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也不能算影评吧,只能算是个人的一个比较简单的观后感,我只是不知道标题怎么取而已…我给的是三星,两星画面,一星给最后一个故事。
这部片子有三个故事,就一个一个来说吧。
第一个故事简直无语了,动画版《舌尖上的中国》+满分作文精选,先是自个在街上突发奇想,就开始从头到尾捧读呗,然后捧到最后快编不下去的时候就死个人来强行煽情然后结尾。
从头到尾除了米粉啥都没让人记住…第二个总体只能算是勉勉强强,讲了一个职场上的女性在事业与其姐妹感情间的矛盾…不得不说转折很生硬,就比如妹妹听姐姐说“我这是为了你”然后跑回学校了,一点铺垫都没有,就很突然…然后我很好奇,这个故事跟青春有什么关系?
编剧跑题了吧?
第三个故事,从初中生产生情愫,到用录音带传递想说的话,然后女主说要努力考上复旦附中,男主为了女主而努力,然后男主告诉她要考跟她对口的,结果女主会错意了,然后女主为了爱情牺牲一切,复旦附中都不考了(年少时的爱情就是这么冲动的hhhhhh…)。
这个故事才终于跟青春搭上边了…而且总体感觉有点像新海诚似的叙事、表现手法。
最后就是常规的大团圆结局了…最后一个压轴的居然还不错…总体来说,这部片子蛮平庸的。
要不是第三个故事,讲真我都不会给这部片子打三星。
这个片子用一种很平淡的方式讲述了三段故事,画面有着强烈的新海诚风格,真的让人眼前一亮。
虽然平淡,但却真实,以生活的小事来展现出流淌的暖意。
写于2018.9.29以下负责凑字数: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又是这种“双向奔赴”但是错过的剧情是吧,恶心人是吧,李默贱不贱啊,能不能死啊😅😅😅😅😅😅😅😅😅😅😅😅😅😅😅😅😅😅😅😅😅😅😅😅😅😅😅😅😅😅😅😅😅😅😅😅😅😅😅😅😅😅😅😅😅😅😅😅😅😅😅😅😅😅😅😅😅😅😅😅😅😅😅😅😅😅😅😅😅😅😅😅😅😅😅😅😅😅😅😅😅😅😅😅😅😅😅😅😅😅😅😅😅😅😅😅😅😅😅😅😅😅😅😅😅😅😅😅😅😅😅😅😅😅😅😅😅😅😅😅😅😅😅😅😅😅😅😅😅😅😅
我是湖南的,看到湖南米粉出现在电影中,我还是挺自豪的,湖南米粉是真的好吃,尤其我们常德牛肉粉特别好吃,哈哈哈(看第一段的时候看得特别想嗦一碗粉)。
不过关于影片想表达的内容,我不知道理解得对不对,第一个是表达儿时味道 & 子欲养而亲不待?
关于家乡味道 & 奶奶的爱?
放到男主小时候吃米粉时看到骑自行车女生时,我还以为是个爱情故事,还兴奋的自言自语说“女主出来了 女主出来了”,没想到是表达乡愁和亲情,果然是我肤浅了。
第二个是表达人到中年,事业上的竞争和无奈吧,还有作为中年女性在职场和情场上的心酸与不如意,好在姐姐最后在妹妹的支持下,事业重新搞起来了。
第三个的爱情虽然有错过,但结局还是美好的,不过这种美好也只存在电影中吧,如果放在现实中,青春期的恋爱大多都会无疾而终吧,何况是错过了的爱恋,很少后面还能碰到再在一起的了。
「肆式青春」没有什么宣传造势,这部国漫影片在今年的夏天悄悄上映又悄悄下画。
比起之前的爆款国漫电影,它的确有点单薄,剧情也欠缺推敲,但是国漫这种题材还是少数,我还是去看了,于是便有了这些文字。
电影名字叫做《肆式青春》,但实际上只有三个分别发生在北上广三个大城市的普通故事。
第一个故事实际上是一篇在北京独自打拼的湖南男孩写给奶奶的深情散文,湖南米粉贯穿整个故事,带着对往日时光深深的眷念;第二个故事是在广州在自己领域里努力不服输的两姊妹的故事,是关于坚持与陪伴的故事;第三个故事是发生在上海,少男少女之间像《秒速五厘米》剧情一样的故事,青涩美好的时光有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多年之后再见,依旧觉得年轻时的选择是多么勇敢无悔。
三个故事剧情不是最好的,台词设计不是最准确的,情绪铺垫也不是最到位的。
但是在影片结束时,回忆翻滚,最后,还是被感动了。
第一个故事,独白很多,温柔的男声一直在耳边把故事缓缓道来。
说着那些童年在奶奶家单纯的玩乐时光,那碗怎么吃也吃不厌的米粉,那几家不知怎么就开了又关关了又开的米粉店,老家的故事,青春的故事……
多年之后,我们都像男主一样,从老家到中国各大城市奔波,却对记忆中那些个短暂又久远的过往莫名地怀念,因为想念,所以总会想着回味,再吃一次米粉,或者再去点一碗粥。
