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义大道)现实一向都很骨感,《热血男人帮》用了大篇幅向我们描述了现实之痛。
赵群没能保住父亲传给他的食堂,承包款被老铁烧掉,他鲁莽任性空有一腔热血;老铁是个中年厨子,被现实磨平了棱角,胆小懦弱怕担事;他们找到传奇吉他手老黄,一只在正在街头装兔子的老年人;一向妻管严的却怀着音乐梦的老闫也加入进来,于是一个帅哥和三个老男人的摇滚梦就此出发……其间的喜怒哀乐更加的牵动人心,追梦的故事总是容易让人心动,在破碎的现实中寻找梦想这个支点,撬动的可是几代人蠢蠢欲动的心情!
《热血男人帮》讲述故事的方法有些流于俗套,但整个故事是励志的言之有物的,谈音乐唱人生又是多少电影的主题,中国的摇滚乐似乎一直挣扎在模仿和伪摇滚的边缘,这部电影里,一个无为青年一个厨子一个理发师一个兔子组成的无厘头组合将揭示了什么是真正的摇滚,它绝对是一种精神,无所谓等级无所谓国内国外,敢于颠覆敢于追求也许就是有范儿也许就是摇滚。
大多数人生来就有梦,只是在生活的路上,这些梦想渐行渐远,当基本的物质生活都出现困境,何谈精神?
这部电影用音乐来扭转生活困境,用音乐来重启平淡拮据的生活,也应该会给很多追寻音乐梦想的人以鼓励。
主人公赵群是典型的现代青年,鲁莽任性动不动就拳脚相交的啃老一族,听闻父亲的食堂要被拆毁,这才走上了音乐励志道路。
一路磕磕碰碰,一路成熟长大,与心仪的女孩谈了恋爱,与自己的父辈中人一起Rock,改变想法把父亲的徒弟们带上新的致富之路,从纨绔子弟到有为青年,一路成长让人倍受感动。
老铁带儿子去学校找欺负人的同学算帐,反而被欺负,穷到要靠当人体模特为生了,他的懦弱与畏首畏尾一次次的让儿子和妻子失望,原本应该是英雄形象的父亲如今如此潦倒让人心生怜悯,借摇滚而雄起的那一幕也许会让儿子永生难忘,这样的情节总让人想到《当幸福来敲门》,做为父亲和厨子的老铁尚可重启人生,重新来过,焕发光彩。
对于“兔子”老黄,这次的摇滚演出,也许是生命的最后花火了,青春的悔恨和泪水始终是烙在他心口的伤疤,永远挥之不去。
理发店老闫是个妻管严,是音乐让他做回了自己,也挺直了腰板。
四个曾通男人的热血生活就此铸成一段传奇,里面有你有我,阳萎的人生需要有梦想,有音乐,需要按下重启键,让身体里的血再次沸腾起来!
这部片里没有太多大腕,但不管主角配角都没有路人甲,天娱超人气偶像明星陈翔、国内喜剧大咖英达、蔡明、金马影帝戴立忍、新生代氧气女星蕙子,还有周海媚、《家有儿女》里的童星尤浩然等,是有笑有泪的生活喜剧,非常接地气也非常正能量,适合携家带口去观看。
另外,刚在新版的《天龙八部》里看过古装版的风度翩翩的陈翔,这次饰演野蛮任性的赵群,还有点适应不过来,从鹿晗的火爆程度来看,此片成为粉丝电影的可能性也是极高的!
“做人没有梦想,与咸鱼有什么分别呢?
