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尽头

The World's End,世界终点,世界终极,世芥末日(台),醉后末日(台),醉爆末日党(港)

主演:西蒙·佩吉,尼克·弗罗斯特,帕迪·康斯戴恩,马丁·弗瑞曼,埃迪·马森,裴淳华,托马斯·洛,扎卡里·拜莱斯,贾斯珀·莱文,詹姆斯·特拉佩,卢克·布罗姆利,索菲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3

《世界尽头》剧照

世界尽头 剧照 NO.1世界尽头 剧照 NO.2世界尽头 剧照 NO.3世界尽头 剧照 NO.4世界尽头 剧照 NO.5世界尽头 剧照 NO.6世界尽头 剧照 NO.13世界尽头 剧照 NO.14世界尽头 剧照 NO.15世界尽头 剧照 NO.16世界尽头 剧照 NO.17世界尽头 剧照 NO.18世界尽头 剧照 NO.19世界尽头 剧照 NO.20

《世界尽头》剧情介绍

世界尽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过度沉湎酒精、年届不惑的盖瑞·金(西蒙·佩吉 Simon Pegg 饰),突然间想起20年前青春时代一件引以为豪但未竟的浪荡事,于是相继找来如今已经有了各自家庭和事业的好伙伴奥利弗·张伯伦(马丁·弗瑞曼 Martin Freeman 饰)、彼得·佩吉(埃迪·马森 Eddie Marsan 饰)、史蒂文·普林斯(帕迪·康斯戴恩 Paddy Considine 饰)和安迪·奈特利(尼克·弗罗斯特 Nick Frost 饰)。他们相约返回故乡纽顿哈芬,试图再次找回通宵5人、12间酒吧、60杯啤酒的快乐时光。小镇一如既往,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是镇上的人似乎全然不记得这几个老男孩。 在盖瑞的引领下,起初一切还比较正常,可当夜幕降临之后,诡异事件交替上演,盖瑞等人发现,他们仿佛不知不觉步入某种超自然的圈套之中……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东游之八仙伏魔天秤婚姻异形猎手新生谢谢你温暖我的世界迎雨咆哮恐惧湾亲爱的没想到吧参与其中舍我其谁麻辣冤家玛雅蜜蜂历险记如果这叫恋爱感觉会很恶心阿斯特拉罕怪女孩爱你如诗美丽独女君未见第二季大佬攻略恋爱中的宝贝火线第四季省港大营救撕裂人柳树街鬼屋市长夫人的秘密麒麟幻镇卡罗尔双生炽爱失恋大不同要案组雷霆出击

《世界尽头》长篇影评

 1 ) 要是能重来——脑补重构1990串吧之路

扫了豆瓣20条长评,好像还没有人真的聊这电影的另一种可能,即开场4分钟之后全是主角Gary一人脑补的。

来,我们仔细探讨一下这个可能性。

“你失望了吗?

”“失望什么?

”“你们最终没有到达世界的尽头。

”这段发生在电影开场的互助会的对话,成了Gary脑补1990串吧之路的契机,电影里的提示:一. 从他招募众人的片段可以看出,他对四个好友的认识隐约留在1990。

二. 串吧之路的一系列故事,稍后展开。

三. 约85分钟,他与好基友争执时露出了精神科病患的手环。

互助会与精神科串吧之路需要详细展开,我们可以隐约感觉到前四分钟的1990串吧之路和电影(权且当作是2013吧后面说外星人来这里23年了)的串吧之路有诸多相似,列下对照清单的话,我们似乎才能理解,为什么到后面剧情越来越荒诞。

0. 途中

1990/2013——我开着“野兽”进城,按了一个路人的门铃。

五个人并排走时位置都一样。

1. 一号邮局(The First Post)

1990/2013——“我们去了酒吧,大喝一场”。

酒吧名字直译就是“第一站”。

2. 老相识(The Old Familiar)1990——“我们醉了,我们笑了,我们争锋相对,有小妞,有烈酒,有好戏看。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有酒喝。

”这里的剪辑并没有告诉我们具体是在哪间酒吧,因此2013的Gary也是把这段记忆搅在一起,并没有严格按照1990“可能”的时序。

1990/2013——“我们醉了”。

酒吧名字直译就是“老朋友”。

3. 闻名雄鸡(The Famous Cock)

