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剧透.《绿毛怪格林奇》电影的定位是温暖而感人, 通过格林奇这个可爱的绿色生物的故事,讲述了关于友情、家庭和圣诞节精神的重要价值。
但是实际没有太多温情的描述, 大部分是表达绿毛怪的孤独和捣蛋, 最后的转变略微生硬.格林奇在孤独中长大,没有亲人陪伴, 因此特别讨厌圣诞节,对待其他人特别刻薄。
影片开头提到格林奇有情绪化进食的行为, 很符合现实. 格林奇厌恶圣诞节, 他试图偷走小镇所有的圣诞节的装饰和礼物. 但是黄毛小女孩为母亲许愿, 希望母亲能快乐不要太辛苦的行为打动了格林奇, 最后他归还了礼物, 小镇居民竟无一人指责格林奇(太夸张了). 小女孩邀请格林奇去参加圣诞晚餐, 最终格林奇被圣诞节的真正意义所打动。
电影大部分篇幅在描写格林奇的生活, 他如何讨厌圣诞节, 他如何破坏圣诞节, 只留了最后一点篇幅描述格林奇被打动和转变, 个人感觉对温情的描述是不够的, 格林奇的偷窃行为很严重, 他本人只是归还了物品, 没有做出更多行为去补偿, 显得整个小镇的人假得不真实.我大概明白导演是想表达: 格林奇做了过分的事, 但是没有人指责他, 还无偿接纳了他, 这种接纳温暖了他的内心. 但个人觉得尺度没有把握好, 整篇电影看下来, 感觉格林奇有着成年人的身体, 却做着熊孩子的行为, 属实有点低智了.
当圣诞礼物和装饰都被偷走了,小镇的人们却不改一颗欢喜的金刚心,围在一起唱起了圣歌,因为心中的圣诞节永远存在,是偷不走的,它是我们内心永恒的爱与温暖,美好与欢乐。
在那一刻,我被这强大的力量感动得热泪盈眶,看得出格林奇也受到震撼,他内心那冰冻而封闭的大门被震开了一条缝隙,这合唱像一道光打了进去,给他照出新的可能性——不管经历了什么,我永远可以选择与快乐站在一起,向着爱的方向,让自己靠近想要的温暖,去接近人群美好的氛围。
不知不觉,认识到今是而昨非,他勇于面对错误,带着一车的圣诞包裹来到人群中,而人们接纳他欢迎他。
他等于重新活了过来,萎缩干瘪压抑的心脏恢复成强有力的两倍大。
其实,人们从来没有排斥过他,世界一直接纳欢迎他,这才是实相。
可是他自己把自己排斥在外。
当他与内在的自己、与过去的经历和解、合一,他也终于与外在的世界一体同心,世界多大,他的心就多大,他也开始发挥无限创造力,从前用来搞破坏的技能和工具,变成用来给小镇居民增添便利和美好。
我想称赞让本尼来配音的那个人,也许是他第一个看出了格林奇和神探夏洛克的相似之处。
什么叫一时之选,这就是。
格林奇和神夏,一样性格孤僻,远离人群,有古怪的社交障碍表现。
发达的智商,供他们游刃有余破解案情或发明装备,出色的音乐才华,供他们抒发情绪,消磨时间。
他们一样有个供随便使唤的跟班,一样忍受不了无聊寂寞爱追逐刺激,一样有童年阴影,在他们那漠视世俗的残酷里,又一样怀揣悲天悯人的情怀,甚至都都长得高高瘦瘦,脸长长的。
硬说有区别的话,夏洛克的棋艺应该会比格林奇好得多,不至于输给一只狗子。
这是典型的圣诞电影,预热圣诞节绰绰有余,虽然在中国圣诞不外乎另一个情人节,但看这样的电影,总让人心头暖呼呼的,觉得身边的人更值得珍惜了一点。
格林奇过于神速的转变,难免让人产生这是一碗过时鸡汤的想法。
但这种想法是偏颇的。
改变一个人固然困难,但让他找到自己却是另一回事,有时只需要在合适的时机按下他心里合适的开关。
这不是圣诞精神如何感召一个坏人向善的故事,这是一个男人从来都没有抛弃过善良,却在努力假装自己是个恶棍……终于装不下去的故事。
格林奇离群索居,刻薄邪恶,这层伪装之所以53年没有破绽,却被一个小女孩的灵机一动刺破,并不全然是童话的美好期愿。
拯救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去拯救别人。
有时候想让一个人感受到爱,不是主动给与他爱,而是让他感到自己被需要,被认可。
当一心想破坏圣诞的格林奇,亲手拯救了圣诞时,他也拯救了自己。
这个故事的背景是个奇特的小镇,200多户人家亲如一家,也像家人一样欢度圣诞。
所以,不是辛迪一家接纳了格林奇,而是他原本就属于那里,鼓起勇气按下门铃那一刻,他只是回家了。
这个故事置换成任何一种文化里的传统佳节,都不会有违和,比如我们的春节。
不论圣诞还是春节,不管一家人是在包礼物、挂圣诞树,还是包饺子、挂火腿,那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一年里总会有那么个日子,家人一定要在一起,也只能在一起。
在这个日子里,发生什么样的奇迹,都不会让人惊讶。
.
