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懂梅晓鸥的选择,其实一定程度上就是不懂女人,女人有时候就是会这样的。
她爱上前夫的时候还很稚嫩,她以为在赌场撒娇耍赖,用肚子里的孩子威胁就能唤醒他的爱和良知。
她遇到段凯文的时候,段凯文潇洒又慷慨,其实准确地说,如果这个男人不穷,那他几乎是没有缺点的,至少他不吝啬。
梅晓鸥这样年纪和阅历的女人,真的很难拒绝一个成功、骄傲、体贴、大方、风度翩翩的男人。
他保持着自己的神秘感,不讲太多琐碎的事情,走之前他会陪她去海边散步,岁月静好的他让人很有安全感,身家过亿的他愿意在路边给他买小吃、在长椅上像个孩子一样聊天。
相信那份暧昧和崇拜,是梅晓鸥始终无法处理好这份感情的原因。
第一次见到史奇澜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并不爱他,但就是觉得,他和自己遇到的所有男人都不一样,对一个女人来说,不一样是很重要的。
她总是一身西服,看起来雷厉风行,但她受这些情感和男人的牵绊,在菲姐面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所以大部分人都是会求仁得仁的,梅晓鸥的一生,从来都不是很想要钱的,包括最后发现儿子赌博她一气之下把钱烧了,在海边把史奇澜赢来的钱洒了,都能看得出,她不爱钱。
所以最终,她浮沉半生,却也孑然一身。
整部电影,把女性的软点刻画得棱角分明,看起来让人无法理解,而实际上却更像是每个情感细腻的女人的选择。
演员的演技我觉得很不错了,感情色彩丰富,表情到位,喜怒人生,仿佛整个放荡不羁的人生都浓缩在这两个小时里了。
剧本写的有点烂,就很多人说的,最好女猪脚很作,为了两个赌徒赌上了自己全部家当,甚至是孩子以后的读书钱。
但是感情不是说陷进去就陷进去的,总有一个过程,如果说男演员长相一般,甚至不堪入目,是不是结局就不一样了?
只是想说女主莫名其妙就爱上了艺术家,而段老板也是同样莫名其妙,在赌场玩几次就像被下了药一样疯狂的输出,你以为这个技能不需要攒怒气值么?
再说说女主角的选择,从一开始就不让人理解,从工作到感情,虽然达到了想要的故事效果,但感觉有点是失真了,有可能会有女生在爱上一个人之后会抛弃一切,但在感性的背后总要有一个理性的故事作支撑。
什么是赌徒?
或许我们都是,我们不一定是史奇澜、段凯文们,但我们可能多少都有点梅晓鸥的影子,赌过那么一点真心跟真情,亲人的、爱人的、或者就是就是陌生人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赌徒》,真实和讽刺之余,我总觉得有种叛逆的感觉,有种对人生和生活本身的嘲笑和叛逆严歌苓的《妈阁是座城》,比之陀氏,少了份讽刺,多了份悲悯。
严歌苓小说里的女性好像都有一种韧性和悲悯,连我最不忍读下去的《扶桑》也是如此严歌苓的小说拍成影视剧好像都还拍得都蛮成功的,《妈阁是座城》也不例外,李少红真的很会选角儿,梅晓鸥才是最大的赌徒,白百何把她身上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人心难测而信之的孤勇诠释得细腻、自然而有张力
李少红到底有多痴迷旁白,又到底有多不会拍片子。
尤记得当年看红楼梦时,震惊于剧情还原程度的我。
可不吗,旁白把整本红楼梦都念完了。
现在看妈阁,电影质感不差,演员演技出色。
但是你完全可以闭上眼睛,直接听声音,这就是一本有声小说。
一个导演不专注于怎么把信息拍出来,而是专注于怎么把信息说出来,实在是让人费解。
大量的旁白毁掉了观众对光影的欣赏,对情节的联想,对内容的思考,只要听着导演给我准备的重点句就行了。
何其可悲。
我只想说,如果女主换年轻20岁的王姬,至少可以获地区大奖,可惜了。
谁的演技在线与否,一目了然。
梅是行走江湖的,狠劲辣味几乎没有,反而见人爱人,没有一点江湖儿女情仇,在澳门赌场那种地方怎么可能生存下去。
反观其他演员,基本演技在线,但是在女主的“努力”下,陪着大打了折扣,因为她一直出现在几乎每个镜头。
看看刘嘉玲那个语气、那种眼神!
