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上了《完美音调3》澳洲的提前点映,其实美国也刚首映,算是全球第一波看到成片的影迷了。
整体比第二部差,估计豆瓣评分会更低。
烂番茄评分目前只有28%(第一部80%,第二部66%)。
给人的感觉就是粉丝电影。
比赛是勉强凑合的比赛,riff-off也没有很过瘾,乡村+摇滚的组合还加了乐器,笑点算是亮点了。
然而,对于粉丝来说,能看到演员们回归拍出一部电影就满足了!
结尾给了所有角色圆满的结局,要对象的有对象了,要工作的有工作了,想见爸爸的见了爸爸了。
遗憾的是最后一首歌没有达到心里预期,算是不太完美的落幕。
个人觉得全片最好听的是开头的那首歌(出现两次看过瘾),最好加上bellas的表演看才过瘾。
ToxicThe Bellas - Pitch Perfect 3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看到bellas们在舞台上演唱最后一首歌,相信她们的哭都不用演,绝对真情实感的不舍。
以下是剧情简介,剧透甚看。
Bellas毕业后工作都不太顺利。
reunion看到小师妹们唱歌,所有人都很怀念以前一起Acapella的日子。
刚好有机会参加USO,所有表演队伍中的一个有可能被挑选成为著名DJ的开场秀。
然后bellas就开始了从西班牙到意大利再到法国的表演,出了不少糗。
最后Beca还面临单飞还是不单飞的选择。
(谢1楼提醒,账号未绑定手机无法回复)当然编剧不会让Beca令大家失望。
Fat Amy的生父生母是一条主线,增加了绑架、爆破、动作戏,所以有评论说Rebel Wilson可以称为本篇的主角了。
如果没失忆,预告片里有好几个镜头都在成片没看到,估计蓝光版会有吧,期待一下!
微信公共号:旭小博
这部《完音3》简直就是另一个女版《宿醉》,《嗨翻姐妹行》、《仓皇一夜》的收敛版,或者说PG13级版。
大概导演编剧也知道这个系列是要更多关注歌舞、友谊,少点情色,才没往R级上靠。
权当制服(尤其水兵服)和睡衣诱惑看看就好。
毫无剧情可言,爱情线也是可有可无,百合也是虚无缥缈,友情也蜻蜓点水,要不是不时歌舞,你都不觉得这是一电影,而是一些杂乱无章的视频集合。
编剧导演显然其心不良:就是合伙要把这一系列彻底搞死,不要给其他人拯救它的一点机会!
第三部拍的什么鬼?
好几个人物的性格和之前相比简直像精神分裂一样。。。。。
beca第一部的时候就是个性格十足的黑暗少女,各种吐槽,各种看不惯,狂酷吊炸天却拥有音乐才华,最后深深的爱上了bella这个团体。
第三部里面性格好像完全体现不出来,最后被告知要单独签约后,基本没有什么戏份来展现她的挣扎和想法,就匆匆忙忙给了一大段戏来展现fat amy的打戏,最后就强行各个姐妹各自忽然有了美好前程而解散bellas来成全beca的单飞???
塑料姐妹花吗,第一部和第二部里面展现的那种深深的青春少女姐妹情,荡然无存。
然后chloe,之前两部都是傻白甜的性格,这部里面简直傻过头。
还有Aubrey大师姐,之前是有点固执有神经质的性格,这部里面变了个恋父狂魔??
唠唠叨叨一直提爸爸,然后前两部一句都没提过,这样的转变让我目瞪口呆。
性格保持得最好的可能就是恶俗到底的fat amy了。
说说姐妹情。
第一部里面,最后整个团体重归于好,重新出发,改变风格最后赢了冠军那一大段,真是自然又合理,看得人热血沸腾。
第二部特训营晚上篝火晚会,清唱cups那段,也是让人深深感动在于大学生即将毕业各奔前程,有点期待,又有点舍不得好姐妹的感觉。
而这一部,基本没有描述她们这个团体的感情的戏份,都是一部带过,随便就团在一起,随便就忽然各奔新的前程。
可能歌舞片,导演觉得不需要人物性格,也不需要剧情??
