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段式极限迫降,后半段是杀出重围,也算是全程无尿点的爆米花电影了。
机长开飞机确实很厉害,还可以徒手格斗控制对方壮汉,但射击水平就很一般了。
就怕导演让巴特勒来个全能型无敌状态,直接单枪匹马把孤岛上的匪徒给全突突了,那就是彻底的烂片了。
来自HK的副机长和空姐们也挺勇敢的,能配合机长成功迫降,面对武装匪徒也没做什么蠢事。
可见就算本领有限,心理素质过硬,关键时刻也不至于掉链子。
来自几个不同国家的乘客,大部分心理素质也可以,无论是空中遇险还是遭遇悍匪,除了比较倒霉的一对韩国男女,大部分最终成功获救。
虽然比起机长机组黑大哥显得怂了很多,但想普通人遇到这些情况,估计很多都得吓的站不起来走不动路甚至尿裤子,这些乘客已经做的很不错了。
武装救援队的几个人一看就是退伍军人组成的雇佣兵,射击的精准程度和战术配合水平远超当地武装分子,但人数劣势,除了一把反器材狙击步枪,也没什么重武器,否则完全可以坚守待援。
海岛上的反ZF武装足够凶悍,杀人还喜欢用砍刀典型的东南亚海岛国家特色文化,但战术水平确实不咋地,只能依靠人数优势。
就这个水准菲律宾ZF军打了多少年都没清剿完,由此可知菲国军队也不咋地,难怪他们越来越害怕某东亚大国。
黑哥是亮点,从准备上飞机的时候感觉就是个有故事的,没说为什么被抓,但后面的侦察和战斗,也比较符合法国外籍兵团应有水准。
最后看着他拿起一袋现金开开心心跑进丛林,还是比较欣慰的。
除了海岛上的反ZF武装,估计大家都挺开心的。
不用说,看到这么多年铁打的“营救”流水的“陷落”,着实让人有点感到腻味和无感,但抱着不看就只剩网飞的无奈,还是又感受了下这系列新作。
过去的“陷落”,除了过度的程式化和流水线的制作,在选角和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上也几乎千篇一律,在我甚至我相信大部分人心中,都是过目就忘,用来打消时间或者电子榨菜的存在。
不到6分的勉强及格评价,已经是对系列最大的宽容了。
但这部飞机陷落,却有意的打破了很多曾经固化的套路。
无论是增添了雇佣兵增援的压迫力出场率,还是作为犯人,缕缕让人怀疑却一路帮助信任机长抢到mvp的黑人老兵,亦或是将多种电影元素类型融合,缝合怪一般的情节设计,从灾难到雨林求生到动作到美式特战片,实在是“都给缝上了”一般的存在。
而主角的作用性也略微被削弱,给了整个电影更丰富的体验作为一部合格的爆米花,在类型片中做到了取各家所长补自己的短,不啰嗦不拖沓不煽情,节奏紧凑战斗激烈,在雨林的背景映衬之下,色调自然微妙,电影效果拉满。
与其说这部电影只是单纯爆米花的6分电影,不如承认他至少真的做到了合格的爆米花,我认为至少可以得到8-9分,作为鼓励
坦白说,整部电影比较一般般,预期中该侧重的地方没有拍出应有的精彩之处,反而开飞机的情节一再凸显。
尤其是两次emergency landing,各有侧重。
因为陷落滤镜和飞机滤镜,所以我给四星。
以下自己胡言乱语,勿拍。
三次emergency:1. 第一次emergency landing:飞机起飞之后就遭遇turbulence,目测至少是severe-extreme,第一次只是前菜,就像丹泽尔华盛顿《flight》一样,真正致命的是马上随后所遭遇的天气—闪电,烧坏了电力系统,这次比较坑爹(其实说实话,如果我看到有雷达显示绿色我都不飞了,然而他们要飞越一大片红色,我只能致敬)。
没有电力系统,就立刻失去了一切需要电力供应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灯、radio(和ATC的通讯以及和机舱内本身的广播)、GPS、transponder,等等,一夜回到解放前。
这个时候就到了old school彰显本事的时候了!
