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太太

Vợ Ba,小三妻(港),落红(台),第三夫人与发饰,The Third Wife

主演:阮如琼,陈女氤溪,阮芳茶眉,黎武隆,玛雅,清美

类型:电影地区:越南语言:越南语年份:2018

《三太太》剧照

三太太 剧照 NO.1三太太 剧照 NO.2三太太 剧照 NO.3三太太 剧照 NO.4三太太 剧照 NO.5三太太 剧照 NO.6三太太 剧照 NO.13三太太 剧照 NO.14三太太 剧照 NO.15三太太 剧照 NO.16三太太 剧照 NO.17三太太 剧照 NO.18三太太 剧照 NO.19三太太 剧照 NO.20

《三太太》剧情介绍

《三太太》长篇影评

 1 ) 蚕是既脆弱又没有自由的生物

第一次知道《三太太》是在2017年的香港,当时作为制作中的电影项目入围了当年亚洲电影投资会的WIP单元。

看到项目介绍的第一个反应是越南版的《大红灯笼高高挂》。

然后时间飞逝,两年之后,网络上已经有了这部电影的资源。

一言蔽之的话,就是有惊讶到我的地方,也有明显可以改善的细节。

作为长片处女作来看的话,算得上优秀。

先来说说优点,本片摄影的构图很优秀,色彩清新,有着越南电影一贯的干净质感。

电影本身是从一个15岁被迫成婚的少女的视角来讲述,色彩的基调很合拍。

电影中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导演通过蚕一生的不同片段来交代故事中时间的变化。

这样处理的用意可能有二:一来说明故事的主角——15岁的May内心的变化是很快的,尽管故事的叙事是宁静缓慢,但实际上在短时间内,主角的身心都发生了巨变。

二来,蚕是既脆弱又没有自由的生物,它们的一生为别人所左右,恰好是电影中女性群像的写照。

 2 ) 以清新、婉约的方式诠释男权压制下女性的卑微人生

越南电影《三太太》以清新、婉约的方式诠释男权压制下女性的卑微人生。

中国影史上这类题材很多,但风格却迥异(如《大红灯笼高高挂》)。

以十四岁女孩的视角观测被严重物化的女性不幸,女性只是男性欲望的对象,生育的工具,被奴化物化,没有尊严可言。

在表面的平静中隐忍的反抗,独特的视角与多处静物、自然的隐喻,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热带风情画卷。

女性的身体仅有的意义就是传宗接代,小牛的分娩、三太太的生产、蚕宝宝的生命律动都隐喻着自然的规律、生命的蓬勃生机。

在白丝缠绕的茧中挣扎的蚕,是众多女性无声反抗的象征。

小女儿幻想着长大后变成男人,也娶多房妻妾。

二太太与大少爷的乱伦、三太太对二太太同性爱恋的表白等都是难以言喻的抗争。

天然的生命之力如此汪洋恣肆,那被退婚的处女新娘却在青山秀水间以一条白绫结束自己的生命,乃父一句:“你就这唯一的用途也做不到。

”把女性的尊严、生命肆意践踏蹂躏。

清新的风吹拂着嗷嗷待哺的女婴,三太太那幼小的无助身体哺乳着将面临同样命运的女儿,她不可避免的沦入物化哀歌的轮回。

 3 ) 越南版風花雪月:电影《三太太》琐记

喜欢追剧的国人,可能不知看了多少清代民国戏。

这个时代急剧变革:有多少人为爱情婚姻自由,不惜与旧家庭割裂;也有多少人为利益尊严,在旧家庭争得你死我活。

  越南2018年电影《三太太》,则是讲19世纪末越南新娘的故事,相当天朝清末,又是农村,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越南广阔的社会画卷。

  导演兼编剧阮芳英,自述这部导演是根据她奶奶的事迹改编。

静谧的山水

饰演三太太小云的阮芳茶眉出场

洞房花燭夜

落紅

阮如瓊

大太太瑪雅

二太太陳女燕溪

孕育新生命

不伦之恋,男方被罚,女方送到寺庙

牛老病死,与主人诀别。

清美嫁人却受冷落,愤而自杀,水葬。

梅吉薇

这水,真清澈。

  全片画面惟美清幽,但是气氛沉闷。

同为东方儒家文化圈,果然是同类的文化基因。

 4 ) 封建社会的女性该何去何从?

