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几乎没什么剧情的血腥电影。
几个怪物向酒馆内的一群人发起致命的攻击,可竟然把逻辑归结为交通事故的寻仇。
不得不佩服这些人面临恐惧和离奇事件的冷静和展示出的强悍。
《兽餐》,美国2005年上映的低成本B级cult片。
说实话挺无聊的,虽然能感觉到导演想要搞反套路和一些地狱笑话,但除开那几个剧情上的反套路外,大致剧情还是能够预料到的走向,并没有脱离传统恐怖片元素套路化的框架。
故事发生在一个深夜营业的小酒馆内,突然闯入酒馆的不速之客却带来了外面有怪物的消息,要求封锁酒馆。
很快地,怪物便袭击了这里,酒馆里的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发起反抗。
剧情特别简单,几乎没有什么剧情,内容全靠大量的人物对话和血浆填充。
通过演员僵硬的演技和怪物一出场就乱晃到啥也看不清的镜头,就能感觉到这部电影成本到底有多低。
虽然成本低也是cult片的特点之一,但我觉得就算没钱,也要在猎奇程度、怪物形象、剧情走向、风格,亦或者题材上面至少一项有优点吧?
但这部电影没有。
虽然有几个反套路和地狱笑话,但真的挺没意思的。
而且看到什么都没干还自私的人活那么久,努力干活儿想活下去的人却死很早的观感确实很差。
如果有人就喜欢看这种所谓的“反套路”,那当我没说,反正我不喜欢。
(虽然《迷雾》结局也是这种反套路,但完全不是一个制作级别的东西就不拿出来比较了.jpg) 简单翻了下评论,有些意外大家对这部电影包容度居然那么高,还有很多人拿《群尸玩过界》来打比方。
拜托,这两部电影都不是一个级别,还能拿出来放在一起说?
但凡看过《群尸玩过界》都说不出这么离谱的话吧?
《群尸玩过界》虽然也是cult片,但至少人家是个完整的故事,人物的性格有好好塑造,丧尸的来历也讲得很清楚,再加上荒诞中又带着合理的剧情和大量的血浆,以及最后母亲异化成大怪物的形象,哪一项不甩这部电影十条街?
而且男女主之间的感情线我也很喜欢(。
所以还是那句话,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东西就不要拿出来比较了!!!
这部电影总的来说就是没头没尾,怪物的来历完全没有交代,突然地出现又突然地被杀掉,导演不会觉得兽交生小孩很猎奇吧(?
形象也没什么意思,感觉就是披着山羊外皮的毒液,最后大战表现出的战斗力一度让我怀疑,主角团但凡最开始就拿着枪冲出去,这群怪物都经不住三个回合。
而且镜头实在是——太晃了!!!
你又不是伪纪录片!
怎么怪物一出来镜头就开始晃啊!
你到底在晃什么?
摄影师也被怪物打了吗?
如果你不想通过镜头来直观体现怪物形象的低成本,那你就换个别的办法拍摄啊,真的晃得人头晕。
出场的角色虽然很多,但基本都挺降智的,跟怪物打起来有种大家都很忙但不知道在忙什么的感觉(。
最后也不知道在燃什么,为什么单亲妈妈要把手插进怪物嘴里啊?
是枪管子不好使吗?
豆瓣评分6.3,再次惊叹于大家的包容度,我也就给个5分。
整部电影在更多的时间中,集中描写了一群人在对付怪兽杀虐时的反抗,性和暴力被重点描写了出来。
影片的主线展开的很快,一段人物介绍后立即将恐怖引入影片。
英雄的出现,立刻给人们提了醒,怪物就要来了,封锁整个酒吧!
