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优点吧。
这部《西游记》改编得比较有人情味,尤其是悟空拜师时菩提老祖让他磨镜子,而剧终孙悟空成为斗战胜佛后又回到花果山磨镜子,最终顿悟了本心。
“明镜亦非台,何处惹尘埃。
”的思想贯穿了整部剧,意味着这是一场寻心之旅。
但同时这部剧也有很大的缺陷。
主次不清,妖怪的戏份远远大于师徒四人;四人组沦为插科打诨的笑料;过分弱化了悟空的能力……有时候我经常在思考对于名著的改编力度该怎样控制。
我想象这部的主创是有心拍出一部优秀作品的,但是能力方面还是需要提升的。
悟空磨石为镜,乃此版本经典之举经典到不输给悟空的所有形象浙版是我最喜欢,我心中扮相最好的猴子最喜欢的悟空,有成长,有改变,有天真浪漫,有野性难驯,有人性,又萌可爱。
而且我特别特别喜欢这版悟空在花果山的戏份,看到他和猴子猴孙们在一起我好开心,那时候他有翩翩姐青青姐和妖王兄弟们,姐弟情,七王的结义情,还有小小有美好的生活。
给花果山七圣还有翩翩姐青青姐安排了一起对抗天宫的戏份让我永远是浙版忠实的粉丝。
大闹天宫特别精彩。
打出来了那些神魔小说的感觉。
热血沸腾,真的贼爽。
浙版虽然穷,但是把悟空齐天大圣时期的气势拍得很好,必须要狠狠的夸一下我心中扮相最好的美猴王。
最帅最美的斗战胜佛。
浙版因为后期经费不足,服装道具不及张版,绝大部分妖怪和人物的造型都挺廉价的。
穷是真的穷,但也真的用了心,虽然没有什么大场面,不过美术场景更真实,更黑暗,实景特别多,花了很多力气,精致不敷衍。
真正还原了西游记那个庞大的世界观,很多镜头都有史诗感。
另外我很喜欢里面的音乐片头曲就已经说尽了浙版热血神魔的风格,大闹天宫,妖王结义的戏份为各版西游之最,更难得的是在人物塑造和西游修心的主旨上也颇有想法,九九八十一难一路行来的成长顿悟,唐僧作为高僧的形象只有浙版拍了出来喜欢浙版的人情味,讲佛论道,爱与和平现在还记得小小,王母的善良和宽容,大闹天宫的写实神魔美学,原始,粗粝,大气,如果特效能有电影的水准浙版画面大气磅礴,西游神魔的世界更加立体很帅,很狂,战力爆表,浙版悟空前期特别霸道和凶狠,杀气腾腾的,戾气特别重,那种不讲道理和蛮横,有妖王的感觉,费的悟空把金箍棒耍得特别威风浙版的悟空很能打,表现力最强,前期很有原始猛兽的味,突出的就是残忍和血腥,打人很有力量感,看着就很痛,特猛特狠特霸道,打着打着眼神里的凶煞暴戾就出来了如果浙版的大闹天宫特效能达到张版水火攻独角兕的程度那就功德圆满了,浙版的打戏也很好,但大部分时候特效跟不上。
剧组的经费全花在大闹天宫的部分了(看的是真过瘾,浙版大闹天宫无敌,不接受反驳)后面的打戏很寒碜,而且一集比一集穷,特别是妆容。
分经费的时候也不知道悠着点,这个剧组拍《十二生肖》的时候也是经费分部不合理,开头和结尾的特效都是电影级别的,中间又没钱了。
超级喜欢浙版的大闹天宫,只有拍出这种水平才能叫大闹天宫,才对得起齐天大圣这一版真的是还原中带着创新,同时艺术水平也在线,被无脑黑毁掉的一版好翻拍不觉得86版是最好的一版西游记浙版百看不厌,每一难都拍个两三集,一集四十多分钟,每个人物形象刻画的很丰满,然后每一难后师徒在行进中总结教训,感悟人生,探讨哲理,印象深刻。
真的可惜,没拍很多剧情,还挺想看猴子偷人参果的剧情,估计会改点什么东西,浙版吸引人的就是它如何改动这些剧情全剧充满了佛理与哲思但有些人却只能谈恋爱。
可惜了再也不会有的续集。
喜欢浙版的唐僧,一个真正的大德高僧,而不是榆木疙瘩软包蛋。
喜欢浙版的感情与佛性,是点睛之笔和神来之笔。