《落红》一部反映近代封建社会女性悲哀的影片,一个年轻漂亮的16岁女孩嫁给一个三四十岁的老爷当三姨太的婚后生活,整个影片场景就是在一个树木丛生和竹子漫山遍野的小山村,生活场景则是一栋老宅,整个影片的背景音乐较安静,全片无任何振奋人心或是激情的配乐,但是影片却可以让观看者深刻的感到生活在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哀及无法反抗亦或是不敢反抗的无奈,整个剧情细腻又不失真本。

整个剧中可以说是有两段情节看了特别的让人呜呼哀哉,一个情节是大少爷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情况下和一位素未蒙面的年轻女子结婚,但是大少爷不喜欢她,就和老爷说想退婚,因为大少爷一直不能洞房,老爷在无奈的情况下,答应了大少爷的请求并找来女方父亲,告知女孩父亲依然女孩依然是处女,他们愿意以赔偿三倍的嫁妆退婚,并将女孩送回去,但是女孩父亲感觉这是一件很耻辱的事情,不答应退婚,后面女孩在父亲的逼迫下自杀了。

L另一个情节是女主怀孕,她一直祈求老天爷保佑她生一个男宝宝,最后宝宝出生的那天她知道自己生了一个女宝宝,她就自己抱着娃娃去湖边,用野草杀死了自己的孩子。

这两个情节表现出那个时期女性无法逃出厄运的那种无奈与无助,唯有已死来解放自己以及自己最心爱的孩子,因为活着要比死更痛苦,女主不想让将来她的女儿和她过一样的生活,承受着和她一样的内心折磨。

看完还是不得不感叹一句,现代社会真的是进步很多,现代女性也真的是幸福太多......

 5 ) 这世间一切美好事物之最,应是不染纤尘的少女

剧情很平淡,封建旧社会里被符号化,被禁锢的女人们的处境。

没有人会喜欢这种被压迫的感觉,没有人会不想要反抗。

但这种封建父权却从古至今不曾被彻底颠覆,甚至于二十一世纪的现在仍会有女子应传宗接代,三从四德的思想不时涌现。

即使不便明说,那暗涌的优越和压迫还是会出现在不少人的家庭里。

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如长在脑神经上的毒瘤。

我想现在单身不婚女子群体,就如电影里抱着孩子逃离的三姨太,就如减掉长发的女孩小闲。

而质疑你的社会和那些邀你入围城的人就是这弥留不散,苟延残喘的封建裹挟。

我现在已经很难得静下心来认真观看一部影片了。

而且这部影片评分不高,之前看到我是跳过了的。

但还是被电影的海报画面吸引了。

海报上就是电影的主人公三姨太,她坐在舟上,于青山碧水间,前往遥远的乡郊夫家。

清晨的阳光斜斜的打在她的侧脸上,水面粼粼的波光映衬着她,她周身笼罩着一层柔光,如阳光下少女脸颊上透明的细小绒毛。

这位三姨太其实长得不算美,但开篇的这个影像,把所有少女的纯真和美好都捕捉到了。

这世间一切美好事物之最,应是这般不染纤尘的少女。

影片中明暗更替,场景画面的转变自然而然地推进了时间和剧情的变化。

翠绿环绕的溪水边,粉衣罗裙梳洗的女人们。

小栓窗前,素色罗帐下,打闹嬉戏的少女。

画面明亮,有流水声,有山谷里的鸟叫声,女人和女孩们脸上的欢笑,被阳光照射得明晰透亮,像一束束打在心上的光。

情节低转处,远处的青山如墨,空气里是延伸的浓雾。

真如林夕的歌词里说的“天青色等烟雨”。

雨后烟雾笼罩的清晨,被风吹动薄雾尽染的空气。

一帧帧都是让语言描述失色的极美画面。

除了主题的压抑,这部片子是一场美好的视觉享受。

 6 ) 三太太与二姐姐

虽然是越南,这部影片的背景也是在浓浓的传统汉文化之下,看看门上匾额的汉字,理解毫无隔阂毫无难度。

有人说这是国外版没有勾心斗角的《大红灯笼》,其实是和《雷雨》的混合,因为二太太和大太太的儿子之间的不伦恋极其相似,不过不同的是《雷雨》中喝药的是蘩漪,被抛弃的也是蘩漪,本片中是少爷。

