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1911 Revolution

主演:赵文瑄,成龙,李冰冰,胡歌,孙淳,姜武,陈冲,余少群,宁静,房祖名,杜宇航,梅婷,陶泽如,邢佳栋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1

《辛亥革命》剧照

辛亥革命 剧照 NO.1辛亥革命 剧照 NO.2辛亥革命 剧照 NO.3辛亥革命 剧照 NO.4辛亥革命 剧照 NO.5辛亥革命 剧照 NO.6辛亥革命 剧照 NO.13辛亥革命 剧照 NO.14辛亥革命 剧照 NO.15辛亥革命 剧照 NO.16辛亥革命 剧照 NO.17辛亥革命 剧照 NO.18辛亥革命 剧照 NO.19辛亥革命 剧照 NO.20

《辛亥革命》剧情介绍

辛亥革命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王朝三百年江山气数将近,内忧外患,时局动荡,正是乱世之际,英雄辈出,中华民族面临着重大的历史变革。以孙中山(赵文瑄 饰)为首的仁人志士意识到只有民主共和才能救中国,他们组成一个个革命政党,旨在推翻满清政府,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国家。 在这一过程中,无数革命者流血牺牲,但是更多的革命家站出来与落后的封建体制作斗争,终于在武昌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此期间,黄兴(成龙 饰)、黎元洪(姜武 饰)、隆裕太后(陈冲 饰)、袁世凯(孙淳 饰)、汪精卫(余少群 饰)、宋教仁(邢桂栋 饰)、秋瑾(宁静 饰)等各方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为辉煌的篇章……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办公室第七季咒怨:完结篇安检第二季信长之枪我们这样的人西域铁骑玩偶分贝公子无双Hello锦衣卫黑暗斗士惜花芷舞女大盗索尔玛请认真的和我恋爱闪耀国度应许之地护花奇缘魔法保姆麦克菲2萌妃驾到三国恋老师的恩惠大明诡事录来自海洋的你子夜心跳幸福额度幽灵狗狗第一季亡命赌注又一年爱的初恋

《辛亥革命》长篇影评

 1 ) 耐力!耐力!张黎去练叉腰肌!

这部片子有一个很好的开头,至少让我浮想联翩。

路人夹道,却皆尽茫然,无人知道这个女子姓名籍贯政治面貌。

秋瑾对这个世界最后一瞥,唯一动容的,只是一个埋头吃奶的婴儿罢了。

引刀一快,从不是难事,更不用说这位弃夫抛父东渡日本,倭刀手枪从不离手的鉴湖侠女。

关键在于,这一刀,是否能斩出希望;这一屏幕的赤子之血,会不会化作下一代中国人的春泥。

面对行刑官,她只说,安得广厦,哺乳天下。

可她还有好多话没说。

不知道张黎有没有让秋瑾明白,正如《大明王朝》和《走向共和》一再暗示的那样,她所追求的事业,并非革几次命就大功告成,并非几代人之内就可以解决,甚至并非是一两个王朝所能承载之重。

那个婴儿仅仅是一个最不靠谱的希望。

如果他家境富裕,20岁以后可能会考个公务员,从此蝇营狗苟。

如果家境贫寒,则可能浑浑噩噩,来不及被人唤醒,就在不到20岁的年纪变成了军阀混战的炮灰。

如果他侥幸未死,并且有幸开化,对不起,还有北伐,还有中原大战,还有剿匪,还有用人肉扛过来的淞沪长沙。

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和前浪都死在沙滩上。

电影里有这样一个镜头,林觉民一帮孩子在沙滩上嬉戏。

后来他们都成了烈士。

林觉民这一代没有完成革命,那他的后代呢?

他的堂侄女林徽因,建国后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你懂的。

李鸿章说过,黄仁宇也说过,当前中国所经历的,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某种意义来说,我们依然身处这一变局之中。

开头的几分钟一过,后面的剧情就无可救药的迅速滑向平庸和幼稚,几乎可以称为一部准主旋律电影。

说平庸,生搬硬套的武戏和感情戏相当令人作呕。

难到商业片就一定要靠哗众取宠来获得认同?