换我,foreflight失去信号,我就已经慌得一批了。
然而两位飞行员可以在这种时候依然冷静的计算时间估计速度,下飞机后拿出纸质chart和plotter,搞清楚自己在哪里。
居然偏差不大。
这种时候我光计算自己的heading,magnetic course,以及true course我就已经疯批了。
Emergency landing一直是我最害怕的地方,其实并不是害怕快速下降和最后降落的那个瞬间,而是觉得要在一瞬间完成很多工作,比如要判断风向以便确保逆风降落,比如要找足够长且没有障碍物的降落地,比如要控制好高度和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非glide airspeed都会减少飞机airborne的时间,不能太高要不就miss aiming point也不能太低有可能hitterrain,还要尽可能顾着特定的高度走traffic pattern,每次都觉得非常烧脑。
不过我感觉这些对于这位captain而言都不是问题,他的问题在于寻找best field。
看到那条土路一路降下去滑行完,我感觉flaps和aileron都毁的一塌糊涂了,看来这飞机只能就此搁浅,等人来救吧,然而我还是不够大胆。
吐槽点:(1)电力系统坏了,应该还有电池才对,但是我没有看懂为什么电池也不工作了。
(2)alternator failure应该是可以通过circuit break重新启动的,我也不懂为什么就彻底瘫痪了,可能我没有听懂或者看懂吧。
(3)那么快的下降速度,应该ELT可以定位才对,不懂为什么整个飞机就消失了。
2. 地面emergency:这应该才是电影的主要内容,但反而是全片拍得最拿不出手的地方。
此处唯一值得神化的就是那位危机管理人员。
吐槽开始:也不讲讲captain二人小分队出行,那位黑人怎么忽然就消失了,captain也没有点表示?
这位captain真牛逼,换个动手能力差点的人看着那部电话都不知道怎么办。
怎么facility外面就有辆车,还贴心的把钥匙留在那里?
抓人的地方这么容易就找到也就罢了,看守的人这么容易就干掉了?
那么多人弄上一辆大巴车都没有点动静,还有那么一个乘客就是翻版内罗毕小哥,我也不知道该说这帮东南亚人心大还是说编剧脑洞大。
Captain出去还真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以及马上雇佣军就找到他们了,还火速干翻人全都逃出来去了,我就想问问之前被绑票被撕票的那些人的祖国都在干嘛?
我想问雇佣军是地头蛇吗,这么容易就能找到飞机然后找到绑票所在地,要是我拿个google map我还要转两圈才知道我朝哪儿呢。
3. 第二次emergency landing:再次佩服专业飞行员,外面枪林弹雨,子弹飞来飞去,还能冷静执着地继续preflight,真是discipline。
短跑道起飞,较低的速度rotate然后加大pitch一直爬升,这种技巧原来是用来这种地方的,还捎带干翻一个拿火箭炮的对方大佬,简直是top gun阿汤哥附身啊。
飞机舱门关不了,所以不能飞太高,否则客舱失压。
引擎出问题,飞机动力成问题,全靠ground effect撑下来,这是我最叹为观止的一个瞬间。
速度要撑住135kt,感觉稍微慢点会被后面的子弹追上?
快降落的时候各种办法加起来减速刹车,同样的内容《迫降航班》讲得更好,但是这里也完成了非常规的短跑道降落。
此处悼念尼泊尔那些失事人员,希望这种悲剧不要再有。
观影过程我脑子里一直在各种思绪飞舞,原谅我的碎碎念:1. 这位captain违反了多少FAA法规,回去要怎么被NTSB调查,航空公司如何ground他?
真是太麻烦了,回去肯定一堆报告要写。
2. 他要怎么处理尸体:尸体是肯定要带回去的,问题是尸体搁哪儿呢?
应该不在货舱,感觉还在客舱,但是也应该安全带绑起来啊,要不飞行过程中移动可怎么办?
可把我急死了。
3. 飞机上带的罪犯丢了这个事要怎么算?
不知道是否可以援引紧急避险,不过这位captain应该是免不了一堆又一堆的paperwork。
4. 那位罪犯留下来的动机是什么?
我其实不认为他对那些钱动心,毕竟在那个鬼地方,有钱不一定有命花啊。
我一厢情愿地认为他只是想要留下来,确保他们可以顺利飞走。
毕竟所有人都上飞机之后,对于地面部队的打击应该是大打折扣了。
Anyway,关于这位就这么留了个悬念。
5. 这年头航空公司居然直接上雇佣军,太牛逼了。
简直比肯弗莱特的《鹰翼行动》还威武。
6. 航空公司那位危机管理人员真是牛逼,集里子面子于一体,真真是铲事一把好手。
7. 接线员永远是如此不靠谱。
不过也没有办法。
不过机长大人您连自己ID都不记得,是不是也过分了点?
感受takeaway:1. 坚持学习,学到的任何东西都不会白费。
也许换以前的我也会非常兴奋地看这个电影,但是以当时的认知水平也就看个热闹,经过这半年的生活,我很高兴我稍微可以看个门道了。
2. 开飞机起飞降落都不是什么难事,在空中正常飞其实和开车没有什么区别,但是高手的牛逼之处在于怎么都能飞,怎么都能降。
遇到事才是见真章的时候,背后的理论功底是支撑。
3. 熟悉checklist有多么重要,尤其是emergency checklist。
4. 都紧张成那样了,还能够冷静认真做preflight。
再次为飞行员献出膝盖。
5. 商业大片全球首映时间应该是用UTC 0000z计的?