圣诞节来临之前看这个电影,很应景很有气氛……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小镇发生的平凡的暖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小女孩懂事善良,小女孩的妈妈很会教育孩子,绿毛怪的那些神奇道具一个比一个吸引眼球,看的时候就在想如果我也能拥有一两个该多好!
😂😂😂 据说是睡前故事改编的,所以内容简单易懂,在场的小盆友大盆友都笑的格格的……看的是英文版,没有潘粤明的配音有点小遗憾……btw:正片开始前的小黄人前段很好看哦!
绿毛怪格林奇改编自美国家喻户晓的教育博士苏斯博士(Dr.Seuss)的其中一部短篇绘本,叫《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每一个美国家庭的小孩都是听着苏斯博士的故事长大的,在我曾经去过的奥兰多的环球影城乐园,有一整个区域都是苏斯博士的童话世界。
苏斯博士是儿童教育家,所以故事都很简单,坏人也不太坏,甚至都没什么坏人,最后都会被普世的爱与和平感化,我喜欢苏斯博士的原因正是他的故事并不跌宕起伏,难能可贵的是有一份贯彻始终的天真。
如果说传统的欧洲的童话是成年人的童话,王子打败恶龙救了公主最后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那苏斯博士的童话就是纯粹的小孩子的Fairy Tale. 小孩子的世界单纯又简单,快乐不快乐都很渺小,但是温暖的融化人心,其中也不乏对长大的向往。
苏斯博士用可爱又俏皮的语言,向我们传递这那份珍贵的童真。
比如,他从来不会使用小孩子难以理解的复杂词汇,而且会用上大量的押韵(Rhyme),让语言富有诗意,同时充满着想象力,小孩和大人读起来,都觉得趣味无穷。
就拿Grinch里面的台词来说,在描述Grinch为什么讨厌过圣诞的时候,原因是It could be his head wasn't screwed on just right. It could be, perhaps, that his shoes were too tight. But I think that the most likely reason of all, May have been that his heart was two sizes too small.还有我最喜欢的他的作品,高中毕业想写在毕业册里的《Oh, the Places You'll Go》,以下是一些节选:And will you succeed?Yes! You will, indeed!(98 and ¾ percent guaranteed.)You're off to Great Places!Today is your day!Your mountain is waiting.So...get on your way!高中毕业的我觉得人生才开始踏入征程,不免觉得有些迷茫,但是苏斯博士告诉我,最终我会去到Great Places, 我的星辰大海在等待着我,所以,无所畏惧的出发吧。
介绍完了大概的背景,来说说这个电影吧。
Dr. Seuss设计的这个故事本身是很简单的,在一个叫Whoville的地方,住着胡氏一家(The Whos), 他们最喜欢的就是过圣诞节,但住在Whoville北部的绿毛怪Grinch却极度讨厌圣诞。
Grinch一个人住在雪山洞穴里,唯一的陪伴是一条忠心耿耿的叫Max的狗。
