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部网大重新认识了崔志佳,表演比以前成熟不少,也稳重了很多,作为导演的处女作真心不错。
片子作为喜剧比好多院线的有诚意,起码里面的梗用东北这些演员来表现出来很自然,不做作,没有挠咯吱窝的尴尬。
剧情虽然简单,但流畅的叙事表达没有刻意去故作神秘和深刻,让人看着挺舒服,最后的彩票设计挺取巧。
PS:我以为最后海燕和刀爷还会交代个小彩蛋 可惜没有,估计导演忘了!
真的推荐大家都看看,小人物小故事但又能看到身边人的影子。
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个师傅家属的白事业,发现每次去火葬场和墓地都会受到教育,看着高高低低一片片,想着奔波忙碌的意义,想着要多陪陪家人和孩子,想着要锻炼身体,不想等到老了弥留之际,觉得自己最后悔的事就是把时间都浪费在单位,浪费在工作上。。。
几个演员都不错,故事虽然借鉴了其他电影但是瑕不掩瑜。
评分这么低属实不应该。
好久没看新电影了,这次看了崔志佳导演的《东北告别天团》,感触良多,一部电影总会有好有坏,但是我觉得这部电影肯定好的比坏的多,绝对称得上是一部星级以上的喜剧。
从经济学角度上来讲,牛硬朗带来了三百万,相当于投资人,给范大明白的项目带来了启动资金,然后把资金下沉,从这一情节来看,现在很多投资现在都是这样,编项目,给投资人画饼,拿到投资,然后做项目,然后把一小份蛋糕分给下面的经销商,项目负责人吃那部分大蛋糕。
包括这部电影本身,都是拉投资,然后拿投资人的钱去来拍电影,有的人拍出了好片子,比如吴京的战狼,郭帆的流浪地球,有的人拍出了大烂片,比如地球堡垒。
但是资本上的霍霍可以带来收益,可是葬礼不行。
然后是葬礼文化吧。
像我们自古代以来就很重视葬礼。
中国人自古以来尤其注重血脉的联结,同时一般葬礼都是为自己的长辈办的,我国古代文化中,百善孝为先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
而且虽说现在是科学的时代,但是大多数人们对于人死之后的灵魂重视程度或多或少还是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中或观念中的,所以称之为葬礼,通过这种仪式来送别亲人,就好像,送别会,生日派对,清明节扫墓等等,都是一种对这一事件的仪式和纪念。
综上,中国人为何如此重视葬礼其一,这是传统,是根植在中国人心中的这成过而着家把因表重并七,压切每半响除。
其二,是一种能够使去世的人的亲人能够得到一点安慰,就好像这个人不是去世了,只是他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我们在给他办送别会一样的感觉吧。
像清明节这样一个专门纪念先人的节日,就足以看出我们对逝去的故人还是记在心里,外化在行动上的。
而且我们对有杰出贡献的人葬礼尤为重大,比如毛主席,周总理,还有袁隆平爷爷。
而且在古代那些有杰出贡献的官员的葬礼也是十分隆重。
而且这部片子也反映了当下一个重要的行动吧,就是丧事从俭,忌免大操大办。
说到这个就想起了李逵宋江的那个“天下没有不死的父母。
”然后就是正确对待刑满释放人员吧。
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没有那种恶趣味,就是那种软色情场面,没有强行煽情。
还有这部电影做了很多镜头和情节上的致敬,比如教父的葬礼,还有燕子别走,还有王多鱼花十个亿,还有给牛硬朗过生日和给夏竹过生日的场景,还有很多似曾相识的镜头,比如泡澡你有可能会想起日本泡澡名场面,还有很多讽刺的情节,比如递烟给那个女的,还有人们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刻板印象,还有生活中的高利贷,杀猪盘诈骗,还有在ktv选客的镜头和一路向西的镜头等等。
然后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什么我也没搞懂,但是如果用我的理解的话,应该是仇恨的消解吧,也就是原谅。
因为我看了一本莫言的书,《生死疲劳》就是讲西门闹经过六世轮回去复仇的故事,但是最后仇恨还是被时间给消解掉了。
所以,这部电影还是有缺点的,主题不明确,到底是要帮刑满释放人员顺利回归社会,还是关于男主解开心结,消解仇恨,还是重振丧葬行业雄风,还是提倡丧礼从俭操办,还是一位中年父亲努力挣钱给女儿看病。
但是,我觉得,为什么一部电影不能多个主题并行呢?