喜欢当时的纯粹,怀念当时人情的温度,食物成为感情的载体。
时间变迁,心境不同,其实再也寻不到那种味道了。
只是,那份寄托在食物上面的温存,会让在生活里变得千疮百孔的我们,不禁想去靠近,再靠近一点点,一点点,这个世界好像,就变得温柔了许多。
或许,这就是一碗乡愁的意义吧。
第二个故事,平凡又真实,发生在广州珠江新城的服装行业。
闪闪发光的东西哪个女孩会不喜欢。
模特,是多么耀眼的工作阿,站在聚光灯下,掌声褒奖环绕。
可又有多少人知道,镁光灯没有打到的地方,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不堪。
原生家庭带来生活的困苦被迫让这两姐妹选择独立与坚强,看似光鲜的模特工作其实面临着极大的压力,新人层出,竞争多么激烈,随时有被挤掉的可能;妹妹努力去做的服装设计却迟迟没有机会展出,一堆堆的设计作品好像成了无用功。
偌大的城市里,两姐妹一边挣扎着成长,一边挣扎着坚持,彼此支撑走过漫长的岁月。
霓虹炫耀,广州塔变换的灯光仿佛可以笼罩整个广州的夜空,这个城市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各行各业在这里扎根,形形色色的人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两姐妹的故事其实只是这个城市里坚持努力的人儿的缩影,在这里,我们尝试过,碰壁过,又继续坚持,继续尝试,她们像我,我也和她们一样。
最后一个故事,相对而言更加完整,看着男生女生在他们各自青春里的错过与重逢,不禁感叹,或许每个人都是这样跌跌撞撞长大成人的。
童年里无忧无虑的时光,趴在桌上听着收音机看着窗外太阳西下,邀来三五好友假借学习的理由吃着铁皮罐饼干谈天说地;喜欢在家楼下的街道打打闹闹,凹凸不平的地面让我们不时绊倒摔跤,疯狂玩耍以后回到家,妈妈看见新添淤青的腿又开始叉着腰发表“演讲”;晚上假装认真学习关上房门,其实作业本下面藏着故事会和知音漫画这些大人口中的“禁书”,每看一眼都像是在打游击战。
还有阿,青春的日子里,会对打篮球的男生有莫名的好感,打球时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汗水被照得闪闪发光,就一瞬间,会觉得世界都美好起来了。
故事里的学渣男孩喜欢学霸女孩,男孩想去女孩的学校,女孩想降级到男孩的学校,彼此做了最叛逆却又是最勇敢的决定,偏偏没有告诉彼此。
最终结果当然是,男孩考上了,女孩降级了,彼此都错过了。
或许不值得,或许太任性,可是我却羡慕他们,他们的勇气,以及他们那种简单却无畏的情感。
越长大越开始变得胆小的我们,为什么就忘了我们曾经也可以有勇气做出这些随心肆意的决定呢?
三个故事,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爆点,也没有什么可以煽情的地方。
你可能会说剧本无聊,剧情不紧凑,可是,慢慢看下来会发现,里面其实有我们自己的青春。
正如《肆式青春》这个片名的意义一样,电影只是简单地讲述了三个故事,你看了之后或许想起了什么,或许怀念起什么,那些关于你自己青春的记忆,就是那第四个故事。
普通人的生活哪里有那么多轰轰烈烈,小的时候可以出门吃一顿肯德基麦当劳已经是最大的褒奖,奶奶煮的云吞面永远没有一家店可以做出同样的味道,妈妈比起成绩还是最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学习桌底下偷偷藏起来的课外书到现在还没被发现;初中偷偷喜欢的男生已经和记忆中长得不一样了,但是看到他的名字回想起来得还是他当时站在阳光洒满的球场投篮的样子;高中和朋友约定要一起报考的大学,付出了很多努力,最后却遗憾失约了……说起青春,一切都太过于温暖了,记忆经过时光的筛子挑选,能够回想起来的所有,就连遗憾都带着暖色调的光。
这部电影,可以让我看见,那些可能已经尘封已久的,但却永远在心中不曾磨灭的暖光。
在我们听的说的看的世界里,最伟大的平凡才最值得珍惜。
我非常感谢这部电影,让我快要被现实磨平棱角的时候遇见了它,让我可以记起那些关于故乡和童年的温存,那些青春里可贵的笨,想起以前有的那份孤勇,现在还在我的身体里。
青春,真好。
我最喜欢第一个故事!
