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将我遗忘》现在在影院看不到,首映不久就被禁播大概是拜原著所赐吧,它改编自大名鼎鼎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我想如果不是改编自这部小说,就不会引起如此多人的关注,也不会遭到骂声一片。
小说我看时还是上学时候,当时有点震撼,但多年以后我已经完全忘记了剧情,得以在不受原著影响的情况下看电影。
不知是因为故事发生在我向往已久的成都,还是因为其中的哥们情谊,或许是其中对青春的祭奠吧。
我看的十分投入,并且感伤。
陈重娶了美妻却总在外流连夜场,李良因为妻子与陈重的外遇而消沉,大头有张纯净的脸,他低着头说:我没你们那么多要求,只要白天有口喝的,晚上有把摸的...我还就想尝尝一辈子只爱一个女人的滋味... 这几句话被他用川普说出来,竟然让人心里一动。
陈重自以为是却伤害了身边所有他在乎的人,妻子离他而去,朋友对他冷嘲热讽当想回头时却不可得,他受了重伤却爬上车子,他开了一夜离开了那繁华的城市,他看着夜色下的成都,听着以前和大头李良一起唱的歌,露出了微笑,他用血洗刷了自己的愧疚。
选择用这种方式来救赎自己。
郁闷的心想起了他大学时朗诵的诗:青春的序曲还在回响而我却将永远离开无论我将来是成功还是失败悲伤或者是幸福你都会看到在我生命的深处有一个永远不能抵达的家多年以后的夜里你掩面哭泣青春的灯火若即若离是谁让你一生怀疑是谁守着最初的誓言站在原地谁在天堂谁在地狱谁在年轻的梦里一直找你是啊谁让你一生怀疑,又有谁守着最初的誓言站在原地等你?
我看这个片子看到更多的是人与人相处时那种怀疑与猜忌,信任的缺失,信仰的崩塌,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看清了世情与人生。
或许不过是自以为是。
那个人依然忠诚的信守最初的誓言站在原地。
电影看到一半已经看的比较憋气了,男人的另一半是女人,老公的另一半是老婆。
但好象根据社会的发展,男人都比较糟糕一些,可看了这部片子我感觉女人更糟糕,女人糟糕的程度在这部电影里的男人身上得到了体现。
哎!!
男人呀……难人!!
都是荷尔蒙惹的祸!
看它就像看生活。
谈不上喜欢或是不喜欢。
生活就是这个样子,或者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就是这个样子。
难以作出任何价值评判。
一年前看《三峡好人》的时候,我就觉得是在看生活。
我向来对那种看生活的片子没有什么喜好,生活本来就很惨了,特别是小人物的生活。
看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就像看这自己,看着自己的朋友……无所谓对片子的惊喜或是否定。
生活就是如此,此类片子就是真实记录生活而已。
对我没有什么意义,或许对以后的人看待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会有意义!
没有看过原著,看这部电影时还是在大三的时候... 那时候我们寝室爱把喜欢看的电影,经常拿来再看,然后不自觉的背对里面有趣的台词,对完后,大家哄堂大笑... 确是有滋有味..请将我遗忘,也是其中一部。
我们寝室的兄弟,都觉得这部电影不错,很真,没有大牌的炒作,没有浓厚的商业气息,演员也都恰到好处...直到我们大学毕业前,我们还是会经常对里边的台词,学着里边的川话...只是这个时候,对起来多了些伤感的味道... 特别是每当对台词对到陈重回母校寝室回忆起李良读的那段诗句:“青春的序曲还在回响,而我却将永远离开;无论我将来是成功还是失败,悲伤或是幸福;你都会看到在我生命的深处,有一个永远不能抵达的——家!
老大,该你了...”这时,我们都会沉默良久,最后大家一块你一句我一句的回答:“我就两句,血性敌不过血腥,我选择娱乐...”一部电影,一个时代,有时候确实是这样,我觉得不管是什么电影,如果能让人在某个时候,忽然回忆起来里面的情节,也会因为这些片段,让你回想起过去的那些事,最后深深的一笑;这应该就是好电影吧...毕业快一年了,寝室的那些兄弟也都跟往届一样的各奔西东,只是每当忆起那些快乐也忧伤的日子时,脸上真的会有笑容...