这样理解可能就通了,而且人生本来就是很多事情交杂在一起的,但是感觉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太多,表现的手法又有限,所以可能看起来就点主题不明确。
我只是在尝试分析主题不明确可能的原因,并没有从专业的角度用专业的知识来评价,所以不喜勿喷。
然后还有部分情节不能很好的自洽。
就是为什么刀爷有这么多钱,不直接拿来给范大明白他女儿治病,反而用来三百万来给他的父亲办丧礼,你说是给躺了二十年的受害者办个风光的丧礼来自我救赎吧,又不至于到这个份儿上。
最后,还是一部好片子,都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部片子的很多笑点都是包裹着一些悲剧的,这很值得赞赏。
不像有的喜剧,根本就是一场闹剧,没看头。
然后还有,演技一直在线,选角没有小鲜肉,选角也很好,然后客串很自然,没有那种明星大乱炖。
反正喜剧嘛,看了嘻嘻哈哈笑了就完事了。
考虑在暑假的时候,给这部电影做一期讲解视频。
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理解,但这是我个人浅见,也当然希望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用不同的角度看电影看生活。
说的有点乱,凑合着看吧。
点到为止的搞笑情节 能使故事发生的一定背景和没见过的新奇题材等都是这部电影使人被吸引的原因 通过电影的方式让某种职业能被更多的人所熟识所关注所看见其实就已经为电影的高度打下了一定基础 喜剧的加成更为电影增添了色彩 演员的选择我个人感觉是还是可以的 可能是看过其中一些人的表演 所以觉得熟悉吧 有优点就有缺点 在情节上让我没有那种环环相扣的感觉 大部分的留白 有的时候并不会引发想象 而是会变为反作用使结构并不稳定 也许在第二季里会补 整体来讲 喜剧在我认为其实搞笑就已经有很大分数的占比了 一点小瑕疵对于故事来说没有太大的漏洞。
2023.1.28 观影有感
我觉得节奏和叙事都比较舒服,有笑点也有泪点。
搞不懂那些给两星的人你是有多么胃口高,多么的纽币,还是太清高了入不了你的法眼。
这个网大电影比那个所谓麻花的杀手不太冷静好看太多了,不是一个档次。
做人别太事儿13,崔志佳这个人虽然是喜剧演员出身但是他的表演不膈肌你不难受看着很自然有幽默,有张有弛,而且导演的风格和表达东西完全不次于院线电影,期待下一部!
赵本山乡村土味喜剧落寞之后,东北喜剧开始出现了多个喜剧小团体,比如大碗娱乐、开心麻花、嘉喜文化等公司。
这些公司旗下的演员中比较出色的有沈腾、马丽、常远、艾伦、贾玲、张小斐、贾冰、崔志佳等。
这些熟悉的喜剧演员许多是小品、话剧出道的,也有二人转演员出身,还有参加各种喜剧类综艺节目而让观众熟知的。
但是当这些演员“走下神坛”,落地到影视剧中时,他们的表现如何呢?