不过正所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这个英雄的角色并没有出现多久立刻将视线转移到怪物的身上。
从英雄被杀的那一刻,就决定了这部影片是将恶心发挥的凌厉精致,英雄的头颅被割下后倒下的那一霎那,用从颈部喷出的血帮对面的美女来了个全身的染色,随着酒吧中的人一个一个死亡和受伤,人们也因此更加团结。
恶心的从头贯穿整部影片,里面用的红漆估计可以直接开一个商店来卖了。
本部影片的独特之处就是并没有真正的英雄,其实每个人只要能战胜恐惧都可以是英雄,性和暴力的描写可以对于某些人不适合,但是在这部电影中却描写的那么贴切。
低成本小电影,几个人一间屋子拍完整个电影。
特效做的不怎么样,剧情也是凭空架设的,怪兽怎么来的,是什么东西也没说明白。
每个出场人物序和命运并不搭调,应该是导演故意安排的,但不知道导演这样的安排是出于什么心理和目的?
怪兽每次出现太快了,明明都花钱制作了特效,好歹让观众看清楚才有意义吧?
辛辛苦苦拍出来却又不想让人看清楚,好比你花大价钱买了一件香奈儿,但一年就穿一次,这有啥意义?
特效是我看过的最近几年恐怖片里最差的。
残肢,眼球,番茄酱看起来竟那么的有喜感。
丝毫没有恐怖成分在里头。
这样一部垃圾电影,连1都是这个样子了,同样的套路和模式,居然还要拍2,和3,真有那么多恶趣味的观众喜欢这样一个无聊的电影么?
总的来说,是部很有趣的片子,若是看惯了恐怖片或是cult片的人,则趣味翻倍。
开篇一个角色BOZO的亮相,做成游戏角色档案的样子,把名字,工作,寿命什么的全都标注出来。
其他的还好,我们常在cult片里面看到这样偷工减料的人物介绍,但是life expectancy(寿命预测)这一栏,我一看就乐了,看恐怖片大家都好猜who's next?,下一个谁死,导演这明摆着跟你说,甭猜了,我剧透先。
接下来各种角色悉数登场,导演的恶搞意味也愈来愈浓。
比如一个暴走族大妈的life expectancy是wild card,BOZO坐轮椅的弟弟是“They wouldn't kill a cripple, would they?(他们总不会搞死个残疾人吧?
)”,一个老鸨一样的奶奶是“说不定已经挂了”。
如果第一个角色的介绍还算正经的话,到这里已经节操掉了一半了。
从开头这十分钟,我们已经看出,这部电影是走恐怖喜剧的路线,导演下限很低。
第十三分钟,我发现我错了。
惯常套路的hero一身血污走进酒吧,告诉大家有怪物要来了,我们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活命。
这个hero的介绍是什么呢?
姓名:hero(英雄)职业:kicking ass(收拾坏人)寿命预估:pretty fucking good(相当长)他指挥大家堵上门窗,一下子镇住了场面,人家问你谁啊?
他酷酷的说,会拯救你们的人。
然后他被怪物拖出去干掉了。
导演真坏。
在文学作品中,hero除了翻译成英雄,还能翻译成男主角。
一个典型的男主,一个英雄,被介绍为“寿命相当长”的人,出场三分钟被秒杀了。
导演的下限刷新了。
接着英雄的老婆出现了,她的介绍是:姓名:heroine职业:穿紧身背心,拿大散弹枪,拯救世界寿命预估:希望比上一个英雄长嗯,没错,heroine可以翻译成女主角。
然后,一个单亲妈妈的儿子,全篇唯一一个小孩,萌萌哒,寿命预期是“美好完整的一生”,被怪物秒了。
恐怖片最少死的小孩,被秒了。
导演的下限又刷新了。
看到这里我已经明白所有人物的life expectancy是扯淡了。
导演的目的很明确,我就是恶搞,我就是开嘲讽。
所以后面出现的各种幽默段子无算,各种开嘲讽:酒保大爷寿命预测是70分钟内死相凄惨,结果快天亮时犯心脏病死去。
死时正跟BOZO一起用木板压着怪物,突然就心脏病发,BOZO:“Are you kidding me?!(你他妈玩我呢?