讲人的感情,妖怪的感情,仙神的感情,不止正派,反派一样有感情喜欢浙版师徒四人的修行,特别是大结局悟空回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找菩提老祖那段。
一个人参禅悟道的过程与结果。
升华了原著修心的主旨。
还有对人性的拷问,对妖怪们的开导与教化。
关键这个版本,从一只野性十足的妖猴成长成了佛,谈吐也逐渐变了,每一难都让悟空学到不少师徒四人都会总结有让人思考的地方,同时剧里面的角色自己也在思索,疑惑,道路与方向,选择与对错。
浙版西游的结尾让孙悟空亲自解释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须菩提是谁的问题;可惜这版西游没有被广为流传,虽然浙版槽点也不少,但很多地方确实贴合百回本西游,不过有些地方有点用力过猛但浙版最大的毒点也在于它的魔改,个别单元改的太离谱,与大家认知里的传统故事形象大相径庭,对女性角色几乎全部魔改,这一点很多人是接受不了的。
哪怕如玉兔精一样原创的很有想法,原创的很有深度。
可惜可叹遗憾且最重要的是浙版西游最出名的就是这两个单元,导致很多人对浙版西游有种天生的先入为主的魔改烂剧印象。
纯纯是费力不讨好。
改编凸显人情味,同时不失佛理,相当于解读了八十一难,而并不只是单纯的降妖伏魔很多角色的戏份被融合到一起,乱糟糟的,然后还不完整。
但剧本的总体完成度还可以。
另一个毒点就是,浙版实在漏拍了太多,几乎有原著一半的章节没有拍,实在是太穷了,作为同一剧组同一班底的十二生肖传奇忠实粉丝的我表示真的穷。
浙版魔改那部分导演和编剧的意图在于比较极端的因果论,白骨精盘丝洞与女儿国这几难的魔改就是好像一定要有个特别复杂的因才导致了这三难的果。
浙版剧组应该是三个版本里最穷,人脉资源最少的剧组了,浙版要是有张版的那个资源,可能还要上个档次,甚至会是最好的一版西游。
86版张版浙版各有优缺点,但浙版是最有诚意最有想法最能体现西游原著神魔斗法以及最可惜的一版,多一些经费拍完整浙版会是最好的一版西游记可惜了,西游记是世界上最难拍最耗钱最的电视剧,原著的震撼和完整根本没被拍出来过86版出彩的地方是演员妆造和配乐风格,比如撞天婚那一段的镜头编排和音乐搭配,后面几版都比不上。
86的短板就是主旨不突出和剧本不完整,浙版和张版把86版的短板补上了,但那些硬件都不如86版。
我个人心目中的西游是86版的演员和妆造、视听设计+浙版的主旨+原著剧情。
新西游开始之时,就是我被雷倒之日。
——题记 全球范围来看,经典重拍都是一种小趋势。
外国电影里被重拍的有Funny Games,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之类,有好有坏,比如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就被我一朋友解读为“当地球停转之日,就是我被雷倒之时”;国内被重拍的(或称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有金庸系列、封神榜、红楼梦、西游记等等。
比较杯具的是,国内的重拍片几乎没有能看得下去的,包括正在四大卫视上映的这部新《西游记》。
跟着我娘断断续续地看了几碟之后,私斗胆认为可以为这部新《西游记》提炼关键词若干。
诸如“全剧都是妖”、“都市言情戏码”、“唐僧师徒的小社会”以及“语词天下大同”。
以下一一论之。
关键词一、全剧都是妖 新版西游记里的角儿无论人、妖、佛都透着一股子妖气。
某次和美芽一起吃麻辣烫时,我抬眼看了一眼正在用手掌压齐天大圣的如来,说了句,天哪,这如来怎么眉眼里都是妖气。
