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Meryl Streep出演的Donna可是完全不同的一场戏。
她的忏悔,是场深重的众人齐心推翻的残墙。
现实生活贫累交加,仅存的蜜色幻想,是她可以踩着另一具有力气的男人躯体逃出生天。
这份唯一的升天通道,想走的话,要让亲近闺蜜共同否定自己,要从旁人口中影影绰绰漏出他们毫不遮掩却又懒得开口的奚落,要衣冠不整掉在三个欢爱过的男人面前,要被女儿翻录私人日记,还要被女儿当面羞辱:今天的一切是因为年轻时太荒唐。
这么热闹的形式也不能掩饰——这就是场审判。
因为她太年轻,太可爱,享受风华正茂的欢爱并占有太多异性的注意力资源?
这个女人有什么罪?
忠于自己是她唯一的原罪。
幸好我们有机会重头来过。
枷锁全碎,轻装上阵。
从片头大闹牛津一场开始,Lily James的Donna和她的朋友们踩上节拍就再也停不下来。
所有伧俗、张扬、艳丽和复古的颜色都被青春肉体脸庞撑得饱满又恰如其分。
一波又一波经典音乐嗨到肾上腺素爆炸,克罗地亚湛蓝明媚,演出越张扬,人心越甜蜜又危险。
没有评判,怎么来得及评判?
Donna站在去往应许之地的船头,阳光就是细碎金子打在雪白健壮大腿上弹起来不触摸是浪费这海中央泱泱好时光;
Donna在雨中挽住惊马缰绳,金发丝丝缕缕贴在饱满胸脯,不一亲芳泽的男人都是在对历史犯罪;
动情,尽情,忘情,伤情,在酒吧唱心碎的歌的发光脸庞最为动人。
这一次,母亲Donna坚定地要,要美景缭绕的应许之地、恰到好处发生的激情、实实在在的亲密关系。
不论伴侣密友还是亲人,她建立的都是有血有肉的关系,那关系令她即使不在世间,她的品味态度心之所好仍然留在爱人们心中。
对她不想要的,不美丽城市、不成熟男人、不诚实情感纠葛、不够决断洒脱的自己,她统统说不。
女儿Sophie,坚定选择,选择为旅馆梦想牺牲,选择理解男友,选择在每一个微小或庞大的困难中坚持。
其他五光十色的人,咖位再高,技艺再强,统统被逼为配角。
母亲与女儿都活生生演绎:真实可爱的那个自己,曾经不太懂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懵懂狂奔,竟受到一些怀抱接纳;我们谨慎试探边界,最终稳稳踩在大地上,随之惊喜发现自己竟也能肩扛手提。
我们怀抱曾经飞在天上与沉在土地中的自己一起向前走,不落下任何一个,为过往自己建立分门别类博物馆,并已拥有能力为幼小自己实现梦想。
这是一场好开心的玛丽苏,青春不就是这样吗?
当时场景简陋心思单纯,荷尔蒙、年轻与想象力自动为场景渲染好玫瑰色滤镜,不管多少年在回忆中都是四处喷射无法停止的跳跳糖,从中走出的竟是如此强大的自己。
十年之后的这个故事里,我们终于有能力抖抖身子把说教甩掉,正视每一段时光带来的欢笑、泪水和印记。
我们有欲望,会被本能控制,受芬芳面孔吸引,谱写乐曲并认真分别。
我们分别以后,正如分别以前,你不能否认我一直在这世界认真跋涉,认真经营,从未欺骗过自己。
十年之后再相遇,我终于知道,接受千疮百孔的平行世界,但不将就,不停止,一直旋转,直到找到那一个值得定格正面镜头,我展现给你。
在小教堂里,唐娜和苏菲隔空相见,其中唐娜唱的这一句“you do not blong with me, hope god bless you” 也许是我们把亲情想的太沉重,把爱情想的太轻浮,其实哪有孰轻孰重,只要尽情舞蹈,放声歌唱,用尽全力去爱,用尽全力去追逐自己的那片海,我们都能拥有人生中的无数快乐不离不弃爱你的朋友,敢爱敢恨动过心的人,即使独自面对悲伤,也要永远敞开自己的怀抱,去拥抱亲吻明天也许每个女孩都有唐娜的影子,只不过是唐娜让我们看见那该有的鲜活和灿烂真的不愿进度条推动着剧情,慢慢开始倒计时结尾;因为不想终结,虽然最后泪流满面LOVE