1990/2013——“我们笑了”。

酒吧名字直译就是“出了名的屌”。

1990/2013——“我们针锋相对”。

4. 交叉之手(The Cross Hands)

1990/2013——“有烈酒”。

酒吧名字直译就是“过过招”。

1990/2013——“有好戏”。

5. 好伙伴(The Good Companions)

1990/2013——“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有酒喝”。

酒吧名字直译就是“大家要一起”。

6. 忠仆(The Trusty Servant)

1990/2013——“我们觉得自己天下无敌”。

酒吧名字启发Gary,“这家伙变走狗”。

1990/2013——Oliver跪了。

7. 双头狗(The Two Headed Dog)

1990/2013——和Sam一起上厕所。

酒吧名字启发Gary,“大战双胞胎”。

1990/2013——双胞胎/双头狗。

8. 美人鱼(The Mermaid)

1990/2013——“有小妞”,西方的美人鱼约等于我们的白骨精。

酒吧名字启发Gary,“有人要色诱”。

9. 蜂窝(The Beehive)

1990/2013——“喝到第九杯,我们开始与世界为敌”。

酒吧名字启发Gary,“这是一个蚂蚁社会”。

1990/2013——“在蜂巢,事情有点大条”。

9¾. 烟屋(Smokehouse)

1990/2013——“那里的一切都很疯狂”。

不用多解释,就是吸嗨了。

1990/2013——Peter跪了。

10. 国王之颅(The King`s Head)

1990——没去 2013——国王之颅。

字幕组翻译错了,他们略过了(blow off)最后三家酒吧,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三家酒吧没有顾客/酒保,因为记忆中就没去过。

剧情只能根据酒吧名字脑补,比如这一间,国王之颅,够直观吧?

11. 墙洞(The Hole in the Wall)

1990——没去 2013——墙洞。

墙上的洞,够直观吧?

12. 世界尽头(The World`s End)

1990——没去 2013——世界尽头。

世界尽头,够直观吧?

总结一下,所有稍微“正常”点的剧情都是1990年发生过的,重要的时间节点和酒吧都是对的上的,在细节上可能有一些出入,记忆嘛,这很正常。

这也是为什么36分钟之后剧情逐渐“失控”,因为喝大了,记忆越来越模糊了呀。

最后三间酒吧没有酒保/顾客,因为没去过,只能靠酒吧名字脑补。

这个故事就是Gary试图圆梦黄金一里,打破重重阻挠(世俗价值观变成了外星势力),却在最后,还是没能喝上最后一杯。

梦没有完满,生活还在继续,未来就仍有希望。

 2 )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距离埃德加.赖特和他的怪咖三人组的《血与冰激凌》三部曲里的第二部2007年的《热血警探》,《世界尽头》真正的完结三部曲,已经到了2013年。

影片的主题批判,三部曲各有端口。

《僵尸肖恩》直接表现为现代都市生活的枯燥单调对人本质的异化,作为一个自由人的生活形态的异化,重复,机械,漠不关心,自我封闭,变成毫无个人主张的行尸走肉;《热血警探》则控诉为意识形态体制或曰资本的黑手导致群体异化,整个小镇的几乎所有居民为了所谓“安全小镇”的名号,集体谋杀异己者,而且正义附体,匪夷所思,不管是小镇还是伦敦警局,都把恪守法制的尼古拉斯当成异类排挤打击,除之后快,所谓的旗号,其实都是利益的推动,小镇也只不过是资本操控下的一幕傀儡戏;《世界尽头》貌似是以一群中年人追寻青春时光,怀旧学生时代的酒吧一条街打卡为主线。

然而离奇的却发现,小镇上的几乎所有人都变成了蓝色液体充盈的被外星智慧操控的机器人(奴隶)。

经过几番厮杀,当然男主也没忘了一路打卡。

最后揭晓,所谓的外星智慧,其实就是互联网或曰网络化人工智能。

10年前,早已经有《黑客帝国》系列这样对于人工智能操控世界的更开脑洞的想法。

世界镜头的内核,并不见得有多惊世骇俗,而且只不过是《僵尸肖恩》的PULS版,只不过后者是被现代生活僵化和套路了的僵尸,而前者则是沉迷于手机、平板电脑虚拟网络世界里,被虚拟世界操控了的蓝色液体的空壳子人而已。

