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追击

Cold Pursuit,冰天动地(港),酷寒杀手(台),穷追不舍,冰峰追击,硬粉,Hard Powder,In Order of Disappearance

主演:连姆·尼森,劳拉·邓恩,米切尔·理查德森,迈克尔·艾克朗德,布拉德利·斯泰克尔,韦斯利·麦金尼斯,汤姆·巴特曼,多米尼克·隆巴多兹,尼古拉斯·福尔摩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挪威,加拿大,美国,法国,德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冷血追击》剧照

冷血追击 剧照 NO.1冷血追击 剧照 NO.2冷血追击 剧照 NO.3冷血追击 剧照 NO.4冷血追击 剧照 NO.5冷血追击 剧照 NO.6冷血追击 剧照 NO.13冷血追击 剧照 NO.14冷血追击 剧照 NO.15冷血追击 剧照 NO.16冷血追击 剧照 NO.17冷血追击 剧照 NO.18冷血追击 剧照 NO.19冷血追击 剧照 NO.20

《冷血追击》剧情介绍

冷血追击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内尔森(连姆•尼森 饰)是基欧滑雪场的扫雪车司机,身为荣誉市民的他终日勤恳工作,以保证这座宁静小镇交通的顺畅。有天突然传来儿子身亡的消息。为了追查出杀害儿子的真凶,怒火中烧的内尔森不惜以身犯险,卷入重重杀人案,踏上了歼灭贩毒团伙的道路。复仇路上,狂妄冷血的毒枭“海盗哥”、残暴的印第安帮派首脑“白牛”等浮出水面,错综复杂的凶狠敌军、险象环生的黑帮对峙、以及枪林弹雨下的生死大战,一场冤冤相报的血雨腥风席卷了这座雪白安宁的小镇……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破门而入岩浆:火山劫难加里斯·瓦克图名侦探柯南:侦探们的镇魂歌海湾之遇怒火救援美女上错身第二季尖叫安魂曲国母宋庆龄朝我心脏开枪狙击精英:背水一战涡轮增压切尔茜有话说狂欢命案第一季黑白潜行2夏目友人帐:石起和可疑来访者怪趣群鸟黑镜第六季回廊亭钱信伊:地下酒吧鬼裤衩缉毒先锋汤姆·帕帕:成功在望医生冠军贵妃生存法则同等族群一个女孩的舞蹈和莎莫的500天白狐仙伊莎贝尔跳到聚光灯下

《冷血追击》长篇影评

 1 ) 你们这是在侮辱黑社会啊?

拍法也太魔幻了,逻辑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赶紧的拍到大仇得报那一刻😂😂为啥现在还有140字的限制了?

关键确实没啥好说的,警察连花瓶都不算,印第安人黑社会就是一帮城乡结合部的二流子,维京黑社会就像是看场子的。

还费事给每个人都取个外号,弱爆了警察当花瓶吧,还非想着老段一夜情连叔杀人杀的也太容易了,反正就是该你死了,你死就好了,别费连叔的劲

 2 ) 这套路反得......所谓人生,所谓命运,就是一地鸡毛

《飓风营救》里,从美国飞到欧洲,凭借蛛丝马迹在96个小时内,于茫茫人海中找到被贩卖的女儿的父亲,大家还记得吧?

