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喜欢这部电视剧,秦升那个案子惊得我一身冷汗,如果我是秦升,我也会掉入那个圈套的。
诱惑那么多,对手的手段那么多,还能做到心无杂念真的是太难了。
年龄大的人就一定能不为所动吗?
不会的。
这和年龄多大没关系,和心性才有关系。
什么是心性。
就是当投我所好来临的时候我会做出什么选择,当做一件事情艰难无比的时候我会做出什么选择。
最后敲登闻鼓的画面,是还有续集吗?
强烈的期待着。
①●明洪武年间,皇帝朱元璋对整肃吏治不遗余力。
定远知县朱桓凭借“皇侄”的特殊身份,横征暴敛,强抢民女可谓无恶不作。
经由监察御史郑士元检举查证,朱元璋割弃亲情将“皇侄”处死。
●开国勋臣朱亮祖在广东任上贪脏枉法,私置田宅。
朱元璋南巡,朱亮祖为掩盖所作所为,陷害了番禺知县道同。
案情一经查实,朱元璋下令将这个昔日功臣“斩立决”。
●刑部尚书开济收受贿赂,放走京师大狱中的死囚薛强,案发后又伙同狱监、狱医等人绞尽脑汁逃脱罪责,最终以身试法送了性命。
●户部左侍郎秦升举报贪官有功,受命为钦差大臣到灾区巡视赈灾情况。
所到之地,秦升不为金银所诱,在苏州却中了知府蔡玄的“美人计”,以致断送了前程。
●驸马欧阳伦走私茶叶攫取钱财,朱元璋不循私情,将欧阳伦处死。
②李立群,1952年5月2日出生于台湾省新竹县,祖籍河南孟州,中国台湾舞台剧、相声、影视演员。
1981年,凭借电视剧《卿须怜我我怜卿》获得了金钟奖最佳电视男演员。
1984年与赖声川合作成立表演工作坊。
1995年,离开表演工作坊转至中国大陆发展,同年凭借电影《阿爸的情人》获得了加拿大魁北克国际影展最佳男演员奖。
在《洪武大案》中李立群饰演的朱元璋,他从一个落魄乞丐到后来成为勇猛刚强、雄才大略的开国皇帝,并推翻了元朝腐朽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这样的经历让他嫉恶如仇,对贪官的惩戒也从不手下留情,被称为最犀利版的朱元璋。
③这无疑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古装剧,用历史来影射现实,怀揣往昔在反贪的路上寻找一些希冀。
历朝历代乃至任何一个国家都杜绝不了腐败,腐败只能防止似乎永远不能根除。
这部历史剧不足之处是对典型腐败着墨过多,而对于潜规则,乃至官场的陋规没有深刻的挖掘。
④反腐剧如果要有深的挖掘,一定要追问制度的缺陷,就《洪武大案》有一段对白很有意思。
韩铎问:做一个清官太清苦了,罪臣正三品,月俸十石。
若想置田置产永远没有希望。
陛下,你为我们这些臣子想过吗?
朱元璋说:朕在想,你们当官一定得发财吗?
