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15分钟,船就翻了!
心里嘀咕,这也太快了吧,还没前戏就直接高潮鸟???
还好还好,90分钟,不冷场。
象坐过山车,上去,下来,再上去,再下来。
户外俱乐部的哥们姐们都该去看啊,索道滑行,蹦级,潜水,一应俱全!
josh lucas那一蹦,帅啊!
看到老爷爷大伯们都那么能憋气,汗啊连小朋友的肺活量都那么好!
看来每天慢跑半小时不够啊!!
票价十五圆,统一冰红茶三圆,爆米花2圆,自行车前往,省掉公汽费三圆,这银子,花的值得!
比那催眠的什么《密码》值多了!
比几年前的《完美风暴》好看多了。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剧情还是可以的,就是有点美中不足的就是那个海啸的那个片段做的太少了,可能是为了节约成本吧,然后我感觉这部电影相对来说总体来说还是可以说用来消磨时间,然后喜欢这个题材的话也可以看的,还是拍的挺不错。
😛😛😛😛😛😛😛😛😛😛😛😛😛😛😛😛😛😛😛😛😛😛😛😛😛😛😛😛😛😛😛😛😛😛😛😛😛😛😛😛😛😛😛😛😛😛😛😛😛😛😛😛😛😛😛😛😛😛😛😛😛😛😛😛😛😛😛😛😛😛😛😛😛😛😛😛😛😛😛😛
海神号 (2006)6.92006 / 美国 / 动作 冒险 灾难 / 沃尔夫冈·彼德森 / 乔什·卢卡斯 库尔特·拉塞尔
昨天用仅有的一天休息去环艺看了场电影,本来是打算去看《达芬奇密码》的,到现场才发现已经下线了TAT,就选了众人推荐的《海神号》。
在如今这个盗版猖獗的市场环境下,《海神号》确实是一部值得上影院观看的影片。
画面够震撼,情节够紧张,爱情亲情该有的都有了。
可能是灾难片的缘故,总能赚到我不少眼泪。
那些巨大的船体因为海啸完全翻转过来的场面,那些船内上下布满尸体的惨象,那些以为还有一线生还希望的人们因船体的再一次破裂而露出的绝望神情,似乎都在宣示着大自然的残酷无情……我从不知道人类的求生欲望会是如此强烈,在这个几乎不可能存活下去的状态下,一群人凭着这一份意志硬生生的找到活路,当然代价也是惨痛的。
相对于《TAITANIC》花了大力气去体现的人性的自私,这部片子还是将浓重的笔墨放在描写人性的美好,父亲为了女儿放弃了生的希望、情人们在这一场灾难中验证了真爱的存在、素不相识的人们在危难中的互相伸出援手……总觉得影片中有几个地方不是很理解:1、船体都颠倒过来了,怎么船长还可以站在舞台上讲话?
我眼花?
2、这群人都是什么人物啊,对船体这么了解?
每时每刻都知道自己在船的哪个部位,光看看船体分布图就能在这么混乱的场面找到目的地。
3、这么恐怖紧张的气氛下,竟然能如此的随机应变,这胆识这体力,怎么看都不象是常人。
如果是我,可能早就崩溃了吧。
其实这场电影看的十分郁闷,有一段时间一直在打电话忙工作的事,害的我还一次次跑出去接电话,跑回来刚坐下,死人的电话又响了。
最让人郁闷的就是,在我把两块电板打完再跑回场内的时候,电影竟然已经……散场了……OTZ
又是一部翻拍片,当然,对于我这种没看过原作的人,能有人将经典再现,这是件功德无量的事,毕竟,不是每年都有“Da Vinci Code”那样畅销的书能用来改编剧本。
只是,翻拍的频率是不是太快了点?