《飓风营救》剧照这部影片的紧张刺激直到现在还被人津津乐道。

它的主演连姆·尼森,之后又演了《空中营救》《通勤营救》,皆是单枪匹马的动作英雄。

《空中营救》剧照可今年,他的动作新片《冷血追击》却有不同。

看《冷血追击》的海报,我以为是一部类似于《冰血暴》的风格化类型片。

洁白无暇的雪地上,一串令人心惊的脚印,不远处是斑斑的血迹。

另有俯视下,一道蜿蜒绵长的车辙带着血迹划破雪地。

还有树干穿透轿车的惊悚画面。

看完才知道,原来这是一部黑色幽默复仇片。

它翻拍自2014年挪威电影《失踪顺序》,导演是同一个,汉斯·皮特·莫朗。

只不过,北欧的冰天雪地被移到了美国丹佛一个宁静的小镇。

扫雪车司机内尔森(连姆·尼森 饰)每日开着一辆大功率的扫雪车为往来车辆清扫道路。

影片开头便是一辆扫雪车独自开在茫茫雪原上。

配上欢快的配乐,颇有点自得其乐的意思。

接着是凌晨天蒙蒙亮,扫雪车在广袤雪地里发着微弱的光。

几十年如一日地独自开着扫雪车行走在很多时候无人无车的雪地里,看上去很有几分独行侠的冷清和深藏不露。

不过,“独行侠”内尔森有一个温馨的家。

在内尔森被评为小镇荣誉市民的那个早上,妻子细心地替他打理了着装。

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事,内尔森就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过着规规矩矩的安稳日子,家庭美满,人生赢家。

可惜,这一幕幸福只停留了短暂的五分钟。

当他在领奖台上发言时,他的独子凯尔正被人杀害......

演讲

杀害内尔森的生活轨迹,从这天开始朝着另一个方向前进。

真应了他在领奖台上说的:“当你每天行驶在同一条路上时,你很容易想换一条路。

”他真的换了一条路。

这让他的下半句“而我尽量让自己不这么想,因为,我很幸运,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

”显得无比讽刺。

“一开始就选择了条正确的路”内尔森不信警察说的,自己的儿子是死于海洛因过量,但儿子终究是死了。

感情隐忍的他,在办完丧事后,独自一人来到自家车库决定饮弹自尽。

扣动扳机前,他知晓了杀害儿子的凶手——镇上的大毒枭“维京”。

这次,这位锲而不舍救女儿的老爹,开始了锲而不舍的复仇。

但当你以为连姆·尼森又将无往不利时,影片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大毒枭“维京”认定自己莫名其妙接连消失的三个手下,是被对手——印第安帮派杀死了。

于是,他将印第安帮派首脑“白牛”的儿子爆头,并曝尸荒野,以示回应。

曝尸荒野于是,影片戏剧性地转变为两大帮派的你死我活,直到最后。

而内尔森,从电影中期开始,就成了一个旁观者,或者,是跟在正在捕蝉的螳螂后面的黄雀。

甚至最后,还和印第安帮派首脑“白牛”联手,两个痛失爱子的父亲向大毒枭“维京”报了仇。

步骤很简单,你开扫雪车卷起一根树干“定”住他的车,然后我一枪毙了他。

定住

击毙配合得天衣无缝!

这种来自北欧的粗犷方式,突如其来的最后一击是全片的亮眼之处,生猛、戛然而止,带点让人想笑又笑不出的无厘头。

就像全片给人的感觉,就像每一个人的死亡,内尔森的命运,事态的发展。

如内尔森干掉第二个人的时候,曾若有所思地问了对方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问题:“史上最伟大的四分卫是谁?

“史上最伟大的四分卫是埃尔韦还是曼宁”对方一脸迷惑地回答了。

“埃尔韦?

”内尔森依旧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干错利落地举起枪结束了他的生命。

这看上去是让对方选择一种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死法,而内尔森大叔“若有所思”的认真样与他的利落形成了一种“反差萌”。

可怜对方还以为大叔要放过他了呢。

同样的“反差萌”也体现在他收拾第三个人的时候。

先是一路雪地追踪,在音乐调节下,气氛紧张。

眼看着扫雪车越追越近。

突然,内尔森将扫雪车拐到了另一条路上,前面吉普车里的人松了口气,我们却知道——好戏要来了!

果然,狭路相逢出其不意者胜。

此处配乐满分。

我不禁感叹一句,内尔森大叔真会玩。

这种猫捉耗子般的追踪,趣味十足,又闪烁着致命的光芒。

看多了好莱坞流水线生产的套路化复仇电影,源自北欧的这个小故事让人觉得特别。

带着极寒之地的肃杀与凛冽,举重若轻地用诙谐来掩盖对生命及命运的深深的嘲讽......