我一直坚信女人是最懂女人的,因为一路走来,大多数女人的经历太相似。
独立——生产——成为母亲。
如果说第一部《妈妈咪呀》的主人公唐娜还有点现实主义的精疲力尽的话,那么第二部就是超现实意义的乌托邦,没有一点矛盾,每个人自立自强。
所以让人看的有点乏味。
但最后梅姨出现和Amanda的母女情确实感动到我了。
歌词也写得好,“我知道我不拥有你”。
一次在梅姨年轻怀孕的时候Amanda认为自己母亲因为有她所以不害怕一个人有泪点,一次在最后梅姨出现给自己的女儿打气有点泪目。
母爱伟大,就伟大在知道我生下你,但我并不拥有你。
在MAMA MIA之前,生于85后的我对于ABBA并不了解。
但ABBA这个乐队的作品在欧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很多都是听着他们的歌长大的。
2008年的那个夏天,我一个人在伦敦对着研究生毕业论文做着最后的挣扎,在6月的时候论文导师给了大方向的修改建议之后,七月突然多了几十篇的JOURNAL要阅读完并做完REVIEW,每天几乎都是在宿舍小房间的各种不同地方看着厚厚一叠的JOURNALS,一会在床上躺着,一会在桌子前坐着,一会在飘窗上靠着,那个小小的八平米宿舍房间成了我的牢笼一般。
也是那个夏天,我突然发现我的学生证可以有学生折扣的去看电影和戏剧,几乎伦敦一切的文化娱乐活动都可以有学生折扣,于是那个夏天,一个人会拿着学生卡在周五的晚上去附近的ODEON看最新上映的新片,成了我脱离论文苦海的解脱和对于新世界的假想。
每一部电影都是一个新的世界和新的生活很一般,脱离枯燥单一的论文生活。
MAMA MIA,2008年的暑期大片。
记得我的票还是提前买的,我想可能还是因为ABBA的经典永流传吧,英国民众对这片的期待也是很高的,必须得预售。
所以提前买了票,当天早早到了LEICHESTER SQUARE的ODEON,很快就发现整个放映厅几乎是全坐满了,而且年纪跨度也挺大的,老人都挺多。
电影中的音乐都是ABBA的音乐,对于在场的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的,而对我都是第一次听,跟着节奏摇晃,喜欢上了这些虽然有些年代久远,但又被一些英美演员重新演绎之后的新版本。
电影放完,灯光亮起,全场都起立鼓掌,大家都很开心的表情,而并没有什么演员到场,但大家还是出于对电影全体演职员的尊重以及自己对于电影的喜爱,起立鼓掌。
这个在国外看电影的时候,经常能遇见,大家真心觉得一部电影观看到最后,自己享受到了一次难忘的体验,感恩于电影全体演职人员的付出和努力,所以都会鼓掌!
在MAMA MIA之前,我没怎么看过音乐剧电影。
在MAMA MIA之后,我去了伦敦西区看了一场WICKED。
开始喜欢上了不管是电影还是舞台剧的MUSICAL。
十年后,MAMA MIA2重现银幕,很幸运人正好在纽约,在TIMES SQUARE旁边的AMC EMPIRE 25能提前看到这部电影。
十年后的我,已经没有论文的折磨了,在纽约的生活基本算是无所事事的悠闲,回到影院看着这部几乎是原班人马的新作,岁月的痕迹对于我和他们都是明显的。
第二部算是第一部前传和第一部的续写结合。
讲了DONNA遇见三个帅哥的故事以及她离开之后的故事。
个人感觉穿插的还算自然,没有太唐突。
而LILY JAMES我已经忘记了她的辛杜瑞拉而只记得DOWNTON ABBY里的那个小表妹,所以挺喜欢她在MAMA MIA2里的表演,但内心其实对于DONNA的这个角色定位默默的有种SLUT的感觉。
不过1979的年代,欧美的HIPPIE文化旅行文化,对于世界探险的勇敢精神是年轻人的追求,所以DONNA能几天睡三个帅哥这个事情,倒不重要了,毕竟日后是要找亲爹的。
看见FAITH叔出来的时候,我还是很激动的,毕竟老牌英国帅哥的脸很治愈啊!