胖胖的黄兴摇身一变辗转腾挪飞檐走壁,革命党唯一知兵的将领硬生生的成了保镖。

保镖也就罢了,你丫还和星矢有一拼,大炮都轰不死,爆破弹近距离爆炸衣服都不破,从头到尾就断了根手指,还是自己切的,我了个去。

(其实我在成龙影城看的电影,而且他们家团购真便宜,就不说这是成龙大叔的错吧……)感情戏,我就没明白李冰冰是干嘛滴,莫名其妙的哭,莫名其妙的笑,一会扮护士一会扮人妻,还不知所云的臭骂成龙一通。

说幼稚,朱尔典和袁世凯虽然是跨国好基友,但他俩的对话也绝不可能如此一丝不挂。

朱说:“我的目的就是给英国在华利益找个代理人。

”袁说:“那你可找对人了。

”……你当人人都学过中国近代史纲啊!

还有林觉民就义前受审那段,张铭岐可真是一个作风民主、爱民护民的好官啊,居然1对1审犯人,旁边连个衙役都没得,而且还让嫌犯站起来,而且在嫌犯咄咄逼人嚣张气焰下依然和颜悦色循序善诱,甚至不惜违抗上谕法外开恩,这是什么精神!

我好不容易去次电影院,本以为可以像《让子弹飞》那般频频被台词戳到G点,或者会和《走向共和》那样被详实又韵味无穷的叙事、爱恨交织有血有肉的人物刻画所倾倒,没想到看的睡意盎然。

我真想问问,张黎,你招安了?

还有一点有关本专业的唠叨,电影里有个场景。

刺客在开会时妄图刺杀革命党人。

被抓住后,黄兴去审他,就问了一句话,刺客慷慨激昂的说了一通伦理纲常,黄兴满脸不屑的听完,冷冷的丢下一句:“别审了,这个人和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世界。

”然后就潇洒的走了。

这句话居然引出满场欢笑……革命党人可是要建立民主共和,建立法制的啊。

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没有用任何法律,没有经任何程序,怎么能定罪?

怎么能下令“别审了”?

就算是大总统也没有这个权利。

不清楚历史上是否真有此事,这种混账话怎么能出自革命党之口?

又怎么能在百年后的今天激起笑声一片?

实在不解。

 2 ) 何为革命?

问:何为革命?

我告诉他,革命,就是要让四万万同胞人人有恒业,不啼饥,不号寒。

十年过去了,与我志同者相继牺牲,我从他乡漂泊重临,革命两次于我而言不可同日而语。

今天,如果再道何为革命,我会说: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

这痛苦,就叫做革命。

”红色大片《辛亥革命》的电影生动地展示了那段时期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先驱孙文——孙中山的光辉形象,深刻地揭露了窃国大盗袁世凯假立宪,真复辟的丑恶面目。

看完这部电影,我感触很多。

电影《辛亥革命》被放在一个长远的中国历史视野里,表现19xx年x月x日(广州起义)至19xx年x月x日孙中山辞任临时大总统,围绕武昌首义前后的历史画卷。

《辛亥革命》以秋瑾就义开始,广州起义的准备、过程与失败,孙中山在美国的募捐演讲,试图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革命?

为什么一个女人、母亲宁可牺牲生命要去革命?

为什么参加广州起义的20多岁的小伙子们要牺牲生命去革命?

为什么海外的华侨要捐款甚至卖掉祖宅赞助革命?

孙中山在演讲中回答的非常清楚:因为满清政府已经不可能给中国人生活的尊严,中国要摆脱被世界歧视的命运,只有革命这一条路。

至此我明白了我们的革命先烈们为了我们后辈的幸福所付出的种种艰辛。

随着思想觉悟的进步,统治人类的不再是兵器而是思想。

这就是思想的力量。

辛亥革命的最重要成果,就是让这一思想开始中国人心中扎根。

即使还有怀念皇帝的遗老遗少,也改变不了共和理念成为中国历史的潮流。

在晚清,只有孙中山自18xx年起,就坚定地高举革命、共和的大旗。

谈共和,则必谈孙中山。

孙中山就是共和体制的旗帜。

辛亥革命吸纳了当时几乎所有的中国先进分子,他们献身革命,同时也在革命中接受教育,不断修正改变积贫积弱中国的想法。

孙中山作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与当时的志士仁人们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我们重视辛亥革命,是因为尽管19xx年的革命有着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的局限,但是,辛亥革命扫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消灭了皇帝制度,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袭的制度。