风景也很美,下面开始说说三太太和二姐姐的正式内容。

三太太年仅14岁,估计刚来月经就被出嫁了吧,基本上还是一个青春期的女孩。

本文称呼为三太太,将她作为一个成年人的感情来看待,毕竟都有生育的经验了,完全是一个女人了。

二姐姐是因为还有大姐姐。

三太太对于二姐姐的感情是从一开始一直到结束都有的。

对于一个刚刚14岁的女孩子来说,婚姻在她是从小被灌输的一道程序,究竟是什么也不是很清楚。

这里也并没有交代三太太因为什么嫁到财主家的。

(财主,我给他定义的,因为不是官,还有养蚕缫丝商业经营,在地方上还有威望也不是地主。

)反正嫁人就是任务,从后面的大少爷的小媳妇没有破处就可以看出来。

人生就是这样,长到能嫁人的时候就去嫁人,在之后的重要任务就是生男孩,没有男孩的母亲就没有家庭地位,所以三太太刚来就怀孕了。

但是在这个年纪也是刚刚产生爱慕之情的年纪。

她第一眼看到二姐姐的时候就是两眼放光,在开始结婚的场景里,二姐姐献歌一首,妩媚动人,从那个时候开始,小云就在心里暗暗的喜欢上了这个成熟的女性。

在周围完全的陌生环境中,一边是石榴象征的婚姻的生育任务,一边是温柔的小姐姐,她露出了浅浅的笑容。

之后就是三个人妇聚集一起,一把梳子的象征,后来这把梳子还被回忆起。

二姐姐挑逗性的动作让小云哈哈大笑,这里可以看到三太太看二姐姐时候的眼神,真的是一种迷恋。

在河里的场景也是一样,三太太看着二姐姐给孩子们洗头发,河水把二姐姐的衣服弄湿仅仅贴在身上的性感简直让人难以没有非分之想,这样的场景在三太太来说自然是经常看到的,在晒头发的时候开心的看着边唱歌穿着湿湿衣服下性感的二姐姐发出会心的笑容。

后来三太太发现她喜欢的二太太和大少爷私通,回到床上之后是难过的流泪,真的好伤心啊!

接着的转机就是少爷需要成婚,二姐姐从此抛弃了这个没有任何希望的男子。

因为大太太的流产二感到害怕的三太太终于找到了借口可以和喜欢的二姐姐一起休息。

(是不是谋划很久终于找到好机会的感觉?

)所以就经常过来了吗?

总之在一次亲爱的二姐姐帮她摸护肤品的亲密接触时候,(手把手的镜头在之前的洗头发中也出现过),难以抑制的抓住了她的手想亲吻,深情的告白了,告白了!

可是,对不起,慌乱的二姐姐自然是拒绝。

不拒绝还能怎样?

表白被拒,内心崩溃难过流泪。

“你不爱我?

”带有怨恨的问道,然后准备闪人。

谁知二姐姐竟然说出“我爱你!

