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死人还破不了案,还受不了主动上门受死的莲花教,表演痕迹太重,虽然这是韩剧的标签,但太作的场景几次笑出眼泪(疫情追剧三年还是难以适应,)…..虽然是真实事件改编,但片子拍成这样子只有快进⏩.PS,东邻人口少,恶性案件却如此惨烈,还有较完善的司法体系舆论监督…….唉.想想也阔怕.
韩剧的通病都是虎头蛇尾。
前五集和最后五集的质量是极与极的反差,整部剧似乎在探讨人性的恶与善,而且都是绝对意义上的。
但是主题非常混乱,到了后面整个就是对观众的说教式思想灌输,剧情展开非常少。
其实到底,编剧也没有把psychopath这个概念讲明白,什么停止不能停止。
都是人心,跟人格无关。
这部剧里连成东日的表演都夸张做作、故弄玄虚,别人更没法看了,人人眼神放空言辞闪烁,这是导演对风格的选择吧,有点招人烦啊尹相铉为了理解另一个杀人犯的心理,竟然特意把连环杀人犯从监狱里弄出来跟他赛车?
冒着失血过多休克,然后同归于尽的风险,中枪之后明明有后援的情况下非自己一个人开车载犯人,后面还没有跟车的??
这剧怎么做到女一女二都讨厌的,一般怎么着两个里该有一个讨喜的。
结果女主虚张声势挤眉弄眼,为了达到目的不顾职业操守,还说什么没见过能维持好婚姻生活的变态,那让那些世界闻名的连环杀人犯情何以堪。
女二长得倒挺可爱的,不过只要不盯着就到处添乱,还圣母心泛滥,从现行模仿犯到过往连环杀人犯同情个遍,自作聪明都没有心理学背景就跑去准备教连环杀人犯重新做人,她要是成功了女一这个“专业人士”就成了个笑话女记者竟然可以在警察局的各个部门乱窜,从鉴证科的实验过程到刑警的内部会议一个不落,警察局是不是缺个看大门的啊两个杀人犯总共杀了超过20人,谁死了怎么死的没人管,都在讨论杀人犯是不是情有可原、有心停手?
这个题材即使不是《信号》,也不该这样,拍成这个样子才让人更生气
什么是人呢?
应该是能用心中的牢笼困住野兽吧!
总觉得每个人都有些许人格分裂,不过是绝大多数非病理上的人格分裂都可以被自己察觉,可以用锁链用牢笼困住那些邪恶的灵魂,用一副云淡风轻的美好模样自顾自的生活着,憎恨着也恐惧着又或者羡慕着岬童夷。
不想讨论是非对错,我的三观也不过是何种因素矫揉造作的结果。
谁知道自己本性如何,人活着不就是因为想活着么?
抛却三观,摒除善恶。
我只想写点文字,有关爱情的文字。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找不到灵山,看不见丁庄,对于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是数不尽的厌恶和恶心。
看来还是谈谈爱情吧,在这奇奇怪怪的世界,做个傻白甜刚刚好。
陌上花已开,君可缓缓归已。
记得这是钱穆王思念妻子时写去的信。
当柳泰武问马智育愿不愿意当他的索尼娅时,突然特别希望马智育可以这样回答。
只可惜她有她的疯僧,他最初期望的是医生。
就这样命运的齿轮又开始再次旋转,悲伤弥漫。
那时候我就明白柳泰武必定无法回头了。
如果无可留恋那么又怎么可以停止曾经活着的信念?
或许在最后,最后在马智育的回忆里,她们已经悄然间占据了彼此的心吧!
柳泰武未发送的短信应该是给马智育的,他很抱歉,很抱歉那个剪刀石头布的游戏。
当马智育翻出那幅可爱的漫画,说是怜悯的时候,我想柳泰武一定开始回头了吧。
人能坏到什么地步呢?
谁知道呢?
不过是杀生吧!