此后发生过两次帝制复辟的活动,但都不能成功,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这是相当重要的功绩。

如今,我们在看不到革命历程中的血雨腥风,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幸福快乐的生活,但这幸福生活又是多么来之不易。

从革命,到发展,到振兴,这之中经历了太多惨烈的战争,太多的生离死别,是那些伟大的革命者们用他们的努力,鲜血,乃至是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和谐生活,这是多么大的代价。

这是我们的子孙之福,我们的国家之幸。

 3 ) 辛亥革命 票房失败的原因

从《建国大业》到《建党伟业》再到强制播映的《飞天》、《杨善洲》,再到今天的《辛亥革命》《第一大总统》,主旋律影片应接不暇,整体水平却每况愈下,《建国大业》初步试水,数数明星,情节倒也精彩。

可在家里看了《建党伟业》,却直后悔浪费时间看这个空是口号的烂片,并庆幸没有花钱到电影院去,想到豆瓣投诉下,想评分却都不给,唉,没办法,谁让人家“主旋律”呢。

而《辛亥革命》票房的遭遇其实是普通观众对主旋律的主动反驳。

从6月底《建党伟业》上映至本周《杨善洲》等片终于撒手,在建党90周年系列献礼片中,主旋律竟然主要扮演了负面角色,主旋律创作市场化尝试没有任何新的突破,发行放映环节却认真研发偷票房劈票房等卑劣手段,而且被揪出之后不承认不改过,管理部门也集体保持沉默,认同这些非正常甚至非法的手段。

几部主旋律影片不仅制造票房异象,更描画出电影产业本身的畸形,用句重话,真是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事实上,《辛亥革命》几经修剪以后仍然保持相当的制作水准,但在这种全面质疑甚至反感的局面下,难免遭遇躺着也中枪的尴尬。

这周《白蛇传说》和《画壁》两部国产大片进场,还有一堆动画片汹涌上映,《辛亥革命》、《第一大总统》、《秋瑾》这些片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只能说,抵制烂片,人人有责!

 4 ) 这是一部架空剧

有人说看这部片子沉思了、反思了,我笑了,大喊“撒尿啊”一分钟变身戏班子的猴版黄兴,那个跑去四国银行会场大闹,完全给人一通羞辱,四国银行居然还就屈服了的孙文。

这都是哪跟哪啊?

辛亥革命,孙文成了主角,孙文要是活过来都觉得意外。

发动辛亥革命的共进会成立之时,黄兴还跑去责问焦达峰,你丫这是要另立山头啊,你怎么可以这样?

焦达峰笑道:以后要是我们共进会成了,你辅佐我们,要是你们同盟会成了,我们辅佐你们。

搞得黄兴没面子。

共进会,作为一个本身就是对孙文私心自用不满而成立的组织,完全依靠长江流域黑道的力量壮大起来,搞出来革命,最后拍成电影居然还是孙黄主角,真是悲哀啊。

是没错,共进会按道理说是挂靠同盟会的单位,也不能人家一成立,你就来责问,人家一成事,你就来摘桃吧?

张黎你敢说说武汉方面排斥黄兴么?

不是人家武汉方面心眼小,心眼小就不会拉个黎元洪上位了,是黄兴实在能搅合啊,黄花岗搅合个乱七八糟,跑到武汉,一功未见,直接就成大元帅,别的事情没干,净打败仗了,败得一塌糊涂,马上主张迁往孙黄势力雄厚的南京,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你想干啥,人家能不反对你么?

敢说说光复会反对孙文摘桃子的事么?

孙文为这事血洗光复会,咋不表现表现啦?

好歹人家建党伟业还有杨梅都督派老蒋暗杀陶成章,比你可客观多了。

袁世凯人家是民选的总统,怎么就窃取革命果实了?

倒是孙黄,选首都的时候,楞要给人老袁添堵,非要定都南京,第一次投票,北京20票,南京才6票吧?