)”运啤酒的小贩寿命预测是“屌丝和呆逼一般第一个死,他两个都是。。。
”,在一般的片子里也的确是,结果反而是最后死的几个。
惯有的那种激励人心的演讲,在这里全部由一个看上去君子,实际上却是个想泡辣妹的已婚伪君子完成。
在怪物来了之后他的演讲使他显得滑稽又笨拙,他的解释是“不好意思我一紧张就话唠”。
做了个燃烧弹,屌丝小贩半死不活的想炸怪物,如果你觉得“哦这种临死一击最有效了”那你就错了。
运气还特别好,打火机掉了捡打火机都能躲过一爪子,如果你觉得“这厮运气还真好啊或者会活到最后呢”那你就错了。
最后燃烧弹没点着,自己被爆头了。
老太太躲在冷藏室,最后出来还是被干掉。
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像林中小屋一样彻底解构,做一个反恐怖片。
但它也极尽嘲讽之能事,所以主角凭什么不能死?
这里没有主角,最后幸存的人,真的只不过幸存而已。
所以屌丝和呆逼为什么最先死?
我就让他最后死。
所以生死关头怎么还有时间讲废话?
废话都是外强中干的话唠干的事。
所以你看,同样是小投资,同样是b级片,有趣的人就能玩出点不一样的花样。
这点花样,这点恶搞,就是我喜欢它的地方。
异形恐怖片,感觉很一般,有恶搞情节,比如冲进酒吧的英雄最早死,最后幸存者驾车离去时车抛锚了。
只是有几个疑问:最后高潮PK异形时感觉楼上的异形只是手被钉在了楼板上最后不知道怎么死的,没交代;还一个是一直喝酒的老太太不知道最后去哪里了;总体上片子没有什么新意。
值得一提的是,最后生还的那个单亲妈妈是Krista Allen演的,感觉还挺漂亮
电影人物很多,对我这种脸盲来说看到后来简直成了一锅粥了。
开场一顿人物介绍是考验智商嘛。
昏暗的光线效果,糟糕的音效,比起剧情来更让我恶心。
个人感觉人物应该在剧情的发展中介绍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讽刺效果极佳。
开场伟光正的男主,配着背景音乐,说着伟大的话,然后被怪物一口咬掉个头,太恶趣味了。
还有很多,暂且不表。
可惜了,黑色幽默很恐怖结合的不是很好。
2005年,动作喜剧恐怖惊悚怪物电影《兽餐 | Feast》影片上来的人物介绍挺有意思,不过这个节奏没有继续把握下去,比较可惜,一上来的实力打脸,证明了导演就喜欢不按套路出牌。
吐槽一下这个怪物的繁殖速度,世界上别的物种估计都要完蛋了。
以为开始的大胸女会有一些文章,看来导演并没有放过她,而且死的好污。
还有那个满身粘液的男子一直以为他会变身,一身大蛆,演员真是辛苦了,死了也解脱了,真的好恶心。
这个喜欢啪啪啪的怪物真的是太污了。。
口味太重了。
最后的女英雄好厉害,女汉子点赞!