杀异类,满足生存与欲望,杀不符合规则的同类,维护生存与秩序。
不过是想活着罢了。
最微妙的情感,然后天平倾斜。
想要的不过是一点点温暖罢了,可是总归来的太迟。
又或者有些人的基因里就带着反社会的因素,他们不适合来到这个社会,也不是个被这个社会接受。
记得柳泰武得知马智育可能嫁给他时,那种微笑似乎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可她不是他的少女,也不想成为他的少女,当她开始心动时她只觉得那是同情与怜悯。
不然为何明知道他是危险人物却离得那样近,明知道是变态杀人凶手还一直喊欧巴。
可心中的天平倾斜的太厉害,即使低下去的那一边缓缓升起来了还是很难察觉。
每个人心中都有善念,我们都期望着美好,期望着有一个春暖花开得明媚。
所以柳泰武才一直一直试探性的对马智育说那么多,那么多。
每一字,每一句都是颤巍巍的伸出手,却害怕一不小心伤害了最温暖而又美丽脆弱的泡沫。
如果,那个午后可以提前,回到那十二岁最开始的时候。
少年说:你愿意做我的索尼娅么?
少女说:陌上花已开,君可缓缓归已。
多美好的结局,可惜,就像有些人你永远不必等,有些事也永远不要期望。
等的人永远不会来,期望早已在开始时便已破碎。
记得还是高三追的,虽然自习课已经很玩才下课,但还是挡不住我要熬夜追它的冲动,可能是之前没碰到这种题材的剧,所以一下子就被他的剧情吸引了,每集看完都有想立马看下一集的执念,但是韩剧都是一周才更新一点的,所以等待的时间真的不好熬啊。
女主角有几次的装扮真是太帅了,女儿金智媛当时就觉得她好看啊,现在也是很火了,现在纯粹记录一下我追剧的心情起伏,噢还有里面的主题曲也很好听,跟剧情搭配的很完美。
一开始是因为尹叔看的,再加上犯罪题材的作品我很喜欢,所以一直追但是虽说是个犯罪剧,跟电影还是没法比,电视剧能拍成这样也是很不错滴只是这个剧对犯罪、杀人强调的不多,但是更强调犯罪心理不光强调的是犯罪人的心理,更强调的是每个人心中的魔爪,正像剧里说的,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岬童夷这并不是意味着杀人,而是说,每个人心中都存在魔,它可以扭曲自己,也可以影响他人在这个方面本剧最主要是从河、吴、柳、杨、博士,这几个人来突出的但是,本片最突兀的地方就在于将要强调的“人人心中都存在一个能将自己或他人变成岬童夷的魔爪”放在了太后面。。
在犯罪杀人方面,手法我就不说了,但最点点点的是,柳是不是也太幸运了。。
要杀红衣服的就有红衣服的,要杀涂指甲油的就有带指甲油的。。
还有,虽然介绍说柳很聪明。。
我点点点,我觉得他只是刻意靠向了岬童夷,聪明我不敢说,因为很多电影里的杀人犯都比他聪明(偶比较爱看美利坚的),但是这正好透出了中心,他的思想最终扭曲了自己,让自己无法停止。。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剧很有吸引力的让我追,而且在感情戏方面比一般的韩剧要少(幽灵除外)。。
很有进步,还是很吸引人的
就像是小时候许愿一样说,只要大家相亲相爱,互相理解就不会有伤痛了,大家站在圣光的沐浴下脸上堆砌幸福。
这种想法在我初中时候就丢掉了,那时候觉得似乎实现不了,现在觉得我当初真煞笔,只是没想到看完这部剧重新让我想起以前的煞笔了,这煞笔剧情。
没看的人我不建议你看,真心不建议。
这个剧已经不是恶心人了,简直破坏 我对善良,有爱心和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相亲相爱的理解。
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反胃。
以下为吐槽点1 任何案件没有完美犯罪这一说,这像是所有刑事案件与衍生的剧作所遵循的基本守则一样。
就像现实中的案件一样,最终警方还是依靠对比DNA抓住了真凶李春宰(故事真实原型)。
但是在剧中,二十年前的案件因为搜查原因没有得到证据我能理解,但是现在出来的模仿犯,骑了一辆无牌照摩托,带着头盔,带着手套作案,于是就没有留下任何证据。
这仿佛是在强行逼着我点头同意。
没有监控,没有走访,没有还原被害人的行踪,甚至没有找嫌疑人做调查,然后大家仿佛都认为他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于是大家束手无辞,只能看着嫌疑人再杀人,然后大家重复。
这种剧情也就这编剧敢写。
‘2 剧中的感情线实在膈应人,莫名其妙互生好感,然后不顾一切的爱?