这几日和我娘细看这部戏时,发现不止是如来,观音、童子、天上的神仙们的眉眼里都透着妖气。
尤其,观音也毫无82版的端庄,满脸只有小三的下贱;唐僧总以为眯着眼睛就能显出佛性,殊不知适得其反,反而显得两眼乱放桃花,丝毫没有定心定性的佛家弟子模样。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导演或者演员们。
在这么一个浮躁的年代,只能生产出浮躁的人;浮躁的人显不出佛性,只剩追名逐利的妖性了。
关键词二、都市言情戏码 82版西游记老少咸宜,新版西游记恐怕只能是PG-13了。
姑且不说里面的妖精们都袒胸露乳,穿衣风格属于初中训导主任说的“短、透、露”,就是堂堂女儿国国王也是比基尼式印度服装。
我还没看到盘丝洞一段,不过按照整部戏的服装设计和角色设定,盘丝洞里的蜘蛛精定当是让男人们、男生们、男孩们热血沸腾。
[补充:我终于看到盘丝洞了,满城尽带黄金甲啊] 服装的恶俗搭配上剧本的下作只能是杯具一出。
比如,铁扇公主与孙悟空变的牛魔王紧紧拥抱,然后用最最恶俗也最最直白的语言互诉衷肠,末了,当然要配上好莱坞电影式的宽衣解带,春宵一夜。
再比如,女儿国国王不顾国王身份,用赤裸裸的眼神情色地看向唐僧,旁白是“我怎么感觉这女人要吃了师傅”。
再有,白骨精成了孙悟空的翩翩姐姐,有救命之恩,更有前世情缘,白骨精表白的一段就是典型琼瑶奶奶的“你无理取闹、你最无理取闹”以及“你这个残忍的小东西”模式。
除了对白的下作,剧本本身也充满了都市言情戏的恶俗戏码,比如正室和二奶的对决、小三的泼辣、男主的懦弱。
比如,玉面狐狸是个富家女,但是不善经营财产,所以招徕牛魔王入赘,这一幕怎么都应该可以被知音体为“夫君啊,为何你忍心抛妻弃子,甘愿做只笼中鸟”。
总之,雷点重重,天雷滚滚。
关键词三、唐僧师徒的小社会 某伟人说过,与人斗,其乐无穷。
《西游记》里唐僧的徒弟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或者妖怪,具备人的特征,比如会思考、会说话、会使用工具,也因此而具有人的劣根性。
比如,猪八戒最喜欢做墙头草,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落井下石。
沙僧倒是话少多做事,照顾师傅,照顾师兄和白龙马,一路上是埋头苦干、心地善良的老黄牛。
孙悟空虽然有嗔怒,并且情绪激动,但是心地善良,嫉恶如仇,加上本事大,属于功高盖主的那一款。
唐僧是从82版开始我就最不喜欢的角色,属于神经病+弱智+懦夫的典型性代言人。
我对唐僧的不喜爱在这部新版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主要原因在于,孙悟空总是舍命救唐僧,帮唐僧挡了这一劫那一难,倒头来唐僧还要赶孙悟空走,批评孙悟空,挖苦孙悟空,任由另个喜欢落井下石的徒弟去上上级那里告黑状。
话说这取经一行尚且还有相同的目标,都斗成这样,那说在组织里,有的人为钱,有的人为名,有的人为了往上爬,有的人只为了混个日子,目标各不相同,人际关系那就更复杂了。
不过,如果真要在组织里,如果上司如唐僧不追求绩效只追求感受,那么猪八戒一定是爬的最快的,嘴甜又会给上司撸毛顺毛;不升不降的是沙和尚,就算上司不要求绩效,上司的上司、上司的上司的上司未必是不讲绩效之人,沙和尚这种埋头苦干,一不叫苦二不邀功的最合适成为劳苦无功的老黄牛代言人;早早没通过试用期就被赶走的是孙悟空,本事大,能来事儿,脾气犟,心气儿高,最关键是养不家,再加上功高盖主,他不走人谁走人?
