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夏 2010-3-25去年在长沙的上班的时候跟办公室的某位老男人聊起了一个话题:男人的成熟!
他的观点是:男人一辈子成熟要经历两件事。
一、上代人的去世;二、下代人的降生。
两件事不分先后。
作为一个以小嫩形象示众的我来说,就足够的理由的装嫩了。
因为两件事我都没有经历。
而那位老男人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是平时一直关注女儿的成长,而且还说了之前的一年她的母亲过世给他带来的打击,一段时期内生活非常的阴沉。
头一回看《阿虎》的时候是VCD盛行的年代,那会儿但凡是新出的VCD,先租过来看看。
这本自然是更加。
最大的噱头是刘德华的第100部电影。
当然其实对我来说更大的噱头是女主角常盘贵子。
在之前我看过《星月童话》,然后我疯狂的迷恋这个日本女人。
不过其实很遗憾,到现在为止我好像也就看过这个女人的这两部电影。
中间似乎看过一个她演的很卡哇伊的日本电视剧,一点点,我已经忘记了。
头一回看《阿虎》的感觉是刘德华真的还是那么帅。
我迷过刘德华。
似乎那已经是1990年代初期的事情了。
进入到新世纪,虽然我年纪也不大,似乎对明星已经就不太感冒了。
《阿虎》的整个感觉除了觉得刘德华的帅和常盘贵子的女人味,我似乎没有太多其他的感觉。
中间应该是又看过很多遍的,因为后来不管哪个地方,都会设立一个所谓的电影频道,然后翻来覆去的放一些电影,想看不想看都会看到的。
而那个时候我也总是只为了消磨时间。
然后去年吧,闲着无事把《阿虎》再下下来重看,坐在电脑前,突然特别的感慨,看到在火车站孟虎找不到女儿抓狂以及在火车上把肩膀靠过去的镜头。
心生感慨:父爱如山啊。
再就加了一个感慨,最后被塔旺架着的时候,原来对手也可以被感动的啊。
最近一段时间有一天整理了硬盘。
把原本这些在移动硬盘里的电影都剪切到了E盘的film目录下。
然后把《越狱》系列和《兄弟连》加《灌篮高手》一起整理到了移动硬盘下。
Film目录下50多个G的电影。
发疯似的开始看。
疯狂的时候连着看了已经看过10遍以上的《独自等待》《阳光灿烂的日子》《当幸福来敲门》,以至于有人问:你是不是有强迫症啊?
今天再看《阿虎》,猛然间想起了开头说的那个在办公室说起的话题男人的成熟。
电影整个的时长应该是在105分钟的样子。
基本上到70分钟左右的时候可以为一个段落。
已经有最简单的一个体现:年轻时懵懂的孟虎经过我们所说的劳动改造之后,已经成为一个女儿口中所谓的“垂头丧气,像死狗一样的”中年男子。
但是在那个拯救女儿的镜头里,几句很简单的话却将父爱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他说,叫他放了你。
”“不用啊,说吧。
”“告诉他,我是你爸爸”在一个很暗的拍摄场景里,一些简单的对话,然后各位演员那到位的表情。
让人无不感慨这个父亲的伟岸。
包括前面已经提到过的那些场景,火车站的抓狂啊靠肩膀,以及一个很小的细节,女儿买了礼物孟虎去付钱包括那个对话。
还有后面的女儿的甜品和把礼物送给父亲。。。。。。
所有的一切,都是孟虎生存的动力,男人成熟了。
因为下一代的降临。
而且突然间就这么大了。
当Ray在擂台被人叫下来,孟虎被当着女儿的面承认自己当年的错误。
然后要离开芭堤雅回香港。
这都是情节。
中间有个转折跟修女的非典型爱情。
当然那其实也是很值得去书的唯美爱情,起码我是这么认为。
直到修女和孟虎去塔旺那里为擦差的事道歉,孟虎的那个挑战。
这个是一个转折。
这个挑战孟虎是想给自己一个交代。
但是更明白,其实是给女儿的。
如我那个同事说过一句话:有了子女后,好像生活都是为子女了。
去一趟超市,什么便宜买什么,但是女儿看中的,价钱都不用看,买。
所以最后的35分钟关于那场比赛相关的东西。
特别是最后一回合前,已经可以说奄奄一息的孟虎,面对女儿:“爸爸,你还爱我吗?
”“你是我女儿,我永远爱你!