批判的主体虽有不同,从乏味的城市生活,到资本原罪及意识形态洗脑,再到互联网虚拟世界的操控,三部曲的内核理念并没有更有先验性或思想深度,不过其无处不在的荒诞英式幽默,极其风格极度鲜明的技术流镜头剪辑语言,都让这三部曲把暴力喜剧爽片外衣穿得华丽陡峭,深秀蔚然,让人过目难忘;且都能让西蒙.佩奇与尼克.弗罗斯特塑造的人物熠熠生辉,有自己坚定的平民价值观。

肖恩,尽管生活一塌糊涂,既没理想,也没规划,对爱情对事业对生活都没什么激情,但遇大事不含糊。

一是对胖基友不离不弃的照顾,再就是僵尸袭城的时候,救老妈,救女友。

一个小老百姓,你能要求他什么?

不就是关键时候不掉链子嘛。

尼古拉斯.安奇儿,一个意志无比坚定的钢铁直男小警察。

情商很低,洋相也没少出,但就是恪于职守,一个人硬刚整个小镇的阴险诡谲。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热血,二字,说的就是不同流合污,不屈服于权势的底限。

对小老百姓来说,这个要求有点高,但是个理想吧。

盖瑞.金,一个大家眼中的失败者,青春时斗志昂扬,人到中年,一事无成,还沉湎于少年时的冲动豪迈荒唐无稽的幻想里,最大的心愿时了却少年时喝遍整条街的酒吧,直到“世界尽头”。

中年时再度召集老友,重现往日。

2刷的时候我正和几个日常酒友在一起,大家都笑着说,我们老了的时候能这样就好,我们中一定要有一个这样的人,能张罗,有情怀,有号召力,有激情,能带动所有人情绪,这样就好。

一个普通人,不就该这样吗。

变成发光体,照亮你身边的人,用快乐感染你身边的人。

至于拯救世界,跟资本较劲,还是跟互联网较劲,都不如,内心常怀一个简单的执念,把这条街的酒吧都喝一边,一杯也不差。

就跟武松打蒋门神之前,一定要逢酒望就喝三杯酒,村醪也不放过。

原话叫“是酒望,就须三杯”。

这个就是原则。

国家大事可以含糊,喝酒打卡涉及到人生信条,这个不能含糊的。

其实《世界尽头》这个片子的题材很有意思,尤其对于2013年,经历了若干成功后的怪咖三人组,彼时已经各有成就,不再是当年热血上脑组团搞喜剧电视剧,刚开始作《僵尸肖恩》时还稚气未脱雄心勃勃的时候。

三部曲最后一部,距离第二部已经过去了6年,这应该确凿就是他们的最后一次电影合作。

对于西蒙佩奇饰演的盖瑞金,重招旧友一起完成当年许下的夙愿,喝遍整条街直到世界尽头,就好像历经波折,三人组也终于重新聚首,完成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了结夙愿。

所以每一处酒望,每一杯酒(酒吧把他拉黑不让喝,桌上残酒凑一杯也得喝),哪怕和机器人打得翻天覆地,也得喝,这就是小人物的信条。

我反而觉得,这个核是最动人的,也是盖瑞金这个人物身上最耀眼的地方。

世界尽头,这个名字,恰如其分。

哪怕直到世界尽头,小人物的信条,也得坚守。

哪怕就是满饮此杯。

因为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2023年7月19日1:50

 3 ) 血与冰淇淋三部曲”的最后一部

“血与冰淇淋三部曲”的最后一部。

电影讲述在疯狂串酒吧喝酒的20年后,五个从小就是死党的酒鬼重新聚首。

让他们聚集到一起的原因是,他们当中的一个朋友准备再来一次马拉松喝酒大战。

他带着自己的好朋友回到故乡,并且决定寻找到那个只在传说中出现的酒吧“世界尽头”。

然而他们发现,酒吧和小镇已经悄悄被外星人占据,于是一系列疯狂搞笑的事情开始发生。

 4 ) 不为正确而活

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爽片,荒诞之余又不失深刻。

人活着就不是为了正确的,这也正确那也正确,友善爆表,我对你客气,你对我客气,这不是人类那么些年的生存之道。

人类,是一种很顽劣的生物,它要自由,要享受,充满了贪念,而这种贪念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因。

