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好友璐璐的赠票,让我幸运地得以在美琪大剧院看完上影节闭幕影片《世界的阿菊》,此刻 上海梅雨季的雨夜躺在床上写✍🏻️观后感。
电影讲述的是江户时代末期两个年轻掏粪工矢亮、中次与落魄武士女儿阿菊之前纯洁的爱情与友谊。
黑白色调,4:3画幅,章回体叙事,在这个喧嚣的时代,以激进的态度(满屏的粪便)回归古典,以幽默风趣诠释底层讨生活小人物的辛酸生活,回归诗意与浪漫。
三人第一次相识在寺庙公厕躲雨的屋檐,一个是人人捂鼻嫌臭避之不及的掏粪工矢亮,一个是寺庙废纸回收员中次,一个是落魄武士女儿在寺庙当教书匠的阿菊。
作为三人阶级高位会读书识字的阿菊本能地靠近书生气的中次,嫌弃底层掏粪工矢亮。
出了生计所迫,中次成了矢亮的掏粪搭档,开始了掏粪生涯,受人欺负白眼冷落侮辱。
他对阿菊暗生情愫却深知身份不配不敢表达,只是在阿菊武士父亲被杀,自己脖子被割声带受损失声后默默关心她,送她写字的纸作为礼物。
矢亮和中次的友谊也让人倍感温暖,每当中次有所抱怨的时候,矢亮都是用实际行动诠释“钱难赚屎难吃”,这是他们唯一的赚钱营生,为五斗米折腰,备受凌辱只是常态而已。
他说不管达官贵人,还是富贵商贾,贫下中农,升斗小民,每个人都是上面吃下面拉,死后回归土地,无一例外。
甚至你喜欢的阿菊也是。
“本来想让这个世界吃屎,结果自己却先吃了屎。
” 是矢亮被农场主辱骂时,他的自我解嘲之语。
“总有一天,我会让这个世界吃屎”,是矢亮被寺庙看门人反复辱骂后的奋勇反击的碣语。
阿菊在纸上写下心上人中次的名字,然后害羞地躺在床上捂住脸的样子太可爱了。
她为心上人做了饭团兴匆匆地跑出门准备亲手送给他,却被急行的板车撞翻车轮碾过饭团,即使这样她仍然一路跑到中次家等他回来,穿着木屐的脚在冬日里冻得通红。
两人见面了,她生理反应不由自主地捂住了鼻子说了声“好臭”,理智觉得不礼貌又打掉了自己捂鼻子的手,黑木华也太可爱了吧!
(她看着超眼熟,原来演过《风平浪静的闲暇》和《重启人生》,长得和苍井优也有点像。
)失去语言的阿菊和不会识字写字的中次,在大雪中完成彼此双方心意的确认,达到了心意相通。
网友说,被视为肮脏污浊的粪便也是孕育生命的养料,毋宁说任何美丽或圣洁的生命都诞生于被大粪浇盖的土地,最后也会回归污浊。
污浊与美丽,是完整世界的一体两面,天空是没有边界的,因为世界是处在循环中的。
寺庙的师父说:世界,就是从这里走的,会从那里回来。
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循环。
电影时长91分钟,非常友好宜人。
电影的粪便画面虽说是黑白的,但为了怕观众觉得是糊弄用泥巴代替的,还是有几帧彩色镜头,不建议饭后或是吃东西时观看,可能会生理性呕吐。
还有上周刚看完《椒麻堂会》,里面有一句台词“人如果吃不饱吃不好,连屙屎都不生蛆。
”这句话和这部电影里有异曲同工之妙,武士家那一片的粪便收费比贫民窟这一代的贵,粪便重量也更重,能卖更多钱。
能在上影节看到这部电影,真的是不虚此行!
最近观影最好的一部:「世界的阿菊」,阿菊的世界。
黑白电影,古典的明暗对比和层次,喧嚣的世界简洁、纯粹。
彩色画面出现三次,短暂,转瞬即逝。
还有,章回体叙事方式,带来久违的怀旧。
我喜欢的黑木华,用无声的演技完美诠释失声后的女主角阿菊。
怎么理解「世界」?
