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卡
Eureka,鹳看蓬莱(港),魔幻尤里卡(台)
导演:利桑德罗·阿隆索
主演:维果·莫腾森,齐雅拉·马斯楚安尼,阿莱娜·克利福德,莎迪·拉伯因特,阿达尼洛·雷斯,马西奥·马兰特,维比约克·莫林·阿格尔,拉菲·皮特斯,路易莎·克鲁兹
类型:电影地区:阿根廷,法国,葡萄牙,墨西哥,德国语言:英语,葡萄牙语,拉科塔语,查蒂诺语年份:2023
简介:阿莱娜厌倦了自己在松树岭保留地的警员工作,于是她决定不再回应无线电呼叫。她的侄女萨迪白白苦等了她一整个晚上。受伤后,她在祖父的帮助下开始了奇幻旅程:她穿越时间和空间,飞往南美洲。最终,她不再观看那些无法让她产生认同的黑白西部片,当她听到那些生活在森林里的人的梦想时,她感到一切都变了。然而,所有这些都不会有定论……..详细 >
#7th PYIFF# 三段故事 三个画幅展开之间的转换却很巧妙 第一段 西部片变为电视机画面真的很惊艳 还有第二段第三段鸟出场的瞬间 全片导演调度也很戳我 很多镜头都有前后景一起提供信息 还有第三段的英雄之路的说法 第一次看阿隆索的片子 体验还不错
要是黑色电影再长一点就好了
#7thPYIFF2023 小城之春厅三段故事,全程丝滑转接,第一段还原西部,最后寻找的心心念念的女儿居然举起枪对着自己;第二段很通灵,女孩变身鹳鸟飞向雨林引出非常阿彼察邦的第三段故事,很美,但太漫长ps:和余华老师同场,他中途退场,我中途睡着,现在国际电影的趋势都是全程音效只使用同期声,放弃配乐,多段叙事了吗? @2023-10-11 20:23:57
三种画幅的影像连接了印第安民族的古今,不管在哪个世界里印第安人都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状态。第二段的小镇故事里在调度上放大了各种等待的时间,恼人的电台通讯让这种等待更加焦躁绝望。第三段化成鹳鸟治疗族人身心,充满神性。
唯有空间是真实的,而时间则是人类虚构的。
【2023】【10.13】(2.5)#7thPYIFF—@2—3号厅第一段:十分专注第二段:半梦半醒第三段:不知所云第一次看电影看到状态莫名涣散 也算是一次奇特的体验((昏昏欲睡的那几分钟 看着屏幕取景大框架没什么变化 在半梦半醒中挣扎 虽然我知道女孩的情绪在细微却又急剧地变化着 但屏幕外的我就是困得不行 更别说试着去沉浸与共情恍惚中莫名思索着某种程度上「人类」被称作「我们」简直是惯性的谎言
好像把史前到后现代的人类史都忧伤地讲了一遍
不如安乐乡,印象中看安乐乡没这么沉闷,尤其还对那一段配乐突起印象极深。这部做的更极致更实验,无配乐,匀速时间,呈现了相当多人物在等待接下来某件事物发生的情节,这些日常生活中被忽视却不可或缺的时刻,同样值得记录,而电影正是试图借由这样漫长的无聊的等待去铺垫出那么几个足够引人惊奇的“尤里卡时刻”,从这个角度来看,本片的确称得上一次影像探索实验。
前两段接的非常好,印第安妹妹的痛苦把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命运连接了起来。第三段我是真的没看懂,也许这个故事结束在鹳在雪天飞上天会更好……
最后一段真是。。。
还是比较跳脱的
纵然有说得上出彩的段落衔接处理,但我现在对这种片子确实也有些接受无能
再次印证主竞赛外出神片。这部片不在打分系统的游戏规则里没法横向对比,但比起浪费时间的怪物和小行星城,我宁愿把它再看两遍。同样是俗套的三段式和黑白戏中戏,至少能享受一下优秀的视听技巧。第一段干净利落余音绕梁,第二段大家都喜欢,暴风雪中窗内那一刻的宁静很容易引起共情。第三段不好评价,高等文明拍落后文明的时候总带着些不可避免的高姿态傲慢
阿根廷
好喜欢第二段 她是庇佑这片土地的鸟
也是一部睡睡更健康的片子。第一段颇有兴趣的看完,第二段强撑着兴趣看完,当女孩变成白鸟飞离,突然清醒并被击中;第三段就在逃离部落中缓缓睡去~~
片子在形式上有些尝试,亦幻亦真………在现实和超现实、时间和空间、具体与模糊之间任意穿梭………看似讲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讲!
4.3/10 #NYFF61 三段体结构所能展现的仅有只言片语,取神性或灵性而代之的则是漂泊的碎片感和不调和感,不仅时长和篇幅上令人费解且失衡,三种类型并未能共构独特的世界或是产生更有机的脉络,最后只能依靠某种并未被深层探究的符号勾勒起大体轮廓,但内里遍布着乏味的模仿和自作聪明的历史性关切,导演似乎努力构建一种关于泛美洲殖民/后殖民的重想象,但是最后只是呈现了它对影史/类型的观察所得,并未能呈现令人信服或着迷的论述,而对图像本身的把握也仅有第二部分给予人惊喜,而最后部分则最为模糊或失效,最后也只能依靠可被预料到的“魔法”和符号回收来仓促收尾,不知从何而来不知向何处去,这样对近代史/殖民的描绘似乎只是自作多情的诗篇和语焉不详的散文,在表面的浮光之下难以分辨其真正的目的。
这很李迅
导演疯狂炫技,在看了人海同游以后跑来打分我邦哥是那么好模仿和致敬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