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的时候我弟随便找的下饭电影,冲着5.12的背景和宣传海报上的吴京去的。
影片从512地震发生开始,我的眼泪就没办法止住了。
也许对于每个亲自经历、亲眼看到过的中国人来说,十多年前的那场灾难就是心里的一道伤疤,在后来的时间里,无论被何种方式唤起关于那些日子的回忆,都依然会很痛很痛……我个人一直是对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有着更大的期待和更深的感触,然而这部影片着实差强人意。
5.12什邡108罗汉娃的故事背景,个人觉得原本可以从医生或寺庙僧人的视角切入,去记录天灾面前伟大的人性光辉,而导演偏偏却以陆地和肖兰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让我不得不感叹,中国电影电视剧难道离开了爱情,就没有剧情可写了吗?
纵观全片,比起影片主线男女主强行煽情的爱情故事,更让我感动的是灾难发生后医护人员的恪尽职守、是陌生人间的互帮互助、是寺庙僧人不顾佛门规矩全心全力的救人、是解放军涌进灾区带来希望、是一方有难八方援的伟大的中国人民……而全片真正能触碰到我的点、能让我忍不住眼泪的也就只有这些情节。
如果说男女主不痛不痒的爱情故事还让我能够勉强接受,那最后女主大出血生孩子的情节真的是我觉得最拉胯最不能忍的了——弥留之际还在要求医生保孩子、且在抢救的危急时刻,医生第一时间想的还是保住女子的子宫而不是不顾一切先挽救女主的生命……虽然结局皆大欢喜,但我真的很反感这种强行煽情,且这种强行煽情,建立在宣扬女性要牺牲自我成全家庭、要一命换一命的基础上……难道女人最大的价值,是拥有子宫,是能生孩子?
这真是我的观念体系里最不能接受的了。
影片最后播放了妇幼保健院院长、吴京、韩红等人当年在灾区协助救灾的纪实画面,这也是让我泪崩的点,并且让我更加认为,这种题材的片子,如果没有好的编剧好的导演将其制作成好的电影,那看纪录片,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一直很关注《一百零八》这部电影,因为我是京哥的影迷,虽然提前知道京哥只是客串而已,但是还是对影片抱有期待。
从电影还没开拍起,关注新闻就看到“2018震撼世界的电影故事“,当时觉得很好奇,为什么没拍就这样炒作?
不能学一学《战狼》吗?
公映后靠影迷的口碑得到关注。
后来没有什么新闻,就慢慢忘记这部电影。
直到京哥的《攀登者》上映之后,这部电影又突然冒了出来,变成了“2019震撼世界的电影故事”,海报突然变成了京哥一个人的大头像,这......当时感觉就不太好。
后来因为丝绸之路电影节,在厦门看到了《一百零八》,说实话吕星辰是一位不错的演员,但是表演得太糟糕,人物扁平化。
故事变成了狗血的爱情故事,为什么?
一百零八完全没体现出来,可以改一个字“第一百零八”稍微好一点。
故事情节记不太清楚了,因为过去了大半年,就是觉得很假,所有人的角色都是为了演戏而演戏(确实京哥演的好,志愿者演得很真实,很泪奔,虽然就一分钟)。
之后,在微博上看到《一百零八》又变成了”2020震撼世界的电影故事“,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继续炒作。
很少上豆瓣,最近打开豆瓣,有几十个点赞,把我吓了一跳,所以忍不住还是在这里留了言。
只想表达一下,对主创人员说,尤其对这部电影的导演孔嘉欢说一下,汶川大地震是全体中国人的悲痛,你拍这部电影,有那么多亡魂在看着你,请用真心的去拍,这要一直炒作下去,是不应该的。
看到评论里有很多水军清一色的打出四星、五星,然后看到豆瓣评分5.4分,说明什么,说明豆瓣还是很公正的。