黄兴居然威胁你们丫再投不出南京来我就带兵去帮你们投。

孙要当总统的时候,玩总统制,大权独揽,乾纲独断,到了人家老袁当选,连夜改内阁制,真是刷下限啊。

最最有趣的,国父您老总统已经卸任了,怎么还整天颁布法令啊??

唐绍仪说孙文是个无私的人,别说孙淳笑的快岔气了,我估计同盟会诸君听到也得笑岔气,宋教仁就说孙文刚愎自用,同盟会时期,倒孙潮一波接一波,连铁杆粉丝汪、胡都没觉得他无私,唐绍仪跑去跟他扯扯淡,跑回来就愣说孙文是个无私的人,这不是缺心眼么?

南北议和正在关键时期,总统怎么确定,本来应该全国人来定,你丫一回来就在粉丝推举下当了总统,人家袁世凯当然不满。

你上街买排骨,砍了半小时价,正要成交卖家忽然把排骨扔锅里自己炖了你什么心情?

张黎的主旋律玩得很隐晦,其实就是捧孙文嘛,捧到什么程度?

举个以前他的电视剧做例子:走向共和里,徐锡麟跑去找孙文问计,交心,亲的跟亲父子一样。

实际历史呢?

徐锡麟是光复会里唯一一个拒绝加入同盟会的人,为什么?

徐锡麟在被捕受刑时曾说:孙文亦不配指使我!

后来,当我看到两个人在船上玩找不着的时候,就释然了,这其实也不是架空剧,这是纯爱剧

 5 ) 为什么会有辛亥之役的成功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之前大小举事无数,却被一一扼杀,不是志士们无能,而是无人响应。

围观者众,助力者寡,虽然人人奋勇争先,最终都是一掊黃土。

相比与现在,在那个时候宣称“xx民族不适合xx制”的人数更多,或者说大部分人只是旁观者,他们并没有从这个既成的体系下获得什么,也没有失去什么,于是他们只在一旁默不作声,听任一小群人商议庙堂之事,冷眼看着另一小部分鼓噪呐喊的人,宛如在看一出戏。

虽然每一个人都知道那一天会到来,却没有人能想到会来的如此突然。

不是事情太过突兀,而是大部分人沉睡者没有苏醒之意。

于是很多人就这样“被动”地被卷入这一个概念之中,以至于随之逐流。

我们看到了散落于地的《警世钟》,看到了每一封的绝笔信,看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拼争,或许一个民族的希望之火会在这里点燃,然而我们却看不到燎原之势,那些人还依然沉浸在梦境中,他们虽然生在世上,却醒在梦里。

耳畔不断传来催眠曲,靡靡之音,哄着每一颗沉睡的心,让他们就这样了此一生。

孙文要树立建制,宋教仁要改组社团,一切都是在为另一个概念作准备,而这个概念还没来得及点亮四周寂静的黑夜,就已经被这茫茫黑幕吞噬了。

我们追求这“另一个概念”这么多年,100年了,它依然离我们很远。

每次到了这种时候,总会有“催眠曲”传来,用低沉的吟唱胜,诉说着自己独特的风姿,以此来取悦在睡梦中的人们。

还要等多久?

还要等多久?!

当年的那个带头大哥已经不在了,那一抹红已经在火黄中消散;而如今,我们再谈及任何关于这一个概念或者那一个概念的话题,也要多加谨慎;语言文字不是用来诉说心声,而是用来麻醉,何等的凄凉。

 6 ) 续作前传

半个月前看预告片时,固然知道成龙先生一个人举着大旗策马飞奔的场景肯定是艺术表现,但还是的确有点血脉喷张的感觉。

半个小时前坐在不足十人的电影院里看完电影时,却在回忆片头导演的名字是不是韩三平和黄建新。

同样的流水账式叙述只是少了韩、黄二位导片的隐含拍马和搞笑。

整部片子把一个前列腺患者想尿又怕疼的心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秋瑾、林觉民、新军起义在前半部分展现了出来,让我一时觉得这部电影的历史有戏。

可越往后越发现全片割的割、阉的阉一如既往的符合了大陆人教版扭曲破碎的历史教科书。

历史上 1911年武昌起义后孙中山于南京成立临时管治机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又称南京临时政府.1911年11月29日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并正式宣布中华民国成立。