本片的口碑和北美票房皆不甚理想,那是因为相似的情节使人不由的将它与历史上最成功的商业电影“Titanic”作比较,这点我认为是不公平的。
同样是描写海难的电影,“Titanic”是爱情片,而本片是不折不扣的灾难片。
“Titanic”近乎3小时的片长(传说中甚至有6小时版本),让其在故事的来龙去脉、人性刻画和爱情描写上游刃有余。
而本片正片片长仅仅是短短的90分钟不到,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表现人们期望看到的和“Titanic”相同的内容是不现实的,所以这仅仅是一部灾难片,出IMAX版本也说明了这一点。
让观众在影院中得到声光影的享受,就是本片的目的了。
作为一部纯粹的灾难片,本片略显单薄。
一流的特效不能掩盖故事的苍白和人性刻画的浅薄。
由于片长的关系,本片的一开始就是在船上,没有过多的交代人物背景。
一片歌舞升平过后,灾难于顷刻间发生。
职业赌徒、单亲母亲、失意的政客、失恋的玻璃……一帮边缘人类开始自救。
我相信,原著小说安排这些人物逃生,必定是有其现实意义的,但是电影不能表现那么多内涵。
这也算了,令人遗憾的是,几个人物的死亡,本来可以展开去描写的,尤其是那个玻璃将年轻的厨子踹下去那段,但影片的紧张气氛使这段情节根本来不及展开。
厨子女友死的时候,赌徒的心理转变也显的突兀,一个自私自利的赌徒,只想自己逃生的人,突然变得悲天悯人,而最后也如好莱坞电影中大部分英雄一样居然奇迹般的没挂掉。
不过,也正是由于没有展开,所以影片还算紧凑。
影片细节处过于敷衍,但整体气势磅礴,不失为一场视听盛宴。
不知又有多少碟友会不断的放大和定格本片的CG画面来寻找BUG,这似乎是每一部CG大片都难逃的厄运,也是一些发烧友看此类影片唯一的乐趣。
突然想起来,本片接下去,会不会变成“Final Destination 4”?
呵……
在和平影都IMAX剧场看的POSEIDON非常的震撼.主要是那个大屏幕,足有两层楼高,以及环绕立体声在进入电影院之前,不晓得是讲什么的原来还是说沉船的.男主角很帅很MAN,有勇有谋,当然还有好身体说不上有多大的意义,多大的感触很不错的画面,紧凑的剧情...有多少BUG,就不说了看电影时,有嘘唏,有笑声想死的却没死,善良的好人却被人抛弃ANYWAY, 不错的消遣片但需要一个很大的屏幕和很棒的音响希望没有做广告之嫌
冲着沃夫冈皮特森去看的,整体上尚可。
不过,大部分在摄影棚内拍摄,场面并不十分惊心动魄。
虽然是灾难片,但整体表现一般。
我居然没有看过《泰坦尼克号》,所以大家的对比我无法体会。
而且也没有兴趣去对比。
公司请客,今天在电影院看了《海神号》,感觉有点苍白。
导演似乎喜欢故弄玄虚,从一开始Dylan跑步起,就喜欢用大量的旋转镜头,让大家头晕目眩。
实际上作用是什么呢?
整个故事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不过是大船遇上海啸,翻船,死的死,逃生的活剩几个。
甚至到最后还没有让人完全记清谁是谁。
几个转折都颇为生硬——似乎要让人觉得那里面有些什么联系。
啊?
我说的是什么情节?
我也记不清了,我不知道是我记性问题还是影片问题。
但看完确实感觉不到有什么沉淀的东西。
最后Dylan几人脱险的时候,我并没有办法像Dylan他们那样兴奋。
我甚至没有松一口气的感觉——因为结果都在意料之中。
他们还居然没有拿出什么花样让我惊喜一下。
然而因为其貌似恢弘的其实,因为电影城那不错的音效,更因为影片中主角等人不间歇地为了求生而挣扎,让我也一度不自觉也跟角色一起呼吸了。
似乎很着力刻画人性。
可是刻画得太苍白了,不深刻。
这方面鲜有亮点。
稍好的是市长的父爱,刚强,坚韧,被电死也要想办法拯救女儿,男人的光辉形象。
可是,有着太多苍白之处的《海神号》,正如我这篇苍白的评论,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我不知道。
只能说一般。
天呐,全都是水尽管此前,来自美国的评论,铺天盖地都对它嗤之以鼻而其北美票房,也的确堪称惨败但带着对沃尔夫冈·彼得森莫名其妙的一贯敬意我还是充满信心地在第一时间走进了空荡荡的电影院(80分钟后……)不到最后一刻,你决不会那么失望透顶是的,失望透顶我万万没想到——它居然那么短!