之前一直记得这部电影是0113上映,可是美国中部时间0112下午6点就上映了,而且所有AMC和Cinemark都是1月12日下午6点。
不由联想起以前好多商业大片在国内都是早上8点上映,我一直不懂早上8点是什么人去看电影?
现在我觉得我懂了,谁让我们是东八区呢。
6. 全片我英文听的最顺畅的地方是机长和ATC的通话,虽然没有几句。
为自己的努力成果点赞!
蹭了近年飞机失事的热点,场面比前几个陷落要小了,但是中规中矩,剧情也没啥硬伤,个人觉得是很有诚意的回归。
这种商业动作片,动作场面用点心,剧情不要太复杂,故事推进合理,主角和反派智商在线,爽就完了。
个人觉得不足的是小岛上的反政府武装弱鸡了一点,导致任务太容易了,估计是导演预算有限。
一群土匪能长据于此,政府军都剿灭不了,火力应该不能只有AK和RPG,应该更厉害一点。
既有空难,还有陆战,这部究极缝合的犯罪片,尽管逻辑上存在漏洞,但也算爽到了眼球,尤其是那段电话求援时的贴身肉搏,足够真实……细节方面,为何机长的战斗力如此之高,这点没有说明。
然后,乘客中我还以为有罪犯的同伴,结果全都是酱油瓶,那你拍他们的面部特写干嘛,为了制造悬念么。
现在想想,倒也没啥意思,既然能在干架的时候拿钱跑路,这脑洞恐怕不适合交朋友哈哈。
最后是雇佣兵的实力碾压,你让黑帮大佬的脸面往哪搁,好歹是人家的地盘……抛开这些,故障的飞机还能再次起飞,真就梅开二度了……
看到问国家的时候,副驾驶应该说China!
编剧真的是瞎的,居心叵测!
看到问国家的时候,副驾驶应该说China!
编剧真的是瞎的,居心叵测!
看到问国家的时候,副驾驶应该说China!
编剧真的是瞎的,居心叵测!
看到问国家的时候,副驾驶应该说China!
编剧真的是瞎的,居心叵测!
看到问国家的时候,副驾驶应该说China!
编剧真的是瞎的,居心叵测!
看到问国家的时候,副驾驶应该说China!
编剧真的是瞎的,居心叵测!
看到问国家的时候,副驾驶应该说China!
编剧真的是瞎的,居心叵测!
看到问国家的时候,副驾驶应该说China!
编剧真的是瞎的,居心叵测!
看到问国家的时候,副驾驶应该说China!
编剧真的是瞎的,居心叵测!
看到问国家的时候,副驾驶应该说China!
编剧真的是瞎的,居心叵测!
说实话,真心难看,和陷落前三部没得比,其他不说,就感觉电影的档次差了几个级别。
虽然都是爆米花片,但是也不要把观众当儿童,民航客机能完好无损的降落在小岛上,并且居然基本不怎么损坏还能在枪林弹雨中也能起飞?
这么弱智的剧情也能编的出来?
关键是整体剧情也差的要死,这种剧本也能拍片?
真心失望!
飞机碰上灾难天气,机长成功迫降。
有乘客抱怨为什么飞行公司不好好飞行?
有乘客说没坠机已经很幸运,还抱怨机长?
剧情蛮符合现实的可能性的。
现实是除了坠机的不幸之外,还有其他的坏事情在等着乘客们。
而乘客们也有额外的利好之处,机长的善意得到回报。
这是真正的英雄机长。
本版剧情紧凑,值得观看。
尼玛!
真离谱!
有雇佣兵帮忙,有重狙击手,有武器,为毛不把坏人全部杀干净了,然后轻轻松松开飞机走人?
非要冒着被火箭筒打下来的危险强行起飞!
真的是无脑片!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浪费时间!
掀翻一个连菲律宾政府军都不愿意对抗的地头蛇需要什么。
答,一个开飞机的,一个戴手铐的,再加上一队临时空降来的雇佣兵。
Brodie Torrance是英国皇家空军重型运输机驾驶员,虽然只是飞行员,但看他的肱二头肌应该也受过格斗训练,至少在退役这么多年之后,还是能只凭十字锁喉就勒死一个体壮如牛的恐怖分子。
Louis Gaspare一个十五年前谋杀案的罪犯,在巴厘岛隐姓埋名十五年,作为一名前军人,他的战斗技巧和求生能力丝毫没有退化,杀人时候的手法和果决依然不减当年。
而这一队雇佣兵,就是因为一句话,他们几乎是我见过的最勇敢无畏,又最平易近人的雇佣兵了。
在救出人质后的大巴上,他问,“机长,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办?