阿菊的父亲说,世界就是天空的尽头;中介比划说,世界就是此刻的你(阿菊)和我;法师说,世界是你从这里一直往前走,却终将会回到这里。
如果以佛教观,我可以观清净,观无常,观轮回,观自他无二……世界也是如此。
去了分别心,世界不存在起点和终点;不存在干净与肮脏;不存在香与臭;美与丑……
从始至终、充斥着粪便画面与台词的电影,到最后,如雪后的世界般洁净与安宁。
粪便来自我们的身体,粪便用来浇灌蔬菜和粮食,我们吃下蔬菜和粮食,又变成粪便排除体外。
这就是轮回。
《世界的阿菊》是去年日本旬报十佳之首,慕名而看。
说实话,很难按耐住对满屏的屎及满耳有关屎的台词的恶心,即人的大便。
非常恶心。
所以导演用做成了黑白片,以降低这种抵抗感。
黑木华依然非常出色,如不是她,我真的很难坚持下去。
忍住了恶心,看完后,竟很茫然,于是我看了好几篇国内国外影评,企图找到我没有看到的点和意义。
可是真的就是我感受到的这些了,他们也没有给出更多意义。
这是一部讲江户时代末年,武士式微,市井繁荣,黑川事件之前两年的日本(黑船事件后幕府被迫结束闭关锁国向世界开放),其中,两个掏粪工(一个是市民,一个是家奴身份)的生活,还有一个没落武士家族之女的故事。
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吗?
不是,实际上是讲阶级的,虽然没有提倡暴力阶级斗争,但也旨在打破阶级不平等,有我们非常熟悉的味道。
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世界”这个概念,强调我们都是井底之蛙,世界不是我们看到的那么小,而一定是在世界的另一面还有另一个世界。
再一点,武士在这个片子里是悲剧角色,没落而无所适从,即便是唯一能觉醒自己是井底之蛙的人,依然除了徒徒战死没有别的使命。
满片的shit, 真的,导演想让你真正跟屎生活在一起,无论是物理意义上的屎还是隐喻的屎,他没有讽刺屎,因为他说人们靠屎吃饭,但是他讽刺了阶级中的生态圈。
三个主角最后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只有青春,当他们一同感叹着青春走向竹林深处时,片子戛然结束。
是啊,还能怎样呢?
从技术层面讲,这个用现代技术拍复古的黑白片是真出色,江户时代的棚户、季节的变换、尤其雨水,除了屎以外,每一帧都是一句俳句。
两次打手的阿菊第一次,开场的大雨,急着要上厕所的阿菊碰到了在躲雨的矢亮和中次,阿菊看到了意中人,高兴的只顾和中次说话,在旁边不甘的矢亮刚一伸手要说话,就被阿菊脸都没转过去直接打了一下手,意思是怎么这么讨厌不懂事儿请别插嘴,我这儿说话呢。。。
第二次,阿菊做了饭团去等中次,饭团被撞飞,阿菊两手空空的在屋檐下又冷又着急,总算等到了收工回来的中次,阿菊走上去却下意识的用左手捏住了自己的鼻子,突然意识到失礼,急忙把左手藏起来,还用右手使劲打了自己的左手两下。。。
怎么,这么可耐呢?
抄字帖的阿菊本来只是想抄字帖,却在字帖里见到了意中人的同音字,高兴的写下意中人的名字,然后又羞又喜的不能自己,掩面倒地,娇羞不可现状。。。。。。
怎么,这么可耐呢?