以上这部分就那么莫名其妙缺斤短两了,真不知道是被剪了还是压根没拍。

再往后,戏路就貌似在袁世凯身上了。

全片的结尾让人觉得戛然而止,片尾的红字解释让人觉得还是个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的续作前传。

全片唯一让人安慰的是三民主义和民选总统的话句。

如果这两个都不提,全片也对不起用辛亥革命四个字做片名。

本人单位包场看了建国大业,没看建党伟业。

今天花了25RMB看了辛亥革命,冲着三民主义和民选总统我给7分。

电影院里几个人40左右的人聊着天、说着电话看完电影,结束时候有人说“后面我知道,袁世凯称帝了”。

我想他会不会也把前面省去的历史和片尾的字释一结合就成了他自己的辛亥革命历史观。

还想了一下,如果拍的完整是被剪,我神经质的觉得电影里各省的帆船上写的不是“独立”是“光复”是不是有隐含?

因为当时是各省革命后与清政府脱离关系,是宣布独立。

这“光复”二字大家从字面看会不会想到蒋公呢?

 7 ) 无法出彩的大题材

不知张黎导演在创作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想必炒自己的冷饭总会有些许的厌烦吧。

《走向共和》,世人评价甚高。

观众有一种很暧昧的心态,觉得被禁过的东西一定是好的。

可仔细想想,那么长的一个跨度,那样一个乱世,是何等的复杂!

一部电视剧怎么可能说得到位?

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无论什么题材,全景式的展现终归是浮光掠影的,要想出优秀作品,必须从细处切入。

窃以为《走向共和》对慈禧、李鸿章的矫枉过正、对孙中山的小丑化处理是最大的败笔。

但不可否认,张黎是一位优秀的职业导演。

如果碰上一个质量一般的剧本,那拍出来也就是部一般的电视剧,比如《锦衣卫》。

但如果是一个质量上乘的剧本,到了他的手上基本就是精品。

所以,他拍出过迄今为止中国最优秀的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最优秀,没有之一!

那是因为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刘和平的剧本。

那就是一部不贪大的作品,它通过一条极其单一的线索——“改稻为桑”,折射出明王朝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直抵历史的本质。

摄影师出生的张黎对影像的要求极高,以至于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的所有镜头竟然都是由定焦镜头拍摄!

很多人说他的电视剧拍得像电影,他自己对此说法嗤之以鼻。

他认为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因为很多人刻意降低对电视剧画面的要求,以至于拍出的东西只能叫做“非电视剧”。

回过头来说《辛亥革命》,张黎的第一部电影。

刚才说过,这种往大里走、想全景式展现的东西不能对它提过高要求。

结合张黎的特点,这次的剧本是由主旋律专业户王兴东、陈宝光操刀,所以整个看下来也洋溢着一股“主旋律感”。

当然,由于张黎对影像的高强度控制,这种感觉已经收敛了很多,不至于像李前宽夫妇、翟俊杰老人家的电影那么拿腔拿调。

最不满的是影片的配音,简直叫人不能忍受。

成龙说不好普通话找个人配音也就罢了,连魏宗万这样的老戏骨还需要别人来配吗?

还有赵文瑄、李冰冰,声音好像都不是自己的。

配音得对上口型啊,黄兴的口型基本对不上。

为大明星配音至少得和本人的音质接近,可给成龙配音的音质相差十万八千里!

配音指导是干什么吃的!

在专业界和观众都越来越注重声音效果的今天,这部电影简直倒行逆施,回归TVB水准了!

孙中山还是有些模式化,但至少比《走向共和》里的小丑化要让人舒服。

他的配音是赵立新,也不太合适。

黄兴和徐宗汉的感情基本是个鸡肋,这大概与成龙扮演黄兴不无关系。

孙淳基本是复制《走向共和》中的状态,轻车熟路,但把袁世凯的城府事故过于外化了,显得油滑、卡通。

陈冲又将自己的神经质特质带入了角色,这种《太阳照常升起》、《24城记》已经演绎过的状态用到隆裕太后的身上倒也算贴切。

姜武演得不错!

林觉民被张鸣歧审问的那场戏,胡歌的台词也太对不起观众了!