在圣诞前夕,圣诞的气氛在Whoville到达巅峰,家家户户开始挂出彩灯,装点圣诞树,坐上了雪橇,一切都在等待圣诞那一天的到来。
这被讨厌圣诞的绿毛怪Grinch看在眼里,他于是决定,偷走Whoville的圣诞,让他们无法庆祝。
一个简单但温馨的童话就此展开。
我觉得这个电影处理的很好的一点,就是最大程度的尊重原文,那些押韵诗意又略显稚嫩的语言全部被保留了下来,甚至连有些单薄的故事主线都完整的移植了。
当然,也许这也是这部电影的最大硬伤,就是故事主线比较单薄,因为原文也就是一个不超过三页的童话。
不过,我觉得,正是这样,也很美好,因为这就是一个美国儿童童话,不需要太复杂的剧情,也不需要对人性的探讨,对世界的思考,而且电影还加入了一些小小的新创作,比如用高科技武器收割圣诞树,以及给每一个人物添加背景描述和细节刻画让每一个人物都变得比原著更丰满得多,同时还有很多特别搞笑的细节,一路看下来全程都在笑,也十分佩服制片方的创意。
我最喜欢的是影片创造的无与伦比,美轮美奂, 梦幻般的圣诞节的场景。
Whoville坐落在群山环绕的一个山谷里,山上全是北方高高大的松树,覆盖着厚厚的积雪,整个Whoville也是一片纯白,屋顶上,地上,全都是银装素裹,大人小孩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在街上的集市为圣诞节采购,家家户户挂出一串又一串的彩灯,虔诚的把写有自己名字的袜子挂在壁炉上,热情洋溢的装点着圣诞树,神圣的点亮圣诞树顶端的星星,最后热闹的围着圣诞树唱Christmas Carol. 完全就是童年时候幻想的圣诞节的模样。
这个美着实超出了我浅薄的语言能够描述的范围,所以值得亲自去看,看完被浓烈的圣诞气息包裹着,祝福着,恨不得下一秒就去北极过圣诞了。
进入十一月末,美国就进入了盛大的Holiday Season,先是家人朋友团聚,吃着火鸡庆祝感恩节,感恩节一过,甚至火鸡盛宴上的剩饭剩菜还没吃完,就要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圣诞节了,街头巷尾开始出现各种红与绿的组合,收音机里也开始放起各种各样的圣诞歌,提醒着人们圣诞的光临。
这时候,要去圣诞树林场亲自挑选一棵样貌俱佳大小适中的圣诞树,锯子锯下来绑在车上拖回家,最不济也要去沃尔玛或者什么超市挑一棵已经锯好了的无功无过的普通小圣诞树。
挑一个周末家人齐聚,大家搬出在地下室放了一年的圣诞树饰品,开始仔细挑选自己心仪的饰品往树上挂,装饰品分布的密度大小都要严格掌控,不能有很大的树枝没有装饰物而显得空洞。
当然,屋子外面,灯也是不能少的,院落里的树,屋顶屋檐,全都挂上串串彩灯,充满着人间的浓浓暖意,门上还要挂上一串圣诞花冠。
越临近圣诞,就会发现圣诞树的礼物渐渐开始堆了起来,每一个都精心包装,猜不透里面究竟是什么,但是拆开的一刻,一定是伴随着巨大的惊喜。
最后圣诞节的时候全家人一起吃一顿大餐,烤鸡烤牛或是烤火腿,觥筹交错,谈天说地,好不尽兴。
最好窗外能飘起大雪,还有什么比一个White Christmas更完美呢?
炉子上温着热牛奶,用来煮一杯香浓的热巧克力。
背景音乐依然是Christmas Carol, 经历了几十年音乐品味的改变依然历久弥新,壁炉里生起炙热的柴火,一家人被这柴火温暖着,开始拆开圣诞礼物,最后每个人收获满满,脸上嘴角都是藏不住的笑容。
我出生长大的国度原本没有这么强烈的圣诞氛围,但来了美国之后却时常被这氛围感染。