台词虽然短,追问了明朝官员的俸禄是否合理,可惜在内容上没有具体给一个衙门算算经济账。
只有若干皇亲,功臣,恶霸如何贪婪,这里案件犹如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只要浮出水面,给他们治罪谁都没话说。
编辑没有把衙门的经济账好好算算,《潜规则》吴思先生计算,县长的月薪约等于1130元人民币,这些钱雇佣师爷,秘书类的幕僚,还有不少下人等等。
然后算算在官场用钱,那些是必要,甚至是必须的,不然想办事都难,这些可以通过台词情节来展现一二,更能看到这些官员为什么要铤而走险。
有一些官员是内心的膨胀,有一些官员是被人恶意拉下水,还有一些官员可能的因为最低生活标准不能保障,慢慢的步步深陷。
⑤关于道同的单元,广东巡抚徐本也是一个深刻的挖掘的角色,他在处理道同和朱光祖矛盾,和自己摆的中间处在什么样的状态。
其实他的内心应该要比道同更复杂,他不是一根筋,他在官场里面要平衡各方面的矛盾。
他需要的是一种稳定,具体的是非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差不多在皇帝上面维护表面和谐就可以了。
可惜是他最后和朱元璋的对话上,台词略显一般,没有道出他内心的凄苦。
道同的死是反应了率真,独立的人格在权力的角斗场向来难以存活,道同就是官场里的愣头青,如果把他和前几单元的郑士元的位置换一下,可能要死就是郑士元,性格所致。
不同的是郑士元的上司是朱元璋,朱元璋理解了他的赤胆忠心;道同的上司是徐本这样的懦弱的和事老,还要面对朱光祖这样的霸道开国元勋。
廉洁清正的人在官场,想要办点事实,一定接受不完美的现实,灵活的运用权变,不然只能碰个头破血流。
⑥这部戏里个人觉得李立群和吕凉两位表演的最好。
李立群饰演的朱元璋,在他富有磁性的声音里,说了不少语录,“古人把清官分成三类:知天理、明是非,不随便收取不义之财者为上;为了名声名节不收取财物者次之;畏惧法律、担心被抓不敢收取财物者再次之。
朕以为前两者是不想贪,可为清官也;后一者是不敢贪,也可以算是个守法的官。
”“古人云:立朝之后,有六种事是深深可畏的。
贤人藏匿起来了,深可畏;四民迁业,深可畏;上下相循,深可畏;廉耻道消,深可畏;毁誉乱真,深可畏;直言蔑闻,深可畏。
”这些名言警句,刚强有力,但是在现实的官场里显得有点大而无用,不如“杀,杀,杀”痛快。
就电视剧而言,最后的胜利不是正义,而是更高的权力,因为专制之下司法并不独立。
更要仰仗拥有更高的权力的人是谁,如果不是洪武皇帝,而是正德,恐怕你也就笑不出来了。
我希望以后的反腐剧,侧重表现制度的漏洞,不是衬托人格的伟大。
⑦ 主要演员 朱元璋(李立群 饰) 朱元璋执掌“明”政权后,致力于肃清吏治,通过一系列严格典制惩处贪官污吏,以实现其巩固中央集权目的。
他决意“杀尽贪官”,但在施政期间受到多方阻力,有来自功臣勋爵的傲慢;有来自皇族内部的矛盾……诸多羁绊之下,朱元璋初衷不改,其间原因有来自他的内心深处作为帝王的自私,亦有对劳苦民众的体恤…… 郑士元(王洛勇 饰) 工部营膳所所丞郑士元因揭发韩铎等官员贪污有功,得到朱元璋赏识,升任为监察御史。
郑士元为人耿直,为官确实清正廉明,查案中秉公执法,在调查朱元璋侄子朱桓一案中尽心尽职,不惜冒死进谏。
朱桓(修庆 饰) 朱桓原本是朱元璋堂兄朱六九之子,初为庐州知府,因作奸犯科险些被朱元璋处斩,因朱六九求情才被贬至定远县任知县。
于定远县任上,朱桓凭借“皇亲国戚”身份处理了几桩冤案,没过多久便又显露出贪佞本性,横征暴敛,欺压良善,强奸民女。
监察御史郑士元奉命调查朱桓所犯罪责,终将 其绳之以法。
开济(吕凉 饰) 任职刑部尚书的开济,一向以清正廉洁示人,在朱元璋眼中也是一名信得过的清官。
然而,他实则欲壑难填,大肆受贿,在处理“薛强案”中更是收受了薛家巨额钱财,放任下属暗中将已该处死的刑犯薛强偷运出京师大狱。
随着案情逐渐明晰,开济的本性也被逐渐披露。
秦升(保剑锋 饰) 因为揭发钦差大臣刘玄贪污,26岁的秦升被朱元璋破格提升钦差大臣,受命出京巡视灾区。
秦升虽出身官宦世家,毕竟年少,缺乏经验,尽管他立志清正廉洁,多次拒绝了地方官吏金钱利诱,怎奈官场中的诱惑种种,他在苏州巡视期间,最终没能躲过知府蔡玄给他设下的“美人计”陷阱。