最动人的表白知道了阿菊心意的中次,他想起阿菊爸爸说过的那句话,“你要是有一天,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女孩子,你要对她说,世界上我最喜欢的人是你,这就是最高程度的喜欢了。
”可是这句话,对于中次来说,他却没有办法说出口。
于是他就跪在阿菊面前,在雪里,一遍又一遍的比划这圆圆的天空下,我喜欢你。。。
直到雪都积了半木盆,阿菊也没有明白。。。
中次这时候用阿菊带来的装饭团的布,撑起地上的雪,大口大口的塞进嘴里。。。
阿菊一下明白了他的心意,两个人抱在了一起,再也不会分开了。。。
关于世界和矢亮用那位讲起话来无比晕眩的禅师的话说,世界是什么,就是你向(右手)那个方向走出去。。。
之后,还能从这个(左手)方向回来,就是这个意思。。。
这和捡屎的矢亮说的一般无二,矢亮多次说到这个世界就是吃进去乱七八糟的变成屎,然后屎里长出新的粮食。。。
有道高僧的禅宗论道,竟然不如一个捡屎的说的通透,来的敞亮。。。
哈哈哈。。。
矢亮每次若无其事的在屎的世界和真实世界中穿行,用手捧,用水冲,用围巾擦,擦完在水里洗洗接着用。。。
各种的熟视无睹自由自在无法无天,真的大彻大悟的高人!!!
另,附每章条目:序章:江户人可真能拉第一章 无敌的阿菊第二章 遗憾的阿菊第三章 恋爱的阿菊第四章 两个笨蛋第五章 傻傻的阿菊第六章 踏舟前行第七章 世界的阿菊终章 阿菊的世界
什么样的导演可以从屎尿屁里讲出了大智慧啊?
学院画幅章回体叙事,让场景有了舞台剧的效果,镜头更多集中在演员身上,既考验演员的表演功力也让演员的表演更具感染力;黑白影像既是屎尿画面的体面还增添了浓浓的江户氛围;三个贱民阶层年轻人的日常,轻松诙谐的对话,一本正经的屎尿屁理论,讲人与自然该如何相处的哲理。
电影挑了一个绝佳的年代,黑船打开了国门但还没到明治维新,这时从外面刮来的新思想从贵族阶层开始往下影响到住长屋的贱民,社会结构出现各种形式的动荡。
就像“世界”这个词,从单纯的佛教用语变成了每个人心中具象的事物,甚至可以描述出来。
阿菊是这个大时代背景下的符号,阿菊骄傲,阿菊悲痛,阿菊失语,阿菊的小心机……什么武家出身还是掏粪浇田,都有悲欢离合;中次是懵懂憨憨需要更长的时间去领悟,但最终也在阿菊的指手画脚下明白“这世界我最喜欢你”;矢亮最真实,说这个世界就是吃进去的都会变成屎,然后屎里长出新的粮食,人也不过是这个轮回中的一个阶段,逃不出生死。
仅有的几帧彩色画面正是表达生命中转瞬即逝的美好吧。
影片艺术风格非常独特,画面精致,表演扎实,在风趣幽默中莫名笑出眼泪。
电影设定在明治维新尚未开启的东京都(江户)附近,讲述了落魄武士家庭的女儿阿菊,掏粪男孩版阿呆和阿瓜,长屋(类似筒子楼大杂院的居住格局)居民围绕“屎溺”结下缘分的故事。
影片内容淡淡,节奏缓缓,虽然无时无刻不在弥漫着“粪围感”,情节缓缓展开,竟然给人一种清新浪漫感觉。
“时间”,标准化,效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礼物”,机械、医疗、城市化赋予了二十世纪以后人类社会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疾病”“死亡”“秽物”作为“他者”成为了人们极力摆脱的对象。
否认衰老就是肯定活力,否认肮脏就是肯定秩序,否认死亡就是谋求永生...现代化的世界成为单向矢量——只有向前。
谁不想永远年轻貌美、气壮如牛?
但问题来了,怎么解释矢量尽头的无限和生命之有限的头疼问题?
看到电影,笔者想到在那些被遗忘的世代,人们的时空观可能是不同的。
“轮回”可能是最令人心安的世界观: 饭吃下去变成屎,五谷轮回重成饭; 世界就是往左手边一直走,总有一天会从右手边回来; 岁月就是冬去春来又到冬...而如果恰好在青葱岁月和良人告白,就是当下最美好的际遇。
“这就是青春啊!