大学的时候,有时候独自开车,会把收音机调到在播圣诞歌的电台,绕开高速,这样可以穿越居民区,看看沿途屋子外各式各样的彩灯,有驯鹿形状的,圣诞老人的形状,红色绿色的,或者就是泛着暖黄的,点亮一整个街道,我坐在车里,欣赏着家家户户的灯火,对着收音机哼唱着一首又一首的圣诞歌,被这圣诞的氛围包裹着,觉得有一种微妙的幸福。
之所以力荐这部电影,就是电影把这我最爱的节日,圣诞的感觉,发挥到了极限,让观众流连于极致的浪漫与梦幻之中。
如果你有哪怕一点点喜欢圣诞,那这部电影都不会让你失望。
感恩节过去了,圣诞就要来啦。
祝你也拥有一个白色圣诞节。
May your days be merry and bright, and may all your Christmases be white.贴了一个mit网站上提供的Grinch原文,读起来语言简单,又生动可爱:http://web.mit.edu/tere/www/text/grinch.txt
虽然《绿毛怪格林奇》已经是苏斯博士原著第三次搬上银幕,强烈应景圣诞节,故事改编也没太大野心,但《小黄人》《爱宠大机密》的照明娱乐那种毛茸茸、圆滚滚风格很萌,精雕细琢拍摄,心灵鸡汤方式的台词,瞄准合家欢盈利模式,把圣诞喜剧拍出五彩斑斓、缤纷多姿。
苏斯博士的《偷走圣诞节的贼》之前就被改编过,1966年版动画中是波利斯·卡洛夫给这个毛绒绒的反节日者配音的;2000年,金·凯瑞和朗·霍华德又豪取了北美票房冠军,2018版继续遵循原著精髓,孤独吝啬的边缘人在遇到一个 心地善良的小女孩之后学会了爱的故事。
明智加入照明娱乐最擅长萌宠,一头叫麦克斯的小狗,还有一头名叫弗雷德的超重的驯鹿,包括一只几次来起哄捣乱嚎叫的山羊,动画师们把它们的脸做得很萌很好玩。
麦克斯上床之前会转着圈跑三次,还拿着早餐去升降机送食,偷圣诞礼物演习时对香肠馋样,肥鹿和小狗拥挤上主人的床,都不禁叫人笑出声来。
电影整体色调鲜亮活泼,格林奇住在山顶豪宅,有一家巨型钢琴陪伴,还能做出各种黑科技;山脚下是一座漂亮得像姜饼与糖果般的镇子,所有人都在为节日筹备年货,一派喜气洋洋的童话明亮感,这点照明娱乐团队置景设计还是很棒的!
格林奇带麦克斯去小镇购物时,各种喜气洋洋氛围,还有男主角各种捣乱恶作剧,都很有滑稽搞笑色彩。
小女孩与母亲的造型设计,同样跟《神偷奶爸》如出一辙,小萝莉能滑着东西下雪山,还能带着小伙伴去机关小屋议事,永远生机勃勃,活力四射。
肥驯鹿路途遇见妻儿,格林奇直接放它走,看着动物一家团聚,心里居然暖洋洋!
吝啬小心眼的格林奇为了破坏小镇的圣诞氛围,他设计详尽计划,找驯鹿冒充圣诞老人,还用尽各种方法和工具,都像《神偷奶爸》里面插科打诨,包括可以亮的拐杖糖和可折叠高跷,包括进入烟囱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偷窃,还有最后拯救圣诞礼物的萌宠大营救,都造出一些捧腹笑料。
可惜《绿毛怪》多数时间还是文戏居多,追逐偷窃戏寥寥,对不常过圣诞节的中国观众而言,圣诞文化精神并没有那么大感染力。
如果照明娱乐能看得高远些,对搞笑细节有更多神来之笔,男主参加圣诞聚会一席心灵鸡汤台词,能有更多金句点评,这部翻拍电影会更加令人难忘的。
现在只是丰富多彩的糖果童话,有足够乐趣与花哨,满足小盆友期待,这样的糖果童话也能治愈感化成年人,毕竟有爱心、善良才能迎接欢乐!
从第一次看到预告就被这个贱贱的绿毛怪吸引。
后来听说这个电影在北美的口碑不是特别好。
但是这个绿色的怪物,成功地以搞怪的外形和贱贱的性格吸引到我。
决定到电影院一探究竟。
确实,这个作为北美的贺岁电影,确实算不上佳作,但还是算不错的。
(难道国内外贺岁电影都不是特别好?
