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挺简单的。
Laura作为一个貌美心善气质佳的姑娘,跟自己班里一个孤零零的小可怜儿成了Facebook上的好友——纯粹是因为,怎么说,同情?
“Be nice”,是了,是这样的。
她们也没经历什么,可Laura生日派对没有请Marina,好嘛,开始闹了。
在学校食堂闹了一场以后,Laura和Marina解除了好友关系。
嗯,然后Marina就开始玩命儿杀人,要让Laura和她一样孤独。
——嗯,结果她做到了。
结局令人悲伤,过程真是让人气愤。
我还以为能破除那个劳什子妖术呢,没想到给我来了这么一出——真是摔电脑的心情都有了。
其实大部分时候都挺难理解鬼们的逻辑的——一言不合就复仇,二言拍案就附身,三言惊奇就杀人——扶额……你们开心就好,反正看惊悚片也不过是为了分泌一下多巴胺,何必较真……不过讲道理——这个奇怪的逻辑我真是不能理解。
Ma Rina凭什么自己受伤就要拉别人下水?
凭什么自己孤独就要杀害别人的朋友?
从东西南北哪方面看,我都看不出能讲得通的地方。
是,你命运凄惨你人生孤苦你形单影只像人世间的一抹游魂,可关我什么事?
不就是在社交网站上跟你成为好友了吗?
哟,怎么着我因此就要让你成为我的闺中密友无话不谈形影不离生死不弃?
(╯‵□′)╯︵┻━┻你谁啊你。
我给你碗热汤你就要吃满汉全席啊!
蹬鼻子上脸得陇望蜀不知进退,差评!
谈个恋爱都讲究好聚好散,交个朋友你还跟我在大庭广众闹上了。
烦人透了。
只是表现一下礼节性的友好,并不是要跟你做什么“永远在一起的朋友”。
逢场作戏而已,戳穿了当真了就不好玩了啊,朋友。
就不能安静做彼此通讯录里的一个名字偶尔点点赞吗?
就算想要做好朋友生死之交什么的也要循序渐进慢慢来才比较快啊,就算霸王硬上弓不成恼羞成怒那你就要杀人泄愤啊?
是了是了你童年悲惨你生活黑暗,不代表我对你微笑我就要对你负责啊。
用黑蜂的代表邪恶的女巫——黑镜第三季里也有一集用蜜蜂杀人,真是无孔不入防不胜防的手段。
不过这个是黑魔法了。
黑魔法也不能不讲道理不讲逻辑嘛!
故事的逻辑线真是不想再吐槽了,不过剧情推进的还是挺快的,不拖沓,一个接一个死,没谁活着了。
人物的转变想想是合理的——但是不够自然,略突兀,说抽刀杀人就抽刀杀人,朋友,一点儿心理建设都不需要啊?
可以,可以,你开心就好。
造型就是大部分恐怖片的风格,嗯,就是厕所里血流了一地的那里比较假。
Marina发功的时候画面总是阴郁的灰蓝色,无端觉得冷。
但恐怖氛围的营造也就差不多这样了,地下室里出来人那里有点小吓人。
其他还好。
总之,不算很恐怖,看完只是很生气。
觉得很扯淡。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嗯,大概就是这样。
感觉到了后面整部电影就是为了迎合黑魔法题材,所有人都变成了不会思考的智障,反倒是有几分强迫症的feel,非黑即白。
警察查了这么多案,挂了快5个人了,连搜查网页代码都没想到,追根到底都不会,办事如同楼下保安一样。
导演至少也追求下真实感让主角联系下网站官方去关闭主页,然后给个理由比如官网也被黑了之类的吧,不不不所有人都是一边边重复delete friend,反正大家都把智商降下来好好作...这种黑魔法跟网络题材的融合看起来很屌,但是认真看起来真是恶心,就跟《坠入地狱》那种就是要弄死你的剧情一样看得略带反感,同时整个情节跟某个钻电视的也挺像,不过这次钻的是网线,玩的是cyber horror...随便看看还是可以的。
话说看个恐怖片我干嘛要这么认真。。。
我真的服了,是没什么人看过这部片吗,评分怎么会那么低。
说恐怖恐怖,说好看也好看,怎么就那么低分呢?
恐怖片没少看但是大多是垃圾,但是像这个有悬疑有故事而且不无聊的恐怖片我真的爱。
如果你喜欢看哥特和女巫那些这部片真的推,这部片的恐怖不是突然惊吓的恐怖,是有铺垫也有层层叠进的,的确是一部很优秀的德国恐怖片
前半段一流水准,但和大部分恐怖片一样,从开始试图解开谜团起,影片逐渐归于俗套,当然这也不能赖导演,实在是这种类型片的瓶颈。
电影最减分的是那些负智商的路人甲和警察,这么明显的超自然现象,他们真觉不出来?
还和女主较劲呢。
其实本片最大的反转是女主演……我看电影就怕剧透,所以看片之前从不看和影片相关的任何内容,看完了才知道主演不是小法米加,这长得也太像了吧?