贾冰的情景喜剧《医是医二是二》已经完结,豆瓣至今没有开分,虽然喜剧梗比较上头,但整体成色不尽人意。
大部分的观众都认为,贾玲、马丽和沈腾救了东北喜剧,但其实贾玲根本不是东北人,而是因为喜剧中总要带点方言梗,而且以东北话最接地气,于是她的电影《你好,李焕英》中也邀请了沈腾加盟,并且在《王牌对王牌》里也和沈腾组成兄妹CP。
在《夏洛特烦恼》之后,马丽与沈腾的CP被观众锁死了,但是二人因为各有家庭,而且之前还传出绯闻引起沈腾老婆的不悦(当然也可能是网友臆测),总之为了避嫌,两个人很少组CP,而是开始单飞。
但是事实上,他们各自拍的电影都口碑一般,马丽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以及沈腾的《四海》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的作品。
究竟是为何呢?
根本原因在于,《夏洛特烦恼》能够爆火,是因为在此之前观众太久没有看喜剧了,这样一部爆笑片横空出世,自然会让观众具有新鲜感。
但是,随后有太多的喜剧团队拍摄电影,且东北风喜剧泛滥,更重要的是风格千篇一律,情节还有雷同,自然让观众审美疲劳。
就拿崔志佳导演的网大的《东北告别天团》来说,整体上有笑有泪,在网络大电影中是上品,但其中也不乏看到《西虹市首富》的影子。
二者的共同点就在于“花钱特烦恼”,一个是落魄球员接受了“花钱挑战”,另一个是客户的葬礼要求办百万级别的,这个两个开头都让观众“爽感十足”,不过细琢磨又是换汤不换药的东西。
《东北告别天团》以“白事儿”作为切入点,讲述的东北从事白事儿的范大明白有一天突然接到了一个大单子,是保安牛硬朗要让他用三百万办一个风风光光的葬礼,并且直接刷给他120万的定金。
但是,这个葬礼竟然和他父亲的葬礼相撞,最后才知道这个“神秘客户”竟然是给自己的父亲办葬礼。
“神秘客户”是范大明白手下的一个老头,刑满释放人员,不要工资,只要管口饭吃,而他就是曾经害范大明白的父亲躺在床上半辈子的罪魁祸首。
故事很简单明了,看完也非常欢乐,但是喜剧的表达却出现许多硬伤。
1、 离不开屎尿屁东北喜剧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周星驰无厘头喜剧的影响,不过已经在与东北本土文化的磨合中逐渐变得自然了,不像邓超的《恶棍天使》那样硬拗喜剧梗,最后变得只能通过丑化人物来达到喜剧效果。
《东北告别天团》也有许多模仿星爷的地方,比如台词总是离不开屎尿屁这样的低俗梗。
范大明白和牛硬朗正在澡堂里一边泡澡一边聊葬礼的事情,旁边那大哥一直在放屁。
但是台词圆的还算可以:牛硬朗:兄弟,你搁这烧开水呢?
旁边大哥:一个葬礼花三百万,有气没地方撒啊!
东北喜剧电影总是离不开泡澡文化,这部电影里也有许多泡澡的桥段,几乎很多重要情节都是在澡堂里完成的。
另一场澡堂戏里,范大明白在请大家蒸桑拿,旁边的小弟一直在剪脚趾甲,范大明白一吸气,脚趾甲正好崩到他的嘴里。
屎尿屁的梗虽然很容易出喜感,但是的确非常低俗。
2、 卖傻讨喜几乎所有的东北喜剧总有一个傻子形象出现,比如《夏洛特烦恼》里的大傻春。
那么在《东北告别天团》里于洋演的赵大明白就是这个傻子形象。
他也是个做白事的,欠下高利贷,还成天和范大明白抢生意。
但是他的手段并不高明,甚至因为他的傻而产生了许多笑点。
比如当他在医院找活干的时候,看到范大明白也在,以为范大明白是来抢生意的,于是跟范大明白的媳妇儿交谈,希望把老爷子的白事交给他来做,没想到去世的老爷子正是范大明白的爹,于是他只能“三十六计走为上”。
还有赵大明白得知范大明白拿下了个大单子,想要设计陷害范大明白,于是拿着范大明白双倍花钱的录音威胁他。
却没想到,范大明白问他是否有备份,在他否认之后直接把手机扔到了海里,打了他个措手不及。
另外,影片中也突出了东北人“有钱后就硬气”的小市民形象,范大明白有钱之后请了群演,在赵大明白抢生意不成反要单挑的时候,范大明白用群演镇吓住赵大明白,虽然这样的反转屡见不鲜,观众也能猜出结局,但是这种“邪不压正”的戏码还是百看不厌的。
3、 花钱特烦恼前面已经说过了,《东北告别天团》仿佛是“白事儿”版的《西虹市首富》,都是因为花钱花不出去而烦恼的事情。
《西虹市首富》要花出去10亿,但是《东北告别天团》要办个三百万的葬礼,其实万变不离其宗。
那么为什么,东北喜剧总是喜欢搞这一出呢?