至于上司唐僧,本事是有的,嘴功是更好的,一定是溜须拍马、装可怜讨同情的对上贴热脸、对下冷屁股的角儿。
关键词四、语词天下大同 在我看来,不同的宗教只是用了不同的方式来看待世界,并且用不同的语词体系解读世界。
但在这部戏里,依然将佛家和道家分了高下。
原作可以归因于故事发生的时代和罗贯中的写作时代背景有关,是时,尊佛贬道。
当下这部电视剧已然不是佛道之争,而是语词混乱。
虽然世界是同一个世界,但是解读语词却有所不同。
不过在这部新《西游记》里,已经实现了天下大同。
具体体现在,佛说的台词是道德经上的,道士则说佛经。
另外,孔子在《论语》中的用词也频频出现。
更不用说大量的现代网络语词。
这不能说明编剧的知识面广,只能说明编剧的文学功底和宗教学知识不扎实,误人子弟。
当然,该剧也不完全是一无是处,至少能饱个眼福——风景取景很美,妖精们很美;至少能找个笑点——全剧充满了琼瑶式的、天涯JP帖式的笑点;至少能让我这个无所事事的小青年写个牢骚帖。
http://cyeon89.blogcn.com/diary,31565994.shtml
《西遊記》,中國古典神怪小說,中國「四大名著」之一。
成書於16世紀明朝中葉,一般認為作者是明朝的吳承恩。
書中講述唐三藏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表現了懲惡揚善的古老主題,也有觀點認為西遊記是權力場諷刺小說。
《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中國及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在中國,乃至亞洲部分地區西遊記家喻戶曉,其中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等故事尤其為人熟悉。
幾百年來,西遊記被改編成各種地方戲曲、電影、電視劇、動畫片、漫畫等,版本繁多。
陈司翰版新西游记一口气看完了,80后的我们都是看着老版西游记长大的,迟重瑞、六小龄童、马德华、闫怀礼等所扮演的形象已扎根脑海。
初看陈司翰版西游记还真是有点不习惯,觉得美猴王没有原来美了,但耐心看了几集之后,觉得挺好看的,尤其是唐僧,很吸引我,高大帅气,而且还是个哲学家、教育家,几乎每集都要讲经说法,整个人物感觉丰满了好多。
孙悟空太灵活了,整个一孩子,到后几集才算慢慢“成熟”起来。
猪悟能在新版里虽比较小人,话多,但却多了几分幽默,很是喜欢,“今.今.今,天不错,呵,这边也不错”,“凭.凭.不是,佛爷爷,他们都成佛了,我老猪凭什么就弄一个净坛使者呀”。
沙悟净觉得没什么变化,依旧憨厚忠勇。
小猴和小妖们的化妆比旧版的简单多了,刚看着确实觉得不适应,对了,喜欢观音的莲花宝座,转啊转的,好美。
插曲很好听,在百度里没有搜到,听着挺让人心静的,不错的放松音乐。
“点一盏明灯,燃希望之火,照亮黑暗的每一个角落,远离迷惘,解开疑惑,海天任遨游。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欢喜自在心开阔,不沾尘埃,菩提静坐,开莲花一朵朵。
”
个人觉得这版本还不错。
与之前不一样的唐僧,属于比较聪明又有些幽默的唐僧,还有他自己的想法。
悟空即有个性,又有情有义,还像孩子一样可爱,也会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去努力寻找答案八戒比较小人,风吹随风倒。
大闹天宫=失败火眼金睛=失败猪八戒背媳妇=失败导演没勇气拍这些经典桥段??