蔡玄(侯天来 饰) 苏州知府蔡玄曾因贪污获罪,被责令带镣办公。
尽管如此,蔡玄贪心不改,想方设法贪污朝廷下放的赈灾钱粮。
知道钦差大臣秦升不为美色和钱财所动,蔡玄便从其爱好的字画琴棋入手,先是送出价值连城的古画《四梅花图》,而后又以美貌女子蔡钰引诱秦升就犯,最终使其为己所用。
不过,蔡玄到底没能躲过朱元璋的调查,与秦升一并获罪。
蔡珏(杨幂 饰) 蔡珏本是苏州青楼妓女,被蔡玄看中,选入府内,设计陷害钦差大臣秦升。
见到秦升后,蔡珏真心相爱,以身相许。
秦升被收押之后,蔡珏受到牵连。
重刑之下,蔡珏不改初衷,认定自己与秦升两情相悦。
朱元璋可怜她一片痴情,没有将其治罪。
秦升等人被斩之后,蔡珏削发为尼。
道同(刘德凯 饰) 广东番禺知县道同,性格温良,体恤百姓,一心想治理好所辖区域,以在政绩考核当 中被评为“合格官员”,怎奈广东兵马司将军朱亮祖屡屡纵容手下在番禺滋事,当地驻军也向道同索要额外的粮饷钱财。
道同与朱亮祖理论多次,朱亮祖怀恨在心,竟然向朱元璋诬陷道同串通故元残匪。
朱元璋盛怒之下传旨处斩道同。
朱亮祖(徐少强 饰) 朱亮祖战功显赫,在广东兵马司任上掌有兵权,后又被朱元璋委以平灭云南的重任,是以骄横不可一世。
由于番禺县令道同对其治军颇多干涉,朱亮祖尤是不满。
一次谈话中,道同说曾经获得皇上“面谕”,提醒朱亮祖约束属下。
朱亮祖闻听,更是恼怒,借机陷害道同,而他最终也因罪责过多,被朱元璋处斩。
欧阳伦(富大龙 饰) 贫民举子欧阳伦在殿试中受到朱元璋赏识,被钦点为“状元”,同时又被安庆公主相中,成了“状元驸马”。
一时春风得意中的欧阳伦偶然发现了安庆公主的“秘密”——秃头。
本来以为娶了个美若天仙的公主,实际上却是个“秃头公主”,曾经踌躇满志欧阳伦郁郁终日。
在家仆周保的纵恿下,欧阳伦结识了商人冯知远,开始涉足朝廷严令禁止的茶叶走私。
一朝事发,欧阳伦身败名裂,被朱元璋降旨处以绞刑。
安庆公主(胡可 饰) 安庆公主因一直没能找到意中人迟迟未嫁,这也是朱元璋的一块心病。
终于,安庆公主看中的新科状元欧阳伦,并招其为驸马。
不久,欧阳伦发现安庆公主患有怪病——秃头,怎奈迫于皇族压力,只能接受现实。
安庆公主自知有愧于驸马,便在朱元璋面前为欧阳伦说情,求得差事。
不想,欧阳伦借机走私茶叶触犯刑律,并最终被治罪,安庆公主求告朱元璋未果,撞死于龙书案前。
几个案子的来龙去脉讲的清清楚楚,其间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和性格上的特征叙述的很成功,而且毫不拖沓。
是讲故事的好手,逻辑通顺,情感充沛。
朱元璋开始的雄心壮志与最后一个案子的英雄迟暮之感,令人唏嘘。
严刑峻法并非好的解题思路,以现在的法治理念看,法当适度。
全部重罚会导致初犯之人破罐子破摔,毕竟圣贤实是极少数,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难免犯错。
威逼也好,利诱也罢,尽力把平凡之人引到少作恶的道路上。
只看了个开头,这片子说真话,感觉打8分不算高。
本来只是为了看丑货,这片子的名字也不吸引人,哪知道看了竟然觉得意外。
不管好人也罢,坏人也罢,不管哪个都是绝对是人精儿啊,斗得很精彩。
里面一个小角色,初看他丑态百出,以为是个窝囊废,哪知临死前在朱元璋面前一番话竟然是头脑灵活、胆色俱佳。
虽然一看就是谬论,但竟然很难辩驳。
其它人就更不用说了,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9.3分(扣掉一个杨幂,扣掉一个节奏和小瑕疵)关于朱元璋的电视剧,个人认为胡军版的《朱元璋》与李立群版的《洪武大案》最佳,《朱元璋》虽然有不少戏说的成分,但对朱元璋的刻画非常传神,很有农民皇帝的感觉。
另一版道长的《朱元璋》就好比是离谱给离谱他妈开门离谱到家了,什么垃圾玩意,这也说明剧本不好,再神仙的演员也救不回来,下限太低。
李立群版的朱元璋没有胡军版的那么可怕,反而很平易近人,从反贪入手,选朱元璋做主角确实合理,老朱确实非常痛恨贪官,演技也非常好。
开大人全场最佳!