说实话 整片下来其实很不错 个人觉得都比招魂2好看 入戏很快 情节流畅 配乐也恰到好处招魂的吓人是你知道它吓人 然后等着它演出来 很大程度上减弱了未知带来的恐惧感。
这片子是你压根就不知道它吓人 或者说你猜不出来它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吓人,结果拍出来吓死你啊!
嫑被评分误导 那只是参考 这片子的真实水平怎么也在7.5以上。
虽然不晓得和《解除好友》有啥关系(有人说是翻拍?
)但作为暗喻当下网曝“肆虐”的网络世界的惊悚片,电影本身已经做了它该做的。
原谅我其实是一个伸手党,真不想费脑袋去分析啊……作为一个看完惊声尖笑1234(←这里没打错)的人,说实话,没有任何恐怖片能吓到我(其实我也不怎么看恐怖片,觉得很无聊),只能说有些东西表现得够不够吓人。
这部片子在吓人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满满的sm666风(不知道sm666的请自行放狗)。
这片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最后没能破除诅咒,在我的观念中,恐怖片就该Good End收场,最后来个彩蛋团灭都OK(比如惊声尖叫←这里也没打错、死神来了),爱情片、剧情片才该Bad End。
好了,说正题。
如果一部片子我看完之后有种“似乎这里面有阴谋”的感觉的话,那一定隐藏得有什么东西在里面(比如色戒)。
但我这人就是喜欢当伸手党,一般看完了就来豆瓣找分析。
没想到这次这片子这么小众,豆瓣上都没看见分析。
我就简单提一提疑点。
1、最开始让我感觉不对劲的是玛丽娜的妈,烧成的样子感觉也像是中了诅咒。
而且烧成这样还能生娃,这娃是有什么目的?
2、从诅咒的效果来看,劳拉最后也变成了玛丽娜那样的人,那玛丽娜之前是什么样的?
3、那两个男孩一直在孤儿院霸凌玛丽娜,那为什么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成为了玛丽娜的走狗?
(每一个被杀的人都会看见两个男孩)真心希望能有大神能出个解析贴……最后说点题外话,俗话说“圈子不同,何必强融”。
热脸贴了冷屁股很正常,如果不合适就不要勉强在一起,对于恋人如是,对于朋友也如是。
什么别人不理你就要走极端,那我杀的人尸体连起来可以绕体育场一圈了。
学会享受孤独方为王者。
删不了账号,改不了状态,主角打客服电话无果,找来了技术小哥帮忙……警察盘问主角,主角反复强调“那些东西不是我发的”,至于神秘之事,只字未提……校方盘问主角,主角同样反应……于是主角和她的小伙伴开始了自力更生的调查之路……同时黑魔法boss开始了花样百出的杀人之路……主角和她的小伙伴坚定着信念:不说,我们什么都不说,我们要自己调查,我们要自己搞定黑魔法boss!
主角和小伙伴们,你们的智商呢?
掉线了?
试想一下,如果情节这样发展:主角拎着笔记本,直扑Facebook总部;主角提着笔记本,大闹警察局;主角抱着笔记本,怒闯校长室;与此同时,串联新闻媒体,大肆群发消息,弄得人尽皆知;黑魔法boss暴怒,杀IT天才,杀警察,杀老师,杀记者,甚至可以来一个群杀,把一群人团灭……最后主角开启光环,反杀大boss……哈哈,想着就爽!
PS:不得不吐槽一句,控制意念自杀这种老梗实在是太多了,既然想到了Facebook的创意,为什么杀人方式不高科技一些呢?