取经路上大玩深度,唐阿三绝对的哲学家,八戒纯小人,呜呼哀哉西游记!
浙版《西游记》雷归雷 网友:还是值得消遣下浙版《西游记》大年初一起在安徽、浙江、福建东南和山东四大卫视播出,成为春节期间的热门剧,不及网友迫不及待在网上发表观感。
大部分网友都被该剧大胆的改编“雷倒”,甚至有网友称其为“虎年第一雷剧”;不过也已经有一批网友成为该剧的死忠粉丝,这些“浙版游米”认为该剧虽然有不足之处,但不乏惊喜和亮点,不能一棒子就将其“打死”。
事实上,任何翻拍的《西游记》都被批雷,因为有老版的经典珠玉在前,后来者哪怕只有一点创新都会惹来口水无数。
浙版《西游记》之前在地方频道播出就遭遇了无数板砖,不过在四大卫视播出后,却有越来越多网友称“被它雷得很开心”。
在浙版《西游记》对人物都有新的诠释,特别是师徒四人,不再是以前那种脸谱化的简单形象了,变得更加多面和立体,这是该剧值得肯定之处。
说到底,浙版《西游记》是一部值得消遣,但不值得仔细玩味较真的电视剧APP内浏览落絮无声 陈培喜From LOFTER浙版《西游记》雷归雷 网友:还是值得消遣下浙版《西游记》大年初一起在安徽、浙江、福建东南和山东四大卫视播出,成为春节期间的热门剧,不及网友迫不及待在网上发表观感。
大部分网友都被该剧大胆的改编“雷倒”,甚至有网友称其为“虎年第一雷剧”;不过也已经有一批网友成为该剧的死忠粉丝,这些“浙版游米”认为该剧虽然有不足之处,但不乏惊喜和亮点,不能一棒子就将其“打死”。
事实上,任何翻拍的《西游记》都被批雷,因为有老版的经典珠玉在前,后来者哪怕只有一点创新都会惹来口水无数。
浙版《西游记》之前在地方频道播出就遭遇了无数板砖,不过在四大卫视播出后,却有越来越多网友称“被它雷得很开心”。
在浙版《西游记》对人物都有新的诠释,特别是师徒四人,不再是以前那种脸谱化的简单形象了,变得更加多面和立体,这是该剧值得肯定之处。
说到底,浙版《西游记》是一部值得消遣,但不值得仔细玩味较真的电视剧。
网友历数三大“雷点”雷点一:人物乱炖浙版《西游记》中,不少人物的关系都有了全新的诠释,其中争议最大的莫过于白骨精和孙悟空的一段情。
新版白骨精俨然褪去了以往的“万恶女妖”的头衔,成为了一个情场失意的“悲情女子”。
孙悟空和哪吒之间的情感则被不少网友理解为“断背情”。
这样的改编显然不能让观众满意,不少网友直呼,“浙版《西游记》的编剧还是回家吃饭去吧!
”雷点二:台词现代浙版《西游记》的台词也被不少网友诟病,剧中现代台词层出不穷,与故事发生的时代完全不搭。
如银角大王指着八戒对金角大王说:“猪八戒不讲卫生,随地吐痰。
”唐僧对悟空说,“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就饶了八戒吧。
”孙悟空三番五次大骂玉帝以及天兵天将:“你们不教育我!