一个人活着是有自己的个性的,不能事事都在预计之中,都在掌握之中,我凭什么要相信你所相信的,哪怕你渲染的再有道理,再大义凛然,但是我有我自由的权利。

之于人类,自由是第一人权,哪怕是发飙的自由。

外星人的撤退也是体现了这一体系的不稳定,在非暴力的前提下,人类根本不会被驯化,一个人不同意,整个体系土崩瓦解,这又何尝不是人类的一种顽劣。

完事之后还被歧视那些可怜人们,他们又做错了什么,他们无非是相信了一个能让世界更好的方式罢了,在大是大非面前人是没有辨识力,就像德国的百姓又有什么罪过,他们无非是错误地相信一个宣传能让德意志重回巅峰的人罢了,这种歧视何尝又不是人的一种顽劣吗?

2022-5-28看

 5 ) 世界尽头

1.如果城邦是大写的人,那么人就是小写的城邦。

如果美国可以搞定米洛舍维奇而拯救遭受屠杀的非塞族人,外星人可以搞定人格连续体的自我立场以使这个人更成功、更健康,这个宇宙更和谐么?

所以柏拉图提供的这个奇怪的大前提,果然说明他是个独裁者培养基吧?

但如果一个人要砍断自己的手,要一次性吸食三两heroin,要把自己贡献为食物,一个别人,有权、有义务强行阻止他么。

“it's the basic rights to be fuck-ups!”如果人类真的获得过这种基本权利,世界早就走到尽头了吧——不亦善哉。

2.上述问题,是个非常古老的问题。

古老到卢梭,古老到柏拉图。

而本片用嘴炮这种往往只有放到二次元世界才不违和的策略来呈现出这块内容。

三部曲里,这一部是最为程式化和单线条的,各种自我复制的痕迹,比如注啤酒的视角,比如改造人就是僵尸2.0;连BGM都是过气得观众不太知道了的歌。

真是,像simon和nick一样,帅则帅,萌也萌,惜乎老咗。

3.可是这多年后,恰恰是这苍老脆弱的片,最最看不得。

谚云“老不看三国”。

据传是因为助长老奸巨猾。

什么啊,是因为周瑜三叹而死,关羽身首异处,张飞死不瞑目,诸葛亮呕血志不酬,邓艾、姜维、钟会一时豪杰,皆化尘土。

天地不仁,何苦来这世上一遭啊。

只为了12杯酒么?

第12杯,确乎只能是在,世界尽头。

 6 ) 世界已经这个怂样,我们还一起玩么

推荐30岁以上的哥们看这片,说的是那青春不在还有小伙伴和你一起打怪么?

是不是身边好友只能在烂醉之后回忆糟烂往事?