但明明第一部就能做到很好,合理的穿插歌舞,各种搞笑的校园生活,和团体力量集合的描写,beca的进步等等。。
第二部虽然比不上第一部,但好歹不至于太烂。。。
这部。。。。。。。。
唉,一声叹息。。。
想念那个吊炸天的beca和真情实感的bellas!
歌舞编排真的见仁见智了,我个人觉得是略逊于前两部。
我打的这3星全给我最喜欢的段子手美女ANNA!
大家都懂这集是因为票房回报率太高而出来的产品。
没有了校园故事的支撑又捏出来劳军节目比赛显得整个影片动机十分勉强,不过似乎编剧知道这个缺点,所以把整个影片音乐安排得非常紧凑,紧凑到不合理,导致观众没来的及感受这段音乐,又换到了下个场景。
显得影片非常浮躁。
从影评人的角度来看这是万万不行的。
不过从粉丝角度来说,有贝拉们的回归,又是唱着B榜热门单曲,而且AK妹子还是那样美,海莉气场也强大了许多,还有粉丝一直yy的某CP发展#手动滑稽,更别说那一件件表演服装了,个人特别喜欢那件表演的军服,好酷!
粉丝们还能要求什么?
Acappella部分一如既往地惊艳,特别是toxic和中间的riff off,听觉的盛宴。
但是剧情呵呵,情节支离破碎,让人声伴奏的团队和乐队放在一起?!
最重头的辅线居然是犯罪,连炸船跳海都出来了,早已不是第一二部的校园青春片的感觉。
2012年第一部里大澡堂清唱的titanium,用一个塑料杯完成的神曲cups(相当惊喜大一中秋晚会上有同学现场用杯子表演了cups),在空旷的场地即兴的just the way you are,还有最后比赛The Bellas的表演,让当时的我感叹原来音乐还能这么玩,一首歌曲用人声伴奏之后的表达能如此丰富。
加上传统的美式校园喜剧的轻松风格,性格分明的角色,对主演Anna Kendrick的喜爱,第一部让我刷了n遍。
2015第二部,片中角色到了大学毕业,依靠着情怀+一般的剧情+依旧高质量的Acappella,特别是引入了多种风格的Acappella团队,观影体验还不错。
清唱的cups,结尾Jessic J的flashlight 情怀满满。
要是能在第二部停下就好了。
2017第三部,狗尾续貂,看完的我只想听原声集,真不想看第二遍。
别拍下去了,放过片中快三十的主角门吧。
希望这一次真的是last call。
ps:Anna Kendrick 怎么做到瘦的同时还那么丰满,我天,这哪像三十多岁的人啊。
第三部乐队主场小姐姐好帅气,个人觉得演绎的zombie比原唱还好听。
如果这是这个系列最后一部 那就算是最好的结局了 。
不要再来消耗这个电影的热度了!
好看不过1,最爱的还是第一部!
这部虽说是原班人马,但是作为一个歌舞电影,主题稍微模糊,不如前两部,歌舞精彩程度也略低,尤其是那个绑架的桥段,真是尴尬啊!
剧情虽说有些俗套,但是偶尔还挺搞笑,本来想给2星但是最后的那个合体值1星!
我喜欢大团圆结局,虽说悲剧创造经典,但是生活从来都不容易,何不来点欢乐呢!