希望主创人员以后静下心来拍摄,不要以为一个好题材就能够红,大错特错。
最后还是表扬要一下吧,电影的一些画面还是不错的,毕竟这是MV导演拍摄的,单纯的从画面上看,还是有一些不错的景致,比如一些大场面还是不错的。
三天前,“汶川地震13年前”冲上微博热点,包括很多同学在内的人都在真诚地缅怀那一天,真诚到没有人会超然世外冷眼旁观地抛下一句“刻奇”便拂袖而去。
但我是真的没有关于那一天的记忆:那一天的那个时候,初二的我只是刚刚睡过午觉走在上学的路上,到了班里才听到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在讨论,刚才是否感觉到了教学楼的震颤,然后在一头雾水之中,看着班主任走了进来,面无表情地说:四川地震了。
那个时候我真的理解不了,地震意味着什么,尤其还是一场8.0级的地震,它将给整个民族撕裂出多么巨大的伤口,将给人类文明的历史造成多么严重的摧残,将给多少亲历者脑海中硬生生塞进一生都无法摆脱的梦魇。
直到后来,2009年高一地理课,学习了地球的构造和自然灾害的产生,我开始形成了对地震较为清晰的概念;2011年高二晚自习,班主任给大家放了《唐山大地震》,文科六个班同时看,整个楼层哭成泪海;2011年高三我有天回家,我爸跟我说他想看钱钢写的纪实文学《唐山大地震》,让我去给他淘一本,还真让我在校门口的破书店给淘到了,我爸叼着根紫钻,一边翻书一边给我讲当年唐山地震的时候我爷爷如何用胳肢窝夹着他和我老叔跳窗逃跑,仿佛在讲一个离我很遥远的故事。
再后来就是2013年4月20日早上8点,我至今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周六,我从剧烈的摇晃中醒来,正想怒骂连床的室友打飞机的动静小一点,突然和对床的室友面面相觑了一下,异口同声“我操地震了!
”然后直接跳下床抓着裤衩子边穿边夺门而出。
楼道里早被人群塞得满满当当,大颗的汗珠噼里啪啦从脸上砸落,恨不得从栏杆直接跳楼下去。
最后打着滚从六楼一路颠到楼下,整个过程不过半分钟。
震感没了,那一瞬间脚脖发软,抬头看看天空觉得清晨的阳光从未如此刺眼。
然后面无表情跟着人群走到食堂,看着食堂的电视新闻里播报着雅安发生7.0级地震,邻省又成人间炼狱。
一群老爷们血往脑袋上顶,恨不得光着屁股就要跑去邻省救灾。
然而最终绝大多数未能成行,或许真有猛士去了也说不定。
2015年刚玩知乎的时候,罗汉寺108个婴儿的故事就开始流传。
那时候的知乎,真诚,不装逼,大家都在勤勤恳恳地敲着真实的事。
罗汉寺的大和尚面对着门外层层堆叠的孕妇,没有迟疑,甩下一句“出家人最大的忌讳是见死不救”就闪开了道路。
小小的寺院里霎时间支起了棚子,搭起了架子,锅里下了肉和鸡蛋,鲜血在块块青砖上凝成了斑,哭声和叫喊此起彼伏,新生儿呱呱坠地的啼哭划破一个个长夜。
什么血污,什么阴气,什么杀生,在伟大的生命延续面前统统都不再是必须恪守的清规戒律。
从5月到8月,整整108个新生命在此诞生,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都翻腾不出些许浪花,但在一个伟大民族的历史上却应当书写下这一光辉的事迹。
我是今天早上醒来,才发现这部电影恰好于今天上映,但是它太惨了,惨到除了微博上几个自来水略作转发之外便没有任何宣传的声音,惨到最近没有任何一家观影团愿意用爱发电去做一场关于它的放映活动,惨到我向几个电影群热情推荐的时候根本没有任何回应,甚至耐心询问过一票影友之后发现居然没有人知道这个真实的故事。
看看豆瓣,前排的评论已经目不忍视了,甚至仅仅因为有吴京参与其中,整部电影被一众别有用心的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关于吴京,说点题外话。
《战狼》系列恶心么?