”,让刚想逃走的三太太留下来了。

但,但是后面 才最重要,爱你就像爱自己的孩子。

哎,说多了还是不爱。

从此,三天太对二姐姐的爱情就这样结束了,从此成为亲人。

从二太太来说,可能真的就像对自己女儿一样的爱吧。

毕竟二太太是男女老少通吃的全能向选手。

我把她作为性的象征,是人类对美和本性的追求。

影片中还有一个很小的角色,她的塑造要比二太太更多,就是二太太的二女儿闲。

这是一个倔强的反抗者。

最开始说自己祈祷长大之后变成男人,娶很多妻妾。

还是通过闲我们知道了黄色的花有毒,在小牛快死的时候是她千方百计阻止,在被罚跪时妈妈喂吃的也推开食物宁愿一直犯规。

从一系列的点滴小事的贯穿中,闲表现出不同于任何一个大人的倔强,最终在结尾的时候以她的短发随流水二终也有很强烈的象征意味,她就是之后的反抗者。

还有一个贯穿就是蚕,吐丝,作茧自缚,破茧成蝶,都是一种循回往复。

三太太小云去看死去的新娘时,就出现了蝶,这就是女子在婚姻中的悲剧。

从懵懂无知就进入婚姻中,为了生存祈求生下最后一个男孩,造化弄人生下了女孩。

真正的感情都是对二太太的,这种自我的意识,有强烈的爱所以能感觉到欢喜和痛苦,当她哭或者笑的时候,才能感觉到一个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个体的人。

最后看到大少爷的新娘独坐窗前,可能就想到了刚入门的自己,循环着女人的这种命运,没有爱情的命运。

 7 ) 14岁就得嫁人做小三,这个「越南新娘」不简单

百度搜索「越南新娘」。

相关结果高达14,400,000个。

内容,无一例外。

全都指向一个词——买卖。

谁能想得到,都已经9012年了。

她们依然被当成一件物品。

男人只要花几千到几万块钱,就能买一个越南新娘帮自己生孩子。

很多人或许好奇,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这让人气愤的现实,一切皆有历史原因可以追溯。

从古至今,越南新娘都是悲剧的存在。

答案,就藏在这部电影中——《落红》2019

海报下方的一行字,格外夺人眼球。

年方14岁,洞房花烛夜。

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越南乡郊。

主角是一位叫小云的女孩。

电影的开篇,宛如一幅画卷。

远山,朝阳,远处几艘小船。

未谙世事的小云,眼神中充满迷茫。

她不知道,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人生。

生活的美好和未知,在此刻形成巨大反差。

14岁,女孩的豆蔻年华。

对不少姑娘而言,此刻的她们,要么正在为学业而烦恼,要么刚情窦初开。

然而,小云却早早过上了另一种人生。

嫁作商人妇,成了三姨太。

歌舞升平,红灯高挂,推杯换盏。

喧嚣过后,等待她的是——神秘、未知的洞房花烛夜。

躺在她身边的不是别人,是比她大十几岁,在婚礼上才刚刚见过面的丈夫。

那之后,小云更成为丈夫的泄欲机器。

两人见面无非就两件事,吃饭、睡觉。

赤裸裸的饮食男女。

而丈夫,很享受操控小云的感觉。

颐指气使地要求小云:跪下来、爬过来。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

三个女人,一个丈夫。

这不得打成一团!

但在电影中,小云和大太太以及二太太不仅相安无事。

而且,还很和谐。

大太太,勤俭持家,是丈夫的贤内助;而且,因为给家族生下了儿子,更是母凭子贵!

在女性中话语权十足。

二姨太,天性活泼,多才多艺;和小云更亲如姐妹。

三人没事闲聊,话题也很open。

发现和认识身体的秘密。

不过在这看上去很美的外表下。

这个家族内部,却有着很多不能说的秘密。

最让小云震惊的是——大少爷和二姨太之间的乱伦奸情。

另一方面,到了结婚年龄的大少爷。

被父母做主,安排了婚娶。

可观众都知道,他爱的是父亲的二姨太。

即使他以命相搏,也是徒劳。

更夸张的是——小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二姨太。

这个大家族的故事还在继续......

宅院、红灯笼,嫁入大家族的姨太太。

无论从影像还是文本。

《落红》都像极了另一个版本的《大红灯笼高高挂》。

据说,电影是导演阮芳英根据其曾祖母的真实故事改编。

不过,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不同的是:电影中没有过多展现妻妾争宠的戏份和权力寓言,而是用更多具象化的物件呈现了封建思想;比如,绝对的物化女性。

落红,是处女的验证;女子洞房落下的血,代表女子的贞洁。

石榴籽,儿孙满堂;在这里,女性成了生育机器。

以及无处不在的重男轻女思想!