”用最近很流行的一句网络语言: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电影最后的独白:阿虎的出现,就好象一阵旋风吹过。
大家都受到他的影响。
包括宝儿以及孩子们。
个个都成长了。
孟虎像一个长辈一样照顾着孤儿院以及各位小朋友。
所以当这位上一辈的人离开的时候,大家成长了。
Ps:1、影片的导演李仁港导演了《星月童话》和《阿虎》,跟常盘贵子有必然的联系么?
2、拍摄的手法,一些镜头确实很让人感慨。
譬如拳击的场面,这不是刘德华的专长,譬如训练的时候一些阴暗的天空的镜头,3、再说常盘贵子。
确实非常可爱,但是很给人女人味,这是我一向的评价。
而且近景的镜头看到陈慧琳和张柏芝综合的影子。
早在2000年时,就已经看过这部电影。
印象很深的地方就是孟虎身受重伤,完全失去了比赛的能力,却坚决不在比赛结束前倒下,一次次被打倒,又一次次地站起来。。。。。。
从小,我就不喜欢看拳击比赛!
妈妈说我小时候只要电视里一出现拳击比赛,我就会被吓哭。。。
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这两天突然想再看一遍这部电影。
17年过去了,在电影的时候,有an了些更深的思考。
总的说来,我替阿虎感到不值。
他为了赎罪,为了挽回早些年间为了钱打假拳而失掉的尊严,还为了弥补当年带给爱人的伤心,他说他已经躲了太久,不想再躲了。
他再次回到拳击场中,已40岁的高龄,挑战年仅24岁的年轻泰国拳王。
他曾经说,拳击手在比赛中最重要的是赢得比赛,哦不,是赢得奖金。
这次,他说拳击手在比赛中最重要的是做到问心无愧。
这一次,无论受了多么厉害的击打,受了多么重的伤,他都不愿意倒下,提前结束比赛。
最后,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孟虎出狱后,有了两个爱他,他也爱的人了。
一个是他的亲身女儿,一个是照顾孤儿的假修女。
他已经准备好要开始新的生活,只是从前的阴影在心里太重,他必须要面对。
在我看来,一个人的悔改最深最根本是发自内心。
孟虎已经为当年的自己的决定和过失懊悔过了,他尝到了爱人离开绝望的滋味,也为打死人付出了牢狱的代价。
面对自己的女儿,面对爱自己的修女和孤儿院的孩子们,他有了新的开始。
我想他挑战拳王的时候,尽力而战就好了,真的不必让自己被活活打死啊,爱他的人还在他面前呢!
他心已生懊悔,爱他的人已经接纳他了,他又何必再用身体去证明呢?
为了爱他的人和他爱的人,因为有y爱,他好不值得!
因为华仔的一首歌《当我遇上你》被感动后去看了这部影片《阿虎》,真是绝了,好看极了。
刘德华我不用多解释,还是一如既往的努力、认真、敬业,在影片里的人设也很不错。
为了挽回自己在女二心中的尊严,即使被打倒也会努力的战到最后。
日本女星常盘贵子相信大家也不会陌生,非常漂亮,演技也是很不错的。
在在影片里所扮演的角色也是很有看点的,肩膀上纹的那个彩色的蝴蝶让我印象深刻。
当阿虎在追常盘贵子车的时候,影片配上了《当我遇上你》,你知道,我的眼泪真的是夺眶而出,感动不已!
还剩20秒……坚持……坚持…… 阿虎坚持到了最后,他却从此再未站起。
人是可以被毁灭的,但是不可以被击败的。
这个源自海明威的不朽名作《老人与海》的主题被香港电影《阿虎》再次诠释,结局令人唏嘘。
但就我而言,这部影片带来的思考并非仅仅只是《老人与海》的简单复制。
虽然人物面临的抗争是相似的,然而人物的情感背景却是不同的。
老人只是老人,赤条条无牵挂,来也空空去也空空;阿虎却并不单单只是个拳手,他还是Ploy的父亲,还是大美女常盘贵子的新晋男友。
“人是可以被毁灭的,但是不可以被击败的。
”这句传世名言,其实应该是以一种非此即彼非负即胜的斗争人生观为背景的。
然而从人整个一生的视角来看,很难说有什么胜负。
“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
”被反复吟唱。
我想这和生活的多元素有关系,生活不可能只是一次捕鱼一场拳赛。
人可以在单一元素中(如捕鱼、球赛)拼尽全力,不惜一切争胜,至少要为自己赢得永远不死之尊严。
但是一进入某种多元素之语境,说话可就没办法那么高调了。
不得不权衡,不得不以牺牲某元素的成就为代价来求得整体的和谐与合力。
且如《阿虎》,台上阿虎不惜以身家性命来证明自己,台下Ploy撕裂般哭喊,常盘贵子泪流满面。
阿虎完成了自我的升华,Ploy怎么办?