)故事没有大起大落,但是故事情节和结尾都有一丝丝暖心的地方。
可能是一部动画片,所以一些笑点对于我来说,都是比较僵硬。
昨天听到《晓说》在采访张艺谋。
提到一个点,大概的意思就是,现在很多人评判一部电影或是一个导演好不好,通常是以是否把故事说好。
把导演分成会说故事和不会说故事的导演。
但是高晓松和张艺谋都以为不然。
对于电影艺术来说,故事只是一部分,一部电影可以引起共鸣的因素太多了。
可以是故事,也可以是镜头,氛围,甚至音乐。
其实细想,我对电影打分很多时候就是这样。
诸如年初的《西游记:女儿国》,我也打出了3星。
就是因为适时不错的音乐让我很感动。
也想我今年打出的满星的《大坏狐狸的故事》,就是因为简洁的画风,和整部电影透露出舒适的感觉。
所以从这点出发,我对这部电影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笑点很童真,故事很简洁。
很突出的就是暖心的情绪。
特别表达一点就是,制作确实非常不错,画风,和颜色的运用都是非常高水准(说到底不愧是照明娱乐的出品)。
另外,制作团队无限的想象力也是值得称赞。
这几年的特工电影,特工的技术越来越低,很不能吸引我。
强烈推荐这部电影给他们看。
格林奇偷东西那段的武器,真是让我打开眼界,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段。
流畅的动作和脑洞打开的武器,看得非常爽。
真的是奇思妙想。
当然,格林奇的贱逼性格,和柔然内心还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最后补一句,卷福(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配音相当不错,非常好听。
给这部电影3星半。
电影海报。
贴片播放小黄人。
一部电影,看2个贱人。
各位,好久不见,壹哥今天去相亲,终于轮到小壹跟大家聊聊天。
天气越来越冷了,眼瞅着南方的胖友们雪景晒得那叫一个开心,小壹也只好裹紧毛毯,多看几部好电影,缓解一下内心的落差。
说起来,每年冬天,都是小壹看片量暴涨的季节。
冷风尽吹的时候,冲一杯热饮,窝在沙发上追剧看电影,好不惬意。
如果再赶上个节日——比如未来不远处的圣诞节——就更是节日专属电影的特别观影时刻了。
每年的这个时候,哪怕没有心爱的人陪在身边,电影的力量,亦会让人倍感温暖。
你的圣诞专属电影,是哪一部?
(不许说《真爱至上》!
)小壹来说说自己的吧,每年都要在圣诞前后重温一遍的,1946年的老电影《生活多美好》。
好电影,总是有着跨越时代的魅力。
一个圣诞夜前计划自杀的绝望男人,被一位天使拯救,继而看清了自己这一生,其实过得并不失败。
有意无意中,原来他早已帮助、拯救了很多人的生活,他的人生,比他想象的要重要得多…
在小壹眼中,这就是最温暖的圣诞电影。
而小壹每每看完,也总是会感慨——所幸,有这样的电影存在,让每个遍体鳞伤的灵魂,都能在光影之中得到一次抚慰、甚至唤醒的机会。
不知为何,黑白电影似乎有着将电影的单纯与美好无限放大的魔力,而同样能做到的,那就是动画电影了。
小壹刚刚就看了一部新近上映的动画片,同样应景的圣诞题材,来自小黄人制作团队的新作《绿毛怪格林奇》。
电影改编自苏斯博士的西方经典童书《格林奇偷走圣诞节》,故事的主角,是一位绿色的怪物格林奇(搞笑的是,电影一上来刚起床的他,就穿起了一条绿色的毛裤)。
因为从小是一个孤儿,从未感受过团圆与温暖的他,非常非常痛恨圣诞节。
不合群的他每天臭着脸,看谁都来气。
虽然干不出什么坏事,但各种恶作剧倒是乐此不疲。
而随着时间推移,小镇的人越快乐,就越让他抓狂。
多年的“节日轰炸”,也让格林奇的忍耐终于没了限度。
于是,他和他的“小忠犬”麦克斯(话说这只无所不能的小萌狗真是让小壹隔着银幕都想抱在怀里),决定开启一个“偷走圣诞”的“邪恶”计划…
不成,麦克斯实在太可爱,小壹决定再多放一张动图!
而整个“偷走圣诞”的过程,无论从观影体验,还是改编创新,都是电影中值得一提的华彩段落。
格林奇作为机械制造高手的能力,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
也许因为都是圣诞题材,也都发生在一个温馨小镇,且都是类似怪谈的寓言故事。
抛开体验度不错的3D,小壹竟然也从这部有着最新顶尖技术的动画电影中,看出了几分《生活多美好》般黑白老片的亲切感。
尤其,当你戴着3D眼镜,置身在这样色彩丰富而明亮的复古小镇中,耳边回荡着一首首欢快熟悉的圣诞风歌曲。
那种单纯而美好的观影体验,简直让感性的小壹,忍不住第N次感谢电影这一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恩赐。
一个特别要讲的大亮点——开场不久,当小壹听到那首《God Rest Ye Merry Gentlemen》响起,这首最古老的圣诞颂歌,经过现代感十足的重新编排,被电影中的小镇居民集体合唱出来,完全地诠释了四个字:如沐春风。
God Rest Ye Merry GentlemenPentatonix - Dr. Seuss' The Grinch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说真的,这么一首经典老歌响起(英文名你或许不熟,但如果小壹告诉你张韶涵的《寓言》便是翻唱这首呢?