有人可能猜测,东北太穷了,因此特别喜欢看这种“天降横财”的梗。
其实有点道理,但根本上还是为“爽”而为之。
另外,东北人喜欢排场,一个葬礼都要讲究排面,这很符合东北人的个性。
不过,总是用一样的梗,难免造成同质化倾向,而且有些还不合逻辑。
《东北告别天团》对于“天降横财”的原因还说得过去,毕竟是为了赎罪。
但是一个蹲监狱二十年的老头,出狱后又不要钱免费给范大明白干活,哪里来的三百万巨额财富?
这个前史并没有交代清楚,所以影片也存在了一些bug。
整体上来看,《东北告别天团》硬伤虽有,在叙事上却不输院线,而且一些整人、损人的小细节还是蛮有意思的,勉强在及格线上吧!
从事殡葬行业和有前科的人,都是比较被社会排斥的,前者被认为不吉利,后者被认为穷凶极恶。
电影以此切入,看似新鲜,其实着重表达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作为女性,起初不太能跟男主共情,疑惑男主为什么在亲人将逝时还能如此平静,在影片中段就理解了。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男主照顾病父多年,又搞白事十多年,每天面对死亡,心大概跟在大润发杀十年鱼一样冷吧,面对现实只能无奈接受,总有人要走,但活着的人还要继续生活,成年人的世界大概就是这么现实。
到了影片后段,发现男主原来还是很有情义的,即使生活苦闷,也依然摆正良心做人做事,就像几千万穷但乐观善良的东北人民一样,像我那二十多年前就下岗、但依然努力生活直到现在的父母一样。
演技方面没什么说的,演员们都是小人物出身,演绎此类角色应该算得心应手,佳佳宋晓峰有丰富的喜剧表演经验,几位客串演员贡献的包袱也很出彩,刀爷演员张琪老师是最有层次感的。
剧情方面中规中矩,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懂的都懂,好在结局he。
后面的反转属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吧。
对我而言比较遗憾的两点,一个是电影虽然以东北殡葬行业为题材,但跟我印象中的白事有脱离,元素也不够丰富,不像《入殓师》等片,梁龙之类的外行人听到白事,第一印象还是不吉利,但大家共同特点是“钱到位就能干”,没有特别体现出对殡葬从业人员的尊重,不太能撑起来电影名,主角四人组换成其他行业,“尊重刑满释放人员,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个点也还是能成立的(可能佳佳想告诉大家的就是,这个行业跟任何一个行业都一样,只是份普通的工作,但似乎有些理想化了,毕竟迷信吉凶也是常态,不然为什么那么多愿意去烧香拜佛的人呢);另一个剧情细节方面还是有点小瑕疵,譬如20年前得存多少钱才能变成300万,按现在的利率可能也得存个一两百万吧,这么多钱以东北现在的经济状况那也不是小数目啊,刀爷要是20年前就有那么多钱,家里亲戚早就惦记上了,怎么会等到他出狱还无人关心,甚至有亲戚还不认识他呢;还有结尾四人组的温情时刻,报了警打了架,应该跟警察一起回去做笔录才对吧,不过我也不太懂,就是看电视里都这么演的,如果说的不对希望不要嘲笑我。
反正这部片子总体算是及格的温情喜剧电影,多一星加给咱们大东北。
希望佳佳继续努力,以后还想看你再拍其他表现东北生活的电影!