常盘贵子又如何?
所以,《老人与海》是单元素的。
它更像一场足球比赛。
一方是老人队,一方是鲨鱼队,比赛逼近尾声,胜负久悬未决,每一个人都筋疲力尽,每一个人都犹在奔跑。
不能输!
绝不能输!
而《阿虎》是多元素的。
不是一场球赛可以类比的。
熟知足球的人们应该都知道欧洲球坛常被提及的一句话:“足球并非全部。
”最后一刻冒着自伤或者伤及对方门将的抢点并不被提倡。
大家还有将来的生活,还有老婆孩子。
开着空调,躺在凉垫上,一片静暗。
我想,如果阿虎为了Ploy,为了爱人,在最后一刻认输了呢?
以后的他会怎样?
隐居在香港的某个小巷,每天大清早起来给Ploy买油条,接着是白天讨生活,晚上则慵懒地搂着常盘贵子看乏味的肥皂剧,不是英雄,平静而温馨。
这样的阿虎,就应该被唾骂吗?
不过影片的结尾,Ploy和孤儿院的孩子们在阿虎精神的感染之下一夜成长,常盘贵子则发展了浓厚的拍摄兴趣,阿虎在天之灵得以告慰,很有点皆大欢喜的味道。
但我想,这并不应该防碍我们的思考:英雄?
还是平民?
短短一生太多的变化难得又慢慢步进了平凡忘掉了多不想失去却终于失去他偏偏空虚心里多记挂风吹不息又似真却似假前路我可不惜一切再编织一个家现在不想 想呀 一世不想烦有谁人谁人令我不再惊怕遇上你 你知道吗我不能一息间将你等于他是你在旁牵起了变化心枯也不禁说出这段情话是爱你 你相信吗我竟然经得起心痛的伤疤在那最后一剎你不经意间永远已替代他偏偏空虚心里多记挂风吹不息又似真却似假前路我可不惜一切再编织一个家现在不想 想呀 一世不想烦有谁人谁人令我不再惊怕遇上你 你知道吗我不能一息间将你等于他是你在旁牵起了变化心枯也不禁说出这段情话是爱你 你相信吗我竟然经得起心痛的伤疤在那最后一剎你不经意间永远已替代他遇上你 你知道吗我不能一息间将你等于他是你在旁牵起了变化心枯也不禁说出这段情话是爱你 你相信吗我竟然经得起心痛的伤疤在那最后一剎你不经意间永远已替代他
只是推荐,而不是力荐,因为这部电影不是适合所有人。
其实每部电影都不是适合所有人。
每个观众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也许是哪个片段那句台词,甚至只是哪个眼神,就能让这部电影对你有不同的意义。
《阿虎》对我来说,不是刘德华的第100部电影,不是有常盘贵子,只是一部记忆多年的电影。
看过三遍,确切的说不到三遍。
第一次看的几乎完整,阿虎被打倒在拳坛上血流满脸看着女儿时我哭了。
第二次是一两年后,电影频道播出,正好看到阿虎的最后一场拳赛,又哭,无奈换了台。
心太难受。
第三次,又是几年后,又是电影频道,换台的间隙看了一眼,就认出了这部片子,苦笑一下不敢迟疑,马上换走,拍拍胸膛:咱不看了不看了,不哭不哭。
我不是多情善感的人,只是因为这部片子透过心直直触碰到了我的胃。
偏偏我是惜命的人,不想自己难受,不想哭,所以决定再也不看——快快乐乐长命百岁。
只是别人再问:你最喜欢哪部电影?
皱皱眉答:阿虎。
——阿虎?
没听过。
谁演的?
——刘德华。
——哦,怪不得。
等去找来看看。
——别看了,其实没啥好看的。
——那你怎么喜欢?