家里卖了牛。

有人问,可不可以给小姐们买几件衣服。

但老爷却回答,这钱自有用处,因为少爷要买马。

在这里,女性需求直接被无视。

因为你是女性,所以要为男性让步。

另一方面,妻子在家族中的地位,也遵循了大家都熟知的母凭子贵法则。

存天理,灭人欲。

当然,深受封建礼教压制的,不仅仅是女性。

家里的男仆和女佣发生了感情。

男仆,要忍受身体的鞭笞;女佣,要被剃度送到佛寺。

看到这儿,也许有人会说:性别和出身决定了他们的悲惨命运。

真是这样吗?

实际上,现实更残酷——没有人可以全身而退。

还记得这个家里的大少爷吗?

男性,出身高贵。

但,最后不同样也是牺牲品。

即使把刀架到脖子上,也没有人听他的心里话。

一番折腾,还是和自己不喜欢的阿雪结婚。

于是,上演了一出出悲剧。

大少爷和毫无任何感情的女孩成婚。

随后,用一种更夸张的方式对抗家族的安排。

非暴力不合作!

最终,大少爷家里人决定。

将娶来的新娘阿雪退还给婆家,并赔偿三倍嫁妆。

在阿雪的父亲看来。

这无异于是对家族的最大羞辱。

身为父亲,他不仅不为女儿说话,反而对阿雪又是一顿痛骂。

最后,这个父亲更是坦言:阿雪,既然已经嫁到这里。

那,生是你家人,死是你家鬼。

这没出息的女儿,我不要了。

接连被丈夫、亲家和自己父亲羞辱。

此刻的阿雪。

哀,莫大于心死。

最终,在一个无人的早上。

自杀了。

当然,更难能可贵的是——《落红》在对封建思想进行无情控诉外,更展现了女性的意识觉醒。

文本上更加注重女性观察和生命体验,这也和导演本身是女性密不可分。

故事中的小云便是历史的见证者。

在这一过程中,她思想也逐渐开始转变。

最开始,懵懂无知的她,只能接受家人安排,小小年纪便成为三姨太。

一切以丈夫为中心,毕恭毕敬。

在社会规则的潜移默化下,萌生出,生儿子比女儿好的想法。

慢慢的,伴随着性意识觉醒。

她开始遵从内心的想法。

敢于跟丈夫说不。

到最后,阿雪自杀,她生下一个女孩。

小云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将来也可能要遭受这样的悲剧时。

于是,她选择了另一种更为激进的方法。

喂刚出生的女儿吃下致命的毒草。

除了小云,《落红》里还有个有趣的角色。

那便是二姨太的小女儿阿闲。

如果说,小云是见证者的话,那阿闲就是革命者。

电影最后,阿闲来到河边,用剪刀剪掉了自己的长发。

看着被水波带走的发丝,她快乐地笑了起来。

但笑着笑着,表情又变得严肃坚定。

一切不言而喻。

作为新女性代表,她要对封建思想进行义无反顾的反抗。

虽然任重道远。

但只要坚持,改变总会发生。

 8 ) 女性意识的觉醒

很多人将这部影片和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相比较,有相同有不同。

封建社会下的包办婚姻,一夫多妻制的男权社会,女性命运的悲哀。

但这个电影更完整的展示了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一些女性她们女性意识的觉醒。

“三太太”在嫁进来时,懵懂无知,在教导下懂得我要生个男孩,这样才能在家有些许话语权。

可是在逐渐的相处过程中窥探到了二太太和大太太的儿子之间的不伦之恋。

接着大太太的儿子要结婚了,娶了另一个不认识的女人,因为大太太儿子的排斥导致这个无辜少女最后绝望的上吊自杀。

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感受到了女性的无奈,没有欲望没有尊严没有自由更没有话语权。

最后三太太的孩子生了,生出了一个女儿,电影的最后她抱着孩子来到河边,手里拿着剧毒的草,到底有没有喂给孩子不得而知。

三太太从嫁进高门到怀孕生子,完成了她女性意识的觉醒。

但只是觉醒,她到底有没有对此做出反抗呢?