”电影中人物不住感叹。
单向矢量世界下的我们过早背负了疲惫,进入AI时代的我们,等老了、疲惫了,还能顺着同一个“世界”的方向回到“故乡”吗?
也许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勇气吧!
在线性叙事霸权的时代,对当下的自己温柔一些。
影片倒数第二章,阿菊给中次送饭团🍙,两人打“哑语”倾诉心中感受,是让人感动的瞬间。
刚挑完粪回家的中次身上还有挥之不去的味道,两人轻轻地拥抱在了一起,大雪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填满了粪桶,这可能是电影唯一一个非现实的镜头吧?
但难道这种无言的情感不是青春的奇迹吗?
矢亮虽然是一个挑粪工,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但最后还是把大粪浇在了长期谩骂殴打他的武士宅邸的门卫头上,或许大多数人的人生就是这样吧,长期忍受偶尔反抗,当然也有一些人从不反抗。
对于矢亮来说美食吃进肚子拉成大粪,然后大粪浇到地里会孕育美食,矢亮的世界就是这么个轮回,你盼着生活会美好,但生活兜兜转转一圈后,又骑在你脖子上拉了一堆稀屎,但这堆屎也许不是坏事,只要你能接受它,就能把这堆屎拿去施肥种出粮食来,吃了粮食在拉屎,这就是一个生命轮回。
可如果你不接受它,你的世界就塌了。
电影《世界的阿菊》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
它以独特的视角和大胆的表现手法,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挑战与惊喜的观影旅程。
影片以江户时代末期的长屋贫民街为背景,聚焦于两个年轻掏粪工与落魄武士家大小姐之间的爱情故事。
从影片一开始,导演阪本顺治便毫不避讳地将粪便这一元素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种直面生活底层的勇气让人震撼。
在雨后的街道上,粪水横流,人们等待掏粪工的到来,这样的场景生动而真实地展现了底层人民与污秽相处的日常。
然而,正是在这种看似恶心的情境中,导演却巧妙地融入了美好的元素。
雪后的浪漫场景,阿菊与中次在雪中表白的羞涩与动情,让人感受到极致的纯洁与爱意。
这种强烈的反差构成了影片独特的观影感受,仿佛在告诉我们,生活虽有屎尿屁,但偶尔也有春光。
影片中的角色塑造十分饱满。
阿菊,这位出生于武士家的大小姐,在落魄的生活中依然保持着飒爽与通达。
她不拘泥于阶层和身份,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困境。
当她失去声音后,依然用行动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中次之间的默契与爱意令人动容。
中次和矢亮作为掏粪工,虽然工作卑微,但他们却有着自己的坚持与梦想。
他们在屈辱与艰难中努力生活,展现了底层人民的坚韧与乐观。
导演在电影语言上的创新也值得称赞。
黑白画面的运用,既如实反映了那个年代,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观众对粪便画面的生理不适。
画幅、色彩、调度和景深的出色运用,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美感。
最后的鱼眼镜头更是巧妙地诠释了“世界”的概念,让观众对影片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影片所传达的主题深刻而发人深省。
它通过对底层生活的真实刻画,挑战了观众对于恶心和美好的认知。
生活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就像影片中所说的,食物从上面进去,从下面出来的是粪便,而这些粪便又成为滋养农作物的肥料,再次进入人类的生活中。
这种生命的循环让我们思考,在看似庸俗和琐碎的生活背后,其实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即使在底层,即使生活在污秽之中,人们依然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和尊严。
《世界的阿菊》不仅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更是一部对生命、阶级和社会的深刻反思。
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让我们重新审视生活的本质,在屎尿屁的世界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妙。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都要勇敢地面对,用心去发现其中的美好,因为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多元而包容的世界。
金子、阳光,还有啤酒。
我们拥抱黄色。
还有呢?