人家成这么大的名不是没有原因的。
只能说她不太适合这种角色,估计导演或者制片也是无奈之选,资本说了算。
借用片中所有男主经常说的,能换个人吗?!
本人还是觉得不错的电影,为什么那么多水军胡乱评价,人可以做错事,为什么非得把现实中的人放进电影里面去比较!
电影是值得一看,比TM很多商业国产电影好多了!!!!
不要因为抱什么预期的想法去看,至少我觉得它是一部动人的电影 !
本人爱电影不剧透,所以真正喜欢电影的人我还是觉得热力推荐一下!
故事发生在妈阁(#澳门# )回归前后十几年间,这座赌城见证了多少人性的贪婪与扭曲,让多少人迷失本性,最终与生活、与家庭、与真情渐行渐远……它有无穷无尽的魔力,吸引无数人想要去了解甚至爱上它,也迫使无数人不得不离开它,忘记它。
而Macau依然在前进,依然活力无限。
“我已经认不出这双手了,那双曾经撕煎饼读出优异成绩的手,那双平地起高楼的手,被毛贼一样现场逮住简直太丢人了。
”谁能想象当年那个从农村出来白手起家,强大淡然风度翩翩的企业家,最终也会一步步沦为赌博的俘虏。
许多决定与选择又何尝不是一场赌博,最终都需要自己去承担结果,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有的人曾几何时也是前程似锦的雕塑艺术家,是每个平凡的你我他,进入赌场也一度万劫不复,失去家庭、名声和事业。
但好在,人生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很多时候它也给了我们选择的机会,是继续凝视深渊,还是悬崖勒马,全在一念之间。
它也让我们知道:原来还有许多东西比赌博、比冰冷的筹码更重要,那就是真心,是信任,是情感。
每个人都是赌徒,有的是赌场里看得见的,用金钱赌金钱,有的是看不见的,隐匿在无数平凡生活中的每个个体,像电影中的梅晓鸥一样,用青春赌爱情,用情感赌人性。
好像我们总是不知足,欲望总是越来越大,窟窿也越来越大,内心的丰盈与满足却越来越小。
就像电影里说的:“其实你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比当年晒的那几张煎饼强一百倍,你不知足吗?
你怎么会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搭积木一样,越高就越想高,到了一百就想两百。
”却很少有人心里有数,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想要多少,也不曾想,到了一定数,积木也会坍塌!
不管是从赌博这个话题带来的思考,还是演员的演绎,电影镜头与色彩的设计来看,个人觉得电影是极好的。
因为胡先煦而遇到这部电影,固然镜头不多,却印象深刻,总是带来惊喜。
还有将电影展现出来的导演李少红 ,许多让人敬佩的演员,像白百何,黄觉,吴刚,刘嘉玲,梁天等,都让这部电影更加的成功。
华哥靠托底够狠起家,因为大陆的事情垮台。。。
澳门关闭所有赌厅,叠码仔都去当导演司机什么的。。。
这全中了呀?
全是踩这个电影的,没有人夸一下电影有多nb,提前三年预言到了这一切的吗?
电影挺真实的,白百何也不光是圣母心啊,内心也希望赌客能翻本的。。。
正常洗码都不希望客人输到不能翻身的好吗?