——我也不知道,忘不了吧。
自频迷KTV唱歌以后,自诩能完美诠释歌曲中粤语发声,更有因为老童鞋喜欢刘德华,故而常点到刘德华这么一首歌‘当我遇上你’。
看完《阿虎》,一直叫我念念不忘的是刘德华追在常盘贵子车后跑的样子,配上《当我遇上你》的背景音乐,每看一次都能回忆到KTV里点唱刘德华MV‘当我遇上你’的种种画面。
本片导演是李仁港先生吧,对他的电影作品印象深刻不止是李连杰领衔主演的‘霍元甲’,更有之前哥哥和林青霞联袂出演的‘白发魔女传’。
记得他拍动作片是有一套的,为啥到了本片里,刘德华那泰拳拳击手的角色,搏击台上的动作那么地不泰拳呀。
泰拳里最典型的手肘击动作,刘德华没表现出一次出来。
偶只当李仁港先生为了剧情需要而布景在泰国,只能连根捎带上泰国独有的泰拳文化符号啦。
再查到本片动作指导是周比利先生,他在银幕上的鞭腿动作是相当有名了,这也就难怪了作为片中的泰拳拳手阿虎,有如此多的腿击动作了。
挺欢喜片中导演把电影里刘德华练拳的画面绚丽化,频繁的剪切画面手段亦不错。
有网友这么说:“挺欣赏阿虎的执着精神,觉得自己消沉的时候就把片子里阿虎的最后一战反复看,去感受那种坚持。
”偶不待见阿虎在片尾这样的近乎自杀式的搏击,要知道他已经升任为一个为人父母的角色了。
自己有再多的不是,儿女对他有再多的负面情绪,他都不应去打那场拳赛。
更有网友如下渲染阿虎与女儿的温馨画面:“电影整个的时长应该是在105分钟的样子。
基本上到70分钟左右的时候可以为一个段落。
已经有最简单的一个体现:年轻时懵懂的孟虎经过我们所说的劳动改造之后,已经成为一个女儿口中所谓的“垂头丧气,像死狗一样的”中年男子。
但是在那个拯救女儿的镜头里,几句很简单的话却将父爱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他说,叫他放了你。
” “不用啊,说吧。
” “告诉他,我是你爸爸” 在一个很暗的拍摄场景里,一些简单的对话,然后各位演员那到位的表情。
让人无不感慨这个父亲的伟岸。
包括前面已经提到过的那些场景,火车站的抓狂啊靠肩膀,以及一个很小的细节,女儿买了礼物孟虎去付钱包括那个对话。
还有后面的女儿的甜品和把礼物送给父亲。。。。。。
所有的一切,都是孟虎生存的动力,男人成熟了。
因为下一代的降临。
而且突然间就这么大了。
当Ray在擂台被人叫下来,孟虎被当着女儿的面承认自己当年的错误。
然后要离开芭堤雅回香港。
这都是情节。
中间有个转折跟修女的非典型爱情。
当然那其实也是很值得去书的唯美爱情,起码我是这么认为。
直到修女和孟虎去塔旺那里为擦差的事道歉,孟虎的那个挑战。
这个是一个转折。
这个挑战孟虎是想给自己一个交代。
但是更明白,其实是给女儿的。
如我那个同事说过一句话:有了子女后,好像生活都是为子女了。
去一趟超市,什么便宜买什么,但是女儿看中的,价钱都不用看,买。
所以最后的35分钟关于那场比赛相关的东西。
特别是最后一回合前,已经可以说奄奄一息的孟虎,面对女儿: “爸爸,你还爱我吗?
” “你是我女儿,我永远爱你!
”偶想说的是,既然阿虎能与女儿有如此生活化,不经意间的父女温馨经过,为什么阿虎就一定要通过拳赛这样,他所谓的拳手自己的方式,来向女儿表示他当年的种种过失与无奈呢!
难道为人子女的,就一定要电影化的父母,用S亡的方式来表达对自己的爱护吗?
电影最后的独白:“阿虎的出现,就好象一阵旋风吹过。
大家都受到他的影响。
包括宝儿以及孩子们。
个个都成长了。
孟虎像一个长辈一样照顾着孤儿院以及各位小朋友。
所以当这位上一辈的人离开的时候,大家成长了。
”鉴于本片里,常盘贵子不温不火带着近乎痴恋刘德华的演技,偶期待着观看下一部电影‘星月童话’时,常盘贵子和哥哥有精彩的演绎点出现。
阿虎,刘德华第100部电影,不完美的父亲,博人同情的老拳手。
前一天晚上在电视上看到一部叫《泰拳王》的电影,开头几分钟后觉得不错,就来豆瓣搜索,怎么也搜索不到,后来通过百度知道电影的另一个名字——《阿虎》。
果断换台,待今日在电脑细细欣赏。
看完本来给了四星,因为觉得修女的角色和她对阿虎的感情有些突兀。
后来听到了片中《当我遇上你》的钢琴曲,顿时被戳中G点,一股熟悉的感觉涌来,在脑海中检索了好久,终于想起来这是我之前在上海打工时,附近一家卜蜂莲花超市一直洗脑循环的曲子。
有其他影评说,上一代的离世和下一代的出生能人男人成熟。
我持保留意见。
我还没成家,但两年前经历了亲人的突然离世,让我对这个世界产生了怀疑和厌恶。
上一代的离世,意味着我和这个世界最初的联系被切断,我们被动地来到这个世界,本能地活着,成长、繁衍、衰老、死亡,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
后来一年间,像片中的阿虎不断问自己为什么打拳一样,我也不断问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每次的答案也都不一样,现在我也不问了,没有答案,顺其自然。
意义本身就没意义。
有人为子女而活,有人为信仰而活,阿虎是为什么而活呢?