所以,仓促是在所难免的因为短,节奏就要加快办法就是砍戏这一来把塑造人物的空间也砍掉了把两线并行的丰富结构也砍掉了把惊险片必须的张弛有度也砍掉了甚至把最后的高潮,也砍成一堆碎片——最后的几个CG镜头,小里小气、慌里慌张的,看着那么寒碜真是不爽
刚从电影院回来,我只能说,在电影院里看的效果真的很不一样。
海水冲破舷窗涌进大厅的呼啸声,巨轮翻转的嘎嘎声,尖叫声,玻璃破碎电器起火的爆炸声,一切一切让人觉得仿佛置身海神号之中,随着众人一起恐惧嚎叫。
我看了不少灾难片,这是一部最紧凑和最让人没有感动的电影,因为你确实看不到太多危难间的舍身成仁。
可是你问我,如果被抱住脚吊在门外的人是我,我会不会踹那个让我先过的人下去,我的答案是会,因为两个只能活一个,那么没必要两个一起死;如果我是那个寻找弟弟的女孩,会不会大喊大叫不肯钻进狭窄的通道,答案是我会,因为我精疲力尽,我害怕这一次真的到了死路,而我不想死;如果我是那个父亲,会不会牺牲自己弄停发动机轮成就女儿和她的男朋友,我想我也会,因为我爱我的女儿,既然我已老去,那么让可以陪伴她一生的人替我陪伴她吧。。。。。。
所以,这部电影本来就不是来感动人的,它只是展现给你最真实的人性,碰到危机时或恐惧、或绝望、或积极、或听天由命的人性。
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遵循着本能,我们看到光辉的一面和黑暗的一面也不是上升到什么层次的伟大或者龌鹾,那不过是你我共有的自私和爱,交织冲击矛盾但并存的性格,不是什么,只是真相而已。
我坐在电影院里等到灯亮,听到直升飞机的声音隐没而优美的女声响起,我知道遇难者得救了。
偌大的海神号只逃生了6个人,多么讽刺,但是,又多么的真实。
夜晚的大海总是那样的神秘与诱人。
在这个迎接新年到来的夜晚,在这样一艘满载着等待欢度新年的人们的豪华巨轮上,又有谁会想到,新年的倒记时,会是死亡钟声的前奏?
丝毫不逊于铁达尼号的油轮——或许,这本身便不是什么好兆头——同样多情的人们,彻夜狂欢是为了消除一年的烦恼,带来新一年的好运气。
可是,又有谁能预料,接下来催人泪下的故事?
大海是那样的善变。
风平浪静的只是迷惑人的表象,或许,也是灾难的开始。
明月是那样的完美,而海中巨浪,无声无息的逼近,终究连这样的月也淹没。
一切,已无法挽救。
而我们的主角,将在这样的欢喜与悲痛相交之处,相聚。
父女,情侣,朋友,或许只是萍水相逢的人在那一刹那擦出火花,就在那一刹,被命运带到了一起。
然而,命运依旧无情,接下来的故事,会是怎样的恸人心扉?
当荧屏由油轮内转到海面巨浪的那几十秒,放映厅内是那样的暗,有些冷,有些可怕。
而荧幕里的人们,在欢呼,在感叹,或者曾经有的那些微不足道的矛盾,在无垠的大海中,是那样渺小。
而爱是无边的。
当巨浪推翻油轮时,一场场悲剧发生在这铁皮棺材之中时,当自身的生命已无法保障时,那个与自己女儿在互不理解中充满矛盾的父亲,在船暂时停稳时,第一时间便是想尽办法找到自己被困在舞厅的女儿,即使船长对他说:“只有这里是安全的。
”义无返顾,这是爱的力量。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电影,是英雄们的表演。
无畏与充满智慧的行动,这支几个初次见面的人组成的小队伍,历经一幕幕惊险,闯过了一关关险阻,每一着都是那样的惊心动魄。
怀中女朋友的身子绷的好紧,手有些凉,那一幅幅画面已无法形容,我也不打算再去述说——再激烈的画面也只能让人震撼,而真正感动人的,是影片中的人性。
整部影片,感情充满每个角落,随处可见。
年轻母亲对儿子的爱,恋人间的爱,生与死的抉择——是否只有在灾难面前,人们才可放下一切矜持,不顾自身的去爱,即使牺牲?