国产电影剧本里能算得上文学创作级别的作品实在是凤毛麟角;而《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只用了十几分钟就让我不禁感叹:源自小说的改编剧本味道就是不一样。
你可以说陈重在叶梅即将结婚的前一刻才知道她是李良的未婚妻未免不可思议;也可以认为李良的颓废表现与之前的有为青年形象对比之强烈过于鲜明。
我对诸如此类的略显夸张的情节安排并非全盘照收;但我觉得这些略显夸张与偏执但绝不矫揉和造作的描写正是其文学味道的表现。
略过这些细枝末节之后,全身心地投入到影片营造的世界中,那种游离畅快的感觉几乎自始至终伴随着我。
怎样的环境营造算是接近真实?
我觉得就是你在欣赏它的时候总会联想到现实。
有哥们做警察有什么实惠?
办公室政治究竟有多微妙?
晚上灯红酒绿背后人们都在干些什么……我惊异于片子竟然能把无数细节糅合得如此完美而又不留痕迹,甚至忍不住发问这个片子是怎么通过审查的?
什么样的人物描写算是接近真实?
陈重,他精明能干,但几乎不考虑约束行为,基本上为其所欲为;他“不是好人,可有时候又透着善良”。
我们不用非要从某个人的口中才能获得这些评价,正是他的一言一行干净利落地勾勒出这样一个形象,而且几乎没有让观众感到莫名其妙的突兀的言行——太多装神弄鬼的电影都在这么做。
陈重很复杂,但他的个性完全可以使人理解。
最后是节奏。
我看这部片子感觉十分舒服,没有让我觉得冗长煽情的部分,也没有故弄玄虚地疯狂切镜。
就像小说,字到哪里,读者就在哪里,鲜有被挤出故事之外的感觉。
很明显这是一部低成本制作,我也很为我和朋友两个人就包场的现实而遗憾,但它却是今年让我最受感染的国产电影——没有之一。
推荐所有年轻人一看,但切忌和情侣共赏。
好久以前,看过《成都,请将我遗忘》,内容已经不记得了,还残留的记忆就是有点黑暗有些震动。
去看电影之前也没有重温一下小说,隐约知道故事的环境,却又不知道具体的情节是最好的观影准备。
太普通了,普通得就像电视电影,甚至都不如,象电视奇情片。
导演对网络和网络小说的认识程度太低了,没有办法把这个从网络诞生的故事表现出一成的魅力。
导演也知道自己的弱点,所以根本就没有和网络扯上关系,后来为了安慰一下对网络还有期待的人类,就加上了一个blog的情节,我晕,越加越乱。
哦,还有一个和网络有点关系的就是网瘾,反正说到网络和电脑的东西,导演都是隔靴搔痒自曝短处。
冲着导演还是要讲一个故事的诚意,让自己尽量的代入人物的情绪,就是这么的配合都还是不断的被他漏出的破绽引出戏外,终于导演自己也忍不住了,让一个女人直接说出他要塑造的主角是“坏又不是太坏,还有些善良”之类的话,可是老大你拍不出这种感觉,说出来真让人有点恶心。
关于真实。
有些地方貌似比较真实,对于一些未入社会的人看起来会觉得可以管中窥豹,其实不然,小说中具体内容我不记得,但是那里才真的把那种成人世界的无耻和无赖说得彻心入肺;电影里面为了审查好多东西都没有说,而那个办公室斗争由于演员太演了,所以太脸谱化了,看小说去吧。
上面说了一堆坏话,其实我的观影感觉还不算太坏,故事讲的俗,但是不算滥。
而且还有一个吸引我的地方,是这个故事的环境,因为我没有去过成都,但是成都的大名如雷贯耳,从电影中看到了一些成都的东西,可能真正对成都熟悉的人一样会认为我在这里管中窥豹会被误导。
传说中散懒的成都人居生活环境,只有通过画面才能看到,看小说的时候很难有这种直接的视觉环境,看过了电影再去温习一下小说,说不定有更多的感觉。
等我去成都耍一趟,可能就更有感觉了。
原著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没看过(当年在网上瞄了几眼),电视剧没看过,所以看看电影,哦,原来就是这么个故事。
这大概是今年继《十三棵泡桐》后的第二部场景全是成都的电影,作为在成都生活的人,看起来还是有点好玩。
至于影片本身,毫无值得说道之处,演职员全是没什么名气的,导演也没拍过什么正儿八经的电影,这部片子也就是像个中规中矩的国产电视剧或电视电影的水准。