我像是在看郭作家的青春疼痛文学。
更何况剧中是什么情况,轰动全国的岬童夷杀人事件再次出现,接二连三的出现模仿犯,全国的目光注视这里,我们不抓紧时间搜集证据,监控嫌疑人,减少下一个案件的发生。
你们在谈恋爱,还是四角恋?
总共四个人,你们在搞四角恋?
这种行为模式本身就不讨喜。
甚至出现嫌疑人与被害人的救赎,感情,甚至在确定嫌疑人的身份后还坚持搞四角恋?
编剧啊,谈恋爱要分场合吧,这种剧本身就不适合感情线吧。
韩剧总能在任何时候谈恋爱门诊室无语。
’3 死者的工具属性。
这部剧不在乎死者,我可以很肯定的说,这部剧不在乎死者。
死者出现的画面就是被嫌疑人引诱,然后杀害,此外再没有任何作用。
这是我最气愤的,你们同情小时候被家暴的嫌疑人,理解小时候的岬童夷,甚至他死了你们祭拜他,但没有人再为死者悲痛。
4当嫌疑人要杀人时,他们做的不是保护死者,而是想找到为什么他会杀人。
制止犯罪行为不应该在探究原因之前吗?
甚至预告杀人的时候不限制嫌疑人的行动,出现死者又无能狂怒?
拔枪就射?
这种逻辑模式真让人无语。
5法律是小孩子手里的玩具吗?
如此罔顾法律。
杀了七个人被判十年刑,最后无罪释放,驱逐出国,甚至不限制自由让他在街上闲逛?
我看到这里脑子都蒙了,这是怎样的脑洞啊。
重刑事犯不带镣铐,不带手铐,甚至和其他犯人出现在同一精神病院?
哇哦,我一度以为这是魔幻剧。
6对不起,我应该理解你的。
嗯,这是没有被杀害的幸存者对一个连续杀人犯说的。
我应该理解你的,你杀了那么多人,甚至残忍的侮辱尸体(记得那个扫把吗)但你是个可怜的孩子,因为我没能理解你,所以你杀了人,我对不起你。
嗯,这个逻辑很合理,很能打动人。
然后你被人杀了,因为我没能保护好你,你说你要重新开始的。
所以我哭了。
这是女主对一个杀人犯的心理活动,怪不得她叫玛利亚,她是真圣母啊,我真想给她立个牌坊,上书:你麻痹你恶心到我了。
1.关于为了抓到岬童夷所付出的代价。
无念父亲的死,杨科长女儿的死,杨科长作为第四次连环杀人案的间接帮凶,大家都在不惜一切努力地找到岬童夷,直到很多年后岬童夷已被世人淡忘,即使最终岬童夷被抓到并即将处于最高刑罚,大家的心中还是烙印着着岬童夷给自己带来的伤痛,无念一直有怀疑过自己的父亲,杨科长被要抓到岬童夷这颗疯狂的心束缚,间接导致无念父亲的死亡,无念的父亲也间接导致了杨科长女儿的死亡,虽然岬童夷最终被绳之于法,但是却让无念和杨科长失去了至亲;玛利亚还是摆脱不了岬童夷,因为她因此利用了泰武,一开始她对泰武的态度是和其他的精神病人是一样的,温柔又热心,直到知道泰武是copycat之后就没有把他当人看,只是一直冷漠地在利用他,她急于抓住岬童夷的那颗急躁的心让她变了样。
我一直在想这样的代价去换岬童夷到底值不值,只能说追求正义的道路上大家都会被很多东西蒙蔽,因此牺牲掉自己所爱的或者很重要的东西,但是也只有这样大家才会更加愿意往前走,更加珍惜当下。
2.关于人性的转变。
车道赫年少时被崔父强奸,并目睹了自己的母亲被其杀害,从而开始了第一次杀人,接着是不断地杀人,到后来完全是被变态和疯狂的,可以说是兽性侵占整个身体;泰武也是,因为听到父亲对他的评价,听到了父亲认为他是怪物,因为从小遭遇家庭的冷漠,当看到自己的父亲被杀害时(在这里我不确定杀害泰武父亲的凶手是谁,但我总感觉不是泰武,甚至我还怀疑过凶手是泰武的母亲),因为无念的一句戏话而把岬童夷当做杀害父亲的凶手,从此视他为英雄,为神(就是以此我认为杀害泰武父亲的并不是泰武),因为假岬童夷的朴虎硕,从而开始一发不可收拾的模仿杀人之旅。