说他为子女而活,可他最后分明弃女儿而去了;若说他为信仰而活,可如果没有女儿的存在,他应该是万万不会去冒险挑战拳王的。
有人说的好,生活是多因素的,我们只是在这些多因素间尽力寻找平衡点。
和其他李仁港的电影一样,这部片的剧本非常不扎实。
如果剪成三十分钟左右的短片,绝对优秀。
不论是父女情、还是阿虎与两个女人的爱情,好像可有可无。
真正需要讲清楚的都用配乐混剪带过,拍出来的剧情反倒都是一些可以省略的流水账。
李仁港曾说他的武侠是极端环境下人性发挥到极致、一个人的高光时刻就是他拔刀的那一瞬间,我曾经一度以为这是个非常好的武侠片主题。
可是仔细想想,极端环境下的某一瞬间人性发挥到极致,这tm不就是拍照片嘛。。。
非常好看的一部电影,刘德华最后死的时候真的是哭惨我了。
整部电影彰显的是父爱的一种伟大。
因为打死人所以入狱,因为入狱所以并不得知自己有一个女儿,在知道自己有一个女儿,为了得到女儿的认同和原谅,所以阿虎去挑战当时的拳王,最后被打死在擂台上。
到现在还记得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当年看的时候真的是难过了很久很久。
或者,在世界上的人能原谅就原谅自己爱的人吧,不然到失去,后悔就太迟了。
纪念小刘同学的第100部电影
中间有些小地方不刻意,却有说不出的感人。
年少轻狂到中年不惑,赎罪与自我
一个错误,影响一生。阿虎为了钱,不惜打假拳。可却失去人生挚爱,也因此失手打死人而坐牢。人生的天平从此倾斜,幸运之神不再光顾,出狱后成为一个落寞的中年男人。为了唯一的女儿,为了与自己和解,性命已不在重要,弥补人生缺憾是他想做的唯一事情。人若犯傻,毁掉自己得到的一切容易,可想要弥补却难于登天。p.s.这是刘德华拍摄的第100部电影,也是他与旧香港时代告别的一部电影。
华仔的第100部作品,常盘贵子很美,很纯,音乐也恰到好处,一个很浪漫的爱情故事,其实打拳这件事情,本身就足够浪漫,拳击电影和黑帮电影一样,都是香港特有的一种电影题材。最后的生死大战,阿虎用生命捍卫了他作为一个拳手和父亲的尊严,在拳台上,你可以选择走,但不可以选择躲。
最喜欢的一部华仔的电影,很多年前看得,依然忘不掉,常盘贵子很美
虽然我很喜欢华仔,但是修女爱上他的原因实在过于莫名其妙了。但是父女戏,男人的成长,这些拍的很好。擂台打拳的镜头太晃,摄影不大行。结尾的方式很自我,赴死后给在意的人留下了什么呢?
刘德华身材练成这样,看起来是真的很拼,但是演起戏来,演技一如既往地尴尬,除了耍帅没别的,打拳击这么累,他连用力啊疲劳啊什么的都演不出来,化妆出满头大汗,他的表情仍然是镇定从容地耍帅
很好的剧本,却成不了精彩的电影
合拍片的问题就是语言的问题,语言的问题就是细节的问题,细节的问题就是导演的问题,导演的问题就是电影的问题。
以前看的
无感,本来想看看常盘贵子的颜的,全是拳击🥊😂而且剧情也em…
看到最后我笑了。太他妈后现代了。
波澜不惊却也能感动一波人,刘德华蓄起胡子是成熟到别致的帅
刘德华片子里比较特别的一部
个人觉得阿虎的死是李仁港的强行装逼
哭完以后奇怪为什么金鸡没有被打死 阿虎就被打死了 承受力不一样? 真是困扰
个人评价:剧情:9演技:9综合:9
常盘贵子好看。萍好像莫文蔚。泰语版友谊地久天长好听。之前看安哲希腊语版的也好听。想听完全世界所有语言版本的这首歌。
导演不行,打戏全靠晃,剪辑乱七八糟的,浪费了故事和演员。电影里的常盘贵子真是小天使,男猪实在是幼稚,如果没有颜撑着就是个屌丝的故事。刘德华很看重这片子,可惜所托非人,李仁港真的不行。想念包子的泰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