说完之后却是空空的失落,因为人也不对,事也不ok。

因为,哥们,世界的秩序已成,我们都不再是那探索者了,一个个是那系统的螺丝钉而已,所以马泽发客,快来一杯一口闷,去你妈的秩序喝到世界尽头。

继《僵尸肖恩》《热血警探》之后第三部《世界尽头》。

哦也。

我最佩服这套片的地方就是,故事的切入点都很小,但够深,鲜血直冒,而不是与美国大片那样,上来就拯救世界,主角永远高高在上。

这套片,主角都是置身于这个操蛋的世界,和观众一样,一边理解,一边适应,然随着剧情的推演,逃出生天,自然而然成了英雄。

把自己放的很低,一起欢乐一起闹。

好像玩rpg游戏,一起练级一起打boss。

娱乐效果很棒,用的也是惯用的题材,比如僵尸惊悚、警匪枪战、科幻拯救,可是类型片只是道具,只是壳子,只是吸引浮躁观众理解故事的引子。

习惯了娱乐,却不习惯思考,用这种方式很接地气。

也许是为了让娱乐更高级,3部片子各有一个切身能体会到的主题。

前面2部不说了,单说世界尽头这一部,随着你30好几,都能体会到这种感觉。

朋友还是朋友,只是聚会不多了,话题也老是怀旧,老想召回当时的感觉就只能等到烂醉之后了。

可是时光不在,抱怨朋友不是以前那样的时候,你也变了。

这个片很准确的抓到这个人人都有的经验,可牛逼在于,并不只有这些。

此主题随着剧情继续深挖,而且依旧是献血之流面对人生亦或宇宙秩序的深刻。

成年人甘愿被机械化,宇宙最高级的文明就是要把大家秩序化,秩序化之后呢?

有的是安全感和舒适么?

乐趣却没了。

剩下的还是一堆无解的问题。

只有剧中的浪子在往前走,再坚持寻找乐趣,对抗秩序,和小伙伴们在一起,最快乐的时光,不就是未曾感觉到世界秩序的牛逼,放胆去试。

放胆去探索的时候么,永葆这样的劲头,直到世界尽头。

衰老不可怕,怕的是剩下一个空白的躯壳。

真心佩服这部戏的哥们,让我感觉到,片子还能这样弄,熟悉的类型片,不熟悉的走向,如果你也看过足够多的片,你知道,这就叫才华。

而且佩吉和胖子的表演风格不同以往,一个变化成疯狂浪子一改弱智宅男形象,一个变身成大胖猛张飞,一改以前song胖子的感觉哈哈。

能把讲道理搞的这么欢乐,或者说把欢乐的娱乐片搞这么深刻,也就这套片了。

爽!

其实你看片的时候是感觉不到我以上这套说教的,就是随着主角打怪升级一路狂奔。

等你爽完,你会想到一些其他什么。

 7 ) 基友们的终极酒吧之旅

五个基友由于成长长大,由当初的放荡不羁到现在被生活现实所奴役,唯一没有改变或者逼迫自己不能改变的盖瑞·金,联络起了当初的五剑客重新挑战曾经没有成功的终极酒吧之旅。

情节很无厘头,以为讲基友最后却出来了外星人还闹得要拯救世界,酒精带给人们的改变终究是空前的。

更何况是在酒吧文化深入人心的英国。

单看剧情来讲没有什么可说的,英国版的周星驰无厘头喜剧,笑中不带泪的那种,就说一说酒吧之旅的那十二座酒吧好了。

第一站:第一邮酒吧(The First Post),曾经是邮局,五人重访发现已经过装修,成为了星巴克式的风格,老酒保已经认不出众人。

第二站:老伙计酒吧(The Old Familiar),山姆出现,美丽依旧。

她在厕所扇了盖瑞,也让斯蒂文重燃爱火。

第三站:名鸡酒吧(The Famous Cock),这家酒吧在20年前将盖瑞列入黑名单,20年后五人再次被轰了出去。

第四站:交叉手酒吧(The Cross Hands),盖瑞谎言被戳穿,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小镇真相——被外星人占领。

第五站:好伙伴酒吧(The Good Campanions),众人迅速完成这家酒吧的“一人一品脱”,赶到下一家。

第六站:好仆人酒吧(The Trusty Servant),奥利弗上次没到这里就挂了,五人闹哄哄的引起了替换人的注意。

第七站:双头狗酒吧(The Two Headed Dog),山姆再次出现,一番三角恋的痴缠,接着一场恶斗,彻底引起注意。

第八站:美人鱼酒吧(The Mermaid),变成了夜店,如同奥德修斯的遭遇一样,众人被迷惑。

第九站:蜂巢酒吧(The Beehive),发现一人被换成了替换人,杀出重围之后,又有一人不幸被替换。

第十站:国王头酒吧(The King's Head),剩下几人预备穿过这个酒吧到达福特车,盖瑞坚持要完成马拉松。

第十一站:墙中洞酒吧(The Hole in The Wall),虽然大家有逃生的机会,但盖瑞喝完这家后,不顾一切跑到最后一家。

第十二站:世界尽头酒吧(The World's End),和大Boss“网络”进行决定人类命运的最终对决。

 8 ) 【剧透】世界尽头 结局解析

其实在故事渐入高潮时,男主发现小镇已经被机器人占领时,我就开始好奇,影片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结尾。