影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殡葬业老板A为人厚道,三名雇员都是刑满释放人员,年纪大的雇员B,年轻的雇员C,D。
保安E意外收到老舅巨额钱和任务,为自己姥爷办理葬礼,于是找到A。
期间的插曲不谈,无非是反派搞点矛盾,破坏一下主角的工作。
最后发现保安E的老舅就是雇员B,雇员B年轻时候打架斗殴过程中把老板A的父亲打成植物人,于是刑满释放后找A商讨赔偿事宜,奈何A始终不与自己见面,只好一边忏悔一边接近A,一边花钱为A父举行葬礼。
演技在线,各种搞笑片段也中规中矩,没有尬演的意思,但是一个喜剧片搞上这样一个悲剧的,沉重的,赎罪,原谅的内核,还是给观众一些不好的感觉。
就像某小品演员说的,喜剧小品承载不了那么大的主题,既然是喜剧还是要轻松搞笑一些,没必要搞上这种情节在里面。
最后老板A与害自己父亲半辈子植物人的雇员B打成和解,甚至有兄弟情谊,也太离谱。
雇员B在自己的小屋子里一边拿着佛珠,一边对着A父遗照磕头,感动是没有的,惊悚倒有一些。
如按照我的建议改编,没必要设置A父这段情节,把A设置成刑满释放人员即可。
葬礼片段也搞成偏喜剧向,来一个热闹的大冲突(可以设置同时有两个不同的葬礼,一贫一富,期间产生错误,最后发现其中一方和另一方有血缘关系)。
孙越拿到5万资金,自己匿了47500,只愿意分给于大爷2500,这段还是挺搞笑的,哈哈。
真是一部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全程搞笑无尿点,剧情有煽情但是不做作。
开篇不到5分钟就让你了解人物关系,会让人好奇这个组合背后有什么 故事。
紧接着是一个不靠谱的甲方带来一个更不靠谱的订单,会让观众觉得这其中肯定有反转,一直等待反转来临。
反转是否合理,前后逻辑是否自洽就决定的这个部电影是一部成功的喜剧电影,还是像很多东北题材喜剧片一样,成为一个搞笑包袱大合集。
接着就是各种咖星出演,每个都有自己的包袱,为钱“折腰“的书法大师,谦大爷的2500,还有那句“二手月季”都是从这儿来的。
下面是个人觉得剧情上不太合理的地方:因为剧情设定不能与逝者见面,在实际过程中就不是一个完整的殡葬服务过程,按照电影内容甲方要求的其实只是遗体告别部分。
这部分剧情没有另行交待,以至于中间会有很多流程被省去,其实交待的详细一点更符合逻辑也可以和“告别天团”有个呼应。
接近片尾有一段散伙饭的戏,就觉得很突然,可能和前面剧情男主角透露出如果可以选择可能不会从事这个行业有关系,但中间没有什么过渡就让人觉得很突然。
两个男配和英文老师的戏份没有重点,设置在中间剧情的部分有讽刺喜剧的效果,但是后面的交待就很简单,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总结下来就是一部很轻松的喜剧片,剧情逻辑上没有硬伤,不会让你大笑,但越想越有意。
个人觉得是一部即使2刷也不会觉得无聊的电影。
2022-9-13.东北告别天团。
1,导演是崔志佳,之前看过几部他主演的片子,看来确实想独立发展,打出一片天地,还是一个有追求的演员。
开局十分钟,觉得剧本还行,台词也很逗笑。
嗯,应该值得一看。
2,各种桥段设计的比较好。
还是比较搞笑,观众应该比较受用。
至少我本人比较受用。
什么扎小人,一样一样的。