看妈阁是座城,点了一个三星和四星排在前面的影评看,看到一半觉得作者应该是个男的,有部分观点不认同但是还是看完了,之后拉到名字头像位置一看果然是个男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他们都有个共同观点,认为对于还未能看见结果的感情做出如此大的付出,是不可能的事情。
人们常说的男性对于感情的付出(无论金钱还是其他方面)是会计算成本的。
这两位男性认为电影里这一部分脱离现实正好印证了这句话,从男性的角度出发,在男性的感情世界里这也许几乎不可能发生。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大部分女性在感情上是个感性动物吧。
虽然电影里对感情的内心戏或者明戏都没有太多的描写,但是也不能忽略电影刚开始就交代了白百何对吴刚有和对别人不一样的印象以及他们总是在河边散步的场景。
而图二图三的影评人除了与图一一样有着从男性角度出发的局限外(他居然还说从作者,主演到导演都是女的所以电影拍的很狭隘)他甚至没有看懂赌场内那些男人们是赌钱的赌徒赌场外白百何是情感的赌徒。
仅仅因为给女主角选的职业通常是男人才做的职业就把它定义为女权类型的电影,我觉得也太肤浅了。
相反,正是因为他们没看明白的白百何内心的波动的情感,感性的情绪化(并不是那位说的“和稀泥”)导致了她一会坐看对方输的倾家荡产一会又要帮他还债,说明了这是一部在情感上一赌再赌且典型的感性化女性形象的非女权电影。
白百何对黄觉吴刚的感情不是“赌徒的爱情”,反而感情是她的赌场。
我相信电影塑造的是一个女性想在赌场上拉回/帮助她想珍惜的人,却在情场上和他们一样失去理智地一赌再赌,但在男性眼中只是简单的女性拯救男性,从而有了“不现实”“圣母”论。
写到这里,我忽然发现,无论男性女性没有谁是全然理智的。
能从中抽身的,都是心狠的或者看淡的。
因为喜欢严歌苓的小说,也挺喜欢白百何身上的俏而不娇,皮而不作的小妞劲,又是赌场这么刺激的场景,所以一直挺期待这部电影,感觉正常发挥都应该是部带感又有深度的片子。
可惜失望了,各个维度上的。
时间线拉的太长,人物过于多,导致每一条叙事线都没讲明白,让观众看得有点莫名其妙,这感觉就像去店里洗头,小哥永远挠不到最痒的那块头皮。
真的有点白瞎这么多大腕客串,还有这天然极具戏剧和人性张力的舞台背景。
白百合以前的作品有的我喜欢,有的我一般,但这部人物可以说是塑造的挺失败的,看来她还不会演一个熟女。
就算我从来没去过赌场,按照想象也知道在赌场混生活的女子没有那么干净的道理。
她可以在和艺术家的感情戏里面露出她最擅长的那种纯洁少女笑颜,但是为什么面对每一个男人都是这副面孔?
理论上,面对中年男人大老板段总,该是一个带着点风尘的抚媚来逢场作戏;面对老尚,这个害她老公染上毒瘾又一手带她进入赌场谋生的男人,该再多一点愤恨和不谙世事的生疏;面对儿子,再多一点作为单身母亲的委屈和疲惫;面对艺术家,也要再多一点理性和感性的挣扎;还有老猫和华仔这些角色,看似和她的关系也不简单,但是都没拍出来,让观众想在任何一个角色身上投射感情都困难。
明明可以是一个在平淡和欲望中挣扎飘荡的精彩极了的小人物,但是却拍成了这样一个没有说服力的圣母爱情故事。
她那些烧钱撒钱的举动,动不动三千万欠债不要了,拿自己的别墅给人家抵债,看着让人发笑,当我随着观影过程,慢慢接受这是一个爱情故事的设定,我都可以不计较,但是偏偏这爱拍得太省略了,怎么动的心怎么就深爱了,完全看不出来。
没想到片尾字幕放出的彩蛋,终于有那味儿了。
穿着艳丽深V的连衣裙,镜头暧昧的从半露的胸前移到轻轻捻动着的耳坠,小鸥轻笑着和段总在夕阳里无言对视着;在河边灯影里,史崎兰温柔的看着许愿放河灯的小鸥,在阳光正好的午后,小鸥和史崎兰嬉笑打闹翻倒在白色的床单上;细雨里的夜晚,老猫等在在小鸥家楼下,还有默默跟在焦急飞奔的小鸥身后,像极了一个安静的守护者。
这些解释了正片里令人困惑的地方,小鸥为什么那么自信段总不会骗她,为什么和史崎兰那么纠缠不清,老猫又为什么对小鸥那么好,全片唯一没有伤害过小鸥的男人就是老猫了吧。
再配上白百合版小小鸟,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哪一个重要。
这才是电影本来可以表现的,但是真的没有拍好。
后半程只是一次次“接电话—救场—输光”的事件重复,白通过反复布施血肉终于成了金身不朽不会衰老的女菩萨,片中也的确塑了一座哺乳神态的雕像给她,某种程度上可以和毕志飞并称双璧了
简直是禁毒宣传片,叙事莫名其妙,完全不懂女主为什么要跟这俩大猪蹄子一直纠缠不清,然而全片就没说啥别的了……
嗯,能看得出来,小说是一部有意思的小说。也能看出来,李少红看中小说的是“憎恨赌徒的女人以劝赌为生,而每每陷于跟赌徒的情感纠葛无法自拔”这样的一个核心。然而电影拍出来,却没能把该有意思的东西拍得有意思。究其原因,大概是影片并没能提炼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主线。它既像是拍一个女人的一生,又像是拍一个女人的几段情,于是两边拍得都很似是而非。尤其白百合跟黄觉那条线,不知道是不是还遭遇了删减,篇幅不少,但几乎不成线了。吴刚倒是难得贡献了一个我信服的角色。但白百合又太差了……从她的表演中根本没有看到一个女人一生流变的痕迹,她好像永远就定格在了25岁上下。不过最让我唏嘘的还是李少红,满铺的独白,琐碎而淤滞的信息点,李少红还是在拍电视剧。可能……拍电影这件事也是太久不拍就会忘记怎么去拍了吧……伤心……
???