它有一点昆汀·塔伦蒂诺恣意张扬的暴力美学,展示了各种各样出其不意的死法。

善于利用我们的心理,每当我们觉得内尔森要收手了,下一秒屏幕就黑了。

嘲讽的十字架除此之外,还有一点英式冷幽默,一点美式自嘲。

比如电影后半段,印第安帮派用“你要是非让我们预约房间,我就投诉你种族歧视”来威胁前台小姐。

“你告诉我和我的朋友,我们只能去保留地”不过,原版挪威电影《失踪顺序》更加粗粝,反派也更有特色。

毒枭

塞尔维亚老爹无论是癫狂的毒枭,还是慢吞吞的塞尔维亚老爹,都极具个性化色彩。

翻拍成的美版《冷血追击》,加入的好莱坞元素中和了一部分粗粝,显得更诙谐,也更温柔。

比如让人捧腹大笑的“维京”大毒枭掌掴前妻,不仅没掴着,反而还挨了前妻一记“猴子偷桃”。

而在原版中,这一记掌掴可谓快、准、狠。

但大体上,《冷血追击》仍保留了北欧电影孤独、安静的叙事风格,和深沉的故事架构,毕竟,导演是同一个嘛。

我是看完《冷血追击》,再去看《失踪顺序》的,虽然后者各方面较前者粗糙,但是我喜欢北欧电影的独特质地——野性。

你呢?

(首发于 今日头条号:天涯小鸟movie)

 3 ) 出乎意料的无聊

"反套路"…国内宣传海报上的标语没骗你-真的是反套路啊!

连姆大叔的戏看过不少,但像这次快看不下去了的之前还真没有。

本以为会像是《飓风营救》那样,再次也得到《通勤营救》或是《飓风3》的水平吧(毕竟这部的分比它俩要高出那么一点)。

没想到它这次想要走的是《极线杀手》这一路,虽然我对《极线》这种调调不是太感冒,但走就走呗,走得好的话看得也刺激啊。

可显然有连姆大叔那张不苟言笑的脸在镇场,导演也不太敢往那方向上去冒险。

于是在看这四不像的过程中几度昏昏欲睡!

要动作没动作,要剧情没剧情。

以前是连爸开挂,这次仅仅是对手太蠢。

这反派你说你狠点就狠点吧,完了做事还不过脑子,蠢完就做,做完还蠢…又蠢又狠的真是没救了。

好奇这黑老大咋混了这么久才被干掉?

除了警察以外片里的哪个角色不都能杀他个几百回?!

邓恩大姐在影片前三分之一时的戏倒还挺足,演了不到一半人就闪了,也不给下文,这结束得也太莫名其妙了吧-这不欺负人家没拿过最佳女配嘛!

不过如果这片子放到今年奥斯卡之后上,导演百分百得让她回去补戏。

看到结尾后才发现这竟是黑色幽默电影?!

也是,回想之前反派一次次的浮夸表现以及处处不合时宜的镜头编排与对白内容都是想要在极力地提醒我这是一部黑色幽默的动作电影,可当时的我是真的没get到,以为只是编导处理方式以及水平的问题,对不起,看来是我"低估"你们了。

一星给连姆·尼森,一星给摄影(这片的画面挺美的。

甭管怎么样,老美拍片硬件还是齐的),最后一星给……………….…...….…..….…………………………………………………………………………………………………………………………………………………………………………………………………………………………………………………………………………………………………………………………………………………………………………………………………………………………………………………………………………………………………………………………………………………………………………………………………………………………………………………………………………………………………………………………………………………………………………………………………………………………………………………………………………………………………………………………连姆·尼森(你说我咋就这么贱呢?

 4 ) 虽然没有火爆场面,但是看着很有意思

不知道为什么打分低,可能是没什么大场面吧,但是片子看着很有意思,我觉得应该在7分到8分之间。

故事构思巧妙,拍摄手法新颖,带上些许黑色幽默,连姆尼森的复仇之旅其实是很爽快的。

虽然不及John Wick火爆的大杀四方,连姆干掉黑帮人物也是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走的是爽片的路线。

影片节奏掌握的也很好,没有冗长的煽情和叙述,伴随着黑帮老大的气急败坏,黑帮成员一个接一个的消失,每个桥段都出其不意却又合情合理,算是连姆在营救系列之外的又一部好戏。