我不会抽烟,伤风败俗。
等等,很搞笑,也很讽刺。
有一定水平。
3,谦儿哥还能再从两千五里面抠出来点。
哈哈哈4,二手月季,唱一宿,不是唱一首。。。。
5,过马路那段,还是致敬了一个乐队,具体就不知道了。
6,剪脚指甲剪到嘴里,这事儿,应该都有经历。
剪到别人嘴里,那就有点牛逼了。
这个细节设计的好。
看到这里我愿意给这个电影7分以上了。
搞笑,注意细节。
7,有两个演员比较跳戏,宋晓峰,演的可以。
以及大驴脸。
有点过度。
8,澡堂子一场戏,稍显浮夸,但是一贯的是东北风格,还是能够接受,复刻了日本黑社会澡堂子纹身彰显实力的桥段,还是很有意思。
增添了对东北这块神奇土地的向往。
9,崔之家更为成熟,演技更为细腻,一些话语和场景能够拿捏的较为准确,没有特别演戏的感觉。
嗯,挺好,演技上的提高,人生的成熟。
10,一些矛盾设计的较为牵强。
这是剧本打磨上的缺陷,也是东北风的风格。
之前崔之家演的那个烧烤的那个,更是。
这次好了不少。
11,出租追车这事儿,真他妈的搞笑,受用。
给你十块,找我五块这事儿,受用。
哈哈哈,典型的东北搞笑手法,没营养,但是得劲儿。
12,最后的彩票,算是彩蛋。
最有创意的彩蛋。
不过打架只带走一方的设计,就有点颜值即正义的美好设想了。
这一点不符合现实,还是不要误导现在的孩子。
出发点正义和过程正义都是很重要的。
13,总的来说,值得花钱去看的电影。
一个半小时不亏。
崔志佳的电影,这算是个高峰。
算是生产出了一部很不错电影。
估计得分7分左右。
持续关注崔志佳。
点赞。
另外,女演员基本没什么表现。
后面作品可以改一改。
比卧鼠藏虫好多了
不太接地气。
给老婆找来下饭看的,槽点很多,还好能提供些笑料,算是完成任务。
总觉得过分把刀爷赎罪这条线推到了过分的高度,以至于严重不符合实际。个人很喜欢毛毛,这小子长得挺帅的。国产小成本片,像在致敬入殓师,但不及其十分之一,当故事会中的一则故事看还挺不错。
挺完整的。ps,毛毛好帅!
好看好看好看!!!崔志佳有心了!是一部合格以上的喜剧电影,剧情紧凑,角色演技都在线,老爷子确实帅!!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精彩的国产电影了,这打分是咋回事?
真会拍啊,能看出来是类型片+现实主义的信徒。把角色做明白就成了,人情味儿最重要。
2星半吧,但比其他拉垮的东北尬喜剧还是高出不少水准,结合演技在线的配角和网红流量加持,还要啥自行车啊~
套路太多,段子化太严重,导致人物立不起来啊
居然还不错,故事讲的还有点儿意思,有笑点,有泪点。
笑点密集,剧情波折,挺有意思,院线估计能大卖
前半段还行 后半段就不太可了 说好的二手月季唱一宿呢
有笑有泪。这片黑土地孕育了太多人才,出现在同一部电影里,一点都不违和。行走江湖,字可以歪,人要正。(我出5w,能不能让梁姨在我家唱一宿?可以现搭棚子)
种种迹象表明,这是在我大长春拍的……
和卧鼠藏虫相比,这个在天上
马马虎虎可以看的笑喜剧 虎头蛇尾了 只有中间那段还不错
超过了近些年开心麻花大部分电影 远超
刑满释放人员和做白事这两个能有很多可写的地方变成了东北简化版《大腕》,演员一个都不认识,但感觉演的还行,也有几个明星客串。
偶尔也有一种粗糙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