人性是真实的。
那头发已斑白的老翁为自己的生命牺牲那个帮助了他的侍者时,我只能感叹。
而当他喜欢上那个女孩时,生命,似乎便已没那么重要。
那幅他面对女孩已经凉去的身体时,看着水慢慢漫过她的身体时,他望着她胸口挂着的十字架,我一度认为,如果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会选择,用他的生命,换取她醒来…… 而在影片接近尾声,面对出口只有一墙之隔的地方,父亲的牺牲最是催人落泪。
面对不可能生还的水路,他有权利让女儿的男朋友去牺牲——人不是该是自私的吗?
他却在坚定的小伙子面前,用一个谎言,换取了自己去完成这个人生最后的任务。
是伟大或者什么,我已经没法说清,在他被淹死的那一刻起,心便再没有办法承受,更多的刺激……以致后来的惊险,与劫后重生,一点点震动,便让泪水无法抑制的落下…… 或许,这就是爱……
6.5-7.0/10 分。2024.10.04,重看,蓝光。时长01:38:14。。。看着看着发现看过了。。没看过原版。。整体中上吧。前面节奏慢了点,后面还可以。《无耻之徒》的埃米·罗森,那时候多青春美丽呀。。。本片投资1.6亿美元,票房才6000万美元。特效太费钱了。。。
显然故事开头的那几个人当中有些人是要挂掉的,,有些人终究是要逃出去的,,毕竟人总要有些希望嘛。。拍的有点不痛不痒,,不过基本表达了人性的美好。。对逃生的节奏控制的不错,,视觉观赏性较强。。4星/D9/D
看着像密室逃脱,解一个个的谜题,还要途中用掉几条命。其实中间几个部分还是很给力的,前后包装一下就能上8分的样子了。
这个是惨淡版。差点憋死TT
本来可以给三颗星,那个小屁孩的蹩脚又特别不可爱的演技直接拉掉一颗星。
2星给女主
应该拍长点的
从开篇到灾难的切入时间很短,这点挺不错,但是冒险过程太过老套,毫无悬念的伏笔,一个个的死亡都在意料之中,好在情节紧凑,一口气看完了,特效什么的是好莱坞基本功吧,不然也不会提名小金人了。
一部惊悚大片,忘了什么剧情了!!在95--2005这十年我个人认为是好莱坞的黄金时期,好片佳片不断!都是不错的片子!很好很中肯!好像就是在努力做着电影中有一件事情。努力了,没拍好,观众可以原谅你!那些大片基本是那个时代开始早就的!我就是在那个时代被影响的!
新的到底欠点火候,不震撼的灾难。
电影如此的紧凑,评分低了。误以为是泰坦尼克号。 @2016-09-06 06:53:23
这部片太假,如果真有这种事发生,哪么其实生存下来的人肯定不止这些!
一般般,不过坚定的让陌生人们在生死之间彼此信任,不离不弃,这点不错。
最精彩的就是开头对船只侧翻下沉的呈现,特效不错,实拍不错,很宏大,经常在各种灾难片灾难片段合集里出现,也是因此产生兴趣看看全片。但是全片看起来却一般,前面宏观了一下,后面都在密室逃脱,没有比较宏观的部分了,这么设置也不是不行,不过又是女人纯添堵,孩子各种惹祸(虽然开通风口盖算给了他们一点小小用处),弹幕又开始厌童厌女,这不是导演的锅吗各位?很多气人的剧情设置非常强行,比如孩子走不见一点前因都没,他就是突然需要给男主制造麻烦,怎么救出来也不放就出来了。那个胆小偷渡女就一直气人,死得也有点强行,煽情完全感动不了。有时候觉得他们很急有时候又感觉不急,经常水在后面追就能聊起来,角色死亡这点,人物间有没有主角光环区别太大,写得不够自然,显得强行。最后直升机来得也是感觉没人物交互,全片像各种切片合一块。
看完这片,我挨了一顿骂……完全看不到老海神號的影子嘛……
逃出死亡大气泡。
很不错,情节紧张环环相扣
这是游戏过关纪录片,过了一个难关有一个难关,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如果没有钱弄特技还有设置大场景就别拍灾难片。每个场景都如此拘束,而且竟然没有关于船的远景。
那火海上的一跳很帅。其他……哦,我几乎忘了看过这片子了……
这好像是跟S一起看的么。我竟然不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