油垢渗浸的衣领、长年夹烟的手指、老朽的脸面,这一切指向的腐烂,我们无法回避地也和这些黄色共生着。
当然,还有粪坑里的黄。
但这是一部黑白电影,《世界的阿菊》,你若有幸在大银幕上观看,你可能会欣慰,欣慰因电影中的刺激性画面使得你座位右边吃零食的嘴停下来了,影院终于变得和电影中的那个下雪天一样安静了。
但你也可能会恼火,恼火因电影中的刺激性画面使得你座位左边那个人拿起了手机开始屏摄。
于是你恨不得冲进现在银幕上的那个刺激性画面里,捞起“那物”糊屏摄人一脸。
刺激性画面里的“那物”就是《世界的阿菊》里最大的主角,粪便,我们永远共生的热烘烘的黄伙伴。
一个爱讲冷笑话、兢兢业业的挑粪工人矢亮突然缺了副手,便忽悠了一个靠收废纸为生但收入实在微薄的年轻人中次成为其副手,于是两个人开始搭配干活,整日在各处收大粪,然后再卖给农场主施肥,臭烘烘一团糟里,两人合作得还算不错。
于是,我们在《世界的阿菊》里看到了非一般的景观:粪坑里粪便的特写、农人舀起粪便施肥、因下雨漏水从茅厕里溢出来的粪、挑粪工被愤怒的农场主用粪浇了一身。
屎屎屎,屎屎屎屎屎。
电影中有一幕,是挑粪老手矢亮对刚加入这个行当的中次干活不满意:矢亮看到中次直接把整桶粪倒入坑中,因为倾倒的角度不便,不少粪便洒在坑外,爱粪人士矢亮不干了,以身作则,说你怎么能这样,于是双腿跪地,开始亲手捧粪入坑……虔诚如向尊者奉上梯己,于是我们和中次一起震撼了,顺便可能也和中次一起开始从这一秒突破防线,逐渐向粪打开心扉,与其直视。
那阿菊呢,阿菊是谁?
其实在挑粪工矢亮遇见了副手中次的那天,他们也共同邂逅了这个来自落魄武士家族的小姐阿菊。
那是一个下雨天,三人在茅厕的小屋檐下避雨,一个绝对恶臭的环境里,身旁随身携带粪桶的矢亮,一脸懵懂的穷青年中次,还有看起来就香喷喷的阿菊,窄细的檐下挤着这三人,仿佛那天就把命运扎在一起了。
还是那样,江户的挑粪工二人组日日在各处收大粪,阿菊和父亲所住的木挽町长屋也是其中一处,粪里来雨里去,人们在长屋的窄巷内擦身而过,日子混杂着屎意温热潮湿地过着。
但在时局混乱之年,命运之剑随时会从天而降,一日,阿菊因寻找去决斗的父亲而脖颈被砍,从此父亲死了,阿菊哑了。
而阿菊的父亲在死前还拉了最后一次屎,拉屎的时候恰好碰上了来长屋挑粪的中次,他一边拉一边对着中次乱七八糟地说了一通,最后就在茅坑处点了题:“中次啊,你知道什么是‘世界’吗......以后碰上喜欢的女孩子,你就对她说,‘世界’上我最喜欢的人是你。
——这就是最高程度的喜欢了。
”话音刚落,来挑战的武士到了。
没曾想,这场茅厕会谈竟成了阿菊父亲的遗言。
脖颈被伤后就哑了的但无敌的阿菊在消沉了一段时日后又决定重启人生,继续在寺子屋教人识字。
然后呢,然后就是爱情来了。
●电影以章回体的形式分了多章,在序章和前六章的每一章节的最后一个镜头,都用了彩色画面。
这里是第五章的最后一镜,陷入爱恋中的傻傻的阿菊。
桌上是把原本要写的“忠义”写成了“忠次”。
(因心中想着挑粪工“中次”)木挽町长屋的粪坑终究是滋生出了中次和阿菊的情谊。
当已哑的阿菊拿着自己亲手做的却在路上被撞翻的饭团去中次住处找他并表白心意时,中次惊愕,他紧盯阿菊,说,“我这样身份的人,也可以吗?