天知道这个导演是怎么想的成都的粉那部小说的粉就这样被这部电影被这个一看就从来不玩网的男主角给彻底摔的粉碎
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
原著的小说我没有看过,所以无从和电影比较,但是名字的改编很不中我的意。
小说的名字沾染上了成都的风情和市井,而电影的名字,少了许多个性,变得俗气。
小成本的电影,却有惊艳的感觉。
摄影,技巧,演员,处处透了粗糙。
然而形式的弱化是对内容的强化,这让我们终于放下了观影者的姿态,仿佛在看一位朋友拍摄的DV,去看看这座城市,这座城里的人和事。
电影的叙述不算平淡但也没有高潮迭起,充满味道是因为它完全应和了生活的节奏。
最终让我动容的还是主人公陈重在弄丢了他的爱人之后,回到了当年他们一起读大学的地方,寝室,诗歌,操场,小吃,篝火晚会,青涩但怀春的男生女生。
生活不会一直单纯。
短短几年,寝室变了豪宅,诗歌变了调侃,小吃变了宿醉,篝火晚会变了灯红酒绿,当年的青涩恋人变了互相伤害报复的男女。
记忆里的那些人同样出现在他现在的生活中,可是又是那么那么的不一样了。
物是人非,只有成都一直在,她一直是成都。
那首改编的歌曲还会传给下一届,下一界下一届。
觉得太过戏剧化的结尾破坏了之前一直精心营造的真实感,如果换作我来拍,因该只是陈重在公路上开车,开下去开下去。
毕竟无论怎样的情节都无法阻止生活的向前。
我在想作者用主人公的死亡来结束这场生活秀,太过突兀,是不缺少了某种直面的勇气和大度,多了一些逃避和将就?
就像他对主人公的命名,现代都市人的生活真的是生命无法承受的沉重了么?
我们的记忆总是关乎某一座城市。
不论我们是被她异化还是同化。
我们永远无法忘记成都,为了祭奠我们的记忆,我们只能卑微地要求,成都,请将我遗忘。。。
看完一点感觉都没有,整个就是陈重个人感情出轨史。
我没看过书,不知道大家所说的网络小说有多么好,但就这部电影而言,没什么感觉。
《请将我遗忘》或许真的能遗忘掉它。
剧中的现实描写还算比较到位,写出了生活中的种种场景,描写还算到位。
令我感兴趣的就是那首成都方言唱的歌,有机会我想把歌中唱到的那些特殊地点的小吃都吃个遍,呵呵。
根据慕容雪村的网络名著改编。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我非常喜欢,当年两次从图书馆借出来。这个电影的版本大概因为成本的问题拍的比较实在,而最大的问题是90分钟的时间讲述比较杂乱的感情显然不够。很多原著里加深气氛和理解的东西电影都没来得及展现,如果没看过原著,对于陈重以及其他几位人物的性格特点观众直到看完也摸不太轻。可以考虑拍个电视剧版,我很期待。另外,演员还不错。
冒昧的侮辱一下粪便,这片子好象一驼屎。
充满矛盾的故事...垃圾电影中的垃圾~
比小说差点。
其实,这电影尚没有现实的残酷和离奇。喜欢成都和成都话。
搞笑的插曲《成都好吃嘴》反衬电影内容。
不是一半的粗制滥造
2008.42009共看过四次
原著没看电视剧没看,概括就是男的渣女的傻。生活气息太浓啦,好多怀念的词,qq,msn,blog,大头电脑网吧……最喜欢接地气的成都话,挺酷小伙去厕所说“屙尿”,婚礼司仪那一串叠词金句,作为外地人听个热闹,还有主题曲《成都好吃嘴》牙尖帮组合演唱,太爱了。听到“我认识他认识十年了”心想,好短啊好短啊好年轻啊(他们是从学生时代认识的三兄弟)突然觉得这个反应的自己是老了?
四川~
很久很久之前看过的电影,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这是书改编而成的,只是觉得故事的背景在成都甚至还有广元的些许背景。所以甚是激动。
好剧本,但真的排得太烂了
谁在天堂,谁在地狱,谁在年轻的梦里一直找你
男人的生活,深刻
贯穿全片的川版‘江南’有点雷...
被改编后的剧情想要表达的内容显得过于仓促盲目.
可是,你又如何将我遗忘?
浓郁的四川风味,不过感觉电影没有小说有味道
以前曾经看过,当时看的稀里糊涂,看过原著以后想重新看看
以现在的眼光看来有点尬,但这部小说还是我最喜欢的小说,每一句台词我都记忆犹新