他们的经历都很可悲,但并不是他们成为现在反社会人的直接原因,也不是借口,他们第一次杀人之后,激发了他们内心潜在的兽性,潜在的变态思想,就像韩博士说的,某个瞬间激发了某种潜在的动物性本能,他们并不是天生这样的,而是后天被兽性所主导的。
这世上也许也有那么些类似经历的人,他们没有因此变坏或者犯罪,有可能是没有这样的瞬间激发人性的转变,也有可能是在面对同样瞬间时,他们的人性思想打倒了兽性思想。
3.关于泰武的情感。
在我看完最后一集之后,我突然释怀了,泰武一直是内心没有情感的,长期以来面对家庭冷漠与孤独使他没有心,不懂什么是情感;感觉泰武对智郁的情感,就像剧中所说,“虽然你比我年轻,但是很像妈妈”,智郁对泰武一直是用心去教导,用心去帮助救赎,是很单纯的思想,没有利用也没有厌恶,泰武在智郁面前总是能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且会逐渐找到一些情感,比如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愧疚。
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妈妈教我们的,也就是启蒙,但是泰武没有得到这些,而是泰郁教会了他,还记得那一次吗,智郁拔掉木块上的所有钉子,告诉他上面的印记都是你对他们造成的伤害,这些就是一个个伤疤,你知道愧疚的感觉了吗,泰武虽然皱着眉头说“到此为止吧”,其实他是有感觉到的,但是他20多岁的人生以来,从没有人告诉他这叫愧疚;泰武对医生呢,就是一种依赖吧,第一次见到医生,那么热心那么温柔地为病人洗脚,泰武应该是第一次感觉有人为他着想,关心他照顾他,这种感觉是很贴心很温馨的,就一直很想依赖医生,很依赖被人关心的感觉,以至于后来医生变了,泰武才会一直去问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医生你呢,医生你为什么不愿意相信我呢?
由此而见,泰武并没有喜欢这其中的哪一个,因为他还缺少很多正常人有的情感,也就是他对智郁所说的“你既爱笑又爱哭,且还是个富人,因为抱有太多怜悯了,我觉得你最适合我教了,善心”,泰武缺少很多正常人拥有的可以喜怒的内心,需要更多的教导去学习,在这之中对智郁的信任和对医生的依赖都会让我们误以为是喜欢,其实泰武还不知道什么是真正意义的喜欢。
(声明我是标准的泰郁党,内心当然是十分希望泰郁之间是有爱情线的,但是看到这里我释然了,泰郁之间这样的情感,这样可以信任的友谊我觉得很不错了。
)4.最后,关于结局,我一直都在想着泰武的悲剧是什么样的,但没想到是这样,没想到会在陌生的街头被陌生的人狠狠地捅了很多刀,也许有人会问,如果泰武先出国了,那他是不是就真的自由了,我的答案是是否定的。
就像我以上第2条写的,他内心的兽性一直潜伏在身体里,说不定会在他出国后的日子,在某个瞬间又激发出来了,就像他死之前所说的“果然是不能停止的。
”死亡才是阻止他们兽性再次出现,阻止再次开始反社会行为的唯一途径了。
(话说看到这一幕哭死我了,泰武确实很可恶,但是这段时间一直牵动着我的心,带给我很多欢乐,所以很不舍,整个大结局充满很多泪点,总之感触很深)所以说死亡对泰武来说才是真正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解脱。
最后三人对话的设置我觉得很美妙(?