”这句话说明,一、他们在攻到对方老巢营救人质之前,是没有撤退计划的;二、他们居然愿意听取被救人员的指挥。
这两点都是我在其他任何一部电影里的雇佣兵身上从来没有看到的。
当然你可以理解,这就是一部个人英雄主义电影,因此一切的出彩都需要落在主角身上。
其他人作为陪衬,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
不过这部电影在近几年风评日差的陷落系列里算是一部不错的爆米花电影了。
元素齐全又惊险紧张,如果不是副驾驶在被询问国籍的时候口无遮拦,其实是具备了一切可以引进的元素的。
另外,我想说的还有一点,就是你决定你是什么人,你就会是什么人。
这或许是个人英雄主义电影里,唯一有教育意义的事情了。
飞行官坚持让飞机按预定路线飞行是因为他真的确定风暴会转向内陆么?
不是,而是因为这么飞能节省一万两千美元的燃油。
而节省燃油和他有什么关系么?
没有,那是公司的,这个飞行官不会因此被多发一分钱工资。
但是如果他因为天气原因让飞机改变了路线,废掉了这一万两千美元。
那他估计就会让上司劈头盖脸的骂一顿了。
估计骂他的时候这句话也能派上用场,“你为什么让他们改变路线?
因为天气?
你他妈以为自己是气象学专家吗。
”
这个行事风格可不是飞行官所专有,航空公司高官在决定是否准许飞机再次起飞时候的考虑,与这个飞行官如出一辙。
所以,这才是职场人标准的思考方式。
而显然,主角需要的思维方式就是,我就要承担一切的结果,因为……这是电影,我是主角,播出的一定是我成功的那一take……,不是,因为我是机长,这是我的责任。
最后说Gaspare,他为什么选择留下,因为很显然全岛的军队都被吸引到飞机这里来了,而之前他在去救人质的时候,已经看见了加满了油的快艇。
陷落专家杰拉德,巴特勒
两星半,结尾再起飞就太扯了
已收
还行啊
紧张程度还可以。感觉整部电影都在渲染一种崇高的职业精神,机长,空服,甚至雇佣兵,都非常敬业😂犯人乘客的加入合理又取巧,否则一个又能飞又能打的机长就太离谱了。
4.6 其实还挺仰仗于职业的专业性的,“硬汉”杰拉德巴特勒在枪战场面中近乎隐身而强调雇佣兵的高超技术,然而为设置动作语境所造的空难情节实在拍得太次了,使本就不充沛的内容显得更加简单无趣了。
作为游戏队员,我都想狠狠教训洋鬼子,太不讲道理开挂吗?
《飛機陷落》劇情不但簡單,甚至簡單得超越了正常電影應有的套路,簡單得有點喜劇感。前半段劇情明明講了大半段有關技術層面的東西、危機應變小組要在有限時間里應對這場災難,可到頭來,所有的一切竟然輕而易舉地成功逃出險境,這群人又好像沒有做過什麽?不管劇情如何簡單,這些基本的細節都草草帶過,也還是會令過程偶有“出戲”。總而言之,如果是為了追求爽快感、追求緊張刺激感,這絕對能滿足你的需要,恰到好處的動作設計與災難危機相輔相成,在如此期望之下倒有一定的驚喜。劇情平鋪直敘,仿佛也給觀眾玩了一場小遊戲,還以為劇情就這樣俗套地發展下去呢,就連解釋都不解釋了,只是為了讓你“爽”下去!所以就不要深究劇情了,就當作是講有關一架飛機的故事吧!
还不错 雇佣兵战斗机动很协调 拍得很好看 退役军人有几个镜头很有冲击力
居然还不错诶,确实bug一堆,但是逻辑还是有的,没有乱七八糟的感情戏和强行剧情杀,总体故事节奏在线,所有群演都很给力,几乎没有拖后腿的,观感舒适
从《飞机陷落》到《雨林救援》再到《逃离海岛》,导演看似把类型片玩明白了,又仿佛没玩明白。
第一次选择拿子弹 第二次拿现金 还是挺上路子的 哈哈哈哈哈哈
三星,能看。屠宰高丽棒子,追加一星。
陷落系列都挺爽的
外国航空的空姐都穿得这么保守么...杰拉德真棒,又会开潜艇又会开飞机,难得这回不是动作担当,果然还是驾驶最有乐趣。那个中国小哥演技真不错。
2.5;巴特勒这是得罪导演还是不想演,根本就没发挥呀
无聊老套的空难+救援。
杰拉德巴特勒一生粉
这个陷落远远低于预期啊,没有激烈的打斗和枪战戏,可能东南亚的人比较文明?不知道巴特勒还能不能出陷落系列了?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