”周星驰这句名言,依然是无数中国青年人自我激励、鞭策和解嘲的新时代惯用语。
进入腊月,年且就近了,电影市场里的观众需求越来喜欢热闹的、喜剧的,适宜于合家观影欢乐开怀的爆笑电影几近刚需,而历年的票房盘点中贺岁档里打喜剧牌的电影多有胜出之姿态,查慕春编剧兼导演的电影《热血男人帮》在这个档口出现,不仅有青春,更有理想和喜剧要素,毫无疑问这些都构成政治上正确的合家欢电影。
就电影本身来说,不单有大食堂、玩摇滚、行为艺术这些怀旧情怀满满的小调调,也有开篇帅哥打斗凌厉的漫画风格小清新,更有后半部分一小三老的不着调奇怪组合为梦想而激情放歌的热血豪情,而穿插始末让人捧腹爆笑的各色笑料更是为电影增色不少。
《热血男人帮》从一场食堂保卫战开始就奠定了其喜剧的基调,而关于,引出的除颜值超高的陈翔年轻气盛的热血抱负之外,更有英达、黄秋生、戴立忍几个郁郁不得志小人物和他们怀揣的梦想,这看起来是和热血摇滚关系不大,导演偏偏逆向而行,作为前食堂老板儿子的陈翔需要保住即将被拆迁的食堂;抡大勺的英达要在老婆儿子面前树立起自己真男人的形象;黄秋生要改变作为过气歌手的困窘处境;妻管严的戴立忍要抚慰老婆还想要重温音乐美梦。
几个人的创业梦、英雄梦、青春梦、音乐梦形成了电影的主要基调和主要矛盾,如何实现和怎么实现这些梦想变成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和观众急于寻求的答案。
梦想谁都有过,本不应区别年龄,甘罗七岁可拜相,姜子牙八十还没出山,白娘子千年修行还没出门遇到许仙,只要心理年龄可待一战,都是有无数榜样可以寻找的,关键在于你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
陈翔成名于快男选秀,样貌出众又唱演亦优,时令当下小鲜肉当道不管是《重返20岁》里的鹿晗,还是《智取威虎山》里的林更新都有强大票房号召力,他们所拥有的并非单纯是颜值分值,他们更多代表的是所属时代同龄人们最为优质的特质,就如电影里那个鲁莽横行的赵群看似我酷我叼我的地盘听我,实际骨子里却并非仅只少年轻狂,反而更有担当,接下食堂应下债务,为了赢得比赛付出努力。
英达所代表的年近而立却一事无成的那类男人,他们将自身诸多优点深深隐藏于对人生处世油滑之下,并非不能成功只是太久安于现状,黄秋生的角色代表一种回望自省,来自摇滚音乐的力量让他最终敢于正视过去的错和未来。
戴立忍的反抗同样精彩,尤是他所面对的是蔡明这个蛇精病老婆。
作为男人他们都不算成功,但作为男人他们又渴望证明自,在这一努力自证的过程中剧情丰满而生动,在完成梦想的同时励志明心,也算是导演匠心苦酿之处,加之处处爆笑的喜剧处理手法,让本片正能量满满,笑声之外也会自觉内生潜能和奋斗方向。
《热血男人帮》是以四个男人创业、爱好、梦想为主,但导演并未因此忽略感情戏,其中父子亲情、年轻男女之间美好的爱情、老男人对旧时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怕老婆更是爱老婆的又怕又爱之情,都有生动体现。
无论你是谁,穷富高矮去努力吧,改行也不算什么,随风而追逐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故事走颓废大叔奋发图强重组乐队的致青春、致热血路线,从回味校园涩恋的一干岁月主题中杀出一条血路,上演了这出午夜食堂英雄有梦的超“燃”戏码。
影片中的男人,无一不是“渣男”,从拆迁队狐假虎威的队长,卖“祖传核桃只此一对”的食堂厨师,满嘴艺术理想却捡烟头贴广告的艺术家——这些外围角色,到不懂沟通只懂打架的食堂少掌柜陈翔,被妻儿鄙视的废柴老爸英达,生活落魄苟活度日的“皇太子”,以及菊花理发店老板妻管炎戴立忍——影片中的主角,或见利忘义或虚伪奸猾或粗暴无礼或懦弱无能或人浮于事……热血男人帮,首先就在女人和孩子面前抬不起头来。
本片最炫目的,还是拼命三郎陈翔的高能动作戏,这个浪荡小青年不仅擅长以寡敌众,而且一招手持大伞从楼顶跳下的镜头,简直是“天外飞仙”的飘逸感,看起来是相当的精彩和震撼。
除了一个小鲜肉拖三个萌大叔的铁血乐队组合之外,《热血男人帮》还邀请到周海媚、蔡明、刘仪伟等众大咖的倾情加盟,各自诠释出前所未见的新鲜角色,还是挺值得看的。
近期话题之作《重返20岁》掀起了全民“再走青春路”的热潮。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假如能够让衰老的身体重获活力,又会如何走过自己的青春之路呢?