而且和爹三号在甲板上的泰坦尼克经典拥抱特别让人发笑,拉着桅杆摆着骚人的POSE,太腐了!
要不是看第二部的时候才记得搜第一部,才得以发现原来第一部已经是十年前了,已经是久远的2008年的夏天了。
原来真的已经就这么久,所以演员们也都老了一些了吧。
Amanda Seyfried好像也是从十年前这部电影开始被捧着红了起来。
十年之后,HERE WE GO AGAIN!
第一次知道《妈妈咪呀2》是夏天的某一天去电影院偶然看到了它的宣传片,被蓝白色充满希腊风情的海岛深深吸引,回家翻了第一部看,确实陶醉于演员们唱的小曲儿(讲实话跟第二部的唱功比,第一部只能算是唱小曲儿),并且十分不认同唐娜荒诞的生活态度,怎么会在跟三个男生搞得不清不楚的状态下还会选择生下并不知道是谁的宝宝并留在了伤心地一直生活,一部剧的重心竟然是女儿寻爸,匆忙看了一半弃剧了,对第二部完全提不起兴趣。
前几天自己在家觉得家里过于安静把它当喜庆的背景音乐总算放完了。
莫斯科的深秋到了,抬眼望去一片金黄色,整个朋友圈都在称赞金秋,不禁抬头看向窗外,一朵飞机云让我想起了被世界杯填满了的夏天,忽然想找个热闹的剧,看看蓝天大海青草地,于是开了《妈妈咪呀2》,有了这篇被圈粉后的影评。
如果把《妈妈咪呀》从一部影视作品转化为学术论文来看的话,第一部可以说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学生造出来的论文初稿,格式符合要求,语言比较粗糙,其中不乏一些能够吸引导师通过审核同意帮忙修改的亮点在,但时常让人摸不着头脑;十年后的《妈妈咪呀2》像是一篇酝酿了十年、沉淀了十年,捋顺了十年后经过了预答辩经过了修改呈现在答辩委员会面前的一篇博士论文,把第一部缺失的所有逻辑都纷纷补好,不得不说,直男癌到了我这种程度的女生都向往唐娜的精彩生活。
第二部的采用倒叙和插叙相结合的精妙手法,把苏菲和妈妈唐娜的爱情史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故事开始就交代了唐娜的离世,揭开了对唐娜爱情的回忆。
故事推到了80年代唐娜在牛津刚毕业的日子。
建筑师哈利,浪荡公子比尔和颓废到住草棚的山姆陆续出现在了唐娜去往希腊海岛的路上。
期间有激情,有爱,有浪漫,有回忆,当然,有阳光明媚也有狂风暴雨,由之而来的有背叛有无奈,有开心有悲伤,最重要的是但男人好友陆续离开还留下了苏菲和一家破旧的民宿可以给生活以保障。
歌太悦耳景色太迷人,仿佛渐渐理解了唐娜的内心。
爱情和美景一样,终究是有保质期的,有人爱烟花绽放一起出挑的美好瞬间,诚如唐娜,激情过后可以用来回味一生,生下苏菲就是三段爱情结出的最好果实~~唐娜的一生,无疑是成功的,毕竟25年后一封陌生的来信只因一个寄件地址一个素未谋面甚至于都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女儿的一封请柬就从世界各地奔赴小岛,只能是因为每个人都心中保留着对那一段美好时光的回忆~~ 十年,一部戏,终于完整了~~~好看好看~~
Mama Mia, here I go again, my my, how can I resist you Mama Mia, does it show again, my my, just how much I missed you这首脍炙人口的《Mama Mia》是不是看到歌词就能唱出来了,而一唱出来,就是满满的回忆呀…2008年夏天,备战考研的我,等来《妈妈咪呀》电影版上映2011年夏天,初入职场的我,看到《妈妈咪呀》音乐剧中文版上演2018年夏天,自由职业的我,再看《妈妈咪呀》电影版第二集十年的夏天过去了,你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吗?
而剧中这些可爱的人,现在又过着怎样的日子呢?
❤ 既是续集,又是前传 ❤这集电影的最大亮点也是最有诚意的地方,莫过于原班人马集齐,要知道这是个多么星光熠熠的班底呀!