如果你在闹片荒而且喜欢歌舞电影,只是想放松一下自己,可以粗略不计剧情,那么这算是一个很好的爆米花电影。
满怀期待的去看这部电影,毕竟前两部真的还不错,歌舞上乘,剧情也还有意思。
然而,这一部似乎迷失了方向,让整体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贝拉女团们这次从各自失败的社会生活中再次团聚,想最后再唱一次。
看完整部电影可以很明显的发现这一部试图专注于不只有歌唱比赛,而是更多的将剧情发散到主要角色上,引发多条支线,并通过故事支线的营造去展现每个角色的成长与喜怒哀乐。
只可惜,想尝试却力不从心,这不仅仅让原本的歌舞展现相比前作逊了很多,在剧情起伏的把握上也略欠火候,某种程度上将太多冗杂繁多的故事拼凑在一起走深度并不适合这个系列,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其可能性,电影更需要做到的是保持原有质量的情况下加入成长内容。
不难看出,这一部电影里的对手们只有电影前半段占据优势,贝拉们急于展现自我追求名利的心情在看到史黛丝的baby后立马转变成只要享受歌唱就好,然后就是压制性的胜利,这种类型片我确实不应该要求太多心理描写和剧情多么多么好,但至少能够做到这样随意草率,成长的想法可以是一瞬间的,但真正成长不是那么一蹴而就。
随后就是fat amy的Daddy issue,这一个事件成为贝拉们重拾自我的转折点,大家失败的生活一下子都变好了,甚至撒旦都离开了莉莉的身体让她大声说话了,然后“家人是支持而不是束缚”之类的核心烟花在各种爆破。
说实话,fat amy是整部电影的一大亮点,80%的笑点都被她承包了,只可惜这一部的人物刻画和剧情设置真的就是一盘大杂烩,没有实打实的重点。
单论歌曲方面,也只有最后的大合唱最为吸引人,也十足将告别的情怀推上了最高点,歌词也很打动人。
个人很喜欢片尾的黑白纪录片式剪辑,将三部曲的花絮镜头结合在一起确实让人有所感慨“这大概是最后一次看到贝拉们了”。
应该不会有第四部了,也请不要出第四部了,点到为止才是最好。
另外,去之前我没有想到烂番茄新鲜度会不到30%,即便是现在我也还是觉得应该会有个50%吧,但观众爆米花评分相对中间一点。
只能说至少在北美,这部电影并不成功。
如果第二部作为结局虽然不尽兴不出彩,但是标标准准已经很圆满了。
然而第三部作为收官之作,连狗尾续貂都谈不上。
我看第二部的时候有个错觉,当时以为如果第三部会让Emily的演员挑大梁,毕竟第三部里她也确实是学校里的Bellas的领头(学校里的Bellas已经不是Bellas了只有这几个固定演员才是¯\_(ツ)_/¯算了看电影算了就不这么认真了)。
说回内容,一开始倒叙,中规中矩。
生活失忆,除了唱歌没有别的擅长了,每个人都很丧?
更别提不来演的随便就被分手了,(很无力好吗第一部第二部有至关重要的剧情第三部说分就分了很无语,简单剔除男演员的设定让第三部和前两部联系不紧密了)中间的剧情我都不想讲了,一些笑点同场的观众都有笑,唯一不能理解的是fat amy打戏那段,简直不可思议。
救朋友心切?
但是突出她深藏不露和主题有什么关系呢到底?
Beca大变活人,反派智商夸嚓就下线了吗,不问不管老老实实听了一首cover就伏法了??
请导演把预告里有正片没有的片段吐出来谢谢!!!
四颗星,基本上打给情怀。
如果没看过前两部仅仅因为喜欢这种形式我打三颗星。
如果又不喜欢青春片,又不喜欢有音乐的片子,就如同我下午没看下去的安娜肯德里克的另一部电影,看不完就想跑路。
剧情比前两部略薄弱,有种陷入了glee毕业式尴尬的感觉。
毕业了,好了没法参加比赛了,就不知道怎么写了。
原地创造的比赛有点生硬啊。
歌曲方面,很多我的菜,但是记忆点少了一点,第一部的杯子歌,第二部的flashlight,这部没有匹配的。
最后一首实在是。。。
(手机截图来自优酷)
当然对手弱了一点也有关系。
2里对手特别强大,有一定的烘托作用。
在优酷上花了个券看的,感觉还是值得了期待,可能略微有点失望吧。
越来越烂系列。
第三部的台词真的垃圾,前半段生动诠释了什么叫“一个女人=200只鸭子,n个女人等于不知道多少只鸭子”(是的,人多嘴杂,导演又不会控制节奏,听得我耳朵嗡嗡响还是没数清楚到底多少人)。