电影用奇幻的方式在现实与梦想之间架起了一座彩虹桥,不过电影终究是虚幻一场梦,现实问题在我们之间又该如何面对呢?
这是题外话。
《热血男人帮》其实片名更应该叫做《热血老男人帮》,故事很简单,讲述了一帮老年人组乐队玩摇滚的故事,别看电影涉及到摇滚乐,但后者在片中只是一个元素,一个方式,这并不是一部摇滚电影。
本片主题还是描述有关梦想的理念,然而本片也并非单纯的追梦之旅,在励志的前提下,本片多种渗透着中国传统家庭、企业改制、新老两代人组合的跨年龄层的元素,再用爆笑的外衣包装,依旧是一出合家欢的喜剧电影。
四位主人公,个个都是在各自的生活中遇到了麻烦,总之他们是一群真正的“失败者”,而且除了男一号之外,都是大龄失败者。
但是就是这些处在悲惨世界中的难兄难弟凑在一起却演绎了一出令人捧腹的故事,这样的方式有点像《武林外传》,叫做“苦中作乐,而又乐在其中”,这样的搞笑显得是相当的有料。
电影原本关于音乐,但现实无处不在的与他们作对,开发商阻挠、家务事纠葛、阴差阳错的事件,连老天爷也与他们作对,特别说下电影在处理这些环节的时候有些拖沓,本片的导演是编剧出身,在叙事节奏上稍嫌火候,但通篇的欢快气氛似乎让人忘记那些瑕疵。
一个典型的“老瓶子”故事,却在“新款烈酒”的包装下,显得别有风味,也吸引了更多的眼球。
本片的大类型属于喜剧片,且打着类型片的幌子来“招摇撞骗”的,看上去像是一部摇滚题材的音乐片,其中都加入了大量的笑料和桥段,意在“反类型”,效果则出奇的好。
一帮大老爷们挤在一起胡搞当然要比男男女女们花前月下要来电的多,喜剧效果也就层出不穷。
打架、泡妞、臭屁、吹牛可谓面面俱到,当然也少不了时下风靡的“断背情结”了。
而且本片的虽说不纯正,但却借用了音乐、竞技类电影的经典模式,依靠结尾的高潮段落点燃全部激情,几位角色之前经历的挫折、遭遇的冷眼,在最后一刻全部点燃。
而且就像《大人物拿破仑》那样,结尾一刻的疯狂,释放所有的负面情绪。
然而激情过后,他们的生活不会改变,他们依然是失败者。
电影的现实之处就在于此,《热血男人帮》不像《重返20岁》那样用奇幻的方式对现实说“不”,本片中的几位大叔用自己的方式对抗现实。
这部电影让人想起了2013年那部老年版《宿醉》——《最后的维加斯》。
几个老人大闹拉斯维加斯,故事虽然俗套,但这片所带来的情感远远超过它本身的价值,所带来的回忆远远高于它的剧情。
因为电影有种不可磨灭得印记在里面。
《热血男人帮》也是一样,就像电影的设置一样,以一名年轻人带动三位大叔的的追梦之路,也带领观众一头扎进情怀的海洋。
电影这样的设置,也串起了两代人的共同话语,打通了本片的受众群的任督二脉,有着青年群体受众的人气偶像陈翔,也有着已知天命人士对生活不减的激情,还是那句话,本片也是一部囊括老中青三代受众群的电影。
成长太过现实, 代价太过残酷。
当人生走过大半, 免不了回顾之前的路, 比较一路上的收获与代价,但说到底, 最让人怀念的多半是那一段无忧无虑的青葱岁月。
人的一生有两段时光最无忧无虑:年少的懵懂和晚年的释然。
文:赵猪首先,这是一部雄性荷尔蒙爆棚,热血到爆的电影,在这个女性主义当先,伪娘当道的年代,一群直男,而且是不那么受欢迎的直男们(当然,这其中不包括陈翔啊,除了他的角色设定直以外,他的花美男长相还是很受欢迎的!
),应该如何奋起自救,追求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所以,不好意思,不可避免的,在这部影片里,几乎所有的女性角色都是处于从属地位的,甚至是反面,但是无所谓,因为她们最终会成为这群热血大老爷们的“俘虏”!