也正是凭借着主演们的超强号召力,拿到了2008年全球票房的第六名,足见多么被人钟爱。
左边老人马,右边新班子,能一一对上号吗?
如果说上一集讲述了“女儿寻找生父、结果多出三个爸爸”的欢喜故事,那么这一集就揭开了“妈妈是如何邂(shui)逅(le)三个爸爸”的秘密,并且巧妙地采取过去与现实交织的方式来推进。
意想不到的是梅姨也还在,因为其实老年唐娜已经去世,不出现也无可厚非,但在影片结尾以一种巧妙的方式让她再次现身,真是一种温暖美好的重聚。
既然有两条线,那就分别来捋一捋:30岁的苏菲,原本跟男友斯凯生活在大都市,但是却因为妈妈的突然离世,再次回到希腊这个平静美丽的小岛。
而她决心重新整修妈妈留下的民宿,在岛上开始自己另一段人生;20岁的唐娜,大学刚刚毕业,一切都是崭新未知的。
她决定踏上追寻自我的旅程,在遍游欧洲之后,来到了希腊那个平静美丽的小岛,最终在那里开始了自己余下的人生。
青年唐娜的扮演者是莉莉·詹姆斯,她之前最广为人知的角色应该是真人版《灰姑娘》,早期也在《唐顿庄园》系列里面打过酱油。
不过在这部剧中,才发现她原来是个唱跳俱佳的好苗子。
据说很多欧美演员在出道前都会接受正规的声乐舞台训练,电影与戏剧之间的鸿沟并没有这么深。
《妈妈咪呀》即是一个好例子,里面所有的唱段皆是演员真人实录,真是“开口跪”的效果。
尤其当年梅姨录制《胜者为王》一遍即过,被传为佳话。
莉莉的声线也是让人惊艳的清甜靓丽,浑身上下掩盖不住的青春活力。
而更让人佩服的是两位闺蜜的选角,简直跟老年版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一样!
至于三位“爸爸”年轻是啥样,先卖个关子,只不过emmmm…帅气程度好像正跟老年版反过来,233333
青春四射
老当益壮苏菲这条线则是延续上一集,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依旧跟斯凯在一起呀。
哈哈哈,不过放心,刚开始他们就闹了矛盾,分居两地;不过请再放心,歌舞片里怎么会让人真的心伤,俩人不仅光速和好,还有新的进展呢!
而借着旧民宿改造重新开放,一众老朋友也会齐聚岛上。
私心说一句,我最喜欢的是谭雅,也就是《傲骨贤妻》和《傲骨之战》里面的戴安,没想到亦是唱跳俱佳,轻松角色轻松演绎,真是好演员!
当然你们的脸叔、皮叔、船叔也都依然颜值在线,结尾彩蛋还可以好好欣赏全新身材哟!
男人真是越老越有味道,哈哈哈❤ 爱是冲动,亦是包容 ❤如果说上一集主要笔墨都集中在“认父”的话,这一集则将大量时间花在描写“恋爱”。
还记得之前苏菲曾在婚礼现场说过“即便你跟一百多人约会过”,立马当场遭到妈妈的否认回怼,哈哈哈。
虽然这个数量当然是夸张,但是本集中,在三个男性间兜兜转转的女主身上,仍能看到上世纪80年代“性自由”、“性开放”的标志。
三段恋曲,那段最让你心动?
20岁的唐娜,花一般的年纪。
寻找自我的第一站,就选在了巴黎。
在老式旅馆偶遇了循规蹈矩的英国青年哈里,男青年迅速对她擦出了一见钟情的火花,展开了猛烈的攻势。
一开始唐娜明确拒绝,但是在男主说出自己还是个“XX”(哈哈哈,卖个关子)的时候,一切开始变化。
于是,当晚,男青年度过了自己终身难忘的一夜,23333这段感情或者说crush随着女主前往希腊而迅速熄灭,但是并不合适用“一夜情”来概括它,因为至少有人付出了真情。
游艇男孩比尔则是女主遇到的第二个人。
由于没有赶上去小岛的船,本来需要在码头再等上一天,但是唐娜的阳光青春打动了这个男孩,他愿意为她专门跑上一趟。
你要问,那他们在船上发生了什么吗?