开大人三原则:不要慌,慌是没用的;不要逃,逃是会被抓起来的;不要自首,自首是没有出路的……😂好喜欢开大人,和四水一样让人念念不忘,不过四水只是小强,开大人是郭达斯坦森级别的,就是最后没抗住失去了boss气质,袁清士就胸怀坦荡不怕死,挺可惜的,道同最惨了,他只是想坐下来吃饭啊😭,李立群老师演给“钦定称职”那话真的绷不住,太有感染力了,每次点开都能哭死。
杨幂全场最差吧,看着就很现代人不明朝,不过还算不是很出戏加上戏份少,凑合。
虽然剧特意避开了四大案,但35话四个案子除了最后一案稍微拖了点,其他节奏都行,尤其是开大人主场,那真是过瘾😂,开大人威武聪明段位高,王者带白银,奈何青铜太坑。
主演的演技都挺好的,官场上的人物性格都很合理鲜明,没有一样的角色,看着过瘾。
第一案的郑士元、第二案的开济与薛老爷、第三案的蔡玄与秦升他爹、第四案的驸马与冯知远,都是王者啊😂,奈何王者带青铜带不动。
当然,还是开大人最强。
剧情有意思的地方挺多的,挺欢乐的,花船那边几个官员也挺好玩的,还有名句“你造反的时候怎么不告官”,很有道理,短短几幕也刻画出了人物性格。
还有几个求死的,还有要求杀全家的,还有要求对自己重刑的,😂,这点开大人就不行了,没有保住boss的气节啊,有点low了,就差这么一点啊开大人,原本可以成为郭达斯坦森二世的😂。
至于这类剧一贯来的借古讽今,写得那是相当好,官场上的一些交道也写得很真实。
有点《官场现形记》的道道。
能在2011年还有这样硬质量的剧真是非常惊喜,基本上没啥毛病,也就之前说的最后一案的节奏和杨幂的问题,其他都还行,混混演得是真好,让人咬牙切齿。
总体是非常优秀的,不看可惜。
值得多遍反复观摩,除了太少不够看,可以再演个四十集。
看了这些演技优秀的剧是看不下现在那些没有演技的垃圾剧的。
为什么现在乐视视频播放每一个节目都看不了,都卡广告那里。
哪位大神发个洪武大案的播放地址啊,谢谢啦!
但是评论要写149字才能发所以发西字充数,忘大家海涵。
不耽搁大家发播放地址给我。
哈哈看看字够了不,1234567890987654321098776544321122334455677899009887665544322
4.5星。
好剧。
好看~节奏明快(除了最后的驸马一案有些拖沓),风格有些像《大明王朝1566》,但台词更直白些,讽刺gc黑暗面。
秦升案与驸马案可能于普通人最有借鉴价值,一人本是清官,因一时贪念,行差踏错,无法回头,看得人脊背发凉;另一人本是状元,因想一步登天,走了不适合自己的路,做了驸马,身不由己,又经不起诱惑,逐渐滑入深渊,令人扼腕叹惜。
“好义者以利民为心”——人若只想到自己的利益,拥有多少都不会觉得足够,所以会贪;若能想到自己取了不义之财会有很多人因牵连遭受苦难,善用这些财富却可以造福很多人,可能也就不愿也不想拿了。
朱元璋反腐意志如此坚定(可谓杀伐决绝,不赞同),但当诱惑足够大,贪官仍层出不穷,可见靠人治是很难的。
建议实行一些诸如公开一定职务以上的gy及其家属收入明细等类似细化措施,信息尽量透明化,由全社会监督。
最后,道同、郑士元、韩宜可,先生们千古流芳……(24、25集看破防了)PS:“古人把清官分成三类:知天理,明是非,不收取不义之财者为上;为了名声、名节,不收取财物者次之;畏惧法律,担心被抓,不敢收取财物者再次之。
”洪武年间,gy评定称职者仅一成……
这是2011年的一部老剧。
“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一人为大,大邦大国大明君”这副对联很应那时那地那人。
剧中对出这副对联的那个书生韩宜可是唯一一个从第一集活到大结局且一路在升guan最后做了高guan但在剧里没有演出来的朱允炆登基档口(或登基后)的结局会如何呢?