”还有一些台词则被网友评为“弱智台词”,唐僧去西天取经前表决心说的一番话也让观众哭笑不得:“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
若到不了西天,取不了真经,贫僧‘至死不回’,‘永堕地狱’。
”雷点三:场景特效差浙版《西游记》在场景布置上被网友认为是在“退步”。
有网友指出,“蟠桃园的远景拍摄真的和游戏里的种菜园子一模一样。
天宫太过于简单,没有什么摆设,玉帝还孤零零地坐在大殿外。
比不上老版有美感。
”至于特技方面,不少网友直指浙版粗制滥造,网友指出牛魔王变成牛,狮子精变成狮子,孙悟空变成金刚等都很假。
名著拍成影视作品,不成功的典型如《红楼梦》,当年被红学家们骂得狗血淋头,不过实际上我的爷爷奶奶们是很喜欢那个版本的,毕竟有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改编名著,思想内涵越丰富,往往挑战越大,因为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宝二爷”。
《西游记》是个例外,因为内涵相对简单,而它及其浪漫。
除了各个角色的形象,我对老版的西游记已经没什么印象了,没有什么特别的画面,更不用说人物的特点;看过的不同版本的书(古文版,翻译版,各种连环画),似乎也只记得语文课本里的那个巨灵神和那个美猴王。
小的时候喜欢看西游记,当武侠片看,看个热闹,看孙大圣好神通,忽略他每一次都要去搬救兵的事情,实际上他似乎谁也打不过。
一位心思细腻的师妹懂事特别早(或者是我懂事特别晚),当年看悟空压在山下都看哭了:好可怜啊,孤零零的一个人。
新编的西游记,多少有一些对于各个人物的解读。
孙悟空:无父无母,天生地养。
“你对我有恩,我要报答你”。
缺点很明显,猴急,遇到问题喜欢用武力解决,谁让我本领大呢。
唐僧:看不懂。
猪八戒:精明的很。
他看穿了悟空,白骨精时,是他逼走了悟空,又是他用激将法把悟空接回来。
悟空去问铁扇公主借芭蕉扇,八戒说,猴哥他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居然去了两天还没回来,想必是遇到困难。
猴头脾气不好,人家不借与他,他必与人争吵,还不如我老猪去……沙僧:经济适用男,无害无毒,但是也没多大用处。
甚至有人总结,沙师弟最喜欢说的句子是,“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去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捉去了”……
总体还是不错的就是猴子的造型和特效比较尴尬,比起老版更发人思考,改编的很不错,比起其他翻拍的西游记好太多了。
六小龄童版的主要是斩妖除魔,这一版更多的是度人。
取经为的是普度众生,那么西天路上遭遇的这些妖精自然也是芸芸众生之一,如果为了去救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而轻易就把这些妖精打死,未免太没有道理了。
唐僧总是在尽力救他们,感觉很欣慰
演员强大,改编也还靠谱。最大的缺点就是来来回回都在公园和小池塘边上。景色也太单调了。
最近觉得西游记好精彩=。=
真的不好看。。。。
没想象中那么雷,只是特效太差了。
糟践完了都
还算好笑,笑着看过来的
有史以来最性感的唐僧,忍不住想咬一口的那种
感觉挺好的,更加人性化,并不古板。世上总是有那么一撮人,别人创新的时候他说老东西经典,别人遵循经典的时候,他说别人因循守旧。想想这些人就恶心!
为了粉嫩的金光道长,多加一颗星。
这版也很好看
还是有自己的一套想法的
比张纪中版的好看多了
挺好的呀
6/10
无意中看了几眼这个版本,也是十年前的了,表演就不说了,特效竟然能渣到这个地步也是醉了,造型什么的也是照抄86版毫无新意,这样粗制滥造的电视剧是怎么骗到投资的也是想不通
说实话,后面翻拍的都记不太住,主要是前人的作品太深入人心的经典,很难有新高度吧。
一集弃,太烂了。
听到唐皇李世民赞了白龙马一句龙马精神后,顿时笑喷了。不过此剧我看还行,六小龄童年代的孙悟空已经不可企及,而这个孙悟空除了动作上比较单一一点外,声色上还是比较接近六老的。整段故事中出现了很多篇幅来传授人生哲理,给假期中的孩子们看,还是蛮不错的选择。
喜欢这版的白骨精和蜘蛛精,素彭丹最后的美丽……很有趣的魔改哈哈哈哈哈
你们不觉的这部拍的很人性化也很理想化吗....一点都不雷,有啥不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