其次,这也是一部非常标准的“强盗”电影。
所谓的“强盗”电影并不是说真的强盗,而是说一群毫不相干的人组团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共同努力,历经波折,最终收获良多。
只不过《热血男人帮》顺应当下中国社会和谐的主流,用的是摇滚乐队这种容易理解的方式。
但是音乐结合“强盗”,之前几年也都有很多的成功案例,比如红遍宝岛,直接导致台湾电影复苏的《海角七号》,又或者是前两年一片赞誉声讲述东北下岗钢厂工人造琴的亲情传说《钢的琴》。
而这次《热血男人帮》为了保住一个眼看着保不住的职工食堂,铤而走险,上了摇滚这条“贼船”,也算是别有风味。
从故事结构而言,影片一开场危机乍现,紧接着十万元巨款付之一炬,暴力大厨和落魄失婚鼓手被逼走上组团之路,看似不合逻辑,但是却有一种特殊的卡通风格在其中,尤其是注意陈翔在片中的动作,都是大开大合,非常日系热血漫画的当头拳法,顿时也就了解导演消解现实的意图了。
虽然是极尽夸张的动漫写法,但是在人物的属性设置上,尤其是人物的背景属性,却非常典型化。
陈翔为了父子亲情,坚守一个明知不可为的职工食堂,虽然动辄暴力相向,却可以硬抗十万债务,也不愿意动用老员工当作入股的一对所谓“文玩核桃”;英达为人懦弱,胆怯,怂,但是总算能够在儿子面前挣回一次面子,成为儿子心目中的英雄;还有最讨巧的“魔琴剪刀手”戴立忍,酷爱音乐,同时也身怀绝技,却只能屈尊在一家小理发店里,守着老婆过日子。
在常人看来,他们都是碌碌无为的庸常百姓,在这个网络化的世界里,却总算能够阴差阳错地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燃烧热血!
哪怕最终的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但是也已经足够了!
作为一个曾经在年少轻狂时,也曾经跟风搞过乐队的中年怂货,偶尔回忆起当年的岁月,再看看如今的处境,不由得也会有些暗自神伤。
渐渐隆起的肚皮,再也热不起来得血液,毫无生气,其实不过是自己对一切都已经了然无兴趣的生活,却始终在抱怨生活对自己不公。
看过《热血男人帮》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应该反思自己,还记得当年我也曾经意气风发地说过,不用乐器,一样可以摇滚,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保持旺盛的斗志,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让自己燃烧起来,这才是痛快的,爷们的人生!
《热血男人帮》小鲜肉与怪大叔们的爆笑传奇蒋蒋故事开始得前卫而略带刺激:厨艺界最会唱歌的青年才俊赵群,在工厂将要改造成艺术区、几十年的职工食堂面临关闭的境遇下先是热血沸腾地打了一架。
随后,这个精通打架与炒菜的年轻厨师长和严重不靠谱大叔老铁,悲催地将员工们为拯救食堂而捐出的十万块化为灰烬。
为挣奖金,两人遍寻昔日乐坛高手,找到了昔日的传奇吉他手老黄和隐藏在小理发店中的琵琶高手老闫。
于是,一个小鲜肉带领三位大叔历经种种啼笑皆非的磨难后,“大菜刀”乐队终成音乐界的一朵奇葩。
超人气快男偶像陈翔挑起了男一号赵群的担子,他是一个外冷内热的痞子英雄,虽然外表冷酷能打善斗,实际上却是内心无比纯良的鲜肉暖男。
与老牌影帝戴立忍、京派喜剧掌门人英达和另一神秘怪咖大叔的组合看上去奇怪却很有惊喜。
混搭的男人帮更多了雄性荷尔蒙的激素,摇滚植入剧情让影片不热血也不行。
你真的会奇怪一部电影中怎么会有这样的阵容,在《热血男人帮》的喜剧阵营里,除了有多年喜剧创作经验的导演查慕春之外,小鲜肉和怪大叔们组成大菜刀乐队,四位热血男人让故事自然有了搞笑的基因,这种高能混搭的奇妙组合着实引发无限好奇。