片尾曲《梦也有价》的台词也很耐人寻味。
从开头的第一句“没人记得梦醒的一刹,却忘不掉梦境如画”——现在看还真应了那人那句“十年后再来看”,果真是百年一梦;到“没人不知人字两画,却写不好这左右撇捺”——世间是最难做的是人、最难写的还是人;到“春绿接秋黄,朝阳连落霞,十字路口,八面来风”——满满的画面感,原来从头到尾可以走那么快,不过历史的一瞬而已就已然走完了。
处在“八面来风”的“十字路口”,自然是寒凉难受的,可那年之后还能再有“十字路口”的机会吗?
“这或许是最后一次了!
”时代背景都在这句歌词里唱清楚了;到“可惜可叹可悲的大幕落下,辉煌不再、面容洗尽铅华”——一句话唱尽了古今兴衰,历史的发展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没有任何一个政治强人能扭转得了历史的走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历史的进程已是难得;到“泪化残阳血,冷冷的滴洒”——有人曾把朱元璋比作明朝的教员,这样的比喻当然是不当的,但是他们都对底层群众怀着深深的感情,只不过朱元璋为门户私计,而教员则为世界人民。
教员晚年的眼泪又何尝不是他和他的时代的那滴“残阳血”,要知道他可是“红太阳”啊!
再到“写下史书,该写的话,该写的话”——“是非黑白当秉笔直书、不容歪曲”,今天的史书都做到了吗?
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书写的吗?
再到最后一句应题的“梦也有价”——是的,每一场梦都有它的代价。
只不过,梦醒时分是美梦成真还是噩梦惊醒或是黄粱一梦?
看完之后回味无穷当成明朝背景架空剧来看还挺有意思的,刚开始看非常不起眼,画面灰暗,妆造也不美,但是看着看着不得不感叹剧情设置巧妙,台词写得也妙。
终于明白为什么叫“神探朱元璋”了。
单元剧的顺序安排得巧妙:花船案体现朱元璋个人魅力;朱桓案(附带空印案)让老朱跨过心里那道坎;秦升案讲了一个刚进入官场的英年才俊如何一步一步掉入陷阱;薛强案讲一个官场老手如何一念之间堕入深渊;道同案是一个简单的正邪对立的故事,但是案件结果让人唏嘘;欧阳伦案可以作为朱桓案的呼应,以皇亲国戚开始,终于皇亲国戚。
花船案不带二虎带朱标真是心大啊,哈哈,万一被一窝端了就完蛋了。
刚开始朱标特别不起眼,到朱桓案结束,我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了。
结尾郑韩二人告别的那一幕意境真好。
秦升在兖州这一段剧情氛围极佳,我一直害怕突然从哪个角落里冲出来一只鬼把他生撕了。
与蔡大人谈论书画的台词真巧妙,只是杨幂太出戏,其他人不论男女妆感都很轻,杨幂妆化那么重,真没感觉哪里好看。
薛强案把主视角放在开济身上太巧妙了,本来威风凛凛的刑部尚书一步一步成了一个神经质的疯子,背后的朱元璋真是一个深谙人心的天才。
道同案初看之下比前几个案子要简单许多,显得不是那么出彩,但是仔细想想这个案子让人背后发凉,如此好官在官场完全生存不下去,朱亮祖一封诬告信就能让道同丢掉性命,朱元璋的惩贪就像笑话一样。
同样的朱桓案中打响惩贪第一枪的郑御史的下场就是永远不能回到中央任职,回想起来让人唏嘘。
这个案件改编自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故事,朱元璋得知真相后气得在大殿上拿鞭子把朱亮祖父子两都打死了。
正是如此简单的故事才更让人动情。
欧阳伦案比较平庸,而且有些细节安排得不太好,但也不差,可以看成是富大龙个人的表演专场,以皇亲国戚(朱桓)开始,终于皇亲国戚,也算是圆满结局了。
最后不得不想一个问题,朱元璋在的时候可以尽力惩治贪官污吏,朱元璋不在了呢?