广州起义那场戏,拍得好。

但后面这样的亮点越来越少。

这也是由题材注定的,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后面又没有一个大事件来作结,所以它不可能有一个戏剧上的高潮。

于是后半段成了史实的铺陈,中规中矩。

总体来讲,爱好民国史的观众,去电影院看看,还是值得的。

 8 ) 关于革命,关于无私

去影院,本打算看一部轻松的《狂暴飞车》。

可老婆硬是不让看,说看了简介没意思。

看《辛亥革命》吧。

平时我一般都会坚持,这次我没有。

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其实还是有点失落。

因为之前的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我都看了。

有点够够的感觉。

所以感觉还是回归娱乐吧。

电影一开始的段落让我似乎一下子走进了那个年代,那种感觉可能是很多的70后都能体会到的一种久违的激动,震撼。

看到广州起义失败,孙文在纽约开始募捐讲话的这一段落,我的情绪已经几乎不能自以,说我感情脆弱也好,还是容易激动也罢,那一刻我的眼泪在的眼眶中险些就要掉下来。

我强力的忍了忍,生怕被左右看到丢了一个大男人的面子。

由于当前我们所生活的这种状态跟影片中林觉民代表的一代年轻人给我产生的强烈的反差。

冲击力之大,可想而知。

两广总督跟林觉民的对话就反应了这个问题。

林觉民绝非濒临饿死的难民,而是家境很好的公子。

为什么要革命?

跟历史上任何一次起义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此。

也因此给世人已震撼。

为了不再受国外列强的欺辱,让国民过上宁静幸福,民主的生活。

这种理想是多么的伟大。

伟大到在当时来看近乎痴人说梦。

成功概率估计跟买彩票差不多。

可这些年轻人还会为了完成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去死。

简直是送死。

现在的人来看。

这批人的脑袋估计是被驴踢了。

信仰,信念。

现在人的脑袋里早都没有了。

呵呵。

说的有点过。

电影的另一个场景我印象深刻,就是袁世凯听到自己的人这样介绍孙中山,有人说他是一个无私的人。

袁世凯楞了又10秒钟,一下子笑了。

说“哪有这样的人”。

是啊,用无私两个字来形容一个人,估计再没有比这更高的评价了。

谁能相信。

袁世凯更不会信。

这个可能是对伟人的最好评价。

比用伟大,高尚等等华丽的词藻更能说明孙中山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

是无可替代的。

总之一句话。

这部电影拍的远远好于《建国》和《建党》两部电影。

看完后我的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

一个字好。

值得大家去好好看看,应该免费让学校组织都去看看。

 9 ) 辛卝亥百年祭

没看过电影,也可以写影评,这就有点像没见过真的苍井空,并不妨碍撸管。

百多年前,热血青年王小五痛感天卝朝之无卝能,加入革卝命军,一呼同志逾十万,武汉三镇枪炮鸣。

一个王朝倒下去,一个民国站起来。

大家只顾弹冠相庆,可谁也不体谅一下天卝朝维卝稳之艰难。

朝堂上的列位大人为了让你们这些屁卝民活得下去,已经委曲求全不卝要卝脸面了,你们还要怎么样呢?

他们从事着全天下最高危的职业,是全天下最弱势的群卝体,你们怎么就不理解一下人家呢?

屁卝民呐,你们就长点心吧!

偌大个中国,地大物博,是礼仪之邦,不过与蛮夷签了几个文书,“量中卝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已。

花点银子救济一下列卝强,这是扶危济困的国际主卝义精神啊,你们这些屁卝民只顾自己,不知道帮助一下蛮夷大人们。

你们啊,TOO YOUNG TOO SIMPLE TOO NAIVE。

革了个命,作何结局呢?

百年乱象自辛卝亥始。

乱卝了半个世纪,貌似消停了,可实际呢?