这里就要为编剧打call了,唐娜并不是个随便的女孩,她当然知道比尔对她心生好感,但是她守住了自己的底线。
巧妙地抵挡住了比尔的种种攻势,最终顺利抵达小岛。
还记得第一集的结尾,是谁最后跟唐娜求婚并一起生活在这个小岛吗?
那就是接下来要出场的年轻人——山姆。
暴雨天一同驯服暴马的经历,迅速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芳心暗许的唐娜,甚至已经开始畅想两人今后一起的生活。
但是故事怎么会如此一帆风顺,生活也不会这样信马由缰。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形容,山姆应该是个“渣男”,明明家里有个已经订婚的未婚妻,却在旅途中又与其他女孩子互诉衷情。
而被山姆伤透的唐娜,又再次遇到来小岛寻找她的比尔,在闺蜜的撺掇下,两人一起踏上了出海的路程。
那天夜里,也同样发生了故事。
这样三个在唐娜生命中匆匆出现又匆匆离去的男人,却留给了她一个巨大的“礼物”——苏菲。
有了女儿之后的唐娜,反而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强与果敢,就像所有的母亲一样,她,重生了。
爱总有很多不同的面孔,有时是激情、有时是占有,有时又是包容,有时又是放手。
❤ 嬉笑怒骂,歌舞人生 ❤一提到《妈妈咪呀》,稍微了解一点的人肯定都知道,这其实是部脍炙人口的音乐剧,后来被改编成电影,也就是“歌舞片”的范畴了。
除了这一部外,还有很多经典的音乐剧都被改编成了歌舞片,如《歌剧魅影》、《悲惨世界》、《芝加哥》等等。
还有一些原创的故事也采用歌舞片的方式来排演故事,如去年的大热片《爱乐之城》、今年狼叔的《马戏之王》等等。
国外的歌舞片数量并不算多,国内就更加屈指可数了,《如果·爱》和《华丽上班族》还算耳熟能详。
当然世界上还有一个神奇的国度,叫印度。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电影,爱情也好、悬疑也罢,都能最终变成歌舞片,服气。
由于歌舞片特殊的表现形式,演唱要想无缝融于故事叙述中,并非易事。
但是限制的另一面也是无限可能,正是因为歌舞片可以比剧情片更加跳脱,也就有了更大的表现空间。
《妈妈咪呀2》中的歌曲无疑是推动剧中故事的最好帮手,当《MAMA MIA》、《DANCING QUEEN》等经典神曲响起时,总是忍不住跟剧中人一同歌唱,也同时串起了这么多人这么多年的人生。
妈妈咪呀2 中国预告片1:定档版 (中文字幕)PS:结尾还有一位DIVA级别的女神献声,千万别错过哦另外,这部片排片很少,想看的一定要抓紧啦。
尤其推荐带家人老少一同观影,绝对是部好看的合家欢!
看了1所以把2追完其实2就是把1中提到的母亲的故事又拍了一遍那三个男的怎么分别前后认识和爱上的 为什么又没走下去而母亲在2中是已过世的角色 最后索菲也怀孕了 还是在这个小岛上三位爸爸还是做她的爸爸就是喜剧结尾 各种唱和跳 打发时间看看的好像在美国玩的时候也有妈妈咪呀的舞台剧 不知道剧情是否一样也算了解了电影的剧情了
明明是今年最该看的电影却拖到现在。
本来打算回国之前看,作为young and free的这一年的结束。
发现学校电影院正好在我离开那天开始上映的时候,完全被击中了,觉得好像是个sign,回国之后也没去看了,因为过去的这一年是我人生中最接近妈妈咪呀的时间了,勾起的太多回忆觉得很难。
现在也是在决定了要回去英国才打开看。
好了深沉一下下面进入粉丝状态。
想想这部"both a prequel and a sequel"真的蛮神奇的。
觉得幸好回国那段时间没看吧,可能会难过到崩溃。
从开始When I Kissed the Teacher就想流泪了,Mamma Mia响起的时候超激动,尤其所有人乘船而来合唱Dancing Queen的时候我简直感觉要起飞了。
Cher奶奶豪华亮相,觉得她和Christine Baranski真是两个神仙。
最后在教堂门口,背景响起Slipping through My Fingers眼泪就止不住了,然后梅姨登场我真的哭瞎,以至于到结尾Super Trouper大合唱的时候整个人一边大哭一边大笑,我也不知道怎么能做到的,大家都跟自己的年轻版一起跳舞的时候,Harry显然出现了人格分裂,觉得他遭遇了中年危机。
Lily和Amanda真的还有点像,Tanya和她的年轻版也像!