有印象了吧),来影院路上被冻地要死的小壹,瞬间暖意上身。
所以,大家一定要点开听一听!
格林奇都忍不住鼓掌应该说,在对这个故事无比熟悉的前提下,影片中最先让小壹进入状态的,就是原声。
比如《音乐之声》中的那首经典的《My Favorite Things》,在电影中出现时也让小壹眼前一亮。
无论你对电影原声是否敏感,这都将会是一次提前到来的“美妙圣诞”之旅。
除了原声,应该说,格林奇这个贱兮兮的坏家伙,天生就是个适合动画改编的角色。
更何况,环球动画本就有着出产“超级反派”的优良传统。
还记得小黄人的主人,格鲁吗?
而经过环球动画标志性的Q弹形象加持,电影中的角色们,更是让人爱不释手。
比如这只萌萌的胖驯鹿。
出场不多,但每一次都让人笑出眼泪。
小镇居民,也都是Q弹无比的样子。
小壹忍不住便想回顾下环球动画的那些经典角色。
大家来看看,你还记得它们吗?
《爱宠大机密》
《欢乐好声音》
《神偷奶爸》下面这个就无需多言了。
哦对了,小壹要提醒大家的是,《绿毛怪格林奇》开场前,还会贴片一支最新短片《小黄人越狱计划》。
别怪小壹没提醒,迟到了,可就看不到了。
最后,小壹还是想和大家聊聊电影热闹背后的感动。
其实吧,电影的主题特别简单,关于爱与善良,关于付出与收获,关于温暖与团圆。
那个看起来坏坏的格林奇,生性孤僻,拒绝一切递送过来的温暖好意。
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地生活在远离小镇的山上,每天看着山下传来的欢乐声,自顾自地生闷气。
他并不是发自内心地拒绝善良,而只是,孤单地久了,忘了如何去传递善良而已。
久而久之,他自己都下意识地觉得——我不配得到爱。
那么,既然我不配,所有人就应该跟着我一起不快乐。
说真的,从失落的小格林奇身上,小壹隐隐看到了自己。
社交恐惧症如小壹,平日里超过5个人的聚会,就会下意识地想要逃避;过年过节碰到家里的亲戚,也有着唯恐避之不及的害怕。
心情,大概就像这张海报。
站在高处,看着对面的亲友相聚,自己虽然也很想融入进去,但那颗被孤单包裹了太久的心,始终不敢迈出那传递善意的第一步。
可依然,再孤独的人,再孤僻的心,也总会在最深处向往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温暖。
依然会希望,在过节的时候,看上一部讲述团圆的温情满溢的电影。
人们说:动画片总是会将美好无限放大。
或许,与人为善在现实中,也并不会让你就此摆脱孤独,但从《生活多美好》到《绿毛怪格林奇》,每一部讲述圣诞故事的电影,也都在告诉我们——每个人心存善良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改变着这个世界。
也许一味地付出,会让你感到沮丧,继而对眼前的一切产生恨意。
但这世界终究没有那么多赤裸的恶,我们更常看到的,是随波逐流。
可小壹始终记得那句话——这世界或许真的糟透了,但既然已经别无选择,为什么不做个施予善意的好人呢?
即便《格林奇偷走圣诞节》的故事六十一年前就已经问世,在新的一个圣诞季到来时上映动画版《圣诞怪杰》仍然非常应景。
充满欢声笑语的圣诞童话镇有一种让人忘却烦恼的魔力,洋人过圣诞满满的仪式感也足够感染我等外国人,有几个瞬间我也想立马带上圣诞帽、穿上圣诞毛衣加入到他们欢庆的行列。
与这一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身边只有一条忠犬,独居山顶空虚寂寞冷的绿毛怪格林奇。
他和这个五彩缤纷的欢乐世界格格不入。
然而这样一个心中充满嫉妒和怨恨,病入膏肓的孤独症晚期患者,如此轻而易举就被“孝感动天”治愈,实在难以说服像我这样一个看过世态炎凉的大人。
但也许《格林奇偷走圣诞节》本来就是给拥有水晶般心脏的小朋友看的童话,像我这样心脏越活越小的大人不配拥有这种童话。
当驯鹿先生和小狗Max强行挤到格林奇床上,非要拥着他入睡时,格林奇脸上露出了错愕又惶恐的表情,而我竟然泪目了。
我忘记了如何快乐,也许不是因为这世界不值得,而是因为我的心房关闭了。
照明娱乐从来不主打深刻的内涵和宏大的格局,它的格林奇和片头出现的小黄人一样,只负责提供点亮生活和娱乐你我这样简单的快乐,这也挺好。
最后提一句:买错电影票错过了卷福老师的英文配音,没想到潘粤明老师的中文配音中那种孤独的丧和硬拗的强,也非常服帖,没亏!