英达在影片中饰演的老铁是一个事业家庭双失意的落魄大叔,形象接地气,失误烧钱,被街霸欺辱,当人体模特……虽然包揽各种掉节操行径,但依然挡不住他最后咸鱼翻身的鼓王风采。
向来以文艺气质示人的影帝戴立忍此次颠覆性地演绎了一个患有妻管炎的窝囊大叔——一个典型的好好先生,因受制于麻辣悍妻而压抑掉了自己的梦想,饰演他妻子菊花的蔡明很出彩,与戴立忍你来我往幽默诙谐的言语风格毫无违和感。
还有最近火极了的《武媚娘传奇》中的淑妃娘娘,不老女神周海媚在电影中依然延续大气温婉的路线,丰韵中透着熟龄女的魅力。
于是我们可以听着好玩的台词,看淑妃怎么训导前夫,看蔡明如何管理老公,看一个小鲜肉和三位怪大叔边走边唱爆笑热血的故事。
故事好看是剧本的功劳,包袱不断,金句颇多,导演兼编剧查慕春是长年写喜剧的腕儿,写过《闲人马大姐》这样的老牌喜剧,也写过《意外的的恋爱时光》这样的小清新故事,所以剧本质量有保证,故事很完整,每个人物的结局都有归属。
几位老戏骨的加盟很拉升影片质量,惊喜人物的渐次出场让影片渐渐呈现出质感。
很多外景细节的画面精致而温暖,影片本体包装很风格化,音乐烧脑视听效果加分。
片名也许不够讨好和时尚,所以观影感受会大大超出预期,绵密的笑料有节奏地按摩着观众的神经。
“没有泪点的喜剧不是好喜剧”,在这部爆笑、逗逼、有腔调的喜剧电影里,难得的是暗藏着情怀和感动,让我们笑着笑着,就笑出了泪花。
很多事情都应该以辨证统一的观点看待。
我一直认为在适合的时间做适合的事情,这是顺应自然规律,比如贺岁档就应该看喜剧片,合家欢乐,开心就好。
可是人也应该有不服输不服老的精神,难道褚时健70岁创业种植褚橙不应该被人佩服么?
按照这个逻辑来看,个人倒觉得《热血男人帮》选择在1月29日上映本身就是矛盾的结合体。
首先,这是部令人捧腹的喜剧片不假,选在贺岁档上映也合情合理,而片中又讲述的是几个花甲老男人跟小鲜肉共同组成乐队完成热血梦想的故事。
陈翔、英达、戴立忍......不管是老咸肉还是小鲜肉,这一支青春欢乐曲奏的的确令人热血澎湃。
电影开场是现代人很熟悉的拆迁与反拆迁之间的战争,以陈翔为代表的反拆迁队伍,因为要守住祖祖辈辈费尽心血经营的食堂而煽动所有人站在房顶做钉子户,对面是号称在北京四九城耍混排的上号的拆迁队伍。
双方一阵搞怪夸张的对决之后,陈翔以一敌百的勇猛打退敌人,但最后协商的结果却是,以后若能承包食堂那就继续留用,如果10万块钱不能到位,那么这座房子必须改为艺术区......失败的陈翔碰上更失败的英达,坏运气开始不断蔓延,大家好不容易凑了几万块钱,竟然被糊涂的英达不小心点着了......于是一切回到原点,甚至倒成了负数。
绞尽脑汁的陈翔开始想怎么维持生计,保住大家的饭碗,他们做过模特,贴过海报......最后在一张摇滚音乐比赛的海报前驻足,虽然最终的奖励不是钱,但拥有一辆车也是不错的选择。
于是,陈翔撺掇着年轻时号称”鼓王”的英达再度寻找他曾经的小伙伴,人老心不老的他们决定大干一场。
然而,事情似乎从来都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热血男人帮》片名起的很霸气,但其实从始至终就是几个Loser的悲惨故事。
你难以想象一支充满现代气息的乐队里硬塞进去一个弹琵琶的人会是什么视觉跟听觉冲击,可是戴立忍饰演的理发师就成为了这样的另类。
如果以陈翔为开头,让观众看到多少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张狂,那么越到最后越有微电影《老男孩》的感觉。
“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吗”......无论是对于英达还是戴立忍,这几句歌词都恰如其分的唱出他们的心声。
英达是不是就这样唯唯诺诺一直被老婆儿子瞧不起,戴立忍是不是一直忍气吞声生活在老婆的淫威之下?