一碗三鲜米粉从小吃到大,在不同的地方吃遇到不同的人,发生了许许多多平淡又不平淡的故事,人生真可谓短暂而又迅速。
但在这其中总有些味道、总有些感情、总有些乡愁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让人在唏嘘之中有些落泪。
这一碗三鲜米粉能够触动观众的原因在于,写出这个故事的易小星写的是自己的真实故事,那份真实的情感足以透出纸面,跃出荧幕。
影片的三个故事,讲了三个不同主角的青春。
有儿时的眷恋,还有暗恋的姑娘,有迷茫的时光,奋斗的影子,有错过的年华。
有各种各样的滋味,不管是好的坏的,在很多年以后,都会是很美好的一段回忆。
现在的我可能体会不到太多,因为我的青春还有一点点时光,我也能理解一半,因为也有那许多逝去的青春回味。
我们啊,一定要好好生活,不枉此生。
想做的事就去做吧,想爱的人就去爱吧。
青春就是这样的,值得歌颂,值得被认真对待。
如果这是一部一个多小时的动画影片,或许我会有更多的时间去融入角色中去,但作为一个二十多分钟的短篇,这个故事对于语言的运用,实在让人感觉突兀。
但不管怎么说,短片后半段对于姐妹之间亲情的体现,还是将青春的主题给拉了回来,纵然我们长大后被各种烦恼和利益迷住了眼睛,但儿时兄弟姐妹间的亲情,仍然会让人情不自禁的嘴角上扬。
这部电影的评分比较低,在我看来是可以理解的。
三个故事的主角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是怀旧向,本来应该可以引起我的共鸣,但很抱歉的是没有。
现在我按照顺序一个一个的来说。
精美作画,只是吸睛 第一部:一碗乡愁。
评分:7分。
这一部我本人有点共鸣。
第一碗是奶奶端的,下乡的首长厨师做的,都是湖南牛肉米粉。
第二碗是学校门口小馆子的老板娘做的。
当时老板娘总会给他加一点粉,说自己的儿子也是高中生,要多补补。
后面老板说服妻子把店换成了渔具店(不能理解为什么在学校门口这么一个好位置开这种不大盈利的店),结果这一家人又遇到很糟糕的事:儿子在学校被霸凌了。
高三本来是最重要的一年,脚却被人用刀割了,人昏迷过去,鲜血直流。
不用说,这一家人的生活都天翻地覆。
后面米粉店又重新开起来了,受伤的儿子也没去读书了,就和父母一起开店,开了20多年。
【这其实就是普通人的生活,没有那么多波澜,但是非常现实,每一幕都写着两个字,叫作“实在”。
】第三碗是在北京吃的机械制米粉,看起来很好吃,但没进味—一恐怕就是北漂生活的象征,好看不好过。
吃完以后接到电话,说是祖母临终前想见见他。
他连忙赶了回去,在服期间他再次吃到了一碗高中时的老板娘做的米粉,【既是乡愁也是生活】。
温情向作品 第二部:霓裳浮光。
评分:3分。
又是传统手艺,出轨、争吵、原谅、守护。
我实在是不想在一部动漫里面看到这么肥皂剧的剧情,太老套了,给可爱的小设计师加1星,还是这个分数。
另外为了展现自己好像有减肥吧,你干什么要绝食减肥呢?