 5 ) 片名有点LOW

昨晚看了《冷血追击》,讲真,我和盛总是因为《飓风营救》才开始家庭夜场影院时间,做好了心理准备打算看连姆尼森这次又咋个凑人,电影开场20分钟,画风越来越不对,开挂大叔变成铲雪工人优秀市民,中年丧子,去停尸房看儿子,心情悲伤又沉重,可是在推开门进去时先看到贴在门口的工作提示:放进冰柜的尸体头一定朝外,瞬间脑洞了好多个场景:拉出来揭开布看到的不是脸是脚,很尬吧,这也是电影里黑色幽默的首次出场。

后来死的三个贩毒集团的小头目都以铁丝网裹住尸体丢进瀑布深水,然后被鱼蚕食石沉水底而告终,男主处理尸体的方式来自小说,好不好自己心里也没底。

影片里每死一个人导演都会用黑屏字幕告知死掉这个人的姓名和绰号,并添加各自不同的图腾,差点误以为这是一部宗教电影。

整篇从儿子死到开始复仇再到误打误撞引发两个贩毒黑帮的火拼的结局,暴力美学,黑色幽默,美式喜剧,电影改编自挪威电影《失踪顺序》,《冷血追击》的片名有点LOW。

 6 ) 法外之地的私刑幽默

《冷血追击》是连姆尼森大叔今年出镜的一部新片,导演是个挪威人,这部片子是他翻拍的,翻拍的就是他自已以前的一部片子。

呃嗯,这本身已经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这位导演是有多爱这个故事啊,拍一遍挪威版还不够,又拍一遍美国版……受大叔“营救”系列片的影响,我以为这又是一部动作猛片,结果看了三分之一就发现不对,这分明是个黑色喜剧嘛全片笑点多得数不过来。

先简介一下剧情:大叔是北方冰雪小鎮(镇名似乎是虚构的,带双关)的铲雪车司机,有个儿子是小镇附近城市机场的行李搬运工,有个太太贤惠淑良,大叔本人一脸憨厚老实,影片一开始还得了小镇的年度公民奖,简直看不出来有任何刺激出现的可能……结果转眼反转,大叔儿子突然被当地毒贩害死,全片节奏瞬间跌入时不时觉得好笑,但又总觉得不应该笑的起伏之中。

简单地说,这就是大叔私刑杀人为儿子复仇的故事。

然而杀再多人,他的儿子和老婆也回不来,他本来拥有的平和温暖家庭再也无法复现……这是多么冷硬悲伤的故事内核啊,结果拍成一本正经的搞笑模样,实在是很难言表。

而且,我本来以为大叔又会贡献各种打斗场面,结果导演十分厚道,一到关键血腥场面就全部跳过了……大叔最出力气的镜头只是扛着铁丝尸体包扔到冰瀑下面去,那略显蹒跚的背影与其说是恐怖还不如说是滑稽,特别是连续扔了三遍的时候。

片中充满了各种讽刺和暗喻的细节,我就不一点一点剧透了,有兴趣的人自已去看,总之从没见过哪部片子死了这么多人且每个人都死得莫名搞笑,每死一个人还都有字幕出现认真介绍该人的宗教信仰(图片)、姓名以及外号,于是最后一幕黑帮火拼大战后出现满屏的字幕(死人太多),效果无比令人喷笑。

连姆大叔在这部片子里连个来路都没介绍,铲雪车司机大叔为什么杀伤力如此之大?

完全不加背景说明(只有他老婆提过一句“打猎”),不过,从大叔的爸爸和弟弟都曾经是毒贩手下的细节来推断,大叔也应该是练家子吧,而且很显然,大叔对法律这种事一点儿都不感兴趣。

莫非大叔曾是法外之地的深山猎户?

儿子蒙冤而死,大叔唯一打算做的事就是靠自已把杀害儿子的仇人全部干掉(其中听弟弟的找了个所谓职业杀手结果鸡飞蛋打,证明什么人都不如大叔自已靠谱),什么警察,什么正义,什么揭露真相,都一边儿去,大叔杀起人来,那叫一个干脆利落绝不含糊。

是不是,在真正的痛苦面前,任何道理制度都显得非常荒唐,唯有“以眼还眼”才是这世间真正的公道?