究竟是按部就班的过水到渠成波澜不惊的日子还是抱起吉他奋勇奔跑去经历一场不一样的人生经历?
这不完全是电影中人物的思考,也变成荧幕内外的精神互动,谁又能逃开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呢?
贺岁档看喜剧片,结局当然是Happy Ending。
食堂终究没能保住,但凡事只要换个方向考虑其实就并没那么棘手。
如果固定的食堂被拆了,那么流动的食堂自然就出现了。
所有种种,不仅有梦想,欢乐,还有音乐、热血、青春,更有人老心不老的不服输精神。
影片讲的是几个在生活中各种失意的男人携手逆袭的故事,当中穿插的梦想主题就像一根若隐若现的细针,挑动着每个观众那跟被现实与俗世包裹的神经,并不疼痛但感触强烈。
之前的《老男孩之猛龙过江》让人看后也有同样感触,不同的是《老男孩》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而本片的处理方式相对贴地得多。
如同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一样,“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老男孩》更多的是用梦想来缅怀青春,而《热血男人帮》绝对做到了让梦想照进现实,实现梦想的同时还让梦想有了价值。
一个是追忆过去,一个更多的是憧憬未来。
《老男孩》会一记戳中泪点让你哭得稀里哗啦,而《热血男人帮》更多的是爆笑,导演带着一种非常生活化的情境让观众为这几个老少爷几个的混不吝而发笑。
笑声的背后的都是有代价的,都说男人流血不流泪,但其实男人哭吧哭吧并不是罪。
《热血男人帮》也可说一部笑中藏酸、藏辣、也藏泪,让人品得五味杂陈的喜剧,导演几乎把男人所面对的责任、社会压力、不能与外人道的心酸都体现了出来,看似诙谐搞笑,却是一部男人味儿十足的电影。
导演查慕春以男性的视角刻画了这四个在当今社会中男人所扮演的比较典型的角色,儿子、父亲、丈夫、单身中年男,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他们也各自有各自不能跟外人道的苦衷。
好在摇滚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除了他们每天要扮演的社会的角色外,骨子里面,他们都是文艺男青年。
热爱摇滚,热爱音乐,也是对生活压力的一种释放。
三个女人一台戏,四个年纪加起来将近200岁的男人们也能唱一出好戏。
导演对四个人物的刻画非常精准,性格立体,印象鲜活,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
赵群图钱,为保住父亲一手经营的食堂不惜一起;老铁为争口气,这个在任何人面前都显得不堪一击的软蛋男想在孩子老婆面前腰杆子硬起来;老闫最单纯,完全是出于爱好,但绝对是技术型;而黄太子则是最有人生经历的一个,大起大落,此次出山也是对之前辉煌人生留下遗憾的弥留。
每个人的出发点皆不同,但结局则都弥补了各自的缺憾。
结局随圆满,但过程并不易,四人的摇滚之路好比《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西天取经之路,团结一心,各有所长,一路打怪升级。
年纪轻轻的赵群性格火爆直率,像孙悟空;他的忘年交老铁不管从外形还是性格上都像二师兄;琵琶弹得摄人魂魄的理发师老闫性格中庸,是四兄弟中的沙僧;四个人中唯一的专业人士、过气的摇滚偶像黄太子是他们的“启蒙”老师,所以唐僧的头衔非他莫属。
不管是四兄弟还是四师徒,他们的性格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弱点,在刻画这些弱点时,导演能够用轻松的喜剧手法把它们展现出来,逗趣的同时又让人物更加丰满。