可能会以男主醒来,发现一切都是醉酒之后的幻觉作为结尾吧,(短评中可以看出也有人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楼主又觉得这样很俗套,而且过于残酷。

因为这样的结局,意味着男主仍将以loser的现实身份继续生活下去,醉醒之后回归失意的人生。

而本片的结局则是一路走到黑。

男主最终实现了他的人生梦想,带着一帮他最爱的机器人小弟,开始了激动人心的科幻末世的冒险之旅。

这个结局,表达了男主对于自由的执着追求,和永不改变的初衷。

外星文明撤退后的地球,科技倒退,荒芜颓废,但却是男主最大的乐园。

而和男主的神采奕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所有的上班族好友的结局都显得非常没落说明,编剧对于男主的人生态度和理想,是肯定的。

 9 ) 关于电影结尾的理解

电影结尾人类的科技毁于一旦,人类的生活回到了最原始的状态,空壳人都复活了,但遭到了人类的歧视,加里·金带着是的“年轻的空壳人”来到人类的酒吧,这一幕似曾相识,不同的是之前在小镇被歧视的是人类。

其实被歧视的不是空壳人也不是人类,而是像加里这样追求自由、放荡不羁的人,加里的是的好友一个个都融入了社会,过上了和大多数人一样的生活,枯燥乏味,但是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是该有的生活,以至于他们认为加里是幼稚的,另类的。

加里·金对12杯酒的追求,就像他对自由的追求,外星人想要同化人类,因为人类喜欢玩世不恭,拉低了银河系的文明水平,却被加里他们怼的无话可说,留下一句“问候语”就离开了,有很多人类在这次爆炸中死了,但我猜死去的可能是那些遵守社会规律的人,留下的是那些向往自由的人。

但是社会还是在发展,又有新的社会规律产生,大多数人还选择遵守规律,不变的却是加里——追求自由的人!

 10 ) 被社会所奴役?开心吗?自由吗?谁知道?谁关心?不如喝到宇宙终结。

我总是觉得那些荒诞的东西很有意思。

越是荒诞的事其实越真实。

(有时候那些真实的事其实更荒诞)我在看完《僵尸肖恩》后第一次开始思考,僵尸的含义。

他们缓慢,麻木,僵化,愚蠢。

他们还想同化你。

那时我在读大学,是个愤青。

我在那个故事里看到了世界上其实很多人是僵尸。

无聊的活着,僵化,麻木,愚蠢。

还想同化我。

这是个中二的观点。

首先,我贬低了他人。

第二,我反对的是大多数人,也就是这个社会。

第三,我把那些循规蹈矩的活着的人称为僵尸,实际上把自己比他们对立起来,成为了敌对面。

好吧,以此观点出发,我最终是被同化了。

《僵尸肖恩》是2004年的片子,而现在是2013年。

“血与冰淇淋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到来了。

片子的观点也变了。

僵尸 变成了 机器人。

或者用这部片里的话说:空壳人。

我们看到空壳人其实有他们的观点,他们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他们不再是麻木的,愚蠢的。

和主角相比,空壳人其实更加成熟,更加正确。

他们使得这个世界更美好。

而主角这样的人,最后毁了这个世界。

这样说也是有根据的。

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人存在的意义是传承基因,必然是社会的奴隶。

不过这个世界越来越强调自我,也就是脱离社会零件这种设定。

扯远了,还是回归影片。

主角是什么样的人?

一个醉汉,一个精神病。

某种意义上,我就是一个醉汉,一个精神病。

嗯,我想起豆瓣有个书评叫《我不是孔乙己》差不多一个意思。

有趣的一点是,片子最后妹子跟的也不是他。

为什么?

我想起我高中时追过的一个姑娘说我不成熟。

片里快尾声的互相说教,让我想起了我和我父亲的对话。

最后高等生物恼羞成怒的确很想我父亲愤怒的样子。

谁也说服不了谁,那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the world end。

从主角观点是他赢了。

但是此片最后的结局和僵尸肖恩一样,人类最后还是和僵尸/空壳人,一起生活着。

这么说其实没有人能改变什么人。

什么是不被奴役,什么是自由,主角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里是不是混蛋?