”沉默的阿菊用力点头。
不像矢亮的巧舌,中次激动到不知所以,他只能双手伏地、狠拍路板、砰砰砰砰,再向天空划圆;再双手伏地、狠拍路板、砰砰砰砰,再向天空划圆;极具仪式感的体语,重复多遍,最后的终止动作都是将双手重重指向阿菊。
这时候落雪了,就落在中次家的破巷弄里,极致安静,无人说话,一个失声了,一个也失声了。
砰砰砰砰,在字幕里,补上了此刻这个无声世界里最世界的告白:
如果说导演阪本顺治只是因为视觉刺激上的考量而将电影处理成黑白,那未免过于简单。
单从影片采用的4:3的学院画幅和画面中迈着碎步的优雅阿菊来看,阪本顺治似乎是更想用黑白影像的加持来给出一种不同于彩色银幕的、有距离的、古典主义的表达。
而阪本顺治确实也在幕后纪录片里解释了,这有一种“非现实的感觉”。
电影的幕后纪录片中,创作者们不断地提到日本的循环经济模式,指的就是挑粪二人组干的把屎循环处理的事。
这是一层意思,或许它是电影制作的最初议题,但《世界的阿菊》传达出的意义显然远远超越了对于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讨论。
影片的最后,寺庙的僧人也道明了“世界”的含义,就是“你向那个方向走出去,之后,还能从这个方向回来。
”人和世界一起循环往复,不过如此。
阿菊的父亲在决斗中死去,但贫民呢,一个在破烂长屋里青灯寡食的老箍桶匠,电影也给了他最后生活的希望和气力。
混乱的武士时代终将过去,贫民你我扎上一口气,还能活一活,或者必须活一活,反正世界不过就是粪海啊,不过如此。
人们彼此怜惜着,你拉屎来我挑粪,一不小心撞到了,就撞在一起取暖吧,运气好的话还能看见春雪落下的样子。
阿菊循着逝去父亲的样子,在破败长屋的细巷里四面拍手祈祷,圣洁如神女,这边挑粪工二人组就哼哧哼哧地一身干劲儿来收粪啦,一处是遥远雅致的古典,一处是入世到极致的屎尿,这二者混在一起的冲击,让电影的悲情荒诞浪漫如漏雨的粪坑一般喷涌泻出,恰似一场罗曼蒂克交响屎,噗噗噗噗噗,砰砰砰砰砰。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晃膀子看电影
这题材虽说不上惊世骇俗,但要在大银幕上毫不妥协又态度鲜明地表现这种真实工作的日常,并同时"如诗如画"地勾勒出江户晚期的人情风物,我未曾想象到能获得如此美好的视听体验。
本片剧作兼导演阪本顺治令我无限崇敬。
"道在屎溺",《庄子》即有此阐述。
早先还有全国劳模掏粪工时传祥被立为榜样。
无论是先贤哲学,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教育过我们,工作不分贵贱,真理无处不在,甚至于最污秽处。
本片在黑白摄影的框架下,将掏粪工日常拍得"纤毫毕现",甚至让人产生生理幻觉。
但这极致地对污秽的刻画非常有必要!它与主人公经历的阶级凌辱、亲人离散、乡邻情谊、青春思慕、和对四季天气政治人情无常变幻的全然接受一齐,用黑白生活流的影像风格,短小明快的叙事节奏,像齿轮般紧紧咬合,松弛又高效地表达了其艺术主题。
导演没有用金句宣讲主题,一切都润物无声地融入了画面,音乐,人物,故事。
污秽处却流淌出清泉般的感动。
这中间有爱情带来的美,更有来自生命体会的真和人间情谊的善。
甘甜的回味将超出你的期待。
极少看到内容、形式和主题如此完美契合的电影。
它仅仅只需要90分钟。
一坨琐碎的屎
看了这么多屎,绝对值回票价。掏粪工二人相声是最好的,很有禅意。作为“脏污”的对角线“洁净”的黑木华略下乘,尤其是让其失声,画面很可爱,但显然是要把她的身份往下拉好跟掏粪工配对的手笔。
20231125广州日影展 挂羊头卖狗肉 为什么用这个片名 阿菊只是个配角
有笑 有味儿 雪中相拥的镜头美到窒息 不是因为味道的窒息(这是一个笑点)
屎还是做得不够好,下次用真屎吧。日本仔,呵
siff第四场,世界初现端倪。
屎的音效真不错啊😂下雨天都满出来了啊😂阿菊因为臭味下意识地捏住鼻子,又马上用另一只手拍打自己刚才捏鼻子的手好可爱😂和尚对“世界”的定义让阿菊露出了莫名疑惑的表情超可爱hhhh这是乱世中不值一提的小人物的故事。世界的阿菊,阿菊的世界;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每个人即便卑微也可以有自己的一片天。另外,别忘了告诉你喜欢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你最喜欢她!