曾经的王小五们洒尽热血,剩下的也就只有蝇营狗苟和屈从领卝袖了。

开国领卝袖振臂一呼:不革卝命的死一边去,革卝命的到另一边等会再死。

踹倒了一个朝卝廷,颠卝覆了一个民国,建立起来的,不过是另一个太平的天国而已。

叫“共卝和国”的,还有满地奴卝隶的古罗马;号称“人卝民”的,还有大阿卝拉卝伯利卝比卝亚人卝民社卝会主卝义民众国。

百年前的督抚道员,因了革卝命的由头,也不得不换上个时髦的帽子,名曰“公卝仆”——公众尽仆街,天下太平矣。

革卝命革卝命,清廷不过是想让改卝革徐徐图之,就让革卝命党们一脚踹在脸上。

可等革卝命党们真的取了江山,就个个玩起了大变脸。

北洋政卝府倒是年年不忘纪卝念民国肇建,却不准提“革卝命”。

估计在那个年月,一样是红歌唱得,国际歌唱不得。

若说变革图强,谁又不想呢?

就连老佛爷都赞同办洋务练新军预备立卝宪废除八股。

只不过凡事得有个度。

太激进就难免要革卝命,要革卝命就难免要维卝稳。

辛卝亥革卝命,不过是一次失败的维卝稳而已。

也不能说辛卝亥革卝命一点成就也没有,起码耕者有其田,就已经在神州大地实现了。

每天亿万人卝民都在努力耕作。

在播种锄草浇水除虫之余,还不忘去邻居那边偷菜,这是何等美妙的生活?

他们除了有自己的农场,还有豪宅跑车,停个车就能获得巨额收入。

这哪里是人间?

分明是天上人间。

其实黑卝客帝卝国一点都不科幻,天卝朝早就实现了有中国特色的山寨 Matrix。

历卝史长河浩浩汤汤,这一百年也就过得匆匆忙忙。

天卝朝五千年历卝史,一百年算得了什么呢?

在这五千年中,有多少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一百年?

又有多少个庸庸碌碌蝇营狗苟的一百年?

谁记得?

谁懂得?

五十个一百年过去,天卝朝依旧是天卝朝,屁卝民依旧是屁卝民,革卝命依旧是禁忌,大人依旧是大人。

这所谓的百年祭,也无非是说说而已,谁又当得了真呢?

毕竟,只说不做是我们的伟大情操,阳奉阴违是我们的光荣传统,指卝鹿卝为卝马是我们的正确路线,口是心非是我们的悠久历卝史。

辛卝亥百年,不过是又一场轮回,热血沸腾的诸位,洗洗睡吧。

 10 ) 风起瑟瑟

首先我要说,这片子还行,75分。

至少我一路看下来了,没瞌睡,没早退,比近期很多电影强了。

片子开头很棒,秋瑾赴刑场,道路两旁拥挤的麻木的人民,只有小孩子的眼神里透着生气。

随后银幕上闪现的一张张仁人志士的照片也引起了我的共鸣,制造了凝重的氛围。

这些都让我对后面的部分很期待,可这电影却是虎头蛇尾。

影片是通过人物刻画来展示历史事件,人物刻画的大多不成功,很幼稚,不严谨。

不过自从领教过真理部的御制大片后,我相信,这也就是国家水平了。

孙文:孙中山算是最成功的人物了。

他是一个宣传符号,一面旗帜。

孙大炮是干不了实事的。

他带来的只有“革命精神”。

他是理论家,接受的是正宗的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不是康有为这种自学成才者。

“大元帅不是国家元首”这句台词还是挺得神韵的。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他在中国才混不开吧,最后终于有了觉悟,创建中华革命党,实行独裁,入党者必须向党魁绝对效忠。

武昌起义是文学社和新军的事,组建国民党是宋教仁的事,孙中山只是一个符号,当然他的作用是巨大的。

黄兴:对成龙无好感。

这个黄兴也怪怪的,设计那么多打斗场面,意思是用黄兴来衬托成龙吗?

黄兴是革命将领而不是一个打手。

这个黄兴苍白无力,毫无血肉。

黄兴才是真正无私的人,南京留守任上,为大局为革命裁汰三十万军队。

隆裕:失败。

不是说陈冲演的不好。

完全是设定的问题。

不是每个太后都是慈禧啊!

隆裕完全是个毫无见识的老实妇人,被袁世凯一逼,自己的私房钱都交出来。

哪里轮得到她颐指气使拿腔拿调的。

袁世凯:驻节朝鲜,处理拳乱,编练新军,老谋深算,威服内外的袁项城原来是马戏团小丑?