),可以用这个词吗,我的理解是在面对许多困境或者艰难的抉择时,要理性,而不是冲动地很快下决定而做出极端的事情,理性就是像人,所以还是美丽的,极端就是非人,是丑陋的。
面对岬童夷的时候,玛利亚想过不去救泰武,让其吃毒药后中毒身亡,但是最终放弃了;无念也放下了对车道赫的痛恨,对岬童夷一直以来的仇恨,同意用怜悯的力量送他离开。
他们都放弃了极端选择了理性,放弃了丑陋选择了美丽,正因为世上理性的人是大多数的,世界才是那么美丽。
如果要看这部剧,估计我只会是因为小变态和智郁的桥段。
剧设的小变态内心如果有过爱和依恋,那对象肯定是智郁,只是我不懂真正的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到底会不会可能让人性正常的情感在自己思想灵魂处扎下一点点的根。
如果可能,那小变态一定爱过,哪怕是某个瞬间,他有了正常人的感情和思维。
真的对精神病患者,心理扭曲变态的人不甚了解。
但是总还是天真的希望小变态跟智郁有点什么。
因为智郁摩托车上忽然抱紧小变态的时候,小变态露出了微笑,不是邪恶的那种,或许那个瞬间他觉得自己有了爱人的能力,所以体会到了被抱紧的幸福。
人总是善良的天真的希望有天使来度化改变邪恶。
所以智郁曾经是可以度化小变态的天使,但是恶魔不愿意自己的代言者改恶从善,所以小变态被刺死了而智郁哭得很伤心,原来她从来就没有恨过小变态,她一直在等待小变态回过头来
其实是在微信上看到一篇介绍电视剧《信号》的时候,提到剧情里讲述了韩国五个“长期未结的悬案”,都是源自真实案例。
《岬童夷》是其中之一,所以现在观看的。
虽然在2014年就开始播放了。
我是那种胆小的人,想看又害怕看这样的矛盾体,所以在第一集,那个夜晚,长长的路,两边的草被风吹的摇晃着,缓缓响起的口哨声,还有伴随而来的漆黑身影,我都是音量调到很低看过去的。
整部剧情里就是以回忆20年前的9起连环杀人案开始。
从第一起,穿连着故事主人公,走过20年。
从虎唤妈妈调职回到日碳,从治疗所的关于 岬童夷 的红色涂鸦开始,重复着20年前的每一起案件。
【喜欢韩剧,剧情悬疑,犯罪,真实事件改编的人,可以看看/这里只是讲下我的感受,并没有从专业角度谈剧情,人设,演员专业度之类】剧里主讲警察和杀人犯之间,寻找和躲藏的故事,没有特别讲述被害人家属之类。
都说天才和疯子之间只有一线之隔,实在不能理解疯子的所作所为,可能是天生,可能真的是被某件事刺激到,就像岬童夷很佩服金在熙的勇敢,作为最后一起案件的目击和存活者,能够走出阴影,成为精神科医生,把自己活得很好。
当然对于亲眼看着儿时好朋友在自己面前死去,以及对岬童夷的痛恨,一直都是没办法解脱的。
但她又是善良的,最后的最后,仍然想着去帮助柳兑五,那个模仿犯,接连进行7起杀人案模仿,并且再次让当事人“剪刀石头布” 选择生死。
同样善良的还有马智郁,曾经的问题少女,到后面的网络漫画作家,她很轻易相信柳兑五,相信车道赫,和吴医生相比,她还有少女的单纯。
当然最终这些都是成长的经历。
通过她,柳兑五,想着停止下来。
通过她,了解到最初的车道赫,变成岬童夷的真实原因。
还有杨铁坤,虎唤妈妈,一辈子都在围着岬童夷转,寻找真凶。
在追凶中,误打误撞变成了岬童夷,承受着妻子的离去,女儿的瘫痪在床,最终离世都没能陪在身边。
被误解,被砍断手指,从高职自降日炭警察署,到被除名,他很激进,过程也很心酸。
疯僧,河武念也是以寻找岬童夷为目标,因为儿时父亲被误认为岬童夷嫌疑人,最终没能很好的解释清楚就离开人世。
虽然追查中,他被枪伤,差点死掉。
但个人认为是比杨铁坤幸福的。
因为在追查的过程中,他还有亲情,有院长,有那些孩子们的陪伴。
中途挽救了马智郁。
并且收获了爱情。
因为是真实事件改编,剧中岬童夷是落网了,可是搜索相关新闻中,关于真实岬童夷的介绍很少,只是知道这是一个超过公诉时效的案子,没有结果,我想所谓的犯人还在生活中以某个身份好好的生活着。
不知道他看过这部以他为原型的电视,是否也像电视里那些疯子一样,斜着嘴角冷笑呢?