只要有她们在的地方就是噪音现场。
阿卡贝拉的编排还不错,但是都是在老歌里徘徊,没有什么新东西,最后一首大团圆的歌算是给了一个交代吧。
这部片子其实最重要的点在于把她们普通化了。
无论在学校里多么辉煌,多么受到追捧,毕业以后还是要各奔东西,要自谋生计,大家其实都是普通人,要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子女,不是每个人都有才华和运气能实现梦想的,尽管内心有再大的渴望,还是敌不过现实。
所以她们给自己一个告别的舞台,将过去辉煌的岁月,化作未来的追忆。
这个点是很好的,拍好了可以说肯定很感人,可惜,拍烂了,节奏太差。
给导演一个忠告:不要再出第四部了。
孩子以自己的天真与执着追寻一种他以为的安全感 在尔虞我诈的成人世界迅速熟悉规则但拒绝成长 难民身份不在于他个人而在于整个国家甚至世界 在无序混乱中生长的孩子也难以要求他愿意完全遵守规则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是他在生存中有且仅有能学到的 敢于创作这样让人喜欢不起来的主角形象也是非常勇敢
卡罗维发利-科特布斯-柏林这条东欧青年导演出头的经典路线上的作品,科索沃和移民(难民)题材恐怕是最大亮点吧。片子质量大概也就是勉强及格。儿童视角可以说是白白浪费了,而故意不谈战争背景及政治经济背景乃至宗教问题,只去诉诸于父子情感(父亲写得又不好),让这部影片显得格外单薄(哪怕你甜腻到[世界转角遇到爱]那个程度呢……)。所幸大家族打招呼啰里巴嗦的方式还是蛮有趣,勉强搬回点分数吧。
小朋友撑起一部戏。
动荡的时局不是你们的错,那也不是欧洲的错。欧洲也没有义务来承担这个错误。在这种时局下总有人能活下来,有人会死去。像这种小孩就是必死无疑的类型。不仅自己作死,还要害了一家人都死。感人个毛线鬼。如果这都能感动人那些坚强活下去的就他么白活了。
嘘寒问暖的善意浮于表面,自身利益面前终究暴露出人性中的自私
科索沃去年的申奥片
难民身份、被父亲抛弃的不安全感,让他成了为目的不择手段的小混球。结尾钉箱子渗出血那个镜头印象深刻。
算是蹭热点之作吧,让观众看到另外一条难民之路。不过,影片中的主角小男孩真难让人心怀同情之心,只让人倍觉讨厌。剧中男孩伯父说得好,对于小孩,你得从小让他明白,有什么事情是他不能做的。其实,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总是在极度的溺爱与冷漠之间徘徊。
科索沃今年的申奥影片,剧情走向出乎意料,残酷写实一路到底。不幸如套在父子脖间越来越紧的绳索,夺走所有希望后只剩彼此的抱紧。中间一段海上偷渡戏完全是今年欧洲难民事件的震撼写照,结尾简洁有力。唯一缺陷是没有对儿子近乎疯狂的恋父情结给出合理解释,但瑕不掩瑜!
现实题材难民电影。有种莫名的烦躁感。
只有我想給這個小兔崽子兩巴掌麼。你可以當被寵壞當孩子但請不要拖累傷害他人,也不要抱怨自己咎由自取的慘況。整部片沒有一個真正善良的人又為什麼存在。
这个小孩生存能力太强大了,长大了一定能成事儿。
世界上還有很多這樣的小人物,因為大世界的規則,而活於悲哀下
剧本做得很段落化,故事虽然断断续续但情感共鸣得以始终,细节设计连同情感表达都非常充沛,令人难忘的细节非常多。且多种情绪并行,这对父与子的情感状态模棱两可,这让人物更立体更具魅力了。以及我居然看了一部科索沃的电影,活久见系列。
看的太憋屈了
小男孩侧脸不好看,正脸真的很惊艳
很悲伤的也很棒的电影!那么可爱的孩子!一直跟着爸爸的孩子……聪明勇敢的孩子的生存处境无法言说,后来他还活着吗?他的爸爸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了他……你有无法憎恨这位父亲,那种困境无法用语言表达,因为这部影片,理解了德国对待难民的政策……
这个片子真是神烦,晃遍了你德各大电影节,满足了圣母不一定能满足普遍观众,剧情的走向生硬老套莫名其妙,简直是各个电影节的政治宣言,真心建议大家不要浪费票钱了
只看了半小时就没继续看
e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