔阂又因为羊而得到缓解。
大概知道导演想要怎样一种效果
人和动物的互动好看 人和人的互动不好看
他们的毛衣看起来好暖和
一场羊群的瘟疫,两个兄弟的和解。冰岛电影总是能发挥其地域特色,把独特的人文风光气候优势结合的很好,让一个普世温情的小品故事显的独具风味。
冰岛山谷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人与人及人与羊关系的紧凑,在这一背景之下是省略交代原因的兄弟之间的间隙。以“选羊”为契机,羊疾,杀羊,藏羊逐渐展开,促使一墙之隔的两人被迫交流。在这一过程中,两人的矛盾让位于与灭羊者的矛盾,继而展开了末尾的这场赶羊逃亡以及无从逃脱的已知结局。
前有《公羊》,后有《羊崽》,冰岛人对羊的感情真是深厚,影片借片中人物之口讲出了冰岛人与羊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两兄弟也像两只倔强的老羊,沉默寡言又有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