复仇这件事,其实没有什么算盘可打,有的只是复仇者自已心里的那一杆秤。

什么样的报复才够呢?

端看复仇者的能力大小了。

兔子永远无法向野狼报复,只能变成佛系……法制仅存在于不让报复只让算计的文明社会里,当什么样的痛苦都可以用算盘珠子打来打去衡量数码的时候,报复就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交易:也即,我的痛苦,可以为我换来多少补偿?

不要任何补偿,只想将痛苦的感觉如数甚至加倍奉还,这才叫报复。

问题就在于,想让别人痛苦,那得自已够强大才行。

而且,报复有一个先天的缺陷,就是复仇者已经遭受的痛苦根本无法消除,无论报复得多么彻底,无论被报复的对方有多么凄惨,都无法改变复仇者已经遭受重创的事实……这么一想,复仇者刻骨而无法治愈的悲哀真是永夜般漆黑。

如果可以选择,谁愿意当一个复仇者呢?

这片子从头到尾,没见大叔哭过,但儿子刚死大叔还不知道有仇人的时候,那一场准备吞枪自杀的戏,已经完整刻画出了大叔痛苦的深重,复仇成功之后又能怎么样呢?

大叔最后开着铲雪车下山,是打算潜逃,还是打算自首呢?

影片没有讲大叔的结局,而最后警察与快要咽气大毒枭的喁喁私语,应该是在暗示这警察也是毒枭的手下吧?

所以法律在此地真正就是个笑话,如果可能的话,希望大叔还是远遁比较好,也许去印第安人保留地藏身是个不错的选择,痛苦虽无法消除,但经过这么一番报复的宣泄,估计大叔该可以获得些许平静,兔子的佛系里饱含着无可奈何,野狼的佛系里却会多一丝随遇而安……总之佛系没什么错啦,只要还想继续活下去。

最后给大叔点个赞,拐骗小男孩之后读铲雪车说明书当睡前故事的场面太萌啦,大叔这种形象,就算当绑匪也会让人觉得安全感满满吧……好吧,鄙视一下我自已这无可救药的外貌协会心态。

 7 ) 认真你就输了 不认真你就死了!

连姆.尼森是我十分喜爱的一位男演员。

从《辛德勒的名单》开始注意到他,到《飓风营救》、《空中营救》、《通勤营救》……的营救专业户,连姆大叔以他的理性、冷静、果敢完美诠释了中老年男人“血染的风采”。

《冷血追击》是连叔今年2月上映的作品,他的演技依旧辣么稳。

好演员不必太帅(如黄晓明)、也不要太丑(如黄渤),甚至不需要演谁像谁,只要演好一、两种类型片,让观众看着心里有底、不易出戏就是成功。

和营救五部曲不同,本片的男主内尔森只是一位素人父亲,而且这次没有人需要他营救,他一心只想着复仇!

由于没有“专业背景”,在《追击》里他杀起人来非常随性,既没有周密的计划,也没有专业的工具。

往往还没等把对方杀死自己先累趴下了,而且处理尸体的方法也是从小说里看到的。

因为是素人,所以影片中基本没有精彩的打斗,取而代之的是穿插点缀的黑色幽默。

比如,每当剧中人物死后,都会黑屏显示这个人的姓名、绰号,最多时一屏列出了12个名字。

再比如,贩毒组织首领维京的儿子在学校居然被同学霸凌;维京不仅给儿子规定了严苛的营养餐,而且还要求自己和手下身体力行,so当他们在研究丧心病狂的恶人计划时,手里端的不是马提尼而是碧绿的蔬菜汁!

类似的黑色幽默还有很多:黑帮分子不靠暴力更不靠财力,而仅仅靠威胁给差评制服了不良商家;维京的儿子被内尔森绑架后,非常开森,睡在内尔森已故儿子的卧室,要求听“睡前故事”,内尔森给人家孩子读的竟然是扬雪车使用说明书;一心想要飞翔的印地安黑帮小弟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前一刻还在空中荡漾,下一刻就被卷进扬雪车搅成碎片后再次抛向空中……我感觉这些星星点点的冷幽默很酷拽,比一味的打斗、飙车高级得多。

每当被剧情带动着不合时宜地(因为片子里刚死了人)发笑时,我都在想:认真你就输了!