结尾音乐响起。。
依旧不按套路。
对了还有老奶奶还是有彩蛋的估计有的小伙伴没有看完吧。
ps:没想到后面2部。
更加的。。
那啥呢。。
---我是恶心的分界线推荐指数:★★★(6/10分),05年的电影还是算可以的说,不过口味太重了,就不推荐了。
影片要是这么排也许会好一点:1.既然没有惧惊,就不要非得加上一个原因,弄个怪物出来为了向肇事者报仇,实在过于搞笑了。
还不如就是神秘野兽无故伤人事件来得直接。
2.血腥到底,影片开始还是不错的,很块就进入了杀戮,后来节奏有点慢了,杀得也不够狠,应该杀光所有人,剩下4个实在太多了。
3.减少或者渠道噱头。
片中不少的噱头到后来都没有发挥作用,或者作用微乎其微,比如每个人开场的介绍、开始的时候那个后来浑身是肉芽在地下室支起的窗子、人兽XX的镜头、最后停下来的车等等,这些噱头真的无足轻重,你放上去了反而会显得不专业,幼稚。
如果是这样,也许我会加上一颗星。
文/公元1874对恐怖片这个片种我是又爱又恨,一方面是喜欢这种现实生活里不常见的血腥快感,另一方面则恨各类恐怖片的大同小异。
以血腥类的恐怖片举例,基本剧情都是一堆人困在一个地方,然后被怪物袭击,然后有人死,有人逃出去,卖点就是那些死相各异的可悲配角们。
这种套路看得多了,偶尔也会觉得烦闷,所以到后来,很多恐怖片我都是快进看的,更别提那种一惊一乍的,慢动作和长镜头多得要死,女主角的背后总是有邪灵,总是主角以为自己脱险了转头就发现怪物……谁来拯救恐怖片呢?
《兽餐》是当年马特·达蒙和本·阿弗莱克搞的“绿光计划”的获奖剧本,说来这个绿光计划也有点意思,一个真人秀节目,目的旨在选出优秀的电影剧本来将之拍摄,这个构思不错,可惜由于收视率惨淡,商业卖点低,最后被砍掉了,而这部《兽餐》在拍摄完毕之后也没找到发行商愿意大面积发行,最后只能匆匆上映几天就下线,变成DVD流水线的产品,一拍就拍了三部,投资一部比一部低,而制作也只能往粗糙的CULT上靠。
作为首部曲,《兽餐》还是有着它足够多的特点。
例如每个角色的定格特写和解说字幕,就充斥着主创人员别具一格的恶趣味,这字幕上有名字,有能力,有职业,还有“寿命”,只是作为观众的你千万别被这字幕给骗了,例如上面写“他会拥有一个美丽幸福的生活”,20分钟后这个角色就挂掉了;写“凌晨凄惨的死掉”的,结果却活到了最后。
本片出场角色众多,以致于影片前10分钟全是在交代这十多个角色,当交代完毕之后,随着貌似男主角的英雄端着散弹枪走进酒吧里,故事就马上开始杀戮情节了。
当然主创的恶趣味并没有停止,这位英雄很快挂点,长达一个钟头的酒吧攻防战开始了。
虐杀过程很有趣,也很好玩,碍于投资所限,怪物并没有几个全景,不过这样也使得片子更抓人,看不清的永远比看得清要让人恐惧。
影片里有不少让人恶心反胃的镜头,例如那个胖子满身的蛆,还有怪物的绿色汁液,以及身体皮肤逐步腐烂的过程,这些都是一部优秀或者不优秀的血浆片必不可少的段落。
《兽餐》的故事中规中矩,无甚惊喜,不过鉴于主创的恶趣味一直坚挺出现在影片里,所以会让好这口的观众有看得过瘾的感觉。
说起来,《兽餐》比起《僵尸脱衣舞娘》这些同类讲述发生在酒吧的血浆片都要好,颇有点《杀出个黎明》后半段的范儿。
热爱这类电影的观众,值得一看。
知人知面不知心。。
cult,反类型片。
恶心巴拉的
怪物好丑 好像牛魔王
真是够嗨的恐怖电影!
补。很不喜欢!
SB电影,对血浆四射、黏液乱喷、蛆虫横行极度反感的人请不要碰它!!!
老美拍这种片子属于是江郎才尽了
他妈的 恶心
夹杂仁义道德的B级猛片~
美国大傻佬帽们的血浆片…下饭图一乐呵
黑色幽默,有点无厘头的血浆片
血腥的烂片!!
2 3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太狗血了
超级血腥,也非常垃圾,,
没几个镜头看清楚了……
女主不错
2011.11.12 哈哈明明挺有趣的嘛最后怪物被噎死了 /2018.11.13
7/10
低成本吧,血浆粘液不要钱,没什么意思,结尾挺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