从某种角度确实有点恶心。
但是站在我个人角度,对于吴京这个人的评价,还是认为他并非那种要把自己捆绑到爱国战车上进行恶意营销的人,他是真爱国那种铁直男,爱国爱到愿意倾尽全力投身于各种主旋律或者和主旋律沾边的影视作品里。
悲哀的是从《战狼》系列起,他成了粉红和反粉红群体相互攻讦的一个工具、一个符号,挣不脱也甩不掉。
但一定不要忘记,2008年的他,是第一时间独自跑到了四川灾区,参与了汶川地震的救援工作,甚至在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人知道,遑论媒体报道。
仅这一点,真没得黑,我愿称之为爷们,纯爷们。
108个新生儿的诞生,首功要归于什邡妇幼保健院的医生和护士们不眠不休兢兢业业的工作,然后是全国军民的无私解囊慷慨援助,但罗汉寺的僧人们也在此过程中倾尽了全力。
头上有三宝,脚下有众生。
天摇地动处,人间现真情。
可惜的是影片少了最为画龙点睛的一笔:灾区重建后,108个新生儿的妈妈每人从孩子的衣服上剪下一块布,缝制成了一件百衲衣,送给了素全法师。
如果这个镜头能否补上,那么这个故事就真的完美了。
你没读过《圣经》,无法想象当年摩西分开红海带领着以色列人逃出埃及奔向应许之地是多么雄壮的事情;但是今天你能看到这部《一百零八》,看到敞开的庙门铺就的是一条怎样的救死扶伤之路,看到佛渡众生不是一句空话,阿弥陀佛念的都是至诚至善,伟大的生命延续是更为感人至深的香火传承。
影视作品并非全部都要用所谓剧本、演技乃至运镜、节奏去衡量,真实有时候就是最能引起共鸣的力量。
第一次写影评,为了汶川地震,以下内容绝对真实,我们家的亲身经历 我是00后,我出生在四川省绵阳市,我的家人亲身经历过512大地震,地震发生时就和电影里所描述的情景一样,我们家是老式的住宅区,是没有电梯的,我们家住四楼,地震的时候我们家的门变形了,家里的物件开始东倒西歪,房子也塌了,我们那栋楼四楼下面全部埋的都是人,我外婆个子小所以跑出来了,出来的时候世界一片灰暗,当天晚上我们家一直在电视机面前等待消息,因为信号中断,电话打不出去;接下来的内容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和剧情有关的东西,这部影片讲述了驻唱歌手肖兰(吕星辰饰)是一名孕妇,她离开成都前往什邡,在遭遇男友陆地(高亮饰)的闭门之痛后一气之下来到医院打胎,沮丧之时突遇地震袭击。
震后的什邡市妇幼保健院濒临倒塌,院长率全体医护人员保护全院近20多名孕妇紧急转至罗汉寺,寺院住持破例收留众人,自此寺院变产院,禅房变产房。
这期间肖兰目睹了地震对生命的摧残和母亲们的负重,亲历了灾难中人性极限的撕裂与挑战,同时也见证了108个新生命在极端时期辉煌的诞生。
接下来说一下这部片子创作原型,因为有的朋友可能不太了解:四川省什邡市妇幼保健医院的院长桂逢春表示,地震发生时,医院一共有20多个孕产妇和新生儿。
地震发生后,医院的房屋和设施设备损毁严重,住院大楼成了危楼。
医院周边,最近的转移地点只有罗汉寺。
5月12日下午5点,医院相关负责人找到罗汉寺当时的住持素全大师,讲明医院的情况,请求帮助。
素全大师没有犹豫,爽快地答应了。
当天晚上8点,所有孕产妇和新生儿都被转移到罗汉寺内的帐篷里。
汶川地震发生后不到6小时,什邡市妇幼保健院就搬进了罗汉寺,临时产房就搭在罗汉寺院内。
5月17日1点,医生把冯利华接进寺院,诊断后,决定马上安排手术。
5月17日清晨,罗明贞溪出生了。
罗明贞溪是第9个在罗汉寺出生的孩子。
至于我为什么会给这个片子这么高的评价,不是因为这个片子是吴京主演的,实话说除了吴京以外,其他的演员我一个都不认识,但是这并不影响我观影,因为这个片子特别的真实,没有半点的虚假,他没有去刻意的煽情,它没有特别高端的包装和宣传,但是这部电影它能让我共情,让我在观看的时候感同身受,甚至几度落泪,只有真正的经历了才可以感同身受,所以我把她介绍给还没有看过片子的你们!