徐宗汉:对李冰冰我无话可说。

成龙是导演就忍了,以她的形象为什么出现在这部剧里。

林觉民:还好。

应该展现下与妻书,很多人并不了解。

比如说电影院有人惊呼黄兴,这个人的名字跟步行街一样啊。

首义三武中好像就看到了蒋翊武。

真实的才是有力量的。

辛亥革命并不等于孙中山、黄兴、袁世凯。

真正值得尊重缅怀的是一百年前为我们流血牺牲的中国人,无论是革命者还是清军,只有流血才能带来变革,镜头更多应该对准他们。

青年人是最早觉醒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都是当时青年人中的精英,他们以武装暴动者的身份牺牲让人不得不叹息。

但是他们又是令人羡慕的,生命为了家国大义为了信仰燃烧。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现在的社会是麻木的,人们都只想着赚钱买房买车,信仰?

连最基本的道德都丧失了。

连丞相都出来表示“道德严重滑坡”,你说这究竟到了何种地步。

年轻人又是最麻木的,相信你我都了解,自觉“承接国统”的对岸应该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也想着升官发财娶美女,可对百年前的他们,我存着一份敬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而岳麓山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又有几人是怀着敬意经过黄兴蔡锷的埋冢处呢?

近现代人才井喷的湖南,成了著名的娱乐之都,敢为天下先的湖南蛮子现今热衷于洗脚歌厅泡桑拿。

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我们现在处于太平世,一个轮回又要重新开始,保持清醒,我不想成为下一辈林觉民们带血控诉的对象。

《辛亥革命》短评

其实李冰冰一直在干吗……?

7分钟前
  • 薄荷清柚
  • 较差

为胡歌的林觉民和陈冲的隆裕太后加一星,特别是陈冲最后那声咆哮而出的“退位!”,顿时我就凌乱了。。。对不起我哭了,为那些热血的死去的年轻人。年轻人不该只是在网上骂骂咧咧啊。。。

10分钟前
  • 肖浑
  • 推荐

一段充满着理想主义情怀和理想主义者的浪漫的时代。

11分钟前
  • 很熊很熊的人
  • 力荐

都说建国、建党之后是建军,结果是建民国。

16分钟前
  • 芦哲峰
  • 较差

比建党伟业强多啦!

17分钟前
  • 婺州海东青
  • 力荐

革命所为何事,然百年未竟?

20分钟前
  • 八大人觉
  • 较差

赵文瑄是我儿时的偶像。。。

21分钟前
  • Anakin
  • 推荐

袁韶婆的三大特徵:玉核桃、按腦殼、A涮鍋。丁媽說你和yiyi天到晚說的都是黑話,沒哪個聽得懂。@iimu

25分钟前
  • 晨晨的五月天空
  • 推荐

无论如何,都请牢记先辈们的英勇牺牲

29分钟前
  • 皇子
  • 推荐

十月围城的苦情范儿,可惜剪辑、剧本、摄影都一般。结构有些零散。

33分钟前
  • hungry
  • 还行

根本就是黄兴传

34分钟前
  • 你松塔饼干碎了
  • 较差

上一次看电影的时候睡着还是看非常勿扰呢,难看死了死了的。

39分钟前
  • pipasway
  • 很差

这才是历史巨制,秒杀大爷伟爷之流

44分钟前
  • 马邦德
  • 力荐

台词很棒。

45分钟前
  • Enjoy_時光機。
  • 还行

这种片子就当历史教育片看得了!谈不上多出彩!就跟建党伟业一样!别太较真!

50分钟前
  • 迪格明
  • 力荐

如同历史书一样枯燥

51分钟前
  • Serena 1.0
  • 较差

好文艺~

56分钟前
  • 韧勉
  • 还行

还是值得看看的

60分钟前
  • michael
  • 推荐

袁世凯加一分

1小时前
  • 四十斤莴笋
  • 推荐

不错嘛成龙!感人的片子,看完了会让人明白些东西,而且妙语连珠哇!个人认为演的最好的是孙淳的袁世凯,都快把我笑死了!还有陈冲的太后也不赖。最矛盾的就是一边希望他们赶快推翻满清,一边又觉得宫廷的戏份很有意思! -- 2011-10-8

1小时前
  • ly莉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