最后说下这部剧里我认识的几位明星吧河武念是很正的角色哈,只看过尹相铉在《秘密花园》里的角色扮演,花花公子外表的歌手,头发也要长很多,完全是两个型。
不过最有特色的我认为是他的嘴,这里短发更精神。
不是很喜欢马智郁这个角色,看过金智媛的两部剧。
《继承者们》和《太阳的后裔》当然印象最深的肯定是后面这部剧,皮肤好好,眼睛和嘴都很有特色/吴医生--金敏贞 是鹅蛋脸么,喜欢剧里的任一款发型,西服穿得也很好。
话说眼睛真的是超大柳兑五--李准,其实是我喜欢的男生类型,高高瘦瘦,单眼皮哈哈,不过网上介绍不多~至于车道赫--郑寅基,好印象还留在《秘密花园》里那个为了解救电梯被困者,最终光荣牺牲的那个高大尚爸爸形象,结果这里演绎变态杀人狂,恩,都是演技啊还有尹君尚,这里貌似没什么台词,河武念警署同事,不过因为先看过《皮诺曹》,他是男主奇河明的哥哥,那个曾经的好好少年,因为家庭变故,最终走入歧途,所以在这部剧里看到就认出来了。
闵成旭,扮演的也是河武念警署同事,相对会有些台词,和镜头。
对于他的印象同样来自于《皮诺曹》那个拍摄总要在自己头上戴个发箍的男记者张找茬,其实挺搞笑的,剧里收获的爱情也不错英美-林彩环,警署唯一出境率最多的女同事,游泳 的片段,身材好好。
写到这里才发现,原来她就是《皮诺曹》里张找茬收获爱情的那一位,女摄影。
要不是因为剧荒,简直一集都看不下去!对于评论里那些说不好看,说已弃剧的还给三星四星,简直不能忍!!!
好一般的演技…
小天使和小变态好好嗑,阿媛的学生妹造型好元气好漂亮
刚看,不错
我不认识那个女一和男二啊 就是觉得他俩挺难看的 但是挺顺眼。不行不行,看完后实在不行,没有惊喜 太拖沓了
补标,韩剧经常都是虎头蛇尾的。
惊艳的李演员对李准的印象一直是坏人怪人专业户,直到爸爸好奇怪,才发现他已经成熟太多。
说好的悬疑呢,全是玛丽苏你欺负我傻是不
之前就有所耳闻李准在这部里演的好,快进看到他撒花瓣的那集就果断奔结尾去了,什么烂剧啊,也是好牌被打烂的代表了吧,已经成型的剧本和无人不知的案件背景,就拍出来个这?开不开上帝视角都bug百出,为了博眼球而变态,为了有人物冲突而乱制造矛盾点,编剧真心对不起所有为这部剧努力的人。
这剧完全是打着杀人回忆的名号赚眼球啊。。。。这种剧情,明明拍个两个小时的电影就差不多了,居然要拖20集。。。四集弃
科长太感情用事了这种人还能当科长!
杀人啊……有时候其实真的没有人性的原因,带血的血衣不是谁都有
越到后面越难看
看到第十二集的时候才感觉可以给四星。女主那香肠嘴囧字眉真心丑到爆好吗,走路也像整过形,太伤害眼球了。如果僧人是凶手的话,其实会给五星。最后看完,三星。
前面看了两三集就看不下去,直接跳到最后看,总有点哪不对劲的感觉,人设么,感觉,每个人都别扭,像是为了剧情而硬拗出来的,总之就是不顺,别扭,怪,
对男主女主很无语,无论是演技还是人设,感情线也开始的莫名其妙……这部剧到底好看在哪里??女二嘛???女二确实好看😍😍
破悬案是靠直觉和作天作地???李准演变态真是出人意料地活灵活现,他长得真的很像乔任梁。
喜欢
剧荒的情况下我居然把这个看完了。。。//最后一集没字幕居然差不多听懂了。。。
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