导演也把当下最流行的宅男文化植入其中,屌丝逆袭,撸Sir翻身,渣男变忠犬……这样的植入无疑会带给观众许多槽点,因为这些人物就是身边的你我他。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不管是电影还是现实,纯爷们的人生就是咸鱼翻身,打怪升级。
陈翔在众多选秀选手中算是外型不错的一个,跨界演戏也不奇怪,幸运的是此次大银幕挑梁之作就能跟英达、戴立忍这种级别的咖演对手戏,戏里戏外皆成师徒。
导演査慕春这次在人物上的混搭也是看得人醉了,说不定哪天哪个选秀节目上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外型、年龄、个性皆参差不齐的“大菜刀”组合,没准也能火。
将于1月28日全国公映的爆笑电影《热血男人帮》,阵容相当讨喜,当红小鲜肉陈翔,搭档中港台三地最具人气大叔——英达、黄秋生、戴立忍,奉献出一部合家欢的高能超“燃”贺岁片,影片故事走颓废大叔奋发图强重组乐队的致青春、致热血路线,从回味校园的一干岁月主题中杀出一条血路,上演了一出午夜食堂英雄有梦的戏码。
话说陈翔虽然步入影视圈的时间不长,但扮演起角色来,早已是驾轻就熟的状态,包括今次扮演的高穷帅热血暴力厨师长赵群,表面高冷,而私下却为钱伤透了脑筋,完全是一个复合性的人格叠加,本片故事就由陈翔而起,为了挽救一个濒临被拆迁改造的单位食堂,为了延续身为老厨师长的父亲对一干手下的承诺,从此走上了无法回头的不归路。
俗话说,无摇滚,不青春,摇滚也是本片的音乐主题,黑豹一曲《无地自容》引爆了全片的热度,或许是这热度太火爆,终在全片的高潮点,都加了那么一把火,让本该皆大欢喜的事情,落到个前功尽弃,首先是陈翔东拼西凑的十万承包款,不小心被一把火烧掉,而后是陈翔、英达、戴立忍三人成立的“大菜刀”乐队的首场演出,也被一把火烧坏了全部的演出服,正如古人所说:“故天将降大难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让倒霉的人更倒霉,才能在刚刚不倒霉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幸福,是本片最具鸡汤价值的核心理念。
回过头来审视《热血男人帮》,其实更像摇滚版的《功夫》,猪笼城寨隐藏着功夫高手,不到万不得已不出手,而片中的北京城,也隐藏着几位音乐狂人,不管是四处讨生计的英达,扮人偶在路边揽客的黄秋生,开菊花理发店的戴立忍……他们都有着热血的青春,有着跳跃的音律,却在时光的冲刷洗涤中,掩藏了所有的锋芒。
其实,这种因为音乐而又再度燃起的情怀,前有《怒放之青春再见》,后有《摇滚英雄》,已经形成对校园青涩爱情的强力包抄,而音乐,则是全民共同的语言,可以引发全年龄段的怀旧与狂欢。
虽然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但《热血男人帮》还是极尽嘲讽之能事,对社会种种丑陋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抨击,比如企业的拆迁改造,比如文玩市场的虚实,比如选秀活动的暗箱操作,比如廉价劳动力的凄苦……特别是英达扮演的严重不靠谱大叔老铁,简直就是俗称的扫把星,跟到哪里,哪里就倒霉,走到哪里,哪里就出事,但是好在高能量小钢炮陈翔是个能扛大事、酷对人生的主,虽然冒失起来蛮横不讲理,但是落难之后却也是竭力为大家找出路,这种责任心,在当下已经是稀缺资源。
但是本片最可观的,还是陈翔的炫酷动作,不仅擅长以寡敌众,而且一招手持大伞从楼顶坠下的镜头,足以谋杀掉最后的菲林储备,看起来是想到的精彩。
而除了一个小鲜肉拖三个萌大叔的组合之外,《热血男人帮》还邀请到周海媚、蔡明、刘仪伟等演艺大咖的倾情加盟,带来与之前完全不同的角色。
还等什么?