2008年5月12日8.0级的汶川大地震,印象中那时候的我还在上初中,新闻特别大,老师都在说汶川发生了大地震,那时候的我没有手机,没有网络,一切都是身边同学和老师口述传达,偶尔会拿两块钱去黑吧,页面也会有大地震消息,我也会点进去看一下,我没有亲身经历过大地震的恐怖,所以很多东西我不会做评价,不会去随便写自己没有经历的感受,一百零八这部电影很多人嫌弃女主角,其实不然,我觉得女主角这个角色或许就是一个摄像头,用她的眼睛看周边的痛苦和灾难发生,女主感情戏或许就是大地震中每一个遇难的人,都有的那么一份情感,情侣之间,夫妻之间,父母之间,在吵完架之后,当你面临死亡,面临灾难的时候,你会想到你的亲情或者爱情的那一份牵绊吧,弹幕很多人嫌弃女主,我觉得还好,不管是谁,就算不是女主别人也会有这样的感情存在,罗汉寺一开始和尚不让进,最后主持让他们进去,其实这个不让进的和尚不坏,最后他也救了一个孕妇,108是生命,108个生命诞生,108个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
这是以真实事件改编,没什么好吐槽的,电影不比真实,真实地震,我估计我都站不稳了,因为我会晕旋,我记得地震时余震影响到福建的时候,我有那么一瞬间头晕了眼前突然黑了,我以为干嘛了,我周围好多人说,刚余震了,问我有没有感觉到什么,我说,身体揺了一下,眼前突然黑了,我不知道和地震有没有关系,但确实是这样,影视剧里看到的吴京,其实这场地震后灾难,吴京真的去了现场救援,所以他在不奇怪,影视剧感情戏偏重,基本都很感人,零八年八月八号八点八分八秒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全民欢呼,北京欢迎你唱响中国🇨🇳,那一年,那一天,真的无人忘记,罗汉寺救援历史也就这样被保留了下来也就拍成了影视剧。
完美的题材被俗套的剧情给毁了,这个故事既然是讲的是一百零八个孩子的故事却吧镜头给到了女主身上,女主却有是来找男主的一个俗套不能在俗套的爱情故事,这个爱情故事看了后并不能让人感到幸福也不能感到感到讲他干啥?
既然是要讲这个一百零八个孩子的故事这个视角不如给护士长或者和尚来推动剧情,给到女主,下雨就这跑出去转一圈有一圈?
蛇精病,
看了关于汶川地震的一个电影,我只想说,题材真的特别好,如果编剧和导演能好好把握的话,电影演的有点假,打着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噱头,看的几乎没有代入感,就好像看政治正确的故事一样,几乎没有让人物有立体化,形象化,每个角色好像都没有生命,没有对生死的一种震撼感,只有假假假,穿插故事线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给人很突兀,要死要活的,也没死,也不感人,连片名108也就最后女主的孩子是第108个孩子这一点关联,其他的啥关系也没有,和父母失散的孩子,父母来认领的时候双方都一点情绪也没有,就好像是正常的接孩子上下学,各方支援也没怎么提现,就感觉支援来了,大家很开心,可很多人失去了家人和家园,支援来了那种开心也不应该是庆祝庙会的行为吧。
保健院里的人跑到罗汉寺避难,孕妇作为主题,可也不怎么表现这些人物,就纯工具人。
看纪录片也比看这个电影效果要好,还会有感触,看完电影就想说,吴京作为封面选的好,点进来看完,吴京的镜头也没几分钟就挺离谱。
根据片名,电影所表现的应该是医务工作者的奉献与牺牲,众生面对灾难的悲苦以及这种环境下生孩子的艰苦,来展现母爱的伟大!
但整部剧一大半的剧情,在讲陆地和肖兰两个人的爱情故事。
都TM什么时候了,导演在你眼里,爱情比灾难和生命更重要吗?
好,你非要说爱情比生命更重要也行,你可以把片名改成《地震中的爱情》不是更合适吗?
你这部电影叫《一百零八》,你真的在乎这108个生命吗?
看完整部电影,我只看到两个孩子出生,而且我完全不知道孩子妈是谁?
这108在你眼里就是一个数字吗?