不得而知。

另一个女性角色是二太太的二女儿。

和姐姐谈话说我长到要成为一个男人,要妻妾成群。

最后在河边毅然剪短自己的长发,大太太要喂小牛吃毒草让她安乐死,二女儿执意阻拦,跪在地上不起。

都体现出这个小女孩和她姐姐的不同之处,是更具有反抗精神的。

代表女性从觉醒到行动的转变。

虽然整部影片表达的是相对沉重的话题,但是看完之后并没有让人很压抑。

三个太太之间没有所谓的宫斗,反而展现了很多温情。

荷因为生了儿子,在家有话语权,很有威严但也不失亲切。

二太太春更是对她体贴温柔。

觉得怪异的是三太太对二太太春产生的恋情,觉得有些突兀。

三太太在这部电影中很多时候充当的都是旁观者,静静的站在那里看这个大家族中这些事情的发生,不干涉,不阻拦。

除此之外,影片还拍摄了很多具象征义的画面,鸡被人拿着刀割断脖子,溪水中漂泊的野花,蚕的各种形态以及蚕丝的制作。

湖水,牛,蝴蝶。

同时,影片还借助蝴蝶、牛、毛毛虫、湖水等丰富的意象,来对应女性的生命价值、情感欲望、身心苦痛和对自由的向往,对女性细腻敏感的内心做到了深入而准确的影像化呈现。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这是一部女性主义电影,但导演阮芳英并没有停留在表现女性的苦难本身,她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将镜头同时对准了活在父权阴影下的男性悲剧。

比如,前面提到的少爷与二太太的情感。

一方面,少爷无法抑制对二太太的爱;另一方面,他又无力对父权进行革命式的反抗,最终自己痛不欲生不说,还害死了一个无辜的少女。

再比如片中的另外一个小插曲,有两个仆人偷情被发现,女人怀了孕,被送去佛寺,男人则遭到狠毒鞭打。

所以即便是男性,在一手遮天的父权之下,只要你不是“一家之长”这样的权力拥有者,那么就同样是被压迫与摧残的对象。

 9 ) 越南版的大红灯笼

越南版的大红灯笼,剧情还是比较压抑的,封建的旧的家族观念其实是整个东南亚民族的共同的特色,至于这个婚配习俗,更是伤疤。

越南版的大红灯笼,剧情还是比较压抑的,封建的旧的家族观念其实是整个东南亚民族的共同的特色,至于这个婚配习俗,更是伤疤。

越南版的大红灯笼,剧情还是比较压抑的,封建的旧的家族观念其实是整个东南亚民族的共同的特色,至于这个婚配习俗,更是伤疤。

 10 ) 无处可逃的时代悲歌——《落红》

无处可逃的时代悲歌——《落红》

今天聊聊越南电影《落红》。

片名Vo Ba / The Third Wife (2018),别名三太太/小三妻(港)/ 第三夫人与发饰。

越南是我们的邻国,但我们对越南的了解并不多。

提到越南,大家想到的除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剩下估计就是越南逃跑新娘了吧。

正好这儿有一部越南电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下邻国。

这部《落红》通过女性视角看待越南社会,让我们看到当地人的生活状况,影片也荣获第43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

《落红》将时间设定在十九世纪末,讲述在越南乡村一个地主家中发生的一段故事。

年仅十四岁的小云刚刚成人,便被父母嫁给进地主家。

在这里,她满满地察觉到了自身命运的不幸,性别意识逐渐萌芽。

究竟是反抗还是屈从,人生的幸福和希望又会在哪里,年幼的小云何去何从,一切都留给观众们无尽的思考。

《落红》全片波澜不惊,像极了含蓄的东方人。

但细细品来,我们都可以读出平静表象下的暗流涌动。

旧社会不同阶级自然生活状况天差地别,即便是同处地主阶级的人们,也会因为种种原因生活在抑郁之中。

作为关注旧社会女性的同类型影片,《落红》很容易让人想起老谋子的《大红灯笼高高挂》。

按照《落红》导演阮芳英的说法,影片是根据她曾祖母的真实故事改编。

在《落红》中没有妻妾争宠的过程,三房太太都能够比较和谐地相处,大家并没有将心思花在勾心斗角方面,更多地是操持家庭,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小云嫁入地主家后,才第一次见到大她十多岁的丈夫。