谁知道,谁关心,就这样活着,没有人能决定谁是对的谁是错的,没有人能决定对方该怎么活。

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最后给出了一个和以前一样的答案。

只是稍微让步了。

(否定与自己不同的人的态度比以前软了许多)我想这就是社会吧,形形色色的人都有。

大家一起活着。

中国讲中庸,其实这就是中庸,因为各种极端都有,最后反而中和了,但又多姿多彩。

(不过这样看来,还是社会的零件啊。。。

)谁知道呢。

大醉一场,喝到宇宙终结。

The World's End--最后扯点剧情相关的假如不是旧伤疤和被干后出蓝色液体。

如何百分百分辨是不是空壳人?

楼下说空壳人完美一眼能看出。

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仔细想想又不觉得他们多完美,要真的完美就不会烦那么多错误,最后失败收场。

其实这部片子看完有点失望,3星都是有感情分在里面了,因为不够颠覆。

感觉主题思想和第一部《僵尸肖恩》其实没什么太大进步,只是僵尸变成空壳人,而空壳人和僵尸的区别是他们能沟通说理,不是绝对对立。

但是《僵尸肖恩》最后,人类和僵尸其实在某种成都上已经互相生活在一起了,所以本片和第一部区别真不大。

这几年的僵尸片如《我是传奇》、3集英剧《复生》和《温暖的尸体》已经把僵尸这个形象进一步颠覆,相比空壳人其实更有趣了。

——以前,我们把僵尸对立起来,现在我们把僵尸视为人类的一部分,只是我们不去了解他们,了解之后,发现他们也是有爱的。

——————————————————————————————桃姐说:看IMDb才注意到《世界尽头》几位主角的姓都是有含义的,之前只注意到西蒙·佩吉是国王,原来还有骑士、管家、王子什么的【Simon Pegg—(Gary) King】【Nick Frost—(Andy) Knightly】【Eddie Marsan—(Peter) Page】【Paddy Considine—(Steven) Prince】【Martin Freeman— (Oliver)Chamberlain】——————————————————————————————关于结局,我是这么想的。

【就是老子这么做其实没有什么内涵和深度,空壳人和人类其实老子根本不在乎,老子也不是什么好人,世界毁灭也没关系,我就是要与世界为敌。

我才不管世界到底怎么样,反正就是要和主流做对,因为这么干,我觉得爽!

】——其实电影本身也是,你可以发现它和没内涵的片子比起来有内涵,和有内涵的片子比起来,更无厘头和有趣。

总之就是非主流。

最重要的是,西蒙·佩吉希望不管你怎么看待这电影,至少你觉得爽!

《世界尽头》短评

看了试映,从头到尾都是simon闹腾,第一段铺垫,第二段喝酒,第三段打怪,最后谈判解释了荒诞不羁的全片内涵,当然散场时也可认为全是某精神病人脑海中的幻想,如果您还记得序幕。

9分钟前
  • Carf
  • 还行

不知道在讲什么

12分钟前
  • 西门大官人
  • 较差

血与冰淇淋三部曲的终结篇,不得不说是个糟糕的尾巴,拒绝长大并与成人世界对抗的主题隐喻,处理得太过肤浅,并且也不好玩,只有开头五个人豪情万丈要去喝遍十二家酒吧的场景让人难忘。

17分钟前
  • 安东
  • 还行

#11th BJIFF# 【想看2013-05-15】埃德加·赖特和西蒙·佩吉真是绝配。脑洞飞起,有几场打斗看得也很爽。作为科幻,世界观的铺陈方式非常有趣(结尾翻世界观也挺脑洞)。12个酒吧有一丢丢数据库的意思,但肯定不是按数据库做的,不过也不妨事(张嘉佳原来是从这里抄的,差评,《摆渡人》再扣十颗星)。午夜场看得蛮开心。