2018年底香港上映,大陆等到了2019年6月。怀着烂片的想法过去看的,结果出人意料,颇为耐看。
文艺女性届的两大直男会师了!
男人戒不掉赌,女人戒不掉情。啰里八嗦就讲了个这个。
赌百家乐有什么意思,要玩也得玩德州啊傻瓜。
和喜欢的人一起看的。后来他说现实生活中…怎么会有梅晓鸥那样的人啊?本来想回答“我啊!”但终究没有说出口。这年头,重感情值几个钱啊!喜欢又有什么用呢?
2024.6.19三刷。做着魔鬼的职业,却有颗圣母心。
适合做纪录片,但做成了平淡的流水账,还是内地视角的
故事讲述的问题 可惜了白百何
达康书记和白百何是two top.为什么不能出现越南的名字啊?社会主义国家不开赌场吗?The 严歌苓,舒舒服服也平平淡淡的女性生活断代史,想用激荡的赌城风云做对比,可惜营造得比较失真。
深有感触。不赌博赌的很大的人无法完全理解这部电影的,所以评分那么低可以理解。白百何的演技没你们说的那么烂,演的够好了。
真的肥肠莫名其妙啊,拍得完全没看出来女主借钱给这些人的情理
有严歌苓的剧本托底,那种人在欲望场域下暗涌的人性纠葛感拍出来了。类型上,反传统的“大女主”电影,白百合不是硬刚男权的人设,而是在资本浮沉的赌场中以坚守自我对抗世界。李少红重出山的野心不小,在一个十多年的澳门变迁史中放入很多时代性、重大事件的东西,但时代背景与一个小格局故事中间存在被悬置的断裂感。故事本身俗套得像个喜剧片,很多戏剧转折错觉在看开心麻花的电影,这就大大冲淡了或时代或人性的严肃感的表达。电影实在撑不起《妈阁是座城》这个大题目,但把它当一部都市女性电影看,个体视角细腻情感的处理是可以打中大批观众的。
看过原著,段凯文那种假儒雅真猥琐跟想象中一模一样,意外的是黄觉居然是史奇澜,因为是艺术家?白百何演梅晓鸥显得书卷气了点,年轻的刘嘉玲更符合我的想象。故事逻辑什么的就不要求了,原著本身也乱七八糟。澳门这个城市对我来说很特别,除了一直住旁边可以经常去,还记得我成年后第一件事就是进赌场打老虎机,当时觉得自己硬核极了。如果不是赌徒,其实娱乐场总会有最新的时尚,艺术和表演可以学习,还可以看尽人生百态,我是很喜欢的。
段落和情节之间转换过度太随意了,或许拍成电视剧会好一些,白百何吃烤鸭那段演技挺好的~
赌博的人赢的时候是不会收手的,他们只想赢更多,而他们离开赌场的时候,也就是没钱再赌的时候了。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是不会有好结果的。珍爱生命,远离赌博。女人是讲感情的,会心软的,而男人翻起脸来,是丝毫不会讲感情的。女人不能谈感情,一谈就输了。珍爱生命,远离男人。“我不知道我爱他什么,但还是爱,那就是真的爱了。”白百何真好看,这个角色太惨了,比我站着看两小时电影还惨。大家演技都很好,看得我想捶他们。🙃
恭喜白百何这次能转型成功,拓宽戏路,再也不是只能小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