长相和声音都像!
Harry真是永远的开心果!
叛逆小年轻和中年闷骚大叔的时候都是!
在酒店遇见那段狗屁不通的英语法语混杂太好笑了(这时候双语技能就派上get笑点的用场了),还有牵手告白时的尬式腐国情话,滚完床单还要跟人家说谢谢,我笑晕。
脸叔毫无意外又贡献出了一众表情包,越老越帅的梗也被调侃。
Andy García在Book Club里演帅气机长大叔,这里演帅气船长大叔(sort of),他真的很适合。
最后Josh Dylan也太好看了吧!!!!!
最后记录两句有趣的台词:"Now we drink in joyless surrender to our economic fate.""You two look obscenely happy."Donna Sheridan,Juli Baker,Ariel,Moana,她们都是我向往而不能成为的自己。
本小粉丝也可以做到大部分全程跟唱了,Mamma Mia和ABBA永远带给我无法替代的快乐。
以下有严重剧透,请酌情选择是否下拉。
(一)三个爹第一部里面Donna的日记是这样写的:7月17,Sam划船把我带到岛上,我们dot dot dot之后,我发现他订婚了,于是我们就此别过。
8月4日,Bill租了个摩托艇,我把他带岛上了,然后我们dot dot dot。
8月11日,Harry上了岛,我带他游了一圈岛,dot dot dot。
第二部里,三个爸爸出现的顺序和地点,和前文出入较大。
Donna最先在巴黎遇上Harry,接着在去希腊小岛的路上遇到Bill(和他自己的一整艘船),最后才在岛上认识Sam。
至于dot dot dot的顺序,则变成了Harry → Sam → Bill。
(二)Rosie和Tanya第一部里Rosie和Tanya在参加Sophie婚礼前从未见过Bill、Sam、Harry真人,仅仅是从Donna口中听到过他们以前的事迹。
第二部为了强化Rosie和Bill的感情线特地安排了年轻的Rosie对Bill一见钟情(然后马上失恋)的剧情。
紧接着还有个年轻Tanya对Sam一见钟情(然后也马上失恋)的剧情。
其实我觉得这里的笑点制造得太刻意了些。
(三)Donna的妈妈第一部里Donna说过她妈发现她怀孕后不允许她回家,可以说是被扫地出门的。
Donna自称母亲是一个古板守旧的天主教徒。
第二部里Donna的妈是个大名鼎鼎的拉斯维加斯歌星,而Donna自从毕业后再也没有跟母亲有任何联系,自然也不可能告诉妈妈怀孕生女的事情。
(四)配角的命运第一部里有过几个亮眼配角:Sophie 的两个好友,调戏Tanya的年轻小帅哥,和Harry看对眼的希腊男孩。
第二部里这些人都神奇地消失了。
至少对于Sophie那两个好友来说,酒店开张+怀孕这么大的事,怎么也该到场祝贺吧。
(五)Sam到底是不是一个好爸爸第一部里Sam说自己有两个儿子,按剧情发展推断,两个儿子年龄肯定都比Sophie小,都不满20岁。
第二部里Sam安安稳稳扎根在岛上当了几年的stepfather,貌似再也没理两个儿子。
Sam几年来呕心沥血设计出的新酒店马上要开业了,但是他第一没想过邀请儿子们来开业Party,第二没想过在Party被毁时请儿子们来充人数救场。
两个儿子就这么被遗忘了……(六)人物造型第一部里,Donna震惊之中恍了个神,Bill、Harry和Sam年轻时的模样在眼前一闪而过:朋克项圈Head Banger Harry + 叛逆眼睛纹身Bill + 嬉皮长发八字胡Sam……而且后来的镜头里Donna和三个男人也有掏出各自珍藏的老照片,怀念当初打扮得豪放不羁的自己。
第二部里年轻爸爸们的造型,说实话,没有多少朋克或嬉皮的影子,就只是三个从平行世界里走出来的男人而已。
说到这里我觉得Harry的选角出了大问题,让演young Sam的Jeremy Irvine去演young Harry不是更令人信服吗!