导演不厌其烦地给奥利给拍特写到底用意何在啊,这不是视听霸凌还能是什么?
(2.5/5)怎么说呢,就是90分钟的电影,却拍出了拧巴,以及不断圆周运动的世界…
#BC日本影展2023#章回体,没想到是这样的电影,肮脏贫瘠的土壤中生长出清新动人的花朵,关于阿菊和她周围的人们。穷酸浊臭的外表下蕴藏着最纯粹干净的情感,在屎一样的世界里互相治愈,在屎一样的时代勇敢追寻真爱,黑木华池松壮亮的演技让人挪不开眼睛(真正的好演员呐),佐藤浩市宽一郎父子都好帅啊,电影在黑白和彩色间切换,主人公的命运在大时代起起伏伏中被改变,他们虽然无力反抗却各安天命自得其乐(如同大部分普通人)。其实这样古典质朴的电影现在已经不多见了,“真是青春啊……”,无论狂风暴雨还是一贫如洗,同甘共苦的路上都是幸福的花瓣。
女主很好看
【三星半】掏粪工的设定成为某种叙事取巧,但过于散漫疏离的笔触却又难以拢起“阿菊的世界”,只零碎地散落为有关粪便的日常速写。对排泄中的武士的直视除去了神化修辞,却在一种松懈姿态中重新生发出别样的生命力,连同他的死亡亦是涣散而隽永,可以说尤爱影片中武士这一角色。以粪便为切入,影片从始便具有原始的物质性在遭遇神秘的语言化时,“世界”成为某种隐含的喻体,深埋在轮回的季节变迁中,而当真正去语言化、超越语言的表白后,“世界”方从鱼眼镜头中显现出回环归一的状态,莫名会想到《暴雨将至》中“时间不逝,圆圈不圆”。但影片所谓中和之美的世界观是否又过分倚重台词的教化呢?
shit
呃,讲屎的故事。
甜甜的,啊不,臭臭的,可还是甜甜的。后半段甚至有了些黑白默片的诙谐。生活有很多无奈与不公,但是市井间的年轻人能够心意相通地相爱真是太好了啊。虽然我并不理解世界的含义,但这个世界上我最最喜欢你。
阿菊太可爱了!!!武士父亲解释的“世界”,僧侣解释的“世界”,阿菊和心上人共享的“世界”。
#SIFF#不知道阪本顺治如何构思这个充满粪便的故事,但粪便起到的作用过于喧宾夺主,大家忙着干呕的同时已经忘记了该如何面对那充满肮脏野蛮的日本旧社会的生活样貌
上影节看的,把人看恶心了。我以为看的是黑木华,结果是看粪便。黑木华的阿菊戏份还没粪便多,这片子应该叫世界的粪便才合理啊!讲爱情的电影多了去了,两个人爱的莫名其妙,甚至不如去看琼瑶。
不是说电影好不好,看一眼就看不下去,幸亏不是彩色,看过的都知道我在说什么别在吃饭时看
这部电影是少有的,让我觉得必须用黑白色调来拍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