但影片中不只有这些天马行空的戏谑,还充满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哲理。

内尔森花大价钱雇了个杀手,结果这个杀手转头就去找维京,要求维京以同样的价钱购买情报。

交易结束后,维京问杀手:你在哪儿学的职业道德?

随后,窗帘一拉,屏幕一黑,杀手的名字上榜。

一个打酱油的门卫曾经在自己的危难时刻得到过内尔森的帮助,但他忘恩负义,为了钱主动跑去出卖恩人。

“正义使者”维京当然不会放过他。

于是,屏幕也为他黑了一次……不认真、不敬业、没操守,你就死定了!

我认为豆瓣给《追击》的评分明显偏低,这么高级的电影给8.7分都不为过!

 8 ) 复仇

连姆尼森这个硬汉是不是专门拍复仇的动作剧情片,看过他几部片子,都是复仇的,还都是为子女复仇的,一个六十岁的老男人,满身肌肉荷尔蒙不输中青年,看的怪让人热血的,抛却什么复仇,抛却什么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六十岁依然还有看点,那种原始的,雄性的,愤怒的,冷静的,真特么性感,运动吧,健身吧,不管男人女人

 9 ) Karma is a bitch

真没想到大叔还有这么一部反套路的电影,满满的惊喜,各种黑色幽默、出其不意和恶趣味,好几次给我笑到前仰后合。

总结一下就是《两杆大烟枪》式的荒腔走板、错位巧合,加上昆汀式的说干就干、血肉横飞,再加上科恩兄弟式的世事无常、命运难测。

刚好几种最喜欢的风格揉在一起,太对口味了!

最出彩的形形色色的黑帮小弟和轮流上场的小人物。

每年出差一百天,能用20美元骗炮旅馆服务员的小弟A,对成功率31%的战绩引以为豪;计划去爱尔兰度蜜月的基友小弟B和C,背着老大和同事谈恋爱,C因为话多被老大当了替罪羊,B目睹爱人被杀毅然出卖团队;以及不讲诚信出卖买主,想一趟活儿赚两份钱的黑人杀手;贪心赚赏金不成反送命的学校门卫;那个头一天当众示爱,第二天就冲着亡夫坟头吐口水的越南老婆;当然还有自称天生会飞,在天上飞了一整夜,不知道有没有被冻死的,最终命丧除雪车的印第安小哥…… 还有这位维京团队老板,婚姻上不如意,和前妻打官司争儿子抚养权;生意上讲规矩、有条理;同时还是一位和平主义者的贩毒团伙BOSS。

我记住你了。

每死一个任务就出现的人名字幕,加上绰号和信仰,这个设计真是把黑色幽默发挥到极致。

既可以看作前面一小段落的结束,又把你不知道人物命运如何发展的荒诞、戏谑感觉直接呈现出来。

譬如维京团队对黑人杀手下手前,拉上窗帘的远景,屏幕一黑加上枪声配合字幕弹出,直接让人发笑。

更有维京团队和印第安团队火拼过后,整整齐齐出现的三行四列人名,各有各的名号,各有各的信仰,仿佛一群崭新入土的墓碑。

 10 ) 半部好片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小镇内外,唯余茫茫。

一开始冷峻气氛塑造的不错,就是验尸和警察调查太马虎了,儿子同事出现的也太晚,都下葬了才出现,难道没人奇怪吗?

一个个的杀下去,简单粗暴也不错,但是从男主去见哥哥时,剧情就开始崩坏了。

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猜到男主爸爸和哥哥,都是混黑帮的,那么问题就来了,为啥儿子被杀时,完全不去问问哥哥?

至少能打听下内情吧?

哥哥更给了个奇怪的建议,请杀手。

复仇心切的男主竟然还同意了?

男主既然一心复仇,也完全有复仇的能力,并且也不想活了,为啥不亲手复仇?