可可爱爱的动画片,整个影厅都充满了治愈的味道~想分享今天微博上看到@清夜无尘moon写的文字:“真正寂寞的时候,热闹是无法治愈的,且是越热闹越寂寞。
”“孤独,区别于“寂寞”的被动和无奈,孤独是带有主观性的独处选择,也许和个人状态有关,也许和环境状态有关,无关失意无关颓废无关清高,是一种跳出繁杂和喧嚣,充分释放自我的自由自在。
”大抵,每个人,终是,会孤独的。
“看似独处的那些孤独,其实不孤也不独,精神世界里很可能正绽放着最丰盈的热闹,只是,那些“陪伴”是经过挑选的,是被主动邀请的,是能带来自我愉悦的,是不造成干扰的,是不予他人知晓的。
”孤独的时候,去感受活在当下,用眼睛抓拍生活中的小美好,其实,你并不是你自己想的那样“寂寞”。
感恩“陪伴”,也谢谢自己。
愿这一路上,我们都,平安喜乐。
图片来自@猪吃了嘛
尽管看之前就知道美利坚动画制作者们从来就没什么追求,结局一定无可避免走向和解,有着童年阴影的“坏人”格林奇终会无条件被感化成“好人”。但在观看过程中还是抱着一丝丝期望,要是照明能有勇气改写固有的好莱坞式团圆结局,将格林奇打造成彻头彻尾的“大坏蛋”,少些虚头巴脑的温馨场面(母女戏实在假得让人不适),或许片子会更有看头。不过前面的确笑得蛮开心的,照明的动画在搞笑娱乐性上从未让人失望过。
片头还有个小黄人越狱短片。正片的故事仍然很照明,可爱的小孩子,萌宠,被温暖的大人。
整体不错 虽然转折有点生硬 但是满场的小孩儿都很喜欢 叫唤的声音让我想杀人……
很简单的爆米花故事,有笑点有萌宠,适合一家人节日观看。小狗狗麦克斯实在是太太太可爱啦,好想抱起来亲亲。
大家都是毛茸茸的。。。
不!可!爱!又!不!好!笑!
太平淡了,略失望。
很科学地解释了忧郁的来源,非精神症结,而是天生的生理缺陷。心脏大了两倍,人就会变开心哦。“既然每个人都可以开心,那我也可以吧。”另,格林奇先生的靴子不错。圣诞时节的冰雪小镇美得纯粹,想起Gilmore girls中的starhallow.
期待值不高了但实在是太低幼了
其实我觉得格林奇厌世的时候比较可爱2333还有一星给片头的小黄人!!
除了视觉效果,其他的很无聊。
一个心中充满嫉妒和怨恨孤独患者,如此轻而易举就被治愈,实在难以说服像我这样的大人。但也许像我这样心脏越活越小的大人不配拥有这种童话。我忘记了如何快乐,也许不是因为这世界不值得,而是因为我的心房关闭了。照明娱乐从来不主打深刻的内涵和宏大的格局,只负责提供点亮生活和娱乐你我这样简单的快乐,这也挺好。
笑点还不如2000年那版 偏低幼些吧
小女孩的孝心感动天,圣诞季看这部标准合家欢属性的儿童动画最合适不过。闭上眼,所有的悲伤统统消散,打破孤独,放宽心胸,迎接快乐,Merry Christmas!
作为绘本故事还行,拍成动画实在没啥必要,故事太低幼,真的很无聊。
有点幼稚。
“你可以帮帮我妈妈吗”可以啊叫爹吧
感觉也就是个短片的容量啊
本尼老师口音super cute!!!
人设无甚突破,但不过洋节的拆腻死倒是有点像小心眼的绿毛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