如果我是这种女生的男朋友,我一定会制止这样的错误方式。
在电影里出现这种剧情,就别怪我下狠手扣分。
争执后的隔阂(大概) 第三部:纤雨初晴。
评分:4分。
这一部实在是太侮辱初中生和严格的家长了。
初中生不说有高中生一样成熟,至少会对自己负责吧。
你看看这个女主,成绩那么好,智商那么高,做出来的事却像一个看完了迪士尼公主动画(还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那些)沉迷于公主梦的憨憨一样。
为了一个男生,本来可以考复旦附中的人,结果只考进了区中学,自毁前途之外,还被家暴老爸打进医院(什么垃圾老爸)。
这个女主忍气吞声的行为,再加上给女主套上的这些正面人格,感觉就是早恋万岁。
首先,初中生谈恋爱,太早了,我不支持。
原因就是年龄太小,这样的恋爱是很幼稚的(影片之中的早恋就给我这样的感觉)。
高中时的早恋如果不过界,其实就是像交了个异性知己一样,而且如果有好处的早恋(例如男主暗恋女主疯狂学习拼命考上了复旦附中),我是支持的。
但如果想像这女主为了所谓“爱情”奋不顾身的话,我还是还是听家长的话,好好读书吧。
另外,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样的话,我十分反对。
我感觉现实的女主要么是抑郁症,要么是歇斯底里的狂躁症,不管是哪一边都不是什么好事。
我不支持初中生谈恋爱 即使是作画非常精美,我依然不是很喜欢这部电影。
可以说,瑜不掩瑕。
搭乘10时30分起飞CD1448航班的旅客请到47号登机口登机哭过笑过我们交织而成的诗篇所描绘的会是怎样的未来啊昨天停留在原地我们挥手向他们告别然后迈开步伐开始向着明天远行 青春是一场味觉的盛宴,酸甜苦辣咸。
青春是一场色彩斑斓的绽放,红橙黄绿青蓝紫。
青春是思念、是陪伴、是遗憾、是圆满,载着这些,向着明天~
远行
就,“嗯,哦,哦呀”的感觉,说不出来好还是不好,就是,没什么感觉,不打动人,也不坏吧
清新、自然,不算太精彩。
由三个短篇故事组成,对应食、衣、住(幼时难忘的美好记忆),也对应北京、广州、上海(长大后在都市奔波)。与同年上映的昨日青空一样,用画面元素唤起旧日时光,颇有新海诚的感觉。故事一:《一碗乡愁》——叫兽易小星(万万没想到导演),旁白是白客。舌尖上的湖南米粉,代表儿时的回忆。北漂以后吃着标准的米粉,过着标准的人生。故事二:《霓裳浮光》——竹内良贵(天气之子CG主管)。广州女子图鉴,告诫少傍富二代,多关心身边人。故事三:《纤雨初晴》——李豪凌(时光代理人导演,03-05集诉说小镇旧日时光)。上海石库门里的初恋,一盘磁带记录了两个人的青春。再次按下播放键时,已经物是人非。“昨天停留在原地,我们挥手向他们告别,然后,迈开步伐,开始向着明天,远行。”肆式青春只有三个故事,还有一个故事是我们自己。
第三个故事,让我流下眼泪,没有错过真是太好了。
国语版最多一星,但是日语版想打四星。另外导演难道不是新海诚么……第一个故事让人想起老家的米线和山水了,第二个故事想起人生还是得做自己热爱的事,第三个故事想起中学时期自己也是专心于专业因此蹉跎了好多人,真不知道很多当年的好友现在在哪儿呢。
Netflix还真的是电影的坟墓,浓浓的大数据画风扑面而来,我已经快被无休止的旁白逼疯了,看着美食故事,有种吃不了兜着走的感觉。以后没有好故事,都别拍电影了,替你们心累。
配乐诗朗诵MTV?!以为降了次元就不尴尬了吗?!
过于真实,太感人了
恭喜李逼又喜提版权费。
画风真的很美。特别第一个故事美得很纯粹
剧情平淡感人真实有味,就像自己回忆。画面漂亮,有日漫的样子。
三鮮米粉,中華小當家外包團隊製作的感覺。
配音尴尬,台词做作,矫情,除了矫情还是矫情
比预想中好点。中日合作的结果就是:画面元素展现>旧日情怀>剧情,看在尚且给我好感的前提下,我还是给这个评分吧。彩蛋感觉很鸡肋。
一星都太多了
故事1:舌尖上的湖南米粉+北漂故事。故事2:广州女子图鉴+小时代。故事3:上海三重门+初恋这件小事。结论:动画里藏着童话
2D好评,其实都是日本作画。故事特别的老土,特别的俗气,甚至有些部分靠着旁白推动剧情,但是我就是看哭了。三段故事,肆式青春,第四段青春是观众们想起的自己。#第一段应该来俩句湖南话或者塑料普通话,后面都有粤语和上海话。
叫兽一星,不认识的日本人负一星,李豪凌五星!还没看的同学直接开第三段就行了43:55不谢。不听劝的记住浪费时间你自找的。
看了五分钟就关了,感觉太装了。。。。而且也不是母语羞耻(母语羞耻已经成了配音很烂的遮羞布了),一上来就念白的还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但是不会觉得装、作,不知道为什么能好好说中文的人,一配动画就变得扭捏。。
真的只有第三个故事能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