5月15日院线上映的小成本电影《一百零八》拿下3115万票房,但口碑却一路下滑,目前评分已经到达了5.2分的不及格水准。
近几年,一些讲述历史内容的电影,用代表人数的数字作为电影片名,无论是抗战题材的《八佰》还是纪录电影《二十二》,看到这个数字,甚至就能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一百零八》也采用了数字作为电影名的形式,这个数字代表的是五一二大地震之后,撤到罗汉寺的妇幼保健院工作人员在寺院接生下来的新生命的数字。
数字结合罗汉寺,刚好契合了一百零八罗汉的寓意,给人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
然而这部电影的内容,却配不上电影名字给到的这样一个大气磅礴的情景,因为故事的切口选择的太小了。
《一百零八》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的是五一二地震之后,什邡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护送医院孕妇到罗汉寺避难,并成功帮助孕产妇并接生了一百零八个孩子的故事。
从故事内容来看,无论是从寺院角度入手,还是从医护人员入手去讲这个故事,或者双线并进,从如何在震后面对各种条件上的困难,如何展现出震区人民自救的顽强生命力,都能够发掘出更多让人感动的素材,也能更加真实地还原当时震区之中的人民的生命状态。
但一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脉络,由不同的导演拍摄也会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主题和格局,《一百零八》这个无论从方方面面去看,都可以拍得立意深刻且荡气回肠让人感动的故事,偏偏选择了格局最小的爱情线。
在震区医护人员接生一百零八新生儿的背景之上,《一百零八》主要讲述了一对因为闹矛盾而已经到了分手边缘、想要打掉孩子的情侣,在突然遭遇五一二大地震之后,经历了相互寻找,在艰难的条件下将孩子生下来的故事。
导演应该是想借着女主角肖兰的眼睛,来呈现出震后罗汉寺抗震的众生相,但因为提取出来的爱情这条线太过单薄,也造成在最具宏大叙事角度的抗震内容着墨实在太少,更多是代入了肖兰陷入爱情之中的角色,小情小爱表现太多。
其实在电影呈现出来的故事框架之中,失去了女儿的院长坚持工作在一线,一向忌讳血光的罗汉寺僧众打开寺门接纳一众孕妇,半路大出血拦车的产妇家庭遭遇的债务危机以及如何寻回生活的勇气,失散孩子的家人苦苦寻找到自己孩子时的感动,众多的故事线每一条拓展开来,都是一个真实且生动甚至让人潸然泪下又能寻回力量的好内容,而这些故事又因为抗震这个主题天然可以串联在一起。
然而在电影之中,这些让人感动的点,导演全部采用了浮光掠影的叙述方式,十分潦草地跳过。
甚至在片尾花絮的时候讲到的,在震后的第一个晚上,罗汉寺僧众排成人墙,冒雨坚持守护完成了第一例的接生,只是看了当时真是状况的几个简单画面,就有极大的情感冲击力。
也这些内容相比,电影关于爱情故事仔细描摹,更是落入下乘,因为在地震面前,生命的逝去和新生命的到来,让电影制作方安排的在震区男女主角之间一次次地寻找和错过,甚至有点矫情的爱情变得更加轻浮。
但就是这样轻浮的爱情故事,直接让在罗汉寺被接生的一百零八个孩子成为一个噱头,堂而皇之地做了一个虚浮爱情故事的背景板,在有众多叙事可能的情况下,偏偏选择了格局最小的那一条路,想来实在是让人感到可惜。
甚至有评论说到,片尾几分钟的真实花絮内容带来的感动,都比108分钟(又一个刻意契合的数字)电影带来的要多。
所以,用这样一个取巧的方式,给灾难套上一层爱情的外衣,原本一个在抗震过程中互帮互助的内核,变成了爱情内核,用贾冰的话来说就是小了,格局有点太小了。
本以为看电影的时候会哭,但是湿润的却是结尾的纪实,主线虽狗血,但是支线还挺丰富,但是却缺少些笔墨,地震寻亲着实不易,有一丝消息都会紧紧追问,这个地方没有名字,会继续到下一个地方,直到帮助找到亲人为止,灾难中,新生命的诞生真的会给人希望,一百零八就是他们的希望,一百零八颗佛珠,也着实圆满了
呵呵,少年水浒传
本来题材能够发挥的余地特别大,结果尴尬的感情线生生拍出了狗血味儿,保大保小,强行煽情,让人感觉一百零八这个名字是在碰瓷。全片视听语言都极其普通,信息传达全靠对话,看完全是家庭伦理剧的观感。另:花絮比正片好看,108分钟三流mv。
看之前很担心,会不会搞个纪录片出来,幸好不是!昨天看的不够过瘾,等到电影院上映了再去看。
太戏剧化了,太剧本了。我是真没想到它是个爱情片,哈哈哈。谁能相信我哭的部分是地震片段和解放军救援呢。这个故事太沉重了,一生都忘不了电视上的新闻,再想想如今疫情,真的是感慨良多。男女主的故事是为了串联起来整个救灾过程,但是一个孕妇她走不远啊。与其让她乱跑,不如一直在寺庙里安心养胎,以小见大。其实他们感情真的挺感动的,隔壁小情侣都依偎在一起了。“曾经我们形影不离感受彼此的心跳却总是争吵,现在我们远隔千里却彼此牵挂。”灾难,能见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不喜欢莫名其妙的串联,太刻意了
五星支持,故事的确没写好,我似乎能理解背后的原因。当年地震,许多寺庙都没有倒塌,阿弥陀佛真实不虚,罗汉寺的故事将传颂千年!愿我这次手术平安顺利,阿弥陀佛!