杀手竟然反手就把他卖了,而且还孤身一人深入敌巢去谈生意,这心得有多大呀?

印第安帮派的乱入,本来可以增添阴错阳差的变数和戏剧性,但印第安帮派实在太无厘头了,本来冷峻的影片基调完全被破坏了,开始走黑色喜剧风格。

最后的复仇更是完全没有逻辑,去踩点时,狙击枪都能瞄准老大了,却不开枪,反而去绑架小孩,这是为了让老大痛苦吗?

但看不出来。

再度瞄准老大不开枪……影片结尾就更奇怪了,和老印第安人一起上工铲雪,小孩不管爸爸死在眼前,在警察面前开着铲雪车扬长而去,不知道该说啥了……。

《冷血追击》短评

荒诞不是这样耍的

6分钟前
  • 水夫兔
  • 很差

墨迹。

9分钟前
  • melvins
  • 较差

拙劣

11分钟前
  • 未捷
  • 较差

当黑帮老大找一个不是同性恋的手下很重要

15分钟前
  • 讲故事的男同学
  • 还行

不温不火的节奏们看上去很荒诞!没劲!差评!

20分钟前
  • xiangkaiad
  • 较差

风格有点像科恩兄弟。以为尼森出场、正义降临,但不是,更生动了。风景很美,格调很高。

22分钟前
  • 秉心塞渊
  • 力荐

连姆大叔终于不用营救了,这次直接跟隔壁John wick一起走上复仇之路。当然,叔是为了孩子。

24分钟前
  • 请叫我腹黑
  • 还行

前半段连姆尼森动作片。后半段黑色喜剧,互相杀儿子解气,为什么黑帮都要取外号

27分钟前
  • 牛奶很忙
  • 还行

编导不是一般的弱。网文写手的水平当自己是作家呢。

30分钟前
  • 拔刀诀
  • 较差

白色严寒中的黑色幽默。

32分钟前
  • luiluibi
  • 推荐

整个故事的走向都有点莫名其妙,马马虎虎吧。

36分钟前
  • 张博
  • 较差

这就是个黑帮片啊,大半段时间碎片感强衔接不顺,有些黑色幽默。连姆尼森大爷看起来时而像鲨鱼时而像秃鹫。比较平庸的片。

37分钟前
  • Vic
  • 较差

看得出导演是想放很多元素在里面,但还是拍的太烂…

42分钟前
  • ViGgO
  • 较差

莫名其妙的片名,什么冷血追击?有点沉闷的节奏。低配版《冰血暴》。另外HH是不是投资了?

45分钟前
  • 梁燃
  • 还行

有点黑色小幽默,但没多少意思,基本没怎么打。

4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不是复仇吗,拍着拍着变成黑色幽默了。其实一点也不好看。

50分钟前
  • 软蛋黄
  • 较差

有些很冷的幽默 配合这冰天雪地

53分钟前
  • 琧婯
  • 还行

最后滑翔伞为啥死了?还有他咋滑了那么久呢?

54分钟前
  • 尼克胤
  • 还行

剧情比较简单,连姆·尼森为儿子复仇,没想到却阴差阳错地卷入了两大黑帮之间的火并,后半程的黑色幽默颇为有趣,各种金句、段子层出不穷。但影片的整体观感还是过于克制,没有高潮段落,最后的结尾也流于草率。

59分钟前
  • 承泽明
  • 还行

勁過死亡筆記,知道個名就要死。遇上突然的家門不幸,一位堅信自己看法的爸爸,成就了一幕一幕幽默的死亡事件。簡單的敍事方式,由爸爸單純地調查及復仇,引發兩毒幫派最後的大撕殺。 過程中只有基本的暴力場面,沒有誇張的無限力彈及神功護體,反而切合電影的慢慢冷冷的氣氛。非常欣賞使用黑底白字,寫著死者名稱及匿稱的過場字幕。令觀眾習慣了以後,可以免去煩瑣的交代死亡鏡頭,出個字幕就心領神會。電影加入反諷元素,令我不禁冷笑幾次。

1小时前
  • 阿蚊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