而且Jeremy以前也演过年轻版Colin。
Bill的选角倒是很用心了,Josh Dylan的眉眼在某些角度确实有点当年北欧男神Stellan的感觉,这戏下来Josh Dylan要圈一大波粉了。
young Colin Firth
Jeremy Irvine
young Stellan Skarsgard
Josh Dylan
本文发表于《上海电视》2018年8月某期。
如需转载,请一定联系本人、一定注明、一定附上豆瓣链接!
-当代欧洲的文学作品和艺术电影常常更打动不愁物质、追求精神享乐的文艺青年。
我想有部分原因是欧洲本土人(非灾难地区外来移民)的追求不同于我国普通人。
他们已经历过高物质文明带来的闲适,即便有生存压力,在高福利和充沛公共资源供应下,他们脱离了人类对物质享受的原始渴望,性爱焦虑也被更为开放的性关系释放了,他们及他们的创作者关心真实情感和生活意义之类精神维度的问题,房子车子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婚姻孩子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当找不到自我存在意义的《薇罗妮卡决定去死》或者《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的时候,我国年轻人还在父辈思维的指导下,考虑娶什么样的女人可以少奋斗几十年,嫁给什么样的男人才养得起娃,如果重组家庭,能否获得物质保障、社会认可,我们的情感选择跟物质需求挂钩太紧密,只有少数不管不顾或者至真至性的人才追求纯爱和纯爱带来的结合。
其实谁在内心深处不想肆意不羁地活一把呢?
《妈妈咪呀》系列就像释放人们这种“自由”需求的出口。
尽管它们是脱胎于同名音乐剧的两部电影,但其源头是瑞典阿巴合唱团(ABBA)的众多热门金曲,故事又发生在希腊海岛,本质上,这是个欧洲故事。
目前上映的续集,有部分对第一部的补充叙事,所谓前传。
第一部讲述女儿苏菲以自己的婚礼为契机,在母亲唐娜同一时期的三位恋人中寻找生父,结果母亲等来一生真爱,女儿收获三个爸爸,并放弃早婚,携手爱人闯世界,续集则今昔双线交叉剪辑苏菲完成母亲遗愿将民宿翻新为酒店、并完成初为人母之女性身份循环和唐娜从三段短暂恋情到怀孕生女的过程。
两部戏是一个整体,无论是唐娜和苏菲的婚恋选择,还是三位父亲和包括唐娜闺蜜在内的三位母亲,与苏菲建立的超越亲情的爱之关系,都是欧洲人早一步建立的多约会、少子女、不被承诺制婚姻关系束缚的新人际模式。
在中国,随着女性经济独立程度提高,社会福利更完善,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唐娜这样不以身孕捆绑任何男人的女性,恋爱、婚姻、生养不再是一条龙程序,也会有越来越多苏菲这样不以婚姻束缚爱情、把自我实现放在婚姻之前的女性。
在这个意义上,《妈妈咪呀》系列为我们开了一扇窗,看到生育率、结婚率皆下降的欧洲人,在生活方式方面能提供什么选择性参考。
十年后的续篇,梅姨、科叔一众一直没变,007唱歌还是那么难听,只有阿曼达真得老了许多。至于灰姑娘,很可惜,没啥特点,戏份最多偏偏存在感最低,把时长硬多抻了一个小时。
续貂之作,就是第一部里的人来唱唱歌(还都是听得起茧了的),跳点兴奋地像是嗑了古柯碱的舞蹈,剧情基本等于没有。
制作续集/前传的正确方式。lily简直了,每一个镜头都是闪光的,也难怪给她那么多镜头。雪儿的控场力太可怕了。以及两个年轻小姐妹怎么会那么像的!以为人没能凑齐但最后10分钟太..!!!略有遗憾的是没有多触及母女传承,重点都放在三个大猪蹄子上了。世界这么一团糟,左派还这么歌舞升平的确是让人讨厌啊。