18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看待这部电影戏里戏外都掺杂着情怀,它更像是前两部的合体,只不过僵尸换成蓝血人,最佳小镇换成少年故乡,西蒙早年研究过共产主义,可谓深谙体制之道,配上他们既癫狂又冷静,誓与主流为敌的极客叛逆,最后来场酣畅淋漓的决一死战,谱写荒诞现实主义的新蓝图,这是一个属于“血与冰淇淋”的时代。

22分钟前
  • 陈dler
  • 还行

‘血与冰淇淋’三部曲:【僵尸肖恩】【热血警探】【世界尽头】,快速的人物动作剪辑镜头是一大特色,其外隐约的都包涵着对啤酒的一种特殊感情,尤其是本片。盖瑞为了自己一直以来的夙去不懈追求,安迪安于现状却内心悲凉,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精神病人的血腥臆想或是那些年他们一起追过的少年

27分钟前
  • 菠萝蜜个隆冬强
  • 推荐

为什么评分这么高…是不是受了前两部作品的影响…这部我感觉剧情完全就乱套了…越到后面越失控,看完后感觉自己看完了两部电影…

29分钟前
  • 背碗卤粉
  • 较差

当我觉得这是一部感动的剧情片时,突发意外成了一部具有强大卖点的科幻片时,让我惊喜万分。可是影片的这个卖点慢慢让我审美疲劳,不过还过得去吧。

32分钟前
  • 西西
  • 推荐

2015-10-13想看 | 我爱这个故事!去你X的正X量,老子就是要自由自在的丧!

33分钟前
  • #瞬间收藏家#
  • 力荐

三部曲中最差的一部,不仅仅是沿袭过去几部的情节的问题,这部连节奏都不对啊。埃德加赖特你肿么啦

36分钟前
  • 玊未
  • 较差

从头到尾就是一个神经病酒鬼的闹剧,有说是喜剧的童鞋是脑残吗?完全没看出哪里有笑点。硬惹着终于看到小镇上有怪异现象了,可还是无聊得要命,看到结束也不知所云。主题何在?一个神经酒鬼拯救了人类吗?废话太多太多,漏洞也一把一把,毫无美感、意义的垃圾电影!

40分钟前
  • 莉莲尔雅
  • 较差

一句话概括“血与冰淇淋三部曲”:屌郎当好兄弟莫名其妙深陷异族包围。《僵肖》还是其中之最。

42分钟前
  • hitlike
  • 还行

【真正的朋友能在酒杯见底的地方找到快乐!】“血与冰激凌三部曲”终于结束了,干杯!西蒙! 开头有点冗长,后半截很刺激和给力。爽!!!!!!

47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我以为这是个中年老炮儿迷失现在找回青春救赎自我的狗血炖鸡汤,直到36分钟开始略带老相的佩吉又让世界天马行空的颠覆了,就算如果血与冰淇淋三部曲都是在不停的只为了颠覆而颠覆的话...来,杀个痛快,哪那么多废话,反正最后还是一群反社会深井冰老男人的自我救赎和老子就是深井冰你管我啊以及巴拉巴拉

51分钟前
  • Chandler
  • 力荐

相当平庸,可能对血与冰淇凌期望太高了,从头到尾就只有西蒙一个人瞎折腾自high...

55分钟前
  • Sammy
  • 还行

一星给《so young》,一星给《Alabama Song》。

6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较差

没有上一部PAUL的好玩,但是够黑色够反讽,还够惊悚。。。

1小时前
  • 一叶知一年四季
  • 推荐

to be honest, i expected more from the movie. anyway, it let me down a little bit. i don't like the end, and i believe that i could be a better way.

1小时前
  • 空想美术馆
  • 还行

真TM够无聊的,故事到最后急转直下,又在最后的酒吧里大肆说教,整个一闹剧,期待的翻转搞笑是一点也没有,西蒙交出这样的作品好意思吗,跟前两部的水准真是相差甚远,即便请这些面子咖也没用!

1小时前
  • ★冰凌宫★
  • 较差

请原谅我看不懂导演的意图。虽然我承认开头开的真是牛b。当蓝血人出现后,导演顺着奇幻的路子跑的太快,以至于我完全跟不上他的节奏。

1小时前
  • IRA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