年幼不更事的小云对一切都显得十分好奇,她只会按照别人教的去做,并不知道自己未来。

好在小云十分敏感,对身边发生的事物能够很快地接受。

大太太因为生了儿子,母以子贵,在家中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

二太太则连生了女儿,在家里没有什么话语权。

这些细节从家里老爷和佣人的态度可以很明显地看出。

于是小云也暗自下定决定,自己一定要生一个儿子。

女性的诉求在这里永远得不到重视,女性被严重物化。

在这里,女性不过是一台行走的生育机器罢了。

老爷对小云的态度也是当做玩物一般,可以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谈不上什么人格尊重。

小云的落红是她能够进入主家的通行证,只有验证合格了才有资格在这里生活下去。

14岁进门、15岁生养的小云也不过可以传宗接代的一房太太而已。

地主老爷对女儿想买新衣服的诉求充耳不闻,心里正想着给适龄待婚的儿子买匹马。

女孩子长到一定年龄成人后,就要嫁给别人家里做太太或者小妾了,花在女儿身上的钱永远只是亏本买卖,花在儿子身上的钱还在自家家里。

除了生理被严重压抑外,心理也同样遭受压制。

女性在这里除了帮忙做做农活,平时也没有什么活动,精神生活几乎为零,追求爱情更是听都没听说过的事情。

如同《雷雨》一般,小云撞见了大太太儿子和二太太的野外苟合,她没有选择告发他们,而是在试图理解两人的行为。

家中长工和女仆发生关系,女仆未婚先孕,成了家族丑闻,于是女仆被剃度送入寺庙,长工因为还可以当做劳力,便被主家鞭挞。

男性女性在这里永远无法快乐开心地生活。

女性长大成人后就一定会被送出去嫁人,嫁给从未谋面的男人,嫁得远话再也见不到家人。

男性长大成人后就成了新的传宗接代工具,娶到一个从未见过的女人,再努力生一个儿子继承家业。

不甘心的小云不愿意自己和自己的女儿这样活下去,于是她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抗争。

无声的抗争看似平静实则很惨烈,但凡能够看到生活希望的人都不会选择这样的抗争方式。

有兴趣的观众可以自行发掘。

这是小云的不幸,也是婴儿的不幸,更是时代悲哀的缩影。

任何怀念旧社会的人都是以为自己活在统治阶级,并没有想过自己是社会底层的情况。

想要避免这些悲剧,只有人民当家作主才有可能。

时代悲歌,无处可逃。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三太太》短评

劇情蠻弱的,但是画面真的好美啊。越南姑娘太有味道了。取景从山林村落溪水到每一位姑娘穿的衣裳,房子的布局,窗户,床的布置,整体颜色的运用,虽然全程观影都有一种莫名的不适。看的时候想到的是金基德的春去春又来,回来再看陳女燕溪,就想到了海上花。

6分钟前
  • Dr Alisooon
  • 推荐

只覺得有點不舒服

11分钟前
  • Leowen
  • 较差

看过陈英雄的越南三部曲 所以这篇有熟面孔 阮如琼.陈女燕溪 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都不错 开篇小云坐船一场非常美 最喜欢嫁进来的姑娘"雪"的部分影片尺度不小 多隐喻 前半程节奏很缓 最后半小时荷的儿子结婚开始 剧情冲突集中爆发 瞬间觉得前面一小时太拖沓 又零散琐碎全篇涉及不少题材角度 但没有重点 都有提到 都不深入 少女寻求自我救赎?没看到云的反抗还一心祈求生个男孩;封建礼教压榨女人?三位姨太还相处融洽甚至公然探讨私密话题...还莫名的加入女同元素 懵了

14分钟前
  • 鲜藕大王
  • 较差

全程看的时候就在想,这是不是都是中学生来的?这稚嫩的脸。青山绿水。不说是越南,换中文,印度,日韩,泰国,这故事都一模一样。重男轻女,不愧是古今中外啊。翻译干啥是the third wife?