预算:7500万首周末票房:3495万北美票房:1亿2063万全球票房:3亿9504万上映日期:18.07.20-18.10.11上映周数:12周分级:PG-13最高院线数:3514北美最高排名:1发行方:Universal
续集好过原作系列。一些把过去和现在联系在一起的镜头设计和剪辑都是动了心思了的。有着流畅的情感逻辑。虽然好几首口水歌,但是好的那几首歌还真的是挺不错的。少了梅姨第一部略夸张的表演,反而多了很多真情。乱入的雪儿与画风格格不入
1米高梅2幸福蓝海 就喜欢这种调调
大大超出预期,光看彩蛋就值回票价了
“因为梅丽尔·斯特里普不出演任何影片的续集,所以无论《妈妈咪呀2》的出品方和其他主创如何恳求,斯特里普都谢绝主演续集。正当编剧兼导演奥·帕克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女儿突然灵机一动,建议他采取经典黑帮片《教父2》的叙事模式,即情节分两条线索平行展开,分别讲述前作主角年轻时的经历,和主角后代如今的新冒险。一部电影可以说既是前传,也是续集,不仅规避了前作主角无法出场的尴尬,也让无米下锅的编导有了更多发展的空间。”
越看越觉得价值观扭曲的一部音乐剧。虽然具备了几乎美国白左所有的俗套和幻想(毕业自牛津?拜托~),但是音乐还是好听的。Cher这么大岁数还出来,真的是够勤快的。每多看一次,就降一颗星。
脸脸还是这么帅这么基,还被捆绑了ԅ(¯﹃¯ԅ),当电影说岁月没有在他脸上留下痕迹时,影院里响起了掌声。٩(๑^o^๑)۶
此前国内上映时小县城的零星排片导致最后没有在影院观影,等了两个月总算是在小屏幕上看到了。—— 妈妈咪呀,这么欢乐热闹的歌舞片续集为什么要弄一个这么悲伤的剧情设定?以至于我让我等梅姨出场等了几乎整部电影。另外,脸叔戏份少还没独唱了。虽然会更喜欢第一部,但这部整体还算看得挺享受。<One of Us>里镜子转场的设计挺赞,而全体卡司集体合唱<Super Trouper>则是全片最心仪的段落(刷了两遍)。
电影院里除了我之外全是老爷爷老奶奶...之前为了中老年歌舞演员脸叔看的第一部,这一部脸叔依旧随时一副“我是谁我在哪我要晕过去了”的表情。不过脸叔年轻的时候脸哪有这么长哦。其实这么看下来我觉得瑞典小伙子最靠谱,可惜感情不分先来后到啊。要我才不做选择,我全都要.jpg(更新:啊young sam居然是战马的男主,又一枚小鲜肉可以收割了!young harry居然是名姝里的那谁,再也无法直视了
梅丽尔戏份少到离谱。莉莉詹姆斯则毫无梅姨的一分一毫的神韵。本来苏菲身世之谜作为戏剧设定挺有神秘感的,这部偏要毫无意义地把唐娜怎么在年轻时期同一段时间内和三个男人睡了的故事讲出来,真的是。。。太直白了就无聊了。
空洞?嗯,抱歉不过比马戏之王强多了,歌舞看着不尬,我要求很低sorry;年轻女演员选的也可以,男演员嘛……;梅姨看着小了10岁,希腊滤镜看着每个人都好年轻啊……有生之年一定要去希腊~
虽然本质上还是海岛风情歌舞喜剧,可梅姨去世总感觉全篇看下来涩涩的,故事基调也没前作那么欢快了。双线叙事蒙太奇交叉剪切运用的不错,歌舞方面新增年轻演员挑大梁,奈何鲜肉再鲜终不敌老年组独领风骚,科林叔叔耍起宝来依旧可爱满分,阿曼达人美歌靓也是很甜了。
太喜欢了!金曲不断,从头high到尾,简单快乐幽默温情里有笑有泪。三男三女青春与老年时光双线交错令人感慨,甚至到年老时妆容和神态都没变,每个人物都鲜活有魅力,结尾看编剧名字里有理查德·柯蒂斯就不感到意外了。阿曼达·塞弗里德人美歌甜唱功佳,莉莉·詹姆斯角色野性热情把她衬得美丽动人。
Grandma 是变装皇后吗
乏味
脸叔真是好腰好腿…这仨爹的青年演员选角有点跟不上,仨人年轻时候真是帅多了,大概是为了弥补歌喉不足吧
传承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