朱允炆看起来不像是能挑起这个重担的继承人。
遍地都是朱亮祖的时代何等绝望。
而且是低级贪污案,除了薛世明这个案子比较精彩,从开头猜不到开济是贪官,随着剧情一步一步揭开刑部尚书的贪腐,有深度。
(相对于其他几个案子的明目张胆高明了十倍)别人抓不到证据,除了薛强自己跑出来找不到其他证据,所以这节比较好。
像其他的花船一抓一个准,赈灾案满城皆知皇侄和朱亮臣,欧阳伦这三个简直就是明目张胆,天下皆知而皇帝独不知。
这3个案子都是底下官员全部知道到没有得到好处却帮着隐瞒,可以说随便去一个人就可以抓到证据的案子,而且完全不需要明察暗访,只要跑大街上就能看到这3个的手下在打着旗号敛财,可以说是非常的小白文了 秦升一案就显得皇帝用人又疑,只会大刑,第一次被诬陷,大刑。
第二次就回一趟苏州这破事,没任何证据就抓人,莫名其妙7.9的评分虚高,相比于9分的大宋提刑官,少包,狄仁杰。
这里面的案子太小白了。
算了。。弃之
剧不错,不过,越看到最后越发现,没有民主,一切反腐都是空谈
这是反腐倡廉剧
可以说是现代贪污案例的成功转化了。居然还有大幂幂……
开大人厉害,蔡大人绝了......
明朝人民的名义
开头那个皇侄县令太狗血了,直接拉低了本片的档次
不错啊~
肯定的是台词。确实扎实。可惜的是剧情,当皇帝亲自审案,主观定罪(办案杀回马枪),亲自判处大臣凌迟诛三族时候,说明已经开始胡说八道,不可信了。已经沦为皇帝戏说,而非一个真正关于政治斗争和洪武大案解密的大戏了。剧集始终游离,主角始终没有确定。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吧。
春泥马沙比狗血剧情
跟外公外婆还有狗子一起看的哈哈,也是一种回忆
各种套路尽现,神探朱和尚!
前后剧情偶尔会连不上,马马虎虎。
演技派很多,也算是比较正规的历史剧吧。
大幂幂演技一成不变,一如既往的矫情,没有丝毫寸进,演啥都一个样,三十多的孩子妈了老演一些玛丽苏的偶像剧。男主又老又丑又油腻,台词不贴脸让人出戏,剧情老套狗血,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没有丝毫让人看下去的情节。
看解说,二棉裤说剧,太好看了
《朱元璋惩贪》,包含的大小案件有:饥民起义案、私访花船案、诛杀皇侄案、死囚复生案(全剧最佳,开济和朱元璋两只老狐狸之间的博弈太精彩了!)、钦差受贿案、斩杀勋臣案(道同赴死那段太感人了!)、驸马沉沦案。我觉得同为讲述帝王体恤民间的故事的戏说剧,本剧比《康熙微服私访记》更有历史正剧感;同为揭露了官场腐败的断案剧,本剧比《大宋提刑官》更接近现实;同为以明朝为历史背景的借古讽今类政治剧,本剧比《大明王朝1566》更有观赏性和趣味性。剧里有多位演技炸裂的演员,尤其是李立群,他近乎完美地塑造出了一位杀伐果断、富有城府,在百姓面前是天使、在官员面前是魔鬼的明太祖。不过有一说一,虽然看到剧中贪官被惩治时会大快人心,但是感觉剧里的朱元璋在惩治某些贪官时也太狠了——贪污了钱就要被凌迟+夷三族,太可怕了😂
3.5
看了几集,一般般
大明厚黑学朱恒案,侄子开济案,元老秦升案,钦差大臣朱亮祖案,开国武将欧阳伦案,驸马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