17分钟前
  • 江湖大骗子
  • 还行

越南片,还是一如既往地只能当风光片看。除了那些殖民地风情的片子,其它的、似乎都很难摆脱陈英雄的影响与痕迹。尽管陈英雄也并不认为就是“本土”的、至少全然不是当下的。这种对往昔岁月、往日情怀田园牧歌似的粉饰、惋惜留恋、与礼赞,不知为何,我也曾为之着迷过。大概都不过是因为太肤浅与表面。而当我长成至今、嫁作人妇,昔日『青木瓜之味』中的小女仆、少女梅,长成至如今的『三太太』,看着饰演大太太的陈女燕荷,可还能花忆前身。梅,大太太、三太太们,不过是女性命运共同体、轮回里的一双镜像。。

18分钟前
  • 槛上人
  • 还行

男尊女卑的落红

21分钟前
  • 豆蔻年华
  • 较差

越南版《大红灯笼高高挂》,极安静,极绝望,如一滩玄冥的深渊

23分钟前
  • 自娱自乐的哑巴
  • 推荐

画面很美,但总觉力量不够

27分钟前
  • 树大陈
  • 还行

结婚就是把女人丢到另一个家庭里,生孩子做家务维持整个家族的运转,为什么还有女人对结婚有幻想?

31分钟前
  • D.
  • 推荐

毫不收敛的浅焦镜头是想让我体验白内障吗,什么坏毛病?女性的美在行为状态上被规训一次,又被镜头规训了第二次,完全是用空洞的美学风格绑架了内容,而且我太厌恶“偷窥”这种推进方式了,既不神秘主义也没有觉醒意味,真想一把火烧了这老一套的东亚意淫。如果都把人物浸在这样的镜头,那便只能迷失在极浅的角色表象,没有真实的反射也没有真相,那如果没有真相的话,任你挑一段受压迫的历史,又有何意义呢?

33分钟前
  • Petrichor .
  • 较差

果然是文化相通,这电影简直可以说是国产的。越南电影摄影还是不错的。

37分钟前
  • DQ双仔
  • 推荐

落红片名变成三太太本身也挺悲哀 女性只要不足够强大就会被苛责成为弱者 男性却非常不同 电影多了唯美却少了那股力量

40分钟前
  • 鹿知山
  • 还行

什么啊,看得出来导演受妻妾成群/大红灯笼高高挂影响很深,但是拍出来的东西差人家十万八千里,不是剧情中搞点女同就是女性主义了好伐?评论区一水的什么夫权父权女性觉醒反正这几个词排列组合,真的受不了。拍得太烂了,散而无形,内核也很稀烂。全片唯二优点就是朦朦胧胧的景色还有女角色的辫子,没了。

44分钟前
  • 正直特(待命名
  • 很差

拍个短片不行??

45分钟前
  • 有寂
  • 较差

美景如画,惨淡如泣

48分钟前
  • 味之素
  • 较差

畫面是藝術電影,某些情節太過隱諱,感覺故事有點離散

52分钟前
  • Wei
  • 还行

宁静悠长,帧帧如画,把女性电影中经典的父权叙事讲出了一些新意,对女性身体和同性爱欲的展示非常东方化,积蓄暧昧流动的能量。杀死女儿,剪短长发,依然跳不出循环往复的悲剧宿命,但反抗的姿态依然是动人的。

57分钟前
  • 麻友安
  • 推荐

那么美的地方 却是无尽轮回的女性悲剧

1小时前
  • Young_To
  • 推荐

女人自戕、杀女婴,这和“女权觉醒”没有一毛钱关系。片中所谓“女性视角”不过是一幅神秘东方的猎奇妻妾风景画罢了。什么时候“女性视角”能不再麻木地走向自毁,将女性伤痕展示为奇景,再将奇景作为电影节的噱头进行贩卖?男少爷精虫上脑又懦弱卑劣,真实得让人恶心。

1小时前
  • 嘟嘟啦啦鹿茸
  • 较差

这个和张艺谋的灯笼差不多

1小时前
  • untery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