珍惜眼前人,学会去爱。我感受到了电影传递的价值观。
这能叫电影吗?
依旧还是找不到人
温情脉脉,以个人悲观表现大灾难
那时候很小亲身经历 给吴京韩红还有人民解放军加分
希望男女主别演剧了,演技也差,台词也差。女主只会面无表情掉泪,还不如配角。多好的题材,被你们全毁了。
换个导演的话真不至于这么低分
作为讲述汶川地震一角的电影,本片虽有故事原型,还参加了北影节,但成品相当不行,全篇都是满满的刻意,没有讲故事的能力刻意制造故事,刻意的人设、矛盾、转变与煽情,就连客串的吴京,也要刻意给他没有营养的镜头。男女主都作的让人讨厌,关于他们之间问题的剪辑十分跳跃,无法让人带入;女主太讨厌了,智商堪忧,都大地震了,还一直在那傻愣着,别人提醒她快跑也不动,身体虚弱还下着大雨,不顾肚子里的孩子四处乱跑,之后也不实名登记,故意拖延与男主重逢时间,真不是神经病?而且她那诗朗诵的台词功与面瘫演技,真让人不舒服。整个地震也完全没有真实感,看不到人类在面对天灾的脆弱和死亡,还一会儿震一下,就为了不搞死女主,镜头语言、剪辑和调色也相当网大,关于罗汉寺的奋斗史,尤其是遇到的困难,也没体现出来,这真是一部无脑尴尬爱情片。
音乐情绪和画面融合的很好,喜欢。
有些人物的出现让人觉得是为了让他们出现而出现,部分人的台词真的很刻意。和老陈聊天,觉得如果让《我和我的祖国》某一个导演来拍都绝对更宏大深刻吧。ps影片开始女主的丧让我以为男主已经死了,但????我以为结尾还会补充说明……结果?突如其来的结尾
可以看得出,导演想以小见大,通过一对恋人,看到当时的那场灾难给与社会的众生相。但是主次分不太清好像,想突出罗汉寺的僧人,想突出妇幼保健院里的医生护士,想突出那个情况下所有人的热忱的互助关爱,但是都很不突出。。。拍的很多地方就很刻意。。。整部影片108分钟,前面100分钟的电影,叫做地震恋人,后8分钟的纪事,承包了所有的感动。这个题材拍出来,评分这么少,也是绝了。电影3星吧,题材我给➕一星鼓励。Over~
这么好的题材,拍成这个样子,充满了毫无节奏毫不控制没头没脑的刻板、僵硬、煽情、自我感动,要不是这个题材我都要爆粗口了…
普度众生
说实话,应该3星左右。但是我想到了这部电影背后,那份人性的真。素全法师说:见死不救,就是佛门最大的忌讳。所以,这也造就了后续的一百零八。这个对佛门来说有着些许特殊含义的数字。当男人们举手去医院拿物资时候,那一幕像极了复仇者联盟。其实很多人总在问,为何中国没有漫威宇宙,超级英雄。其实不是没有,当人民子弟兵出现的那一刻,万众的掌声,就已经证明了,吴京的战狼爆火,也已经证明了,中国不是没有漫威英雄,每一个危难挺身而出的人,都是我们的英雄。
北京国际电影节"线上影展""独家放映"单元的《一百零八》好不容易抢到票,看完后。嗯。。。这导演对电影艺术是不是有什么误解?人物特别标签化、情感没有个铺垫直接煽情、没什么镜头语言而还过度的使用配乐渲染还把低频调的那么高。在说说细节化的东西,例如一个孕妇差点难产,而说话状态比播音员还有气质?最重要的叙事也没有在108个孩子主题上,特别散还有很多没必要的情节。剪辑节奏上也毫无时间感、空间感。我不能说这部电影因为以汶川地震为题材就委婉的评价,更是因为想要拍这种题材,要比独立电影和商业电影需要更大的责任感。所以我打分的话肯定更低,一颗星。希望导演能重视导演责任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