这个季节,将就带领全班同学前来嗨爆。
文/满囤儿主攻院线票房的商业电影,往往需要用直观的视听手段调动观众的某种情绪。
比如催泪片只要催成泪,啥都好说;灾难片和超级英雄片只要天翻地覆地让观众张开嘴持续吃惊,就是成功。
《热血男人帮》属于燃情喜剧,主要的刺激点有两个:一个是“燃”,一个是“喜”。
前者通过摇滚实现,后者通过搞笑实现。
把两大情绪元素融合在一部电影里,年轻的导演&编剧査慕春肯定是下了一番功夫。
在拆迁大潮中,各种各样的人扛起了“反抗”的大旗。
本片选择的这个群体相当有趣厨子。
而且一群符合观众传统印象的大叔级厨子,却被一个偶像级小鲜肉领导着。
这个反差就相当喜剧嘛。
陈翔饰演这个年轻的厨师长赵群,本来是闹腾喜剧的第二食堂保卫战,就是因为他的出手,变成了漫改风格的动作戏。
这是从“喜”到“燃”的瞬间转换。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转换时间很短,才特别符合“燃”的特点一点就着。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就得有解决的方法。
电影继续关注赵群和另一个败家厨子老铁(英达 饰)的筹钱之旅。
于是,不按常理出牌的特质又来了。
曾经玩过乐队的老铁,竟然想到了重组乐队,靠演出门票钱来拯救食堂的法子。
从现实来讲,这个法子实在有点儿不作不死的劲儿;可是从电影来讲,这就是出好戏的前兆。
可想而知,他们的美梦遇到了接二连三的波折。
这些波折虽在情理之中,可是在形式上被主创们玩出了意料之外。
如果说赵群和老铁还有一点儿搞笑的痕迹,那么戴立忍饰演的妻管严理发师老阎一出场,就带出了很多生活的酸甜苦辣来。
此人有扎实的琵琶功底,一首《十面埋伏》可以弹出妖魔丛生的幻觉。
乐队让他把琵琶换成了贝斯,立刻让幻化出的妖魔端起了重型武器。
这种反差效果只有视觉和听觉配合起来才有哈。
另外这个角色的历史有很多现实的酸楚,而体现出来的和老婆的碰撞,也就有了很多幽默之处。
戴立忍的表演功底的确了得,把一个男人的两面性表现到了表情和台词的细节上,让人乐得自然。
也许是导演觉得摇滚的“燃”在视觉上还不够明显,专门设计了一场“火烧兔子”的戏。
赵群、老铁、老阎,以及拉上了复出的摇滚传奇皇太子所组成的这只乐队原本起名“大菜刀”。
可是在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演出前,由于各种意外事件,导致他们不得不通过穿兔子装来进行遮掩。
不料弄巧成拙,兔子装在舞台上被烘托气氛的蜡烛给点燃了。
一首摇滚都还没滚起来呢,兔子们就先在火里滚起来了。
于是这只奇葩乐队又被网友送了一个更燃的名字火烧兔子乐队。
火烧兔子也好,大菜刀也罢,都是一种燃情的象征。
不过主创把这种比“萌”更早的日漫舶来词,放在了喜剧的环境中,于是让这段用摇滚拯救食堂的好戏,有了如今的魔幻色彩、漫画色彩。
挺搞笑的,陈翔演的还可以
明知走不出套路,但黄秋生的几个眼神还是击中了我——五十岁的肉体,弹起吉他,二十年前的姑娘忽然矗立人群中。疑惑。然后看清她的重生,不过是借用另外一副身体......想起那年她婀娜的连衣裙,以及自己摇滚的长发,扛着录音机四海为家,多么的先锋;释然地笑,跟时间点头:你好啊,我还是个孩子!
这个分绝对给高了……
特别好看
我是来看戴立忍的。其它不想吐槽了,槽点太多。
剧情不是很好 为陈翔看的
陈翔,蛮帅的。
最后老铁的儿子在荧幕上看到爸爸打鼓的样子兴奋的不行,因为这个给二星
必须给戴立忍和片中的音乐加两分,还有片尾出现的黑豹乐队,二手玫瑰,齐秦!
好看
陈翔好帅,翔哥我看好你加油
挺有趣的喜剧 里面笑点挺多 剧情也挺励志的 不过说实话作为音乐题材的电影挺一般的 里面的原创摇滚很一般 还是经典老摇滚在剧中起了烘托作用
虽然各种撕逼 但演员这么露骨的台词也都能忍住而某菊也批准上映 还是得个三星以资鼓励啊
惊喜
这部电影总体来说不悲不喜,当那个脾气暴躁的赵群一出现就有了看点,当赵群与老铁一相遇就有了笑点 当那些不靠谱的大叔们跟赵群一会和,那可就精彩了
老戴是亮点啊
这部电影是我小学的时候看的 现在我上高一 仍然记得这部电影的名字 给我的记忆还是蛮深刻的 剧情也记得一部分 挺有记忆点的
烂片
一个傻冒的喜剧,你叫我评说他的优点就是单纯,缺点就是没有常理。
三个老戏骨给俩外行小年轻配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