撸完一部德国惊悚片,第一次看德国惊悚片,话说这部惊悚片着实不错。
心理承受力弱及胆小勿看,如要看这部片请准备好被子或枕头,因为你会被莫名戳中感官神经,突然惊吓到。
连我这种经常晚上撸惊悚片的都有被吓到。
那么,你可要当心了。
这是一部非常过瘾的惊悚恐怖片,以至于我在看的时候都要用几十秒来缓冲。
这部电影的情节虽然有些类似于解除好友,但导演在拍这部电影时也是带着虚心与学习去做好自己该做的。
网络成瘾症,好比我们当今社会的低头族。
导演巧妙的利用这点来融入到电影中,确实颇有看头。
影片中的女主角差不多一天24小时刷脸书,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发布在脸书上。
其实,就像我们现在一样喜欢将自己的生活点滴发到朋友圈。
虽然,这看似没什么,但对于女主角来说,危险正向她靠近。
网络上的好友,看似没什么。
但是,当你做出确认添加这个动作的时候,可能你就是下个目标。
女主角萝拉,身边有朋友,脸书上粉丝也多;而玛莉娜被同学孤立、自卑。
当她看到萝拉,只想和她成为朋友,所以在脸书上一直关注萝拉的动态。
对于玛莉娜而言,确认好友就是一辈子的好友,甚至超出好友的界线。
谁又能想到,以为会友好相处的萝拉,会因玛莉娜的骚扰感到害怕,从而做出删除好友这个动作,却没想到这只是死亡的开端。
这部电影吸引我的地方同样是探索人性。
当他的朋友不再帮她,责备她,认为这一切的源头就是因为她。
甚至连当初暗恋的人都想要杀害自己,他认为只有杀死女主,自己就会幸免。
再回过头想想,一旦危急自己性命的时候,身边又有哪个“好友”会挺身而出。
本片也并非纯粹的恐怖片,加入了诅咒、黑镜、邪灵之说。
类似于《招魂》、《驱魔人》、《潜伏》等,都有提到过。
本片秉承事出有因的精神,让好友成为致命的关键,让黑暗继续得以黑暗。
同样,也讽刺了那些假友,关键时候,可以“删除”你。
我以为,只是我以为。
我以为,故事到了最后,会有一个happy ending。
没想到,萝拉已成为另一个玛莉娜,恐怖继续延续下去,诅咒继续循环开始。
个人觉得,此片比招魂好看。
为什么这么说,招魂是知道哪里吓人,会做好被吓的准备。
但此片,你根本没有做准备的机会,随时准备被吓,而且你根本不知道它会以何种方式来吓你。
故事情节紧凑,不拖泥带水,或许你在看的时候会觉得故事发展的太快,但它该交代都有交代,也把那句玛莉娜的诅咒“我会让你尝到孤单的滋味”发挥到彻底。
还算流畅,但是和招魂2比也就是套路片,有些影评吹捧过度了。
所谓套路,就是不管因为所以,吓人的部分是一群小伙伴挨个领便当的梗。
和招魂2对比来看,关键还是逻辑性。
看恐怖片经常觉得里面的人物比较傻逼,如果是我,绝不会怎么怎么样。
招魂2最大的优点就是里面的人物做到了我们能想到的一切,找警察,找教会,找新闻,有信的有不信的有怀疑的,没有人是思维不正常的。
这部电影相比来说,就差太多了,最少,如果我是里面的角色,肯定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之所以大家都说好,仅仅是因为题材选的好,离我们现实生活很近,容易有代入感而已。
20200510 低分是因为这部影片的设定恶心到我了,影片把一个校园里孤独可怜让人同情的角色塑造成一个变态偏执狂,虽然影片也交代了导致其变态的原因,让人觉得情有可原。
可是我不接受。
在我们的学生生涯,总有部分人在遭受暴力、在被排斥,而作为普通人,我们因为善良愿意去接纳一个被孤立的人,却也会因为其某些让人害怕的举动而退却,如果因为我们没有无条件的接纳他们所有的黑暗面,从而遭受无妄之灾,那我们是不是从一开始就冷漠的拒绝会更好?
如果学生生涯看过这部影片我绝对不会再对那些被孤立的人报以同情,更不会去试着接纳他们。
可是现实生活中被校园暴力的人何其无辜!
影片在塑造一个升米恩、斗米仇的故事,女主一开始表达自己的善意,后来因为不堪其扰而拒绝,最终使得自己、家人、朋友全部惨遭伤害。
多么恶心人的设定与结局。
另外,密集恐惧症劝退,画面也恶心到我了,shit!
如果加上循环的话,那该是一部多么神奇的片子
居然还挺恐怖,问题是结尾好粗鲁
呵呵~还是《解除好友》更胜一筹~
吃什么可以补胆,自从看了招魂2后胆子越来越不够用了,又被吓到好几回,虽然这片子虎头蛇尾了。
如果片尾解释真相,比如女二是女主的分裂人格或是女二就是女主本身,会让影片本身提升一个档次。
以社交网络为主题恐怖片越来越多,这部虽没有《解除好友》《打开的窗口》做得那么极致,但前半部分铺垫得很精彩,又是网红网瘾,又是邪灵复仇,气氛不俗,可惜虎头蛇尾,最后收的很生硬。现在鬼都兴上网,感觉程序员驱魔指日可待了。语言掌握再多没用,你得懂鬼代码。
太烂了啊,不过女主角挺美的。
吓到了
非常好的一点:每个人都逻辑清晰严丝合缝。黑暗的房间有记得开灯,在医院里逃跑有记得喊人救命,房间里太封闭有记得跑电梯出去,这些被人乐道的梗都有记得做出措施。 骇人方式太过单一,略低级。 结尾没能掌控好,偏烂尾。
点子蛮正的
用社交网络当作噱头,实则是巫术的故事。好在故事讲的还不错,虽然没有到不敢看息屏的手机电脑屏幕的地步。
希望豆瓣影业买断版权,拍摄中国版本《恐怖取关》
新时代死神来了。
恐怖做得还是挺带感的。一堆美剧演员:Gossip Girl里的Eric 弟弟长大啦~ The Royals里的William Moseley真心帅哥一枚~
网红掉粉是会传染的
5分钟睡着。
傲慢现充女vs蕾丝网络恶灵。女主真是害人精啊,备胎男心狠手辣。远离电子产品可以保命的啊,这简直是网络时代的贞子
嘿,就是这个婊砸。
男二是本片有且仅有的正常人
这最近的电影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